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选饵料应根据气味颜色味道来

2020-11-09

我们钓鱼,选择钓饵、钓具、调整饵料状态再加上个人技术,最终决定收获。根据前辈的经验参考,今天小编也讲讲自己对选钓饵的理解:

从生理上讲,人和鱼都隶属动物。抛开智慧和思维心理活动的区别,饮食上是一样的。在食物匮乏的环境,只要是食物就可以充饥;在食物充足的环境,要讲求色泽、香气、味道、口感。这就要求我们在鱼稀少的环境,和虽然鱼多,但饵料充足的环境,要认真选择,仔细加工,才能有理想的垂钓效果。

按照先诱鱼,后钓鱼的顺序。首先根据诱鱼需要,选择鱼喜欢的,具备气味、颜色、味道这样的饵料。

气味

为了达到聚鱼的目的,首先应该考虑饵料的气味。饵料的气味包括:腥由动物蛋白构成;香植物性饵料的本味香以及香精;臭天然饵料发酵应用;以及小药的怪味等。根据鱼的生理需要,天凉需要更多的动物蛋白补充体力,我们要选择腥味重的饵料;夏季天热可以选择清香的、臭的饵料;秋季选香气偏重的。过度季节可以适当调配味型;

颜色

根据鱼类学家的研究,鱼对颜色有一定的区分。红、黄、白都是鱼喜欢的,绿、褐对有些鱼具有诱惑力。颜色选择主要根据对象鱼的捕食习惯,以及原塘天然饵料的常见色,加以选择;

味道

对人而言,炒肉的香味多数人觉得很好闻,加点苦味就没几个人愿意吃啦!同样道理,鱼的嘴唇有味蕾,通常接触食物,确定是喜欢的口味才会吃进嘴。很多钓友在而饵料加糖、蜂蜜、甚至加盐、味素、鸡粉,都很有道理。

根据不同的对象鱼及水情,适当选择饵料的色与味。比如常见的鲫鱼喜香甜;草鱼喜酸香,它喜欢吃青草类、青菜类、粮食类的植物或略带酸味的饵料;鲢鱼喜欢吃浓酸带呛味或酸甜、糟酸类的饵料;鳙鱼喜酸臭;黑鱼、鲶鱼爱吃活食,可选择小青蛙、泥鳅、粗蚯蚓、小虾、小白条等活性食物;青鱼,鲤鱼、罗非鱼等喜欢腥荤味略重的饵料如南极虾粉、动物肝粉、蚕蛹粉等。只要利用好饵料味道的微妙变化,便可多钓鱼。

对象鱼种、钓法不同,选择饵料的粗、细、比重、物化要有所区别。薯粉类比重轻、细腻更适合小鱼,麸类比重适中,易成窝,适合钓大点的鱼,颗粒类饵料更多作用是留鱼,复合类则是综合以上特点,针对特定鱼种的商品饵具备的有点。

选择的正确与否,是调配饵料的基础。也是最终渔获的先决条件。

以上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浅见,不足之处,请钓友指正。

扩展阅读

初秋钓鱼应根据水温调整饵料腥香比例


初秋是一个高温的酷暑时节,鱼类食性还多停留在夏季的习惯,多选择素饵进食,如:面团、米饭粒、玉米面、嫩玉米粒、蚕豆粉等,特别是肥水里的杂食性、素食 性鱼类,细食素饵的食性特征更加明显,如果此时你用荤腥饵料是很难钓到较大个体的鱼,反而增加招引小鱼闹钩的机会。鱼类这种喜食素饵的特点一般会随水温逐 步走低,延续到白露以后才开始向杂食性变化。

在初秋这段时间里,我们购买配置饵料的时候,还应多以素饵为主,特别是钓体型较大的鱼类。如钓大个体鲫鱼、 鲤鱼、草鱼和鳊鱼时,还是以素食垂钓把握性大一些,当然,如果是在钓100克以下的小鲫鱼时,在饵料里适当掺入一点腥饵还是需要的,实践证明,小鲫鱼一年 四季都喜欢含腥味的饵料,只是腥味饵料的所占比重不同而已,高温喜欢香腥低温喜欢腥香。这可能是鱼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有不同生理需要所决定的,如果是在野外水域专钓荤食性鱼类,如:鲶鱼、黄颡鱼、桂鱼、黑鱼等,那荤腥饵料和活饵是当仁不让的了。

