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商品鱼饵通过颜色与味道提高诱鱼效果

2020-09-07

无论是市面上售卖的商品饵,还是自制的的饵料,无论哪一种饵料都要共同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上鱼更多。上鱼其实就是吸引鱼类,让鱼喜欢上饵料和窝料,它们愿意吃才行,这里面涉及到了如何让鱼类发现饵料,喜欢上饵料,以及一直吃下去。

听起来跟谈恋爱有几分相似,有过恋爱经历的朋友们都有这种经历,为了吸引小姑娘,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把自己擅长的都展示出来。那么饵料也应该如此,就算味道再好,但是鱼类发现不了,或者引不起注意,那么下面的中鱼也就无从谈起。想要钓鱼顺利,必须要把饵料的所有特征充分利用起来,让饵料的效果发挥到极致才行。

一、饵料的颜色

通常情况下,很多人在制作饵料时不太会在意饵料的色彩,一些发酵过的饵料更是看起来黑黢黢的,在一些水色较重的水域,入水后根本无从发现饵料。人们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知道鱼类在水种的视力是非常差的,主要觅食的器官还是依靠嗅觉,它们看不清东西是一个共性。

但就算如此,其实鱼类对于颜色的反应还是较为明显的,既然是想要饵料达到最佳的效果,自然也要利用上这个特点。在选择和制作饵料时,主要的选择就是黄色,白色,以及红色,这三种颜色在水中,对于鱼类的视觉器官的刺激最为强烈,特别能够吸引到鱼类的注意力。

所以大家在制作鱼饵时,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添加剂,改善一下饵料的颜色,来提升诱鱼的效果。

二、窝料味道要自然

上面说到了鱼类在觅食时最重要的器官就是嗅觉器官,一个好的嗅觉器官,让鱼类能够更快的发现水里出现的食物。通常情况下,我们强调饵料的雾化等效果,也是为了更快的让鱼类发现饵料,以及酒类的添加,同样是这个目的。

对鱼类来说,能够吸引他们的味道很多,每一种鱼都有一个特点,我们肯定不能任何一种都尝试。但是在主打一个味道时,过于极端也不好,比如草鱼喜欢酸臭的食物,你肯定不能直接扔一块豆腐乳进去了。

鱼类在选择觅食目标的时候,大多会有一个谨慎的态度,对于一些突然出现,以前从未见过的食物,会报以非常强的警戒心。想要降低他们的警戒心,最好的方法还是味道自然,尤其是素饵的使用,往往以谷物为主的一个原因就是味道更加自然,尤其是在一些农田旁边的水域,选择农田里面的作物为主要的饵料也是这个原因。我们需要通过自然的味道,来降低鱼类的戒心,给它们一个饵料是自然界常见的食物的错觉,这样才会更快进窝。

三、吃不饱

窝料的作用是诱鱼,这是它的主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唯一作用。钓鱼人不是养鱼人,如果窝料投放多了,或者投放的方法不对,鱼类在还没有接触到饵料的情况下,就已经吃饱了,岂不是一切都白费了。

所以窝料的最大特点就是鱼类喜欢吃,但是又吃不饱,所以诱鱼的窝料投放不能太大。其中即需要有干货,比如颗粒物,也需要一些虚,比如粉末状物。让鱼类一直在窝子里面待着,却怎么也吃不饱才行。

钓鱼人在制作饵料时,也要注意颗粒物的比例,太多了自然不好,少了诱鱼不佳,最好是较为松散的颗粒物,咬一口就会散开,这样效果会更好,鱼类更难吃饱,只能在窝里待着。

相关阅读

增加鱼饵味道可增强诱鱼效果


在钓饵中增加味料,现在已经越来越普遍。很多钓鱼小药就是起这个作用的。不同的鱼儿会对不同的气味和味道有所偏爱,所以在钓饵中增加味料时,也需要针对不同的鱼儿以不同的配方进行配置。只有对不同的鱼儿投其所好,才能获得好的钓绩。因此,凡是能散发某种独特气味、能诱集鱼儿的物质,都可以成为增味料。各种鱼儿的食性及嗜好不同,因此增味料也有很多种,主要有香味料、甜味料、酸味料、腥味料等。

增味料有特殊的诱鱼作用,它既可以用作蘸饵,又可以作为钓饵的配料。其主要特点如下。

1、诱鱼力强。增味料均是能散发浓烈气味的物质,这些物质的气味都比鱼类平时食物的气味浓烈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因为鱼类的嗅觉极为灵敏,隔很远就能闻到这种气味,只要这种气味一出现,鱼儿便会奔饵而来,群鱼汇集。

2、选择性大。有的鱼喜欢这种气味,有的与喜欢那种气味,如果想专钓某种鱼,就得使用它说喜欢的增味料,如鲤鱼喜香甜,就要给他准备香甜的增味料;鲢鱼偏爱酸味,就得用酸味较浓的增味料来进行引诱。

3、用量少。一般的增味料浓度很高,在使用时不宜过多,只需少量即可达到诱鱼的效果。如蘸饵,每次只需在饵料外蘸上少许即可。如果用得过多,使气味太过浓烈,鱼儿反而会因为不适应而使饵料失去效果。因此,在使用增味料时,要特别注意适量添加。

