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未见鱼进窝?降温天钓深水,这几个地方都要改变

2020-01-07

最近我们这边天气十分不稳定,一会儿阴一会儿晴,一会儿五六级的大风呼呼地刮,两个小时前刚看了天气预报好像明后天又要降温了。理论上来说天气越不稳定,鱼就越难钓,因为水温和溶氧发生变化了。所以对于这样的降温天、大风天,很多钓鱼人会选择去钓深水,理由是水越深受外界的影响就相对较小,水温会相对恒定一些,

咱们先不去讨论降温天钓深水的可行性,就假设鱼真的在深水,那应该怎么去钓?深水钓鱼和浅水不同,有很多方面是需要改变的,如果你懒得变或者不善于调整,那么渔获肯定不会如意,尤其是在这种本身就不好钓的天气里

钓深水装备要改变,不是换粗也不是换细,而是要更加合理地搭配

就拿钓鲫鱼来说,有些人认为降温了、鱼的活性低了,就要用小浮漂增加灵敏度、放大鱼口,可是他换漂不换线,于是就导致小浮漂绷不直粗钓线,从而信号微弱,久久看不到顿口。虽然浅水钓鱼也存在这个问题,但水越深水线就越长,浮漂的牵引力不够,漂座到八字环这部分的主线弯曲幅度就会很大。反过来,大浮漂搭配小线组也不行,这样很容易找不准底,钓的过灵或过钝,此问题我详细地写过图文

什么算小浮漂什么算大浮漂,什么算小线组什么算大线组,这个没法说,但是钓鲫鱼的线组基本上也就是主线0.8~1.5,子线0.4~1.0,浮漂吃铅量0.8~2g这些个范围。钓组整体的灵敏和迟钝,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就行,但是搭配要合理。主线正常要比子线大一二个号,也就是1.0+0.8或者1.0+0.6。主线与子线号数太接近,挂底或拉中大鱼会断主线;主线和子线号数相差太大,其实也容易断,但断的是子线,因为力量传导不均衡。浮漂吃铅量的选择,实在不会选就用那个老公式,即主线的线号加上水深,然后除二

打窝需改变,窝量、窝料种类、打窝方式、远近都要考虑到

深水打窝,窝料的量一般是需要比浅水多一些的,因为在下沉过程中会飘散,如果有水流的话情况更严重。这样一来首先不太建议打粉饵窝,如果要打就加点泥土、玉米粉增加粘性,不至于在入水瞬间就炸开。其次为了保证窝料投放的准确性,可以选择借助沉底型打窝器

如果钓点水底呈斜坡状,而你又是采取手抛打窝,最好将窝料打近一点,不能刚好丢在浮漂附近,否则窝料向前滚落,你的实际窝点就会在钩饵落点的前方。

既然说到了窝料,就顺便提一下饵料,深水钓鱼我们就要考虑到饵料附钩性,防止在下落过程中遭小鱼截食或水流冲刷,如果你使用拉饵,在浮漂没有动静的前提下,提竿后钩上应当还有一些残留。使用搓饵,要放粘粉、玉米粉增加粘度、减少不必要的雾化,也少招点小鱼

抛竿方式要改变,尽量不要打满竿

无论是浅水还是深水,打满竿都是一种坏习惯,能改就改,否则中大鱼拔河秒断线时可没地方后悔。而在一些坡度比较大的深水区,如果你抛满杆同时饵料比重又很大的话,极容易造成钩饵与线组不在一条直线上。检测方法也很简单,当浮漂到位后你可以将鱼竿往前送一段距离,如果浮漂随之上顶,那么就可以说明线组是倾斜状态,这对作钓是有影响的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弊端是如果你每次都抛满杆,那么饵料入水开始雾化或散落,这些碎屑会形成一个小窝子,而这个窝子是在钩饵的前面,鱼可能就不会游进来或者诱进来的又被你给引出去了,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把鱼越钓越远”M.dIaoYU007.coM

观漂抓口的时机要改变

水越深,饵料的行程就越长,行程长了小杂鱼截食的机会就越多,也就是说饵料在第一次下摆时就有可能被杂鱼吃掉,浮漂根本起不来,或者在二次下摆中,浮漂翻身站立后出现各种花里胡哨的动作

浅水的截口抓了也没事,就算饵被小鱼抢了去,照样会有一些碎屑它们来不及抢而落入水底的石缝中、水草间,但深水不一样,鱼把饵料抢了后,还会去抢食散落的碎屑,即使有少部分落下可能被水流一冲也冲散了。也就是说,钓深水不太建议频繁地抓截口,除非是浮漂起不来、下不去、顶上天,否则尽量放口,要么索性加铅,让饵料快速到底

钓深水,心态要调整

深水发窝普遍比浅水慢,而且很多人钓深水的原因是降温,降温天鱼口也许本来就不好,发窝更快不了,等一两个小时都有可能,所以切勿心浮气躁。实在耐不住性子的,不如在打下窝后去周围逛一圈,等上个半小时、一小时的,给足鱼儿进窝时间

第二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关于人生安全的。在一两米的水深钓鱼人比较胆大,因为你知道掉下去也没事,即使是2米水深,已经超过身高,掉下去大不了扑腾两下也就到岸边了。但三四米深的钓点不同,我觉得需要加强安全意识,千万不能大意,掉下去容易上来可就难了

最后咱们回到开头,说一说降温钓深水的可行性

气温影响水温,气温低水温就会降低,通常肯定是浅水降温比较快,深水区降温慢且水温相对恒定,从这个角度看,鱼往深水转移是说的通的。不过根据实际作钓来看就未必了,比如在天气不好、受到危险时,鱼儿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去处,那就是障碍区。钓鲫鱼肯定是草洞为主,只要钓点的草够密够厚,即使天气恶略,还是会藏鱼

去年冬天在野河与一钓友聊天,该钓友就吐槽过这个问题,他说:都说天冷了要钓深水,可是你看我钓三四米水深一点口都没有,人家钓一米多反而钓到大板鲫了。当时他钓的那个位置是老钓位,4.5的竿子打满大约三米多水深,水面很干净水下有些许淤泥,水草很少;而他说那个钓大板鲫的地方,是在该条河的下游,钓点虽然普遍较浅,但水草很密,去的人基本都是钓草洞,口不多上的鱼却是“精品”

所以我觉得,钓鲫鱼首选还是水草,在降温时尤其不能放过那些不起眼的边边角角,只要你耐心点、安静点,肯定有惊喜。在温度很低,水的能见度很高且没有任何遮蔽物的情况下,鱼儿们才会往深水转移。

编辑推荐

打窝时怎么判断有无鱼进窝?


在平时钓鱼时,一般会开钓,打窝子,抛竿,流程十分完整。但即使做了这几个步骤,也很有可能一直没有鱼,有耐心的人其实是不多的,很多人一看鱼不启齿,就疑神疑鬼的赶忙改换线组,重新调钓、重新开制饵料调整味型比重等等。结果一天时间下来,饵盘上一坨坨五光十色的饵料却比鱼护里的鱼还要多。

其实笔者以为,遇到鱼不启齿或是浮漂没有什么明显动作时,钓鱼人首先要坚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经过认真的察看周边钓手的状况,和本人窝点的状况,以至很多水面的细节来判别本人的窝子中到底有没有鱼,只要当窝子里有鱼时,才有可能钓到鱼。当我们肯定有鱼进窝之后,再依据本人控制的情报和昔日的经历,来渐渐停止测试鱼口的工作,才干到达鱼获丰收的结果。假如我们仅仅是发现问题以后就自觉的停止调整,真的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判别窝中到底有没有鱼呢?下面笔者把资深钓鱼人的心得领会分享给大家,同时希望各位有好的经历和心得也能共同交流讨论!

