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垂钓的用饵搭配与调整

2020-11-16

冬季,相对于其他季节冬天钓鱼难度很大,其主要原因是进入冬季后水温低,鱼类几近冬眠状态,集群栖于安全之地,再就是秋末冬初,鱼类储存了足够脂肪为越冬做准备,此时几乎不采食或很少采食,既使可钓,吃口小,观标识鱼讯难度较大,对饵料的搭配也很挑剔,钓组也要调整的很精细等,这系列技术要求都较其它季节难度加大了。但由于体力充沛,水温适宜,见到可口的东西还是有力气吃几口的。

北方冬钓主要对象鱼多为鲫鱼,几种情况还是可以钓到的,一是,白天气温在8到0度之间。二是冬天大棚暖钓;再有就是具有鲜明北方特色的冰钓。温度还末达到最底或人为的提温,使鱼新陈代谢相对要快一些,也就促使鱼开口,这就为冬钓提供了机会。

针对这种特殊的水情鱼情,除钓组配置钓位选择等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外,饵料的选用、调配、状态的调整等要求更为精细。就钓鱼而言,最直接与鱼接触的就是饵料,让鱼吃饵是钓到鱼的前提。然而在冬季鱼游动范围小,涉食不积极的情况下使鱼开口,发挥饵料的性能刺游鱼的嗅觉,味觉以及视觉增加摄食欲望,因此饵料的搭配和调整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十一月初至中旬,北方白天温度平均在8到0度,晚间在0到-3度,此时,鱼经过秋末的大量的觅食,积蓄了越冬的能量,随温度的逐渐降低而回游到深水区。如遇几天持续稳定升温也会游到相对浅水继续觅食,但食量不是很大,吃钩轻,游动范围相对秋天要小,主要食物多以底栖生物为主要对象,蛋白脂肪含量高,能量高。

因此,在选用饵料时,注重以动物蛋白为主的饵料为首选。每一年这个时期都要钓上几天收竿鱼,今年也一样,因饵料对路,鱼获还是相当可观的。所选的水域多为大水面深水与浅水交错的地方。这时候出钓常备两种饵,一是荤饵也就是红虫为主,很少用蚯蚓,红虫要比蚯蚓效果好的多。再就是粉饵,以大腥大香饵料配以相当数量的虾粉、蚕蛹粉、雪花粉和颗粒料等。

进入初冬自然水域只要温度适宜,小鱼也同样闹钩,因此,这就比大棚钓鱼复杂多了,既要考虑饵料的味型,还要克服小鱼闹钩,所选的饵料搭配是以颗粒料为主加腥味商品饵,减少雾化和溶散,搓饵钓底,这样的饵料色暗淡,味腥不冲,对小鱼没有视觉上的刺激,不易引起注意,再加上浮标以调低钓高为主,这样就给大鱼足够的机会。

我选择的钓点水深近两米,浮标以中长身硬长尾11目标2号标。这时候半水的温度较水底相对低,小鱼不再中途抢食,所以不必考虑饵料下沉速度问题,重要是的求底钓的稳而灵,标不宜过大。

10月下旬开始降温至十一月上旬,我们这里进入初冬季节,其间一直在我们这里的一个备河钓鱼,对这里的水情鱼情很了解,尤其是鱼随温度降底回游的走向、路线很了解,寻找钓位就很容易,自然是河弯向阳背风处。以前曾经出现过用饵只追求大腥大香,溶散性好,雾化快的的状态,结果小鱼闹钩的问题一直困绕难耐,只见标动不上鱼。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采用植物蛋多的颗粒料为主,加腥味商品饵,效果很好,状态相对正常情况下硬些,小鱼闹钩得到了控制,鱼讯准确,最多一次鱼获7斤,个体在二两左右的鲫鱼,虽然红虫蚯蚓上鱼也不错,但上鱼间隔大、招小鱼,最多也就是三斤左右。

到后期,白天气温3度左右,鱼口明显的少了,小鱼也不闹了,同去的钓友,用红虫还有口但很慢,三个小时只钓了五条二两左右的鲫鱼。因天冷手冻得僵硬,挂红虫很费劲。所以用饵上就得重新进行调整,钓位下移到更深的地方,水深达到三米,四米半的竿子,主线0.6,子线0.4。窝子以酒泡小米加颗粒料虾粉,钓饵以商品饵为主,大腥鲫加红虫2号各半,10%左右的拉丝粉、虾粉、雪花粉,参考红虫吃钩好的效果,把红虫搅碎掺到钓饵里。

