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钓中除了钓位外其它影响上鱼的5个因素

2020-11-30

休闲钓鱼看重钓位是因为鱼有鱼道,即在水温、风向、水流影响下形成了固定的觅食路线。例如浅钓深、深寻浅、平钓凸、凹扼口、湾守底等等,都是鱼经过和滞留的地方。

按同一起跑线原则设计的竞技钓场虽力求做到公平竞争,但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深浅差异、上风下风,以及投饲点和增氧点的差别。另外在限制竿长、线长的比赛中,由于抛钩落点统一,夹在中间钓位的鱼容易受惊而有边位占优。然而劣位胜出,高手恒胜,除了经验和技术原因外,还有哪些胜招或者隐蔽的一手呢?

1、线组钓饵,合理布局。

竞技用悬坠钓组,边诱边钓,诱钓兼顾。钩触底-或离底由浮标控制,找底后包括钓饵的大小、重量和松黏变化都可以通过浮标反应出来,于是钓饵化散脱落就成了诱饵,鱼咬钩是吃钩上的残留饵。所以不要看饵搓得大,到钩摆动到位时就只有原来的1/2、1/3,甚至1/4、1/5的重量了。如果钩小、子线长,浮标调得比较高,饵的比重又小,那么从抛钩到两钩到位的时间就长,反之到位则快。根据线组、钓饵的关系,鱼沉底,吃口生猛,咬钩快可以用短子线,小钩搓大饵或大钩搓小饵,浮标调高钓低,并力求抛钩一个点。若鱼口弱,咬钩迟疑则延长子线,小钩细线拉小球,浮标调不灵不钝,下钩躺底、上钩触底。同时加快抛钩频率,即使遇侧风、对面风不能抛到点,也不要急于调整。如连续出现浮标未到位就停顿、急速下挫、轻微晃动,是聚鱼过多,一部分鱼上浮了,可以改搓为拉或减铅重,换浮标,变钓底为钓离底。其中,子线的长短粗细关系到信号强弱,原则是宁细勿粗。

2、择口而钓,把握节奏。

竞技钓鱼不会是一种鱼口,即使是对象鱼也会有快转慢、生变猾、底转浮、聚变散的变化,这时候怎么判断鱼口、区分真假以及把握节奏主要有3种方法:(1)调整钓饵的昧型、大小和状态。如由浓腥浓香改为淡腥淡香甚至无味,或用鱼平时吃惯的饲料(原塘颗粒);改大饵为小饵,变硬饵为软饵,增强鱼饵的适口性;钓轻口、猾口鱼多用拉,离底鱼钓不上来的时候又可改拉为搓,变钓灵为钓钝,理由是沉底鱼老实。(2)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少模仿多坚持,变要有理、有据、有节。钓位不同,鱼情有别,要善于观察,谋划在先,不要用尚不熟练的技术应对变化了的鱼情,即使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有跟不上鱼情变化的可能。(3)鱼情变化是有阶段性的,要做到均衡上鱼就不能光顾鱼多时快钓,还要考虑如何延续和保持上鱼率,不要到鱼钓空了才想到诱鱼,鱼离底了抓不住口才想到把鱼往下压。诱钓兼顾既指饵料,又指钓法,例如搓三拉四攻混养,下钩搓大饵、上钩搓小饵就是兼顾了鱼口和节奏。

3、平衡诱钓,不竭不盈。

钓对象鱼有个规律:第一轮前半程搓饵钓底,旨在诱鱼,后半程鱼进窝了就改成搓小饵或拉饵钓底,由主诱转向主钓。随后又根据鱼情从钓底过渡到钓离底、钓行程和打浮了。其实,从鱼上浮开始就应该警觉诱鱼过多了,然而在抛钩就有口的钓快鱼比赛中,一是无暇考虑招鱼和留鱼的关系,二是时间短,一种饵鱼疯咬就认了,包括线组、浮标都认为非它莫属。可是第三轮鱼散了、乱了、猾了,于是病急乱投医,把钓饵、线组、浮标鼓捣个没完没了。然而钓位不同,有的钓底,有的钓行程,有的坚持打浮,不变应万变的却仍保持着较高的上鱼率。变无章法是大多数钓手的通病,邓刚说:钓鱼要有团队精神,明天钓鱼,今天就要拿出方案,把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到,制订对策,不打无准备之仗。然而看邓刚钓鱼,却会发现他不急不躁,既无特色又是平常线组、平常钓饵,似乎并不比你高明多少。其实破解邓刚只要用4个字:无欲则刚。说细了就是平衡诱钓,统一考虑诱和钓的关系,使窝子保持不竭不盈。

4、乱中求稳,稳中求快。

钓快鱼都是拉饵。然而拉饵是越钓越高,越钓越乱,最后就只能凭钓位和运气捞散鱼了。然而取什么钓法除了与鱼情相配合外,出什么招,变与不变还同心态有关。竞技钓鱼锁定对象鱼,吉彦军钓一标深是认准上层3000尾,开赛40分钟后没钓一尾鱼,心态不乱;邓刚在海狮杯钓混养的比赛中,由自己的技术特长出发,在两侧钓手擒草鱼、钓鲤鱼的刺激下,不乱阵脚,舍大拿小专攻鲫鱼;王永贵伤嘴鱼中钓健康鱼,用湿水保持钓饵状态制造了不吃不吃加点药的神话,虽是一种策略,、但锁定的是咬钩老实的底层鱼;李大毛在首届光威杯全国钓鱼邀请赛上放弃底层鱼,创造了钓鲢神话。其实除了钓混养可以主攻某一鱼种外,钓对象鱼也可以选择。例如沉底的鲫鱼大,上浮的鲫鱼比较小,眼钝、体力弱就坚持钓底,或以动态饵、逗一逗、放一口,乱中求稳;回锅鱼、伤嘴鱼多了就改钓灵为钓钝,稳中求快,变拉饵为搓小饵钓行程等等。变招不都是变过去,还有变回来,不要放弃自己擅长的技术。

