热天配制鱼饵与冷天配制鱼饵技巧分析

2021-01-11

热天气用饵和冷天气用饵;用饵的原则是不一样的。

热天气生饵熟饵都能用,冷天气只能用熟饵而不宜用生饵(动物活饵除外)。

日平均气温在30℃以上时,为热天气用饵范围。

气温在15℃以下时,为冷天气用饵范围。DIaoyU007.COM

热天气用饵要防臭、防酸、防变味、防脱水,下钓用饵的时间要掌握好,注意及时换饵,不能久泡久停。特别是高温晴日和南风劲吹的天气,无论是动物饵还是和湿的饵团,一定要采取保护措施,要用湿毛巾之类方法将蚯蚓、粉饵团等饵遮盖或包裹起来,防止高温将饵烤干、失去水分,无法上钩钓鱼。

冷天气用饵原则是熟字当头,不论窝饵钓饵都是如此,用大米、豆粉、油糠等作饵,都应炒熟、炒黄后直接打窝,不必用白酒泡浸。用灰面等粉饵作钓饵,也应蒸熟或用开水冲熟后使用。其实,冷暖天气的用饵原则与鱼的生理状况有关,夏季热天气之中,鱼的消化能力强,所以对生饵、鲜饵更感兴趣。而冬春冷天气之中,鱼的消化能力减弱,最怕消化不了,自然对熟饵情有独钟。拿钓草鱼为例,热天用青草、谷芽钓鱼,十拿九稳;冷天用馒头熟粉之类作饵,容易得手,钓友不妨一试。

相关推荐

配制鱼饵时各种变化技巧分析


垂钓活动中每一环节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任何环节出了纰漏都将影响全局。其中钓饵运用是否得当,更是事关收获多寡,不仅要选好饵还要会用饵,应因时因地因情灵活变通,活用钓饵。

一、随天变。天气变化对钓鱼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冬季,此阶段钓效好与坏,钓饵的灵与不灵直接接受天气变化的控制。总体来讲,冬钓用饵应考虑到水温较低,以富含高蛋白的荤饵作为主打,适当地配以少量的素饵为辅,荤素结合,以达到让鱼开口,诱鱼上钩的目的。

二、随水变。钓饵的运用与水情亦有较大的关系,特别是水的质量不同,对钓饵的影响更直接,如水的温度不同,溶氧度不同,还有水的肥瘦即酸碱度不一等。垂钓时,不能完全按某种鱼喜食什么样的固定的思维模式来运用钓饵。正确的做法是,应该针对所垂钓水域的特点,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选用饵料。

三、随鱼变。鱼的习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食物来源不同等等都决定了垂钓活动中的鱼情总处在千变万化中,即使在家养鱼塘里,由于喂的饲料不同和喂养的方法不同使鱼养成一些独特的习惯,弄不清鱼儿这些习惯,你认为是最好的钓饵,鱼儿未必认可。因此垂钓时,要注意你所垂钓区域里的鱼食性有没有特别的情况发生,如果有,就应该采取特殊的对待方法,投其所好,饵随鱼变,到什么塘里,钓什么鱼,用什么饵。

四、随地变。各地都有各地用饵的一些习惯,东西南北中,各处钓友可能会对长期使用的某几款钓饵情有独钟,久而久之,不仅熟悉了钓饵的性能,并能在当地熟悉的水域里运用自如,而当地水域里的鱼可能也会逐渐认同并习惯摄食。而往小范围来说,同样一人,在两处不同的水域里垂钓,用饵也应有区别。因此,钓饵的运用也应因地点的变换饵变换,不要幻想拥有所谓的“祖传宝典”通杀天下。

五、随时变。对鱼类升高习性稍有了解就不难而知,鱼不会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进食的,它也有休息的需要了,时间变了,周围的情况也变了,鱼儿的胃口也就变了。为此,钓者要善于观察细微的变化,要熟悉鱼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摄食的规律,捕捉最佳出钓时机,进而将钓饵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六、随法变。钓法的不同也决定钓饵的运用有所不同,同是使用手竿垂钓,不同的人在运用钓饵上就会不一样,有的习惯搓饵,有的则习惯拉饵。比如在冬季垂钓,由于气温水温很低,为了调动鱼儿觅食的积极性,有的钓友采取了适时地逗一逗的钓法,让钓饵动起来,效果往往很好,此时,饵的状态很重要的,我个人之见,逗钓时,拉饵较好,大量的粉末状饵料散落于水底使鱼被其色香味所吸引而无法吞食,当再一次抛钩时,势必能引鱼上钩。这种虚实结合的办法,确实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实际垂钓时,钓者要善于根据不同的钓法采取不同的用饵方法。

影响钓饵的因素有很多,运用钓饵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每位钓友应本着快乐钓鱼、钓鱼快乐的理念,在实际垂钓中,随机应变,灵活用饵。

如何配制鱼饵


配制鱼饵遵循的原则:

钓饵=基础饵料+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

钓饵主要由这四个部分组成

1、基础饵料组成:喂养颗粒粉、麸香饵、代表性的饵料。(原塘颗粒、当地鱼长期使用的农作物钓鱼,饲养者长期喂养的饲料,还有厂家生产的各种饵料等都是基础饵)

