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时影响鱼情的五个要素

2021-06-28

钓鱼人都喜欢野钓,不仅仅是因为野外水域的渔获没有污染,更多的是野钓有惊喜,有挑战,有失意后的再次等待,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出现心惊肉跳的场面。水边小坐,胜过茶楼十盏。参与野钓的渔友很多,也有很多的渔友总是抱怨现在的鱼儿不好钓,渔获总是寥寥。的确,现在的野钓环境已经大不如前,钓场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但生态环境却变化很大,电鱼、滥用网捕、下药、施肥、污染等等,渔业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但,爱上了野钓就很难戒掉,因为这已经融入了我们血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方式,钓鱼的日子还是要继续。抛开环境因素的影响,野钓中影响鱼情的其他要素按照程度大小排序是:天气、钓位、饵料、技术、应变能力。

1.气候对鱼情的影响的确很重要,鱼谚有钓雨不钓雾、降三度不迈步等等,正所谓七分天气三分钓技。此次去玛瑙滩活动就遇到了这种天气,鱼儿不开口,惯常认为的好钓位结果都不理想。比赛中无法自行选择位置应对天气,如果独自出钓,在降温天气下,可以选择避风的湾子、临近大水面的子湾的入口处、左右水草的中间部位、网箱的内侧、渔船的下风口等等,避风的地方气温要高一些,鱼儿往往会选择这种地方,正所谓热钓沱、冷钓边,不冷不热钓中间。也不要被天气因素吓倒,真正瘾子大的是落雪下刀也会出钓的,选择好的方位到是值得注意。

2.钓位的选择上古有鱼谚: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之说,秋冬季节更要注意找坎位和鱼道,玛瑙滩活动中,我的钓位在一个大内湾的入口偏內湾里面,看起来并不是钓位中的好位置,5米以内、5.5米以外都要毛钩,经过反复找底,找到了5-5.5米之间的一条窄道可以施钓,结果发现这个位置在水库蓄水前是条人行道,两边的杂草固定出了一条鱼道,鱼儿从这里进入内弯,所以我起鱼频繁的时候,内侧的点鲫圣手起鱼就少,我一走出去打望他那边就不停的起鱼。所以出钓时不要急于下杆,应四周先看看,用无钩带漂重坠的长杆先打打杆,看毛不毛钩,找到了坎位和鱼道才会保证渔获。

3.饵料是困惑很多钓友的问题,我曾经也纠结了至少好几年不得要领,每次窝子打了一大盆,各种味型的商品饵都加进去,心想总有一种味道是适合的,结果却不如愿。偶然的机会听了一位大师的讲座才明白,饵料讲究的是对路、合季、味纯,六个字就解开了我的疑惑。

所谓对路,就是说饵料要适应你的对象鱼的口味,红薯鲤土豆鲫,鲤鱼喜欢红薯,鲫鱼偏好土豆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合季,就是饵料的味型要符合鱼儿在不同的季节的口味,春腥夏淡秋香冬浓是也,说白了就是:春季腥味重、夏季宜清淡、秋天香为主,冬季腥香浓。配合季节按照这个规律去调配味型,基本上都不会出现大问题。

所谓味纯,就是指配制饵料时并非使用的品种越多越好,商品饵的分类基本上分为清香、香、浓香、香腥、腥、浓腥等不同浓度的类型,不同的味型、不同品牌的不同味型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杂味往往就无法对鱼形成诱惑。一般来说配制一款出钓的饵料以不超出4中商品饵为宜,味型应该相互搭配、相互补充,以达到合季的要求。

4.钓技不是一日之功,除了要有必要的基本功外,还需要经常出钓,在不同的季节去不同的水域出钓,更需要经常性进行总结才会有所提高,此项三言两语无法言明,总之就是需要用心体会和琢磨,需要虚心向高手去请教、去学习,高手的点拨和指教真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如拨开云雾见月明。三言两语就会让你冲出瓶颈跃上另一个层次。

5.其实野钓更讲究的就是应变能力,鱼谚说一日三迁,早晚溜边,也就是一日之中鱼儿都会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你如果不能应变就很可能会参军。特别是调钓漂目上的应变是很多钓友忽视的,往往是一次调漂全天适用,当然就会是别人连发自己孤独了。发现鱼情出现了变化你就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或重新调漂或改变线组,或改变饵料的味型或改变饵料的状态,总之你必须做出改变,不能强守。只有通过改变才能找到出现变化的原因,才能提高你的钓技。

玛瑙滩活动中,开始我的窝子中连续起了几条白鲢,估计是饵料中香味偏重、状态太雾化,立即在饵料中加入了颗粒粉减轻香味,又加入了面粉并将饵料打死调软,改变后立竿见影,花白鲢再不闹窝,第三杆就开始起鲫鱼,之后鲫鱼连杆不断。深夜时又发现顿口不明显,估计应该是夜深水冷了,鱼儿降低了活动能力,吃口降低,立即换上自制的小鲫漂,明显的顿口就出现了。不断的关注鱼情的变化、不断的做出改变去适应变化,其实这个过程就是野钓的乐趣。

野钓时我的习惯是尽量用小漂、尽量调小目(调钝)、饵料尽量小、饵料尽量软、尽量不打窝、尽量勤抛竿。如此下来的结果渔获基本有所保证。已经进入冬季,就现在的钓法而言,野钓用调钝钓钝的方法正是最好用的季节,元旦至春节期间我基本上就是调一目钓1-8目,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不信你也可以试试。

编辑推荐

水库路亚军鱼的五要素


持续一段时间的军鱼钓行,不同环境季节下,每次的钓行我们都颇有收获,并形成讨论。每一次作钓、思考、聆听、甚至是争论,如此长一段时间里,针对军鱼,投入了众多的资源和钓手探钓,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引发国内新一轮军鱼热潮。这里我个人形成的一些初步总结,供大家探讨。

这里仅针对库区作钓,对象鱼――军鱼(光倒刺鲃)。

一、关于军鱼就饵时的连续咬口

我们近期很多军鱼钓行贴子里,大家都会提到噔、噔、噔短促的连续重口、和连续就饵,讨论里有这是军鱼的戏饵、试探、命中率等主要几种观点,其中一个观点也是我前期一个军鱼钓行贴子里提到过的,海陵龙哥就此也向我提出一个新命题:它是怎么做到的!?在昨天作钓里,几经思考,这里提出一个新的诠释:由于军鱼是集群活动,连续攻击行为来自军团,而非同一尾军鱼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做到这点。

二、军团模式下的几点思考

1、第一尾军鱼钓获的标点,意味着第二、第三尾~的连续咬口、连续就饵和连续钓获。

2、短促的连续重口并非是唯一特征,但这意味着标点下正是军团所在,事实上无任何特征的咬口就饵存在,鲤科的它,这时令你强烈的感觉是――挂底了。

3、军团争夺拟饵的行为导致命中率和就饵角度偏差等问题,当发生连续咬口时,不宜停止收饵动作,扬杆不宜过急,搏鱼不宜暴力。

4、军团巡猎模式下,我们主要针对大范围搜索,同时针对中上水层,这里建议快速作钓,尽可能高效的搜索更多的水域。

小结:快速搜索、果断转移、遭遇攻击,连续作钓!

三、拟饵的使用选择和操作

我们所有钓获使用的拟饵具备三个特征:远投、快速搜索、全泳层。八成钓获为CC60,部分为使用亮片,悬浮和缓沉米诺。提到上述三个特征,我想大家还有一种拟饵会供选择,那就是――VIB,但我们至今尚未有VIB钓获记录,个人认为或许因为钓场环境等导致的差异,噪音型的拟饵并不太适用。针对军鱼的杂食性,我们也曾经多次使用软饵钓组,并无军鱼的钓获,我认为不适宜使用精细钓法。

结合自己一些钓获经验,并仔细思考了一些新手屡次爆钓的原因。我感受的攻击和咬口一般是在快速收线的不经意状态下,短抽、慢抽、停顿、挑杆、N形搜索~等操杆动作,但并未增加我的钓获,也更仔细观察到,小组里几位新手操饵的方式可谓极其简单――抛投下水杆尖朝下快速收线,如此反复!