5、远攻近守,识标辨口。

与钓对象鱼不同,钓混养对浮标和钓饵的选择比较宽泛,虽然也是技随鱼变,可是偶然性增大了。随着回锅鱼增多,大鱼和小鱼的吃口变得没有区别了,在钓饵和浮标都不能反应是大鱼还是小鱼咬钩时,钓手只能放慢速度,用钓小鱼的技术钓大鱼,结果功亏一篑,不是断线就是折钩。不过平时钓惯了湖泊、水库,以及经常在放养浜钓鱼的人却很少跑鱼。究其原因,一是钓组设计大小兼顾,不变应万变;二是远攻近守,先天不足后天补;三是识标辨口,以慢制快。例如受回锅鱼干扰,大鱼到中间去了,而且蛰伏水底很少游动,此时人高手长的钓手都力求抛远。不过人矮手短也有办法,其中最常用的就是远攻近守。在普遍抛足线的时候抛八成或七成线;在比较深的钓位延长子线长度,以摆幅大,到位近将底层鱼往身边引。再如钓底用启动快的长身标,可是回锅鱼咬钩轻、动作小,改用两头尖的梭形浮标,利用其稍受外力影响就上下起伏的特点放一口,抓第二信号;或在有鲢鱼的钓场坚持下层雾化,专攻鲢鱼。

休闲钓鱼几千年,竞技钓鱼三十年,然而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是在现代科技运用于钓具制造之后,技随器出,老钓手遇到新问题,旧经验不起作用了,但只要抓住以上五个方面问题就解决了。

相关阅读

对钓获量有影响的七个因素


记得在刚接触台钓的时候,总是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研究别人如何用饵、如何调漂、如何选钓具上。在垂钓时,有意无意的学着别人的用饵方法、调漂方法、准备钓具的方法。但是,结果并不理想。现在慢慢明白了,这些都只是会影响到渔获量的一部分原因。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渔获量,还得注意到很多方面。想来现在许多初学钓鱼的人,也难免会陷入这样的误区。为了让陷入误区的人少一点,今儿咱们就来谈谈那些对渔获量有影响的因素。

一、钓客的行为会影响渔获量

1.钓客所选的出行时间,钓客定下的钓场,会对渔获量有很大的影响。要知道,鱼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会吃食,并不是所有时间都适合钓鱼。如果钓客所选的出行时间,恰好赶在了鱼口不好的时候,那么渔获量就很难高起来了。另外,有些水域里有鱼,有些水域里压根就没有鱼。如果钓客盲目的将钓场定在了没有鱼或者鱼很少的地方,自然无法钓到太多的鱼。

2.钓客所用鱼饵的对口性很差。我们人类对食物的喜好程度不同,鱼类对食物的偏爱程度也不一样。假设鱼饵的硬度不合适、味道不合鱼的口味,那么它们开口吃饵的可能性就会相当小了。另外,鱼饵的颜色如果太不显眼,味道也不够大,鱼类就很难发现鱼饵了。

3.钓客所选的作钓位置和施钓技法。钓位和施钓技法,一直都是影响渔获量的两大要点。鱼类在水中并不会一直待在某个地方,它们的活动和栖息场所,都是有一定特征的。比如,氧气多;比如,温度适宜;比如,食物丰富;再比如,可以让鱼儿隐蔽起来。若是钓点选的不合理,就很难找到鱼了。此外,钓客在垂钓中所进行的调漂找底行为、以及提竿等动作均会对渔获量产生影响。

4.钓客为自己配备的钓具。只有拥有合适的钓具,才能更快钓到鱼。钓具的规格有很多种。拿鱼竿来说,它们不仅在调性上有所区别,在长度上的区别也很大。如果鱼竿的长度和水域面积以及钓法不相符,施钓中的困难就会变多变大。如果鱼竿的结实度和鱼类的体积不相符,就可能断竿。此外,在配备钓组时,我们不仅要注重钓具和目标鱼的搭配合理性,还应当注意钓具之间搭配的合理性。

二、外界的环境会影响渔获量

1.天气的阴晴等情况会影响渔获量。一提到天气,大多就是指阴晴状况,以及有没有下着雨雪,有没有雾气,有没有打雷等等。在出钓之前,格外关注天气情况总是没错的。毕竟,天气的变化是很难预料的,而且鱼类的活动受天气影响的程度又特别高。

一般情况下,除了夏天之外,晴朗的天气更适合钓鱼。毕竟晴天之时,少了风雨对垂钓的影响。如果温度足够高,就算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也是蛮适合垂钓的。毕竟,水中的氧气在小雨来临的时候会变得更多,鱼类的活性会更高。此时只要是看见了自己喜欢吃的饵,它们就很可能会开口。

2.气温的高低情况也会影响到渔获量。鱼类是变温动物,因此气温对它们的影响不可小觑。我们都清楚,夏天是一年中温度值最高的季节,冬天是一年之中温度值最低的时节。鱼类在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的时候,活性都会大大降低,一些适温性差的鱼,甚至会停口或者冬眠。因此,钓客应尽量在气温适宜的时候出钓。当温度在二十度到三十五度之间的时候,大多数的鱼都是会活动的。

3.其它因素。气压的高低和风的来向、等级也是会影响到渔获量的。

新手钓不到鱼或渔获很差的影响因素


对很多新手朋友来说,每次出去垂钓,渔获情况总是不太乐观!看到同一个钓场的人他们拉杆总会有鱼,而自己还是箩筐空空,难免会有点难过,但是也不要气馁,小编我也是这样过来的,虽然不能说钓技非常好,但是这个是一个过程!那么今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下渔获很差的影响的因素,影响的东西要说的话实在是太多了,要是你单单以为是因为饵料的原因钓不上鱼,那么你就把钓鱼看得太简单了。

