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秋季钓鱼需要灵活应变(实例分析)

2021-06-18

我们知道8月初虽已立秋,但由于还处在末伏,正午尚能感觉到秋老虎的威力,江淮地区的正午温度能达到35℃左右。但是,一场秋雨一场凉,毕竟季节不饶人,立秋后弱冷空气初现,早晚与中午的温差拉大,天气显现出秋意渐近,夏味犹存的状态。

气温的大起大落会迫使鱼儿频繁调节自身的生理技能,在不 同的深度来回迁徙,也给钓友在选钓点、泳层时造成困难。而夏末秋初的温差变化,是直接影响初秋钓获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初秋垂钓的一切准备都要围绕温差来 进行。我们应该随着近期天气、温度的变化,随即应变做好两手准备。

初秋时节的温差变化,要求钓友在 选点时灵活多变。晴热高温时,深水区和草区水下凉爽,鱼儿喜欢藏身其中,可以沿用夏钓潭夏钓荫的策略。在早晚或阴雨天,则可以钓2米左右的浅水 区。气温的起伏不但影响着鱼儿的活动,给选择钓点带来困难,也给鱼儿的食性带来变化。初秋时节,鱼儿的食性一般会与夏季相似,喜食清淡、清香的素饵。但 是,如果出现连续一段时间的阴雨天气,使用腥香的荤饵鱼儿的上钩率就会明显提高。

去年8月3日,我所在的城市25℃-34℃,阳光强烈。我使用3.6米手竿和清香饵料在河边钓鲫鱼,起初1 米多的浅水区效果不错,随着气温的升高,鱼口慢慢变稀。为了躲避火辣的太阳,我将钓点搬到跨河大桥下,桥下微风习习,小鲫鱼的咬口很旺。不远处的钓友也纷 纷搬了过来,收获也都不错。

而错失良机的钓友只能钓深钓远,才有一点收获,而且正午以后就不见他们提竿了,但桥下的钓友们还会不时上鱼。晚上5点过后,我 的钓点上钩率开始下降。而桥外钓友的上钩率又开始上升了。于是,我又将装备搬出桥外,鲫鱼的咬口又恢复了。一天下来,我钓了1千克的鲫鱼,与其他钓友比起 来算是不错的成绩。

8月10日,小雨转阴,气温23℃-28℃,但体感温度并没有预报的那么高。我 由于去得迟,没有占到上星期的钓位,只好另选一处靠近深水区的钓位。我使用的仍旧是清香饵料,但是抛了将近20竿都不见动静,附近钓友却不时上鱼。我发现 他们大多使用的是蚯蚓,或许是连续低温导致鲫鱼的食性发生了变化,也开始接受鲜腥饵料了。于是,我在饵料中撒了一点虾粉,鲫鱼很快就开始上钩了,这让我对 鲫鱼随温度改变食性的特征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两次作钓可以看出,初秋时节外出选钓点和携带饵料时要做两手准备,要多试用多观察,确保饵料使用效果的最大 化。

另外,野外垂钓环境复杂,沟渠、池塘的水温与湖泊、水库的水温差别也会增大,而不同的水温会直 接影响鱼类食性的变化。我认为,大水面的鱼儿变换食性比较早(由素食向荤食转变),而小水面的鱼儿变换食性比较迟,有时会相差十多天。我分析可能是大水面 水深、水温低所致,所以应该留意气温、水温变化,并且随机应变。

说到底,鱼儿食性的变化还是取决于水温的变化,水温变化以后,鱼儿就会调整自己去适应。但 是,夏末秋初并不是最佳的钓鱼时段,因为温度经常起伏不定。温度的曲线变化直接左右着鱼儿的活性,这就要求我们的垂钓方式始终贯穿一个活字,因为 活则成,死则败。

编辑推荐

垂钓目标鱼活性差时钓鱼人要灵活应变


今天在一口鱼塘钓鱼,右手边不远的20米处有一位钓友,他看我不时提竿有鱼中钩,就跑过来问我诀窍。我对他说:鱼不动,人要动。我发现你长时间端着钓竿一动不动,这如何能行?

说这话时,是夏天。夏季,除去鲢鳙等少数种类的鱼儿之外,很多底层鱼如鲫、鲤等不是很好钓。这其中原因多多,而最为重要的原因无疑是气温偏高。当气温达到 30℃以上的时候,水温也有可能达到20℃甚至更高,水温一高,水中的藻类便会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这时,鱼儿通常会因为缺氧而导致活性下降,甚至 死亡。除此之外,或许还有其他某些我们未必知道的因素,本文就不探讨了。

在夏季高温的天气条件下,鱼儿自然不动,此时人就要动。所谓人要动,一方面是不能死守一个窝点,而应主动出击,寻找更好的钓点;另一方面是说,即便是一个窝点守窝,也应该周期性地将钓竿提起,引逗鱼儿,刺激其食欲。

一般而言,鱼儿不动除天气原因外,也有可能是你打下的窝点不在鱼道上。鱼儿在水下有固定的觅食或者嬉戏 的路线、食场,假如我们的窝子打在这样的地方,鱼儿可能就会动得厉害一些,反之则有可能劳而无功。方钓角、园钓心、长钓腰是说的一般规律,而不同的鱼 塘、河道等,具体情况还可能有些出入。

比如说,在经常有人淘米洗菜的码头上,鱼儿可能就会多一些;在进场有人钓鱼的地方,鱼儿同样会多一些。因为这些地方 有东西吃,鱼儿已经形成了习惯。在南岸有树或者芦苇遮阳的地方,水温可能稍低一些,鱼儿可能会选择在这里聚集。因此,当鱼儿不动的情况下,你不妨看看身边 是否具有上述特点的地方,如果有,不妨挪一挪窝。

即使是在一个窝子下竿,你不愿频繁地更换钓 点,你也该时不时地提一提竿。如果使用的是蚯蚓、红虫,那么你的提竿动作会让钓饵由死变成活,增加对鱼儿的吸引。活物或者说具有动感的钓 饵总是对鱼更有吸引力。动,可以是上下动,也可以是前后左右动,动的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对鱼儿造成惊吓。

如果用的是饵料,时不时地提竿固然会浪费部分 饵料,但掉落水中的饵料却可以起到类似打窝的效果,让更远地方的鱼儿能够闻到;此外,总是有饵料可以使用,也会让窝点更容易留鱼。夏季钓鲫鱼,我喜欢钓 边,水深不超过70-80厘米,采用传统钓与台钓相结合的方法:传统钓的钓组,台钓的钓饵,不超过1分钟提竿一次,这样诱鱼的效果可以与打窝等量齐观。

钓鱼是一项休闲活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智力活动,因为要获得理想鱼获,你必须多动脑筋。当鱼儿不动的时候,钓鱼人要主动一些、积极一些,这就是我的钓鱼经验总结。