1、察看水面能否有鱼翻花

我们在垂钓中,需求时辰留意钓点左近的水面。惊涛骇浪的天气下,假如发现水面有水波纹交错、水花翻动或是忽然有较大的波纹时,这些现象阐明钓点周边的中上层水域有鱼类搅动水面或是翻花。只需我们多留意察看,其实是很容易辨别开大致型鱼类和小体形鱼类翻花的。

当我们肯定钓点周边有大致型鱼类翻花之后,要进一步尝试辨别它是不是我们想要垂钓的目的鱼,由于水表的鱼类翻花多是中上层鱼类,假设我们想要垂钓中下层的鲫、鲤等鱼类时,成群的鲢鳙鱼闹窝是令钓手很头疼的一件事情。

鲢鳙鱼在水表翻花时通常会把半个身或是背鳍显露水面,之后头部入水时会发出沉闷的咕咚声,泛出的水花偏大,过程快。有时鲢鳙鱼还会用尾巴啪啪的击打水面,声音相对小且洪亮,泛起的水花小。还有一种状况是当有较多的鲢鳙鱼浮在水外表时,经常会忽然加速的在水面上相互追逐,搅动的波纹十分明显。

鲤鱼翻花会跃出水面,有时以至会整个跃出水的外表,这有点相似于鲤鱼跳龙门的现象。当它入水时由于尾部击打水面会发出极大的啪啪的声。当我们发现有鱼类在钓点周边翻花时,就要提起肉体来准备战役了。

2、察看水的混浊度和水草

当我们在浅水区域垂钓时,俗话说水清则无鱼,浅水区域里,有鱼群汇集的中央大多水色会相对混浊一些。首先相对混浊的水体,会保证水底光线较弱,鱼类能够较好的荫蔽本身,不会被掠食者捕杀。其次是由于鲫鱼、鲤鱼这类底息鱼普通都是在水体的中下层游动的,常常在淤泥中掘食、搅动,会使得水底的污泥被搅动起来。当我们在浅水区域垂钓时,尽量选择光线较弱的暗水区、水色相对混浊的区域,这些都是渔获的保证。

有时我们野钓中会选择有水生植物的周边作为钓点,这也就是钓鱼钓草的缘由。水中有比拟密集的水生植物时,鱼类藏身其中,既是一种自我维护的屏障。同时水生植物有极强的光协作用,为鱼类提供氧气。普通来说水生植物较为密集的中央,鱼类的可食用的美食也是最多的。

当我们选择有水草、水葫芦、浮萍以至是树枝等杂物等钓点做钓时,鱼类游动时会使得这些植物晃动,我们能够经过察看这些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别钓点四周能否有鱼。

3、察看鱼津和浮漂动作

鱼津(鱼星、鱼泡、鱼筋儿)是鱼呼吸或者游动过程中产生的气泡。经过察看鱼津来判别窝中能否有鱼时,首先要学会辨别鱼津和地津。地津通常是水底淤泥、杂物、堆积物等等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当高温时节降临时,由于水温的升高,水底堆积物会加速发酵耗氧的过程,同时产生沼气以至一些有毒的气体,这就是招致水底缺氧和鱼类起浮的一种缘由。

普通状况下,鱼津通常大小比拟平均,由于鱼类本身有粘液的存在,所以鱼津相关于地气而言不宜决裂,位置也不固定。沼气的气泡大小不等,当显露水面以后比鱼津容易决裂,且位置是相对固定的。

当我们垂钓时,假如发现窝子四周有渐渐挪动的鱼津时,一定要进步留意力,这是战役打响之前最好的提示!当我们发现钓点四周有点点鱼津时,浮漂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表现。这是鱼类在窝子中游动、怂恿鱼鳍搅动水体以至是鱼体蹭到钓线的漂像动作。比方,忽然的黑漂、浮漂迟缓的上浮或者下沉、浮漂连续的颤抖、颤动,均是代表窝中有鱼的表现。

我们发现浮漂呈现动作之后,需求疾速的尝试辨别,是闹小鱼、鲢鳙闹窝还是我们等待的目的鱼了。

当闹小鱼时浮漂会呈现重复上浮下顿感,哆哆嗦嗦等十分不稳定的漂象,但是我们提竿刺鱼时常常没有中鱼的觉得,这时多是代表窝子四周没有汇集到我们的目的鱼,需求继续尝试诱鱼进窝或是直接改换钓点。

当鲢鳙鱼闹窝时,我们提竿刺鱼会偶然锚到鱼体,当浮漂呈现规范的顿打动作时,固然没有中鱼的觉得,但是偶然子线上还会带有粘液,这是鲢鳙鱼闹窝比拟好的一种证明。发现鲢鳙鱼闹窝时,假如它不是我们的目的鱼,我们就要经过调整饵料的味型刺激、调整饵料的雾化水平等操作了,以至假如发现是一群鲢鳙鱼闹窝时,还需求中止垂钓,等窝子中高度雾化的饵料散去,鲢鳙鱼分开窝子之后,我们再停止垂钓。

当浮漂呈现规范的顿打动作时,我们尝试提竿刺鱼,有中鱼的觉得,但是很快脱钩,或是挂到鱼鳞等等现象时,这些有可能是我们的目的鱼,我们需求思索饵料味型、饵料状态以至是浮漂的调钓精确性了。

4、察看小鱼闹钩的状况

以笔者的垂钓经历来看,特别是野外垂钓时,同等大小个体的相同鱼种,常常会成群汇集,特别是当这种鱼类体形较小时更为明显,由于这种聚群的行为是生物规避天敌攻击的一种有效手腕。小鲫鱼是最爱聚群寻食游动的,但是比拟大个体的鱼习气单独行动,由于个体越大的鱼对食物的需求量越大,与其它个体的鱼在一同活动、寻食的话不容易吃到足够的食物。这是我们在野钓时经常发现的,常常小鲫鱼进窝就是一群,而相对大一些的鲫鱼、鲤鱼则通常是偶然才会碰到几尾。

当我们在野外垂钓大致型目的鱼时,常常先要阅历的是蝗虫般的小杂鱼闹窝,这时的漂像会十分紊乱,使人心烦意乱。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只需我们自信自己的判别(包括天气要素、钓位要素、饵料要素、浮漂调钓等要素)没问题时,一定要沉住气,即便小杂鱼闹的再猖獗,我们也要尝试垂钓一段时间,经过不时的抛投饵料来诱惑大致型目的鱼进窝。当我们发现本来紊乱的漂像趋于安静时,一定要盯紧浮漂,打起肉体,令人冲动的目的鱼很可能曾经到窝子四周了。

降温天究竟能不能钓到鱼?


前几天温度很高,我们这边最高气温达到了33度,仿佛又回到了夏天的感觉。这样的天气钓鲫鱼是不太理想的,不是说钓不到而是没有那样轻松(比如传统钓长竿短线钓草洞就可以,但累了点)。所以我在九月底就写文章,建议大家在十一小长假钓其他鱼去,我自己这些天也没怎么玩手竿,一直在打路亚钓黑鱼,渔获美滋滋

昨天降温了,从33度直接降到了28度,白天风很大,到了晚上又下雨,穿个短袖走在外面竟感到一丝凉意。

众所周知天气对钓鱼的影响很大,而钓鱼人主要的关注点是风向、风力、降雨、气温、气压、光照这几个因素。这些因素虽不会直接作用到鱼身上,但会改变水温与溶氧,水温与溶氧发生变化后鱼的觅食、活动以及躲藏的区域就会发生变化。

这次降温以后,我看网上很多钓友都在讨论,一方面是研究饵料、钓法以及如何选钓位;另一方面是聊降温给垂钓带来的影响。正常来说,降温的前一天钓获都会不错,因为鱼儿对天气变化比较敏感,会提前大量进食;降温的后几天钓获可能不太好,因为水温变了,影响了鱼的活动,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降温前后大家的看法都差不太多,关键是降温的当天究竟是个什么情况,这个说法就不一样了,有些人说连杆爆护,而有些地方则集体空军,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如此巨大的渔获差异呢?

