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用海竿垂钓的技巧(选窝、提竿)详细分析

2020-05-30

海竿主要还是用于水库垂钓。由于水库区域较大,垂钓一定要找好上下游。所谓春上秋下,春钓河头秋钓梢,这在水库尤为明显。春天鱼本上游浅滩,夏天聚中游(暴雨涨水奔河头),秋季游归下游深水区七上八下九归堆(这里七八九均指阴历月份)。

天气影响更为复杂,难于掌握。赴水库钓连日鱼,若钓三天,其中能有一天上鱼就不错,而这一天中,又往往只有几个小时咬钩频繁,有时是上午,有时是下午,有时是夜间,几天中天气变化并不大,因何惟那几个小时鱼儿超长活跃,这些都是难解之谜,想必是诸多因素交叉综合的结果,只有勤分析善总结,方能摸出规律。

水流水势对鱼儿活动的影响也极大,鱼塘水库入水处鱼儿密集,小鱼更靠近进水口一些,大鱼则聚集于流水与静水交接带。夏季暴雨过后,及时赶到山水冲入水库的水域垂钓,定能获得不同寻常的丰收。水库每年都有相对集中的放水期(比如插秧季节),有经验的钓者在放水期是绝对不问津水库的,因为水位迅猛下降,鱼儿深觉恐慌,龟缩到深水中央少动少食,钓者多将徒劳而获,而一旦关闸停放(尤其再适逢雨季到来,几场大雨水位猛涨),垂钓的黄金时光就到了。大河小河齐涨满,一起倾注水库,不但水中溶氧激增是鱼儿精神焕发,而且会带来大量美味佳肴。鱼类原本就有逆水习性,这一来便更会成群结队不惜长途爬涉,齐奔河头而上。

选钓窝非常重要,若觉得有水就有鱼,无异于盲人骑瞎马。选钓位无非选鱼窝,鱼道。找准一处,便可大获丰收。若能通过查访或试探找到深坑和深沟所在,定是鱼窝无疑。岸边局部凹角,前方必有坑壑。沿岸凸出之半岛,前方必是鱼群洄游咽喉要道,浅找深,深找浅浅水区找到深坑壑或耸立的岩石下方,必是鱼儿聚集之所。深水区若夹一片略浅地带,将是鱼儿觅食嬉戏的理想场所。找坡沿,找杂乱鱼喜坡沿之类深浅过渡带,而水下地貌环境杂乱处,更是鱼儿流连之所。比如乱石,树根,草根,杂物等错综复杂,鱼儿多选此处安家栖息。倘若不仅有沟沟坎坎,而且有淹没的道路,桥涵,民宅废墟,鸡窝猪舍,粪肥坑场等人工遗留物,那么这些水下人工礁更会是鱼儿安营扎寨的最佳选址。此外,但凡水库都是拦河而成,水下都会淹有一条旧河道,无论库龄多长,旧河道总是各种大鱼家族世代相袭的交通干线,是他们逆水而上,顺水而下的必经之路。其中许多乱石沟坎,转弯旧潭处,又往往是大鱼集群栖身的世代家园,因此很多老钓者不惜辗转跋涉寻找水库旧河道,因为就河道中集群大鱼确实诱力无穷。当然,钓窝优劣也并非一成不变,有的钓窝,昨天还频频上鱼,而一夜之隔,今天便会一无所获。各种原因,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要不怎么说鱼情之事,变幻莫测,垂钓学问,无底无终呢?

钓界没有常胜将军,钓鱼大师也难免有败走麦城的时候。经验是铢积寸累,不断摸索出来的,海竿钓兴起之初,人们基本不知道还有打窝儿一说。时间长了渐渐发现,使用率高的老钓窝,会越钓越上鱼。另外,水库用糟食做多日钓,第一天只零星咬钩,第二天情形见好,而第三天会更好,频繁咬钩,频频上鱼。经多年时间,善摸索者开始形成自觉的海竿打窝儿意识,打窝招法也愈渐多样完善起来。人们认识到,做窝儿是海竿钓的制胜秘诀。

鱼儿有着不寻常索饵洄游记忆,一次尝到甜头,便会不时回来光顾。有一条鱼在那儿转,而且还会聚拢群鱼入窝,若频繁咬钩,不断提竿,便会有更多的饵团留鱼窝中,吸引更多的鱼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链,越上鱼越爱咬,越爱咬,越招鱼。反之亦然:越没鱼,越不咬,越不咬,越没鱼。一句话,若形不成集鱼区,只听天由命去碰零星过往鱼,必然难以取得骄人钓绩。