台钓中灵活应变才能提高渔获量


我们在水库、湖泊、水塘等水域垂钓队伍中,垂钓技巧和方法不尽相同,收获自然也就大相径庭。虽然大多数垂钓者的钓鱼不在乎钓获如何,主要是通过垂钓陶冶情操,亲近大自然,达到锻炼身体之目的,但是每次出去垂钓,鱼获不多,甚至每每颗粒无收,也就无从谈起体验钓鱼的快感、刺激和精神享受,这都是垂钓一大缺憾。

多年的垂钓经验,及吸取垂钓者的众家之所长,撰写此文,不算完全有很独到的见解,也谈不上钓鱼绝招,只可算是一些体会,与钓友共同探讨与交流。

一、钓位的变化

就一般规律而言,一是出入水口;二是有水草的地方:三是在铧尖即伸延水中的突出部分;四是回水湾;五是水下有障碍物的周围:六是水底凸凹不平处,这些钓位是比较好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众所周知,鱼是变温性动物,随着时令季节、风力、风向的 变化,水的涨落和水温的升降等客观因素,好的与差的钓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产生差异。如: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之说。试想,如果在骄阳似火的夏天去 钓草,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原因在于夜间草吸氧放出二氧化碳而造成缺氧,鱼在此处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钓不上鱼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有草的钓位通常来讲不错, 但自然条件已发生变化,它也会随之而变化。再如有春钓滩,夏钓潭一说,初春时寒流一来,突然降温,天气骤冷,选滩很难钓上鱼来,远不如选择较深的钓点。所谓夏钓潭是指盛夏时的雨后,气温凉爽,溶氧增加,上游的新水大量注入,这时选择深潭垂钓效果也不会太近人意。

再比如某个季节在此钓位垂钓,鱼获可观,其他季节来此钓位,用相同的钓法和钓饵垂钓,获鱼不多,甚至空手而归。上述事实正应了一句谚语气候起变化,最佳变最差。因而,在钓位的选择上,要依据季节、水情、鱼情等变化,而随之变化,不能墨守成规。一二次的成功或失败经历,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

有的观点认为,既然钓位不太好选择,那就广种优造,多撒 几处窝点。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也是对的,但在垂钓队伍日渐壮大,可垂钓水资源日渐减少的今天并不太容易实现。钓位的选择要尊重自然科学规律,不 断地总结经验,去之糟粕,取之精华。选好钓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想而知,钓位的选择对垂钓者来说是极其的重要。

二、钓饵的变化

万物生存都离不开自然物质条件,鱼饵是鱼类繁衍生息必要的物质条件。就饵料的种类讲可谓五花八门,不同地域的鱼类和种类,不同的时令季节,鱼对饵料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世间没有万能的灵丹妙饵,要想在垂钓中有所收获,要分不同地域、时令季节、不同的鱼类和种类对用饵做 到有的放矢,不能把某一特定的时间或特定的地点偶然获得的成功误当真谛,视为神饵,从春到秋一直沿用。其实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只是偶然性,并非必然 性。这种运用鱼饵的思维方式并不可取。了解各种鱼的食性,科学地掌握饵料的运用,才能提高钓技水平,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饵料的运用。

(1)饵随鱼变

鱼可分肉食性、杂食性和草食性的。乌鳢、鲶鱼等之类属肉食性鱼类:鳊鱼、草鱼属草食性鱼类;鲤鱼、鲫鱼属杂食性鱼类。窝中进的是肉食性鱼类,不用荤饵去钓,它自然不咬钩,尽管草鱼是草食性的,你用荤食去搏,效果肯定不佳,如用酸臭饵去钓鲤鱼,肯定也不行。因此,用饵应随鱼而变,加强用饵的针对性,饵料用对了路,也就必然会有收获。如钓谚所说:鱼饵对口,鱼获满篓。

(2)饵随时变

时令季节的变化,对鱼类进食具有较大的影 响。一些杂食性鱼类经过冬天的煎熬,加之春天又是繁殖期,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这时它偏爱吃荤食;到了夏天,它们的胃口有了变化,偏重素食。一入秋季,它 们须储备营养;隹备过冬,又开始食荤食。另外草食性鱼类一年中的四个季节对饵料味的选择也有不同的变化,如天热喜食清淡,天凉偏爱味重的饵料,钓者用饵能 随时令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获鱼的机会自然就增多,也应了那句饵随时变,获鱼无限的钓谚。

(3)饵随地域变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国家。南、北、东、西部地区的自然气候环境有很大的差异,这些不同地区的同种类鱼对饵料的选择和进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各有所好。北方的鱼类普遍喜食玉米、 谷粟之类的粮食作物,口味偏重,喜浓腥;南方的鱼类喜食米、面之类的农作物,口味偏淡,喜清香。地域的不同,如同南北、东西方人的饮食习惯不同一样,饵料 的使用也要有针对性,略有侧重。同一区域的不同水库、鱼塘周边的自然环境条件也会有差别。同一区域不同库塘的鱼长期进食某一类的饵料,使鱼形成对这一类的 固定饵料产生一种习惯性的依赖,养成偏口,因此在同一区域的不同水库、鱼塘垂钓时,对鱼的食性习性应有所了解,饵料的使用应做到有的放矢。

三、钓组的变化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库塘,针对不同对象的鱼使用钓组也会有所不同。钓组的搭配是否正确,是决定钓获多寡的又一重要因素,对钓组的合理搭配和运用须考虑以下几点:

(1)钓组随鱼变

用钓鲫鱼的钓组去钓乌鳢等大型肉食性的鱼 类,效果一定不好,不是折钩就是断线,因而钓不同对象的鱼要使用不同钓组。如:钓鲫鱼、鳊鱼等小型鱼类可使用小钩细线:钓鲤鱼、青鱼、草鱼等较大型的鱼类 可用粗线大钩。这样可使不同的钓组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作用,确保钓获成功率。

(2)钓组随时令季节变

鱼在觅食旺季非常活跃,抢吞食物, 此季节钩线相对大和粗些,温度低,鱼行动、吃食动作小,如果再用粗线、大钩不利于鱼的就饵,故必须做相应的调整。就一般自然规律而言,江、河、水库的鱼野 性大,吞食凶猛、动作大,且个头相对也大,钓组的选择应大钩粗线,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折钩断线。而养鱼塘的鱼,由于不需要四处觅食,缺少大范围的游动,因 此缺乏活力,体能较差,所以钓组的选择应小钩细线,确保灵敏度,以提高上钩率。

四、所钓之鱼泳层的变化

鱼在水中活动,不同的鱼类都有相对固定的泳层。比如:鲤、 鲫、鲶鱼等喜在水底觅食:鲢、鳙、鳊等喜在中层:而翘嘴、鲹鱼等喜在水上层。但是鱼的泳层也并非一成不变,当天气燥热,水中溶氧量减少时底层鱼也会浮至上 层水面,当天寒地冻时水上层的翘嘴鲌、鲹鱼也会躲到水下去取暖;水底有食物时,翘嘴也会潜入水底去争食,水面浮着青菜叶,那些鳊鱼、草鱼也会浮到水面来享 受美餐。因此应审时度势,及时改变泳层。