2、主攻饵组成:厂家生产的专向(鲫鱼、鲤鱼、草鱼等)鱼饵,单品专攻饵,单品有特性的饵料。

3、状态饵组成:饵料比列较轻,雾化好,稳定性较强的蛋白饵单品,如雪花粉、尺上、大白鲫、鱼宝、东峻等单品特效饵。

4、添加剂组成:具有气味、诱鱼力强、有代表性的添加剂和小药等饵料,添加剂要具有特性,能调整化解饵料中的异常味道,改变饵料对鱼的适口性才可以作为添加

全部钓饵都是有这4大部分组成,我们知道这个公式,就可以根据当地的水域、天气、鱼情、季节来针对鱼种随心配饵。

钓饵分型公式

腥香型+香腥饵+香型+腥型+淡型

1、腥香型:动物蛋白为主,植物蛋白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用于3月到4月、11月)

2、香腥型: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用于5月10月)

3、香型:植物蛋白为主,纯谷物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

4、腥型:动物蛋白为主,纯谷物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

5、淡型:淡味颗粒粉、纯谷物为主,麸类、薯类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

配制鱼饵注意事项:

钓友们都知道,鱼儿对摄食对象的味道、色彩、形状、硬度是极其敏感的。因此,我们在进行饵料调配时,要注意色、香、味、型的合理搭配,也就是说,开出的饵料要具备良好的溶散性、立体型、层次性以及适宜的粘度与软硬度。如何才能开出一款使用效果好的优秀钓饵呢?我认为应学习以下方面的内容。

1、饵料颜色的诱鱼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丸九的三色鲤之所以被广大钓友所喜爱,不光是因为其极强的诱鱼香味,其颜色的搭配也是非常棒的!因此,我们在使用时,一定不要破坏这款饵的物理性状。据资料研究,鱼儿对红、白、黄、绿四种颜色最为敏感。红虫、蚯蚓、玉米粒、大米粒、植物叶片与果实种子可当做钓饵使用,不光是因为这些天然饵料具有天然的腥香味,同时,它们还身着鱼儿所喜欢的色彩。如何才能让您开出的饵料有很好的层次性呢?

首先是饵料颜色组合上要科学地进行搭配,鲫、鲤鱼喜欢红、黄、白色,草鱼喜欢红、绿、黄色,所以,我在钓鲫鱼时:一般将丸九3号或老鬼草莓鲫、5号或918二号、黄鲫或老鬼速攻2号作为色彩与味型调配饵使用,在调配过程中,注意的是老鬼系列饵与丸九系列饵是2种组合。钓鲤时:一般将丸九三色鲤或老鬼螺鲤、丸九五谷诱或老鬼大野战、丸九天下无双或老鬼鲤鱼诱鱼香精作为色彩与味型调配饵使用,在调配过程中,同样注意的是老鬼系列饵与丸九系列饵是2种组合。2种调配方法再与适量的颗粒饲料或基础饵料配合使用,效果是非常不错的。钓草鱼时:我一般都用天然的饵料。

其次是开饵方法与次序:好多钓友开饵时,习惯于将几种搭配好的饵料混匀后加水搅拌,有的甚至还进行反复揉搓。这样,虽然也能钓上鱼,但却破坏了饵料的溶散性与层次性,更加失去了饵料的固有色彩。大大地降低了饵料的诱鱼效果,导致窝子留不住鱼,越钓越少、最后直至停口。我在钓鲫时:一般将混好的组合饵按照饵水比先将水均匀地倒入饵料,然后摇动开饵盆,直至饵料均匀浸水,再将拉丝粉撒于饵料表层进行快速搅拌,最后将饵料用双手拢作团装挂钩使用。钓鲤鱼时:先将带有色彩与颗粒的饵料加水进行浸泡,待吸足水后再与基础钓饵与拉丝粉或粘粉的混合基础饵混匀,混匀时,不要揉搓,五指叉开进行均匀搅拌,散置于开饵盆中,饵料上钩时、用大拇指、食指与中指将饵料成棱装捏在勾上,可保持饵料的颜色与溶散性,可起到诱钓结合的效果。

2、鱼儿对饵料味道的反应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诱钓成功的关键所在。淡、浓、腥、臭、香、甜、酸可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水情、不同气候、不同鱼种作出正确的搭配,尤其是针对复杂变换的钓鱼水域,水质变换对饵料影响非常大!所以,淡、浓、腥、臭、香、甜、酸味道调配可根据水情、鱼情、气候的变换作出科学的调整。我在饵料味型的搭配上也是遵循鱼儿随水情、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用饵的。水冷、瘦时用腥;水温高时用淡;水肥时用香。同时,根据水的热冷程度、肥瘦程度、鱼儿的活动状况在饵料上进行微调。开好饵料,学无止境!