标调二钓二,拉饵,开始没反应,过二十几分分钟后,标有轻微动作,标只下顿半目或更少,而且不是很连贯,没作理会,但后来觉得不对,标稍有下沉就提竿,居然上来一条二两多的鲫鱼,接下来,虽然有些间隔,但咬钩很准,只要标轻微下顿,提竿就有鱼,频率快了很多,相对钓红虫来讲,上鱼速度加快了,三个小时钓到三斤多,相对其他钓友也算是最多的了。DiaOYU007.COM

分析一下,原因是窝中能留住鱼,大腥饵对鱼很强的诱惑力。此时为什么小鱼不闹钩了呢,原因是温度低了,大鱼多聚集在深水且适合越冬的地方,小鱼会躲在一边,基本上闭口了,而此时吃钩的多为大鲫。因此,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找到鱼窝,饵料选对路,状态好适口,鱼获还是不错的。

后来又在这儿钓过几一次,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用腥饵打窝,把红虫在家捣碎成糊状加到钓饵里,效果也非常的好,同样把红虫捣碎加到窝饵,然后用红虫钓要比不做窝快,而且留鱼久。至于冰钓,从没参加过,因天冷冻得受不了,但听钓友们讲,冰钓要对塘子了解,知道哪深哪浅,重要是找到鱼窝,用饵绝大多数是以红虫蚯蚓为主,有条件的,事选打好冰眼,找好鱼窝,用腥饵打窝,第二天用红荤饵钓效果也很好。

通过近两年的冬钓,关于饵料的使用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选择商品饵

粉末细腻,开饵后柔软,不同比重的适当的搭配。成份以动物蛋白类为主,这是针对冬季鱼类摄食规律而言的。味型以腥香首选,腥占主要成份,冬季鱼摄食反应慢,不如其他季节活越是鱼找食,而冬季是以饵料的味道来激发鱼的摄食本能,其中腥味是最为敏感。

另外辅以红虫粉,蚯蚓粉,虾粉,蚕蛹粉,糖类,奶类等,都是以提升饵料的诱鱼效果,以增加饵料味道的穿透性刺激性,当然一些辅料是根据鱼情适当添加。荤饵的使用,当以红虫为主,尤其是冰钓效果非常不错,蚯蚓相比之下效果差些,红虫选料以红润个大而鲜活的,蚯蚓以火柴棍粗的最好。

二、状态的调整

这里主要是针对商品饵,个人认为,冬季特殊的鱼情决定了饵料状态至关重要,前面提到过,饵料颗粒粗了,不适口,既使鱼进窝,也只能在窝内捡散落的细小颗粒,因冬季鱼新陈代谢慢,食量少吃几口然后不再动。溶散快,雾化大,也不利鱼吃钩,同样,鱼游动慢,没有夏秋季节找食抢食的积极性,钓快鱼的几率不大,所以溶散、雾化快鱼只能在窝边停留,不再进一步去寻找,这就是只几鱼讯不见咬钩的原因之一。

所以,相对来讲,饵料调整为细腻、柔软,入水彭松,溶散不必太快,雾化区域适当,不宜过大,持钩性好,这样诱鱼、反应鱼讯更为准确。冬天用饵,靠的是饵料的味道吸引鱼最近距离靠近窝子,争取第一口吃钩,这就是饵料适口性的关键所在。都知道季天钓鱼用腥饵,为什么有的钓的好,有的就不好呢,除技法使用上的差异外,其主要是状态调整不好。冬天温度低,省饵要时间长一点,比正常情况更要松软一些,拉出的饵球均匀有绒球的感觉,入水后更利于鱼的适口性。

三、饵料的使用

冬季用饵与其季节相比也有很多不同,一方面,窝子不宜过重,突出味道诱鱼,也就是发挥腥,香,甜味道的作用,一般以十几竿花生粒大小就足够了。如鱼口好,直接打窝,以虚窝为好,也就是稍加水,基本上半干粉状态直接做窝,增加味道的扩散。钓饵的使用,每种饵料吸水性都不一样,只能参考其他季节加水量来撑握。

很关键的是保持良好的状态,经常见到有钓友把和好的饵料整团拿出来使用,这样虽然省事,但在拉饵过程中,每次必须要反复捏握饵团,到后期里的丝状纤维会逐渐粘接一起,拉的饵球呆板,零乱。为了很好的控制状态,办法是把开出的饵分成两到三份,取其中之一,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拉的饵球状态不好,再换成另外一份,这样基本上饵团始终保持原初状态。搓饵的大小,根据钩的型号,以表面包住钩子既可,不宜过大。