尽管在这初秋的一个多月里时间很短,如果你留意就会发现,同在 一个水域里钓同样的鱼,随着温度的逐步走低,鱼类的食性是有变化的。8月初至9月初,随着温度逐步走低,鱼类对荤腥饵料的需求是呈逐步增加的。笔者钓箱里 不到9月份是不带荤腥类饵料的,从渔具店老板那了解的荤腥类饵料销售情况也证明这一点。所以,从整个初秋阶段来看,钓友可不必忙着改变夏钓的饵料味型,可 以再接近仲秋(9月中旬)甚至以后再根据温度情况逐步储备荤腥类饵料。

钓鱼的过程就是一个应变的过程。初秋时节垂钓的很多方面都取决于气温、水温的变化,都要围着温度的水平采取相应的方法应对。虽然初秋还没有进入钓鱼活动的旺季,但只要我们能趋势避害,采取灵活机动的手段,还是能做到淡季不淡,钓出愉悦的鱼获。

台钓商品鱼饵的颜色、味道与状态分析


台钓用饵有较深的讲究,饵料的颜色和味道,以及形状与软硬,都要能吸引鱼儿,而且还要具有适口性。换句话说,钓者开饵要注意饵料的化散效果,还要注意饵料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黏度与硬度的掌握。

一、鱼种不同,饵料的颜色配置不同

饵料除了要对准鱼的味口,还要注意是不是对象鱼所接受的颜色。一般来讲红色与白色,还有黄色与绿色比较吸引鱼的眼球,像丸九品牌的三色鲤不仅香味诱鱼佳,而且其颜色配置的相当好。

不管是荤的红虫蚯蚓,还是素的米粒与植物的果实与嫩叶,都可用来诱鱼,除了所具备的香型外,它们自身的颜色就传给了鱼儿可以吃的讯号。

所以我们在配置饵料时,必须细心地搞好颜色的搭配。像鲫鱼鲤鱼就比较接受红色与黄色的食物,草鱼比较接受红色黄色与绿色的食物。如果钓草鱼,就不必在颜色上费脑筋了,可直接使用自然饵料。

为了使饵料的颜色鲜艳不褪色,也为了让饵料有较好的融散效果,我们要注意开饵的正确操作。很多钓者习惯混合饵料后加水搅拌,并习惯性地反复揉搓,这会使饵料的融散效果很差,颜色也不会持久,最后诱鱼和留鱼的效果都很差。

正确的做法是,饵料的各种成分组合在一起后,加水时注意均匀地加在饵料中,钓者手端饵盆均匀摇动,让饵料均匀地吸水,然后加入拉丝粉立即迅速地搅拌,一旦搅拌完成,就不要再搅拌了,不然会破坏其中的丝状结构,最后合团就可挂钩施钓了。

以上是钓鲫的做法,如果是钓鲤鱼,可把带颜色的颗粒加水,让颗粒吸足水分后再与基础饵和拉丝粉混合搅匀,搅动时只用叉开的手指均匀圈动即可,拌好后静置在饵盆里,挂饵时用手指捏成菱形包住钩子。

二、饵料的滋味与香味有讲究

饵料的滋味有多种,有清淡的,有浓香的,有腥臭的,有酸甜的,季节不同,水情鱼情不同,饵料的滋味都应有所变化。水温低水质较瘦一般使用腥味的饵料;水温较高时用清淡一点的饵料;水质较肥适合用香味饵料。还要根据钓场的情况,做出一些细微的调整。

常见饵料的味以腥香型的为主,因为腥香型的饵料适应性较广。腥味又分为多种类型,现在又多了红虫粉与蚯蚓粉。香型又分为植物香型与动物香型,植物的香型有麦香,薯香,还有稻米与玉米香,以及麸皮菜籽豆类等香型。动物香型则要看具体的加工是如何的,比如,新鲜的蚕蛹烘培与研磨后的粉,就只是动物的香型,而不是腥型的了。由肉松与鱼肉制作的鱼肉松就只属于香型的。

鱼儿在水域中常吃什么食物,就要使用与其味型相同的饵。腥味在水中的穿透效果很好,池塘中的鱼儿吃惯了加入了动物蛋白的饲料,所以钓者用饵就要偏于腥味,可将虾粉等添加料占到三成以上。