3、掌握好饵料的形状与硬度。饵料的形状对于搞竞技的钓手来讲,简直就是一门必修课,长拉丝粉、短拉丝粉、粘粉的使用、用量的掌握决定饵料在水中的状态,尤其是钓鲫,饵料的状态特别重要。一款好的饵料开出后其层次性、软硬度要达到俱佳是不容易的!饵料在水体中的形状对于诱鱼是很有影响的,一款好的饵料,可以在水中形成立体窝子,不同的泳层都会有饵料残存物悬浮,所以,其诱鱼效果是应该显著的。饵料的软硬度对鱼儿的适口性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水凉时,鱼儿开口小、使用钓饵可尽可能的软一些,气温高、鱼开口大,可将饵料调配至与松弛的肌肉软硬一致为宜,在野外水域、杂鱼多的情况下、可增加饵料的粘度与硬度,可有效地控制小杂鱼闹窝。

混合饲料配制鱼饵技巧



混合饲料是按照鱼的营养要求,将各种粮食及其加工后的下脚副产品,如玉米、玉米芯、高粱、高粱秆、大麦、小麦、麸皮、米粞、米糠、豆饼、油菜籽饼等原料,按照喂幼鱼、成鱼的不同配方比例混合拌匀,经过机械加工,制成混合干粉料,用塑料口袋包装出售。
这种干粉料比较粗,有米、麦碎颗粒和高粱、麦秸茎片、豆饼碎粒,没有面粉、米粉那么细腻均匀,也不需要那么细腻均匀。喂食时,用笆篓或筐笾、笸箩盛一些,在鱼池边边走边撒。粉料撒在水表,有的慢慢沉底,有的半浮半沉,有的不沉只浮,满足上、中、下三层鱼吃食需要。许多钓者到鱼池去钓鱼,不带诱饵,只向养鱼人要几斤粉饵(钓鱼按斤付钱,粉饵也是撒在养鱼人池塘里的,故养鱼人都乐意相送),用池塘的水打湿捏成团,使其中大部分成分加速沉入水底,其余成分在水的上层、中层形成雾化区,诱鱼效果很好,这远比自己配制的诱饵效果好;有的爱喝酒的钓友,在打湿的粉饵中滴两滴白酒,搅拌后撒入鱼池,诱鱼效果更好。

高手分享鱼饵诱饵窝料配制技巧分析


配制鱼饵时,要考虑所钓鱼的食性、习性。也就是说,钓什么鱼配什么饵。鱼类主要利用嗅觉来摄食 的。鱼的嗅觉非常灵敏,据说比警犬强数百倍,这就是为何人们在夜里垂钓时,鱼依然会咬钩了,以鲤鱼为例,理论与不但嗅觉号,而且味觉也很发达。除寒冷季节 喜觅食蚯蚓等高蛋白动物饵料外,一年中绝大部分摄食期内,鲤鱼主要觅食醇香的谷类、豆类以及甘甜的薯类等素饵。因为长时间的摄食习惯,已使它形成了一种固 定的条件反射,因此对二五的香甜气息也保持着一种独特的爱好。古人云临渊垂钓,必芳其饵善钓者出鱼于千仭之下,饵香也,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同 样的道理,制作饵料自然应该以香甜为好。与喜食浓甜的鲫鱼相比,鲤鱼则喜欢淡淡的香甜饵。这里的浓和淡绝不是以人的感觉为标准的。鱼的嗅觉、味觉 比人类强数百上千倍,若人闻过、舔过觉得可以,对于鱼来说可能就过于强烈了。有人采用过量的大曲酒和饵,抛饵后鱼星(鱼拱动水底污泥产生的水泡)迭起却不 咬钩,其道理就在于香味将鱼儿聚来,味道过于强烈使鱼受不了刺激而无法吞饵或吞而复吐,即嗅酒香而聚,尝酒辣而离。有人为求其甜,过量搀兑食糖、蜂 蜜、奶粉、香精之类(以人的口感为标准),往往也会使鱼因难以承受而弃之。

在制作饵料时,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香甜的物质,这样会增加其诱惑 力,但也不是所有香甜的东西都灵验。在所有的香甜物质中,又以天然的原料为最好,合成的香甜物质稍差些。天然香甜原料中,又以谷、豆、薯类以及其他植物类 的天然气息为佳,如炒芝麻粉、蚕豆粉、黄豆粉、麦麸、香油、曲酒、丁香、桂花等。合成原料中,有椰蓉、香草、菠萝、香蕉等香型香精,以及香兰素粉盒某些中 草药等。这些东西的调配使用,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区别,需要做到浓淡适度,气味与适口性相统一,以及诱饵、钓饵有别(诱饵起到将鱼诱来的作用即可,钓饵 则使被诱来的鱼产生强烈的吞食欲望。这一般要经过钓者反复试验才能取得切实管用的效果)。

除此之外,诱饵和钓饵的配制还有以下几个要点。

1、在滤食性鱼类、掠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中,杂食性鱼类鱼草食性鱼类比较偏爱甜、酸、香等味,拒绝辣味,反对苦味、异味。故在配饵选料时,应注意避免用辣、苦等味的物质。

2、诱饵和钓饵的颜色要用白色或黄色,以便引起鱼类的注意力。因为鱼的视力有限,加之水体中的淤泥多为黑色,用其他颜色作诱饵或钓饵不能达到醒目的效果。唯有白、黄两色才能与水体中的黑淤泥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引起鱼的注意。