综上所述,垂钓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垂钓者不断地进行总结,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域水域,鱼的生活规律,采取应变措施,才能减少施钓中盲目性,赢得主动权。

2020秋季钓鱼,核心套路是灵活


金秋时节好钓鱼,秋高气爽鱼儿肥,秋风送爽,鱼肥水清金秋时节小阳春,不冷不热好钓鱼,这些都是关于秋季钓鱼的谚语,从这些谚语也可以看得出来秋季有多么适合外出钓鱼。秋季,尤其是到了仲秋,水温开始下降变得凉爽,鱼儿到了每年的育肥期,为过冬开始做准备,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吃,吃的多,进食时间长,鱼能吃、进食时间长,就是鱼好钓的最大原因。秋季钓鱼关键在于灵活,今天继续聊聊秋季钓鱼的话题。

一、天气选择灵活

天气选择灵活,是因为秋季适合钓鱼的天气很多,任何季节外出钓鱼都不要忽视天气对于鱼口的影响,能否钓到鱼主要看的其实是天气。钓鱼黄金季节的标志之一是鱼能吃、进食时间长,标志之二就是外出钓鱼的时间、天气选择灵活。秋季气温、气压合适,所以只要不是极端的天气,不管早晚出钓,还是中午垂钓,渔获都是有保证的,中午气温高,但是水温并不高,可以放心垂钓。但是比较好的天气应该是秋风送爽,也就是有风的晴天,阴天,小鱼天,大雨后等天气,总之由于凉爽只要不是极端天气都可以外出钓鱼。

二、钓位选择灵活

秋季鱼在育肥期,进食多而且时间长。鱼类大多有鱼道的概念,就是觅食沿着一定的路径,到了秋季为了满足育肥的要求,觅食的范围变大,满塘寻找食物,所以钓位选择就变得更加宽泛了,甚至随意选择一个适当水深的位置也能碰上几条鱼,我们俗称这种鱼是路过的,这在其他季节是比较难出现的。钓位主要还是食物导向,选择觅食的必经之路,或者食物丰富的地方。觅食的必经之路包括铧尖、半岛、岸边凸出部分、变窄的河道、大小水域相连的部分,食物丰富的地方包括水草、陡坡、入水口、下风口等等区域。

三、用饵灵活

秋季鱼进食非常好,所以对食物不太挑剔,秋季也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有更多的饵料选择。比如嫩玉米、曲酒泡玉米、蒸玉米糊、红薯、土豆、米饭等等比较常见的农作物。再比如蚯蚓、蚂蚱、蝗虫、蛐蛐、蛆虫、虾、螺肉等等荤饵,也都是秋季常用的饵料。仲秋饵料选择灵活多样,荤素均可,到了晚秋就需要有意识的使用荤饵,可以使用虫饵,也可以在面饵中增加红虫粉、蚕蛹粉、虾粉等高蛋白质饵料的占比。

四、钓法灵活

台钓也好,传统钓也好,抛竿钓也好,根据选择钓点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钓法,往往都会有收获,钓法没有万能的,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互补,不同钓法适合不同的水域、钓点、鱼种的不同。钓明水台钓好使,钓草钓浅传统钓好使,钓远抛竿好使。钓法灵活还表现在钓底、钓浮、钓离底的不同上。仲秋时节水温上下都适宜,其实可以钓底也可以钓浮,还可以钓离底。初秋可以钓浮,仲秋就需要钓底了。总之能钓到鱼的就是好方法。钓法灵活还表现在想钓啥鱼钓啥鱼,反正鱼都在育肥。

在2020秋季用红虫钓鱼,需要注意这几点


相比夏季,这样凉爽的天气非常适合钓鱼爱好者们外出野钓,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个秋季钓鲫鱼的的好方法,使用红虫饵钓鲫鱼的五种技巧。中秋节过后,天气渐渐变的凉爽起来。

一、挂成把红虫

秋季,钓鱼人来到野外垂钓,此时,天气十分凉爽,可供钓鱼人钓的鱼种也不是很少,用成把的红虫垂钓有两种挂钩方式,首先将小捆虫绑在鱼钩有倒刺的地方,鱼很轻松就可以吞饵,但是需要捆绑的松紧合适,太紧,钩尖难以刺入鱼的嘴巴,太松,鱼儿吞饵的时候又会只含饵不吞钩。

还有一种就是把饵挂在钩弯处的向上一些的位置,挂在这个地方,鱼要是想吃饵,他就得先把钩吞下去。而用钩门窄的袖型钩,效果会很好。不过要是把虫绑的太靠上,鱼钩露出的太多,有些鱼就不会咬钩了,总体来说第二种挂钩的方法比第一种中鱼率高一些。

二、单虫穿钩

野钓小鲫鱼的时候,就不会用那么多的红虫了,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单条红虫挂饵。秋季野钓小鲫鱼,红虫挂饵使用的鱼钩不但钩身要细,钩尖还要锋利,这是为防止红虫体液流出来,失去诱鱼效果的缘故。单虫穿钩一定要选稍微大一点的红虫,可以在头部先用针刺出一个小眼,挤出一两滴红虫体液后,再将鱼钩穿入。

三、多虫挂钩

之前说可以使用单虫挂饵,其实还可以用多虫钓鲫鱼,但是,需要注意选用的鱼钩一定要细,钩尖也要细长。秋季钓者野钓小鲫鱼,可以先将红虫从头部下方,一条条并排穿入,同时注意不要让红虫体液流出。这种方法钓鲫鱼,不如系虫法方便使用。

红虫的分类

红虫分为公虫和母虫两种,二者的诱鱼效果差不多,只是由于二者的获取难度不同,所以价格相差很大,一般公虫是母虫价格的很多倍。公虫的体长大概在2-3厘米,身体粗壮,头呈蓝黑色,它的强度和弹性很大,所以比较适合挂钩钓鱼用;母虫体长也是3厘米左右,头呈黑色,但是其体型纤细,比较软,不耐小鱼撕咬,加之其价格便宜,所以大多用来制作红虫拉饵。

红虫的存放

如果买的红虫多,一次性用不完,就需要储存起来了。红虫对生存环境要求比较高,存放不好就会死掉,所以就需要我们在存放时费些功夫了。我存放红虫的方法如下:①找一个铁盒子,在盒底垫上纸箱板,然后倒入一些水把纸板泡透。②放入红虫和几片苹果,然后盖上盒盖(ps:在盒盖上扎几个透气孔)。③把铁盒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冷藏室。(ps:如果觉得放入冰箱太脏,放到阴凉处也可以,前提是气温不能太高,否则红虫会死的)

红虫的用法

用红虫钓鱼,大概有以下三种使用方法:

1、直接穿钩钓鱼(公虫)

用红虫直接穿钩钓鱼,可以只穿单只红虫,不过一般穿单只红虫钓到的鱼比较小,所以很少有人这样操作,大都是穿多只红虫。穿多只红虫的操作方法如下:先横穿3条,然后顺着钩尖竖穿1条。这样的穿法上钩比较牢靠,不易散落,而且下水后还可以蠕动,诱鱼效果比较好。