放流和近岸脱钩跑鱼的经验令我惊讶的感受了军鱼的游动速度,军团巡猎下,我认为军鱼喜欢追逐和争夺快速移动类似小白条或自然色系的拟饵,这时,使用亮片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时我们应该做的只有一点:合理判断作钓水层。

四、搏鱼

作钓军鱼,痛失咬口、脱钩跑鱼等并非是低概率事件。遭遇咬口后,或是静默般感受挂底,或是连续重口~,合理的判定并作出扬杆中鱼――这场博弈可谓才刚拉开序幕,这里我想说的是:军鱼就饵后,往往令你感觉不到要饵(要线)!垂直般下坠,持杆向上弓鱼,这情形可能会持续十数秒甚至更长,我注意到一些新手这个时候采取的是快速后退,我个人是不建议的,适当卸力下,弓杆僵持,视乎情形加以收卸,快速后退会减弱杆线轮的协调控制,并导致脱钩。(军鱼对近岸浅水或人影是敏感的,作钓过程中我们也经常发现军鱼尾随拟饵近岸时快速转身离去)。

于是,博鱼到近岸阶段,你会强烈感受它左冲右撞的甩饵动作――翻滚――跳跃,搏击此时达到巅峰阶段,昨天作钓目睹的一幕博鱼情况实录:这个阶段里,快乐噜吖仍向上弓杆博鱼,CC60脱钩激射并袭向钓者头部,所幸并未击中,军鱼搁浅,他本人迅速飞身下水并成功拨鱼上岸。作钓军鱼的日子里,湿身的他不是第一个,也将不会是最后一个!!!近岸短距博鱼,我建议不要一味向上持杆弓鱼,以尽可能大角度为前提,与军鱼挣扎动作的反方向随机加以牵制。

五、保护军鱼

军鱼生长周期非常缓慢,对水质环境等要求也非常高,从鱼苗到大约斤来重大约需要四年时间,这是库区承包者告知我的。由于肉质鲜美价值不菲和所为的药用价值,被泛滥捕杀,能侥幸长至成鱼的可谓少之又少。行文至此,希望上述文字的总结,不会换来的是更高效率的杀戮!这里强烈建议如下几点:

1、军鱼刚烈且挣扎持久,使用抄网可有效避免搏鱼过程带来的一些损伤。

2、特别军鱼上岸后,请尽快用毛巾包裹军鱼,防止其跳跃擦碰带来的伤害,徒手抓住军鱼并不容易,这是个很好的办法!

3、请尽快放流。

4、军鱼为集群活动,请放弃你带回饲养和异地放流的想法!

5、如果你每次钓获军鱼都是以深喉为代价(尽管我还没遇过),那么请你检讨扬杆时机,或建议不要钓了!

6、产卵期尽量不要作钓,产卵期作钓并且不放流大小通杀者,与屠杀无异!

这是应当自由游弋在山间库区或溪流的精灵,每每钓获后我甚至不能正视其忧郁而又多情的眼睛。此文献给每位用心钓鱼的朋友,当你看到这里,那么你就是了!以上总结仅代表个人的一些观点,还望抛砖引玉,引以讨论并加以斧正!

春季钓鱼的三个影响渔获的要素


虽然春季是每年钓鱼的黄金时期,但真正好钓鱼的时机应该在3月过后,也就是下个月开始,户外钓鱼人才逐渐增多。当然在自然水域中垂钓,除了要有好的运气之外,还必须懂得一些冷知识,所以到了初春,万万不可直接开钓,只有多用以下这3个技巧,渔护才有可能爆满。

一、春钓浅滩的真正意义

其实春钓潭,夏钓潭,这样的选位钓谚完全是站在人的角度去考虑,但作为钓鱼人,一定要清楚鱼和人是有所区别的,所以春钓滩的前提必须是气温合适。比如到了仲春时期,温度上升较快时,浅滩处的温度明显要比深水处高,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滩而钓。

二、开饵搭配牢记两个字

另外在初春气温不高的情况下垂钓,不管是钓狡猾的鲤鱼还是钓鲫鱼,饵料都需要遵从两个字,一个是腥,一个是活,也就是说,春季初期钓鱼还需要按照冬钓的思路来。比如选用鲜活的蚯蚓饵,但虫饵有一个弊端就是诱鱼效果不强,所以这时也可搭配一些商品饵作钓,在开商品饵时,尽量加入适量的虾粉或者螺肉等腥味饵料。

三、调低钓高增加上鱼率

经验丰富的钓鱼人,应该都有发现,在野钓的过程中,一般调低钓高或者调低钓低用的比较多。这是因为野生鱼的警惕性比较高,如果选择调高钓低,鱼只要靠近饵料准备吸食时,两饵之间摇摆不定,很有可能会吓着鱼儿,而且即便有吃口,浮漂出现的假信号也比较多,当然这样调钓完全是按照以不变应万变的思路来进行。

综上所讲述的正是:在初春时期,户外野钓必须懂得的3个冷知识,也希望钓友不要被有些钓谚给误导,当然钓无定律,若是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与众多钓友讨论。

了解影响鱼摄食的几大自然要素


鱼类除了维持生命最基本的新陈代谢以外,其正常游动、觅食和避敌、避害的逃逸以及鱼类抗恶劣环境、抗击病原体侵袭、受伤和患病时修复被损害组织等都会大量消耗体内的营养物。因此,鱼类会不停的摄食以补充自身的需要,但这只是鱼类在正常环境下的生存模式。那么,鱼情、水质和气候究竟会对鱼类的生长和我们的垂钓都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说一下鱼情:

垂钓是在水中有鱼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一项体育活动。那么,最基本的外出垂钓条件就是要确定所去的垂钓水域是否有鱼!在确定有鱼之后,还应该对鱼的种类、大小及密度做些详细的了解,其次还要对已经钓到的鱼的健康状况进行目检,看看鱼的皮毛是否完整?是否患有各种常见的鱼病?因为身体不健康的鱼类摄食力较低,会直接影响到垂钓的效果!

一般病毒性和细菌性鱼病,通常表现出充血、发炎、脓肿、腐烂和蛀腮、竖鳞等;寄生虫引起的鱼病通常表现出黏液过多、出血、羽点状或块状的孢囊;疥疮病则表现在病变部位的发炎和脓肿;白皮病是在病变部位发白、黏液少等等。

因为我们是为垂钓做准备而不是去搞养殖,所以知道这些简单的对鱼病目检的常识也就足够了!

其次再说一说水质:

水色标志着水的肥瘦程度和水中浮游生物的多少,同时也反映出水体的清洁与污染的程度!有经验的钓手一般都可以通过查看水色来分析和判断水质:

1、黄褐色水

(包括褐色水和褐绿色水):

此种颜色的水体所含的藻类以硅藻、绿藻门的藻类为主。硅藻是许多水生动物及其幼体的优质饵料。当硅藻大量繁殖时,水体的颜色会呈黄褐色,该种水色是垂钓的上等水色!

2、黄绿色水、草绿色水

此种颜色的水体中所含的藻类主要以绿藻门的藻类为主,如球藻、新朋藻、多芒藻等。一般情况下,生长绿藻的水体颜色呈黄绿色,绿藻繁殖较多时水色呈鲜绿色。绿藻可以大量吸收氮肥,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所以以绿藻为主的水体是比较稳定的。以上两种水色的水质都比较适应垂钓!

当水体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硅藻就会大量死亡,水的颜色也会随之变化。如果发现水色太绿(如墨绿色)时,说明水质已经不适合垂钓了!

3、黑绿色水

此种水色的水体在天气比较热时,池塘的下风处常浮有一层绿膜,这说明水提中的浮游植物较多。水体中所生长的浮游植物以裸藻门的藻类(如双鞭藻、棘刺囊裸藻等)为主,这些都是鱼类不易消化的藻类品种。这种水质也不适合垂钓!

4、红棕色水

池塘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红棕色,且藻类在水中分布的也不均匀。此种颜色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甲藻门的藻类,如裸甲藻、多甲藻等。当它们大量繁殖时水体会呈酱油色,是水质变坏的标志!这种水质更不适合垂钓!

5、蓝绿色水

水体的颜色呈蓝绿色,水体的透明度较低。此种颜色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蓝藻,以微囊藻和螺旋藻为主。其中微囊藻也是鱼类不易消化的藻类。这种水质仍然不适合垂钓!

6、灰白色水

此种颜色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数量较多,它们是鱼苗的优质生物类饵料。但当这些浮游动物的繁殖达到高密度时,它们就会与鱼类挣氧,造成鱼类浮头,从而影响鱼类的正常摄食与生长。这种水质还是不适合垂钓!

除了观察,我们还可以通过常规的水质化验来衡量水体的各项指标,看看是否适合鱼类的生长与垂钓:

一:PH值(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鲤、鲫、草鱼等主要的鲤科鱼类所适应的最佳PH值范围是7~8。如果水体中PH值偏低,可使鱼类血液中的PH值下降,削弱其血液载氧能力,造成鱼类的生理缺氧;PH值过高则可能腐蚀鱼类的鳃部组织,使鱼类等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

二: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对鱼类的毒性较强,是诱发鱼类暴发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当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毫克/升后,鱼类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减低,而造成鱼类慢性中毒,此时鱼类摄食量降低!

三:氨氮产生主要原因是投放饲料过多和鱼类大量排泄物的累积及过度施肥而造成。正常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如果超过0.2毫克/升就会对鱼类造成危害,而且氨氮的毒性与水体中的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温度和pH值愈高,氨氮所产生的毒性就愈强。

四:硫化氢在缺氧条件下,由残饵或粪便中的含硫有机物经厌氧细菌分解而产生。硫化氢可与水底泥中的金属盐结合形成金属硫化物,致使池底变黑。硫化氢有臭蛋味,具强烈刺激、麻醉和影响鱼类呼吸作用,对鱼类具有较强毒性。在水体中硫化氢的浓度如果超过0.1毫克/升,鱼类就不进食了!