3、诱饵制成松散型,颗粒要略微粗大写,鳊鱼诱饵快速落底,以达到快速聚鱼、迅速上钩的目的。同时也应注意诱饵的物理性能(雾化作用)。钓饵要制作得紧凑些,黏性要大,并有一定硬度,下水后不易散开。

4、针对不同的诱饵和钓饵,只能选用一种香型。勿将两三种不同香型的诱饵或钓饵合在一起使用,避免气味相互抵消、串味,或是声称其他的怪味,使鱼厌食反感。

5、配置诱饵和钓饵时,应注重化学性能与物理性能的利用,在植物类诱饵中克适当地加入一些中草药炮制的添加剂,增强鱼饵的色度和味道,如用酒泡丁香、山奈、茴香、细辛、通草等中草药及,但必须禁止使用某些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鱼类生态环境的化学位置。

6、配制诱饵、钓饵,要针对钓场(尤其是池塘)所投喂的钓饵,只有这样才会有收获的保障。

商品鱼饵的配制方法技巧


商品鱼饵以其快速诱鱼、聚鱼和长效留鱼,渐渐在一大批野钓爱好者心目中成为一种既爱又怕的东西。爱,是因为商品鱼饵的确比传统的蚯蚓效果好,钓获的鱼多;怕,是因为总是用不好,别人能调配一团很好的拉饵,自己却只能搓,而且搓也差强人意。因此,想用商品饵,特别是想用好商品饵,成为很多老钓友的心病。说实在话,用好商品饵并不难。但前提是要掌握好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其一:饵水比。绝大部分的粉状商品饵都是要用水来调和的,像龙王恨的蓝鲫、野战蓝鲫等。很多钓友经常不是把饵和稀了,就是和干了,用起来不顺手,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认真了解饵水比。拿蓝鲫来讲吧,在包装上注明了饵水比例为1:0.8,也就是说取一份蓝鲫粉饵,然后需要加入0.8份的水来调和,这里的单位都是体积单位,不是重量单位。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塑料量杯,一杯饵料,取0.8份的水。没有量杯的,也可以用一次性塑料杯来代替。初学者一定要学会使用量杯,不要怕麻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调配出一团不干不稀的好饵。另外,开饵时除了注意量准水量以外,还必须注意水最好是一次性加足,尽量避免逐渐添加水。因为饵料中有的成份是吸水快的,有些是吸水较慢的,如果不一次性加足,各类成份吸水不均匀,也会影饵料的使用。开饵的盆切记不能小了,最好使用那种商品和饵盆,或者使用与此差不多的盆来和饵。据很多高手的经验,盆小开出来的饵,总比不上大盆开出来的饵状态好,垂钓的效果也会差很多。

其二:搅拌。很多包装上的说明是加完水后,快速搅拌。虽然我们看明白了字面意思,但不理解内涵,是不行了。前面说过,鱼饵中的成份,有的吸水快,有的吸水慢,如果不是快速搅拌,让水迅速打湿全部的鱼饵,势必造成吸水不均匀,有的地方还有硬块,而有的地方稀软无比。所以快速搅拌的意义在于让水均匀分布在饵里,使调出来的饵料达到最理想状态。但搅拌不是无休止的,水一旦都润湿了全部饵,则必须停止,特别是在制作拉饵时,切不可盲目多加搅拌。因为制作拉饵时,主要成份小麦蛋白(拉丝粉)吸水后,马上就会形成丝状网络结构,如果过多的搅拌会破坏丝的结构,让细细的丝互相纠缠在一起成为一个个死球,拉不出理想的饵团。事实上,只要盆足够大,五指叉开搅拌十圈以内,就足够了。

其三:静置。无论是影视资料或者是各种包装说明里,在介绍开饵时,都有两个字在里面:静置。一般的文字表述是静置3~5分钟。很多钓友都忽视了这两个字,或者这一句话的意义。从字面上来讲,静置的意思就是安静地放置。那为什么要安静地放置呢?这是因为很多饵料在制作加的过程中通过干燥、膨化等工艺处理,饵料在干粉状态下水份含量很少,在开饵时,刚接触到水份后,吸水的速度相对较快,但还未达到饱和,必须放置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吸收,才能达到接近饱和状态。如果这期间内人为扰动,会破会其物理结构,特别是做拉饵时,出丝就不会理想。

其四:打揉。见过和面吗?很多人都见过,反反复复挤揉,越揉越劲道。但鱼饵千万不要这么揉。很多钓友说,我的饵入水后很快就散了,钩上没有残留,钓不上鱼,所以我不停地揉,增强附钩性。这在做搓饵时勉强可行,但做拉饵就完全错误。前面讲过,拉饵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小麦蛋白,俗称拉丝粉,这种材料与白面中的面筋类似,如果在制作拉饵时反复打揉,那么这团饵肯定是很劲道,但要想用钩拉,却总是一弹一弹,都是死球子,要么拉不出来。所以,我们的和饵说明都是这样写的:静置三至五分钟之后,收拢成团即可。一般只要是小麦蛋白量合适,饵水比正确,其余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收拢成团后即可拉出理想的饵团,无需要打揉。可万一出因为饵水比或者气温等原因,丝出得较少,这时则可适当加以打揉,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饵团放入盆底与盆壁结合部位,将盆倾斜,右手五指并拢伸开,用手指部分在饵团上从上往下抹动,在抹动时稍加力能让饵抹开,四五下即可。然后再次收拢成团试拉,直至拉出理想的饵团。

