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钩跑鱼很气人,可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呢?

2020-05-07

钓鱼人最生气的情况也许就是脱钩跑鱼了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应该怎样去避免这样恼人的情况发生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1.水中的鱼儿是猾口鱼

猾口鱼是什么昨天我们已经介绍过了,在经常有人垂钓的区域,鱼儿的警戒心要更重一些,所以只要钓友们稍不注意提前扬竿,鱼儿就会吐饵逃走了。

在应对钓猾口鱼的时候要将心思放在饵料上,更注重饵料的入口性,将饵料弄的更加蓬松一些,同时可以缩小子线的号数,这样能让饵料更加容易入口,可以减少猾口鱼的脱钩率。

2.自然原因影响到了鱼儿的食欲

在气温较低,水中溶氧量不高或者是气压低的情况下,鱼儿们会处在一种不适的状态,所以它的吃食率就会降低,但是它们仍然会触碰饵料,在看到浮漂有所变化以后着急提竿,如果鱼钩不够牢固就很容易造成跑鱼的现象。

针对鱼儿开口小,挂不牢的情况,建议使用细线和小钩,并且将浮漂讯息放大,这样能精准把握住鱼儿上钩的信号。

3.钓具因素

在绑钩的时候其实是有窍门的,钩柄和鱼线的连接状态应该是在钩柄的内侧而不是外侧,因为在内侧它的稳定性会比较好,鱼儿更容易中钩,如果在外侧的话,鱼钩的稳定性会差一些,所以削弱了刺鱼时的力量,很容易做成脱钩的现象。所以在绑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4.鱼线出现卷曲

如果出现子线卷曲的情况,鱼钩在水中就不是呈现垂直状态,而会出现歪斜的形状,角度不对会让鱼儿在吃钩的时候更加费力,所以不容易中钩,同时也容易造成脱钩的现象。

鱼线在弯曲以后继续垂钓的话可以理解为钓的更钝一些,如果鱼儿的鱼口不大就应该及时更换线组,避免出现因为过钝而跑鱼的现象。

5.鱼儿出水以后脱钩

鱼儿被拉出水面却在空中脱钩,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提竿太早,鱼钩只是勾住了少部分的鱼唇,并没有穿透过去,另一个可能就是因为钩子太小或者太大,可能是钩尖不够锋利,或者是鱼钩绑的不牢固等。如果钓到的鱼儿体型较大,而鱼线老化,就会出现断线跑鱼的情况。还有就是因为浮漂调的过于灵敏,这时候应该将浮漂向上推一些,让它的动作变得更稍顿一点,提竿的时候鱼儿就会挂的比较牢固了。

6.在抄鱼,装鱼的时候出现跑鱼现象

即使是已经把鱼儿拖到了近岸处也难免会发生跑鱼的现象,这种情况下通常会是一些比较大体型的预冷,鱼儿到了岸边发现人群会受到惊吓而挣扎,大鱼的挣扎力度较大,钓鱼人控制不住就会造成跑鱼现象。或者是钓鱼人所用的抄鱼方式不正确,用抄网去追鱼,当抄网放入水中,鱼儿发现异常就会受到惊吓,急速游窜,容易脱钩。

7.避免脱钩的方法

针对上述的几种情况,集中起来的应对方式就是,首先要检查好自己的钓具准备情况,比如鱼钩的大小,钩尖的锋利程度,鱼线的粗细等等。如果钓到了体型较大的鱼,应该先进行遛鱼,在耗尽鱼儿的体力以后在拖至岸边。抄鱼的时候网口对准鱼头落入水中,再将鱼牵到网内。如果检查钓鱼没有发现问题就要注意自己的技巧了,比如挂饵的时候,饵料大小的把握,扬竿的时机和力度等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练习几次就能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相信你一定能避免脱钩跑鱼的现象。

精选阅读

还用蚯蚓钓鱼? 用大蒜会什么样呢?


现在的钓鱼人相信用蚯蚓的也比较少的了,但是钓鱼的效果也是非常有效的。有些钓鱼人甚至开发出了很多新的饵料,而且效果非常明显。

很多聪明的钓友们从生活中的蔬菜着手,尝试使用大蒜做饵料使用,在鱼饵加点大蒜,对钓鱼也是有大大的效果。接下来,让大家看看怎么使用大蒜钓上大鱼的。

1、剥皮切片

首先我们将大蒜去皮,然后用菜刀切成小小的薄片,在钓鱼的时候,把蒜片挂在鱼钩上面就可以啦!这个方法特别的简单,而且还适用很多鱼类,比如我们经常钓的草鱼,鲫鱼和鲤鱼。除此之外,蒜片钓鱼还能避免小鱼的闹窝现象。