腥香的饵料不仅可在池塘施钓,也可在野外一展身手,初春及仲春,在大水面用腥香型的饵垂钓效果最好。但是在实际运用时,要根据水情与鱼情对腥与香的程度有所调整,腥味由浓郁变微弱,香味也由浓香变为淡淡的香味。

体型大的鱼是喜欢吃清淡的饵的,略带一点点腥香的饵,人都不太容易察觉到,但是大鱼却能察觉到。水温正常的时候,饵料的味型最好与自然饵料的味型一致。

三、饵料的形态

拿钓鲫来说,想开出又有层次又软硬适中的饵是不太容易掌控的。开得好,饵料能从上至下形成一个整体的窝子,上中下层的鱼都能看到悬浮的颗粒,诱鱼效果才好。

不同的季节鱼口的轻重是不同的,水温较低时鱼口比较轻,应使用较软和较小的饵料;水温较高时鱼口较重,应使用较硬和较大的饵料;对象鱼的大小不同,饵料的大小也应随着变化。在野钓时,饵料的粘性与硬度应该适当增大,目的是尽量避开小杂鱼的干扰。

根据鱼的嗅觉来配制鱼饵的气味


目前国内外广大垂钓者对鱼饵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也越来越具有科学性,这是从对鱼的生理特征的研究而引发的。鱼为了适应自然界的生存竞争,有着自身的本能,突出表现在嗅觉、听觉和视觉,其中又以嗅觉最为灵敏。鱼不仅能辨别各种气味,而且能嗅到其同类在恐慌、警告时产生的异味。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钓者钓起一条鱼以后,就再也没鱼上钩了。这是因为被钓的鱼的侧耳器官在受惊时分泌出一种液体,其他鱼嗅到此液体的气味就远远游开了。人体中的气味有时通过用手装鱼饵时,使钩、饵也带上这种气味,其中有的气味为有些鱼所讨厌,有的气味为有些鱼所喜欢。如人体分泌物中一种叫左旋羟基丙氨酸的物质的气味,就是鱼最怕、最讨厌的气味。所以我们在使用饵料时,不能不研究饵料的气味,在气味上动些脑筋,以诱鱼上钩。

通常在诱饵中使用的气味有香味、臭味、怪味三种。在香味中,还可以细分为酒香型、油香型、奶香型、水果香型、中草药香型、化妆品香型及提味的味精、咸味等。

酒香型:曲酒、酒糟、酒麸(麸皮加酒曲发酵)。

油香型:炒芝麻(研碎)、芝麻酱、芝麻饼、油渣、黄豆饼、菜籽饼、花生饼。

奶香型:奶油、奶粉、冰淇淋粉。

水果香型:食用香精、椰蓉、香蕉。

中草药香型:山柰、丁香、千里香、干松、白枳、桃草、肉桂、五味子、扁丁香、细辛和维生素b1、b2、b12

在臭味中有:臭椿树皮(晒干、研碎),羶味如羊油、羊头脑(焙干、粉碎),腥味如鱼虾(焙干、研碎)、鱼粉等。

在怪味中有:阿魏、蚕蛹粉、胎盘粉、蚯蚓粉以及含有甜味(或加糖)的诱饵。

守钓水库大鱼应根据所用窝料选用钓饵


守钓大中型水库,笔者建议用与窝料类似的饵料作钓饵,如用老玉米打窝,就用青玉米施钓;若用青玉米打窝,则用商品玉米饵钓。总之,钓饵的味道一定要略微超过窝料,这样才能使鱼优先吞食钓饵,提高中钩率。

我们也可以将商品饵深入玉米面饼、窝头等面食调整饵料味道,以适应鱼情变化。加入的饵料味型以酒香、蜜香、薯香等清香类为主。笔者通常的做法是:将50%蒸好的玉米面作为基础饵,另开商品饵——20%东峻+20%螺鲤(3号酒味)+8%超级诱饵或酒米+2%拉丝粉,2克玉米香精对水开饵。待饵料泡发后,与另外50%的玉米面揉至均匀后挂钩垂钓。此饵清淡适中,酒香及玉米香味突出;蒸过之后的玉米面黏性好,持钩性强,长时间入水而不掉落,耐小鱼闹钩;拉丝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钩上的饵料有所残留。

