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台钓钓组的灵与钝

2021-05-11

玩台钓的朋友对于台钓钓组的灵与钝是不会陌生的,台钓界也一直存在着灵、钝的争议。我以为台钓钓组关于灵与钝的调整一切都是为了控制钓组在水下的状态。控制了钓组的状态,也就自然可以对不同的鱼情水情有了随机应变的主动权,这才是灵与钝根源。我们就可以采用一些灵活的方法遵循基本的规律,从调漂技术对钓组进行如下的调整。

通常,我们对灵敏的理解是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动作做出迅速反应。迟钝,当然就是反应慢。但将灵钝移到钓组上就复杂了,因为除了解释浮漂,还必须兼顾钓饵状态。

调漂时,漂尾浮出水面的目数多,称调灵;调目越少则越钝。而在钓的时候,浮出水面的目数少,称钓灵;钓目越多则越钝。调的时候钩上没有钓饵,露出水面的目数多是因为铅坠的重量轻。如果加一个很小的外力或添一点铅皮,漂尾就会下沉,这时说他灵敏谁也不会反对。可有些浮标加一点或减一点铅皮都没有反应,再称灵敏就勉强了。浮漂调的低,比如7目调3目.2目,表明铅坠的重量大,稍加一个外力或添一点铅皮标尖就会下沉,而这在调6目或5目时是反应不出来的,因而,把标尖调的高和低定名为调灵敏和调迟钝是值得商槯的。

认识悬坠钓组不宜在调目上比较灵敏与迟钝,应该从钓组的全部内涵去理解它,至少不能撇开钓目与两饵状态的联系。灵敏与迟钝的实质是钓组在一定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并被鱼的咬钩动作所反映的浮标运动规律。

但钓目就不同了,钓目越多越迟钝,这个多是针对两饵状态说的。7目浮漂调4目,既说不上灵敏,也说不上迟钝,而钓目取5目则意味着水线长度的增加.铅坠与水底接近,子线弯曲,两饵重量完全被水底承担;改为钓6目后,铅坠与水底更加接近了,子线卧底,两饵失去重量,浮漂也没有反应。这种状态下,鱼咬钩必须拖动铅坠才会出现鱼汛,浮漂则失去了反应微弱外力的能力,故而称之为钓迟钝。如果将浮漂下移,钓1目,则水线缩短,浮漂的上浮力就得到充分体现,即使不能将一颗饵提离水底,至少也会把短子线拉的更直,并使沉于水底的一部分饵重转移到浮漂上。若饵重继续减小,导至浮漂的上浮力把短子线钩提离水底时,鱼触饵的细小动作就会在漂尖上反映出来。两相比较,调1目显然比钓5目灵敏多了。m.diaOYU007.cOm

钓组是灵敏好,还是迟钝好?如果鱼情未知,应该是始于不灵不钝,然后才有偏灵偏钝的变化。当然,一出手就钓灵或钓钝,而后再调整也不是不行,但在鱼情未知.鱼的咬钩规律还没有被完全掌握的前提下就采取极端的手段,未免太草率了。不灵不钝是指长子线钩拖底.钓饵卧底.子线前段平底.整体成低垂的跨步,而短子线是垂直的.钓饵触底。钓饵重量的一部分由水底承接.一本分被浮标的向上牵引力所平衡。这时,浮漂上调目与钓目之差就相当于高低两钩间的距离。如空心软尾漂调4钓2,两目约2.2厘米,两钩距离是2厘米。实心标尖出现后,调目与钓目的距离增大,如标尖长13目,调7目钓4目,钓目与调目之间相差4.2厘米,但两钩的距离仍然是2厘米。同样饵重将实心标尖压下3目时,短子线仍然保持直线,只是长子线的弯曲度增加了,所以,使用实心标应将两钩的距离稍稍拉大一些。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浮漂中的灵与钝和垂钓中的灵与钝


我们常听到或者常看到关于浮漂调整灵敏与迟钝争论,浮漂被誉为钓鱼人在水下的眼睛,要想更好的掌握水下鱼咬钩的情况,就要有调整浮漂的技能。一般来讲调目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定,钓目则要根据垂钓水域的鱼情来确定,而且垂钓的灵敏与迟钝还比较复杂,可以从这三方面先来了解:

一、钓饵的灵与钝

钓饵入水,因为水对饵料产生的浮力和水对浮漂所造成的浮力一起平衡掉钓饵的重力,钓饵的重力被平衡掉的越多饵料在水中的状态越灵敏,饵料的重力完全被浮力平衡掉时处于最灵敏状态也被称为失重状态,水下的鱼稍微有一点动作就会改变这种状态,从而让浮漂做出反应。

反之亦然,当饵料的重力被浮力平衡掉的越少,饵料在水中的重力越大,小鱼的小动作对它无可奈何,只能大鱼比较大力的吸食和吞咽才能带动水面浮漂状态的改变,这种状态下的饵料相比较是迟钝的。

二、浮漂的灵与钝

浮漂调整的灵敏与迟钝是我们平时说的比较多的,这一项是让浮漂与鱼钩、铅坠等组成的钓组,在水中达到的平衡状态。如果水中的鱼产生的作用力相同,浮漂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变化速度和变化幅度决定了它的灵与钝,速度快,幅度大则为灵。反之速度慢、幅度小则为钝。影响浮漂灵敏度的有三方面

1、在浮漂外形基本相同,长度也一样的情况下,与水面接触的视漂部分越粗需要水下的力越大才能改变其状态,同样与水面接触部分越细越容易被改变状态,所以相比较起来同样情况下浮漂粗比细的要迟钝。