最后说一下气候

我们去垂钓的水域一般都是一些面积不太大的鱼塘或小型水库,水的流动性不大且封闭性强,因此其水体环境很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天气变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包括气温、日照、风、雨等,使水体的温度缺乏稳定性,对鱼的摄食、消化和生长都构成了重大的影响!

鱼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与水温相差只有0.5~1℃。所以,鱼的生理活动和生理过程是受水温制约的。鲤、鲫、草鱼等主要的鲤科鱼类的生存温度大致是0~40℃,适宜温度大致是25~28℃。在这个适宜温度范围内,鱼体内的消化酶最多,消化酶的活性强,因此,鱼的摄食最旺盛,消化力强,消化率高,并且其代谢水平也最高。随着温度的下降,鱼体内的消化酶数量减少,消化酶的活性急速减弱,所以,鱼的消化力迅速下降,对食物的消化速度明显减缓,其结果便是摄食量急剧下降!这就是在天气骤然降温或在有些往鱼塘里放地下水时钓不到鱼的真正原因!

相反,如果温度升高则会加速水中和水底的有机物分解,有机物分解耗氧在水体中一般占40%以上!至使池塘、小水库等在高温期很容易出现缺氧状态,鲤、鲫、草鱼等用鳃呼吸的鱼类,它们不能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只能利用水中的溶解氧。正常情况下,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是很低的(水温25~30℃,水中溶解氧饱和量为每升水8.11~7.53毫克),而且,水温越高,水中的溶解氧越少。

然而,水温越高,鱼的生理活动越旺盛,需要的氧越多,耗氧率也就越高!鱼的生理活动增强,但新陈代谢水平却下降,消耗的营养物质多可吸收的营养却少了很多!再加上缺氧,同样会造成摄食量下降!所以在天气闷热时垂钓同样很难有好的渔获!

通过了解各种因素对垂钓的影响,我想渔友们该不会再草率地外出去垂钓了吧?

野外台钓时应注意的五大要素


台钓法的优点被大多数钓友所认可,将它所运用到复杂多变的野钓环境中虽有点难度,但是仍然有越来越多的钓友开始在休闲野钓中使用此种办法。野外水域与养殖鱼塘区别较大,新手如果能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那么,在野钓时,是同样可以充分发挥台钓法的长处的。

一、准确找底

台钓法对找底要求很高,但是野外水域水底多坎坷不平,如果找底不准就会直接影响钓效。钓者每次抛竿要尽量将饵料准确地送到目标点,可以将钓者对面的某一物体作为参照物,让钓者与参照物呈一条直线。抛竿入水时要注意钩饵在这条直线上落点的准确距离,不妨借助压竿稍入水回拖主线的时候,竿稍入水有多长,来判断落点的距离。经常这样练习才能保证准确地找底。

当水底有枯枝烂叶或水生植物时,钩饵到底后往往会陷入其中,被遮挡的钓饵鱼儿难以发现。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适当增加钩距。比如平时我们钓鲫鱼常常定两三个钩距,这时我们可以增至4到5个钩距,这样可以避免钩饵下沉后被杂物遮蔽。

二、准确判定对象鱼

野外水域中鱼的种类繁杂,如果不明确主要的对象鱼是什么,我们的用饵就会不准确。所以当我们到达钓场,首先就要了解鱼的种类。不妨请教当地居民或常垂钓于此的钓友。也可以从鱼星上来判别,鱼星是鱼在运动、呼吸以及觅食过程中泛起的气泡,这种气泡不会仅固定在一处,大小不一,鱼儿不同、水深不同,气泡也有区别。

鲫鱼往往同时冒出两三个大小一致的气泡,鲤鱼的鱼星细密成群,并重视连续移动,水浅时还能发现水体被鱼搅浑的情况。

草鱼产生的气泡比鲫鱼大一点,但是不均匀,要么零星几个、要么成串地冒出来。

鲢、鳙群冒出的鱼星比较密集且大小不均,常常成团连片。

鳊鱼的小而零散、单泡多。翘嘴鱼会不断冒出黄豆大小的单个小泡,它们也喜欢群游,当我们看见连续冒出很多单泡时,就是翘嘴群进窝了。我们确定了主要的鱼种之后,自然会对口使用饵料了,所以出钓前需要备多种类型的鱼饵。

三、野鱼大小不一,如何配置钓组

野鱼大小不一,配置钓组相对困难。灵敏度配置高了,碰到大鱼就会折钩断线,大钩粗线上场,灵敏度又不高。所以我们到达某个钓场,也需要向别人请教一下对象鱼大致的体型状况。

如果垂钓重量在50~500克大小的鲫鱼,建议主线0.6至0.8号,子线0.3至0.4号,2至4号袖钩。如果对象鱼是鲤鱼,建议配1至2号主线、0.6至1号子线,伊势尼粗条4-6号钩。气温较低的时节,钓组可偏小一点,气温较高的时节,钓组就偏大一点。

竿子的调性需要根据钓手的熟练情况来选择,一般高手都能用小钩细线钓获大鱼,所以要根据钓手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除此之外,遛鱼的技术也要牢牢掌握。大致判断出了鱼的体型大小之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用饵,小鱼喜欢腥味、雾化的饵料,大鱼喜香爱素爱颗粒,掌握了这种一般性的规律,用饵才会相对准确。

四、如何钓流水与浅水

1、钓流水。

可以钓平水,首先不在连接环上拴子线,离底时增减铅皮让漂尖齐平水面。挂双饵上推浮漂,露出确定的目数,让铅坠轻轻触底,钩饵与子线平躺在水底。再就是跑铅钓法,将控制铅皮座的上太空豆往上移动五至八厘米,使主线能滑动于铅皮座中。鱼儿咬钩时,讯号会直接传给浮漂而不惊动铅皮,这种钓法是极钝的。

2、钓浅水。

水深在1米以内,可用较小的水皮漂配上短而细的子线,一般10厘米左右就能适应浅水。这种小漂吃铅少,如果遇上刮风,可以用肚子较大的枣核型短身浮漂,抗风性能不错。

五、避免小杂鱼闹窝

野外水域小杂鱼非常多,常用的应对办法有:

(1)搓饵趋于大和硬。这样做可以降低下沉时的雾化速度,较好地避开小杂鱼拦截饵料。钓饵沉底后小鱼也无从下口,给大鱼吃饵留下了可能。

(2)调灵钓钝。直接让双饵平躺于水底,小杂鱼即使闹钩也不会有明显的讯号传出,这样做中鱼率很高。

(3)活用跑铅。用重铅加快钩饵下沉,避开小杂鱼中途拦截。

(4)能夜钓则夜钓。小杂鱼夜晚活动不活跃,用夜钓来避开它们的骚扰。

用台钓法来野钓,虽然麻烦多,但我们总能找到好的方法来解决,相信会有更多喜欢野钓的钓友加入到台钓大军中来。

垂钓时,如何判断鱼层的4个小要素


不论是在野外钓鱼,还是塘口钓鱼,找准鱼层是很重要的,目标鱼的鱼层一旦找清楚,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判断和控制鱼层呢?

怎样判断泳层变化

当底钓无口或乱口时,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判断鱼儿泳层是否改变:

1.漂相异常需注意

当底钓无实口时,注意观察浮漂语言是否出现不正常现象,诸如出现浮漂站立前躺在水面的时间无故延长、浮漂站立后未到钓目前出现异常停顿感、浮漂下沉的速度明显缓慢、浮漂在站立或下沉过程中有抖动等现象,说明鱼儿已经上浮;

2.多次截口鱼上浮

在钩饵未到底前,多次出现截口,说明鱼儿已经上浮

3.鱼类习性分泳层

不同种类的鱼、不同体积的鱼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嬉息地和觅食地,诸如鲤鱼、鲫鱼属底层鱼,草鱼、鲢鱼、鳙鱼属于中上层鱼,大体型鲫鱼喜欢贴底觅食,小型鲫鱼有上浮觅食习惯,这些都是由鱼儿自身的生活习性所决定的

4.天气骤变鱼层乱

天气突然骤变,气压低、气温高、闷热无风,或早、中、晚温差过大等因素出现,鱼儿都会改变泳层。

底钓如何找鱼层

在底钓钓组不变或先找底的前提下,先剪铅皮并按每次510CM的距离下撸浮漂,由下向上,直至找到浮漂的顿口语言出现,有了实口鱼也就找到了鱼儿的泳层。

怎样将鱼层控制在固定水层?