守钓水库的制饵原则是味道不要过于突兀,避免引起大鱼偏口或警觉。大鱼只要入窝,经过谨慎观察后认定没有危险,便会大口大口地吞食窝料,吃口非常有力。如果饵料和窝料的味道想去甚远,鱼儿就有偏口的可能。所以,钓者要尽量选用同种类型的饵料打窝施钓。在大中型水库钓鱼,只要能把鱼诱到窝子里并守住窝子,中钩获鱼就是一定的。我的一位钓友曾经在吃饭的空当将空钩放入水中,回钓位后见鱼竿被拉跑,收回失手绳后拉出一尾20斤左右的青鱼。这就是因为鱼的吃口太狠,在吸食窝料的同时把空钩一同吸入口中造成的死口。可见,守钓用饵切勿违背鱼儿摄食规律,平淡就好;大腥大香经常会适得其反,因为我们要钓的不是那些小鱼。

守钓,最忌讳的就是又想抓大,又不想放小,一心二用的结果常常是断线跑鱼,一无所获。

配制商品鱼饵通过颜色与味道提高诱鱼效果


无论是市面上售卖的商品饵,还是自制的的饵料,无论哪一种饵料都要共同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上鱼更多。上鱼其实就是吸引鱼类,让鱼喜欢上饵料和窝料,它们愿意吃才行,这里面涉及到了如何让鱼类发现饵料,喜欢上饵料,以及一直吃下去。

听起来跟谈恋爱有几分相似,有过恋爱经历的朋友们都有这种经历,为了吸引小姑娘,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把自己擅长的都展示出来。那么饵料也应该如此,就算味道再好,但是鱼类发现不了,或者引不起注意,那么下面的中鱼也就无从谈起。想要钓鱼顺利,必须要把饵料的所有特征充分利用起来,让饵料的效果发挥到极致才行。

一、饵料的颜色

通常情况下,很多人在制作饵料时不太会在意饵料的色彩,一些发酵过的饵料更是看起来黑黢黢的,在一些水色较重的水域,入水后根本无从发现饵料。人们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知道鱼类在水种的视力是非常差的,主要觅食的器官还是依靠嗅觉,它们看不清东西是一个共性。

但就算如此,其实鱼类对于颜色的反应还是较为明显的,既然是想要饵料达到最佳的效果,自然也要利用上这个特点。在选择和制作饵料时,主要的选择就是黄色,白色,以及红色,这三种颜色在水中,对于鱼类的视觉器官的刺激最为强烈,特别能够吸引到鱼类的注意力。

所以大家在制作鱼饵时,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添加剂,改善一下饵料的颜色,来提升诱鱼的效果。

二、窝料味道要自然

上面说到了鱼类在觅食时最重要的器官就是嗅觉器官,一个好的嗅觉器官,让鱼类能够更快的发现水里出现的食物。通常情况下,我们强调饵料的雾化等效果,也是为了更快的让鱼类发现饵料,以及酒类的添加,同样是这个目的。

对鱼类来说,能够吸引他们的味道很多,每一种鱼都有一个特点,我们肯定不能任何一种都尝试。但是在主打一个味道时,过于极端也不好,比如草鱼喜欢酸臭的食物,你肯定不能直接扔一块豆腐乳进去了。

鱼类在选择觅食目标的时候,大多会有一个谨慎的态度,对于一些突然出现,以前从未见过的食物,会报以非常强的警戒心。想要降低他们的警戒心,最好的方法还是味道自然,尤其是素饵的使用,往往以谷物为主的一个原因就是味道更加自然,尤其是在一些农田旁边的水域,选择农田里面的作物为主要的饵料也是这个原因。我们需要通过自然的味道,来降低鱼类的戒心,给它们一个饵料是自然界常见的食物的错觉,这样才会更快进窝。

三、吃不饱

窝料的作用是诱鱼,这是它的主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唯一作用。钓鱼人不是养鱼人,如果窝料投放多了,或者投放的方法不对,鱼类在还没有接触到饵料的情况下,就已经吃饱了,岂不是一切都白费了。

所以窝料的最大特点就是鱼类喜欢吃,但是又吃不饱,所以诱鱼的窝料投放不能太大。其中即需要有干货,比如颗粒物,也需要一些虚,比如粉末状物。让鱼类一直在窝子里面待着,却怎么也吃不饱才行。

钓鱼人在制作饵料时,也要注意颗粒物的比例,太多了自然不好,少了诱鱼不佳,最好是较为松散的颗粒物,咬一口就会散开,这样效果会更好,鱼类更难吃饱,只能在窝里待着。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