2、先捆起来再穿钩钓鱼(公虫)

如果把红虫直接穿钩,穿的数量是有限的,饵团小不利于钓大鱼,所以有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先把红虫捆成大饵团,然后再穿钩作钓了。把红虫捆起来大概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用线绳把红虫捆起来,这样操作比较繁琐,不过捆好后的状态比较好,这种办法需要钓者手巧且有耐心;另一种办法是借助一个夹红虫的小工具,用橡皮套把红虫套捆起来,这样操作速度快些,不过捆的质量稍差些。

3、制成拉饵钓鱼(母虫)

母虫便宜,可以制成拉饵钓鱼,边诱边钓,效果非常好。制作红虫拉饵大概有两种办法: ①可以直接把红虫掺到面饵里,和制成红虫拉饵。(ps:俗称肉夹馍)②使用红虫胶粉把红虫粘到一起,然后直接拉饵钓鱼。(ps:制作时红虫胶粉不可多放,否则太黏不便操作)

注意事项

1、存放红虫时,要每隔两三天打开盒子漂洗一下红虫,把死虫及时挑出,以免污染到其它红虫。

2、用红虫穿钩垂钓,要尽量让穿好钩的红虫还有一定的活性,因为活饵对鱼更具诱惑力。如果用死虫钓鱼,钓效会大打折扣。

3、在鱼口不太好的时候,可以把饵蘸一下小药,以增强红虫钓饵的诱鱼效果,然后再抛竿作钓。

4、如果持手竿用红虫钓鱼,在浮漂的调钓上我一般都是空钩调平水,钓2目左右。此时饵在水下应该是躺底的状态,相对比较钝,浮漂出现匀速的下钝或者托漂都可以抬竿起鱼。

秋季钓鱼,核心套路是灵活


金秋时节好钓鱼,秋高气爽鱼儿肥,秋风送爽,鱼肥水清金秋时节小阳春,不冷不热好钓鱼,这些都是关于秋季钓鱼的谚语,从这些谚语也可以看得出来秋季有多么适合外出钓鱼。秋季,尤其是到了仲秋,水温开始下降变得凉爽,鱼儿到了每年的育肥期,为过冬开始做准备,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吃,吃的多,进食时间长,鱼能吃、进食时间长,就是鱼好钓的最大原因。秋季钓鱼关键在于灵活,今天继续聊聊秋季钓鱼的话题。

一、天气选择灵活

天气选择灵活,是因为秋季适合钓鱼的天气很多,任何季节外出钓鱼都不要忽视天气对于鱼口的影响,能否钓到鱼主要看的其实是天气。钓鱼黄金季节的标志之一是鱼能吃、进食时间长,标志之二就是外出钓鱼的时间、天气选择灵活。秋季气温、气压合适,所以只要不是极端的天气,不管早晚出钓,还是中午垂钓,渔获都是有保证的,中午气温高,但是水温并不高,可以放心垂钓。但是比较好的天气应该是秋风送爽,也就是有风的晴天,阴天,小鱼天,大雨后等天气,总之由于凉爽只要不是极端天气都可以外出钓鱼。

二、钓位选择灵活

秋季鱼在育肥期,进食多而且时间长。鱼类大多有鱼道的概念,就是觅食沿着一定的路径,到了秋季为了满足育肥的要求,觅食的范围变大,满塘寻找食物,所以钓位选择就变得更加宽泛了,甚至随意选择一个适当水深的位置也能碰上几条鱼,我们俗称这种鱼是路过的,这在其他季节是比较难出现的。钓位主要还是食物导向,选择觅食的必经之路,或者食物丰富的地方。觅食的必经之路包括铧尖、半岛、岸边凸出部分、变窄的河道、大小水域相连的部分,食物丰富的地方包括水草、陡坡、入水口、下风口等等区域。

三、用饵灵活

秋季鱼进食非常好,所以对食物不太挑剔,秋季也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有更多的饵料选择。比如嫩玉米、曲酒泡玉米、蒸玉米糊、红薯、土豆、米饭等等比较常见的农作物。再比如蚯蚓、蚂蚱、蝗虫、蛐蛐、蛆虫、虾、螺肉等等荤饵,也都是秋季常用的饵料。仲秋饵料选择灵活多样,荤素均可,到了晚秋就需要有意识的使用荤饵,可以使用虫饵,也可以在面饵中增加红虫粉、蚕蛹粉、虾粉等高蛋白质饵料的占比。

四、钓法灵活

台钓也好,传统钓也好,抛竿钓也好,根据选择钓点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钓法,往往都会有收获,钓法没有万能的,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互补,不同钓法适合不同的水域、钓点、鱼种的不同。钓明水台钓好使,钓草钓浅传统钓好使,钓远抛竿好使。钓法灵活还表现在钓底、钓浮、钓离底的不同上。仲秋时节水温上下都适宜,其实可以钓底也可以钓浮,还可以钓离底。初秋可以钓浮,仲秋就需要钓底了。总之能钓到鱼的就是好方法。钓法灵活还表现在想钓啥鱼钓啥鱼,反正鱼都在育肥。

2020秋季矶竿野钓的应变措施


孙子谋攻中说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其实这和钓鱼来说也是一样的,在自然水域中垂钓就是根据天时、地利、水情、鱼情等情况,而采取灵活机动的措施,周密筹划和行动保持战略主动,胜利的条件更充分,才能保持每次垂钓都有所获。

1.视气候与鱼情灵活施钓

在立秋之后,暑气尚未全消,热天较多,水温仍然很高,甚至不亚于盛夏,因而初秋垂钓还要沿用夏钓的方法,避开中午钓早晚两头,坚持钓阴、钓深、钓底为宜。适宜选用4.5米的矶钓竿,挂上空钩钓组在近岸阴凉较深水域施钓为宜。

2.仲秋施钓应突出钓边

①水满。经过夏天的雨季,溪河、湖库的水位已大幅上涨,加上秋天又有频繁的阵雨,渔谚说涨水鱼靠边,水位的上涨鱼儿都会汇集到水域的近岸来。

②水温适宜。仲秋没有夏天的酷热,鱼儿又重新由深水活动到相对浅的水层觅食和嬉戏。

③近岸食物丰富。秋天多风、多雨,不断将岸上的草屑、草籽儿、昆虫,还有庄家颗粒等吹落、冲入近岸水中,近岸附近水域就成了食物丰富的饵料区。

金秋时节在近岸用矶钓竿钓鲫鱼,不能一味钓底,有时气温还会上升,鲫鱼会离底活动,在垂钓时,应以悬坠钓底为主,钓离底为辅。秋季我们的钓法应为多种多样,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哪种钓法能钓到鱼,就用哪种钓法。