将鱼层控制在中上层:若作钓中,中上层鱼儿偏多,这时候可以将鱼控制在这一水层。如果鱼在水皮,饵料就要开得松散一些,抛竿频率快一些。若想将鱼控制在中层,饵料的雾化状态就要比打浮弱一些,适当减少抛竿频率,等饵料到中层融散后提竿。

将鱼控制在中下层:若想将鱼层控制在中下层,应当进一步减少饵料雾化,尤其是将鱼控制在底层的时候,甚至可以搓大饵,加大饵料比重,减少抛竿频率,待饵料在底层完全散开提竿,防止提竿过于频繁导致乱层。

鱼情的变化对浮漂调钓的影响


钓鱼时,水下的鱼情时时变动,不断的出现变化,我们需要根据鱼情的变化选择合适的钓鱼策略。

面对鱼类的活动,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浮漂。调灵,还是调钝,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紧跟鱼情的步伐做出调整。

一、野钓生口鱼

在面对生口鱼时,我们具备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因为生口鱼常年在自然环境中,对人造的优质饵料没有抵抗力。而且,它们没有接触过钓鱼人,所以吃食会异常的凶猛。

面对生口鱼,钓鱼人只需要把饵料准备好,然后浮漂调灵。由于生口鱼吃食比较凶猛,给钓鱼人的反应时间很短,假如把浮漂调钝了,反应太慢的话,反而影响钓鱼的收获。

面对生口鱼,越灵的调漂,上鱼的几率越大,选择调高,钓低,子线在水中保持一个绷直的状态。基本上只要有鱼类吃钩,钓鱼人都能够快速的把握到鱼情的发生,快速提竿上鱼。

二、群鱼抢食

钓鱼活动当中,有些新手遇到群鱼争抢饵料的情况,往往会很开心,认为肯定是自己的饵料好,或者钓鱼准备做的好,爆护在望了。但实际情况下,越是抢食抢的激烈,上鱼的概率就越低。

这是因为,群鱼抢食浮漂会被快速的顶出水面,或者顿口速度变快,不过当你提竿的时候则会发现,空空的钩子一个,没有一条鱼在上面。所以群鱼抢食的情况,也被成为是乱口。

群鱼抢食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有太多的杂乱漂相,以及虚假漂相。钓鱼人想要明确判断真实漂相基本不可能。所以我们只能够采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选择钓钝,将浮漂调整为调低钓高,水下的子线就会因为调整,整条鱼线呈弯曲状,对于一些细小的漂相就会没有反应。

过滤掉大多数的虚假信号后,基本就剩下真实的吃口了,如果还是存在问题,则可以通过增加铅重,继续降低灵敏度,直到大多数的虚假漂相不再被反应为止。

三、钓滑口鱼

上文介绍到了如何钓生口鱼,生口鱼就是没有接触过钓鱼人的鱼类,而与之相对的,则是滑口鱼,也就是经常接触钓鱼人,也吃过各种不同的饵料的鱼类。

滑口鱼从名字上就能够体现出来它们的特性,极其的狡猾,会对钓饵不断的试探。而且吃口较轻,动作小,浮漂的反应也小。面对这种情况,钓鱼人自然是需要调灵,才能够将细小的漂相显现出来。一般情况下,选择体型较小的浮漂,调高目,然后挂小饵,浮漂灵敏度达到极致,极其轻微的鱼口也能够及时反映。

唯一要提醒钓鱼人的是,滑鱼的试探性行为较多,钓鱼人应该在获得清晰的漂相后,再快速出手。

四、野钓轻口鱼

轻口鱼和滑口鱼往往被人们混为一谈,滑口鱼本质上吃口并不轻,它们是因为长期养成的警惕性才会出现试探性吃口,而轻口鱼则是本身的吃口就较轻,天然的生活习惯。

面对轻口鱼,浮漂的反应较为微弱,所以钓鱼人在调漂时选择钓低,调低。并且,钓组也得变化,选择小浮漂,搭配上细线,将水下微弱的信号扩大化,鱼吃口的动作变得明显,自然可以提升上鱼率。

以上的介绍涵盖了比较常见的几类鱼情,自然环境丰富多彩,除了这几种情况外,鱼情变化多样,还需要钓鱼人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钓鱼策略。

野钓判断鱼情,直接影响你空军还是爆护


选择一个好的地点来钓鱼,对我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就直接影响到我们最后一天的收获。那么,当我们在野外垂钓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来判断鱼情是好是坏呢?

1、观水鸟而知鱼情

如果喜欢咋野外垂钓的朋友们,那么一定要好好了解一下野鸭、白鹭等等一类的禽类,因为通过此,我们可以判断这块水域的鱼情。如果看到原先在水槽边上休息的野鸭等等飞禽类突然起飞,或者看见白鹭等飞禽在水面上飞、盘旋等等,就说明这块水域的鱼情很好。这个时候,便可以选择在这块水域做钓,只要钓法正确,一定可以满载而归。

2、鱼活动而辩鱼情

当我们要想知道这块水域的鱼情是否适合垂钓的时候,首先要在隔着一段距离的外面听一听这里的水声,看看是否有鱼群跳跃发出来的击水声,有经验的朋友都这道,这样可以来判断鱼情和鱼的品种。此外,还可以根据鱼群吃草的声音等等来判断。如果有声音,则说明这里有鱼,如果没有声音,则说明这里没有鱼,或者只有很少的鱼。

一般适合垂钓的沟河的水的颜色大多都呈淡绿、淡蓝或淡青色、而适合垂钓的池塘的水的颜色一般都是淡褐色、淡白色、或者青色带点浑色,而且水的颜色越深,越说明这块比较难钓。

3、看水纹而知鱼情

在没有风的情况下,水面平静没有涟漪,也看不到有鱼活动,则说明这边的鱼情不怎么好;如果水面不时地有涟漪泛动,偶尔还会有鱼打出水花,则说明底下的鱼很多。特别是在水面玩耍的小鱼突然四处逃开,说明多事有大鱼在活动。当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鱼群大多浮在水面之上,可能说明这块水域比较缺氧,这容易导致鱼群没有食欲,垂钓起来比较困难。

4、闻水味而知鱼情

在开始钓鱼之前,可以选择站在下风口或迎风口闻一下水上吹来的风里,有没有鱼腥味,或者直接闻一下水里是否有鱼腥味,鱼腥味越浓则说明这里的鱼很多,而若是没有鱼腥味或者很淡,这说明这里的鱼情不是很理想。

5、看水草而知鱼情

根据垂钓地点四周的的水草也可以判断鱼情。如果水里的水草很多,就说明这里的鱼比较少,食草的鱼种更少;相反的,如果水里的水草不多,而且参差不齐,则表示这里的食草性的鱼有很多,是个不错的钓点。

6、探水温而知鱼情

通常情况而言,在野外的水温为15摄氏度到30摄氏度左右的时候,是鱼群最活跃、吃食欲望最大的时候。而当水温过低或者过高的时候,鱼儿很少有吃食欲望,垂钓比较困难。所以,朋友们在出去钓鱼之前,一定要观看天气预报,了解气候温度。

7、看鱼星而知鱼情

鱼星也就是鱼群在活动、呼吸、寻食的时候从嘴里吐出来的泡泡,一般这可以反应鱼群的活动方向、数量的大小、身形的大小等等。如果水里面有很多鱼星,则说明这里的鱼情不错,非常适合在此垂钓;而相反的,如果这块水域的水面上没有鱼星,则说明鱼情不是很理想。

8、看水色而知鱼情

在外野钓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根据水的颜色来判断鱼情。一般来说,水非常清的话,则说明这块水域没有鱼,即使有也非常少;而如果水很浑并且没有刺鼻的气味,就说明这块水域底下有很多鱼。

野钓水库大鲫鱼技巧的五大要素


时下,休闲垂钓的队伍日益壮大,有人感叹钓鱼的人比鱼都多,而垂钓的效果则因人而已。有人讲垂钓有三种境界,一是为鱼,二是为技,三是无为。就是说最高境界为休闲养性,已经超越了为鱼、为技的境界。而纵观垂钓队伍的构成,达到最高境界的可称之为大师级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而大多数垂钓爱好者却停留在或处于第一阶段,为鱼而战。

而能把第一境界与第二境界融为一体的、人则是垂钓队伍中的佼佼者了。水库钓鲫如何才能既发挥了钓技之长又有较好的收获呢?我的体会是要把握好五个要素的综合运用,即 :

1、芉与线阻的搭配

2、诱鱼打窝

3、选好钓位

4、综合钓技的运用

5、经验的总结与改进

这五个要素看似各自独立存在,但互为因果,如果运用得当,效果则是不言自明,如却不然,内心的感叹与遗憾也是显易而见的,以下是我对水库钓鲫五个要素的认识和体会,属一家之言。

一、钓竿与线组1、钓竿

钓竿一 般选用5.4m.或6.3m超硬调手竿为宜,根据实际水深选择钓竿的长度.我偏重於选择长节竿,长节竿具有重量轻、坚固不易折埙的特性,缺点就是携带不方便。短节竿便携也是可以的,短节竿使用过程中 折埙率远高于长节竿。长、短 节竿的选用看个人的喜好,不作定论。但垂钓归来,抽节凉竿是不可忽视的。

2、线组

(1)主线与子线

主线我一般选用质量适中的线号1.2号(直径0.148mm)至1.5号(直径0.202mm)为宜。因为在野外垂钓,主线如太细,遇到挂住网箱、虾笼、拉绳、杂物时易断线,主线过粗则影响主线的灵敏度。子线我一般选用0.6号(直径哦0.128mm)或0.8号(直径0.148mm)线,绑双钩,长子线为150mm,短子线为110mm。上下钩相差40mm。