一、饵料因素

在钓鱼过程中要是鱼获不很理想的情况下,先想到的不应该是换饵料,而是应该看看在钓鱼前的准备程序是不是有出差错,会不会是饵料团搓的太大个了,或者是有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出错了。一些很小的问题往往都会影响到鱼获的效果的,鱼儿想要咬钩,却要不到,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有些鱼的吃口比较小,要是这时你搓的饵料团太大,就会影响到鱼的吃食情况,它们很想吃,但是就是吃不到,是不是很纠结。要是是这种情况,就要尝试一下将饵料团减小一些,减到一半大小,然后再试试鱼上钩的情况,要是效果还是不理想,就要另外考虑其他的因素了。

也有一种情况是鱼的本身吃口就是大的,饵料团的就是有备而来的,这时候就要考虑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季节性不对,初春的时候,一些吃口比较大的鱼还没长大,吃口还比较小,或者大鱼还没有完全开始活动开来。第二种是,饵料团本身是没有错的,可能在调制的过程中,参杂了一些其他东西进去,比如香烟。一些钓友喜欢一边抽烟一边钓鱼,不经意间将烟味参杂到饵料团里面去了,影响到了饵料的味道,鱼自然就不喜欢吃了,所以就不上你的钩了。

二、小鱼因素

初夏之时,小鱼活跃频繁,它们开始闹窝,影响了钓鱼人的判断,最终导致鱼获。如何来判断是小鱼闹窝呢,也可以有两种判断方法。第一种是,看浮漂的活动情况,要是活动频率高,但是摆动幅度小,这种时候通常就是小鱼在闹窝了。第二种是,看饵料被鱼吃食的情况,要是小鱼很多,活动频率高,水面也会有反映,也能很容易地辨别出来,鱼漂的动作也很频繁,如果抓住时机也很重要哦!夏天烈日耀眼,同时水面磷光多,看漂变得非常困难,小编有一个好货分享,看漂神器!

小鱼闹窝厉害,你就要考虑是不是你的饵料有问题了,可能是饵料太香太细腻了,导致将很多小鱼给吸引过来了。这时候你要考虑换饵料团了,香味不要调太浓太香了,也不要太细腻了,可以考虑用粗一些的饵料。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开小鱼了。

很多人下窝的时候非常喜欢加诱鱼的小药,一心只想引鱼,结果适得其反,招了一群小鱼过来闹窝,所以选择好的窝料也很重要!

还有就是你可以往水面抛洒一些麸皮,大鱼是不喜欢吃这种漂浮在水面的食物,这样就能将一些小鱼吸引开,就能有效地避免小鱼闹窝的情况咯。

三、脱钩因素

同样的鱼儿脱钩也总结了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自身技术的缺失,因为判断的失误,没有把握好提竿的最好时机,导致鱼儿脱钩跑了。这种情况下,钓鱼者可以通过经常钓鱼来累积经验。第二种可能是因为鱼竿太硬了,鱼上钩时,通常情况下鱼竿会有适当的弯曲,但由于鱼竿太硬,没有适度的弯曲。鱼吞饵料的时候,由于没有弯曲,不能将鱼钩钩住鱼,所以导致了脱钩。

如果是因为钓具的原因,除了平时要多学习钓鱼技巧外,要多检查渔具的状态,鱼竿是否合适,鱼线、鱼钩是否有损坏等等。只有时常检查渔具,才能发现问题,从而避免因为渔具的问题导致鱼获不多哦。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饵料,饵料是一个重点,饵料的成分相同,但如果配的手法不同,气候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不同等等,都会影响到饵料的诱鱼效果的。

所以要记着鱼获情况不好,不是永远的,只有积极学习钓鱼的方法,调整好钓鱼的心态,总有一天能鱼获多多哦,小编也祝亲渔获越来越多!

冬季浅水钓鱼影响渔获的五个因素


在水深三十厘米的水域作钓时,中鱼很少,但能够看到很多鱼儿游来游去,说明水中有鱼,但是鱼儿不咬钩,这是什么原因呢?一般来说浅水区垂钓主要有以下因素影响鱼获。

1、浮漂的影响

浮漂的颜色过于鲜艳,为了便于观察,浮漂的漂身与漂尾等都涂有红色,绿色、蓝色等荧光色,太过于鲜亮醒目的颜色在浅水中就更加明显了,不光人能够轻易的发现,鱼儿也容易发现,警惕心防范心理更强了,导致浅水鱼难钓。

2、风吹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浅水区作钓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风吹到水面,浮漂随水波起伏晃动,鲜艳的颜色,本来就让鱼儿防范心理很强,鱼和漂几乎处于同一水层,鱼儿就不敢去吃饵了,这也无形中增加了作钓的难度。

3、钓组的影响

漂脚与坠离的很近,尤其是细长漂,加上钩距的距离太近,在潜水中即使是很细的钩,线在水中也有很大的影响。鱼儿就是在钩饵边徘徊也不吃饵,毕竟浅水区,人能够看到鱼儿的动静,鱼儿也能感觉到人的存在,所以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不敢吃饵。

4、人影、说话声、竿影、风声等噪音对鱼的影响

钓鱼时最重要的就是安静,一点小的动静,都有可能吓到鱼儿,就连小声说话的声音都可能对鱼儿造成影响,在水中翻腾,搅动浑水,受到惊吓的鱼儿就更不会有心思去吃饵了。

5、其他因素影响

浅水区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氧气的含量丰富,水中的微生物多,鱼儿的天然食物也比较多,因此不着急吃饵,另外水质,天气,饵料也是影响浅水区作钓的原因。

既然知道了影响浅水区作钓的因素,那么我们也要找准办法和策略,争取有更多的鱼获。首先就是浮漂的选择,放弃那些颜色鲜艳的浮漂,尽量选择接近水域颜色的浮漂,越自然越好,浮漂只要能够让鱼没有察觉大胆吃饵就行了。也可以自制浮漂,利用麦杆,玉米杆,麻杆等材料,也会有不小的收获哦!如果是新手钓技有限,也制作不了这种自然漂还是使用常规的浮漂,这样可能更适合自己。

除了浮漂的影响,还有就是在垂钓的时候要尽量保持安静,尽量少说话,走路的动作一定要轻,远离水边,远离钓位,静静等候。浅水区要打轻窝,仍几粒饵料即可,钓组的选择要使用短主线,轻坠,小钩加细线。

还有一些钓友浅水垂钓的经验,大家可以尝试。浮漂改为自然色的小泡沫漂,垂钓时用该鱼塘底污泥涂抹,使浮漂由白色变成黑灰色,这样鱼儿就没有那么大的戒心了,避免了受到惊吓,吃饵的效果也会更好,鱼获也不会少。浅水池塘钓鱼,一定要掌握好技巧和良好的心态,不断的调整作钓的方法,善于钻研,发现,积累经验,就会越来越好!