降温当天究竟能不能钓鱼,为什么有人空军有人爆护?

降温当天能不能钓鱼我个人只关注一点,那就是风力大不大,如果风力不大就可以钓,怎么钓后面会说;如果风力很大,那就不要钓,先不论鱼口好不好,钓起来太累连抛竿都费劲,而且有一定危险,你要是非常想钓就找避风的地方

降温不是会影响鱼的活动鱼觅食吗,为什么还可以钓鱼呢?首先大家要明白,气温和水温是两个概念,虽然气温和水温关系密切,前者可以带动后者,但是中间有个时间差。就是说当气温降低的时候,水温不会马上跟着下降,要等上一段时间后才会降,只要水温不降,鱼大概率还是吃饵。

这个很好理解吧,比如说正常的天气,白天温度很高,水温也很高,等到傍晚太阳下山了,气温降低了,你再伸手去试探一下水温,还是热的。水温要下降,也是先从浅水、水表开始降,越到深处降的就越慢、越不明显

有的地方有的时候,降温不但不影响垂钓,反而有好处。因为降温当时,活跃在中上层的小鱼受影响最大,跑去哪个角落躲起来了,而那几条在半水嬉戏打闹的鲫鱼,也会老老实实下到水底,这样钓获的几率是不是就大了

那为什么有人说空军呢?而且是一个地方的人集体空军

空军也是正常的,我自己遇到过多次,之前在文章中有分享过,比如上午钓得很好下午口很差明显感觉窝子散了,或者一起风一下雨直接就停口。个中原因有多种,下面我给大家总结一下。

1、水面比较小并且又不是特别深的地方。水越深的地方温度越恒定,守外界影响越小,这对鱼来说是安全的,所以每当受到危险、遇到天气突变,深水是鱼儿最常去的地方之一。如果说你钓的地方比较总体比较浅,那么当气温下降时,水温变化的就比较快,可能即使是水底照样也比较凉,那就会影响鱼口了

2、钓点鲜有或没有水草等遮蔽物。水草等障碍物也是鱼儿最常去的地方之一,尤其是鲫鱼,最喜欢钻水草,可以说吃喝玩乐尽在其中。那些生长在水里又厚又密的水草,是个冬暖夏凉的地儿,在降温的时候,哪怕水很浅鲫鱼也会躲里面,同时会吃食。去年冬天下大雪、化雪、下雨,我都在这样的地方垂钓,水深才一米多,照样狂拉,斤鲫出了很多,反观那些深水区没什么水草的地方,鱼口就不好

3、温度骤降、幅度很大,并且伴有大风。降5度和降10度肯定有区别,慢慢变冷和一下子变冷结果也不一样,而大风则是推动了这一过程。当冷空气来的时候,水表温度率先下降,随后表层水和底层水进行对流,导致整体水温下降,这时如果刮大风,比如激起浪花,相当于把水“搅拌”了一通,是不是就加速了降温这个过程

在降温当天钓不好鱼的朋友们,你们可以结合当地的天气、钓点环境,看看是不是有一两点是符合的。

下次遇到降温天,你知道该如何施钓了吗?

其实只要你明白了自己在降温天钓不着鱼的原因后,应该也就能找到应对方法了。我再梳理一下吧,第一如果温度下降不严重、也不刮很猛烈的风,不需要做什么特别大的调整,正常钓就好。

第二,如果温度下降大,刮起大风,首先就找避风位,最好是离下风口比较近的避风位。江河也好、山体型的水库也罢,只要它呈一个锅型的(越往中间越深的形状),那么鱼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天气环境中,会自己找合适的位置待着,钓2米水深效果不好,你就用长竿往深了找,2.5米、3米慢慢试。钓鲫鱼首选水草,降温时先找大区域,哪一片水草厚、水草多就挑哪里,然后在大区域里面确定小区域,找草洞、找浅中深的地方

你还可以做的是,换竿和换饵,杆子不用多说也就是钓深钓浅钓远钓近的问题,饵料我认为可以适当加腥、味道加重,在风力较大或下雨时,用蚯蚓更好(水质清瘦的地方一般也是蚯蚓等贴近自然的饵料好)。

线组和浮漂方面,只要温度还有十几度、二十几度,就不需要换,你找到钓位了、找到鱼窝了,肯定是连杆狂拉,如果找到鱼了但它不吃那你换的再细它还是不会吃(冬天温度低鱼活性差,吃饵力度小那是另一回事)

最后再补充一种情况

有些地方条件很好,要水草有水草,要深水有深水,可是一降温就是没口,大家都没口,和本文所说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改变钓位、钓法也没用。对于这样的地方,我建议钓友们好好想想,不降温之前的渔获究竟如何,如果天气正常你也只能钓个十几条,那降温后空军是合情合理的,本身就没鱼啊,而且降温鱼可能抱团躲哪里去了,遇到的几率更小

这几个开饵误区甚至钓鱼老手都会进!走出来后渔获就多了


“一年练竿,三年观漂,五年找底,十年开饵”虽然这个说法略带夸张,但是也能看出开好饵料的难度并不小。不论是野钓还是台钓,饵料在所有决定渔获的因素中都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开饵入门很简单,但是你真正的想要把它开好、对口、状态和味型都适合当前钓况的话还是比较困难。十年开饵时间太长,只要你方法得当加上自己多次尝试其实一两年就能把它开好。

十年开饵

今天蓑笠哥结合自己走过的开饵路以及和其他钓友讨论总结的一些经验,盘点一下开饵容易进的误区。只要你能避开这几个误区加上对饵料适当的了解,你能很快变成一个开饵高手!

重味型不注重状态

这个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误区,几乎所有钓鱼初学者都会有。常常听见钓友问我们:你这儿饵料什么味型的?很少有人拿一坨饵料来感受状态,就算不拿也可以问一问。就单单从效果上来说,饵料的状态比味型更为重要!

味型是适合鱼儿的口味,事实上基本我们用搓饵钓的鱼都是杂食性,什么都吃。而饵料的状态却影响了传播速度、诱鱼半径、适口与否,也就是说你钓鱼先要把鱼诱过来。哪怕你味型再好吸引力再强一团死疙瘩在那里也只有路过的鱼儿才来吃。

鱼儿的嗅觉非常灵敏,根本就不需要添加太多的味型添加剂。你需要根据目标鱼来调整饵料的状态:拉饵、干散、搓饵,一般情况下搓饵通用,但是钓鲫鱼可以用拉饵、钓罗非、鲤鱼、草鱼可以用散炮。

没有完美且通用的饵料状态,你需要根据当时世纪情况灵活调整。不管如何,只要小鱼不是特别闹的情况下,雾化好、絮状、不挡口的饵料都是好饵料。常见的状态调整饵料有:拉丝粉、雪花粉、轻麸、拉饵伴侣。状态粉一般占整个饵料的3成左右,你做好饵料之后丢一团在岸边观察一下,大约到底就起毛,10-15秒开始雾化,一分钟到两分钟左右雾化完全可以说是一款比较不错的饵料了。当然,抽散炮和抽鲢鳙的时候雾化要更快!