3.晚秋抛投深水,选择钓法要相宜

在寒露、霜降这段时间,正是垂钓大野鲫、大鲤鱼的黄金季节。此时选用矶竿垂钓,更能充分体现其多种优势。

①鱼讯的明快性,竿梢多为实心玻璃纤维材质,软而极富弹性,稍有外力都能清晰地体现出来。

②钓组的不同性。钓组为3-4只锐利的白狐钩组成,钩小线细鱼咬钩的频率高。

③鱼种的多样性,串钩秋钓则呈现多样性,不但有大野鲫,而且还能钓上鲶鱼、黄颡鱼,有时个体大的鲤鱼、草鱼也能闯入钓区吞钩。

④搜索寻鱼的灵活性。初到一个新的钓场,多支竿也展开扇形搜索。每隔10分钟左右,若不见鱼讯,则往回收移一段距离,改变钓点位置,或者干脆收回,换个角度再抛出,如此反复,总可以找寻到鱼咬钩的位置(鱼窝)。

寒露后,鲫鱼随着水温的逐渐下降也改变它们的泳层开始向水的深处转移,此时深水处的水温要比水的上层水温高,所以我们应采取矶竿跑漂抛投深远水而钓之。

选择合适的矶竿2.7-3.6米,配出先顺滑的小型、中型渔线轮,选2-2.5号的主线,选用较大的粗壮彩漂,漂粗大才能与铅坠相匹配,坠重才能够抛到理想的钓点。在主线上先穿入两粒最小号的太空豆,保证能从过线环中顺畅地通过;再穿一枚能滑动的浮漂座,而后在穿入一粒1-2.5号的太空豆,起到阻挡浮漂滑落到坠钩处的作用。如钓20米远的水域,水深为4米,把最上面的一粒太空豆调到24米处。把第二粒太空豆调到钩坠以上4米的位置,而后调漂调水深与平时调钓相同。

抛竿时,应在对岸(正前方)选择一个地物地标,抛投参照物目标抛竿,就能抛得准,不会偏离窝点。二是抛竿时应坐着抛投竿,使用力量要一致,不能一次劲大,一次劲小,这样会造成偏离窝点较远,调整时也会费时费力。

浮漂应在近水区调好,再在所钓水域,经过多次调整使其合适为止。在远水浮漂露出水面2-3目较好,所钓水域的远近应以鱼情和自己的视力而定。

野钓调漂的精髓在于应变,2020秋季钓鱼应该这样调漂


调漂并非一成不变的,很少有一种方法钓全年的情况,毕竟鱼是变温动物,温度的变化对鱼的习性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调漂的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符合当前垂钓的鱼情和水情。到了秋季了,最近天气非常凉爽,白天都不需要开空调了,那说明全天都可以外出钓鱼了,钓鱼的黄金季节又来到了。秋季钓鱼调漂有哪些讲究呢?

一、小鱼多应该怎么调漂

初秋,是大小鱼疯狂觅食的时候,所以闹小鱼是在所难免的,与其烦躁不爽,不如想点招数来应对。以前曾经总结过,对付闹小鱼基本都是从饵料和调漂上下手的,饵料讲究的是小鱼不喜欢,或者追不上,咬不动,吃不掉。调漂,讲究的是过滤比较轻的进食动作,没什么力度的进食动作不反映到浮漂上。所以调低钓高,是比较适合这种小鱼多的鱼情的。

调低钓高又可以分为带子线和不带子线两种,带子线比如说调平水钓2、3、4、5目,钓目越大子线越弯曲越钝,具体需要根据实际鱼情来找口。不带子线,讲究的是铅坠到底,也是调平水,钓1、2、3目,钓目不宜太高,负责太钝,由于铅坠已经到底,钓目太高水线就不绷直了,漂相反映就非常慢了,这个跟铅坠不到底钓钝还是有区别的。

二、鱼口好

秋季鱼口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小鱼不多的情况下,这时候就不需要钓的太钝,稍钝就可以。这样可以看着浮漂的点动,了解鱼在试探还是在进食,手竿垂钓的乐趣也就是这里了,跟鱼斗智斗勇其乐无穷。一般来说我们会从不灵不顿开始钓起,也就是传说的下饵躺底,下子线微微弯曲,上饵触底的状态。达到这种状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空钩称单饵,或者直接半水挂单饵调漂,比如说调6目,挂单饵浮漂还有2目,挂双饵找底,钓2目多一点点,下饵肯定到底,上饵触底。然后再根据鱼口情况调整灵顿,不过根据个人经验通常是往钝里找口,也就是增加钓目。

三、鱼口轻

初秋很少出现鱼口轻的情况,但是到了晚秋,尤其是秋冬之交,水温的下降会导致鱼口变轻。鱼口轻并非是鱼不进食,其实鱼进食是正常的,不过因为水温季节的原因鱼的进食动作变慢,开口幅度也会变小。鱼口轻调漂的争论有两种,一种认为子线应该绷直,这样鱼进食就能出动作,一种认为子线应该松弛,这样鱼进食力度小,也能把饵吃进去。个人比较推荐第二种思路,第一种思路虽然调漂灵,但是鱼进食动作轻,很难保证把饵能够吸到嘴中。所以比较常用的方法也是调钓钓高,钓目比调目稍高就能方便鱼就饵,而且漂相也不至于很不明显。

调漂,需要变通和应变,没有任何一种调漂方法满足所有鱼情,所以应变才是取胜之道。

实战案例分析钓鱼如何灵活变通


我见过不少钓友永远都是钓死鱼,在同一个地方守到死、钓饵也只会用那几种不会想着去变更,就更不用说换钓具、钓组之类的。而钓鱼高手就是高在能够灵活变通,千万不能用一成不变的钓法去钓,这样往往不会有很好的收获。下面就是本人积累了一些的经验,仅供大家参考:

一、及时改变塘口

及时改变塘口,这在野钓小沟小塘最为适用。野钓的小沟小塘,面积小,捕捞极方便,甚至竭泽而渔,更有不法之徒电打投毒,变数极大。昨日有鱼钓,今日有人去捕捞,你明天去垂钓,即使从早守到黑,也无鱼可钓。这种情况常发生。

钓鱼高手,绝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他们到达目的地,总是先看再试,看什么?看水色,看走星,看沟塘所处环境,光看还不行,还要试,一排窝子撒上诱饵,巡上两遍,无鱼问钩,拎竿走人,另选塘口。塘口无鱼,何来鱼钓?选择一个好塘口,这是垂钓高手应变的第一招,他们明白:锅里有,碗里才可能有。找准了好塘口才能多获鱼。

二、及时改变钓点

选中了塘口,也不能保证多获鱼,还要选准钓点。俗话说:七分钓位三分技。可见这钓点的选择是多么重要了,窝点的选择是一门学问,我在垂钓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两个窝点相距半尺,钓获却大相径庭。钓点的选择是有规律可循的,我选钓点,一般从五个方面去考虑:

一是有水草的地方;

二是入水口或出水口

三是靠近塘边和水沟边;

四是根据风力、风向;