影响台钓调漂的7个需要注意的因素


1.浮漂吸水对调目的影响

浮漂本身吸水以后,它本身的重量就发生了变化。尽管这个变量很小,但相对浮漂来说,就不是一个微小的、可以忽略的量。

根据计算和测量,浮漂的一个目所对应的重量,只有8-12毫克,这也是一个极其微小的量。两个微小的量相比较,反映在浮漂上,可能就有了一目以上的变化。高档浮漂和低档浮漂,在这一点上也会有明显的差别

要得到一个浮力完全不变的漂很不容易。提前一个晚上把浮漂调成四目放在桶里,第二天再看,多半会减小几目。但是再放一天,目的变化就很小了。所以常常能够看到垂钓高手,他们如果用了不太高档的漂,多半会把漂儿泡好长一段时间再用。或者是垂钓一段时间后在重新调整浮漂。

2.钓线长度对调目的影响

钓线对调漂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长度,二是吸水。

钓线长度有影响,是因为线的密度(比重)和水的密度不一样。经过计算和实践证实,用比较细的线、钩子接近水底进行调漂时.漂的目数不会有多大变化。线细的话,就是在半水调漂,也不会有多大影响。水比较深、线比较粗、而又是在水表调漂,如果浮漂的漂尾又比较细那么在半水调的目数和在水底调的目数就会有一目以上的差距。市场上,碳素线的密度(比重)更大,达1.8克/立方厘米.如果不在接近水底时进行调漂.那半水调漂的影响就更大了。

3.钓线吸水对调漂的影响

尼龙线的吸水率大约是4%,它吸水后也会增加线的重量。如果线很细、水不深、浮漂的漂尾不是太细,这个影响不会有多大。反之,就是不能忽略的。

4.季节的影响

初春、深秋和冬季,天气寒冷,水温低,鱼儿游动缓慢,不爱吃食,摄食时嘴张得小,动作轻微。漂应调灵。

夏天天气闷热,水中缺氧,鱼儿不爱吃钩,摄食时吞吞吐吐。漂应调灵。

鱼最适宜的水温为20--3O度,此时鱼儿活跃食欲旺盛,漂不要求灵,调钝一点没关系。

5.水域的影响

在静水、清水、浅水和无风时垂钓,漂应调灵。在流水、浑水、深水和有风时垂钓,漂应调钝。在水草中垂钓,漂应调灵。在经常有人垂钓的水域,鱼被钓滑了,常会出现小漂现象,漂应调灵。

6.鱼种的影响

钓鲫鱼、小白条等小鱼时,漂应调灵。

钓鲤鱼、草鱼、鲢鱼等较大的鱼时,漂应调钝。调钝时还可以隐去小鱼、虾抢食的轻微反应。

7.人员的影响

年轻人的动作反应敏捷,眼明手快。漂应调灵。

老龄钓者,动作缓慢,视力不佳。漂应调钝。

影响鱼饵配制的六个因素说明介绍


配制饵料必须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也就是说,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要考虑的因素是:

1、所钓的鱼种是什么:配制饵料的目的是为了钓鱼,因鱼种的不同,他们所食的饵料种类也不同,如基于喜食蚯蚓,小米,麦麸和有香味的饵料,鲢鱼喜食有酸味的饵料,鲤鱼喜食有甜味的饵料,所以在配制饵料时首先要考虑所钓的对象鱼是哪种,然后再选料上,气味的调拌上因鱼而异,当然,有时不只是单纯为钓某一种鱼,在一处水域中混养着多种鱼,因此所准备的饵料也是多样的,通常的做法是准备多种干料,到时随用随配,灵活调配,有许多鱼也不是单一的食性,既食荤饵,也食素饵,一种饵料会适应好几种鱼的食性,这种情况也是常见的。

2、气温、水温情况:鱼的生活受着气温、水温的影响,鱼也像人一样,有它合适的生长温度。大多数鱼最适宜的气温是20~30摄氏度,超过35摄氏度,鱼基本上不吃食(少数鱼除外)。气温低于5摄氏度也很少活动,气温在0摄氏度时基本停止摄食,鱼食欲旺盛时食什么都有滋味,食欲差时,对食物就格外的挑剔,鱼也像人一样,天热时想吃素食,天冷时想吃荤食。所以,配制使用饵料时要考虑气温,水温的状况,气温高时,饵料多用素料,即多用植物性质的饵料,气温低时,多选用蚯蚓,红虫及家禽的内脏做饵料。不过,草鱼,鲢鱼是不怕高温的鱼种,气温在37摄氏度时照样十分活跃,食欲不减,荤食素食都吃,当然食素食的量大于食荤食的量。

3、水质因素:水质的不同会影响到鱼的生活,影响食欲,生活在不同水质的鱼对饵料的需求也不同,钓鱼人常把不同的水质分为肥水和瘦水,所谓肥水,就是水中所含的腐殖质较多,可供鱼食用的微生物,小昆虫,软体动物较多,瘦水中这些物质相对少一些,鱼常常缺乏食物,这两种不同的水质会影响到鱼的食欲,肥水中的鱼由于不缺食物,因此对饵料比较挑剔,因为他们的食性有习惯性,其他食料可能使他们感到生疏,因而拒食。瘦水中,因食物缺乏,鱼儿可能饥不择食,比较贪食,尤其是对动物性质的饵料尤为喜爱,像人们的饮食一样,吃素饵多了也想吃些肉食。在肥水塘中的鱼吃荤食多了也想换换口味,吃些素食。