2、看浮漂的漂身,这个大家都有经验,大肚子漂总比细身浮漂的浮力更大,让它在水面的状态有所改变需要水下较大的力,所以漂身粗大者为迟钝,漂身纤细者为灵敏。

3、浮漂的大小,大浮漂总比小浮漂的体积大,浮力也大,需要改变状况的力也就需要的更大,所以大浮漂与小浮漂钓起鱼来就显得迟钝了。

浮漂调整出来的调目和钓目不同,灵敏与迟钝的状态也不相同,比如调三钓二,与调四钓三虽然差的都是一目,但灵敏度就有所差别,从理论上来说调七钓五就要比调六钓五来的灵敏。而调八钓七与调七钓六的灵敏度又不相同。

三、垂钓中的灵与钝

垂钓过程中的灵敏与迟钝往往又由多种因素决定,比如鱼咬钩吃饵的方向以及所产生的吸力,饵料入鱼口的深度,浮漂的调整状态,饵料的体积等等。在垂钓中要根据现实情况看待垂钓的灵敏与迟钝问题。其实最简单来辨别灵与钝与调整的办法是这样:

1、看到浮漂有所提示,但提竿又不见鱼,说明钓的太过灵敏了,水下鱼稍微一碰钓饵浮漂就给出反应,提竿过快所以空钩,这时就要向上推浮漂了,慢慢调整直到能钓到鱼为止。

2、浮漂的反应较少,无意中提竿发现竟然有鱼,这就说明钓的过于迟钝了,与灵敏时相反,现在需要向下调整浮漂,同样是一点点找,直到有鱼咬钩浮漂能很快给出反应为止。

3、还可以通过是否是正口了解垂钓的灵敏与迟钝。如果浮漂调整的状态正好时可以看到正中鱼上唇。如果钓住的是下唇则表示钓的迟钝了。如果是钓组中的上钩连续中鱼而下钩没有则表示钓的迟钝了,而下钩连续中鱼上钩没有反应说明钓的灵敏了,做出相应的调整,上下钩应该都能中鱼。

台钓浮漂调灵钓灵、调灵钓钝、调钝钓灵、调钝钓钝的方法


调漂过程从本质上来看,台钓强调调灵钓灵、调灵钓钝、调钝钓灵、调钝钓钝的讲法,不同鱼情和水情适应状况不同,配合线组和饵料组合也不同。

1、调灵钓灵

以半水调漂方法为例。比如22目鱼漂我们半水调出十目,挂搓饵后双钩到底,这是典型的调灵敏状态。当我们双钩挂饵后,钓2目甚至是1目,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调灵钓灵的状态。从竞技钓角度而言,为了提升钓获的速度,很多选手会将调灵钓灵作为主要的垂钓方式。并且往往在水面只留一个漂尖,一旦出现黑漂现象,紧紧抓住第一口。这种状态对于滑鱼很有针对性。

当然钓滑鱼的时候,有的钓友会采取调灵钓钝和其他方法,但用到调灵钓灵的方法时,紧紧抓住滑鱼第一口试探性吞饵,将有效提升滑鱼的捕获效率。尤其是一些老塘子,老板经常把钓了很多遍的鱼儿重新投放到鱼塘里,这些鱼儿因为被鱼钩伤害过,条件反射的对鱼钩类型的东西敏感,吞饵过程中饵料还没有吃到嘴里,就已经将饵料吐出了。

因此,很多钓友在这样的黑坑中经常遇到很好的黑漂漂相但就是不上鱼的情况。采用这种钓法,必须做到三不离。而对于鱼线、鱼竿、鱼漂的要求都比较高。

2、调灵敏钓迟钝

比如,调漂时将15目鱼漂调8目,然后钓7目甚至8目,这就是调灵钓钝的状态。这种状态经常用在那些水底浆层很厚,我们的钓饵用红虫、蚯蚓或者是玉米的时候使用。因为这些钓饵很轻,所以采用调灵钓钝的办法能够是双钩中底钩躺底,上钩轻触底,增加鱼儿捕获钓饵的机会。以吃铅1.3克的鱼漂为例,如果双钩挂玉米,此时半水状态的鱼漂会被下压1目或者是1目半。

也就是说,我们调出8目,用加减法计算后,只需要钓6目半或者是7目就能保证上钩完全轻触于浆层以上。如果水中大型鱼儿较多,也用这种方法进行垂钓。一般鱼儿个体越大,警惕性越高,因此,此时双钩在水底的状态,可以降低鱼儿的警惕性,有利于我们钓获大物。

3、调钝钓灵

如果是15目鱼漂,我们按照传统台钓的标准调漂方法,就是所谓的调五钓三,或者是调四钓二,这就是调钝钓灵的典型状态。由于,我们调漂是5目或者4目,鱼漂在线组上如何调整,双钩在水底活动空间不大;而钓目我们可能只钓1目或者是2目,此时反应在鱼竿和鱼漂之间的关系就是响应时间的问题。简单说,这种钓法仍旧是紧紧抓住鱼儿吃口的瞬间,没有等待。如果鱼漂下沉,我们的鱼竿是超硬调,就可以做到及时扬竿,将鱼漂下沉和扬竿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差降到最低。中鱼的几率会大大提升。

4、调钝钓钝

如果是长尾漂,我们调4目钓4目,甚至钓5目,在闷热的夏季往往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调钝钓钝的方法,其实是实现双钩在水底不受到水线和风线的干扰,完全降低鱼儿警惕性,由鱼儿自主选择吞钩。此时线组整个状态是迟钝的,因此称之为调迟钝钓迟钝。