2、白酒丁香泡大蒜

首先我们需要把适量的丁香切碎,然后倒进一个密封罐里面,接着就是把大蒜拍碎以后直接倒入这个密封的罐子里面,然后倒入适量的白酒,只要淹没丁香和蒜泥就可以啦!接着就把口封好,差不多等上俩礼拜,开盖以后就会闻到特比浓厚的酒香味。用这种酒泡大蒜作为饵料,非常容易使鱼儿们疯狂,让你挥杆不停。

3、巧用糖蒜饵料

首先准备两三个糖蒜,把皮剥开拍碎,然后捣成泥,再往里面加入一点饵料,绝对不必酒味差。这个超级适合当饵料,也可以用来打窝,这种酸酸甜甜的特比吸引鱼儿们,让你挥杆不停。

经常脱钩跑鱼的几种原因分析


脱钩跑鱼是垂钓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一般很难避免,但是如果能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话,还是能有应对方法的。今天就跟钓友们分享几个应对鱼儿脱钩跑鱼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钓友。

饵料味型过重

好多钓鱼新手会在垂钓的时候将饵料的香味弄得非常浓,因为他们认为饵料的味道越浓,就说明诱鱼效果越好,但其实并非如此。这种方法一般只适合水体中只有一种鱼的时候使用,但是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配制香味过浓的饵料,往往只会有青鱼或者是草鱼之类的大鱼中钩,如果这时使用的是短竿细线,很有可能就会折钩断线,甚至损失钓竿,所以在配制饵料的时候,并不是饵料的味道越浓越好。

线组配置不当

这个问题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钓鱼新手。好多钓友认为,钓鲫鱼线组越小越好,但实际上钓鲫鱼线组不能太细,否则遇到了大鱼咬钩,很容易发生脱钩跑鱼现象;但是线组也不能过粗,太粗的线组很容易被鱼儿察觉,增加它们的警惕性。

所以,钓友们一定要将线组搭配好。如果是在池塘或者是混养塘等较小的水域垂钓,则应该选择直径为0.22的主线,搭配直径为0.2的子线;如果是在水库这种大水面垂钓,则要用0.24的主线搭配0.21的子线。

中鱼后提竿过猛

好多钓友会在中鱼之后过于兴奋,而用了过大的力量提竿,跟鱼儿拔河,这种做法并不正确,很容易拉豁鱼嘴,造成脱钩跑鱼。钓友们一定要先用抖腕刺鱼,然后再用稳健的力度将鱼儿提上岸。

遛鱼技巧不足

钓友们在遛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手法和技巧,不然就跟鱼拔河,造成脱钩跑鱼了。台钓的8字遛鱼法只是对长竿粗线遛大鱼比较合适。钓鱼新手们一定要记住一点,就是在顺势牵引鱼儿前进的同时,要悄悄的使力,让鱼儿偏离前进的方向或者是向左向右一点运动,形成圆弧轨迹地运动,不断反复,就可以将鱼儿遛乏了,要记住,千万不能生拉硬拽。等遛翻之后,就可以用抄网抄鱼了。

鱼情不同,搓饵的大小和形状也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搓饵,是比较常见的开饵方式,操作简易,上手快,诱钓结合效果好,不管是刚接触钓鱼的新手,还是身经百战的老鸟,都对这种开饵上饵手法不陌生;有不少新钓友,在私下留言,为什么在水域相同、钓位相邻,饵料一样(问钓友借了点饵料),别人没过多久就开始连杆,自己这边等好一会还不起竿呢?

在仔细问过新钓友的一些细节,发现除了基本功不同,确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再进一步了解,发现应该就是搓饵的形状和大小,和老钓友不同,这就有了明显的差异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解释呢?

新手在上搓饵时,总是把搓饵搓的光滑、圆润,而且饵团的大小,也是尽可能包住整个鱼钩,最多也就留出来一个钩柄;之所以是这样,第一,是害怕搓的不圆润,心里感觉有点怪异,总觉得搓饵就一定要圆润一些;第二,是害怕搓的不圆润,饵团太小,万一抖动起来,不小心就脱钩了怎么办,这种心态不难理解,但是并不提倡。

在实战时,搓饵的饵团,大小、和外观状态,其实没有什么讲究,但是,在实际应用时,我们是要按照实际的鱼情,水情,来做一些微调,以便开好的搓饵能更适应实际情况,饵团过大,过小,太规整、太圆润、太粗糙,都不能一刀切的说合适还是不合适,比如要根据实战时,具体的情况来说,并且随时都要调整。