因此,钓鱼人在肥水塘垂钓多用素饵,而在瘦水塘垂钓多选用荤饵。不过,若水质过肥,水中腐殖质太多的话,水中的溶氧量低,氧气不足会影响到鱼的生活,自然也影响到鱼的食欲,因此说,在肥水塘钓鱼配制饵料尤为重要,要精心,要多准备一些不同物质成分的饵料,以供鱼选择食用。

4、季节因素:季节的不同会影响到鱼的生活。不同的季节也就有不同的气温和水温。气温和水温的不同也会影响到鱼的食性的变化,不同的季节使用的饵料截然不同。

5、水面的面积大小:水面的大小与配制使用饵料也有关系,水面大选用饵料的成分是粗放型的,水面小,选作配饵的原料是精致型。这是因为水面的大小与饵料的用量成正比关系。水面大,用料自然多,若在水库湖泊中钓鱼,常常是一次使用10多千克,20多千克的玉米,豆类,饼块,这些原料价格便宜,若用麝香米,麝香水或酒泡小米是不划算的,而在小池塘中垂钓,自然用质量较高的饵料,因此说,水面的大小关系到饵料的用量和质量,到什么水域钓鱼,就准备配制什么饵料,水面的大小是配制饵料应考虑的因素之一。

6、水的深浅度:水的深浅情况与使用饵料也是有关系的。

水浅,如2米以内的水深,饵料入水后部分会沉入水底,悬浮在水的中上层的饵料较少,投放诱饵时,对使用什么样的打窝器没有特定的要求,篮式打窝器,锥形打窝器均可。

若是水深超过3米,必须使用锥形打窝器,因为锥形打窝器可以沉到水底,只有打窝器的尖部触及水底的泥沙时,打窝器才张开,此时,打窝器中的饵料完全沉入水底,在水的中上层是没有饵料的,此时若用篮式打窝器就不行,篮式打窝器接触到水面后就翻到了,饵料便倒入水中,饵料慢慢往下沉,在下沉的过程中,部分粉状饵会四处扩散。若是水中有波浪,饵料分散的更快,沉到水底的可能就只是很少的饵料了。

水的深浅鱼使用饵量的多少也有关系,水浅,可以少用一点,水深就应用量大一些,这是因为深水的光线差,鱼饵很难被鱼尽快发现,饵料量大些,影响力就大些,诱食的效果自然好些。即使是钓饵,饵团也应大于在浅水区垂钓的饵团。

影响钓鲢鳙的两个因素气温和气压分析


由于鲢鳙不耐缺氧,所以对气温和气压特别敏感。不了解这两点盲目出钓,很可能导致钓鲢鳙失败。

一、气温

鲢鱼喜高温,它最适宜的温度是22-32度,在这样的水温下,钓鲢如果方法和钓饵对路,定会大获丰收,如果水温低于20度时,鲢鱼咬钩率明显降低,水温在17度以下,鲢鱼一般就不咬钩了,但由于鲢鱼是滤食性鱼娄,用易于雾化的,鲢鱼对口的饵料,在鲢鱼密集的地方,较低的水温下,也有可能钓到鲢鱼,所以说水温是钓鲢成功与否的前提。

盛夏是钓鲢的黄金季节,初夏或秋天水面温度高于水底时,鲢鱼会趋温游到上层来活动,如果水温在17度左右时,它有可能咬钩,但咬钩的力量很轻,浮钓时浮标晃动信号微弱,这与夏天鲢鱼咬钩不同,夏天它往往表现为拉黑标。

炎热的夏天,许多钓友都认为,神仙难钓午时鱼,喜欢钓早晚,中午休息,其实这时是一天中的黄金时间,不过这时要比早晚钓深一点。

二、气压

鲢鱼不怕热,就怕天气闷,闷就是气压低气,压低会导致水中缺氧,这种天气人都会感觉到不好过,鱼就更不咬钩了。就是耐缺氧的底层鱼同样不咬钓。

水中的氧,大部分是靠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小部分是靠从空气中溶解,所以无风的早晨,水中氧气最不充足,这时垂钓定无收获。

夏天的中午,由于光合作用充分,如果再加上有风,水中溶氧充足,这时是钓鲢大好时光。

有时垂钓时,上鱼情况不错,在场地和饵料都无变化的情况下,鱼忽然不咬钩了,钓手们大都会从多方面去找原因,但往往忽略了天气变化的原因,雷雨前,有明显的湿闷,有时人尚未查觉,而鱼已经感觉到了,遇上这种情况最好收杆回家。

竞技钓中应对鱼口的技巧总结


我先谈谈鱼钩:大家都知到大鱼用大钩小鱼用小钩,那具体怎么选择问题可就大了,我的观点是根据鱼的吃口选,不能只靠鱼的大小来选。如口轻我们就要选小一些的钩,口好我们就要选大一点的钩。选小钩目的是为了鱼能把钩吸入口,保证入口这是钓到鱼的前提,选大钩目的是鱼吐不掉钩,因为鱼口好我们主要考虑得就是中钩率的问题了。

选钩和用饵一定要统一,用钩和用饵不能矛盾,如口轻我们用饵就应该又轻又小,如果必须用又粘又重的饵,那我们就得用拉饵,平拉或刮墙皮使钩槽内有一点饵即可。

所以具体什么鱼用什么钩谁也说不清,应由当时的鱼口来定。这要靠我们长期的实践经验来选择,到时候你会发现怎样选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你就练到家了。最后再补充一句:根据鱼的大小选钩只能是粗选,再根据鱼的吃口来选钩是细选才是真功夫。

悬垂钓法是把铅坠从塘底移到了水中,这就大大地增加了铅坠的可移动性,是钓鱼活动中的一次革命。即使这样,钩动标也不一定动,从标到坠再到钩它不是一次运动而是两次运动,鱼吃钩必须带动铅动才能看到标动。这就涉及到我们常忽视的子线问题,别看不起这短短的一段子线,其玄机大的很呢,搞不清子线是怎样传导与讯的,我们在钓鱼中的许多问题也搞不清。经常在论坛上打嘴仗,最后还没有赢家,自己被搞糊涂了别人更糊涂。