提竿技巧:开钓前首先应大量投饵布窝儿。方法不外乎下面两种:一是专门布窝儿,用一根海竿连续向钓窝区投几十个饵团,为省时简便,可用不带钩的单独托饵器上饵。二是刚开钓的一段时间内频繁换食,四根海竿轮番起钩抛饵,直至形成饵窝。若用面饵,要越软越好,一则鱼一咬就透钩,二则咬钩或换食提竿时能将饵团脱留原地,不致随钩带回或拖至半道方落。若用糟食,投饵多了会连成一片较大的散渣饵窝区,诱效更加。无论面饵还是糟食,抛钩落点都应相对固定,东一竿西一竿当为大忌。

扩展阅读

抛竿钓海竿密集钓鱼技巧详细分析


此张类似照片曾发表并非图虚荣而特意拍摄去供人欣赏,更非忽悠.灌水,它是老友.已故老前辈集体的智慧。自92年起多竿密集垂钓经过16年艰难历程由探索--改进--初步定型。个人也只是总结后经集中整理而成,多竿密集钓技法与改进型混合钓法;是现今同时垂钓大草鱼、大鲤鱼、大青鱼最佳休闲钓。但确比较难以掌控,不仅需准确的投竿技巧和灵活多变的遛鱼技法。诱饵、钓饵的正确配合应用及钓组的配置,钓位、钓点的选择要求都比较严格。08年野钓季已过,现将重新编辑整理供有志于向深层次发展的钓友参考。究竟如何正确布局、架竿、投竿、提竿、遛鱼,是全部内容一侧面,看似简单甚至不值一提但其内涵细节极深。

在已往的基楚上对钓饵、诱饵的配合应用、炮制方法:

饵窝设置,在京城野钓研讨会众位老友的共同努力下都作了彻底改进。07--08年先后在密云、易县、驻马店、潍坊、庄河、徐州六地平均以每日1.7条重量超过20斤,刷新多年平均1.5天上鱼1条平均重量13斤的原始纪录。在鱼况愈下时期获得良好的垂钓效果。诱钓饵的改进应用也只是一个侧面。在正常天气条件下,钓位、钓点的正确选择、防止中钩鱼挣扎时出现串线乱线现象的出现。首先必须能识别到被钩是何鱼种及大体重量,这对严防窝中跑鱼造成恶果都占有重要位置。

现将多竿密集---遛鱼技法发表,供你在垂钓中参考。  

竿尖产生快速点动大多以鲫鱼杂鱼所为,多竿密集主钓大草鲤青鱼,因所用钓饵、钓法不同此种现象极少发生。大鱼在试饵吞钩初始阶段竿尖会出现小幅缓慢点动,此时决不可以提竿。中钩鱼正在磨牙、品尝阶段应有良好心态不可操之过急,此时提竿即使钩到也极易脱钩,造成窝中跑鱼恶果前功尽弃。等待到竿体逐渐下压时,即可随手轻提竿决不可用力过重。已免形成拔河现象出现。其力度如同手竿稍大提起即可。此时中钩之鱼暂未受到巨大疼痛和惊搅,暂处在小幅游动或甩头挣扎中,崩住钓竿首先看其钓线的走向。钓线向远处或向上延伸为草鱼快速下压则为青鱼。打开逆反开关,采取手动尽量多放线、少收线,更不可回拉,尽量让其游向远方。然后逐渐领出到一侧,手动或自动控制。如钓线原地不动,或向下则走线均为鲤鱼,原地打转或划8字为母鱼,前后左右冲撞为公鱼。仍打开逆反开关,母鱼初始不可收、放钓线,力争利用钓竿最大弹力,消耗其冲击力与扎底,再逐渐放至远处。如是公鲤多竿密集钓法则最难对付,确定后仍需打开逆反开关,如左右冲撞可少量放线,如实难控制可少量穿钓线通过。目前采用野钓用竿,其竿长4.2米则更易于控制逃窜方向。力争缓慢手工放线不可过快,已免鲤鱼扎底。只要提竿手法轻、泄力处于放松状态或对中钩鱼类不要急于快速收线,甚至造成拔河现象的出现,鱼类极少会冲向岸边。多竿密集垂钓技法,同理可应用于使用少量竿钓者!更希望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水区,待其翻身为好不可操之过急。

最后需要说明:当鱼被领到一侧时,距岸边约15米处,草鱼第一次返身会冲向深水区,而鲤鱼则为第二次返身冲击力最大,应多加注意并尽量遛鱼在远处;