5、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如果是投鱼当天钓,我们当然要调灵钓灵,因为此时的鱼儿是生口鱼,对鱼钩完全没有警惕性,见到饵料就吞吃,我们调灵钓灵自然会抓住每一次鱼儿吃口时机,增加钓获。如果是老鱼塘,水里有鱼,但鱼儿都非常精明,此时我们就可以采取调钝钓钝或者是调灵钓钝等。当然也可以使用调灵钓灵,只是这一钓法容易感到疲劳。因为,长时间手不离竿、眼不离漂会比较累。

总结

无论是哪种调漂方法,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渔获。应用中我们可以依据鱼儿咬钩状态灵活设置。不必过分拘泥于这些调漂思想,但理解基本的调漂思路能够让我们更加随意的应对各类水情和鱼情,同时有利于我们钓技的快速提升。

详细分析钓组的灵与钝,让你台钓更容易


玩台钓的朋友对于台钓钓组的灵与钝是不会陌生的,台钓界也一直存在着灵、钝的争议。我以为台钓钓组关于灵与钝的调整一切都是为了控制钓组在水下的状态。控制了钓组的状态,也就自然可以对不同的鱼情水情有了随机应变的主动权,这才是灵与钝根源。我们就可以采用一些灵活的方法遵循基本的规律,从调漂技术对钓组进行如下的调整。

通常,我们对灵敏的理解是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动作做出迅速反应。迟钝,当然就是反应慢。但将灵钝移到钓组上就复杂了,因为除了解释浮漂,还必须兼顾钓饵状态。

调漂时,漂尾浮出水面的目数多,称调灵;调目越少则越钝。而在钓的时候,浮出水面的目数少,称钓灵;钓目越多则越钝。调的时候钩上没有钓饵,露出水面的目数多是因为铅坠的重量轻。如果加一个很小的外力或添一点铅皮,漂尾就会下沉,这时说他灵敏谁也不会反对。

可有些浮标加一点或减一点铅皮都没有反应,再称灵敏就勉强了。浮漂调的低,比如7目调3目、2目,表明铅坠的重量大,稍加一个外力或添一点铅皮标尖就会下沉,而这在调6目或5目时是反应不出来的,因而,把标尖调的高和低定名为调灵敏和调迟钝是值得商槯的。

认识悬坠钓组不宜在调目上比较灵敏与迟钝,应该从钓组的全部内涵去理解它,至少不能撇开钓目与两饵状态的联系。灵敏与迟钝的实质是钓组在一定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并被鱼的咬钩动作所反映的浮标运动规律。

但钓目就不同了,钓目越多越迟钝,这个多是针对两饵状态说的。7目浮漂调4目,既说不上灵敏,也说不上迟钝,而钓目取5目则意味着水线长度的增加。铅坠与水底接近,子线弯曲,两饵重量完全被水底承担;改为钓6目后,铅坠与水底更加接近了,子线卧底,两饵失去重量,浮漂也没有反应。

这种状态下,鱼咬钩必须拖动铅坠才会出现鱼汛,浮漂则失去了反应微弱外力的能力,故而称之为钓迟钝。如果将浮漂下移,钓1目,则水线缩短,浮漂的上浮力就得到充分体现,即使不能将一颗饵提离水底,至少也会把短子线拉的更直,并使沉于水底的一部分饵重转移到浮漂上。

若饵重继续减小,导至浮漂的上浮力把短子线钩提离水底时,鱼触饵的细小动作就会在漂尖上反映出来。两相比较,调1目显然比钓5目灵敏多了。

钓组是灵敏好,还是迟钝好?如果鱼情未知,应该是始于不灵不钝,然后才有偏灵偏钝的变化。当然,一出手就钓灵或钓钝,而后再调整也不是不行,但在鱼情未知、鱼的咬钩规律还没有被完全掌握的前提下就采取极端的手段,未免太草率了。

不灵不钝是指长子线钩拖底、钓饵卧底、子线前段平底、整体成低垂的跨步,而短子线是垂直的、钓饵触底。钓饵重量的一部分由水底承接,一部分被浮标的向上牵引力所平衡。

这时,浮漂上调目与钓目之差就相当于高低两钩间的距离。如空心软尾漂调4钓2,两目约2.2厘米,两钩距离是2厘米。实心标尖出现后,调目与钓目的距离增大,如标尖长13目,调7目钓4目,钓目与调目之间相差4.2厘米,但两钩的距离仍然是2厘米。

同样饵重将实心标尖压下3目时,短子线仍然保持直线,只是长子线的弯曲度增加了,所以,使用实心标应将两钩的距离稍稍拉大一些。

分享台钓调漂灵与钝的攻略分享


调漂过程从本质上来看,台钓强调调灵钓灵、调灵钓钝、调钝钓灵、调钝钓钝的讲法,不同鱼情和水情适应状况不同,配合线组和饵料组合也不同。

1、调灵钓灵

以半水调漂方法为例。比如22目鱼漂我们半水调出十目,挂搓饵后双钩到底,这是典型的调灵敏状态。当我们双钩挂饵后,钓2目甚至是1目,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调灵钓灵的状态。从竞技钓角度而言,为了提升钓获的速度,很多选手会将调灵钓灵作为主要的垂钓方式。并且往往在水面只留一个漂尖,一旦出现黑漂现象,紧紧抓住第一口。这种状态对于滑鱼很有针对性。

当然钓滑鱼的时候,有的钓友会采取调灵钓钝和其他方法,但用到调灵钓灵的方法时,紧紧抓住滑鱼第一口试探性吞饵,将有效提升滑鱼的捕获效率。尤其是一些老塘子,老板经常把钓了很多遍的鱼儿重新投放到鱼塘里,这些鱼儿因为被鱼钩伤害过,条件反射的对鱼钩类型的东西敏感,吞饵过程中饵料还没有吃到嘴里,就已经将饵料吐出了。