要了解子线请大家先看看我做的实验:当我们把一线组(大线0。4,子线0。2,子线长14cm,OC0。5号钩,鬼手1号孔雀翎软尾标,老鬼大师3加鬼5调出的拉饵)在一鱼池内做实验。

鱼池水深近一米,清澈见底,调标为四目,采用拉饵实验。

1、当标露出5目时,见双子线弯曲,用一铁丝拨动钩饵,钩饵在池底活动的幅度很大,但标尾却只有轻微的晃动,根本没有下顿及下挫的一丝反应。

2、当上钩离底时,用一铁丝拨动钩饵,钩饵在池底活动的幅度也很大,可标尾还只有轻微的晃动,有时有点上浮,但不明显。

3、当双钩离底时,用一铁丝拨动钩饵,和(2)所出现的情况一样。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A:即不管你怎样动钩饵,标都没有下顿及下挫的反应,即使你用铁丝快速拨动钩饵也没有反应。B:即使坠在空中,但要起动它也不是那么容易。钩饵乱摆标都不动,那鱼吃钩标为什么就有下顿或下挫呢?再看我接下来的实验。实验的方法还和上面的一样只是铁丝换成了空心塑料管,当我们把管口对准钩饵时,轻轻一吸,钩饵入管1cm甚至0。5cm标都有一个下顿动作,只不过当双子线弯曲时下顿动作小一点;当我们吸的更轻一点,钩饵入管不到0。5cm,我们也能看到标尾周围的水随标也能轻轻地向下一凹(可能是水与标尾之间的张力作用的结果,在眼前看的特别清楚,这也可能是高手意念观标的基础)。那我们用一铁丝拨动钩饵时,钩饵乱摆标都没有下顿,我们用空心塑料管吸钩饵时标为什么就有下顿呢?

我们都知道标提坠,坠压标,这中间的大线绝对不会松弛,坠动标即动是成立的。而坠和钩之间这个关系就不成立,要起动坠使坠位移我们必须对坠施加一定的力,在实验中我用铁丝对钩饵一个作用力,这个力随着饵的摆动被分成两个力,一个切线力,一个向心力,向心力对坠有作用,切线力却没有作用,而向心力很小不足以引起铅坠的位移。当我们把子线的下端搞一个临时支撑点再作用钩饵一个力,这个力就不会被分散,它会直接拉动铅坠,这样铅坠就会移动,我们就能看到标动了。在实验中我用空心塑料管吸钩饵时空心塑料管的下缘即为临时支撑点,当鱼吃饵时那鱼的口周即是临时支撑点。到此为止我在实验中出现的结果就能解释通了,那我们在实钓中出现的现象也就好解释了。

1、子线越长,力传导损失的越多,标的反应越小,当然顿。

2、子线越粗硬,就会越直,力传导损失的越少,标的反应越大,这就是我们钓生口用稍及硬的子线的原因。

3、子线粗细长短的选择和选钩一样,根据鱼的大小粗选,再根据鱼的吃口细选

4、子线粗细长短和鱼饵及鱼口不能相矛盾。

5、长子线可以在钓慢鱼时或钓大鲫时使用,目的是要铅坠到底后的钩饵那一摆引鱼就饵。钓底层接口时我们也常用长子线。

6、我们还可以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口动标我们是能看的到的,只要鱼没吐掉,我们也能把它钓上来,

7、标的下顿全部是钩饵入口,鱼的搅动,标的反应是标的上下起伏或左右晃动。空竿是鱼吐钩了。

8、子线弯曲时,鱼用同样的力吸饵会更深些,吐的更慢些,当然空竿会少些。

在竞技中发现的一些现象,不能牵强附会去解释,一定要有事实根据,一种新观点不但要能让现在的人接受,还要经得起时间的磨练,若干年后才能成为经典。悬垂坠垂钓中的下顿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有心的钓鱼人,其间也有许多解释,但都很难人接受。我在实验后发现了子线下端在鱼吃饵时出现的临时支撑点问题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另外还解决了在垂钓中所出现的许多现象,对指导我们垂钓很有帮助,下面再举两个例子:

1、口动标和体动标:目前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现在所垂钓的都是体动标不是口动标,但从我的关于子线的讨论中大家可以发现我们垂钓中标出现的下顿就是口动标,我们所垂钓的基本上也都是口动标,体动标只有在我们双子线弯曲明显时,鱼吃饵时钩饵的位移不够拉直子线,当然铅坠也不会受力,只有鱼吞饵游走或吃死口了我们才能看到标动,标讯可能是下挫,下滑或慢慢上浮,一般不会出现下顿。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垂钓时不易过顿,过顿会失去许多信号,见下顿不中鱼我们可以从是否钓的过灵,饵,钩及子线的长短上找问题,钓的过灵鱼吸饵时子线接触鱼嘴后的弯曲度要变大,当然过灵子线很直上面还有力,鱼吸饵时同样的力量入口肯定浅,当然中鱼会降低。钩在饵内要过饵才能钩住鱼,如果过粘过硬空竿肯定高,钩应大一号降低鱼吐钩的机会,子线短了鱼就饵时所需的力量也要大,同等力量入口也会浅。

2、对下顿中鱼高于其它标讯的解释:在悬垂坠垂钓发展的早期,我们所用的钩自重都很大,饵一般都用搓饵为防脱钩开的有时很粘,双钩有时压下标目56目甚至78目,再加上搓的双饵那钩饵的重量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当钩上没饵时或鱼把钩饵衔离底时标都会很快上浮,由于不管你调几钓几无钩时标的目数肯定高,只要鱼把钩饵搞离底标肯定上升,根本不需要鱼去带动铅坠,大家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如标上浮提竿多为空竿,当鱼把钩饵吸入口中的瞬间临时支撑点就产生了,标出现了下顿,这时提竿就中鱼了。现在我们垂钓过程中这种现象就很少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用的钩饵都很轻一般为12目,即使饵没了标也回升很小,当然我们用拉饵时如残留物过多,鱼只能吃到钩外的残留物时也会出现回标的现象。只有钩饵入口才有下顿。