一、钓深水时,搓饵的饵团一定要圆润,饵团还要大一些

在垂钓3米以上的水深时,饵团从入水,就开始雾化、脱落,就算开的黏软一些,也就溶散的快慢,所以饵团越圆润,水阻越小,沉底的速度,会略快,溶散的速度,也会略慢,加上饵团略大一些,沉底后,整体的大小,也不会减少多少,这样的水深,圆润、较大的饵团,就比较有优势,诱鱼的时间会长一些;如果选用外观粗糙、不规整、小饵团,可能还未沉底,饵团就溶散的差不多了。

二、钓浅水,鱼口还不错的时候,饵团不能太规整,还不能太大

在钓点水深1.5米以内时,饵团的形状和大小,主要要根据鱼口来调整,鱼口好的话,就不要把饵团搓的太软润,用力捏一下就行,只要到钓点沉水之前,饵团不脱落即可,饵团还不能捏的太大,这样虽然导致,饵团进水就开始雾化,但是因为水浅,不会没到底就溶散完,反而会因为雾化,增加诱鱼的几率;但是如果鱼口不怎么好,那就要做微调,把饵团搓的圆润一些,然后沉底守钓,同样,饵团还是不能太大。

三、钓流水,饵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粗糙

水底有暗流,或者钓流水,饵团不能太小,太小没沉底就被冲走了,根本就无法在钓点驻留,同时饵团还要搓的圆润一些,如果不规则,饵团表面不软润,会因为水阻较大,被快速冲走,很浪费饵团。

四、打快口鱼,搓饵宜捏成三角形

在黑坑抢鱼、或者野钓时鱼口特别好的时候,如果不会用拉大球打频率,那就把搓饵捏成三角形,不需要额外的搓揉,只要饵团不脱落,就可以直接抛竿,这样能快速诱钓,练的次数多了,频率不比拉大球效果差。

五、钓鲫鱼,搓饵搓成细长条,效果比半枣核形效果好

钓鲫鱼用的鱼钩都比较小,如果把饵团搓的太大,进水动静大不说,还很容易导致饵团提前落水,稀稀拉拉的一片,看上去不舒服,心里也膈应;但是搓成细长条,包住钩柄,下面裹住钩底,这样既不容易脱落,钩柄和钩底的饵料,在进水后也会快速炸开,相当于打窝了,诱钓效果也很是不错。

当然了,以上的内容,纯属个人的经验,还是开篇说的,搓饵也好,拉饵也罢,在实战时其实并无过多的讲究,但是做一些微调,让饵团更适合实际情况,也许多钓上的这几条鱼,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小心无大错么。

为什么会断杆 分析一下原因


让钓鱼人最丧失斗志的莫过于断杆了,啪的一声,心就凉了半截,每一位钓鱼人都把自己的钓具当做宝贝一个呵护对待,更甚者别人连碰一下都不行;一把鱼竿用习惯钓起鱼来很顺手,突然坏掉可能会让你失落很久,为什么会断杆?今天就为大家分析一下原因,避免悲剧发生在你的身上。

1、净钓重:买一把新鱼竿首先要清楚鱼竿的钓重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就有很大的几率断杆。

2、线组搭配:结合上文说的净钓重,比如是2kg,你偏偏选择大号线组,钓到大鱼线组没问题,伤的就是鱼竿了,所以钓鱼要有目的,钓什么鱼就用什么型号的线组,体型新手朋友一点,子线莫要粗于主线,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遛鱼:遛鱼方法不当,是切线、断杆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遛鱼也不用一味的遵循什么八字遛鱼法,凭借对鱼竿软硬、承重的了解(钓几次鱼就请了),凭手感感觉鱼的大小遛鱼会更稳妥,五斤以下的鱼扬杆刺鱼后很容易扭头往深水区扎,最重要的是控制好鱼的第一次冲击,所以扬杆后千万不要松力,松力的结果是要么鱼当时脱钩逃跑,要么鱼逃亡深水区导致鱼竿扬不起来,拔河切线蛮力上扬甚至断杆。正确的遛鱼方法是刺中鱼后鱼竿上扬45度80度角,让整根鱼竿分担鱼的冲力,如果感觉鱼的力道很大,鱼竿和线组不能承受这么大的拉力,可以顺着鱼逃跑相邻的方向遛鱼,这样所承受的力要小很多,直到把鱼遛乏,否则全程都不要松力。