因此,很多钓友在这样的黑坑中经常遇到很好的黑漂漂相但就是不上鱼的情况。采用这种钓法,必须做到三不离。而对于鱼线、鱼竿、鱼漂的要求都比较高。

2、调灵敏钓迟钝

比如,调漂时将15目鱼漂调8目,然后钓7目甚至8目,这就是调灵钓钝的状态。这种状态经常用在那些水底浆层很厚,我们的钓饵用红虫、蚯蚓或者是玉米的时候使用。因为这些钓饵很轻,所以采用调灵钓钝的办法能够是双钩中底钩躺底,上钩轻触底,增加鱼儿捕获钓饵的机会。以吃铅1.3克的鱼漂为例,如果双钩挂玉米,此时半水状态的鱼漂会被下压1目或者是1目半。

也就是说,我们调出8目,用加减法计算后,只需要钓6目半或者是7目就能保证上钩完全轻触于浆层以上。如果水中大型鱼儿较多,也用这种方法进行垂钓。一般鱼儿个体越大,警惕性越高,因此,此时双钩在水底的状态,可以降低鱼儿的警惕性,有利于我们钓获大物。

3、调钝钓灵

如果是15目鱼漂,我们按照传统台钓的标准调漂方法,就是所谓的调五钓三,或者是调四钓二,这就是调钝钓灵的典型状态。由于,我们调漂是5目或者4目,鱼漂在线组上如何调整,双钩在水底活动空间不大;而钓目我们可能只钓1目或者是2目,此时反应在鱼竿和鱼漂之间的关系就是响应时间的问题。简单说,这种钓法仍旧是紧紧抓住鱼儿吃口的瞬间,没有等待。如果鱼漂下沉,我们的鱼竿是超硬调,就可以做到及时扬竿,将鱼漂下沉和扬竿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差降到最低。中鱼的几率会大大提升。

4、调钝钓钝

如果是长尾漂,我们调4目钓4目,甚至钓5目,在闷热的夏季往往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调钝钓钝的方法,其实是实现双钩在水底不受到水线和风线的干扰,完全降低鱼儿警惕性,由鱼儿自主选择吞钩。此时线组整个状态是迟钝的,因此称之为调迟钝钓迟钝。

5、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如果是投鱼当天钓,我们当然要调灵钓灵,因为此时的鱼儿是生口鱼,对鱼钩完全没有警惕性,见到饵料就吞吃,我们调灵钓灵自然会抓住每一次鱼儿吃口时机,增加钓获。如果是老鱼塘,水里有鱼,但鱼儿都非常精明,此时我们就可以采取调钝钓钝或者是调灵钓钝等。当然也可以使用调灵钓灵,只是这一钓法容易感到疲劳。因为,长时间手不离竿、眼不离漂会比较累。

总结

无论是哪种调漂方法,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渔获。应用中我们可以依据鱼儿咬钩状态灵活设置。不必过分拘泥于这些调漂思想,但理解基本的调漂思路能够让我们更加随意的应对各类水情和鱼情,同时有利于我们钓技的快速提升。

台钓的“灵、钝”之辩证及其误区解答


看到资深钓友的总结收益良多,今天就在好钓鱼平台上分享给大家,希望老师傅的总结对大家有所帮助,一下是全文叙述。

6年前我刚转为学台钓时,从网上看了许多大师垂钓现场与教学、示范的视频,也读了许多此类文章,不知怎的,当时曾形成非常深的一个认识:台钓从装备、线组、调漂到技法都应是越灵敏越好。殊不知这是自己自觉不自觉地走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误区。

这些年来,通过每年几十场的垂钓实践,经过反思、总结,特别是向富有实践经验的钓友和高手求教,逐步有了一个比较正确的把握。把这些年形成的认识归纳成八个字,就是坚持辩证避免误区,再精练一些是四个字:实事求是。

一、用什么漂

用漂,一般来说当然是越灵敏越好。灵敏的漂,漂尾细长,年轻人视力好,用细尾漂作钓,哪怕是长度为5米4、6米3的竿子,漂也看得清楚,鱼口抓得很好。但对于视力不那么好的特别是年老的钓鱼人来说,追求这种灵敏真的只是个传奇。

连漂都看不清,谈何灵钝?况且我作钓的对象鱼基本上是鲤鱼,所以,最近这几年我总是使用粗尾漂,买的是第一、三目加粗的那种,有时还要在此基础上将它加工得更醒目一些,虽说有点儿钝,但抓上一口就是一口,远比勉为其难地使用细尾漂,两眼瞪得快出血了仍看不清漂相,让一尾又一尾鱼咬钩后逃之夭夭要好。当然这不是绝对的,短竿可用灵漂。有的鱼塘限竿4米5以下,我就使用尾比较细、灵敏度较高的漂作钓,效果自然很好。这是因人而异。

二、用什么线

鱼线的选择,既要看钓什么鱼、多大的鱼以及鱼口强还是弱等情况,并且与天气直接相关。风平浪静或只有微风时用的线,遇到刮三四级以上的风甚至大风时就用不成了,不仅有个能否看清漂的问题,还有个能否正常和准确地抛竿的问题,这时必须改用大一些的漂;有时鱼口非常弱,需要换细漂,但这样一来又看不清漂了,咋办?漂变不了咱就变线,用细一两个号的主线和子线,比如我就曾经用1.0#主线/0.6#子线甚至0.8#主线/0.4#子线来钓鲤鱼,细线弥补了漂粗迟钝的缺陷。