竞技钓比赛中快鱼慢钓的技巧详细分析


近两年以钓快鱼为内容的比赛缩短了时间,由90分钟一场改为80分钟、70分钟、60分钟。缩短时间是为了提升技术,减少偶然性,增强对抗性。众所周知,钓快鱼存在许多变数。90分钟一场比赛,出成绩都是大边、二边和位于下风的钓手,换位进入第2轮后没有大边、二边的幸运了,就是下风换至上风,环境、鱼情、鱼口变了,不仅钓法要变,还得结合前一轮在此钓位上的钓手采用的技术和成绩,或继承或调整,否则出不了好成绩。另外,90分钟比赛劣位变优、佳位变差是常有的,就是试塘时掌握了的规律也会失准,因此考验钓手的不都是技术,还有谋略和意志,改为70分钟、60分钟一场,钓手的思考时间少了,如钓饵不好不坏,线组基本可用就不会花时间重新开饵和调换线组了。再如鱼装到管子里了,钓底、打浮、钓行程都有口,钓手以最擅长的技术钓最熟悉的鱼一般不会轻易变招,更不敢冒险。钓快鱼都是靠平常练就的功夫,检验的是真水平,但时间长了就有了偶然性和循规律以巧取胜的机会。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却又常常忘记个中真意。如看似相同的浮标反应,一人见信号就提,10分钟提竿60次,获鱼20尾,中鱼率33%;一人连续5竿不中鱼后放慢节奏,专等下挫半个黑格的信号出现,10分钟提竿20次,获鱼18尾,中鱼率90%。以鱼获量比较自然是前者胜,但两者的技术含量不同,前者说不准哪一竿中鱼哪一竿不中鱼,其中至少有1/5的鱼是蒙的:后者放弃不实鱼讯,能准确说出这一竿中鱼,那一竿不中鱼的理由,虽输犹荣。若是一场90分钟的比赛,上述情况出现在比赛中途,后面还有30分钟时间,那么胜负就难料了。这种技术上的不同可概括为两个分支快鱼慢钓和慢鱼快钓,它给钓手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有变中求胜的快乐。

快鱼慢钓的直接原因是鱼口不规范,一口重一口轻,分不清哪是虚口,哪是实口。在钓手除了长于变招,体现灵活性外,很多是由其经历决定的。野钓、休闲钓鱼时间长,以钓慢鱼为主,同样信号连续10竿不中鱼时办法不多,无非换饵不行换线组,还是不行就放一口。他们进入竞技后经常会不由自主地用上这些办法。起步就是悬坠钓,习惯了池塘钓鱼和比赛节奏的钓手是出于无奈,是基于竞技钓快鱼技术而采取的消极办法,大多浅尝辄止,放一口还不行就回复原来的快节奏了。

快鱼是指咬钩快,信号出得快,但与中鱼率无关。钓快鱼是由咬钩快提炼的包括上饵、抛钩、诱鱼、调标、读标、刺鱼、提竿、脱鱼等一系列动作在内,并积极利用钓饵状态和浮标特性将鱼钓上来的一整套技术,是环环相扣,诸元素协调的现代钓鱼方式。钓快鱼是在悬坠钓基础上由钓对象鱼产生出来的,主要用于竞技钓鱼。随着自然水体污染,水域萎缩,过去以钓大鱼为荣的群体转而关注小鱼了。由钓快鱼普及,以稚鲫、幼鲫为主要对象的钓鱼活动遍及城乡,并因水域原因衍变成快鱼慢钓。

不过,快鱼慢钓并非一帆风顺、人人如愿,也不是放慢节奏,提竿慢半拍或一拍就能将轻口鱼、乱口鱼钓上来的。竞技钓鱼受钓位限制,鱼少无口:诱鱼过多,浮标出现乱象;回锅鱼多了,虚口实口难辨;以及找不准泳层的时候都可以以慢制快。野钓和休闲钓鱼遭遇小杂鱼闹窝、霸窝:受天气、水情和无法预知的原因影响,鱼口变轻了;因线组、钓饵、水底(水草、沉积物、淤泥)等原因,不能反应有效鱼讯的时候,钓手都会主动放慢节奏。但同样是慢却有主动和被动之分,甚至时而主动时而被动,出现让围观者直喊看不懂的玄妙动作。例如本刊2012年第21期《新科钓王谈钓技》一文中,王忠岭回答记者漂相把握不准确,特别是虚口和实口的辨别,不知漂的哪些动作能打,哪些不能打提问时说的见信号感觉有鱼就打;那种让几口的方法,或者死板地认为打第二口或第三口都是错误的。要做到感觉有鱼一口也打,感觉无鱼十口也不打就是快鱼慢钓。这里的关键词是感觉客观事物的个别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特别是在预案设定的各种办法、措施、对策都无济于事,主观努力改变不了客观现实的时候,慢可以是似曾相识的必然反应,也可能是新感受、新感觉。笔者跟踪竞技钓鱼十余年,发现在此情况下心平如镜、安步当车、得之心而应之手的妙招就是快鱼慢钓,即王忠岭说的感觉有鱼一口也打,感觉无鱼十口也不打。记得10年前,徐银舟在秦皇岛举行的一个比赛中,抓大边拉饵钓一标深,抛钩后浮标站直了就顶上2目,提竿不中鱼,之后拽下2目、3目也不中鱼,无奈之下只能放口,可是15分钟后放口也不行了,只能于轻口、乱口中蒙一尾是一尾。赛后笔者问徐银舟:这一场好像没找到感觉么?徐回答:不全是,只是有感觉的时候少。感觉是心理活动,当事物的个别性特征与你掌握或采用的技术相吻合时就有感觉了。