饵料状态比味型重要

开饵之前不设目标鱼没有针对性

蓑笠哥刚开始钓鱼的时候也是如此,往往开饵之前不设立一个目标鱼,什么饵料都往里面放一点,希望什么鱼都能钓得到。可是往往事与愿违,不同的鱼对饵料的状态和味型都有不同的要求。只有你饵料的状态对了才能诱来更多的鱼、饵料的味型对了诱来得鱼才更加准确、适口性好鱼儿更容易咬。

杂食性鱼儿虽然什么都吃,但是它也有一个特别爱吃的。比如罗非加虾粉、鲫鱼加红虫或者蚯蚓粉、鲤鱼用发酵料偏酸、草鱼爱香甜、鲮鱼喜欢奶香……。目标鱼设立之后,调整到它喜爱的味型,不一定要很浓郁,但是一定要对口!

目标鱼很重要

串味严重没有一个主导味型

虽然饵料的味型主要的只有香、腥、臭这三种,但是“味不过五,五味之变无穷尽也”。饵料的味型分为君臣佐使,有的增香、有的增味、有的促开口,如果你用得太杂一来呢招惹小鱼,二来鱼来的太杂没法抓口。建议一种饵料最多两种口味,一种主打一种辅助,而且这个辅助的也不能和目标鱼口味偏离太远。比如钓鲮鱼奶香偏腥,钓鲫鱼腥香偏甜,钓鲢酸偏藻香,钓鳙鱼臭偏腥等等不胜枚举。

盲目相信小药

觉得小药万能,只要饵料里面添加了一定狂口不断。这是对小药和饵料的最大误解!这也可能因为商家过分宣传的原因,有些视频宣传鱼儿被剪断尾巴之后还狂咬不断!只要你仔细看,会发现跳帧严重,只是抓拍到了鱼儿刚好对着饵料的画面。肯定会有这样的机会,因为一只猴子乱捶键盘都可能打出一首莎士比亚的诗。

小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真的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决定你渔获的还是你饵料的状态和味型。只有在我里面有鱼而不开口的时候才尝试小药,或者天气闷热添加一些促进开口的。小药一定要慎用,你不知道这个小药是什么,是激素还是化学添加?对人体有没有害处?再说也对你的钓技增长毫无帮助!

盲目相信小药不可取

不注重饵料比重

比重就是浮力和重力的比值,有的饵料硬且重,有的饵料软轻。有不少鱼对饵料的比重有一定的要求,不同嘴型的鱼对饵料的比重要求略有不同。鲫鱼要求饵料轻、絮状好入口、鲤鱼和草鱼倒是没有特别的讲究,重一点儿没有关系它们嘴巴吸力足够。鲢鳙需要雾化好,慢慢像下雪一样雾化而不要求絮状。总的来说就是鱼嘴巴越小头越小的鱼比重就应该越轻(虑食性不在此列),嘴巴大、腮盖大的可以比重重一点没有关系。

总之,钓无定法灵活变通。钓鱼人最大的误区其实和技术无关、和饵料无关,是故步自封的心态以及不乐于拥抱变化的想法。常常在群里面看一些钓鱼人对一些钓法、钓技、饵料等等吵得不可开交,有的人认为这种方法钓鲢鳙好,有的认为那种好,有的人觉得自己配方可以通杀,有的人觉得不存在通杀的饵料。不管如何,自己用得好才是真的好,你钓得上来鱼说明你方法用得对但是不代表别人错了,但是上面的误区虽然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适用,但是也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饵料比重也很重要

愿你们大鲫大鲤,有问题可以私聊蓑笠哥。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分享给其他钓友哦!

鱼进窝后不开口的应对办法


有的时候,我们窝子打好了,也在水面上看到了鱼星,浮漂也是开始有一点动静,但是就是死活没有一点鱼口,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又应该怎样应对呢?

先找到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总结下来是有以下几点:

1、水域底部的淤泥太多了,我们打好窝子之后,会因为小鱼闹窝而使得里面污秽太多,在有鲤鱼进入到窝子里面之后,因为它的拱泥觅食,会增加窝子里面的泥泞,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很难再钓上鱼儿的。

2、在一些经常被人光顾的普遍钓场,因为与许多人、长时间的进行垂钓,也会导致鱼儿出现不上钩的现象。这样的原因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因为钓友投进去的饵料比较多,鱼儿在里面并缺少食物;还有一种就是因为鱼儿被钓的次数太多了,变的狡猾了,尤其是本性就比较狡猾的鲤鱼,只要是我们的鱼线、鱼钩出现什么异常、动作,就很有可能惊扰到鱼儿,使得鱼儿离开。

3、水域太肥了,有的水域得天独厚,它里面的天然食物就是非常丰富的,在这样环境下的鱼儿,只凭借水中的自然食物就可以填饱肚子,这样一来也会形成一种偏口,而且再加上这样的水域溶氧量比较低下,鱼儿们不愿意活动,所以我们的饵料对于鱼儿的吸引力也就不是那么大啦。

我们应该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1、我们可以采用合适的钓法,建议大家减轻坠子的重量,使得饵钩悬起来,差不多离水底五厘米到十厘米就行啦,最好是可以停留在窝子的前面方向或者是左右方向,但是要注意的就是不要放在窝子的后面,这样的最终效果才会好。

2、如果我们钓的鱼儿已经是很狡猾的啦,那么我们就不要打窝子啦,直接使用鱼竿散饵来诱鱼。饵料要做的软一点、黏一点,这样的附钩性比较好,从而避免鱼儿几次试探之后出现脱落现象,经得住猾鱼的试探。还要将浮漂往上面推,这样饵料就可以很自然的沉在水底了,鱼儿警戒心也就会降低。

3、在钓比较肥的水域的时候,要分情况来垂钓,因为这样的水域自然食物比较丰富,所以我们在钓鲫鱼的时候,可以采取拖钓还有逗引的方式来垂钓,这样的垂钓效果会比较好。但是要到钓鲤鱼的时候,就不可以这样做了,这样会把鱼儿给惊跑,所以我们在钓鲤鱼的时候,只能是选择合适的天气还有适当的用饵方式,建议大家可以在有三到五级的风的降温天气,如果是刮北风那就更好了。

希望大家可以在遇到鱼儿进窝子但是不开口这样的情况的时候,不要惊慌着急,可以先根据上面来找找原因,再找到相对的应对方法。大家在平时多多进行垂钓实践,相信会有进步的。

钓鱼打卡第四天 改变钓法鱼满盆


7月20日,星期六。

今天的天气非常闷热,夏天作钓,早晚适宜,其余时间要保护好自己,不能因为一时的快活,伤害了自己。我一般在下午5点左右才出门。

5分钟就到达目的地。难得有这样好的钓鱼环境了,停车也很方便,鱼情还很给力。马上停车准备作案工具,开始作钓。

作钓参数:

【作钓时间】:2019年7月20日下午

【作钓水域】 : 安乡孟家洲哑河

【收费情况】:免费

【作钓饵料】 : 鲴鲮非+完美鲫+轻麸

【作钓钓法 】: 台钓 最简单的钓鱼方式(钓鱼六要素带齐了,顺便一个拉饵盘和和饵盆,钓箱钓椅都没带,甚至马扎都没有。蹲着或者坐在红砖上。)