在深受家父影响自幼酷爱野钓.海钓.冰钓,现今已60余年不再渔获多与少,原则上大鱼[10斤以上]送友或换取补济、小则就地放生。以渔交友、交流钓技、增进友谊、宏扬中华传统钓是家父生前遗愿,也是老朽上网初衷。此文供有志于向深层次发展钓友参考

海竿矶竿垂钓时串钩的绑法详细分析


串钩脑线与主线有多种连接方式,在这里介绍一种比较简便而又实用的绑法。

先将拴钩的脑线剪成25厘米长,将钩单个拴好。脑线的粗细,应根据平常所钓鱼的大小来选用,一般在0.3~0.4毫米之间。而后加选一条长80厘米粗于拴钩脑线1.2号(即0.4~0.5毫米)的锦纶单丝作连接线。再找一段普通塑料外皮电线,抽去里面的铜线,将外面的塑料管剪成4~5厘米长,将两端剪成斜口,而后将连接线的下端穿过塑料管,结成死扣,这时塑料管的两端斜口相对,形成一个椭圆形小圈,它有三个作用:一是作为活坠下面的挡头;二是作为连接线圈,可在此圈上加挂大团钓饵,既可直接用于钓鱼,也可作打窝子的诱饵;三是在线圈上加一个附加坠,可用于钓底。

当连接线与塑料管拴好以后,穿一个25克重的通心活坠,用小坠的目的是加大漂后,可以钓浮摘去漂子,在下面的线圈上再加一个25克重的附加坠,所谓附加坠就是在坠子上加一个卡子,可以临时卡在最下面的线圈上,两个坠总重50克,就可以将串钩直接用于钓底。如果不加坠子,而在最下端的钱圈上加炸弹钩,由于用的是通心活坠,鱼咬钩时反应灵敏。但由于是小坠,鱼线不能绷得太紧,以免牵动坠饵。

在脑线与连接线连接前,找一些外径约2毫米粗的塑料空心管(渔具商店和塑料店有售),剪成10厘米长,套在脑线上,加软塑料管的目的,一是使脑线挺拔,不会与连接线缠绕;二是脑线打结时,由于有软塑料管垫在外面,不致形成死弯,减轻受力时的切割力,增强结节强度。在塑料管前端脑线可留出3~4厘米长,连接时带塑料管的脑线与连接线并在一起,绾一个死扣而后加将带塑料管的脑线再自己结一个死扣,脑线包括带塑料管的部分全长5~6厘米即可。由于脑线有这两个死扣,与连接线拴得牢固结实,不会在连接线上移动。串钩以每串钩为宜,在拴好第一只钩后,再依次拴上两只钩,钩与钩之间的距离,以两钩互相搭不上为准。如果距离太大,就会增长整串钩的长度,使投竿时增加困难。再者钓饵也过于分散,不利于上鱼。如果不是钓底层鱼,加长连接线,增大钩之间的间隔,使串钩分布在水的几个深度之中,这也有利于上鱼。在这里应特别提到的是最下面的钩与坠子的距离,一般为15~20厘米为宜。如垂钓水域的水底为厚淤泥,这个距离应增大一些,如延长到25厘米左右,尤其是远投时钓线与水底的夹角小,可能所有的钩全部靠近泥层,或沉入淤泥之中。这当然影响鱼儿咬钩。如果遇上厚泥层的水底,为了不使钩子沉入泥中,还可以投近一些,将海竿支得高一些,就可解决钩子入泥的问题。如果是在硬底水域钓底层鱼,那么钩子距坠子可近一些,如15厘米左右即可。

如果是在水库等乱石较多的地方垂钓,为防止坠子被乱石夹住,可采用舍弃坠的办法:在串钩的末端,加用一较细的线拴一坠子,如果坠子被夹,使劲拉钓线,将拴坠的细线扯断,舍掉坠子保住钩和线,这是一种弃坠保钩的做法。

当然,脑线不能临时任意伸缩,但可拴出各种长度脑线的串钩,可视钓场情况选用。在串钩的上端结一死线圈,加卡子以便于与主线连接。串钩是海竿、拉砣常用的一种钓具,它有许多优点,如用饵少,上饵省事,并能适用各种钓饵,它对各种水底都有很好的适应性,稍加调整既可钓浮又可钓底,能钓各个水层的鱼。

传统钓钓鲫鱼提竿多为空竿的原因详细分析


一、漂坠配比不当

鲫鱼属底层鱼,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应当进行底钓。若漂大坠轻,钩饵只能悬于某一水层,不但钓鲫无望,还会遭致小杂鱼凶猛闹钩,坠使浮漂上下抖动频繁,时而还会出现类似鲫鱼咬钩的假漂相。相反若漂小坠重,坠子躺卧水底,即使是鲫鱼咬钩,反映在漂相上,要比漂坠配比灵敏的漂相略有滞后。因此,在上述两种情形下提竿,无疑会出现过多的空竿。对策:应使用1.5号强力细尼龙线,丸8号小钩、轻坠、细尾小漂组成钓组。在出钓前,用水桶盛水调漂,通过增减铅坠重量,达到空钩(单钩)轻触水底,坠垂直悬于水中,浮漂尖端与水面平齐的要求。在实施垂钓中,根据个人爱好,浮漂可钓1~3目,只要按正确要领提竿,空竿现象就会明显减少。?