其五:饵料成份要点。要想制作一团拉饵,必须了解饵的特点,或者是成份结构。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在用筛子筛东西的时候,细的容易被筛下去,粗的留在筛里。而我们用钩拉饵时,钩就好比是筛子,粗料就容易留在钩上,细料就过滤掉了。所以饵里面都是粗料或者都是细料,就决定了这款饵料好不好拉。从理论上来讲,越是粗颗粒的饵料,越容易拉出大团。但前提是这些颗粒不会因加水后碎掉。因此,我们要预设拉出来的饵团大小,首先考虑的就是饵颗粒的粗细问题。其实是小麦蛋白粉的含量多少,也决定了拉出饵团的大小。很多钓友知道,要想把雪花粉做成拉饵,至少要加入雪花粉量1/3才行,甚至加入更多才能拉出圆团。所以,我们要制作一团合适的拉饵,必须了解饵料中小麦蛋白含量才行。而这些,在绝大部分鱼饵的包装上都有说明介绍。具体只需要钓友在使用中去体会,然后酌情加以调整。

1、硬件上首选“磁性饵盘”。“拉饵钓”的硬件配置主要是指拉饵盘,要选用一只自己得心应手的拉饵盘并非易事,良莠不齐的饵盘充斥鱼具市场,各种材质的产品琳琅满目,把握不住关键技术环节挑来的饵盘很难适用,材质并无大碍,核心是要选用有磁性的饵盘,推荐选用能够达到“分钩方便,双钩站立”效果的优良磁性饵盘,这种饵盘才能保证你在钓事中拉出理想的饵球来。

2、手法上“拉皮不拉里”拉饵手法非常重要,需要一个历练的过程,随着垂钓实践的经验积累方能熟能生巧,手法上的精要之处是要尽量做到“拉皮不拉里”,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子线上和钩柄上过多的残留饵料,拉出的饵秋基本集中在钩尖及钩门处;基本操作方法是一只手把钩置于拉饵盘上,另一只手再把饵料压在钩上,然后朝一个方向向外轻轻拉动子线,这样可以保证拉出的饵球基本上成圆形,以便鱼儿吞钩。

3、饵球塑性遵循“三拉”法则“直拉大、侧拉圆、平拉小”是许多垂钓大师应对各种复杂鱼情时奉行的饵球塑性的基本法则;拉饵钓中,通过变换子线与饵盘的角度(饵盘和子线构成的夹角,一般应在90度左右),使饵团按鱼情需要拉大或拉小,夹角越小,鱼钩受到饵料本身挤压的阻力就越小,拉出的饵球也就越大;反之,饵球就越小;每次拉饵后要尽量保持饵团的形状,随时把拉过的痕迹转到上方轻轻抚平,不至于过早破坏饵料的状态,导致雾化程度降低。

4、精确饵水比。开饵是一个成熟钓手的基本功,钓事中一定要根据不同情况的水情和鱼情,计算好饵料的雾化时间,选用恰当的饵料配置类型和方法;在调试好饵料搭配比例及雾化状态和计算好雾化时间后,再严格按照饵水比一次性开出,切不可稀了加饵,干了加水,否则开出的饵料物理状态会丧失殆尽。

5、严格拌饵程序。要特别注意拌饵的速度和搅拌方向以及拉丝粉的添加等程序;搅拌的速度要快,方向要一致,以免丝体被打断和纤维被破坏,变成一团“死饵”,拉丝粉要在主攻饵和基础饵拌好的基础上均匀地撒在面上再轻微糅合,这样才能保障饵料的“活性”状态。