钓快鱼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快一阵,慢一阵,由此形成节奏,该快则快,该慢则慢。但快鱼慢钓不同,是快中有慢,慢中显快交织在一起的,这一竿快下一竿慢,是找不到规律的即时行为。有了感觉,甚至灵感一现就连续中鱼了。至于具体到哪种信号该快,哪些动作该慢却又没有标准,必须视鱼情而定。有句话叫心有灵犀一点通,感觉到了手到擒来,可谓快鱼慢钓的最好解释。

其实,快鱼慢钓并非竞技钓鱼独有。作为破解轻口、乱口的有效技术,野钓和休闲钓鱼早就习以为常了,只是比起竞技来它以有迹可循为前提而显得平常罢了。例如,适用传统钓组而为钓鱼人总结的提竿准确及时,不如放慢半拍被悬坠钓接受后换了个说法进攻钓法要有频率,防守钓法要放信号,并很快成为攻混养、钓回锅鱼和破解浮标七上八下不中鱼的必要技术。所以无论竞技钓鱼还是休闲钓鱼,与其纠结鱼情、鱼口,百思不得其解不如以守代攻,来个快鱼慢钓。

垂钓过程中跑鱼的因素分析


垂钓过程中最让人觉得遗憾的莫过于留住鱼,却在溜鱼时使其溜走了!相信这点让很多垂钓者都痛心疾首。但这是可以预防的,但是我们得先了解导致跑鱼的因素。所以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导致跑鱼的各种因素吧!请各位往下看:

一、提竿时跑鱼

水中发生跑鱼的现象,嘴根本的原因则是:调目、钓目不匹配,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导致漂相过早出现,但鱼儿还未将鱼钩吞进最红,因此导致发生跑鱼的现象;或者上钩距离过远,在起鱼的瞬间不成即使形成弓起状,导致出现拔河的现象,因此发生脱钩跑鱼的现象;也可是是由于在提竿时用力不当,使大鱼在水中乱窜逃命,因此导致另一钓钩挂到杂草、碎石上,因此发生跑鱼的现象。

二、溜鱼时跑鱼

溜鱼过程中发生跑鱼,溜鱼则代表鱼钩成功的刺中鱼唇,且中钩鱼的力度在我们能够控制的范围里,而且它的锐气已经被我们磨灭掉,但一定不可大意。这时鱼儿想水底逃去并且扎在水底一动不动,这时一定要将其控制住。不能让其游到靠近岸边的区域四处游动或者沿着水底游动,而且也不能让中钩的紧贴着水底游动,更不能想要用力将鱼拉拽到水面上,这时一定要及时的调整以下角度,不要留给大鱼再次发力的机会。

三、飞鱼时跑鱼

在飞鱼的过程中发生跑鱼的现象可能有这几种体现,分别是:断线、钓钩变形、拉豁鱼唇及鱼儿跳跃脱钩。而导致飞鱼发生跑鱼的因素可能是由于,钓线直径细、钓钩变形或者钓钩型号不合而导致发生跑鱼的现象。

当提竿的手法出现失误时,也会在鱼奋力发起冲击逃脱时,提高跑鱼的几率。

四、抄鱼以及装鱼时跑鱼

抄鱼时发生跑鱼的现象可能是由于钓钩挂住抄网,或抄网过小所导致的,钓钩挂住抄网与钓钩在水中挂住障碍物时的状况类似;而抄网较小时,可能在一遍不能抄住时,导致鱼儿借力反弹,突然发力而逃跑。

在装鱼时发生跑鱼的现象时,可能是由于地形不合适,鱼儿跳动调动钓钩、钓线进入水中,导致另一个钓钩挂到杂物所导致;也可能是由于已完成取钩但抓鱼不当,导致鱼发力挣脱逃跑。

而且抄鱼则是垂钓过程中最后一步,而且由于抄鱼导致发生跑鱼的现象,则是最让人感到遗憾的。因此各位钓友们一定要认真选择抄网,精心搭配钓组,认真进行每一步。除了这些以外,钓友们还需保持良好心态。不会因为中鱼而过于激动,亦不会因为跑鱼而沮丧。

对垂钓有影响的关键因素


影响垂钓的因素有很多,但这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应该就是天气因素了,尤其是温差,对垂钓的影响可是非常关键的。这就是为什么,不少钓友在刮风下雨的天气去垂钓,但最终的渔获却不理想的原因。钓友们一定要多关注气压、温度、天气等因素,然后调整自己的作钓策略,这样才能有好的渔获。

冬天的时候,气压通常都比较高,水中的溶氧量也比较丰富,那些在夏季对垂钓影响非常大的天气因素,到了冬天反而会小很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作用小了,只是因为在冬天的时候,它们的指标相对比较稳定,而且还较高,所以比较适合垂钓,影响因素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在冬季的时候,温差是不能忽略的一个因素,如果一天的温差较大,对垂钓的影响可是不小的。鱼儿是变温动物,所以当外界的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鱼儿也要调节自己的体温,来适应变化的水温,那么当温度变化比较大的时候,鱼儿的调整范围也要变大,这种调整对鱼儿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鱼儿的觅食积极性会大大降低,通常都是聚集在某个地方,不吃也不动,所以鱼儿自然就比较难钓了。

冬季造成温差较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寒潮来袭,气温大幅度下降,这时候的温差会变得非常大;二是寒潮过后会有一个升温的过程,但升温的前两天,温差会比较大。这种大幅度的降温、升温天气,鱼儿都比较难钓,垂钓的话,一般渔获都不怎么好。

但如果钓友们选择那些温差较小的天气出门垂钓的话,钓效还是非常不错的。像寒潮来临的前两天,或者是寒潮过后,温度稳定下来了,那种多云的天气最好。这个时候温差会比较小,鱼儿也会相对活跃一些,觅食积极性也会有所提高,此时垂钓,很有可能就渔获满满了。

最后,如果钓友们非要选择温差比较大的天气出门垂钓,那就建议钓友们使用长竿短线,找鱼垂钓。因为温差大的时候鱼儿并不怎么活动,但如果能将饵料送到它们嘴边,那就没有不吃的道理了。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