拉饵圆润,彭松整齐,如二号钩,以黄豆粒大小为宜,除抽窝外,抛竿不宜过频,抛竿提竿动作要小。另外对荤饵的使用其主要是红虫,做窝时基础饵里加入红虫粉及腥味的饵料,有条件的把红虫捣成糊状加入窝食里,诱鱼效果很明显,如用红虫以一钩一虫好些,易吞钩而准确,这里提到用钩的问题,钩子宁小勿大,宁细勿粗。

关于冬钓各地气温及地域差异,尤其是大棚,温度控制各不一样,反应鱼情,水情就有所不同,采取的钓法,饵料的选择就各有特色,所相同的就是钓组越小越好,温度低鱼冲撞力小,相对小的线组完全对付得了,而且细小的线组更利于信号的反应和具有良好的隐蔽性。

饵料的选择也同样依鱼情所限,没有一款饵料,一个配方钓遍所有塘子,既便一个塘子不同时期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另外适合冬钓的饵料很多,包括添加的辅料香精等,只要搭配合理,状态掌握好了,同样会发挥作用,但总的原则是把握好腥。这里粗浅的谈点个人冬钓用饵体会,仅用来说明一下选饵思路要以季节、鱼情、水情的变化,鱼类摄食规律及特点来确定,状态的调整和使用方法尽最大限度的发挥饵料的性能,增加鱼的适口性,在鱼被动情况下让鱼吃饵舒服,方便,使诱鱼、钓鱼信号更快更准确。

延伸阅读

夜晚垂钓的饵料搭配及用饵技巧


随着气温升高,选择夜钓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因此夜钓技巧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夜钓饵料如何搭配、与白天相比又有何区别?味型、状态有什么讲究?来看看为大家准备的夜钓用饵技巧吧

夜钓饵搭配方法:

一杯野鲫香+半杯奶香味的牛鲫2号+半杯浓腥味的红虫鲫+半杯四季状态饵+占饵料总量10%的拉丝粉,按照1:1的饵水比加入清水,分开五指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饵料味型:

就同一片水域而言,夜晚使用的饵料比白天的在味型上应该稍微腥一些。如水库作钓,白天气温相对较高,白条翘嘴等杂鱼闹窝严重,使用较腥的饵,会大大加重小鱼抢食的情况,所以开饵时在基础饵状态饵相同的情况下,味型饵就成了关键。

饵料状态:

由于温度的原因,白天的饵料与夜间饵料在状态上也有所区别。白天气温很高、日照强,饵料里面的水分挥发较快,状态会越变越差;而夜晚温度逐渐降低,对饵料状态的影响较小。因此白天饵料用过一段时间后,需要换新饵料,反之夜晚饵料就可以用比较长的时间,尤其是带散炮,因为散炮本身加水就比较少,通过白天日照后水分一挥发,很难捏起来,有时候还得加点水,所以夜晚可以放心地使用一款饵料。

夜钓途中不宜打窝:

夜钓时以守为主,所以中鱼的间隔一般比较长,这时很多钓友会选择中途打窝途,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可取。虽然夜晚杂鱼闹窝现象不严重,但是靠边活动的大鱼警惕性较高,如果时常打窝会惊扰到进窝的大鱼,对作钓产生不利影响。

这时若是在黑坑作钓,由于鱼个体大小相差不大,可以采用拉饵粘颗粒或者拉饵带散炮的方法,通过饵料入水散落的颗粒,或者是散落的片状物,达到做窝的目的。若是在水库夜钓,由于目标鱼一般是大鱼,所以拉饵饵粘颗粒或者拉饵带散炮的方法就不适用,容易引来小鲫鱼或者小鲤鱼。

以搓饵为例,白天的搓饵入水后,雾化性非常小,经过一段时间后饵团周围才开始慢慢地溶散,附钩性很强;夜钓的搓饵入水后,雾化性较之前那一款强很多,但是雾化的范围并没有散炮那么大,所以在夜晚使用也不怕杂鱼闹窝。

夜钓照明工具:

夜钓时开对合适的饵料非常重要,但是在作钓过程中辅助夜钓的各种工具也是必不可少。首先上饵时需借助饵灯,尤其是拉饵时会有很大的优势;其次是头灯,由于头灯容易左右晃动,所以如果用来上饵并没有饵灯方便,更不利于照漂,因此主要用来照路或者寻物;最后是用于照漂的夜钓灯,根据不同的作钓水域、不同水深以及作钓不同的鱼种,可以挑选不同的型号,如果用小灯作钓一段时间后观漂不是很清楚可以换大灯来作钓,还可以间隔转换白蓝两色来减缓眼睛的疲劳感。