五是随水温变化而变化。

但也不能墨守成规;比如春钓滩吧,初春时选滩垂钓,特别寒流刚过,选滩就很难钓上鱼来,远不如选择较深的钓点。再如钓草,有年春天,我去南京郊区马群垂钓,那是条草沟,我去迟了点,沟中有草地段,全被捷足先登的钓鱼迷们占去了,只有沟头一片明水无人伸竿,我在光水面做了两个窝点,怪事发生了,那些在草丛中的钓鱼迷们却没鱼咬钩,而我那光水面却不断上鱼。事后经人指点,我才明白,那条水沟铺满了水草,密不透风,草的光合作用是在阳光下进行,夜间草吸氧而放出二氧化碳,草丛也须两面看。钓谚不是也说吗,下雨莫钓草,钓草钓不到。初学垂钓的朋友,常死守一两个窝点,这在养鱼池中关系不算太大,要是在野钓中,常要吃大亏的。

我在野沟野塘垂钓,常用广种优选之法,广种比较好懂,就是多撒一些窝点。优选还须多唠叨两句:常去野钓,我发现一个规律,凡上鱼的窝点,常无鱼。一次野钓,仅靠三四个窝点的钓获。那上鱼的窝点,我称之为优窝,不上鱼的窝点,我称之为瞎窝。广种之后,凡优窝,便重点保护,总之,凡瞎窝弃之。一天野钓,只要有七八个优窝,你的收获就会让人另眼相看了。

这种做窝方法也可在养鱼塘中使用。只要塘边垂钓者不多,不妨多做几个窝点,然后优选一两个。今年春天,我和几位钓友去养鱼塘里钓鱼,用此法优选了一个窝点,从上午10时开竿,钓到下午3时收竿,我一气钓中108尾鲫鱼。同去的几位钓友,他们用的是目前大家称之为最先进的悬坠钓法,竟然远不及这用传统手竿钓得多。

三、及时改变钓层

鱼在水中活动,不同的鱼类都有相对固定的泳层。比如鲫、鲤、鲶等,喜在水底觅食;鲢、鳙、鳊等,喜在中层;而翘嘴鲌、鯵鲦鱼等,喜在水上层。但是,鱼的泳层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天气燥热,水中含氧量减少,即使底层鱼也会冒出水面喘气;天寒地冻,水上层的翘嘴鲌、鯵鲦鱼也会躲到水里去取暖了;受了惊吓的鲢、鳙会跃出水面;而鲫、鲤则往泥淖中藏身;水底有食物,连翘嘴鲌也会潜入水底去争食,水面浮着青菜叶儿,那些鳊鱼、草鱼也会浮到水面来享受美餐垂钓时,应审时度势,及时改变钓层。

记得有次野钓,出钓前下了半小时大雨,赶到塘口撒上窝子,一个小时钓上三尾鲫鱼,却都是半水截钩的。我想,这鱼都在半水中,把底钓改为浮钓,效果极佳。同去的小仇见我浮钓得手,问我原因,我说,可能是那半小时大雨捣的鬼,水的中上层水温低的原因。钓到中午,浮钓不再上鱼,我再改为底层垂钓,底钓效果太好,小仇又来问我原因,我说,水的中上层水温经过几个小时曝晒,水温高了,鱼又回到底层去了。假如我不及时改变钓层,钓获可能要减少一半。

四、及时改变钓饵

饵料对不对路数也是决定钓获多少的重要因素。我觉得在运用饵料上,须从下面几点考虑:

1.饵随鱼变。鱼与其它动物相似,也分肉食性、杂食性、植食性的。乌贼、鲶鱼之类属肉食性鱼类;鲢鱼、草鱼属素食性鱼类;鲤鱼、鲫鱼属杂食性鱼类。窝中进的是鲢,用蚯蚓去钓,它自然不咬钩,尽管草鲩是植食性的,你用面饵去搏,效果肯定不佳,如改用苇心、青草去逗引,效果就不同了。因此,用饵须随鱼而变,用对了路数,收获自然就大。

2.饵随塘变。特别是养鱼塘,塘主养鱼多为固定的饲料,因此,塘里的鱼,已形成了进食习惯,只有弄清了塘里鱼儿进食习惯,有针对性地下饵,才能多获鱼。有年秋天我去市郊一口养鱼池中垂钓,塘里鱼儿密集,我却钓获不多,后来,塘主告诉我,它用浸泡的小麦喂鱼,我该用小麦做窝,也用麦粒钓饵,这时,上鱼的速度明显加快。有次野钓,我下竿的那塘边有几棵桑树,紫色桑椹挂满了枝头,我用桑椹去钓,结果收获满护。可见,塘口不同,用饵也应该改变才好。

3.饵随时变。特别是季节变化,对鱼类进食影响较大,一些杂食性鱼类,经过一个冬天的煎熬,加之春天又是鱼类繁殖期,需补充大量的营养,这时它偏吃荤食;到了夏天,它们的口味有了变化,偏重素食;一入秋季,它们须储存营养越冬,又开始食荤食。如果垂钓者能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获鱼机会自然增多。无怪有人说,饵随时变,钓获无限。

4.饵随地变。这里说的地指地区。我国幅员辽阔,北方白雪皑皑,南方却绿草茵茵。一般来说,北方的鱼以吃粗粮为主,如玉米、谷粟之类的,南方的鱼以食细粮为主,如米、面之类的。因此,北方的鱼口味偏重,喜浓香;而南方的鱼口味偏淡,喜清香。随着地域的变化饵料也应有相应变化才好。

五、及时改变钓组

我有两个实例:一是去年春天,我和赵老师在一口养鱼池垂钓。塘主小丁说,池中鱼是混养的,鲫鱼在250克以上,青鱼最小的也有2500克。我怕断线跑鱼,用了一组粗线大钩。赵老师上鱼不断,我却收获甚微,一个上午,他钓10尾大鲫,我只收获两尾。下午,我该用细线小钩垂钓,钓获渐佳,一天下来,我的钓获没赵老师多,这是不用说的了。但如果我下午不及时更换钓组,那就更惨了。

第二个实例是去年秋天野钓,主攻鲫鱼,用的是小钩细线,钓获不错。后来,有个窝点鱼星一片,而且窝点周围的水草晃动,这是鲤鱼进入钓点的信号,而且是大个子。我见此情况急忙换上备用的粗线大钩,果然一条约千克重的大鲤被我硬拖上岸来。试想,若不是及时更换钓组,这么大的鲤鱼是很难在草沟中钓上来的。

应变能力的调整决定钓获的多少。垂钓高手,大多高在应变上。有句名言说,世上绝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此话在理,你见过两个毫无差别一模一样的沟塘吗?一年365天,其中有两天是完全一样吗?即使一个塘口,今天和明天的区别就很大,即使一天,早中晚也不相同,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要想多获鱼,钓手应在应变能力上下功夫!