4、鱼竿质量问题:质量问题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尤其在这个季节,北方的江河湖泊等水域冰层即将开化,很多钓友跃跃欲试准备添置新装备,之前我的一篇文章的内容是专门说的是怎样挑选鱼竿,这里不多介绍。说一下质量好和差的鱼竿断杆的情况,质量好的鱼竿基本都是爆杆,啪的一声断成好几节;质量差的鱼竿大多是单节断或者是裂开。在这里提醒各位新手一点,抽竿稍的时候要注意,竿稍很脆弱,没全抽出来之前是很容易断的,避免过度弯曲,在钓鱼过程中因为鱼的拉力发生断杆情况基本不会在两节恰合处附近断裂。

5、抽节不完全:抽出的每一节都要严密的衔接,如果有单独的一节有松动,杆节会很容易断裂。

6、保养:人要保养,车子要保养,鱼竿也要保养,冬季封杆,或长久不钓,最好把鱼竿冲洗干净,晾干水分,擦一层杆油保存,如钓完鱼弃之不管,鱼竿的使用寿命会大大缩减,尤其是鱼竿的竿壁有细砂粒和水分,会摩擦鱼竿的漆层和使表面漆层起泡,导致碳布暴漏断裂。

7、人为原因:每年都会发生,每次都是一样的原因,长节竿不方便携带,装在杆包内往往会露出一节,再加上鱼竿的前堵容易脱落,一个不注意就会损伤竿稍,这应该算是最不该断杆的原因了。如果杆包长度不够您又不舍得更换,可以把握把放在杆包外边。

天下钓友是一家,让我们共同营造美好的钓鱼环境,如果您遇到过其他断杆原因,欢迎补充,让其他钓友了解后引以为鉴,避免断杆情况的发生,在此替大家感谢您的奉献!

钓鱼为什么要打窝,又该如何打窝呢


要想钓好鱼,必先聚来鱼,要想聚来鱼,必需先诱鱼,这个诱鱼过程就是聚鱼的过程,也就是常说的打窝。打窝的方法有很多种,因为大部分钓友都会一些打窝的方法,但是往往把这个问题复杂化,今天我们就聊聊钓鱼打窝。

为什么要打窝

我想现在已经没有人愚昧到在野外钓鱼还死搬竞技钓的理论吧?野钓能否获得满意的收获,做窝的好坏是最关键的一步。窝布好了,鱼络绎不绝,一竿接一竿的连续上鱼,忙都忙不过来,如果窝没做好,有可能一条都钓不到,即便来几条鱼也是吃完就走,还没等你钓几条,窝里就已恢复平静了。

我想大家都知道野外钓鱼要做重窝,但打下重窝之后是否就意味着能有好的鱼获呢?远远不是这么简单,上周我和朋友去钓水库,很多人打窝都是鬼米一瓶一瓶的往窝子里倒,我也打了很重的窝,一斤接一斤的网窝子里加着窝料,鱼是来了,而且很快,打下窝子10分种肯定来鱼,但钓不了几条就熄火,然后又要打窝。而我一个朋友,打窝次数不及其他人三分之一,但上鱼却在其他人好多倍以上。钓得旁边的钓友都恼火了。

怎样打窝

野外钓鱼,在哪里打窝是个问题,能否把鱼引来,是个大问题,引来了,能不能留住,是个更大的问题,我们通常打下的窝子虽然很重,但在野外的鱼群的食量面前,那是微不足道的。

重要的措施是必须选择适当地区,建立鱼窝,不然就把鱼聚不过来。所以,在大水面钓鱼,当地居民都有定点喂窝钓鱼的经验。有时连续定时喂窝几天,然后用同样饵料在喂窝时垂钓,只要上钩都是大鱼。有的人甚至以投了多少斤料,钓了多少鱼来计算。可见投饵设窝的重要和数量之多了。所以,到野外垂钓不要浅尝辄止,一般要多用几天时间,摸摸情况,建立自己的窝子。如果是临时去钓,那么只好去钓别人的窝口了。

同时,打窝前做到三问可减少很多空军。一问要打窝的水域最近有没有清底;二问打窝的地方最近有没有被大型电鱼机麻过;三问打窝的沟或塘最近有没有被不法分子用药药过。做到这三问后再打窝就可少做空军了。各位钓友切记,这可是我多次教训的总结。要是水库钓鱼基本不存在这些问题,现在的水库主要是三种,一是封库的,找关系钓,二是放鱼的,三是正常开杆的,办年票,一帮人一守就是大半年。哪里是好钓点,问问就知道了。

用什么打窝

打窝的东西很多,有些用饵料搓大做窝,有的直接买窝料,有些买現成酒米,有些自制酒米,菜籽饼,红薯………太多太多,五花八门,各有千秋,

就打窝这东西太广,应该说因地而异。首先,要坚持的是不迷信、无神论,天下无神仙饵料。其次,视情用料,可就地取材,如农家所用家禽食料加些炒熟菜籽粉再加点面粉即行,也可购买一些商品饵按比调制。