上下钩如离的太近,很容易被鱼吞进双钩。再者。主线加子线的总长度我一般要比手竿的全长短200mm,这样在右手握竿飞鱼时,钓上的鱼正好提到左手位,比较方便实用。如果是齐竿线,钓上两把重鲫鱼还可,一旦稍大些,即使超硬调竿也有一定的弯曲度,特别是船钓,就会出现左手提线上鱼的现象,很不方便。

(2)钩

我钓鲫鱼一般选用伊势尼3号钩以下,为挂红虫方便起见,用红袖钩4-6号钩,总的看钓鲫用钩宜小不宜大,即使钓上半斤左右的鲫鱼或碰上一二斤的鲤鱼,钓线都能承受。钩要选用有倒刺的钩,尽管摘鱼麻烦,但不易跑鱼。有的朋友喜欢用稍大的钩,想兼顾钓大鱼,但小钩能钓大鱼,大钩则不多钓小鱼,用大号钩往往是大鱼轻易不见,小鱼也没多钓。当然,如果水库里的鲫鱼偏大,钓钩也要稍大一些儿。

(3)浮标

一般选用细长尾、流线型的浮标,视力差些的可选用标尾稍粗醒目的浮标,调标实际水域挂钩调水平。

(4)太空豆

一般一根主线上用六粒。四粒用于固定标座,用以深浅水上下固标座方便,两粒用于固定铅皮座。主线与子线连接我习惯选用连接环,实际垂钓时更换子线方便快捷。

二、诱鱼打窝

1、酒泡小米

水库钓鲫的诱饵华北地区用酒泡小米就可以。用曲酒浸泡山奈、丁香,一两跑好的曲酒加一包鱼具店有售的垂钓大仙或牛b鲫,可拌一斤小米,出发前头天晚上把米拌好,密封放置,第二天临出发前抓砕装瓶。

2、打窝

(1)打窝时可用专用竿打窝,这对及时补窝集中钓竿钓鱼是有明显作用的。

(2)打窝一般打二到三个为好,形状有线型、扇型、品字型、梅花型等,视水域情况、季节变化、上鱼情况而定,我一般倾向于线型和梅花型。抛钩远一点,慢慢向怀里拖标。逗鱼适宜线型,前后左右拖标适宜梅花型打窝。鱼多打点,鱼少打散则是应该注意的。

(3)诱窝的确定。实际垂钓时,视窝的实际效果决定取舍,一般主选效果最佳的窝垂钓。如上鱼不是太快,可选两个窝轮流垂钓,暂时不钓的窝要注意补上诱米。有时也可以利用发窝的时间差在窝外抛钩寻鱼,以便发现新的窝点,最终选择有效窝点的位置。

(4)钓饵。钓鲫鱼用红虫、蚯蚓、商品饵均可,我认为首选红虫。

三、选好钓位

水库水面大,一望无际,选钓点很重要。应该说钓鲫五个注意里选钓位是重中之重。如果说竿与线组没问题,诱鱼打窝也可以,选好钓位就离垂钓成功近在咫尺了。有时钓效稍差,很大原因就在钓位的选择上。现在水库租船的逐渐多了起来,船钓是件惬意的事情,选好钓位我的体会是:

1、看季节选钓位

早春一般选四至五米水深为宜,随天气转暖,适时调整水的深度向 浅转移。如果水面有鱼民网箱,靠近网箱边打窝为宜,这是因为网箱下边一是隐蔽易藏鱼,二是渔民喂鱼,漏点儿饵料足以吸引鲫鱼聚此。夏秋钓鲫对水深选择余地大,是深是浅。是钓明水还是钓草,视实际情况定。

2、看风向选位

迎风钓鲤,背风钓鲫。如船钓一定要背向风选位,这样,抛钩方便有准头。 逆风钓一是不易抛准,而是人也难受,三是如靠近网箱,极易挂绳,要么拽断子线。要么拽断主线,麻烦。春季多风网箱易漂移,四至五月份一般东南风较多,宜选在网箱的东沿处打窝。秋季和初冬。偏北风多,宜钓网箱北沿或东北、西北两角处。夏季中午会出现一定时间的间隔性不上鱼现象,有心的朋友不妨试试钓钩离底钓浮,视水深情况调整离底距离。

3、总结比较找位

(1)向当地人或垂钓朋友了解水库水深和具体水域出鱼情况,也可以向租船人了解其他垂钓朋友的钓效和钓区位置,供自己选择钓位参考。

(2)通过自己多次水库垂钓实际感受,观察分析,比较后确定垂钓区域和垂钓位置。

(3)如果不好确认,哪里垂钓的人多就到哪里去选位。

四、综合钓技的运用

1、把握第一信号

观标准确,不失时机是应该很好把握的。高手一般能及时扑捉到标上语言的第一信号,尽管实际操作有难度。作为垂钓者经过历练,还是要力争在第一信号出现时,及时提竿让鱼上钩。也就是说,在标略有下沉或上升的第一时间提竿,以求不见标动提竿中鱼的快感。

2、钓第二信号比较稳妥

鲫鱼吃食一般是先吸后吐,所谓厥着屁股游,吃食就抬头,讲的就是鲫鱼吃食的特性,表现在标上语言,往往是浮标略有下沉后则缓缓上送一目两目,这时提竿,十有八九中鱼。浮标上送下沉越稳,鲫鱼个头越大。如出现黑标,大送标或移位等现象,则是鱼已吞钩,提竿显迟的缘故,此时提竿一定中鱼。浮标上送下沉快、不稳、频繁则是小鱼闹标,此时也应提竿摘去杂鱼排除干扰继续垂钓。

3、提标和拖标

鲫鱼爱吃活动的饵食,这是它的天性。有时垂钓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时把标定在一个点上,既使在窝内,标长时间无反应,如果这时把标向上略提再放下,或者把标前后左右拖一下,很快就能中鱼。提标或拖标,一是造成钩饵处于活动的过程中,二是可以减轻垂钓者视觉上的疲劳,再就是这个点上无鱼,另一个点上就可能有鱼。人勤鱼不懒,收获在必然。

4、打窝后离窝钓

诱米打到水下,聚鱼有个时限,二十分钟至四十分钟不等,特殊时间更长,打窝即上鱼只是个例。我感觉打窝后可先在窝外下钩找鱼,就是说先打的窝不一定正好打在鲫鱼洄游的路线上,或者说 窝下不一定有鱼,此时可在窝外找鱼。有时窝内无鱼窝外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在出鱼的钓点重新定窝,钓些时间再返原窝验证。有时打好窝要守,有的朋友一看窝内无反应,没耐心,就挪地方从新打窝,折腾的次数多了,地方没少换,米也没少打,鱼也没多钓,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勤挪窝钓得多,挪窝多钓不着,讲的就是挪不挪窝的辩证关系,其中关系只有自己去感受把握了。当然,如果一个多小时窝内不上鱼,就该考虑放弃了。

5、窝内间歇性无鱼

垂钓过程中有一种间歇性无鱼现象,需垂钓者警惕,很好的窝钓着钓着不上鱼了,几个窝均是如此,浮标一动不动,有时长达半小时到一小时之久。此时垂钓者极需自信心,要相信窝没问题,过去这一阵照常上鱼。其中道理本人也说不好,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十一点到十四点之间,有时早七点左右也有,只是与中午时段相比,无鱼时间略短。有种说法是大鱼进窝小鱼跑,会出现间歇性歇鱼,但分析开来也不像,令人困惑。

6、钓鲫几根竿好

用几根竿垂钓?因人而异看喜好。有的朋友喜欢支两根手竿,也有朋友手、海竿都支。我感觉上鱼正常的话一根手竿便于集中精力,并不少钓。

五、经验的积累与改进

1、学习。要学习些垂钓的理论知识,多看些有关垂钓的书籍,分析了解鲫鱼的习性和钓技,注重实际运用和比较,选择运用实战中有效的方法和钓技,不能教条。要多与有经验的钓友沟通交流,从中增加感悟。要在实践中分析比较不同钓技的作用效果,形成自己的多次实践验证了的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步大约就可以稳坐钓鱼船了。

2、坚持写垂钓日志。要把每次出钓的情况做好记录,注意要把经过的或是听到他人说的有关水域的垂钓信息记录下来,过些时间做个分析,日积月累后看能否从中找出规律性,一旦掌握了垂钓的规律,想不上鱼都难。

3、水库钓鲫鱼那个时段最好。我的体会是,就全年而言,阳春四月、金秋十月为最佳鲫鱼垂钓期,其他月份次之;就全天而言,上午比下午好;就风向而言,刮西北、东北、东南风比刮南风好,有风比无风好,但风大了不好;就刮风下雨天而言,钓风前雨后好,有时 夏季小雨天垂钓能有意外惊喜;就钓明水还是钓草而言,不能教条,哪有鱼就在哪钓。