钓鱼用饵的选择与饵料搭配技巧


钓鱼人都熟悉三分钓技七分饵料的说法,可见饵料的作用在钓鱼活动中是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钓鱼时到底怎样才能正确用饵?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用饵的针对性

(1)针对不同鱼种用饵。每一个鱼种都有它先天的基因食谱,要正确了解所要钓的鱼是荤食性的、是素食性的还是杂食性的,再决定选用何种饵料。如:黑鱼、鲶鱼、桂鱼、青鱼等天生的就喜食荤腥饵料,如;蚯蚓、小鱼小虾,螺蛳等;草鱼、鲢鱼等喜欢食用素饵,如:菜叶、青草、藻类等;鲫鱼、鲤鱼、翘嘴、鰺条等属杂食类荤素饵都吃。我们要想有好收获,就要多了解、掌握它们的食谱、生活习惯、喜好,采取有针对性的用饵。

(2)针对不同季节和气温用饵。对有的鱼种还要根据季节和温度及时调整饵料的种类。如:鲫鱼、鲤鱼,低温时喜欢吃荤腥饵料,但在夏季高温时期,常改变习惯喜食素饵,尤以肥水变化更为明显。我们应该及时调整饵料以便应变。

(3)针对鱼的不同泳层用饵。根据当天气压变化、鱼的泳层高低,来决定选用小比重饵料还是大比重饵料,以适应当天鱼情的要求。喜欢用商品饵台钓的朋友,在购买饵料时常同时购买大小两种比重的饵料,到水边再根据鱼情、鱼的泳层来决定使用什么比重的饵料,这也是针对性用饵。

(4)针对不同水域用饵。所钓水域是肥水(不含化学污染)还是瘦水,,往往决定你应使用什么类别的饵料。一般情况下,肥水用素饵瘦水用荤饵。 这种现象高温时尤为明显,我分析,高温时肥水中浮游生物繁殖快,这些浮游生物含蛋白质和脂肪,较久食用鱼类对其需要已处饱和,另外,由于季节气温的原因,决定了鱼类的生理机能对蛋白质和脂肪需求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投以类似的荤饵,效果可想而知。

(5)针对鱼的偏口性用饵。同一种鱼类,由于长期食用某类饵料会使鱼产生饮食习惯,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偏口性。我们必需取悦于鱼,才会有好收获。比如:有些养鱼塘老板有的投放饲料、有的投放豆饼、有的投放猪鸭鸡粪便,长此以往鱼就会造成偏口,我们在钓取时如掺入一定量的鱼塘主料,效果会更好。

(二)、饵料的搭配性

现在,随着钓技水平的不断推广,大部分钓友已经注意饵料的搭配效果,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气味的搭配性。气味是诱鱼的重要因素,要根据鱼的种类、季节选用饵料味型搭配。如:冬钓鲫鱼在以香为主时可适当搭配一点腥料,夏季钓鲢鳙时要在主料中掺入酸臭饵料。但夏季或小鱼较多就不宜搭配腥饵。另外,饵料的味型要有主次之分,不可主次不分五味俱全。

(2)松散黏稠的搭配性。应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松散或黏稠度搭配,如:在台钓的抛竿诱鱼阶段,饵料应适当松散一些,以利增加雾化有利于诱鱼,当上鱼的时候饵料应适当黏稠一些,以保证其附钩性。

(3)比重的搭配性。根据鱼群的泳层变化,来决定使用何种比重饵料,一般在钓底时用大比重,钓半水、钓浮时应搭配小比重的饵料,根据鱼情搭配使用。

现在,鱼饵生产厂家针对各鱼种开发出很多的专业饵料,新品不断问世,为满足钓鱼技术的需要,也生产出不同比重的饵料,这些,都为我们用饵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在选择饵料种类和饵料的搭配方面,仍是我们要长期重视和需要不断去探索的。

冬季垂钓的五个用饵技巧探讨


就论四季来讲,冬季是比较难钓鱼的季节。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水温很低,约束了鱼类的活动范围和活动量,抑制了鱼类的新陈代谢,使鱼类的食欲低下食量减少,对饵料的质量更是挑肥拣瘦,对于饵料的味型、状态、软硬、甚至色泽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要在冬季钓出好成绩,必须满足鱼类在这些方面的需求,在选择使用饵料上下功夫,以饵料的气味效果及视觉效果刺激鱼类的摄食欲望,方能增加收获。