毋庸讳言,用这样的配置确实会跑掉一些大鱼,但自感总比什么鱼也钓不上要强得多。有时,从早上一开钓就发现当天鱼口较好甚至很猛,那就毫不犹豫地使用大的配置,2.0以上主线、1.5左右的子线,2#新关东钩。要避免步入小钩细线搏大鱼的误区,别拿着个别当普遍,也别总是信奉某些技术派高手那套说词。 这是因情而异。

三、调几钓几

如前所述,当初观看大师们和高手们的垂钓和教学视频,印象特别深的是调四钓二,后来发现在钓鲤鱼时这种调钓往往不怎么好用,这才悟出,人家大师高手讲的是钓鲫鱼。于是自己改成调八调九钓三钓二甚至调十钓三钓二,感觉好得多。

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样调钓有时容易空枪,对付不了黑坑里的老鱼滑鱼,其现象是:突然黑漂,速度极快,可谓迅雷不及掩耳,扬竿无鱼。这说明调钓太灵,假、杂信号太多了。这也不难应对,可调得钝一些,比如调五钓四、调五钓五甚至调五钓六。如果还不行,那就再加上悬坠跑铅法,将铅坠及其上方的太空豆向上升510厘米,基本上抓老滑鱼的正口甚至死口。这是因鱼而异。

四、鱼竿硬好还是软好

鱼竿的长短和调性,对作钓的灵和钝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关于竿子的调性,近年来似乎出现了某种追逐硬调的趋势,许多厂家标出自己生产的鱼竿是超硬的,4H已嫌不够了,标的是5H、6H、8H甚至更高。硬竿总体上是比较好用的,抢鱼快速,回鱼利索,不过,H多了的竿子,往往跑鱼也多,除了鱼塘刚刚放鱼、鱼口很快很猛那一两个小时硬竿确实好用外,其他时间还是二八调、三七调的竿子更容易上鱼,特别是糗鱼时,用调性软些的竿子作钓是比较合适的。

超硬的鱼竿,其重量一般也比较大,看起来灵实际上却钝了。对于年纪比较大的钓鱼人来说,恐怕用这种竿子钓上一天鱼,越钓会越赶不上鱼口,过后胳膊还会疼好几天。所以,我选用的竿子,4.8米竿重量都在105克左右,4.5米竿重量都在90克左右,尽管不那么硬,但比较符合自己的体力情况和作钓习惯。

在一整天作钓中,我至少换一次竿子,有时鱼情和天气变化大就得换两次,即在一天内先后使用3根不同调性的竿子作钓。在不同的时段用不同的鱼竿,奉行上鱼才是硬道理。这叫因时而异吧!

台钓调漂的钓灵钝与正确调漂方法


我们在台钓调漂的时,要依照如气候、水的温度、水情和水中鱼的等情况来对其进行调整,去调整合适的钓灵与钓顿。还要注意正确的调漂方法,当我们发现浮漂老是调不准时,可以来看看这些方面是否做到位。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调漂的两个方面。

一、钓灵与钓钝

当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保持在4个目数以上,开始钓鱼时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为2目以上,这时便是调灵敏、钓迟钝。当的的目数和前面的正好相反时,便是调迟钝、钓灵敏。

如果想调灵敏钓灵敏时,可使浮漂维持在水面上的4个目数以上,在施钓时使浮漂露出水面2个目数以下即可。反之如果想调迟钝钓迟钝时,可使浮漂维持在水面上的4个目数以下,在施钓时使浮漂露出水面2个目数以上即可。

二、正确的调漂方法

当浮漂出现上下有力地反复晃动,并且它们之间的间距比较短,当我们将鱼竿提出时,下面有鱼儿,这便表明我们此时的浮漂是处在一个正确的状态下。

但当浮漂出现上下没有力气地反复晃动,并且它们之间的间距比较长,当我们将鱼竿提出时,下面没有鱼,这便表明我们此时的浮漂的灵敏度是不够的,我们可以通过减少铅皮的重量来对其进行调整。对于灵敏度的调节要控制好度,否则只要有地点动静就会在浮漂上有所显示,而在我们有分辨不去来的情况下,便会使钓鱼的效果大大折扣。

希望这些可以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愿大家每一次出去钓鱼,都可以有一个愉快的心情。

化老师谈浮漂的灵与钝


当前,好多钓友对于调钓之说众说不一,甚至怀疑大师们在蒙众网友。几年前,在好多平面杂志上就有调钓的一些学说或释疑的文章已经很多,因为写文章的的先生们或钓友们我大部分都不认识。学识、理论高的作者把流体力学、物理、数学等理论知识都表最近文字上,这类文章的体现使得好多文化层次低的钓友看的一头雾水。

钓技好而文化水平不高的钓友又在文章上做出详细的解释,读者们也得实质的东西,另外,钓友们的钓技水平高低不一,而且认识钓技的层次也不一样,钓的少而写文章多的、钓的多写文章少的又出现理论和实践的不统一,在我看来我们不必刻意的去争执这些一方面的问题,权当是做一项乐趣去对待也未尝不可。

而钓鱼这一项户外运动的真谛是磨练意志、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实际操作当中又是非常全部的运用的活动。钓鱼是学到老而无尽,钓到老还有不明白的课题,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体。

八年前,在老鬼钓鱼学校就调钓灵钝一方面的问题我和翟少明、刘树森、钟舜尧、程宁几位同仁做过争论和平衡,为了在给学员授课中达到统一,避免教练口径不一。我们把调的高为钝、钓的高为钝、调的低为灵、钓的低为灵的说法体最近课堂上,就灵钝这课题我们再把它放到实践中去,让钓友们去评论。