本人钓鱼多年,由于当地是山区,基于某些客观条件的制约,本人只能在野河或水电站的蓄水水库等无从管理的自然水域钓,这样的地方大多疏于管理,乱捕滥捞严重,鱼类资源破坏严重,水广鱼稀。早先这里钓鱼人都用当地的一些谷物类饵料或活虫钓鱼,最常用的喂窝就是用当地的菜油枯(菜籽饼)。

其方法是:用棕榈皮将油枯包上投入钓点作诱,让鱼进窝后只闻其味而不能吃到,弃舍不忍,钓饵也是菜油枯用面粉调和成团的面饵。现在棕片不大好找,本人打窝则用的是包装水果的泡沫包装网套,用细绳捆扎一端后从另一端放入诱食,为防止泡沫网套难以下沉,里面加入泥块或石头,最后扎紧,投入钓点,如果你玩的海竿爆炸钩,还可远抛投入海竿钓点,在大水面水库非常有效!这里说的是方法,至于用的什么饵,那得看你的条件和习惯了,只能是因地制宜!

黑坑为什么不让用红虫?我们又该怎么应对呢?


所有玩过黑坑的钓鱼人都知道,在黑坑里钓鱼必须要遵循一些规则,比如一些黑坑限制鱼竿的长度,一些就禁止打窝,还有一个几乎所有黑坑都约定俗成的规定就是不能用红虫钓鱼,那么为什么黑坑不能用红虫钓鱼呢?

红虫是一种对于鱼儿来说非常好用的饵料,鱼儿肯定首先会选择一些天然的饵料去吃,其次才是商品饵,而且红虫生长的环境很简单,只有有水的地方,就会有红虫。

让我们详细来看看黑坑不能用红虫的原因:

1、红虫土醒味大,鱼喜欢咬,而塘主心疼。

2、红虫是一种水下寄生虫,属于卵类,而且繁殖率惊人,如何没被鱼吃掉的红虫,会在水第以最快的繁殖率生殖,水下就容易出现红虫灾,时间长了鱼会有病,身上出现红斑或溃烂。

3、红虫大量在水下繁殖,容易出现鱼友们经常说的水太肥了,就是指红虫等水下寄生物太多,导致用什么面食都不好使,鱼嘴变得很刁,在这样坑里垂钓空军一点也不意外。

所以黑坑老板再怎么培养鱼的吃饵习惯,也改变不了鱼见到红虫就吃的这个本能反应。本来你用普通饵料钓10斤,你用红虫能钓20斤,黑坑老板自然不会允许了。平时野钓也许你用别的饵料都没口,但是换上红虫之后口不断。如此万能饵钓友岂能不爱?

那么我们在黑坑不能用红虫的时候还有些什么好的办法上鱼吗?

1、在到达鱼塘前的10分钟,把红虫用石头或杆面仗碾碎碎的,然后掺在饵中。切记不要在头一天或2小时前用这招,因为到了鱼塘后,你的饵就都臭了,尤其是夏天。三分之一红虫酱+三分之二水+调配好的粉饵,效果比未加的口好很多而且出口很真实。

2、把蚯蚓碾碎后掺入饵中,效果也可以,但不如红虫效果好!

3、黑坑如果可以手抛窝的情况下,可以将红虫包于窝料中,抛到钓点,起到更快聚鱼。如果不让手抛窝的话,在钓点勤抛竿打散炮,在散炮捏扁放钩的同时,少量加入红虫(不要让老板看见噢)抛到钓点。也可以加快聚鱼和诱鱼效果。

以上是我自己在玩黑坑常用的方法,钓鱼没有定论,大家都动动脑子,多多分享,共同爆护大家可以留言分享哦!

新手学钓鱼为何频频脱钩跑鱼的问题


不少新手缺乏经验,由于操作不当,鱼眼见到手却前功尽弃的情况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多数钓者是由于操作技巧运用不当造成的,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提竿过猛:初学者一见漂动就紧张,生怕鱼跑掉,漂一沉便用力猛提,向后猛甩。结果不是拉豁鱼嘴,钓起一个鱼嘴圈,就是让鱼坐飞机,前塘钓起后塘放生。钓鱼时看谁那儿频频施放飞鱼导弹,必是初学者无疑。而假如遇上大鱼,就会断线、断钩,尤其易断竿。正确的提竿法前面已经说过,抖腕有力而不飞线,就是说提竿再轻倒钩也须入肉,提竿再重,鱼线也不能腾空。这就要平时注意手法训练。