配制鱼饵的诀窍



不论荤饵和素饵,配制饵料,都要讲究色、味、香、形,按钓鱼的用途划分,鱼饵有两大类:一是撒窝聚鱼的饵料,又称诱饵;二是穿在钩子上钓鱼的饵料,又叫钓饵,诱饵和钓饵尽管作用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垂钓的上钩率。两种饵和作用不同,所以,配制的要求也有差别。
(一)诱饵
重气味诱饵在水里起两种作用:一是把分散的鱼招引到钓点(窝子)附近来,二是把招来的鱼滞留住,这样,才能使窝子里经常有鱼可钓。所以配制诱饵要注重气味。为什么配制诱饵要注重气味呢?因为,鱼的嗅觉比其他水生脊椎动物都发达。鱼儿在水里遨游,不是首先通过视觉,而是首先通过嗅觉发现食物的。把诱饵的味炮制得浓浓的,使鱼儿在老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饵味,从四面八方向窝子靠拢,诱鱼的目的就算达到了。有气味的物质,例如:有香气和腥气的东西,下水后气味很容易扩散,可以把徘徊在附近的鱼引诱到窝子里来。因此,在大米、小米等气味淡的粮食类诱饵里添加一些曲酒、香油之类有香味的物质,或在麸皮、玉米面、谷糠等窝子食里加点鱼骨粉、螺蚌肉等有腥味的东西,鱼在很远的地方闻到气味,就会向它靠近。香气配腥气都是虚的,可闻而不可食;大米、小米、麸皮和米糠都是实的,是可食之物。鱼游来之后,有食物可吃,就可滞留住,把鱼滞留在窝子里,就可以用钓饵把它钓上来了。
(二)钓饵
重色、味、香、形钓饵在水里也起两种作用:一是引诱鱼尝试;二是鱼尝了味好咽下去而被钓上来。所以,配制钓饵要讲究色、味、香、形。
1.色
鱼饵的颜色以棕红色为佳,其次是白色和黄色。一般鱼类对红色比较敏感,因为鱼类的天然饵料都是深红色或棕红色的水底生物。白色和黄色饵,在肥水环境,水的透明度不高,或夜间光线暗淡的条件下,在日光、月光反射下,反差比其他颜色大,鱼儿容易发现。例如:用蚯蚓为钓饵时,棕红色的蚯蚓要比青色蚯蚓效果好;在水浑浊的环境里钓鱼,将素饵染上棕黄或橘黄颜色,可以提高上鱼率。
2.味
鱼类嘴唇四周有发达的味蕾,对甜、酸、苦、辣、咸五味有相当高的分辨能力。大多数鱼对甜味和酸味感兴趣,而不喜欢辣味和咸味,更不喜欢苦味或麻味。因此,钓者常在钓饵里加些蔗糖或蜂蜜、香味料,把饵做得又甜又香,即使最聪明的鲤鱼,也会向饵靠近。但要注意:在钓饵里加糖或蜂蜜,量要适当,其分量以人尝了感觉微甜就够了,因为鱼对甜味的感觉是人的500倍,人要尝了很甜,鱼就受不了,效果反而不好。
3.香
鱼对香气特别敏感。芳香的气味,有的来自植物的天然香气,如蒸熟的红薯、马铃薯、鲜玉米粒的天然清香味;炒过的黄豆粉、蚕豆粉、芝麻粉浓烈的芳香气味。这些香味,都是鲫鱼、鲤鱼、鳊鱼、鲂鱼感兴趣的;有的来自动物质,如膻味、腥味浓的鱼骨粉、螺蚌肉、虾肉等,则是肉食性鱼类感兴趣的,如乌鱼、鳜鱼、青鱼、鳡鱼,哲罗鱼、细鳞鱼、狗鱼等。在钓饵中,适量加入一些对鱼口味的有味物质,可以增强钓鱼的效果。
4.形
形,是指装在钩子上的饵食的形状。鱼饵一要仿生形体正常,这在模拟鱼饵中最为突出。现在,世界各国制作的拟饵五花八门,其外形酷似各种大鱼爱吃的鱼、虾、昆虫,而且色、味、香、形俱全,足以乱真,而且拟饵的形状还要按照钓不同鱼的口形设计。例如:淡水鱼中的白鱼、鳡鱼、狗鱼、哲罗鱼口裂大,宜用长条形状的拟饵;青鱼、鲤鱼、圆口铜鱼则口裂小,宜用圆形拟饵。鱼儿是食不厌精的。特别是在养殖池塘钓饱食之鱼,因为它们更爱挑剔食物,这就要钓者在鱼饵制作上下一番苦功夫,把鱼饵做得有色、味、香、形,像高明的厨师烹调美味佳肴那样,注重色、味、香、形俱全。
渔谚云:深渊之鱼,就范芳饵。功夫在钓外。只有在鱼饵上下功夫,精心琢磨,才能临池垂钓喜获丰收。鱼类属动物,和蛇等爬行动物,狗、猴等哺乳动物,以至人类一样虽然有高低之分,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靠食物来生存、生长、繁殖后代。没有食物就意味着死亡和种族灭绝。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其实,所有的动物都是以食为天的。鱼也是这样。钓鱼,就是抓住这个关键的食字,来捕获鱼。这正是提牛提到了牛鼻子。钓鱼的水平高低取决于钓技还是饵料?行家们说,七分在饵,三分在技。饵是第一位的,技是第二位的。
因此,饵在垂钓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鱼饵可分两大类,一是诱饵,二是钓饵。前者是为了达到将分散在水域中各处的鱼儿集中到钓点来,使鱼对鱼饵感兴趣,食欲增强,不愿离开的目的;后者是使鱼主动迅速地将钩和钓饵吃进嘴里,达到将其钓上岸的目的。值得令广大钓者注意的是,不同的鱼种,食性也不同。有的鱼吃肉,有的鱼吃草,有的鱼吃浮游生物,有的鱼什么都吃;有的鱼爱吃新鲜的,有的鱼爱吃腐食;有的鱼喜在水的上层吃食,有的喜在底层吃食,甚至在污泥中拱食。
摄食方法也不同,有的鱼吸食,有的鱼咬食,有的鱼吞食,有的鱼喝食。同一种鱼类,在不同水域食性不同,在不同季节也不尽相同虽然鱼儿都靠食物生长繁殖,但这千变万化的食性区别,迫使广大钓者不得不认真研究鱼类的食谱,因鱼施食,因38时施食,因地施食,以取得较好的垂钓效果。