4、品种繁多。能提供不同气味和味道的物质极多,随着不断开发,市场上的增味料品种也在日益增多,钓鱼对于增味料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鱼的种类与水域不同,垂钓所需饵料也不同。所以很多钓友每次钓鱼,都带有几种饵料并按情况加以调配。这样一来,每次用不完的鱼饵如何保存变成了钓友们关注的问题了。

如果是商品饵,可用小瓶存起来,将包装上的使用说明贴在瓶上,另可用贴纸写上鱼饵的生产日期和拆封日期,外出垂钓时只带几瓶钓饵即可。很多钓饵的脱脂技术做的不太好,很容易因高温日晒和受潮而变质,导致不能再次使用,有钓箱的钓友可将不同的小瓶放在钓箱内,用后马上放回钓箱,这样可以减少日晒雨淋对钓饵的影响。回家后再用湿布将各小瓶擦干净,放在阴凉处,这样有利于保质和减少虫鼠的侵害。

如果是鱼虫,保存的方法便不一样了,保存活虫宜放于盆内,每天换水一次,可以活3~4天。盆放于阴凉背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夏天气温高,密集的鱼虫拥挤、缺氧、饥饿,容易死亡,可利用冰箱保存。将红虫、水蚯蚓、螺肉等放入方形塑料小盘内(可利用装糕点的塑料小矮盘),铺薄薄一层,经冷冻室速冻后,集中放入密封的塑料袋内,扎紧袋口。

保存活沙蚕最好用冷干毛巾包裹,可有效地吸附水分和受伤虫体流出的粘液,保持饵团干燥,控制钓饵温度均衡,延长保质期,防止沙蚕短时间内死亡及腐败变质。

什么颜色与味道的鱼饵好钓鱼


现在的鱼也是一样,非常挑食,不是随随便便给它点东西就会吃(当然这都是人给惯出来 的毛病)。所以现在的钓鱼人绞尽脑汁地给鱼弄好吃的,自己随便对付两口无所谓,给鱼吃的东西却是一点都马虎不得的。

所以,给鱼准备吃的,也得讲究色、香、味俱全。 不然,鱼也不会鸟你的。

1、色:鱼类的视觉相对来说较迟钝,但是一些淡水鱼种,在清水中能见到几米、十几米外的食物。所以根据各种鱼的偏爱配制饵料也十分讲究。不同的鱼类对于鱼饵的颜色有不同的喜好。例如鲫鱼对黄色比较偏爱,所以,酒米对鲫鱼就很有吸引力。而鲤鱼喜欢黄色、褐色,草鱼喜欢黄色、绿色等,所以,我们在选择饵料时就需要注意这一点,根据垂钓鱼种选择颜色适合的饵料,效果会更好。

2、香:指鱼饵的气味。气味对是否能吸引鱼前来摄食有很大影响。就好比是人,经过一个饭店门口,闻到里面的菜香,会让人产生食欲,忍不住要进去品尝一下。

现在不管是坑塘钓还是野钓,鱼饵中加点小药好像都非常普遍了。有的喜欢把几种小药一股脑的都加进去,或者唯恐鱼闻不到,使劲的往里加,结果那种刺鼻的气味人都受不了,何况是鱼呢?要知道,鱼的嗅觉可要比人发达多了。小药就是一种添加剂,其作用类似于菜品中的佐料,佐料加得太多,掩盖了菜品本身的味道,就不是一道好菜啦。

3、味:指的是口感。饵料的颜色鲜艳,香味诱鱼,把鱼招来了。可是等鱼来了,试着尝了一小口,结果满不是那么回事,看着倒是好看,闻起来也挺香,吃到嘴里却是苦的,还硌牙^_^,这不是加了苏丹红的过期食品吗?一生气,摇头摆尾的走啦!

所以,鱼饵的口感要好,软硬度要合适。有些钓友喜欢在饵料里添加一些白糖、蜂蜜、食盐这些东西,还是有道理的。还有,饵料太松散了,附钩性当然会差一些,但是如果饵料太硬了,鱼是不怎么喜欢吃的,多数鱼还是喜欢吃松软可口的饵料。

鱼饵根据味道,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1、腥香型:适用于水温较低时使用,主要用于初春,深秋垂钓。如果是在水质较瘦的自然水域,夏季天气凉爽或夜钓时,腥饵效果也很好。

2、清香型:适用于垂钓肥水水域,主要用于夏季垂钓。

3、奶香型:适用于垂钓瘦水水域,垂钓水库效果很好。

4、果香型:适用于各种水域,针对性不强,水温高时效果较好。

5、酒香型:适用于各种水域,季节性不强。

色、香、味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三者齐备,钓获才能丰收,钓者才能享受快乐!

自制鱼饵增加味道可增强诱鱼效果


在钓饵中增加味料,现在已经越来越普遍。很多钓鱼小药就是起这个作用的。不同的鱼儿会对不同的气 味和味道有所偏爱,所以在钓饵中增加味料时,也需要针对不同的鱼儿以不同的配方进行配置。只有对不同的鱼儿投其所好,才能获得好的钓绩。因此,凡是能散发 某种独特气味、能诱集鱼儿的物质,都可以成为增味料。各种鱼儿的食性及嗜好不同,因此增味料也有很多种,主要有香味料、甜味料、酸味料、腥味料等。

增味料有特殊的诱鱼作用,它既可以用作蘸饵,又可以作为钓饵的配料。其主要特点如下。

1、诱鱼力强。增味料均是能散发浓烈气味的物质,这些物质的气味都比鱼类平时食物的气味浓烈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因为鱼类的嗅觉极为灵敏,隔很远就能闻到这种气味,只要这种气味一出现,鱼儿便会奔饵而来,群鱼汇集。