握位不准,倾角失当:不少新手本来双手握这竿把,一遇到大鱼便心急忙慌,两手下意识往上倒把,去握鱼竿中间,为求便于抓到鱼线。殊不知这样一来,竿的弹力臂必然缩短,弹性弧度骤减,最易断竿。正确的握竿位置是无论上了多大的鱼,都应稳握竿尾把手部位。同时要尽量抬竿起身,竖起鱼竿,保持竿、线夹角不小于45度,发挥竿体的弹性张力作用。腕臂顺势左右缓缓用劲,以牵制的方式遛鱼,切记拔河,也切记生猛硬拽。这样不仅钓具无恙,而且可大大提高上大鱼的成功率。

装备不齐:除了耐性不足,技巧欠佳,装备不齐也是初学钓鱼者的通病,诸如不带抄网等。鱼稍大,最好下抄网。实在没有抄网,大鱼上钩时,应将鱼遛到筋疲力尽后,在轻轻的把鱼拉到岸边,然后左手轻捏钓线,右手将鱼抓上岸来。起鱼时最好不要直接用手拎线提鱼,即使拎线提鱼,从抓住鱼线到提鱼,前前后后也应始终是一股劲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停顿,更不能停顿一下过后猝然拎起鱼往上一提,此种拎法十之八九必跑无疑。若钩的嫩便豁唇而逃,若钩的瓷实则会因鱼体锅中使钓线折断,再就是生猛拎鱼的瞬间易导致鱼剧烈蹦跳,造成脱钩跑鱼。

对大鱼与小鱼咬钩判断失误导致跑鱼:大鱼与小鱼咬钩在浮漂上的反应有着显著的区别,有经验的钓者不难区分,但经验缺乏者,常常产生误判,错把小杂鱼当大鱼。这道无碍大局,问题在于把大鱼咬钩误判为小鱼,也就是大鱼刚碰钩,或刚在拱饵品尝阶段,饵钩尚未吞进鱼的口腔,便随意提竿造成跑鱼。其实,大鱼与小鱼咬钩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小鱼咬钩拖拖拽拽,咬钩贼,点动起伏速度快,或将饵钩猛地拖跑,或使浮漂突然上浮,钓者对其不必认真,而大鱼咬钩则比较从容,即使在点动,拱动阶段,浮漂反应也十分沉稳,之后或缓缓上浮,或匀速下沉,此时提竿,必将获鱼。

开商品饵为什么不好用、易脱钩、易溶散


自打商品饵流行,自制饵好用还是商品饵效果更好,总有各自的支持者,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不花费点心思,一般人还真用不好商品饵,常见的问题,有味型搭配出错、附钩性差、易脱钩、溶散快、易招惹小鱼,别说次次如此,三五次出现这些问题,接着愿意用商品饵的,要么是真的热爱钓鱼,要么就是黑坑不让用种饵之类的,之所以出现这些个问题,大部分都是开饵时的细节不到位。

第一种、香型配比

好些钓友对商品饵开饵有个误区,就是种类搭配越多,香型层次越多,诱钓效果就越好,比如有人推荐3个饵料搭配,另一个人推荐8个饵料搭配,大多数人会认为后者一定效果比前者好;效果好坏,这个其实因人而异,有些高手有非常敏锐的嗅觉,确实能做出层次感的香型来,比如谷香为主、酒香为辅、麸香次之,略带腥香和甜味,这是野钓鲤鱼常用的味型搭配思路,但是遗憾的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天赋,所谓的百分比,又或者按照几份的配比,总也做不出来高手配型的那个味。

原因也很简单,高手配饵时,大多是现配现调味,差不离有可能,但是严格按照配方比例来,可行性不高,就算是同一厂家、同一品种、不同批次生产出来的饵料,香型浓度也不可能完全一致,要知道,这是GMP食品企业都做不到的事情,给鱼吃的怎么可能做的到;所以比较知名一线饵料品牌,给出的建议饵料配方,一般也就2~3个品种为一个配方,这其中的意思,其实就很明确了。所以,新手配饵,别看那些配方复杂的,最好就是2~3个品种的配方,最合适练手,也不容易出错。

第二种、开饵中任何比例,都是体积比

开饵,不管给的配方是百分比,还是几份,说法各有不同,但是这些比例、份数,都是指的体积,这也是很多新手玩商品饵时,遇见的一大误区,其实严格来说,这是很不精准的,但是这个圈子约成定俗,就是按照体积的比例,来组成饵料的配方,不少刚开始接触商品饵的钓友,搞不明白这个比例计算基础,可能会用重量作为计算基础,那后果自然是惨不忍睹。