1、调高的体现取一只浮标,调十目,钓三目,用轻饵,在水下的体现是双饵悬浮,这样看起来确实很灵。真的把这一套拿到岸上,摆出这种状态,我们用嘴轻轻一吹,双饵晃动,灵再回到水里,一条小鲫鱼游到下钩的饵前,离饵还有十几毫米时开始吸食饵,饵微微一动;离嘴还有一半距离,但浮漂一动未动,没有信号出现,又过来一条比上次那条大一点的鱼,也是在同样的距离吸食饵料,饵料动的幅度到了嘴边,浮标信号是微微好吧挫,提竿不中鱼,再挂同样大的两颗饵再下去,过来一条大的鲫鱼,也是同样的距离吸食饵料,饵料进口且浮漂下挫一目的信号出现,提竿中鱼。 

2、同一支浮漂,调六目钓三目,同样的饵料,挂同等大小,再来三条这样的鱼,仍然是同等的吸饵距离。饵是一饵轻触底,一饵悬饵的位置现状改变),还是吸食下钩。第一条鱼吸食饵料,饵料到了嘴边,浮漂微微一个下挫信号,提竿不中鱼,挂饵再钓。第二条中等大小的鱼,一口吸到嘴里,浮漂下挫一目半,提竿中鱼,挂饵再钓。第三条鱼,饵料非常容易进嘴,并且鱼继续前游,浮漂信号反映是黑漂,中鱼,调六目钓三目中两条鱼。

3、再把浮漂调四目钓三目,还是原先的饵料,挂的还是一样大。饵料下沉到位,下钩躺在水底,子线略微弯曲,上钩触底。再来这样三条鱼吃饵。第一条吸食鱼饵,仍在同样的距离上,饵料一动不动,再近一半的距离继续吸食,饵进嘴,贴近钩部弯曲的子线 晃动好吧,浮漂无信号,小鱼吧饵料吐出来,弯曲的子线又晃动好吧,浮漂仍无信号,小鱼再次把钩上剩余的饵料吸进嘴时接着前游,子线跟着鱼移位,浮漂微微下挫,提竿中鱼。挂饵再钓。第二条鱼,第一口吸食,饵料到嘴里但不深,弯曲的子线晃动幅度大,浮漂微微下挫一点,提竿中鱼,刚把鱼提起离底,脱钩跑鱼。第三条鱼,一口进嘴,明显吸的深,浮漂下挫一目,提竿中鱼,调四目钓三目,中二条跑一条。

综上三种调目不同,钓目一样,这是我在水下观测系统,观察后的全部的分析后举的例子。因为我们是单讲调目高低的灵钝之说,这不包括其他因素,例如饵硬、线粗等。而钓的这小、中、大鲫鱼,都是未被钓过,而且是正常吃饵(也不包括猾口鱼和另外因素)。浮漂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想让它下沉出信号,必须是鱼来操作,而我们调漂时,从高目调到低目,必须用加铅皮的办法进行调整,铅皮有重量才能把浮漂拉下去。真的把铅皮剪掉,那么来把它拉下去,是鱼。

肯定浮漂在水面露的越多,鱼拉的就越费劲。咱们调十目钓三目,其中的水下七目,是由饵重把浮漂拉下去的。由于水的浮力和张力(这样说不清楚对不对)作用,浮漂自身在没外力的作用下,肯定浮在水面上。所以,调目以后剩在水面上的部分,就需要力来把它拉下去。因为这样我们才称它叫做剩余浮力。而就是这四个字,最近我也不敢说了,因为有文章说这是错误的。但否认剩余浮力这种说法的先生,你得给这种现象起个名字,有60%钓友认可。也可能是文章我看的少,至今还没发现真名叫什么。

我认为调的低应该称为灵,我们是为了钓鱼,调钓灵钝的使用也是在鱼上,除其钓鱼之外,爱说灵就灵,说钝就钝。真的说,调的越高越灵敏,那么,换位置思考,那就用大漂就灵,用小漂就钝。单纯的说一个灵字,咱们想象的就是敏捷、快。归纳起来,反应速度和反应幅度。

真的调的高就灵,当我们钓小口鱼,冬钓大棚的时候,很少见调八目、调十目,常见的都调三目、调两目。口强调高目,口弱要加铅,说明了什么各位不妨认真思考。排除灵钝之说,在调漂时,钓者是根据鱼情去设定用的漂型,漂号,无论灵和钝怎样,调和钓,能钓上鱼,能钓的比别人多,才是硬道理。理论是为了应用,实践当中又能出更多理论,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而用的好才是能者。

我有一个很好的应用经验,我到一水域钓鱼,鲤鱼、草鱼、鳊鱼都有,我主攻鲤鱼、草鱼,而都在三斤以上,前提是不知这台水域天天有人钓,钩跑、钩蹭的鱼很多。我调十二目钓三到四目,上半天能钓上来的大部分是鲤鱼,大信号明显,小信号倒是模糊,但只钓了一条草鱼,水底是风化石底,淤泥很薄,我把十二目加铅皮变成调七目,还是钓三目左右,下午钓的草鱼就多于鲤鱼。下挫一目就提竿,钓上来的是草鱼;下挫三目或者黑漂,则是鲤鱼。

钓上来的草鱼经观察,嘴和身上都有伤,它们吃饵时非常小心,后来才清楚,鲤鱼是从网箱跑出来的,喂颗粒养成了大张口抢食的习惯。草鱼是从小在这种水域长大的,基本不喂,吃饵张口不大,再加上害怕,吃饵轻,所以,调高目时小信号模糊的现象,就顺理成章了 饵重调目高,饵轻调目低;搓饵调目高,拉饵调目低;重饵信号大,轻饵信号小;搓饵信号大,拉饵信号小。所谓调高一目也叫高,低一目也叫低。钓也是这样,在应用中,鱼情决定运用。我们不要老在一句话,一条应用中去唠唠叨叨,钓鱼,是一项非常全面复杂的运用。