2、选择性大。有的鱼喜欢这种气味,有的与喜欢那种气味,如果想专钓某种鱼,就得使用它说喜欢的增味料,如鲤鱼喜香甜,就要给他准备香甜的增味料;鲢鱼偏爱酸味,就得用酸味较浓的增味料来进行引诱。

3、用量少。一般的增味料浓度很高,在使用时不宜过多,只需少量即可达到诱鱼的效果。如蘸饵,每次只需在饵料外蘸上少许即可。如果用得过多,使气味太过浓烈,鱼儿反而会因为不适应而使饵料失去效果。因此,在使用增味料时,要特别注意适量添加。

4、品种繁多。能提供不同气味和味道的物质极多,随着不断开发,市场上的增味料品种也在日益增多,钓鱼对于增味料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鱼的种类与水域不同,垂钓所需饵料也不同。所以很多钓友每次钓鱼,都带有几种饵料并按情况加以调配。这样一来,每次用不完的鱼饵如何保存变成了钓友们关注的问题了。

如 果是商品饵,可用小瓶存起来,将包装上的使用说明贴在瓶上,另可用贴纸写上鱼饵的生产日期和拆封日期,外出垂钓时只带几瓶钓饵即可。很多钓饵的脱脂技术做 的不太好,很容易因高温日晒和受潮而变质,导致不能再次使用,有钓箱的钓友可将不同的小瓶放在钓箱内,用后马上放回钓箱,这样可以减少日晒雨淋对钓饵的影 响。回家后再用湿布将各小瓶擦干净,放在阴凉处,这样有利于保质和减少虫鼠的侵害。

如果是鱼虫,保存的方法便不一样了,保存活虫宜放于盆 内,每天换水一次,可以活3~4天。盆放于阴凉背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夏天气温高,密集的鱼虫拥挤、缺氧、饥饿,容易死亡,可利用冰箱保存。将红虫、 水蚯蚓、螺肉等放入方形塑料小盘内(可利用装糕点的塑料小矮盘),铺薄薄一层,经冷冻室速冻后,集中放入密封的塑料袋内,扎紧袋口。

保存活沙蚕最好用冷干毛巾包裹,可有效地吸附水分和受伤虫体流出的粘液,保持饵团干燥,控制钓饵温度均衡,延长保质期,防止沙蚕短时间内死亡及腐败变质。

钓鲤鱼的饵料配制策略 提高诱鱼效果和中鱼率


鲤鱼作为淡水钓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为钓鱼人熟悉的鱼种。它狡猾,谨慎的性格是众多钓鱼人苦恼的事情。正因为谨慎,所以在觅食时会有试探,会避免咬食危险的食物等等,钓鱼人很多精心准备的策略根本排不上用场。

但是,鲤鱼再聪明也不如人聪明,再狡猾的猎物也逃不脱老猎人的手掌心,想要解决鲤鱼问题,找好饵料才是终极方法。

饵料的配制

钓鲤鱼,要考虑到鲤鱼的口感,以及觅食的规律,在制作饵料时需要考虑进去。在钓鱼的饵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饵料的口味问题,针对这个方面,我们选择的解决办法是用麸皮。

将麸皮和上小麦进行炒制,文火即可,炒出香味就行了。这样的制作方法,一方面是增加了饵料的体积,另外,饵料的味道优势也被凸显出来了,并且性价比最合适。

同样的,为了增加饵料的诱惑力,仅仅有香味还不足。鲤鱼虽然素饵吃的多一点,但是多了腥味它们也不反感。有人会说,进入夏季之后不是应该以素饵为主嘛?这个说法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鱼类终归是水里的动物,如果没有点腥味,诱惑力非常的不足。

所以去市场上购买一些海产品,比如虾米之类的,价格并不算昂贵,可以一次多购买一些。基本上有一公斤左右,就已经够用一年的了,从体积上看也是很大的一包。回到家以后,将虾米进行粉碎,打成粉末即可。现在市面上卖的也有鱼粉,虾粉,骨粉之类,不愿意自己制作的朋友,可以直接购买。

另外就是黄豆面,它的制作方法其实有两种。和麸皮有些类似,同样是依靠炒制,将黄豆当中的香气激发出来。但是考虑到黄豆的特性,一般有两种炒制的方法,第一种就是直接炒制,将黄豆炒熟以后,在进行粉碎。另外一种就是直接选用黄豆面下锅翻炒,两者之间的优劣并无高下。

最后一个就是颗粒饲料粉,根据具体的颗粒饲料的大小,选择是否进行二次粉碎。如果颗粒饲料过大了,制作饵料时确实会干扰到饵料团的大小,就选择二次粉碎,但不要碾磨的太碎。

在最后的制作方面而言,颗粒饲料的占比最高,超过了一般以上,然后黄豆面,麸皮,虾粉等各占一成左右。根据鲤鱼的口感和味觉爱好,可以适当的加入一定的红糖,既能够起到诱鱼的左右,也可以代替一部分拉饵粉的功效。

在制作成功之后,如果不是立刻使用,就可以让饵料保持一个松散的状态即可,无需立刻揉搓成团。可以选取一点饵料团,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天下无双,以及面粉,再进行第二次的揉搓制作,出来后的饵料团就可以使用了。