【作钓线组 】: 1+0.3

【作钓浮漂】:小老头浮漂

【天气情况】 : 阴天,气温27-34度 气压996左右

【钓场情况】 : 安乡孟家洲哑河新一中后面 水深130公分,涨水了。

【鱼获情况】:鲫鱼20尾。白条无数

【作钓竿长】:3.9米

【作钓钩型】:金袖2号

【参战人员】:云飞一人

【拍照工具】:小米青春8

钓鱼打卡,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

炎炎夏日蝉齐鸣,水位上涨鱼游行。

钓友出门日见稀,今日吾独又出门。

水涨船高鱼见欢,水深到了一米三。

换成大漂和大铅,鱼口太稀作改变。

主线换成一点零,子线换成零点三。

袖钩五号太大了,三号二号都可行。

经过改变奇迹现,浮漂上下已乱蹿。

线细钩小鱼儿小,鱼口加持钓友欢。

浮漂到位一顿口,抬竿中鱼笑开颜。

浮漂下行停一停,这是鱼口要抓住。

顶漂有时也是口,不能盲目不自信。

该出手时就出手,优柔寡断更不行。

野钓有时看鱼情,鱼儿不大要精细。

改变钓法总能行,改革开放四十年。

皇天不负有心人,苍天有眼识明君。

奋斗青春最美丽,鱼儿满盆是明证。

鱼获放流心欢喜,证明吾真钓鱼人。

平台天气

钓点左边,一个人正在放丝网抓鱼。

钓点右边

钓点正前方

饵料状态还可以

开竿啰

开竿鱼

白条

鱼口好的不行

一会儿,好几条鱼儿入盆了。

改变钓法有收获

全部鱼获

一共二十尾鲫鱼

放流了

放流心中乐

鱼儿回家了

作钓小结:

其实,天天钓鱼,哪有那么多新鲜词汇来写呀!我现在是理屈词穷了。各位老铁也不愿意看了。所以我更要努力学习各种知识,让自己有一泓源源不断的活水,把自己钓鱼的经历,用美妙的文字,呈现在各位老铁的面前。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钓鱼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不过本次作钓,我主要是验证一下精细化钓组与粗糙钓组的区别。前几次用1.5+0.6,钩5号,出口出不来,浮漂像跳芭蕾舞,就是不咬钩。今用1.0+0.3,2号袖钩,出口明显好了很多,有鱼获为证。也钓的爽。所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也。

今天作钓一个小时,鱼口多,鱼获还行吧。本人坚持绿色垂钓,环保垂钓,最后鱼获全部放流。

最后填词一首,以抒心中情怀。感谢各位老铁观帖,谢谢!

菩萨蛮钓鱼

线细钩小鱼排队,挥竿垂钓忙摘鱼。思想要改变,理念需更新。

垂纶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歌咏新时代,花开新农村。(2019-7-20日下午)

降温天气来临,钓鱼打多少窝量适合?做好这几点


过了小雪节气之后,加之全国普遍降温,鱼情更差,北方的钓友基本要封竿了。别着急,只要不结冰钓鱼的机会还是有的,抓住这个时机,说不定还能钓大家伙。当然,不能说钓就钓,其中的技巧就在于做窝的重要性。

窝料重味型,窝饵结合效果更佳

冬季做窝,首选向阳背风钓位,赶上了大风天,尤其是北风天气鱼情更差的情况下,优选北岸钓点鱼情一般不会差。做窝方面一般可选用鱼骨粉腥味和虾粉腥味,或者使用麝香味型的窝料,颗粒不易过大,一般小米,大米,玉米碴为主的颗粒大小。同时注意一个细节,可适当和饵料掺杂着一起打窝,先把饵料开制软散,掺杂着饵料进行打窝。还可以和水中的泥巴掺杂着一起进行打窝,如果作钓时间长,可以这样进行操作。冬季钓鱼,反而小杂鱼不多,此时闹窝的基本都是麦穗和青梢为主,其次是白条。

自制窝料选择,适当搭配酒曲

很多钓友喜欢自制窝料,我一般建议可以买市面上成型的酒米进行掺杂泡制。我见过河边有一个老大哥,钓位旁边有一罐自制的酒米,我打开一闻,那个酒味刺鼻,都快要醉了。其实像鲫鱼鲤鱼,它们的食性偏香甜味为主,酒味其次,并且酒味过于浓厚反而不诱鱼,其原因在于一般鱼索食的情况大部分是草种子,树叶等,他们在水底经过发酵部分会产生酵香。钓友在制作窝料的时候,可适当添加酒曲,效果会更好一些,纯酒精泡制的酒米效果反而很一般。

打窝做窝适量有度,切莫打少

很多钓技文章应该都会建议钓友冬季做窝少打,好不容易钓鱼,打窝不能打多了,不然容易吃饱了。在我看来,反而冬季钓鱼更需要多打,尤其是窝料,打多的前期是和饵料或者红虫掺在一起进行打窝,集中打窝一般都会在两天左右会发窝,鱼虽然吃饱了,但是依然会在白天过来觅食,冬季很多鱼虽然过冬,但是依然会进行索食,做窝的作用在于让鱼聚的更多一些。打的少,反而留鱼少,诱鱼聚鱼效果更差。一般建议根据鱼情进行适当窝量,河流一般500g;湖库3-4kg。

要想钓的多,必须先打窝。这句话也是有其道理的,特别是冬季,要想钓大鲫鱼,窝料这块一定要备足,特别是手竿的钓友,需要在配合长杆使用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钓位,冬季三九天里,鱼情也会不差。钓鱼这件事,说复杂也复杂,说不复杂也不复杂;灵活运用,从鱼情分析入手,相信你的渔获一定不会差。

最近分享一个钓鱼配方:开制肉夹馍,钓大鲫鱼效果非常不错。第一个盆子:大板鲫1杯,2+1半杯混合搅拌开饵,水比1:0.9;换一个新盆子,半杯红虫稍微撒一层水,半杯粘粉(一定不要用红虫胶,就是那种玉米粘粉),搅拌均匀然后将第一个盆子的饵均匀倒入第二个盆子里,团拢即可,拉饵搓饵都可以。

打下窝料半天不上鱼?发窝慢这几个问题不能忽视


随着天气转凉,鱼的活性下降,很多钓友都应该意识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发窝越来越慢、吃口越来越轻。关于吃口轻的调整方法我在前几天已写过相应文章故不再重复,今儿个咱们来聊聊发窝慢的问题,当然也包括解决办法。

发窝慢其实有好几种原因,天气变凉只是其中一种,这个非常普遍也容易理解,因为气温下降导致水温下降嘛,水温又影响着鱼的觅食活动。但如果你发现自己每次出钓,发窝速度总比别人慢,那就不是天冷的问题了,应该好好研究一下这几个方面。

如果从大方向开始说,那么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鱼的数量,准确地来说应该是鱼的密度

这也是很多钓友非常喜欢说的一句话:水里有鱼怎么都好钓,水里没鱼挂什么都没用。不可否认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不过同时它也是句废话,因为水里没鱼的话谁还会去钓呢?