秋钓钓位调整深浅、调整灵钝,与饵料调整腥香技巧


虽然秋天分为初秋,仲秋以及晚秋,而且每个阶段的气温都不一样,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季节交替之时,要想每次出钓都有好渔获,唯独牢记以下三个调整才最关键,不吹不黑,相信钓友看完后,一周之内至少也得钓五次。

一、钓位调整深浅

正因为秋天分为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气温都不一样,所以要想在秋钓中有好渔获,钓点水深就一定要灵活调整。就比如初秋时期,由于气温还和夏季差不多,所以这时选钓位还需按照夏钓的思路来,比如可以选在有树木,竹子或建筑物等地方。

不过到了仲秋后期或深秋时,由于气温和水温都比较低,所以这时就应该选择钓深钓远,不过当太阳升起,气温上升的时候,也可适当钓浅水。

二、饵料调整腥香

所谓大鱼喜香,小鱼喜腥,而且钓谚有提到春腥夏淡,秋香冬浓,但用饵不仅要看鱼的摄食习惯与季节变化,同时也要根据作钓当天的气温来灵活调整腥饵和香饵的比例。

就比如在初秋阶段,由于天气还比较热,此时为了减少杂鱼闹钩的机率,钓饵味型还是应该以清香本味为主。但到了仲秋和深秋,气温和水温都会比之前低,所以随着温度的下降,也可适当加大腥饵与香饵的比例。

三、浮漂调整灵钝

尽管野生鱼很少抬头吃饵,以前也总是说野钓要稍微钓钝一些,但钓灵钓钝,最终还得看鱼情变化或气温高低!由于初秋气温还很高,加上小鱼疯狂咬钩,所以浮漂调钓最好还是以调低钓高,或调高钓高钓钝一些比较好。可到了深秋初冬,因为气温下降,鱼口会变得很轻,所以这时就应该调低目钓低目,选择钓灵一些比较好,但也不能太灵,否则会造成有口而钓不上鱼。

高手浅析台钓浮漂的灵钝层面定义


关于浮漂的灵钝定义,相信大家对此都有不同的理解,按照大家的不同理解,我划分为受力后容易启动和受力后的行程大为灵(注意,就这两方面,可是性质截然不同的,后边,我会详细的阐述)。有些之所以晕的会员,就是没能感受到不同前提和定义下的灵的论述(确实,容易启动和受力后的行程大不同人的理解都称为了一个字灵)

根据大家的认识,我们说一个简单的物理试验和常识:

如,试验物体为1千克、2千克和3千克实验体,在实验室普通的桌面进行。假设2牛顿的水平作用力可以使1千克和2千克的试验物体发生受力后的位移,但是不能使3千克的试验物体发生位移。这是很正常而且公允的实验吧?

首先解析,行程大。上边的试验会出现2千克的物体行程大于一千克物体的可能,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只有力够大、能够很好的使两个物体在一定力的作用下出现一定程度的位移、和一定初速度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质量大的运动距离长,质量小的运动距离短!。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物体受力运动后,原作用力消失,做工的力就是阻力和摩擦力了,在一定条件下,质量越大的物体,才会出现克服阻力和摩擦力的能力强。

但是,如果不满足提到的任何一个前提,就会出现不同的状态结果。

如,上述实验,2牛顿的作用力对于2千克的物体不够大,只能微小的使2千克的试验物体轻微运动一点,那么,就会出现同样的2牛顿的作用力同时施加以后1千克的物体受力后的行程大。

这又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两千克物体的水平静摩擦力(空气中,由于物体的运动速度慢,质量相对大,所以,我们忽略计算过小的空气阻力)会较大的大于1千克物体的水平静摩擦力,当受力不够大的时候,2千克的物体虽然发生了位移,但是瞬间摩擦力做功就抵消了作用力的做功。由于1千克物体的摩擦力相对较小,作用力和摩擦力产生的合力,还是能使1千克物体受力后发生较大位移的(作用力做功)。

实验结果三,3千克的物体,一直就没有动(受力后,没有发生位移)

由上边的简单试验,我们就能得出,物体的受力、受力后的位移、和物体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受力的大小,决定了不同质量体的位移程度。并不是质量大和质量小的物体,受力后就一定会怎么样,这里,首先要取决于作用力是否够大。

由此,得出钓鱼浮漂的灵顿结论(物理概念,永远是相通、相同的):

两支漂型体积完全相同的浮漂,一支吃铅六克,一支吃铅八克,在水中调校成同样的格目,用同样的力拉动配铅,哪支格目纵向(垂直)位移会大些。(配铅的体积阻力暂时忽略不计。)?

解读如下:看力的大小,力足够大,肯定是吃铅八克的行程远(受力后,运动到静止)

力不够大,肯定是吃铅六克的,容易启动(受力后改变其静止的状态)

作用力启动浮漂后,运动行程(或受力后的位移、状态)会根据受力大小、浮漂体系质量惯性和横截面积阻力、摩擦力、浮力等合力做功的不同,而使不同吃铅量和形状的浮漂产生不同的表现。

所以,就这一方面(上述的试验和灵钝的两种定义),单从吃铅量(线组体系的质量)两支浮漂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坏或者灵钝之分(世间的任何东西都是,只有在前提下的优良好坏,而没有无任何前提的好坏)。就有这两支浮漂可用的时候,活力好的生口鱼,我会用大些的线组、吃铅量大的浮漂(八克的);鱼口微弱的,我会用细小线组、吃铅量小的浮漂(六克的)

希望还在沉迷于伪大师歪理邪说、荒唐试验、不正确物理概念的朋友,能够正确的认识这些基本的物理常识。理智的的看待灵钝。

注:以上只是初级物理层面的解释,钓界众多伪大师也只会初级物理。实际的浮漂使用、实际的用科学解释实物,是需要材料力学、运动力学、弹性力学等高级物理力学知识的,远不止初级物理这么简单。所以,再次提醒大家注意讨论的层面和不要一叶障目看问题的重要性。

台钓调漂怎么钓灵?怎么钓钝?