饵料的使用

如果在没有窝料的情况下,或者打算做一个远窝,可以用钓竿挂上一些大饵料团,差不多有枣子大小,然后在选定好的钓点周围快速打竿,制作一个窝子出来。

在钓饵的选择上,则可以选择双钩钓鱼,因为饵料的诱鱼效果不错,所以双钩加小饵料团,只要水里有鱼,基本可以保证稳定的上鱼速度。

这款饵料对于鲤鱼来说,口感上佳,味道一流,上鱼的效率不错。钓上鱼之后,不要太过于激动,照着上面介绍的方法,继续重新打窝,施钓,保持好频率,一天的渔获不会太差。

合理搭配商品鱼饵 味型对口诱鱼效果好


合理的饵料配置决定诱鱼与留鱼的效果,只有窝中诱来了鱼才能保证上鱼率。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于使用商品饵料,各种品牌的味型都大同小异,再加上状态饵的调配,使施钓较为方便。那么怎样配置一款合适于水情与鱼情的饵料呢,下文就为您作简要的阐述。

一、使用酒米诱饵的实质

冬季垂钓鲫鲤,一般使用酒米打窝施钓,那么酒米诱鱼的实质是酒的作用还是米的作用呢,其实,主要起诱鱼作用的是酒香。打窝后酒香四溢,鱼靠灵敏的嗅觉知道不远处有食可觅,于是被吸引到窝点附近,但最终吃到嘴里的是小米或碎米,酒米中的酒只会最终消散在水中。

二、诱鱼进窝后还要能留住鱼儿

就像上文所说,酒米中的酒将鱼儿诱进了窝点,如果吃不到小米或碎米,鱼儿来了发现没有可吃的食物,逗留不久之后还是会离去。

所以诱鱼与留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来诱鱼的味型在水中扩散很快,鱼儿嗅到了自己喜爱的味道,就会从附近游来。鱼儿前来的目的是为了吃到食物,所以窝料中的成分一定要让鱼有所满足,再则,如果窝料中的食物鱼儿不感兴趣,也是留不住鱼儿的。换句话说,诱鱼成功后,窝料中要有鱼儿能进嘴的食物,这样才能将鱼长时间地留在窝点。

三、不同的饵料状态

诱鱼既要靠气味也要靠实质性的食物,同样钓饵也有其自身的要求。钓饵的诱鱼功能也要更强,除了需要一定的诱惑力度之外,钓饵也要注意其状态的适口性。

比如在竞技钓时,根据所钓水层的不同,钓饵的大小与其黏软度也要合适。进行浮钓时一般需要饵料化散较快,钓底时需要钩饵沉底之后才慢慢化散,钓中层水时,需要聊在下落过程中逐步地化散。

底钓时可以将饵开得较硬一点,直到钩饵沉底后才开始慢慢化散。再比如有的饵料质地较轻,我们可以将质地较重的饵料与之混合后入水,适当加快其化散的速度,更好地诱鱼咬钩。当我们感到某种商品主饵上鱼不多时,不妨在饵料中加一点三号鲫或者五号鲫,适当改变其性状以更加适合鱼的口味。

四、以对准鱼口为原则

一款饵料的配置是否合理,判断的标准是否适合鱼口,说白了就是鱼爱不爱吃。那么作为钓者,首先一定要了解鱼情。该水域是什么鱼种,它们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并了解一下以往在此垂钓的人用的是什么饵料,因为鱼儿吃惯了商品饵的话,就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其它商品饵不对味,它们就不爱吃。

如果该水域常被抛投粉类饵,我们就要准备以粉饵为主饵的饵料,再根据鱼儿喜欢的口味,适当地加一点添加成分。但是,千万不要将很多种类的饵料进行大混合,这样配制而成的饵料味道一定是怪怪的,鱼儿只要感到饵料味道异常,它们是不会吃的,特别是大鱼对此特别敏感,它们宁可饿着也不吃太怪的饵料。那么,为了我们的饵料适合鱼口,一定要选好主饵,加入副饵时不可随意性太强,更不可加得太杂。

五、注意稀释添加剂

添加剂能使饵料的诱鱼效果更好,但是如果运用不恰当就会适得其反。不管是在饵料中加入南极虾粉,还是蝉蛹粉,在添加的时候一定要按流程正确操作。不管添加剂的形态是粉状还是液态,在添加时一定要注意先将添加剂用水化开、稀释,然后才将稀释后的添加剂混合于饵料之中,并揉合均匀。如果不稀释,直接揉合于饵料之中,就会使饵料的某处添加剂的浓度过高,其味道就会过于强烈,用来施钓不仅不能诱鱼,还会将鱼儿吓跑,说到底,究竟还是不适合鱼口。这样看来,饵料的配置是否合理,适合鱼口恐怕是最关键的了。

商品鱼饵与天然鱼饵搭配使用效果不错


饵料的结合是一门大学问,也是多数钓友要慢慢经历的,在没有商品饵之前,大多数钓友都是红薯,玉米,面粉这些家常食物。

鲤鱼爱吃什么,鲫鱼爱吃什么,其实能够选择的饵料范围并不算多。但是随着钓鱼的专业化,商品化的到来,各种商品饵的出现,以及丰富的添加剂,给钓鱼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饵料的味道和丰富性,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过去单一的饵料种类一去不复返。