在2020秋季钓鱼时选择钓点的技巧


秋季鱼体大而且肥,挣扎力强,吃食也不像其他季节那么挑剔,见饵就吃。所以,我们选择鱼线要粗一些,选择鱼钩要大一些。这些都要从实际出发,因鱼而异。若是钓鲫鱼,鱼线就用直径0.150.20mm的,鱼钩就用伊势尼45号的;若是钓大体型鱼,鱼线用直径0.30.4mm的,鱼钩用710号的。

在选择钓场时,由于秋天的气温、水温适度,鱼儿游动活跃,四处找吃的,而宽阔的水面氧气充足,水深食物多,鱼类为了过冬,就会大量进食,尤其是大鱼,它们多是在宽阔的水面游弋,打下窝子后,鱼易于集中,也好钓取。因为是在宽阔的水面,钓到大鱼时,就有充分的空间与之周旋,也就是遛鱼。我们在钓位、钓点的选择上要遵循秋季鱼类的生活习性,在不同的区域选择最佳钓位、钓点。

入秋后,虽然高温酷暑已过,但在经常受日光照射的阳坡的水温下降比较慢,而受日光照射时间少的阴坡和遮阴的地方,水温下降快,。这些地方,首先出现适应鱼类生活的水温条件,在经过了一个难熬的高温夏季后,便喜欢成群到阴凉的水域游动觅食,此时正好垂钓。时至仲秋,鱼类为了过冬的需要,而食欲大增,此时也将出现第二个贪食高峰,正是钓鱼的大好时光。所以秋钓的钓位、钓点,应选择阴坡和有树阴、房阴等阴凉的岸边。但到了深秋以后,水温降到鱼类适宜温度一下时,钓点就应选择在向阳的地方。

一场秋雨一场凉,当秋天天气渐冷时,地温却是热的,如空气温度降到4摄氏度左右,表水接近4℃,1米深水的温度是在1015℃ ,当气温在8℃左右时,2米左右的深水,温度尚在20℃以上,因此浮游生物在深水里生活,而不到水表。这时,许多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也到深水中进食,其中就包括大鱼,所以在2米深的水中垂钓,往往能钓到大鱼。

入秋后,大鱼的游弋通道一般离岸较远,而铧尖(突出的地方)由于伸入水中,相当于钓竿的延伸,此时把钓位、钓点选在这里,不仅抛钩较远,还可以左右兼能施钓,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到了仲秋前后,鱼儿为越冬积蓄营养而出现贪食高峰,并逐步洄游深水,这时的钓位选在铧尖处,更显现其能多钓鱼、钓大鱼的优越性。

入秋后的气温已开始下降,水里的浮游生物集中活动在水温较高的浅水,这时的鱼类,尤其是鲫鱼,为了过冬而做准备,大量觅食,增加脂肪。此时,钓位选在浅水区,边沿处下钩,上钩率极高。

深秋鱼真的难钓?需要灵活变通而已


如果说要评选一句钓鱼界唯一公认说得比较好、各路大师都比较服气的话,蓑笠哥认为钓无定法,需灵活变通这句话十有八九会当选。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说得太对!在大部分钓况不太好的情况下,灵活变通会有比较好的渔获。​

最近蓑笠哥收到留言说中秋之后的鱼儿不太好钓,已经连续好几次空军。和多位留言的钓友讨论过会,蓑笠哥觉得可能是因为:不会灵活变通,还在用夏天的经验在秋天钓鱼。总结一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饵料不会灵活变通

虽然天气目前还很热,但是钓况和夏天千差万别。不少钓鱼人因为某些原因在夏天会采用素饵、白饵,到了秋天也还是一样。蓑笠哥敢说素饵和白饵在夏天的表现也一定不会特别好!人也是一样,谁不想吃点儿好的?有肉谁会吃豆腐?兔子都会啃骨头听说过吧?鱼儿也一样,高蛋白质含量饿饵料才是它们爱吃的饵料。

腥,荤腥,浓荤腥才是鱼儿爱吃的饵料,蓑笠哥一年四季都用腥味饵料也没有见比别人渔获少。可能有人会说:那是你那边小鱼闹得少,来我这里试试!应该很少有人会怀疑广东野外的小罗非和白条铺天盖地吧?只要你抽窝,不断的抽,大鱼迟早会来!只要大鱼一来,基本都是小鱼退散。小鱼闹着闹着突然停口你就要注意了!准备好抄网杨竿刺鱼!

蓑笠哥一直反对大家使用昂贵小药(智商税),但是深秋钓鱼的饵料里面也需要添加一些开口类型的饵料辅助,比如:奶粉、果酸。一来呢这两样东西确实可以起到促开口的作用,二来奶粉可以增加雾化速度以及雾化面积做到快速诱鱼。

钓位不会灵活变通

可能有不少攻略里面说深秋应该钓深一点,其实也不尽然。就鲤鱼和鲫鱼来说,深秋的这两种鱼在早晚都在不深的地方,尤其是到了深夜的鲤鱼更爱到浅水来觅食。最近几次打海竿的经历发现:抛投远一点深一点的地方几乎没有口,但是抛投在8-10米的地方连续上鱼。

关于秋天钓鱼的钓位,以及各个时段所钓水深在前两天的文章都有详细分析,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蓑笠哥只会看历史文章。关于钓位的建议蓑笠哥建议的也不多,原则就是:长杆换短,深处换浅。唯一不变的就是:入水口除了冬季以外的季节都好钓,也就是说你在其他地方钓不到,有限寻找入水口下游的回水湾、与大水面结合处的二道坎、由宽变窄的地方。

秋天钓鱼

开饵思路不会灵活变通

雾化不论是黑坑还是野钓都尤为重要,不少钓友在夏天为了避免被小鱼缠上,可能会开比较黏的饵料甚至添加寒梅粉粘粉等阻止雾化。这真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再次重申一遍:小鱼闹不会影响大鱼进窝,反而会更让大鱼放心!不论是在黑坑还是野钓,没有雾化就没有一切,除非你是重窝。

中秋过后这几次野钓的时候,没有大板鲫进窝就用钓的饵料开稀一点,然后放点儿酒米一起打到窝子里面。可以看到一片白雾在窝里面从上至下雾化,大约不到半小时大板鲫就陆续进窝了。这样开饵打窝小罗非很难吃到,但是传播效果确实不错。

竿长不会变通

可能你习惯了在某一水域使用比较固定的竿长钓鱼,但是在秋天你需要灵活变通。尤其是那些稍微陡峭一点的坎位钓鱼,水底呈倾斜状态。也许水底还有二道坎的地方,这种地方距离哪怕只差了30CM,水深可能会相差一米!

在深秋钓鱼这几十公分的差别可能影响最终渔获天差地别。哪怕你的饵料就离它不是特别远,他们也有可能不会前来觅食。蓑笠哥最近这几天就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浅滩的地方用4.5没有口,但是看到前面有小鱼被吓得跳起来,果断换5.4的,果然上大板鲫!