4、要善于动脑筋,钓的好为什么?钓不着为什么?别人钓的好是什么原因?是钓位没选好?还是气压问题?是线组没调好?还是饵料不对路?总之,要多看、多思、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你琢麽得多了并且敢于实践中探索,有收获是肯定的。有些钓友垂钓心切,到了地方找个位置就开始施钓,效果不好就再换个地方,几经反复仍是如此。善于思考是一个好的垂钓者必备素质之一。夏天垂钓效果不太好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因为钓深水钓位不好确定,浅水手竿垂钓习惯了不愿用海竿施钓,加上浅水手竿垂钓虽说不丰也还过得去,后来有一次夏季天正热的时候想起钓深水(八米左右),结果效果奇好,整个夏季全钓深水。现在回想夏钓潭的前人经验真的不虚。

以上五个方面的水库钓鲫的体会,只是个人感受,钓渔技巧不一定科学,说出来和钓友切磋,算是抛砖引玉吧。

野钓鲶鱼时依据水情鱼情选择钓位技巧


昨晚可能是气温低,鲶鱼不怎么吃钩北风太大不好钓鲶涨水急流不好钓鲶涨水太大站不住坠等非自身因素引起的白跑一 趟这些问题都常常听见钓友们提起,钓友抱怨的这些因素,归根结底也就是天气、水情和潮汐等客观因素。本文通过文字对这些因素变化的情况简析,找出野钓辽河鲶鱼的最佳钓点。

一、水情

1. 急速涨落水期间,夜晚不宜出钓。有些河流下游容易形成典型的宽滩窄槽,一湾连一湾,有的河湾外形圆滑,已经发展成对头湾(实际是S湾,后来发展成8字 湾,也就是对头湾),因所选钓点往往是在河湾内,而急速涨落水的河湾岸边是不安全的,所以不建议出钓。另外,水流急,抛竿也不会稳定;急速落水鱼儿会顺 走,因此无论是急速涨水还是落水,都不宜出钓。

2.辽河六间房流量小于500立方米每秒出钓才好。流经六间房水文站的是辽河,往下几乎无 大的支流汇入,六间房水文站的流量可以预示着辽河下游下一阶段水位的变化情况。经笔者观察及实战,六间房流量小于500立方米每秒,这一时间盘山河闸(辽 河下游)河水面距平槽水位不足1米,上游河水已经完全归槽(河水不溢到岸上),垂钓鲶鱼效果好。

3.只要辽河河水归糟,人能安全靠岸,就能出钓,此时要把握机会,越早去效果越好。

二、潮汐

盘山河闸以下的辽河属于感潮河段。盘山闸,是枯水期潮水能达到的最远点,其潮位差(即最高潮时水位和最低潮时水位之间的差)在0-1.4米左右。越到河口,其潮位差越大。受潮位差影响,在感潮河段选钓位,施钓放置钓竿时要先考虑这个因素,免得涨潮人不安全,竿落水。

鲶 鱼眼小畏光,常栖息于硬基质水底的深水缓流隐蔽处,而河底的河坎(即凹陷的坎子)正是鲶鱼所藏身的位置,也就是钓友所说的鱼道。如所选的钓点河道近似 笔直,河底水的流速几乎和水面一致,水面几乎没有水底向上翻花的情况出现,显然,河底一马平川,河坎发育不好。根据鲶鱼的习性,易知这样的地方鲶鱼很少。 如决定出钓的位置河湾弯曲度较大,比如类似直角弯,甚至是弯,这样的位置,河底的河坎发育就会很完善,有凹陷的坎子,鲶鱼多愿意在这里驻留。像这样 的位置,非感潮河段辽河盘山闸上游南岸有吴家兴安护岸一带,北岸有王家村一带等;感潮河段闸下也有多处,如铁路桥下、谷家村一带、陆家村一带、裴家村一 带、河下等村一带、西河沿村一带等等。但个别地方由于有护堤石坝存在,抛竿易挂底,备用铅坠是不能少带的。另外,这样的地方水的流速受潮汐影响小,是很好 的钓点了。

三、鱼情

近几年由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落实,辽河干流水质逐步得到改善,鱼情见好。就年份来讲,丰水年份要好于枯水年份,特别是发洪水的年份,鱼情更好,更宜多出钓(但要注意安全)。

野钓选择时间的三个温度要素


三温是指气温、水温和鱼的体温。鱼的体温受控于水温,水温受控于气温。就钓鱼而言,三温中的关键是水温。因为,只有鱼的体温与水温维持在等温范围内,鱼儿才能接受钓者发出的刺激,并作出进窝和咬钩的反应。

一、鱼类变温方法

鱼类学家认为,大多数鱼类的体温略高于周围水温0.5~1℃,并终生保持。当水温变化时,鱼类总是把体温调节放在首位,先保证体内环境的稳定。如果温度陡升或陡降,它们轻则生病,重则死亡,故鱼类一定要对自身做出调节,以适应水温的变化。

1、鱼的行为性体温调节

鱼类和陆生动物的爬虫类(如蛇)和两栖类(如青蛙)同属冷血变温动物。当外界温度过高时,蛇和青蛙会躲到荫凉的地方避暑;在气温下降时,则寻找阳光取暖或钻入地下。在自然水域,因水深且域广,故水温的分布是不均的、变化的和分层的。

还有氧浓度的分层,使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含鱼类食物链)有了一个选择最适生活水层的机会。聪明的钓鱼人悟出了鱼也分层的环境背景,不但掌握了底钓鲫鱼的方法,还创造出了踩水钓鲫(离底钓鲫)、半水钓鲫和浮钓鲫的招术。

2、鱼的生理性体温调节

在水面较小、较浅的水域,如水温急剧变化(如寒潮侵袭),使鱼无法用移位手段去完成行为性体温调节时,它们只得被迫地进行生理性体温调节。这是一种被动的调温方法。鱼类对水温变化最敏感的部位是皮肤中的微血管和鳃血管。

指挥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鱼类生理性体温调节机制,鱼类学界尚无统一定论。恒温动物可借助寒颤主动产热(可使机体代谢率提高4~5倍),也可借助发汗主动散热(出1克的汗,可散发体内0.6千卡热量)。

而鱼类却无此生理功能。当寒潮侵袭水温突降时,它们躲在沟坎下,水草旁,像桑蚕脱皮一样,一动不动,不吃也不喝,在几天几夜的原地呼吸过程中,缓慢降温,实现与水温的一致。

原来,在鱼的鳃丝和鳃小片上布满了微血管,血流方向与进入口腔的水流方向恰好相反,就像汽车车头上的冷却水箱。这种结构(被称为逆流系统)和运作方式,不但保证了鱼类与水环境进行充分的气体交换(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又通过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将环境温度的变化传遍全身。寒潮过后,小鱼先开口。

(1)小鱼的鳃表面积与体表面积之比大于成鱼

(2)小鱼的呼吸频率大于同种成鱼,而呼吸频率决定着流经鳃的水容量。因此,当环境温度变化时,小鱼首先完成体温调节进入索饵程序。快速游泳的鱼类(如翘嘴(鱼白)),鳃发育相当好,鳃丝和鳃小片数目众多,它们利用连续快速游泳而造成强制性呼吸水流,使水流大量地,不停地流过鳃区,这要比运动迟缓,鳃丝短,鳃小片数目少的底栖鱼类,较早地使体温与水温达到一致。在寒潮侵袭,雨加雪的天气中,翘嘴鲌疯狂抢食,常使我们获得丰收。而鲫鱼却懒得开口,要寒潮过后晒三天(出竿),就是这个道理。

二、几个温度数值的参考(针对鲫鱼)

1、最适摄食水温

鲫鱼最适摄食水温为15~30℃。在此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鲫鱼的新陈代谢作用加强,活动量加大、摄食量加大、耗氧量加大、上钩后的反抗能力也加大。

2、启动摄食水温

在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里,冬季鲫鱼结群向浅水区觅食的启动水温(水面下30厘米处的温度)是8℃。条件是,这个8℃是由几天前逐渐上升而至。低于这个温度,鲫鱼多在深水栖息区小范围觅食或停食。

3、繁殖水温

18℃是最佳繁殖水温。有时在13℃时,就出现了繁殖行为。

4、极限水温

大多数鱼类能忍受0~40℃的温度。鲫鱼也不例外。

5、当水温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晚秋季节):

鱼类停止生长并开始脂肪的积累。根据这一生理特点,在鱼饵的选择上要对症下药、投其所好。

6、水温到20℃以上时

肥水中极易产生缺氧现象。

三、水温分布的三种类型

随着水温变化来移位,是鱼类变温的主要手段。根据湖泊的热力学分类,按湖水温度的分布可分为三类,即正分层、逆分层及全同温,这种分类又与纬度和季节紧密相连(见下表)。

我国湖泊温度大体分类状况

季节 区域 区域 区域

北方 长江中下游 南方

春季 全同温 全同温 正分层

夏季 正分层 正分层 正分层

秋季 全同温 全同温 全同温

冬季 逆分层 全同温 正分层

1、全同温型:

全同温是指在24小时内,湖泊表层含岸边浅水水温与深水底层水温基本上保持动态一致而不分层。

我们知道,水在4℃时密度最大、最重,高于或低于4℃的水密度依次渐小、渐轻。水的这个物理性质,使不同温度的水层水域,产生了垂直对流或环流运动。钓鱼视频list-video.html 引起水温度化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和水表层的蒸发。在晴好天气下,沿岸浅水较湖(塘)中央深水增温快。湖(塘)中形成了两个相向运动的环流(图一a)。夜晚降温时,沿岸浅水较湖(塘)中央深水冷却得快,湖(塘)中形成了两个相背运动的环流(图一b)。在这种相向和相背的环流中,整个湖泊水温达到了全同温。鱼儿随环流游动和移位过程,就是找暖水过程,就是变温过程,也就保证了体温与环境水温的和谐与统一。在春、秋(含长江中、下游的冬季)湖泊处于全同温状态下,我们只要抓住鱼儿找暖水这个原则,来选择钓位和出钓时机,必定会获得较好效果。

暖水在哪里?它何时出现?这里只能作出原则性回答:

(1)由于水的导热性较差,浅水升(降)温比深水要快。

(2)由于水的密度比空气大,最高水温和最低水温要比当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刻滞后1~2小时。如有风浪,滞后时间相应缩短(这是水温与气温的第一层关系)。

2、正分层型:

在炎热的夏季,太阳直射水面,表层水升温快,底层水升温慢。表层水温度高,密度小是热而轻的水会留在表层。底层水温度低、密度大是冷而重的水,会留在底层。在较深的湖泊中,表层与底层之间常会出现跃温层。其特点是,水的深度增加不多,温度下降却很快,温度梯度较大。由于上热(轻)下凉(重),很难自由流转、混合。从而形成分层停滞状态。在湖泊的热力学分类中被称为正分层。在我国的夏季,从南到北的大多数湖泊都是这种正分层状态(图二)。

在风的吹动下,分层停滞的水也可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垂直流转混合。其混合流转的深度取决于上、下水层温差和风力的强弱。

分析夏钓深(荫)的水域环境

⑴浅水处白天水温一直徘徊在30℃以上。超过了15~30℃鲫鱼摄食的适温范围。鱼儿不会到浅水区觅食。

⑵深水区水温一直稳定在鲫鱼适宜温度,含氧量虽然较低,但鲫鱼的进食速度(鱼儿咬钩动作温柔)放,还是有能力摄食的。夏季夜钓上鱼好也有此方面的原因。

3、逆分层型:

在寒冷的冬天,我国北方湖泊的水温呈上冷下热的逆分层状态。但它绝不静止,就是结了冰,阳光仍可穿透冰层,使冰下水温处于动态之中。1978年3月1日,大连水产学院金州养殖场,进行了冰下水温测试。冰厚20厘米,冰下水深1米,与冰接触的表层水温为0℃;底层水温为2℃;冰下40~50厘米处的水温为6.1℃。这种现象的存在,必定引起冰下水的垂直对流。冰钓时,应钓多深?是否非得钓底?上述冰下水温的实测结果,从理论上说,鱼儿在冰下最活跃和密度最大的水层,必然是最暖水层。反言之,找到冰下最暖水层,也就找到了鱼儿最密集的水层了。

下列三因素对冰下水温产生影响:

(1)冰的厚度对太阳辐射有影响。科学家实验,冰厚7厘米时通过的直射辐射占入射辐射总量的72%。当冰厚增加到35厘米时,则降至48~52%。

(2)冰的透明度对太阳辐射也有影响。冰中的小汽泡比大汽泡更能使冰的透明度降低。

(3)冰上若有积雪覆盖。则太阳辐射穿透冰层的热能又大打折扣。

冰钓的另一个障碍是因冰层封盖,冰下容易缺氧(较大的湖泊、水库、鱼儿不太密集的水体,一般不缺氧)。吉林省水产研究所的陈多序等同志撰写了越冬鱼池应用过氧化钙增氧及改良水质试验的论文。

大意是:打个冰洞,投入过氧化钙(CaO2)3.5克,就可使水下1平方米水面产生增氧效果。由原来的3.06毫克/升上升至8.32毫克/升。投入一次,连续产氧时间可达20天。过氧化钙每千克仅3元左右。鱼药商店有售。

四、关于温差与钓获量

上海钓友于1996年11月和1998年1月撰写了温差与钓获量和再论温差与钓获量文章。文章指出:我翻阅了20年的垂钓笔记,摘录了近300次有关温差的记录,然后按四季编排、分析,寻找温差与钓获量的关系。钓获量最大时的温差是:春、秋为4~6℃;夏为6~8℃;冬为2~3℃。

以温差来预测垂钓成绩的办法,简单易行。只要听听天气预报就可决定今日是否出竿了。

小结:

理顺三温关系要点:

之一、钓者应明确等温概念。即鱼儿只有在自身体温与水温处于等温状态下,才能自由觅食。

之二、水温变化时,春、秋、冬,鱼儿向暖水移位,夏季向冷水移位。

之三、水温变化与气温呈正相关,但变幅要小,时间也要滞后(有风浪时,滞后时间缩短)。日平均水温一般高于同日的日平均气温。

之四、在同一地区,大水体比小体升、降温速度慢,深水又比浅水升、降温要慢。

之五、小温差天气,鱼儿活跃。若连续数日,则会因光照减少,降低了水生浮游植物的造氧能力。鱼儿会因缺氧厌食。

野钓判断鱼情好坏的八个要点


选好垂钓的地点,对我们钓鱼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乎着我们一天的渔获数量,那么在野外的钓场,我们要怎么判断鱼情的好坏呢?下面小编就来和各位钓友说一说判断野外水域鱼情好坏的八个要点。

一、观水鸟知鱼情

首先,喜欢野钓的钓友最好了解下鸬鹚、野鸭、白鹭等飞禽类的样子,这样钓友们来到湖泊、河流,看到栖息在水草边的野鸭、白鹭等突然起飞,或看到白鹭在水面的上空盘旋、翱翔,鸬鹚、野鸭在水面戏水,那么就可以判断出这里的鱼情很好,钓友即可开竿施钓,只要钓法得当,必然有理想的收获。

二、闻水味知鱼情

由于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张,加上某些偷猎野鸟的坏人增多,也许所钓水域没有水鸟栖息,那么我们就可以闻下水味来了解下这片水域的鱼情。

垂钓之前,迎风站或蹲在岸边(俗称下风口),闻一闻从水面上吹来的风有无鱼腥味,或用手捧水闻闻有无鱼腥味。鱼腥味越浓,表明鱼群留下的粘液分泌物所形成的泡沫就越多,鱼也就越多,反之,则无鱼。

三、看水色知鱼情

去野外的钓场垂钓时,我们可以观看水色来了解水中鱼情如何。古人有云:水至清而无鱼。钓场的水太清,一般水下都没有鱼或者鱼非常的少,水浑而无刺鼻的异味,那么说明水下鱼很多。

在沟河中垂钓,适合垂钓的水色多里淡绿色、淡蓝色或淡青色,如果水草较多则水色比较清淡。池塘中最适宜的水色是淡白色、淡褐色、淡绿色或清中略带点浑(围田、围垦养鱼),色泽越深越难垂钓。

水色太浑,鱼看不见食饵,会给垂钓增加一些难度,钓友需要用针对性的钓法才会有收获;水色较清有鱼,但水又很浅附近没有浮萍水草等障碍物隐蔽,鱼容易看见人和鱼竿的影子,不敢前来摄饵,应当耐心守钓。

四、看水纹知鱼情

在无风或者微风的时候,水平如镜,或者只随风起一些涟漪,看不到小鱼活动,那么水下的鱼情并不是很好。要么没有鱼,要么鱼很少,或者鱼没有进食欲望。

如果水波粼粼,水面不时漾起涟漪,有鱼打出水花、游涡,或追逐嬉戏,时而跃出水面,表示水下的鱼很多。尤其是水面游动嬉戏的小鱼突然受惊,四处逃散,或水面有隐约的波纹,多是大鱼活动觅食所致。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不利于我们施钓,拿就是鱼群浮在水面嚼水,这是水里缺少氧气,鱼儿浮在水面呼吸空气,此时的鱼儿进食欲望很低,即便施钓也不理想。

五、试水温知鱼情

和人一样,鱼儿也有适合生存的最佳温度,一般而言,野外的鱼儿在15℃~30℃的时候非常活跃,进食欲望大,因此施钓起来非常容易。而在水温低于5℃或高于30℃(鲢鳙鱼、热带鱼除外)的时候,鱼儿很少进食,因此不适合我们钓鱼人出钓。

出钓前钓友可以先看下天气预报,一般天热钓早晚,天冷钓日头,这是不变的定律。实际作钓还要看天气是否会突变,前后几天温度是否恒定等等。

六、看水草知鱼情

野外水域垂钓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可以根据所钓水域的水草来判断水下的鱼情。看水中有无水草长出,水草多鱼少,食草性鱼少。看水草的痕迹,如果水草头残缺不齐,草茎漂浮,表明食草性鱼类较多。如果露出水面的草叶震动,那么草丛中必有鱼栖聚,是垂钓的理想场所。