基础常识详解

饵料的配备是钓鱼过程中的一步,往往是需要和线组,天气等相搭配,在这之后,与季节相搭配是最关键的一点。季节的不同,饵料的松散,雾化等都有不同的标准,尤其是以口味的变化最为明显。

春季的时候饵料最适合腥味,是因为蛋白质较多,鱼类喜欢。而随着气温的升高,食物的丰富,鱼类逐渐抛弃了腥味食物,人们也需要根据鱼类的口味变化,逐渐转变饵料的性质。

除了这些大的方面,具体到每一个钓鱼人,不同的习惯也会有不同的结果。比如一些朋友粗枝大叶的,在揉搓饵料团时没有耐心,往往是捏两下就行了,下水后效果并不好。而有些朋友过于细致,总是追求最好的效果,捏来捏去,反而饵料团越来越劲道,就是不好咬。

饵料的制作,水的比重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拉丝粉等添加物的比例同样会干扰到饵料的性质。实践中出真知,如何调配一种合适的饵料,光是学习肯定不够,多多练习才是最重要的。

除此之外,小环境的干扰,远比大环境的作用来的更重要。钓位是坑洼,或者河水水道,周围有没有农田,农田里种的什么作物,都是重要的干扰因素。比如周围种的有玉米,那么选择玉米粒肯定是最好的,鱼类的警戒心降到最低,咬钩的时候才不会迟缓。

但是搭配饵料的时候,往往没有这么简单,商品饵有着自己的特性,口味,天然饵也有与之相对或者相反的特性。我们调配自己适用的饵料时,最关键的一点是在于饵料的搭配上,商品饵和自然饵并不是不相容的,而是取长补短,慢慢的调试。

通常情况下,商品饵本身也会有基础的主料,这儿往往也是一些常见作物,然后搭配一些添加物做出来。但是野钓当中,鱼类更喜欢自然味道浓的饵料,所以不得不二次添加一些鱼类喜欢的素食天然饵料。

具体介绍鱼类的饵料原则

首先是最常见的鲫鱼和鲤鱼,这两种春季出现的最早,也是整个春季,乃至贯穿全年的主打钓鱼目标。因为分布的范围广,钓的人多,所以关于它们的钓鱼技法已经非常的完备了。同为中下层水域的鱼类,饵料的味道也大体相似,都是以腥味为主,略有区别的是,鲤鱼的口味可能更重一点,开口也会更大一点,所以鲤鱼饵料颗粒大,腥味重。

草鱼是藻类为主的觅食原则,腥香型不是它的爱好,香甜两个原则相对一致。另外就是小药的使用,钓草鱼时是最常见使用小药的场合了。

鲢鳙是一种口味最重的鱼类,它的饵料调配也比较烦人,喜欢酸味和臭味的饵料,每次钓鱼时发酵过的饵料味道很重。不过夏天是制作鲢鳙喜欢的饵料的好时候,天气热,太阳足,很容易就可以进行发酵。如果因为味道不好闻,不想个人调配,可以直接去购买制作好的商品饵,不加入天然饵料效果也不错。

掌握这些打窝要点才能提高诱鱼效果


钓鱼之前先要打窝,特别是在野钓水广鱼稀的情况之下,先打窝诱鱼才能把鱼聚集起来,这时候再去钓就好钓得多。而很多钓鱼人把打窝这个步骤只是看做把窝料投入水中而已,根本就不是按照一些打窝技巧来进行打窝,这样打出来的窝子在诱鱼聚鱼方面其实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打窝的技巧吧。

一、了解鱼窝

这里说的鱼窝,是指作钓友为了诱到鱼儿而往某一范围内的水域中抛撒鱼饵所形成的诱鱼之点。

根据不同的标准,鱼窝可以分出好多种类。根据大小,可以将其分为特大鱼窝、大鱼窝、以及小鱼窝。特大鱼窝是指在大型的水库等水域中钓大鱼时,钓友提前好几天用超过十斤的窝料打窝所形成的窝子。大窝是指一次打窝就用掉半公斤左右鱼饵的窝子,这种窝子多用在水域范围较为辽阔的水域施钓。

小窝就是指打窝时用料极少的窝子,一般每打一次窝,用饵量不超过五十克。根据打窝时所用饵的荤素,可以将其分为素食窝和荤饵窝。前者是指以无故等粮食为主要原料打出来的窝点,这类的窝对我们常钓的几大鱼种一般都有不低的诱惑力。后者是指以动物身上的某些东西为原料打出来的窝点,一般多被用来钓肉食类鱼种。

二、打鱼窝的要点

1、钓友可将钓线挂上铅块来试探水域的深度。遇到水域底部的情况复杂且我们尚不是特别清楚其具体的复杂程度,既不知道水域底部的水草分布状况,也不了解水底到底有没有石块,是可以通过挂铅的方法来找底的。

在挂着铅块找底的时候,钓友要不厌其法地多试探几次,不要试了一次就觉得差不多了。只有对水域底部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我们才能更科学、更合理地抛投钩饵,更好地避免钓线挂在草上的麻烦。

2、待到窝子打好后,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等待发窝,千万不要急着施钓。要想诱到原本就没什么摄食欲望的鱼儿,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的。若是想打好窝就诱鱼开口,是很难的。

既然打窝的最终目标就死要将水中的鱼儿都引到,我们就不能在窝子的效用还没发挥出来的时候就急着开钓。此时,钓友最需要具备的素质,就是不焦躁有耐心了。如果觉得无所事事,可以用等待发窝的时间搭一下钓台,或者下了鱼护。