二、提竿时机不对

一般在下列情形下,可视为提竿时机不对;浮漂正在上送过程中;等待浮漂上送至横卧时;浮漂上送下沉起伏动作大,基本上可以判断系小杂鱼闹钩时。在上述时机提竿,偶而也会上鱼,但绝大数是空竿。对策:可用停、沉、横三个字概括。停:鲫鱼咬钩多半为送漂,当浮漂上送至停顿时(鱼已将钩饵吞牢),应立即提竿。沉:当浮漂规范地上下点动几下,随即缓慢地沉入水中时,应立即提竿。横:将钩饵投入钓点,在下沉过程中,突然停止下沉,浮漂横卧水面不动,或慢速、快速移动,可能是鲫鱼或其他鱼中途接饵,也应立即提竿。?

三、挂钩面饵过大

鲫鱼尤其是小鲫,虽然嘴小,但却很贪食。对那又香又甜的面饵,它们是不会轻易放过的。由于饵大嘴小,难以吸食,只好衔着饵的某一部位送漂或沉漂,提竿必空。对策:一次取黄豆大小的面坨挂入钩尖(不要露出钩尖),垂钓中,只要按正确要领提竿,不仅会减少空竿现象,还能达到大、小鱼兼收的功效。?

四、挂钩面饵过硬

面饵的弱点之一,就是对钩的穿透性较差,如面饵过硬,钩的穿透性就会更差,即使鱼已将钩饵吸入口腔,提竿时,钩饵会迅速从其口腔中滑脱出来,这样能不出现空竿吗?对策:用面料做钓饵时,应将配制的面团反复搓揉,使其弹性和韧性达到最佳状态。其软硬程度好比人的耳垂一样柔软。

五、挂钩蚯蚓过粗

挂钩蚯蚓太粗,鲫鱼一般很难吸食进口腔,如同使用面饵过大的道理一样,它只能衔饵的某一部位很规范地送漂或沉漂,提竿时一样会出现空竿。对策:

①出钓时要备足大、中、小各种尺寸的蚯蚓,便于因鱼施饵。

②要摸清钓场的鱼情,根据鱼的大小确定用饵量。如大鱼多时,应相对用粗一些的蚯蚓挂钩;如小鱼多时,应用细红蚯蚓挂钩。

③在去情况不明的新钓场垂钓时,坚持使用小红蚯蚓挂钩利多弊少。?

六、挂钩蚯蚓过长

使用长段或整条活蚯蚓挂钩,钩体两端各留出一截(1~2厘米),这样挂钩目标大,加之在钩体外蚓的蠕动,对诱鱼吞饵效果明显。

这种挂钩法,对在养殖鱼池垂钓比较合适,但是,在小杂鱼多、小鲫鱼多、滑鲫多的野钓中,上述挂钩就很难奏效。当在钩体外的蚓体,不仅会遭到小杂鱼的哄抢,还会被滑鲫、小鲫偷摘或用嘴叼着送漂,空竿现象接连不断。

对策:应使用粗细适宜的红蚯蚓,钩尖从其一端穿入,将整个钩体包住,再从钩尖外将多余的蚓体掐断,保持钩尖不外露为原则。?

七、提竿用力过猛

鲫鱼的嘴唇具有薄、脆的生理特征,因此,提竿用力过猛,很容易将其嘴唇拉豁,造成脱钩跑鱼。对策:持竿手手腕用适当的爆发力向上抖竿,使钩将鱼嘴刺牢,随即绷紧钓线,有节奏地将鱼牵领到岸边起鱼。?

八、风线过于松弛

风线在水面上过于松弛,直接影响提竿时竿、线、钩的联动速度,就很难抓住那一瞬的时机,这是造成鱼吐钩、脱钩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策:不论是使用长钓线(齐竿线)、中长钓线(占竿长70%),还是使用短钓线(占竿长50%),在垂钓中,均要通过调整持竿的高度,始终要保持风线在水面上基本牵直,坚持按正确要领提竿,就会避免人为的空竿现象。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