我知道很多钓友口中的“没鱼”其实是鱼少的意思,鱼少口差发窝慢,就应该更讲究垂钓的方法,要思考下同样的资源,为什么人家就能钓起来、能钓的比你多。这个再扯下去没意义,鱼资源也不是个人能够决定的,咱们直接下一条吧。

第二条是钓位,从实际垂钓来看,这一点远比鱼资源重要的多,因为鱼资源不可控,钓位可控

尤其是对于资源不太好的地方,更要注重钓位的选择,不过真正想把选位技巧掌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对于那些你熟悉的地方选个位置不难,毕竟你三天两头在这个地方玩。困难的是在陌生水域选钓位,这需要钓鱼人有足够的经验,会根据当下的季节、当时的气温,再结合水深、鱼体大小、环境地形来确定下竿的位置。

秋冬季节的选位技巧网上一搜一大把,我也写过,大多是围绕“水草”等障碍物做文章,还有一点是把握好深浅。

这里就提醒两点:

1、尽量不要坐在下竿很久的钓友旁边,因为如果他没鱼你坐下去大概率也不会有鱼,弄不好是人家窝料打的不对,自己把自己搞死了,你如果坐的太近容易受牵连。

2、要考虑到鱼的巡游习惯,别被人家截了鱼道。很多淡水鱼都是逆时针巡游觅食,所以有些时候人家坐在你的左边就有可能把鱼道截了,导致你窝料打下去半天都没反应,还以为是窝料不行。

有人可能有疑问:平常钓小野河,大家挨着坐在一条边上,为啥都有鱼钓呢?这是因为鱼儿们未必就一定按时按点整齐划一地排着队贴着岸边逆时针游动觅食啊,我只是说有这样的可能,也有的是从深水直接游向岸边觅食,还有像野河水草比较多,可能有些鱼就抱团藏在你钓的那片水草丛里,它只是从草中间跑到外面吃饵罢了。

如果整个水域就你一人在钓,发窝相对会快,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你选位本领高强,坐在了一个本来就有鱼的地方,那么发窝更快。

第三点窝料的种类及作钓方法会影响发窝速度

正常来说,有雾化有散落味道大的东西诱鱼速度会快一点,比如说你拿个菜籽饼打窝,窝料入水后就会随着水里快速飘散,如果稍微有点走水,窝料散的更快,这样一来沿途的鱼马上很快能发现。像酒米、长时间不会散开的颗粒、玉米、小麦这一类饵,入水没有雾化、散落,诱鱼就比较差。

可现实中,纯用商品底窝料或者菜籽饼等农作物直接掺水打窝的却很少见,颗粒、酒米倒成了主流,这是为啥?因为溶散性好的窝料,虽然诱鱼很快,但留鱼不久,好不容易把鱼引进窝留不住还是白搭,特别是大鱼或者大群体的鱼进窝,对窝量的需求量是很高的,没得吃马上走;另一点,自然水域小杂鱼数量远比咱们的目标鱼多,用粉饵打窝,来的最快的是杂鱼,然后可以闹到你怀疑人生。

了解了不同种类窝料的特性,对垂钓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像秋冬季节小杂鱼少了,那咱们就可以将粉饵与酒米颗粒相结合,快速诱鱼进窝同时也能把它们留住。如果不想搞出大动静,你也可以只用酒米颗粒打窝,然后采取饵料抽窝的方式诱鱼,这样还可以更持续一些。

第四点打窝的量有讲究,必须和鱼的密度、水深结合起来

窝料绝不是打的越多越好,有时候窝料多了甚至起反作用,让鱼不敢进窝或进了窝只吃诱饵不吃钓饵。窝料打多少一是根据鱼的密度决定,二是看水深,鱼越多、鱼越大、水越深窝料就得越多,反之则少。

正常野钓鲫鱼,水深2米左右,我一般都是撒两把,也就三五十克吧,冬天的鱼食量本就小,如果真的引来很多鱼,在一个窝里钓起了几十条,那可以后面补一些,但你要是开始一下子就打多了,那可不好办。

第五点新钓位和老钓位的发窝时间不一样

老钓位因为经常有人垂钓有人打窝,所以很有可能水底附近就有鱼,鱼儿们每天按时按点会上这找东西吃,这样的话你打下窝子很快就会有口,有些鱼资源尚可的地方也许抽两杆就来口了。

而新钓位则不一样,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你位置选的好找到了鱼窝那发窝速度也会快,二是你找到了鱼道,这样鱼在巡游过程中发现窝料就会停留,三是位置极差窝点附近没鱼、也不是鱼道,这样的地方可能钓一天都没口,除非你不惜成本打窝、天天守在这个地方。

大家都知道,在江河湖库守大鱼时经常有人会在一个地方连续打窝多天,窝料也是几十斤上百斤地投放。原因是大鱼的巡游路线比较稳定、觅食也有规律,或者有固定的地方找东西吃,此时要想把它们诱到你的钓点还想钓得多,就需要长时间的守候+重窝。

第六点,对于刚“发窝”时的一些小细节要注意

钓鱼最好是能提前打窝,但有些地方钓鱼人多,提前做窝不现实,怕钓位被抢。现钓现打的话,建议到钓位后先测试水深,快速把窝料打下去,天冷尽量精准一些,打完窝再慢慢调漂、开饵、摆弄渔具,弄好后还可以逛两圈看看风景,等它个半个小时。有些人不愿等,打完窝直接拉饵抽窝,这也可以。

但不管是用哪种方法,当你发现窝子里有鱼星或者浮漂开始出现目标鱼的信号时就要小心了,理论上来说这是发窝的表现,可如果抓口不到位,不小心矛到了鱼,很有可能把鱼全给吓跑,窝子里鱼越少炸窝的可能性越大。

最后提醒各位钓友

天气转凉,野钓还是要多一些耐心,就像我前天的经历一样,前面两个小时一条鱼都不上,还好没放弃一直有节奏地抽着窝子,到后面终于如愿连杆。而另外几个钓友,有些因为鱼口不好早退了,有些失去信心开始破罐子破摔式的打窝,最后一样妥妥空军回家。

文章就到这了,以上是我个人对发窝慢的一些看法,欢迎各位钓友批评指正,如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下面留言咱们一起讨论。

竞技钓中快速诱鱼进窝的方法


竞技钓,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奋斗的活动,要想取得不错的傲人的成绩,就得想办法尽快让自个儿打的窝子里聚到更多的鱼。那么,如何才能加快让鱼进窝的速度呢?一起来看看。

一、要想快速引鱼进窝,一定要选对打窝所用的诱饵

在竞技钓中诱鱼,用饵是极为关键的。而鱼饵本身的味道和状态的好坏,又是能够决定窝子诱鱼效果的关键。所以只有选对了打窝所用的诱饵,且能够保证诱饵的状态和味道都是鱼类所喜爱的类型,就能加速鱼儿进窝了。

诱饵的味道合不合鱼的口味是很难根据经验确定下来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始竞技之前试一下饵。若是比赛之前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供钓鱼人用来试饵的话,就需要我们发挥鼻子下边的嘴巴和脑袋上的耳朵来打听一下钓场内鱼儿的摄食偏好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不同的鱼儿喜欢的鱼饵的口味是不一样的。

诱饵的状态有没有达到最理想的境界,是很难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里琢磨出来的,是需要钓鱼人长期积累的。再加上不同的人在用饵习惯方面和观念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区别,且对同样的水域环境和鱼情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所以在用饵方面很难达到统一。

不过我们只要明确几点最基本的影响饵的状态的因素就可以了。通常情况下,水量大一些,鱼儿就相对软一点;水量小一些,鱼饵就相对硬一些。软一些的鱼饵更便于鱼类吞食,所以往往也更容易钓到鱼。

一般情况下,商品饵的引鱼效果是最为不错的。不过,这只适用于一般情况,若是水域中的鱼儿已经习惯了食用某种鱼饵的话,商品饵的效果就不那么理想了。

二、要想快速引鱼进窝,引鱼方式要得当

正常情况下,竞技作钓时不让钓鱼人运用工具进行打窝的,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进行诱窝。在开始竞技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抛竿的频率保持在一个较快的速度上,如果体力赶得上最好要不停地上大饵抛竿。

另外,在扬竿的时候,是不需要去考虑到底有没有鱼儿就饵的,也不必等到鱼漂到了指定位置才扬竿。当然,抛竿的准确性可是一定得重视起来的,不然的话入水之后的诱饵太过分散,是很难诱到鱼的。