一、饵料种类的选择及养护

冬季的鱼类吃钩动作轻觅食挑剔,除了在钓组方面应做到轻、细、小、灵之外,在用饵方面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饵料种类的选择,它直接关系到垂钓效果的成败,因为钓什么鱼用什么饵(按食性类别区分)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冬季里不少的鱼类开始冬眠,仍在觅食的主要是鲫鱼、鲤鱼、翘嘴、鳊鱼这些较耐寒的鱼种,这些鱼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低温状态下为了抵御寒冷,喜食含高脂肪高蛋白的高热量食物,钓者要想请它们开口,就要适应其食性要求。

就本人长期冬钓用饵的体会,冬季用饵当以红虫为首选,其次是细、红、活的蚯蚓。购买红虫的时候,要选择那种色泽鲜艳粗大的公虫,母虫个体较小较细,除了穿钩困难外,气味也没有公虫浓烈诱鱼效果较差,购买时候要将死虫及时挑出,以免污染活虫。不论是用红虫还是用蚯蚓,冬季都要注意防冻以保持鲜活增加使用效果。

除了用红虫和蚯蚓外,用含有虾粉、鱼骨粉、蚕蛹粉的大腥商品饵料也可以。但同等条件比较来讲,冬钓用红虫效果较稳定、高产。一次没用完的红虫要注意保鲜养护,可以找一个带盖的无毒塑料盒,里面放一块薄海绵,根据红虫多少加入清水,以水面与红虫量平齐为好,过多过少都不好。

盖上盖后放入冰箱的冷藏箱里即可。如连续几天没用,要及时更换新水并将死亡的红虫捞出(已漂在水上发白的),我用此方法连续保持半个月的纪录很少死亡。蚯蚓的保养比较简单,保持泥土湿润防冻害即可。

二、饵料使用的差别

我在使用红虫时候,一般根据鱼的个体和钩的大小来决定穿红虫的条数。100克以下的鱼穿一条即可,100克以上的一般穿2条或以上,穿的红虫多有目标醒目气味浓烈增加诱鱼效果的优点,但要考虑到鱼的个体大小来用饵。穿红虫时候要从嘴里穿入,注意不可穿破,否则就只剩皮了降低效果。

另外,如果鱼的密度大上鱼很快,在钓法及用饵方式上要及时更换。在这种情况下,我常用台钓的拉饵钓法。就是将红虫捣碎掺入商品饵里面,开出浓腥或腥香的蓬松状态的拉饵,这样可以适应鱼的密度及吃口快的特点,既提高了上饵速度也能适应鱼吃钩的速度。

当然,在钓慢鱼的时候,你也可以将两种用法结合起来,即:先串上整条红虫再在腥香的饵团上拉一下,可以使饵料产生雾化增加诱鱼效果,但在深水中不宜使用拉饵,防止饵料到底的过程中饵料损失过多,如果改用搓饵可以保证饵料到底的附钩性。

现在,虽然使用红虫的机会比以前方便了,但在较偏远的农村或乡镇,购买红虫仍有不便,且红虫的死亡率较高,不便于长久喂养保存,没有使用蚯蚓方便易保养,所以,有很多的钓友冬季仍常以蚯蚓作饵。以蚯蚓为饵,不是随便挂一条就能钓到鱼的,要针对鱼类在冬季的生理及觅食特征去用饵。

要挑捡那些细、红、活约有1.52公分左右的蚯蚓效果较好,装钩后,钩尖外要留半公分左右长度的蚯蚓,保持其摇摆状态诱鱼。因为冬季鱼开口小,太粗长的蚯蚓不便于鱼吸食,常会出现有讯号提不到鱼的现象,色泽红润的蚯蚓能起到醒目的作用便于鱼发现饵料,而鲜活蠕动的蚯蚓,常会撩起鱼类捕捉活食的天性和刺激鱼类食欲的效果。

三、饵料状态的把握

饵料的状态主要是针对使用商品饵而言的。正确选择饵料的种类、味型固然重要,但是如果饵料的状态把握不好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的。饵料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钓不同的鱼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饵料状态。钓鲤鱼与钓鲫鱼要求的饵料状态是不同的,现在,不少新入门的钓友,常常去关心别人使用什么饵料,却很少去观摩人家怎样开饵,或者说,主观地以一种饵料的状态去面对各种鱼,结果钓的一头雾水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在钓鲤鱼的时候,饵料状态相对于钓鲫鱼的状态体现出的是:比重偏大、饵料的颗粒含量稍多,不追求过分雾化,持钩时间较长,这样的状态较适应鲤鱼在底部慢速拱食的习性,适当的颗粒可以留的住鲤鱼,避免鲤鱼进窝无实在饵料可吃快速离开的结果,增加上钩的机会。