七、看鱼星知鱼情

鱼星是鱼类呼吸、觅食、触动泥土或从鱼嘴里吐出的水泡。鱼星是反映鱼类游动的方向、品种、数量、大小、密度高低的重要标志,鱼类的种类不同,出现的鱼星也不同。

鲫鱼的鱼星:水泡细小而密集,一次连续两个或多个,大小基本相同,有时一大一小。水泡的大小决定鲫鱼的大小,50克的鲫鱼鱼星细如绿豆大,500克的大鲫鱼鱼星有蚕豆般大。

鲤鱼的鱼星:水泡成团,大大小小,一次连续数十个同时向上冒,持续不断向前移动,水泡越多越大,说明鲤鱼也越大。

草鱼的鱼星:水泡比鲫鱼的泡多且大,但又不如鲤鱼的多而成团,一般先冒一两个较大的水泡,尔后陆续冒一些小的水泡。

如果水中鱼星多,那么水下的鱼情非常好,适合开竿施钓,反之,如果水中没有鱼星,那么就代表这片水底没有鱼,或者鱼很少。

八、看鱼活动知鱼情

看水下鱼情好不好,我们首先要在没有靠近野外钓场的时候听水声。具有一定垂钓经验的人都知道,根据鱼跳跃时伴随的击水声,可以判断鱼情和鱼的种类,听鱼儿吃草发出的嚓嚓声和大鱼追捕小鱼发出的扑通声,有声则有鱼,无声则少鱼或无鱼。

来到钓场近处的时候,我们要看看岸边有没有小杂鱼游动,如果有,那么就代表其他鱼也有,而小杂鱼越多,那么就代表这片水域的水情很好,有很多鱼。钓场应该立马开竿垂钓。

鱼星与地星的辨识及施钓五要素


鱼星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水面上看到气泡。当鱼发现食物并准备摄食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必须先把鳃盖关闭,然后张开嘴,此时口腔内形成含碳气体。这种气体轻于水,会悠悠浮上水面而破灭。鱼群越集中,争食诱饵的现象愈激烈,摄食速度愈快,鱼泛星的现象也就愈盛,而不同的鱼类和水里的动物,包括龟、鳖、虾、蟹,都能泛出代表它们特征的鱼星上来。根据这些特征,就能判断出它是什么鱼,大约有多重。

鱼星是观察鱼类在水下摄食情况的凭据。根据鱼星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判断出它是什么鱼,大约有多重。学会识别鱼星,对垂钓是大有裨益的。

在自然水体中,还常常会看到有许多地星冒上水面。没有经验的钓者,往往会把地星与鱼星相混淆,造成失误。地星多产生于春夏秋季的高温天气。在多淤泥、多腐殖质的静水池塘中(流水中也有),水下腐烂物质遇高温发酵,经过霉菌的分解作用能产生一种可燃性的沼气。沼气不断泛到水面上来,遇到空气即逝,此即是地星。

地星有两个特征:一为散乱,到处乱泛,大小不一;二为固定,即在同一地点。 地星与鱼星的区别在于鱼星集中,具有个性特征,而地星散乱细碎,垂钓者要加以注意。

鱼星的种类和辨识:

1. 鲤鱼:鱼星细密,有大有小,成团出现,在水面成片或带状,伴有浊水,移动缓慢

2. 鲫鱼:小而少,大小接近,三三两两,大多数是单个的,位置不固定

3. 鳊鱼:小且分散,黄豆大小,东一个西一个,陆陆续续冒出

4. 草鱼:较大,成串冒出,大小夹杂,比鲫鱼的大而多,但不及鲤鱼多而成团,有时也有单个或成双

5. 青鱼:位置变换没有规律,鱼星中除有小碎星外,总有数个大泡搀杂植物碎屑同时浮起,一般泛起一两片后就消失了

6. 乌鱼:小而密,上升快,长条形,消失较快

7. 鲶鱼:条状,细细密密,又细又多,不断移动

8. 黄鳝:它的鱼星是头伸出水面呼吸产生的,每个如豌豆大小,3-5个不等

9. 甲鱼:是其在水底爬行产生的,密集,成双行带状或圈状,大小不等,移动缓慢

10. 翘嘴巴:单个小泡,绿豆大小

11. 鲢鳙:与鲤鱼相近,但是大小泡更加不均匀,数量更多成团成片,不易消散

12. 泥鳅:细密,成串上升,泡沫状

地星:水底淤泥中的沼气,大小不等,但是和鱼星相比:破裂快,位置固定,不移动,受到外界干扰,鱼星会停止,地星不会,有地星之处,水中缺氧,无鱼可钓。

追鱼星施钓五要素:

一、要看

一看气泡上浮的特点,鉴别鱼星的真伪。观察气泡时,必须把鱼星与地星加以区别。鱼星上浮的表现特点是气泡大小不等,浮现水面破裂慢,泡源位置不固定,时有方向性位移,闻声而停;地星是塘底腐殖质受热发酵分解而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沼气泡,其特点是气泡大小相近,

通常成串冒出水面,表现形态单一,持续时间长,浮现水面即逝,泡源位置固定,不受外界干扰。

二看气泡上浮的表现形态,分辨水下鱼的种类、大小和密度。鱼的品种不同,鱼星上浮的表现形态不尽相同。比如鲤鱼的鱼星,通常在无风无浪时,水面浮现出呈圆形泡团,气泡大小不等,时而原地泛起,时而缓缓向前移动;单个气泡越大、气泡团直径越大,鱼体越大;鱼星浮现面积大,乃至形成气泡群,说明水下鱼越集中。垂钓者如能分清了水下鱼的品种、大小和密度,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鱼钩的大小、钓线的粗细、钓饵的类型和大小等。

二、要快

追鱼星施钓必须以快取胜。因为鱼星常常时隐时现,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有时一现即逝。这对垂钓者来说,追星施必须操作迅速。一是选择接近鱼星的钓位要快;二是操竿的动作要快。不论是长竿短线还是齐竿线,都要事先有准备,一旦发现鱼星,就可以迅速出击,不失时机地获取对象鱼。一般来说,在追鱼星施钓中,长竿短线递饵比扬竿式抛饵的钓效相对好一些。

三、要轻

鱼是通过内耳及其侧线的交互作用,感觉水体中高低频振动声波,辨别声源方向。声波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招引鱼觅食,当声波超出一定范围,将迫使鱼逃逸,以躲避敌害。因此,鱼的警惕性很高,对声音异常敏感,稍有惊动,就会向深水逃窜。根据鱼的这一习性,在追鱼星施钓时,就要求垂钓者,始终坚持以静为主,每个操作环节的动作都要轻。首先是接近钓位的动作要轻,切忌以沉重的脚步慌忙到位。再就是投递钓饵的动作要轻,严防钓饵、铅坠、竿尖击打水面。

四、要准

由于鱼星泛起的持续时间较短,欲从速上鱼,就要求钓饵落点准。准,对于长竿短线式递饵施钓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扬竿式抛饵施钓就有一定的难度,必须认真操作,如果钓饵一次落点不准,势必多次反复抛投钓饵,这就很有可能使水下鱼闻声而逃,贻误良机。因此,追鱼星施钓钓饵落点一定要讲究准确性,力求一次成功。钓饵落点准,还要及时把握鱼星的移动方向,也就是抓住鱼在水下觅食时向前游动的方向,判明鱼头所处位置,及时、准确地将钓饵施向鱼头的前向,以提高钓效。就鲤鱼水下觅食来说,在平静水面,鱼星成团状向前移位时,垂钓者直觉明显,准确施饵较容易些。而在二、三级风天气,鲤鱼的鱼星一般是持续性单泡出现,并有位移方向。因此,垂钓者在有风力干扰、而鱼星浮现又不很明显的情况下,必须敏锐地察觉水下鱼的游动方向,若能做到及时发现,准确掌握钓饵落点,恰当选配饵料,时值夏秋季,其钓效是尤为明显的。

五、要引逗

鱼具有敏锐的运动视觉能力,在光线暗淡、水体混浊的水下,能机警地感受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运动,甚至是微小的动作,以满足觅食和逃避敌害的需要。垂钓中时有发现,在钓饵尚未沉落塘底时,鱼则半路抢食上钩,说明鱼的运动视觉起作用。因此,追鱼星施钓时,还要注意视情引逗,招引鱼的运动视觉,提高钓效。有时在鱼星密集、钓点准确、钓饵又对路的情况下,往往浮漂较长时间毫无反应,这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钓饵嵌入塘底乱石间、杂草缝、凹坑处、淤泥中,致使钓饵自然隐蔽,可能不易被鱼发现;二是由于气温、水温、气压等外界因素影响,可能鱼的觅食需求一时减弱。对此,垂钓者可采取间歇性提竿引逗的方法,上下轻微地提动钓饵,也可以向左或向右、向前或向后缓慢地拖动钓饵,促其动感,以引起鱼对移动目标的注意力和诱惑力,唤起鱼的吞食欲望,从而达到提高钓效的目的。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野钓时影响鱼情的五个要素》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野河钓鱼鱼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