三、分享一种可快速引鱼进窝的方式

现如今竞技钓中,好多钓友都会采取将散炮和拉饵两者结合起来诱鱼的方式来引鱼进窝。

用此法引鱼的时候,需要先开两款鱼饵,即散炮和拉饵。这两款饵,一款具有较强的雾化性可以很好地诱鱼,一款具有过硬的适口性能有效提高鱼儿的中钩率。在作钓中将这两者恰当地搭配在一起,简直就是鱼饵中的强强联合,毫不费力地就能将引鱼的速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

需要注意的是,在竞技钓中要是用散炮引鱼,就需要将抛竿的频率控制在一个较高的度上边。毕竟是要运用散炮自身的雾化效果来达到诱鱼的目的的。当然,至于具体用饵的量,是需要钓者根据鱼儿摄食情况的变化来加以调整的。通常情况下,鱼儿分布的越密集,鱼饵投放的量就要更大一些;鱼儿分布的越疏松,鱼饵投放的量就要更小一些。

降温天的钓鱼技巧实践总结


不少钓友都说降温前一天和降温当天鱼口很好,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也得分季节!如果是连续的炎热夏季,忽然来一场降温幅度相当大的冷空气,那降温前一天一定不行,当天应该不错,降温过后也不错。如果只是小幅度的降温,下小雨,一定不行,鱼都上浮!

如果是天气很暖和的春秋季节,忽然来一场降温幅度较大的冷空气,降温当天不错,前一天一般都会是东北风,当天会是西北或北风,鱼口都可以。另外,每次大幅降温前我们会发现总会有一到两天温度比平时要高,这两天千万别钓,失败率很高,鱼也上浮!

降温后,除了夏天。其他季节必须稳定三天以后。另外,我认为昼夜温差大小是决定鱼儿开口好坏的一个很好的依据。温差越小,越好钓!也别是秋天,举个例子,15号夜里最低气温16度,16号白天降温最高温度19度,17号持续降温。

我靠,16号全天钓个爽歪歪。其原理我想应该是温差小,鱼儿不用频繁大幅调节体温(鱼是变温动物),也即是白天不会随着温度高而上浮。特别是降温当天,水底温度未发生改变,水面温度已随气温改变,鱼儿感知到接下来的持续降温,赶在水底温度也受影响之前在水底抓紧觅食。2015年秋天的一天的天气即是这样,我在西侧河道钓鲫鱼,连口,还钓获半斤大鲫鱼两条,当时坑已废,无人撒鱼,平日很难钓。鱼儿上岸后,全身温暖!以上拙见,仅供参考!

台钓竞技钓快速诱鱼进窝的方法


竞技钓,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奋斗的活动,也是一个极其复杂又变化云集的活动。随着比赛一步一步地深入进行,鱼情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引鱼进窝的速度直接影响着竞技中的成绩。

要想取得不错的傲人的成绩,钓客就得想办法尽快让自个儿打的窝子里聚到更多的鱼。那么,如何才能加快让鱼进窝的速度呢?一起来看看。

一、要想快速引鱼进窝,一定要选对打窝所用的诱饵

在竞技钓中诱鱼,用饵是极为关键的。而鱼饵本身的味道和状态的好坏,又是能够决定窝子诱鱼效果的关键。所以只有选对了打窝所用的诱饵,且能够保证诱饵的状态和味道都是鱼类所喜爱的类型,就能加速鱼儿进窝了。

诱饵的味道合不合鱼的口味是很难根据经验确定下来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始竞技之前试一下饵。若是比赛之前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供钓客用来试饵的话,就需要我们发挥鼻子下边的嘴巴和脑袋上的耳朵来打听一下钓场内鱼儿的摄食偏好了。需要钓客明确的一点是不同的鱼儿喜欢的鱼饵的口味是不一样的。

诱饵的状态有没有达到最理想的境界,钓客是很难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里琢磨出来的,是需要钓客长期积累的。再加上不同的钓客在用饵习惯方面和观念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区别,且对同样的水域环境和鱼情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所以在用饵方面很难达到统一。

不过我们只要明确几点最基本的影响饵的状态的因素就可以了。通常情况下,水量大一些,鱼儿就相对软一点;水量小一些,鱼饵就相对硬一些。软一些的鱼饵更便于鱼类吞食,所以往往也更容易钓到鱼。

一般情况下,商品饵的引鱼效果是最为不错的。不过,这只适用于一般情况,若是水域中的鱼儿已经习惯了食用某种鱼饵的话,商品饵的效果就不那么理想了。

二、要想快速引鱼进窝,引鱼方式要得当

正常情况下,竞技作钓时不让钓客运用工具进行打窝的,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进行诱窝。在开始竞技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抛竿的频率保持在一个较快的速度上,如果体力赶得上最好要不停地上大饵抛竿。

另外,在扬竿的时候,钓客是不需要去考虑到底有没有鱼儿就饵的,也不必等到鱼漂到了指定位置才扬竿。当然,抛竿的准确性可是一定得重视起来的,不然的话入水之后的诱饵太过分散,是很难诱到鱼的。

三、分享一种可快速引鱼进窝的方式

现如今竞技钓中,好多钓友都会采取将散炮和拉饵两者结合起来诱鱼的方式来引鱼进窝。

用此法引鱼的时候,需要钓客先开两款鱼饵,即散炮和拉饵。这两款饵,一款具有较强的雾化性可以很好地诱鱼,一款具有过硬的适口性能有效提高鱼儿的中钩率。在作钓中将这两者恰当地搭配在一起,简直就是鱼饵中的强强联合,毫不费力地就能将引鱼的速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

需要注意的是,在竞技钓中要是用散炮引鱼,钓客就需要将抛竿的频率控制在一个较高的度上边。毕竟钓客是要运用散炮自身的雾化效果来达到诱鱼的目的的。当然,至于具体用饵的量,是需要钓者根据鱼儿摄食情况的变化来加以调整的。通常情况下,鱼儿分布的越密集,鱼饵投放的量就要更大一些;鱼儿分布的越疏松,鱼饵投放的量就要更小一些。

为何野钓深水,发窝总是很慢,是深水无鱼还是窝料不够


野钓到底钓深放到多少,对每一个热衷野钓的钓友来说,都是比较纠结的选择,都知道浅水多小鱼深水多大鱼,但是小鱼经常见,大鱼则不多见,但是架不住钓鱼人就喜欢博大物、上大鱼,所以能钓深,不钓浅,可是深水钓的多了,总是觉得发窝迟缓,按照窝料的数量,要是在浅水区,鱼群的口癖都养出来了,可是深水区连个鱼泡都很少见,那么这是因为深水大鱼太少,还是窝料不够呢?

对鱼来说,随着体型的增大,对水域的要求是不同的,当体型小的时候,对周边水域,最大的需求就是食物量一定要充足,水温一定要适宜,所以浅水的水草区域,一般多聚集着大量小体型鱼,因为浅水区,溶氧很充沛,所以食物来源很丰富,加上水浅,很容易受气温影响,日间温度高,有效减少鱼群的新陈代谢;但是随着鱼的体型增大,对溶氧、食物来源需求进一步旺盛,对生存环境要求就更高了,但是与此同时,被自然界淘汰一大批,这其中就包括病死、猎杀、饿死等等,所以对安全转为第一要素,其次就是溶氧,最后就是食物,因为这时候,鱼的体积已经足以长时间不进食,也能满足生存需求了。那么顺着这种逻辑,我们再看看深水钓鱼,需要怎么做呢?