3、等到发窝后,陆陆续续有鱼儿进窝的时候,钓友需要找准时机续窝。有些钓友以为,续窝就是不需要多加考虑,单纯地往窝子里放上一些鱼饵。这种想法是有一定的谬误的。首先,续窝的时间是有讲究的,间隔时间要有一定的规律性。

不能是我想到了续窝,就立马续窝。因为这样的话,是很难保证窝里边可以一直有鱼儿存在的。另外,续窝的时候鱼饵入水的声响越小越好。若是过大,是很容易让水里的鱼儿受到惊吓的。

4、打窝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有始有终。好多钓友,在施钓的时候却反一定的耐心和细心。这里要强调一点,打窝之时,后来续窝所用的鱼饵需要和此前打窝所用的鱼饵保持一致。若是打窝用一种鱼饵,续窝用另一种鱼饵,是很有可能降低鱼窝诱鱼的效果的。如果觉得之前打窝所用的鱼饵不合自己的心意,想要换一种诱饵用的话,最好不要在原本的钓位换。否则的话,一旦窜味,诱鱼无望。

只有活饵动态诱鱼吗?商品饵动态诱鱼效果差?


在钓鱼的各种技巧中,其实总共也就分为两类,一攻一守,守就不多说了,也就是各种饵料,附钩之后耐心等待,大体上还是脱不了愿者上钩这种大范畴;另一类,就比较主动,多强调技法,如路亚为首,当然,在这其中,还有用活饵作钓,静中带动,取一个活字,能让活饵因为被刺穿身体,因疼痛、入水后,身躯拧动,从而吸引鱼群注意。

所以不少钓友就有这么一个误区,动态诱鱼,只是活饵的专利,其实这个观点,是大错特错的,在说到动态诱鱼之前,要先介绍一下商品饵这个概念,商品饵,是指工业化流程制作的诱鱼饵料,别看国内各种商品饵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其实单从饵料这个层面,我们已经做的非常细化了,这其中,尤其要说下商品饵在诱鱼的效果上。

商品饵配饵、开饵之后,先不说别的,就说从整体形态上来说,是强调一个色香味形四个特点,这其中的色,主要指的开饵之后,饵料的颜色,一般多以红、黄、绿、白为主,可能小厂家的饵料讲究不多,但国内的不少一线品牌,都在不同程度上做过测试,哪种饵料的颜色更能诱鱼,是有一定的讲究的。

那么所谓的香,就是指饵料开饵之后,从水底散发出来的香味,这个也是开饵配饵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讲述的文章比较多,我们就不赘述了;而味,这个其实迥然于香味,反而更强调的是适合鱼的口味,口癖,记得以前去一些厂家参观的时候,不少的厂家,都要求业务员亲自尝试一下饵料的味道,不为别的,一是证明饵料是天然的,安全,二是希望业务员们能亲口品尝一下,然后在推广客户,客户使用之后,哪种口味,渔获更好,有一个统计,当然,现在有没有这么做的就不知道了,但是现在我们大多数使用的饵料,我们更多的是,认为味型是香型,其实是有一定误区的。

最后一个就是形了,形,包括的内容比较多,有形状、状态、雾化、溶散等多方面的内容,而这个特点,早期的商品饵开发,也许是无意,也许是刻意,都在某种程度上,朝着动态诱鱼这个特点去了,到了今时今日,结合着悬坠钓法,其实已经不是钓友们理解的静态守钓,而是早就变成了动态诱钓了。

不管是野生水域,还是人工打理的水域,鱼的进食特性,有滤食、吸食、啮噬这么几种,除了少部分凶猛的食肉鱼,因为可以撕咬进食之外,大多数的淡水鱼,都是通过鱼唇,有吸这个动作,这个动作也是因为自然界中,食物来源的特性决定的,其进化过程我们就不说了,反正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这样的。

那么商品饵的最大优点,就是是能控制色香味形,尤其是饵料开好之后,入水后会慢慢溶散、雾化,不管钩饵沉底,还是离底,从入水开始,其实动态诱鱼的效果,就已经开始了,饵团溶散、脱落的碎屑,模仿了水中浮游生物的状态,结合逗钓的手法,能加速饵料脱落、溶散,这其实比蚯蚓、红虫等活饵诱鱼的效果,是更贴近动态诱鱼,更自然的。

当然,也有钓友会说,易招小鱼,饵料状态不好控制,最主要价格嫌贵一些,其实这些都是客观情况,因为商品饵的缺点也在于此,分类太细,特别考究基本功,在配味型、调状态,没有及格之前,其效果可能确实比活饵、种饵效果差了一些,再对比其销售价格,可能这也是好些钓友不愿意使用的原因。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就是商品饵因为分类多样、细化,可应用在各种复杂水情、鱼情,用的好了,效果是很明显的,所以有兴趣、有耐心、有时间的钓友,不妨多试试,耐不下性子的,没有耐心的,不用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都是爱好,而且就效果而言,也不存在谁高谁低,只是用的好不好罢了。