第三种、开饵时,揉搓次数比揉搓手法更重要

大多数喜欢钓鱼的钓友,都会有观看钓鱼周边视频的习惯,我也有,有一次看x海战队一个选手,在节目里做嘉宾,介绍一跨黑坑拉饵,说有6种开饵手法,我当时就惊了,带着好奇的心态看完视频,不能说是吹牛,但是和我们的常用的动作,其实也没什么区别,后来和其他钓友一交流,发现确实有这样的问题,不少大师、选手,在做客节目时,总是强调开饵的手法很重要,但是总是对揉搓饵团次数,一带而过。

但是实战时,所谓的手法,其实第一要让饵料在未加水前充分搅匀,你用鸡爪式还是鹰抓式其实都可以的;第二就是要在倒水后,充分搅拌饵料和水,让彼此充分融合,同样,先顺时针,还是先逆时针都无所谓,只要不把饵团打死,都可以。第三、饵料的粘合性,附钩性,除了拉丝粉和粘粉可调整,揉搓次数也很重要,但是因为每个人揉搓饵团的力度不同,这没法做一个统一,只能自己多练习后才知道。

第四种、醒饵的时间,并不固定,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多

醒饵,是让饵料充分吸水、膨胀、粘合的一个过程,我们一般在夏季醒饵3~5分钟即可,冬季醒饵15~30分钟左右,这是因为搅拌完饵料之后,气压、风力、气温、湿度等客观因素,都会影响醒饵是否成功,但是这些个客观因素,无法人为控制,所以醒饵的时间其实并不固定,拘泥于3分钟醒好,还是5分钟醒好,这是没办法的。

那么醒饵醒不好,也是很糟糕的一个事,提前了,饵料吸水不充分,不均匀,钩饵落水后,吸水充分的饵料会提前脱落,没吸水充分的部分可能会提前溶散,那醒饵时间太久了,也有可能导致饵团提前返水,因为这些不确定,所以也得钓友们自己多练习,不用类型的饵料,组合之后开饵醒饵时间,都是有区别的,这个除了自己,跨一个县的钓友可能给的建议都不合用。

第五种、拉丝粉目数很重要,使用前一定要知道

关于拉丝粉,这个应该是开搓饵、拉饵都用上的一种状态饵,不仅开拉饵要用,搓饵中多少也要加一点,尤其是搓饵中加入酒米等颗粒物,黏合性、附钩性差的时候,添加一定比例的拉丝粉,就很有必要了,但是这其中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拉丝粉是分目数的,目数越低的拉丝粉,拉出的饵团越大,使用的比例越小,醒饵时间越长;反之,目数越高的拉丝粉,拉出的饵团越小,使用的比例越多,醒饵时间越短。

之所以要搞明白使用的拉丝粉目数,除了以上原因,还要测试一下,配饵后的饵料,粘合性、附钩性如何,而不是一上来就添加拉丝粉,拉丝粉加的多了,并不是一定附钩性就更好,反而容易开成死饵,没多大的附钩性,都粘合饵团了,这样饵团挂的大,一提钩就提前脱落了。只有在配饵后,测试了一下,配比的饵料,附钩不好时,才建议加点拉丝粉来调整附钩性。

其实商品饵既然这么流行,推广的也不错,除了商业行为的推波助澜,必然也有其优秀之处,钓无定法,这个词也不仅仅只是用在钓技上,我们应该不拘泥于某一种饵料,而是哪种效果更好、更方便、性价比更高,我们就用哪一种,而不是说,蚯蚓红虫加玉米麦粒,就一定比商品饵更好,只有灵活运用,才更适合我们。

提竿时机及渔具配置不当导致脱钩跑鱼


垂钓中跑鱼乃常事,鱼上了钩又跑掉,谁不懊恼?尤其是难得碰上一条大鱼上钩,甚至已遛了一会儿,结果给跑掉了,你说能不着急上火吗!钓友们凑在一起,除了津津乐道回味垂钓的乐趣之外,恐怕跑鱼就是另一大热点话题了。

如何保证不跑鱼或少跑鱼,是垂钓领域中一门比较复杂且涉及面广的新课题。这里有垂钓的技术水平的因素,有钓具问题,也有难以预料的突发性因素等。下面就常见的跑鱼症结与对策,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提竿时机未能因鱼而异

草鱼咬钩,一般先点动一下,接着边吞钩边离开窝点,此时浮漂缓缓下沉,一般沉入4~5目时提竿,时机恰到好处,钓得深,钓得牢。若浮漂港下沉1~2目就提竿,则为时过早,此时饵钩刚进入口腔,甚至鱼还未闭嘴,即使已衔饵闭嘴,也只含钩在较浅部位,即以拉豁嘴皮,造成跑鱼。