2020秋季钓鱼技巧分析,别在用夏天的技巧钓鱼啦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不仅是农作物丰收,也是野钓的丰收季节。因为此时气温下降,水中溶氧量充足,鱼群游动比夏季活跃;而鱼群为了储备脂肪过冬,也会积极开口。丰收也是需要技巧的,不同的气候,气温、气压、鱼情不尽相同,夏天的钓鱼技巧显然不适合秋天。秋季野钓技巧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一、择时

十月中旬之前,最适宜的垂钓时间是6:00~10:00和15:00~18:00。因为这两个时间段的水温适宜,鱼群游动活跃,积极觅食,是垂钓的最佳时间。雷阵雨过后,也是垂钓的好机会。雨后水温下降、含氧量充足,且雨水冲刷大量食物入水,鱼群活跃肯张嘴,容易上钩。秋天最好选择晴天和微风的天气外出垂钓,若是大风天外出,最好选择早晚风力较小时。

二、选钓点

秋季气温变化剧烈,秋季的上中下旬鱼群的活动范围不断改变,需要通过天气判断钓点的选择。一般来讲,初秋时,气温仍然较高,鱼群常聚集于树荫下、背阴或深水区。因此可在上述区域钓2~3米深。仲秋时,气温适合鱼群活动,可全天垂钓。此时浅水层升温较快,鱼群会优先游向此处觅食。因此建议在浅滩附近钓1~1.5米深。深秋时,气温降低,鱼群会聚集于深水区,因此建议钓远钓深。若遇到特殊天气,如大风天,建议到上风口位置作钓。避风的堤岸或水湾处的顺风位置,适合抛竿远投,钓大鱼。

三、选钓竿

初秋时气温与夏季相比变化不大,作钓思路与夏季相同,结合上面的钓点的选择,短杆、长杆都可以作钓。但等到气温逐渐转凉,钓点变深变远,钓竿也必须变长,一般选择5.4米、6.3米的钓竿。

四、选饵料

秋季是夏天到冬天变化的缓慢过程,需要随着气温及时改变鱼饵的种类。一般初秋时,诱饵要以发酵的混合饲料为主,钓饵以素饵为主,如面饵、馒头、放入香油的面粉团等。当气温渐渐降低,进入深秋,钓饵应以荤腥高蛋白饵料为主,如蚯蚓、红虫等。若觉得荤腥不够重,或是嫌饵料改变太麻烦,可以选择添加剂作诱饵,更加方便有效的吸引鱼儿咬食。

更多精彩渔汛尽请关注好钓鱼,一个懂你的渔汛百事通!

2020秋季野外垂钓技巧分析之我见


时下正值仲秋时期,但气候变化除了北方地区有明显变化,南方少数地方或是阴雨连绵或是烈日高照,此时垂钓如果没有把握好要点,那么钓友们的收获依然不是很好。

一、早晨垂钓要点

在天气晴朗、秋高气爽的日子,早晨鱼儿大多会靠边觅食,此时腹中饥饿的鱼儿急需补充体力,食欲旺盛之下慌不择食是肯定的。此时它们大多会靠近温暖的向阳处、入水口或是岸边水草处有大树的地方觅食,这些地方食物较多,恰好是鱼儿进餐的好地方,只要我们用好饵料,收获肯定不小。

早晨钓边宜用腥味饵,此时小杂鱼还不活跃,用腥味饵对鲫鱼和鲤鱼的诱惑力还是蛮大。这个时候近钓动静不要太大,不然鱼儿一受惊就一段时间的停口,钓友可将饵料搓粘搓大一点,让饵料自然入水并延长提竿时间和减轻提竿动作,这种状态对受惊不大的鱼有安抚作用,没过多久就会咬钩。等鱼口号点,饵料雾化要稍微好点,这样对鱼的诱惑力更大。

在周围多粮食作物的环境下,钓鱼应当用香型饵,这符合当季鱼儿的吃食习惯,让鱼对饵料的戒心小,这样咬钩效果也不错。

在早上垂钓的时候,钓组可以稍微灵敏一点,比如线组,可以小一点,这样适口性会更好。如钓半斤及以下的鲫鱼,在用硬调的综合竿垂钓时,多用1.0做主0.6做子,早晨垂钓,确保半斤以上鱼很少,可以用0.8的主线和0.4~0.6的子,钩子用0.3的新关东,这样对鱼伤害小,下鱼也快。如果所钓水域,鱼不是很多,还可以打窝用软竿钓,这样手感也很好,更可以用更细的线来钓目标鱼。浮漂尽量用吃铅量小的漂,这样漂相动作会比较灵敏。钓竿不用太长,2米7或者3米6的竿,根据你钓场大小来调整。

二、气温回升往深钓

虽然仲秋时节,气温已经有所下降,但除了北方地区温度较为适宜,可以远近浅深都可垂钓,在南方钓鱼,此时要稍微往深处远处找钓位。尤其是九点到十点的晴天,气温较高,此时鱼儿或填饱了肚子或不耐高,往往会游动较深的地方栖息,这个时候我们逐渐将钓位往深处找,依然有一定的收获。例如水深最多4米的水域,我们早晨一般在50厘米到1米左右的位置垂钓,气温升高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1米5到2米左右的水深位置下钩。或者找一些特殊地形下钩,收获也不错,例如近岸的凹坑、或者深水处的凸出地形或是草洞处、树荫处都是鱼儿栖息停留的场所。

在这里垂钓,线组就不能太细,因为鱼儿此时活跃度高,中钩以后挣扎力度要大,用细线反而容易切线。此外,气温高的时候,水底的小杂鱼也开始积极活动,此时垂钓还要避小杂鱼闹窝。

在用饵方面,我们首选清淡的素味饵,或者是按照7:3的比例搭配本味鲫鱼饵和腥香饵。在状态方面,减少雾化效果,增加粘度和硬度,然后上钩后搓得稍微大点,这样对小杂鱼的诱惑力要小,且在钩落到目标钓层依然钩上带饵。

钓大鱼的时候根据目标鱼选择当季粮食作物也可增加开口几率,如钓鲤鱼和草鱼,可以用嫩玉米粒垂钓,在野外水域比一般的商品饵效果都要好。这里教大家一个秘诀,那就是用小刀在嫩玉米粒的表面划个十字翻一翻再穿钩,对进窝的鱼儿诱惑力要高很多。

如果水比较清澈,饵料颜色要醒目,然后饵料落水自然点,这样对水中的鱼儿的诱惑力非常高。

如果遇到窝里鱼星四起,有大黑漂,但是提竿无鱼,那么有可能是提竿速度太快了,等黑漂后3秒左右再提竿,基本能中鱼。很多钓友打窝钓大鱼喜欢钓在窝边,如果看到窝里鱼星四起,长时间不见咬钩,要么不是目标鱼进窝,要么钓的位置太偏,钓友调整一下比较好。

关于秋季的一些钓法技巧,因为时间的缘故就先总结到这里,有一些不对的地方是因为笔者所钓不多,经验较少的缘故,这些见解钓友可以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大家补充一下一起进步。

这个季节垂钓,钓友们尽量少下水,因为天气较凉的缘故,下水时间一长,人很容易受寒感冒。在早晚时间出钓的朋友,记得添衣,身体是 :)的本钱,钓友要珍惜。

钓鱼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在2020秋季钓鱼需要灵活应变(实例分析)》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秋季钓鱼技巧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