在钓鲫鱼或翘嘴及鳊鱼时候,我的饵料状态又追求细腻、雾化、柔软、比重适中,或根据鱼的泳层选用轻比重的饵料,这样的饵料入水后呈膨松柔软的状态,散化较快注重诱鱼,对鱼有很好的适口性,在使用拉饵的时候,更体现了饵料的适口性,提高鱼的吸饵速度。

四、饵料色泽的优选

鱼类对食物的颜色是敏感的。通过自己长期的垂钓和与钓友的交流中得出,鲫鱼、鲤鱼、鳊鱼等耐寒鱼类,对白、黄、红三色是最为敏感,这从专业的鱼饵厂家开发的饵料色泽上也能看出,大部分的饵料是这三种颜色。冬季里由于水体里浮游生物、小鱼、小虾减少了活动量使水质变清,水中能见度增强,给鱼类的觅食在视觉上提供了便利,也同时给饵料发挥色泽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

我长期坚持冬钓,在饵料色泽效果方面,我感觉饵料除了尽量选用红、黄色以外,还要体现出饵料的鲜、亮效果,特别是在冬季的清水水域里。有这样的例子:我们冬钓的商品饵料里,有不少的饵料是红色的,特别是有些厂家开发出的以红虫粉为主的饵料,开饵后也能闻出浓烈的红虫味道,但在同等条件下常钓不出单用活体红虫的好效果。

分析原因,我认为效果差别的原因主要在饵料的鲜亮程度上,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开出的红色饵团与红虫活体比较(特别是鲜活的公红虫),饵团没有活体红虫的鲜、亮度高,这样势必会降低在水体里的穿透力,一是不宜被远距离鱼群发现,二是降低了刺激鱼觅食的效果。由此看出,饵料的色泽及鲜亮程度,是选择、使用饵料时候不可轻视的一面。

五、诱饵用量的控制

数九寒冬的水下,低温抑制了鱼类的新陈代谢和活动量,它们常蜗居于深水区少动少吃食量很小,不合口味的饵料很少开口,即使满意的饵料吃的也是较少,特别是在水广鱼稀的自然水域里,诱饵的用量更要适度控制,以防饱食诱饵后弃钓饵而去。在这方面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多用粉状少用颗粒状诱饵。也就是钓友们常说的打虚窝子,如:用玉米粉、麸皮、磨碎的米粉等为主料,或用适量药酒炮制,或用文火炒香,根据鱼的密度,一般一个窝子倒入半个鸡蛋大小容量即可。这种窝子既有诱惑力,鱼进窝后有食物可吃而短时间内又吃不饱,从而增加鱼留窝子的时间。

2) 用商品饵台钓的时候,应选择颗粒含量小细腻的饵料,抛竿诱鱼阶段多用拉饵少用搓饵,即使深水搓的饵团也应控制体积,以小饵团快雾化状态下水,使鱼既不会饱腹又使其不舍离去。

3)由于冬季鱼的活动量小上窝所需的时间长,这是冬季垂钓的正常现象。有的钓友误认为诱饵越多气味越重诱鱼速度越快而多下窝量,这是不可取的。首先,冬季低温状态下,鱼上窝的速度受鱼的密度、饵料质量、鱼的饥饿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并非用量越大上窝越快。其次,诱饵用量过多还会出现饵料气味的浓度是否与鱼的可接受程度相匹配的问题。因为不论何种味型的饵料,其气味浓度都是一把双刃剑,浓度适中可起到诱鱼的效果招鱼进窝,但如果浓度过重气味过冲,超过了鱼的可接受程度,鱼类就会避开窝区,这是被很多钓友的垂钓实践所证实的现象。

另外,在诱饵与钓饵的质量相比较中主次要注意把握,也就是说,钓饵的质量要高于诱饵的质量,防止鱼进窝子后喜食诱饵不吃钓饵情况的发生,以提高上钩率。

选好饵并能用好饵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我国从南到北各地的气候、气温、水情、鱼情千差万别,钓友要想提高用饵技巧,选饵用饵必须切实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去实践去总结,以早日掌握用饵技能。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