新手如何配制鱼饵和使用鱼饵


(一)配制鱼饵

(1)先拌饵后加水。饵料处在干粉状态下容易拌匀,加水后再想拌匀则比较困难。饵料干粉中的各种原料要均匀分布。如果饵料中诱鱼成分不均匀,调出的饵就难达到其设计的应有状态,还将影响诱鱼效果,甚至因局部饵团的诱食剂含量过大而影响到鱼咬钩。因此,调饵必须保证饵料中各种原料的均匀分布,拌匀饵料时调饵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环节。饵料必须要先拌匀,否则难以达到混合使用的目的。

(2)加水量对饵团的软硬度、雾化效果、适口性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加水量大,调成的饵团稀、软,雾化效果好,适口性好;加水量小,则饵团硬,雾化效果差,适口性差。台钓调饵一般是采用体积比来控制加水量。多数钓饵的加水量(饵、水体积比)均为1:1。需要注意的是,加水最好能一次加足,再加水或干粉饵料来调整则非常麻烦,而且难以保证饵料的均匀性。

(3)搓揉程度对饵团的雾化效果及粘度有较大影响。调饵时,恰当的搓揉克充分体现钓饵配方的设计效果。如果搓揉过度,则饵团的雾化效果差,黏度增大,适口性差。调饵只是搅拌、轻拍捏成大团,而不是像和面一样用力搓揉。

(4)了解所用饵料的特性,想要调好饵,首先要做调饵实验,来熟悉、了解所用饵料的特性。将干粉饵料调成团,要经过吸水、成熟、衰退三个过程。

干粉饵料加水并搅拌后要放置数分钟,因为干粉的饵料中某些成分吸水量大,干粉饵料的吸水过程需要一定时间。饵料轻拍捏成团后,虽然已经可以使用,但一般尚未达到理想的状态,还需要继续放置,直到掰开饵团可见到拉丝粉形成的“丝”为止。拉丝粉形成“丝”的过程即为饵团的成熟过程。饵团在成熟期为最佳的使用时起。

对自己所用的钓饵有充分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充分了解所用饵料的特性,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

(5)从节约饵料成本、保证饵料状态两方面来考虑控制调饵量。一般来说,第一次调饵不宜太多,应为对鱼情尚不了解,如果用饵不对路而换饵的话,未用完的饵就浪费了。调饵量的控制还需要考虑预计垂钓对象的种类和大小,如果鱼大,饵可是当多调一些,反之可略少一些。

(二)鱼饵使用

把多种味型、特性不同的商品饵及添加剂按比例混合成一种适应当地垂钓之饵,高手们称之为练饵。

练饵时应遵循以下一个原则:

①针对不同鱼的习性而“练”。如鲤鱼以腥为主,鲫鱼以香甜为主。

②所混合之饵味型均较接近。互“冲”的味只会起反作用,会导致钓不到鱼。

③钓大鱼“练”粗颗粒饵,钓鲫鱼则配易雾化、粒细、搓拉结合的精料。

配制鱼饵时六种变化的技巧分析


垂钓活动中每一环节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任何环节出了纰漏都将影响全局。其中钓饵运用是否得当,更是事关收获多寡,不仅要选好饵还要会用饵,应因时因地因情灵活变通,活用钓饵。

一、随天变。天气变化对钓鱼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冬季,此阶段钓效好与坏,钓饵的灵与不灵直接接受天气变化的控制。总体来讲,冬钓用饵应考虑到水温较低,以富含高蛋白的荤饵作为主打,适当地配以少量的素饵为辅,荤素结合,以达到让鱼开口,诱鱼上钩的目的。

二、 随水变。钓饵的运用与水情亦有较大的关系,特别是水的质量不同,对钓饵的影响更直接,如水的温度不同,溶氧度不同,还有水的肥瘦即酸碱度不一等。垂钓时, 不能完全按某种鱼喜食什么样的固定的思维模式来运用钓饵。正确的做法是,应该针对所垂钓水域的特点,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选用饵料。

三、随鱼变。鱼的习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食物来源不同等等都决定了垂钓活动中的鱼情总处在千变万化中,即使在家养鱼塘里,由于喂的饲料不同和喂养的方法不同使 鱼养成一些独特的习惯,弄不清鱼儿这些习惯,你认为是最好的钓饵,鱼儿未必认可。因此垂钓时,要注意你所垂钓区域里的鱼食性有没有特别的情况发生,如果 有,就应该采取特殊的对待方法,投其所好,饵随鱼变,到什么塘里,钓什么鱼,用什么饵。

四、随地变。各地都有各地用饵的一些习惯,东西南北 中,各处钓友可能会对长期使用的某几款钓饵情有独钟,久而久之,不仅熟悉了钓饵的性能,并能在当地熟悉的水域里运用自如,而当地水域里的鱼可能也会逐渐认 同并习惯摄食。而往小范围来说,同样一人,在两处不同的水域里垂钓,用饵也应有区别。因此,钓饵的运用也应因地点的变换饵变换,不要幻想拥有所谓的祖传 宝典通杀天下。