鲤鱼胆小谨慎,要钩之前有一个窥探、品味的过程,浮漂反应是小幅起伏点动,此时提竿,十之九空,即使钩上,也钩的较嫩、以拉就豁;当探尝后觉得钓饵合乎口味开口吞食,浮漂开始向下沉,只有待浮漂稳定徐徐下沉时,提竿才比较稳妥保险。

提竿过早过迟都易跑鱼。鲫鱼咬钩有两种情况,生口鱼咬钩瓷实,浮漂一动,迅即抬头送漂,一般以送2目漂提竿比较稳妥;再一种是刁滑鱼,对其口味的钓饵方碰钩,浮漂有时点动4~5次,甚至7~8次后,方吞饵送漂。点动时切忌提竿,若不耐心待其送漂方提竿,即使中钩,跑鱼率也会相当高。

二、钓具的选用与配置不当

1、钩竿线配制不当

混养池中,鲤、草、鲢、鳙、鳊、鲫个体大小不一。而野生塘中则以标准的小型鲫鱼为主体。因此,钓者必须区别水情和鱼情,采用与之相适应的钩、竿、线、坠、漂,即能提高钓获率,又能兼大小而钓之。

野塘钓鲫,宜采用1.5号主线,选用伊势尼3~6号钩,这样既可垂钓自如。但在混养塘中,应用7号或7号以上的大钩,3~4号线,这样既能兼顾钓小,又能防止大鱼逃脱。反之,若用细线小钩,碰到大鱼则十有八九会跑。

当然,也不能矫枉过正,竿、线、钩三者的强度要科学配置。如为钓大鱼一味加强钩线的强度,使其超过竿的强度,一旦钓到大鱼,钩线倒可无恙了,竿则非断不可。那怎么匹配为好呢?一般是竿要强于线,线要强于钩,有时在非断不可的情况下(如钩挂到水中的树茅石块上无法解脱,或钓到的大鱼大大超过竿、线、钩的承受力时),应有意识的先断钩,再断线,保住钓竿不断。

如果竿、线、钩配置适当,当遇到大鱼无法钓起时,为了保竿,应使竿梢下垂,有意造成竿线的拔河状态,使钩、线折断,确保竿不受损。因此,正确地配置钩、竿、线,是提高钓获、避免跑鱼的重要环节。

2、拴钩线错位

有时接连跑鱼,查看鱼钩才发现拴钩线移到钩柄背面或左右两则了,这种情况叫拴钩线错位,它会使钓钩受力不好,刺嘴不牢而脱钩跑鱼。老钓友拴钩时会注意务必使拴钩线处在钩柄内侧,这样才符合购的受力要求,提竿会牢牢刺入鱼嘴上颚,极少失误。垂钓中一旦发现拴钩线移到钩柄背面或两侧,应适时将其转到钩柄内侧来。用手转不动时,可用尖嘴钳捏牢拴线去转,但捏线时注意不要伤线。

3、钩尖与倒刺出毛病

抄鱼时鱼钩常会挂到抄网上,摘钩时有时就会损坏倒刺。另鱼钩挂底(石块、树根等)或鱼较大、鱼颚硬,钩尖都会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或钩条向外撇、或钩尖锋利度变钝,都宜造成脱钩跑鱼。所以,钩尖变钝要及时磨,如鱼钩变形或倒刺、钩尖受损严重,就不要对付着用了,应果断淘汰、更换为好。一些钓友尤其老年钓友,常因吝惜一只鱼钩而造成频频跑鱼,仔细一算帐其实是划不来的。

4、鱼线有硬伤

好不容易上条大鱼,钓线拉力值也原本足够,但因鱼线有伤而断线跑鱼,也是常见的失误。硬伤主要来自硌和踩,或在乱树枝、乱石堆中拉动时使鱼线出现了拉毛。因此钓线一定要经常检查,检查方法:硬伤常常有印,用手捋着钓线摸,能明显感到那个伤印,以眼也可察视出来。

拉毛更易用手摸出。若剪掉伤线所余钓线还够用就仍可继续用,不够用则应换新线,切忌将剪掉伤线后所余之线接起来,因鱼线中间系疙瘩,其弊端基本等同于硬伤。另外,垂钓中挂底,硬拉下来后最好也要将钓线更换掉,因它的拉伸值已基本消失,上大鱼后没有了弹性张力,是极易断线跑鱼的。

有钓友绝不用隔年线,一年一换,有的甚至只要钓上过一条大鱼(10斤以上),回来便将线轮上的钓线换掉,几百米线在所不惜。当然,这样做似有绝对之嫌,但他掌握的原则是对的。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