商品鱼饵的配制方法技巧


商品鱼饵以其快速诱鱼、聚鱼和长效留鱼,渐渐在一大批野钓爱好者心目中成为一种既爱又怕的东西。爱,是因为商品鱼饵的确比传统的蚯蚓效果好,钓获的鱼多;怕,是因为总是用不好,别人能调配一团很好的拉饵,自己却只能搓,而且搓也差强人意。因此,想用商品饵,特别是想用好商品饵,成为很多老钓友的心病。说实在话,用好商品饵并不难。但前提是要掌握好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其一:饵水比。绝大部分的粉状商品饵都是要用水来调和的,像龙王恨的蓝鲫、野战蓝鲫等。很多钓友经常不是把饵和稀了,就是和干了,用起来不顺手,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认真了解饵水比。拿蓝鲫来讲吧,在包装上注明了饵水比例为1:0.8,也就是说取一份蓝鲫粉饵,然后需要加入0.8份的水来调和,这里的单位都是体积单位,不是重量单位。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塑料量杯,一杯饵料,取0.8份的水。没有量杯的,也可以用一次性塑料杯来代替。初学者一定要学会使用量杯,不要怕麻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调配出一团不干不稀的好饵。另外,开饵时除了注意量准水量以外,还必须注意水最好是一次性加足,尽量避免逐渐添加水。因为饵料中有的成份是吸水快的,有些是吸水较慢的,如果不一次性加足,各类成份吸水不均匀,也会影饵料的使用。开饵的盆切记不能小了,最好使用那种商品和饵盆,或者使用与此差不多的盆来和饵。据很多高手的经验,盆小开出来的饵,总比不上大盆开出来的饵状态好,垂钓的效果也会差很多。

其二:搅拌。很多包装上的说明是加完水后,快速搅拌。虽然我们看明白了字面意思,但不理解内涵,是不行了。前面说过,鱼饵中的成份,有的吸水快,有的吸水慢,如果不是快速搅拌,让水迅速打湿全部的鱼饵,势必造成吸水不均匀,有的地方还有硬块,而有的地方稀软无比。所以快速搅拌的意义在于让水均匀分布在饵里,使调出来的饵料达到最理想状态。但搅拌不是无休止的,水一旦都润湿了全部饵,则必须停止,特别是在制作拉饵时,切不可盲目多加搅拌。因为制作拉饵时,主要成份小麦蛋白(拉丝粉)吸水后,马上就会形成丝状网络结构,如果过多的搅拌会破坏丝的结构,让细细的丝互相纠缠在一起成为一个个死球,拉不出理想的饵团。事实上,只要盆足够大,五指叉开搅拌十圈以内,就足够了。

其三:静置。无论是影视资料或者是各种包装说明里,在介绍开饵时,都有两个字在里面:静置。一般的文字表述是静置3~5分钟。很多钓友都忽视了这两个字,或者这一句话的意义。从字面上来讲,静置的意思就是安静地放置。那为什么要安静地放置呢?这是因为很多饵料在制作加的过程中通过干燥、膨化等工艺处理,饵料在干粉状态下水份含量很少,在开饵时,刚接触到水份后,吸水的速度相对较快,但还未达到饱和,必须放置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吸收,才能达到接近饱和状态。如果这期间内人为扰动,会破会其物理结构,特别是做拉饵时,出丝就不会理想。

其四:打揉。见过和面吗?很多人都见过,反反复复挤揉,越揉越劲道。但鱼饵千万不要这么揉。很多钓友说,我的饵入水后很快就散了,钩上没有残留,钓不上鱼,所以我不停地揉,增强附钩性。这在做搓饵时勉强可行,但做拉饵就完全错误。前面讲过,拉饵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小麦蛋白,俗称拉丝粉,这种材料与白面中的面筋类似,如果在制作拉饵时反复打揉,那么这团饵肯定是很劲道,但要想用钩拉,却总是一弹一弹,都是死球子,要么拉不出来。所以,我们的和饵说明都是这样写的:静置三至五分钟之后,收拢成团即可。一般只要是小麦蛋白量合适,饵水比正确,其余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收拢成团后即可拉出理想的饵团,无需要打揉。可万一出因为饵水比或者气温等原因,丝出得较少,这时则可适当加以打揉,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饵团放入盆底与盆壁结合部位,将盆倾斜,右手五指并拢伸开,用手指部分在饵团上从上往下抹动,在抹动时稍加力能让饵抹开,四五下即可。然后再次收拢成团试拉,直至拉出理想的饵团。

其五:饵料成份要点。要想制作一团拉饵,必须了解饵的特点,或者是成份结构。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在用筛子筛东西的时候,细的容易被筛下去,粗的留在筛里。而我们用钩拉饵时,钩就好比是筛子,粗料就容易留在钩上,细料就过滤掉了。所以饵里面都是粗料或者都是细料,就决定了这款饵料好不好拉。从理论上来讲,越是粗颗粒的饵料,越容易拉出大团。但前提是这些颗粒不会因加水后碎掉。因此,我们要预设拉出来的饵团大小,首先考虑的就是饵颗粒的粗细问题。其实是小麦蛋白粉的含量多少,也决定了拉出饵团的大小。很多钓友知道,要想把雪花粉做成拉饵,至少要加入雪花粉量1/3才行,甚至加入更多才能拉出圆团。所以,我们要制作一团合适的拉饵,必须了解饵料中小麦蛋白含量才行。而这些,在绝大部分鱼饵的包装上都有说明介绍。具体只需要钓友在使用中去体会,然后酌情加以调整。