五、随时变。对鱼类升高习性稍有了解就不难而知,鱼不会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进食的,它也有休息的需要了,时间变了,周围的 情况也变了,鱼儿的胃口也就变了。为此,钓者要善于观察细微的变化,要熟悉鱼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摄食的规律,捕捉最佳出钓时机,进而将钓饵的功效发挥到 极致。

六、随法变。钓法的不同也决定钓饵的运用有所不同,同是使用手竿垂钓,不同的人在运用钓饵上就会不一样,有的习惯搓饵,有的则习惯拉 饵。比如在冬季垂钓,由于气温水温很低,为了调动鱼儿觅食的积极性,有的钓友采取了适时地逗一逗的钓法,让钓饵动起来,效果往往很好,此时,饵的状态很重 要的,我个人之见,逗钓时,拉饵较好,大量的粉末状饵料散落于水底使鱼被其色香味所吸引而无法吞食,当再一次抛钩时,势必能引鱼上钩。这种虚实结合的办 法,确实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实际垂钓时,钓者要善于根据不同的钓法采取不同的用饵方法。

影响钓饵的因素有很多,运用钓饵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每位钓友应本着快乐钓鱼、钓鱼快乐的理念,在实际垂钓中,随机应变,灵活用饵。

配制鱼饵的因素


配制饵料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可盲目地配制,要多方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下面详细介绍配制鱼饵的因素。一、所钓的鱼种配制饵料的目的是为了钓鱼。根据钓鱼对象的不同,所用的饵料种类也不同。出外钓鱼,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这样才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钓钩的型号、钓线的粗细进行合理的配置,而饵料的配制也要根据所钓的对象鱼进行,不同的鱼,在选料上、气味的调拌上有一定的差异。当然,有时不只是单纯为钓某种鱼,因为一般一处水域会有多种鱼生存,这就要求所用饵料也多样化,通常做法是准备多种干料,随时都可配制,灵活调配。有些鱼的食性比较复杂,既食荤饵,也食素饵,一种饵料适合多种鱼类食用,这种情况也是常见的。二、水质因素水质好坏也会影响鱼的生活,进而影响食欲。生活在不同水域的鱼对饵料的需求也不相同。钓鱼人常把不同的水质分为肥水和瘦水。所谓肥水,就是水中所含的腐殖质较多,水域附近含有多种微生物、小昆虫、软体动物等。所谓瘦水,就是水中含的腐殖质较少,鱼缺乏食物。这两种水质对鱼的食欲有着较大的影响。肥08水,鱼不缺食物,对饵料比较挑剔,尤其是它们的食性有习惯性,对比较陌生的饵料有些疏远,因而拒食。瘦水中,因食物缺乏,鱼儿饥不择食,比较贪食,碰到荤饵更是喜欢。像人们的饮食一样,长时间总吃一种食物,很想换换口味。同理,生活在肥水中的鱼,动物性的食物吃多了,也想吃些素食。因此,钓鱼人在肥水区域进行垂钓时,应多用素饵,而在瘦水塘垂钓多用荤饵。不过,若水质过肥,水中腐殖质太多的话,水中的溶氧量也会偏小,氧气不足会影响到鱼的生长,自然也影响到鱼的食欲。因此,在肥水区进行垂钓,所用的饵料要精心,要多准备一些不同物质成分的饵料,以供鱼选择食用。三、气温、水温情况气温、水温也会对鱼的生活有影响。鱼也像人一样,有它最合适的水温。气温20~30摄氏度是大多数鱼喜欢的,超过35摄氏度,鱼基本上不吃食(少数鱼除外),低于5摄氏度鱼也很少活动,0摄氏度时鱼基本停止摄食。鱼食欲旺盛时食什么都有滋味;食欲差时,对食物格外挑剔。因此,配制使用饵料时要考虑气温、水温的状况,气温高时,饵料多用素料,即多用植物性质的饵料,气温低时,多选用蚯蚓、红虫及家禽的内脏作饵料。草鱼、鲢鱼适应高温的能力比较强,气温在37摄氏度时仍然十分活跃,食欲不减,荤食、素食都吃,不过,食素食的量大于食荤食的量。四、季节因素鱼在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生活状态,因为不同的季节也就有不同的气温和水温。气温、水温与配制饵料的关系可参见上面内容。五、水域面积因素饵料的配制也要考虑水面的大小。水域面积大,选用饵料的成分是粗放型,水域面积小,选作配饵的原料是精致型。这是因为水面的大小与饵料的用量成正比关系。水面大,用料自然多,若在水库、湖泊中钓鱼,多是一次用10多千克、20多千克的豆类、玉米、饼块等,这些原料价格便宜,麝香水、麝香米或酒泡小米比较昂贵,不划算;而在小池塘中垂钓,自然用质量较高的饵料。所以说,饵料的用量和质量鱼水域面积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到什么水域钓鱼,就准备配制什么饵料,水面的大小是配制饵料应考虑的因素之一。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