一、深水区域鱼的密度稀少,必须要学会布窝

深水区为什么鱼少呢?有三个因素,第一是溶氧不行,水越深,水中的溶氧越低,一般以3.5米为界限,超过3.5米的水深,水中的溶氧会下降到一个非常低的数值,除了体型特别的大的鱼,因为脂肪存量较大,可以通过不运动,或者低密运动能适应低氧环境,对于大多数中小体型鱼种,基本上很难存活;其次,就是因为大体型鱼的存在,对小体型鱼构成了生存危险,很多文章都说大鱼吃小鱼是错误的,其实这个观点才是错误的,淡水鱼中,迄今为止还没有种族伦理观念的产生,只要两条鱼的体积差异超过1.5倍以上,而食物又不充足的时候,大体型的鱼就是捕杀小体型鱼,将其当做食物来源,所以水越深,小鱼越少,也正是如此;第三,则是水越深,水温越低,除了体型较大的鱼,因为脂肪多、低密运动能存活,对大多数小鱼来说,偶然游曳一下尚可,长时间存活,被冻死都有可能。

那么基于此,在深水区打窝,尤其要讲究诱鱼区域的布设,钓深水,很少有只打一个固定的大窝,除非是积年的老窝子,否则一般至少要2~3个,甚至数量更多的窝点,讲究多窝点扩大诱鱼区域,比较常见的是一字双窝,左右相隔1米左右,窝量等同,要么就是是大三角窝,相聚1~1.5米,做一个大钝角窝,钝角为主窝,窝料最大,锐角为辅窝,窝料较少,这样有效扩大诱鱼区域,不管哪个窝先发窝,都会到主窝进食。

二、深水区做钓,应以守为主,切记频繁抽杆

前文我们说了,因为深水区的诸多客观因素,导致大鱼在深水区的密度是很少的,所以很难像浅水区一样,窝料打下去之后,快点的话,几分钟就发窝,慢点的华话,1~2小时左右也会有鱼进窝,深水区守钓,半天没动静,3~5天不发窝是常态,这里面既有鱼密度稀少,可能窝点附近根本没鱼,也有可能是打窝时动静太大,大鱼受了惊吓,躲在远处不敢进食,别小觑大鱼的警惕性和耐心,除非百分百确定安全,大鱼绝对会在没有确定安全的情况下,进窝觅食。

鉴于此,在深水区守钓,一定要耐得住性子,窝子布设好之后,就耐心等着,有经验的老钓友们,会把窝子打好之后,把杆子一架,钓椅摆设好之后该干啥干啥,如果罕有之人迹的钓点,甚至打完窝就走,等上1~2天之后,补一次窝,然后下次再来钓;不用担心人走了,鱼把窝料给吃完了,一则窝料在深水区味型扩散很慢,二则鱼的警惕性很足,除非2~3天都没有任何动静,否则大鱼绝对不会轻易进食,就算把窝料吃了,只要下次还在相邻的位置打窝,那鱼还是会进窝的,

三、上鱼后的窝子,只需要及时补窝,那么窝子就能继续使用

但凡在深水区做钓,都有这么个情况,就是窝点只要起鱼了,那至少在2~3小时左右基本上没啥口了,以前的说法,是大鱼被钓上之后会分泌一种信息素,后来用水下摄像机多次对比观察之后,发现是大鱼被钓上之后,在遛、抄的过程中,把窝点的窝料完全打散,很难起到窝点集中诱聚的作用,比较简单的理解,就是窝子散了,就算有进窝鱼,也不一定集中在一处进食,这样窝点的诱聚效果就被降到了最低;

那么以前的做法,就是在老窝子附近相隔1.5米左右的位置打个新窝,很快就有鱼进窝了,试想如果真有信息素这么高大上的玩意,又不是船锚,固定在一处不扩散,怎么相隔1~2米的地方打新窝就有鱼进窝,原地就没有鱼进窝了?鱼这么厉害,早都进化了;其实就是在起鱼之后,重新在原来的窝点,继续补窝料,把窝料变得集中,这样再有大鱼进窝,也依然会找窝料最集中的地方进食。

在深水区做钓,其实还真没有过多的技巧可言,除了要有耐心,就是要把窝子打好,有好窝子,大鱼才会进窝,有鱼进窝,我们才有机会能钓上大鱼,循着这两个基本要求,小心、细致,再多二分耐心,那大鱼上钩,必然也是迟早的事。

野钓鲫鱼记住这几个技巧,鱼获才能多


鲫鱼可谓是一年四季都能钓,鲫鱼也因其个体大、肉质鲜美而受到广大钓友们的追捧。而现在正值钓鲫鱼的黄金时节,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野钓鲫鱼都有哪些技巧,也希望这些技巧对钓友们能有所帮助。

一、选择好钓点

钓点的选择需要根据钓法来选择,台钓和传统钓肯定是有区别的。以传统钓为例,晚春时节天气变化很大,此时正是鲫鱼在草从杂物处甩籽时期。天气好可以选择背风向阳有草有杂物水深1米左右之处,阴天首选背风有草杂物水深1.5米左右之处,当风须选有大片水草水深2米左右之处。如果选择台钓,还是应该钓水草旁边,总之水草区域是春季的首选钓位。

二、钓位的守和走

自然水域野钓,由于鱼的密度低,刚开始做钓时时很难聚鱼的。就算打窝了,也要等一段时间才有鱼口。有的钓友在野外台钓的时候喜欢用饵料抽窝,开始的时候频率打快些,搓饵抽窝,并观察浮漂在到位的时间段内,漂有没有口,是到底才有口还是截口,判断鱼在哪一水层。抽半小时后还是没口的话,这一天多半要空军,这时候就要选择换钓位了。野钓不同于黑坑或者养殖塘,千万不要人等鱼,拿你的饵料,频率打起来诱。不要总是认为没口了就是没鱼了,其实不是没鱼,只是你自己还没有把它们诱过来罢了而已。

三、野钓调漂

野钓的时候调漂也是首要的,不过调漂跟用饵有很大的关系。你是用蚯蚓钓还是用面饵钓,调漂方法是不太相同的。以蚯蚓为例,饵非常轻,为了保证饵料到底,调漂的时候经常是需要钓目高于调目,这样才能保证饵料是到底的,比如调1目钓2目。

但是如果我们用面饵垂钓调漂方法就比较多了,也只有在使用面饵的时候才能把台钓调漂的技术体现出来。一般来说我们首先是钓灵敏,然后根据鱼情在变化灵程度。比如把漂调灵,调四钓二,即一钩触底一钩悬浮,到达这一状态了,再来根据鱼情作相应的调整灵与顿,灵敏和迟钝只需要上下调整浮漂就可以实现,这种调漂方法我们经常成为钓区间,直到调整到浮漂有动作,提竿能中鱼为止。

四、避免小鱼闹窝

野钓中最让人烦心的就是小鱼闹窝,不管是小鲫鱼还是小杂鱼闹,都非常让人心烦,如何钓到大鲫鱼首先要从大鲫鱼的习性说说。大鲫鱼生性文静而胆小,害怕强光,多栖身于较深的水域里。所以要想钓到大鲫鱼,我们就要选择水较深、面积大的水域。大鲫鱼在食性方面与小鲫鱼截然不同,成熟的大鲫鱼则偏爱本地植物类和谷物。还有就是千万不能用拉饵,必须搓饵,甚至把饵做的大点硬一点。再有就是浮漂一定要钓顿,必要时让铅坠到底,减少先长度。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迟迟未见鱼进窝?降温天钓深水,这几个地方都要改变》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钓深水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