1、硬件上首选“磁性饵盘”。“拉饵钓”的硬件配置主要是指拉饵盘,要选用一只自己得心应手的拉饵盘并非易事,良莠不齐的饵盘充斥鱼具市场,各种材质的产品琳琅满目,把握不住关键技术环节挑来的饵盘很难适用,材质并无大碍,核心是要选用有磁性的饵盘,推荐选用能够达到“分钩方便,双钩站立”效果的优良磁性饵盘,这种饵盘才能保证你在钓事中拉出理想的饵球来。

2、手法上“拉皮不拉里”拉饵手法非常重要,需要一个历练的过程,随着垂钓实践的经验积累方能熟能生巧,手法上的精要之处是要尽量做到“拉皮不拉里”,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子线上和钩柄上过多的残留饵料,拉出的饵秋基本集中在钩尖及钩门处;基本操作方法是一只手把钩置于拉饵盘上,另一只手再把饵料压在钩上,然后朝一个方向向外轻轻拉动子线,这样可以保证拉出的饵球基本上成圆形,以便鱼儿吞钩。

3、饵球塑性遵循“三拉”法则“直拉大、侧拉圆、平拉小”是许多垂钓大师应对各种复杂鱼情时奉行的饵球塑性的基本法则;拉饵钓中,通过变换子线与饵盘的角度(饵盘和子线构成的夹角,一般应在90度左右),使饵团按鱼情需要拉大或拉小,夹角越小,鱼钩受到饵料本身挤压的阻力就越小,拉出的饵球也就越大;反之,饵球就越小;每次拉饵后要尽量保持饵团的形状,随时把拉过的痕迹转到上方轻轻抚平,不至于过早破坏饵料的状态,导致雾化程度降低。

4、精确饵水比。开饵是一个成熟钓手的基本功,钓事中一定要根据不同情况的水情和鱼情,计算好饵料的雾化时间,选用恰当的饵料配置类型和方法;在调试好饵料搭配比例及雾化状态和计算好雾化时间后,再严格按照饵水比一次性开出,切不可稀了加饵,干了加水,否则开出的饵料物理状态会丧失殆尽。

5、严格拌饵程序。要特别注意拌饵的速度和搅拌方向以及拉丝粉的添加等程序;搅拌的速度要快,方向要一致,以免丝体被打断和纤维被破坏,变成一团“死饵”,拉丝粉要在主攻饵和基础饵拌好的基础上均匀地撒在面上再轻微糅合,这样才能保障饵料的“活性”状态。

钓鱼用什么颜色鱼饵效果好


色诱引就是使用鱼儿喜欢的颜色来进行钓鱼饵料的调配。不管是我们使用的萦食如红蚯蚓,红虫,还是自己调配的商品钓鱼饵料,大多是红色。或是明黄色饵料居多。因为红色饵料在水中对比鲜明,鱼儿容易发现,更喜欢尝试吃食。米黄色饵属于天然食料色彩,比如玉米粒子,小麦粒子等等。这样的米黄因为天然原料的原因而使鱼儿警惕性降低,当然也是不错的色彩。所以自古有流传为:钓鱼饵料之色诱引宜明。

同色泽的钓鱼饵料对鱼的秀引效果不一样,一般为黄或是红为佳。

色诱引是视觉诱引,钓鱼饵料的色泽分为两种:一种是本色,即自然形成的颜色;一种是调配色,即通过加工形成的颜色。这两种色泽都能钓鱼,但有亮暗冷暖之分。

一般地讲,红色是暖色,用红色食饵钓鱼,不论是动物饵还是参兑红色的粉饵,鱼的反应是积极的,是会主动接近和尝试食饵的。

春冬两季,用红色鱼饵诱鱼钓鱼,效果比较明显。在深水和浑水中钓鱼,用十分鲜明的红色饵诱钓,也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红蚯蚓,它是能钓很多种鱼的,是万能饵。

鱼对白色食饵也会主动接近。在浑水和深水中钓鱼,选用白色窝饵和钓饵诱钓,是比较好的做法。

白色属中性色偏亮,在夏天或温度在20℃以上的春天和秋天,用白色的食饵钓鱼,比较适中。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白色食物有它特别的优势。

其中,黄白色动物饵活蛆,所钓之鱼的饵谱是相当宽的,凶猛鱼中的鲶鱼、鲔鱼、黄鸭叫等鱼能钓,也能钓温驯鱼的草鱼、鲤 鱼、鲫鱼、游鱼、嫩子等。在鱼饵中,白色鱼饵的适应范围是最宽 的,白色的植物饵主要用来钓温驯鱼,其中也包括明亮的黄色鱼 饵。至于黑色饵、灰色饵、棕色的鱼饵基本都是冷色饵。

如果不是动物饵,温驯鱼在这些颜色饵前会表现出迟疑和徘 徊,吸食会要滞后。但在清水中,在强烈明亮的光线之下,这些色 彩暗淡隐蔽性很强的鱼饵,却有看其他暖色亮色饵不可替代的作 用,同样能钓上鱼来。

由此可见,鱼对食饵颜色的选择,与水体环境的亮暗有关,冷色饵适合在光线强烈、水质较清的情况下钓鱼。

是不是鱼饵的色泽越鲜艳醒目越好钓鱼呢?事实也并非如此,鱼对食物的色泽选择是比较原则的,是以食物基本颜色为基础的, 特别是那些正常颜色的食饵,它们是不会轻易放过的,但对格外艳 丽的食物却是警惕的。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