调漂是钓者重要垂钓技巧,可以说不会调漂等同于未入钓鱼门,学会调漂不只是会调目而已,还要分辨什么样的鱼情,找到适合调漂的方法。钓者应该通过在垂钓过程中,观察来调整浮漂钓灵与钝,让浮漂在灵和顿之间转换,当浮漂出现动作时就可以提竿刺鱼,这才算完成调漂。那么如何调整调漂才能在灵顿之间转换,下面就来跟大家讲解。

1、调整钓目

这是最简单的调整浮漂的灵与钝的方法,我们常说看到鱼口但是打不上,就把浮漂向上推一目,其实就是为了让子线弯曲的大一些,钓的钝一些,让鱼口给的更真实!但是我一般不推荐大家往上推那么多,建议一次往上推1/3目左右就可以,根据鱼口情况继续调整,但是这个往上推的距离是有极限的,不要超过你的钩距大。

2、改变调目

一般在大型水域钓大鱼的时候,钓目越高更方便钓者观察吃口,相反如果想钓小鱼就选择低钓目的浮漂,更利于钓者观察。但是当鱼口变慢,变轻,或者鱼的个体较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直接改变浮漂的调目,改为调低钓低,此时浮漂就会从钓灵改为钓钝了!

3、更换浮漂

不同的浮漂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别,比如吃铅大小不一样,漂身形状不一样,漂脚漂尾长短不一样,这样都会决定了在同样的线组条件下,他们的灵与钝肯定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钓大鱼用大漂,钓小鱼用小漂,因为小漂的灵敏度一般要高一些,适合钓小鱼的轻口,大漂的灵敏度要低一些,更适合钓大鱼的抓实口!

4、调整子线

垂钓的过程中,浮漂和铅皮在自重条件下,子线长短、粗硬都会对整个线组有影响,所以在选择子线的时候可以尽量的软一些细一些,这样鱼儿能更好的吃饵,信号传递也会变快,钓者也能把握提竿的时间。子线的长短可根据鱼情的不同,而做出调整。子线越长钓饵下水之后摇摆幅度越大,鱼对会动的鱼饵更有吸引力更强,诱鱼的效果会更强,但是信号传递会变慢,子线如果越短,摆幅的速度会减弱,饵团下水速度更快,信号速度也会快一些。

钓鱼的时候,只要根据鱼情来决定钓灵还是钓顿,鱼口也不会太差,并且学会灵活运用,这样才会调高中鱼率。

台钓调漂实战技巧 钓灵与钓钝的简单分析


调漂追求的是最佳状态。什么是最佳状态?简单地说就是,鱼儿几乎在就饵的同时,浮漂就会传达出讯号。而台钓法中最普及的调四钓二,恰恰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

一、调四钓二备受推崇的阶段

调四钓二的方法是比较灵敏的,这种方式为何比较灵敏呢?

它的原理是这样的:浮漂产生的浮力拉住水下的钩饵,使线组与钩饵与之保持一种平衡状态,成功地使一钩轻触底而一钩离底,只要鱼儿一吸食钩饵,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浮漂就会迅速传递鱼讯。所以,钩饵、钓线与浮漂几乎是同时作用,才显得十分灵敏。

当调四钓二刚刚盛行时,其灵敏度就与传统的铅坠到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统的铅坠到底钓得钝,人们才对台钓的调四钓二推崇不已。

二、调四钓二被微调的阶段

然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人们推崇许多年后,在实践中慢慢发现调四钓二又过于灵敏。倘若水域中没有小杂鱼闹钩,调四钓二是能发挥其绝对优势的,只要浮漂有动静一般都会上鱼。但是如果小杂鱼与滑口鱼较多时,调四钓二的方法使用起来就会有很多空竿的情况发生。

因为其比较灵敏,小杂鱼闹钩时,浮漂也会迅速传递出虚假讯号。鱼吸食钩饵时还会感受到浮漂的拉力,鱼就会警觉地吐出钩饵,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提竿无鱼的现象就较多。

再就是双钩配置了双子线,鱼吸食钩饵时,另一只钩饵会对吸食动作有一定影响,鱼吃上饵时也会触碰到下饵的子线。另外钩饵的上面还有八字环与铅坠,鱼也会心存芥蒂。

在实践中,有了这些烦恼,就会迫使人们在灵与钝之间重新作出选择,产生出花样繁多的调钓方式。后来就出现了调五钓五的方式,尤其是在比赛中被广泛地运用,然后休闲钓也借用了此法。

三、如何微调

由于传统钓的铅坠到底过于迟钝,而台钓的调二钓四又太灵敏。所以人们将二者中和,采取调五钓五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保留了二者的优势,还成功避开了二者的劣势,虽说调五与调四只有一目的差别,但效果却十分明显。

那么调五钓五的优势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因下钩躺底而上钩轻触底,下钩的子线有适度的松弛,上钩的子线与八字环之上的水线也不会被绷得很直,所以双饵就比较分开,鱼儿吸食就不会造成障碍。此时的钩饵与浮漂仍是平衡的,但是鱼讯的传递就要比调四钓二稍慢,其灵敏度就稍微下降了一些。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的灵敏度的下降,鱼儿吸食钩饵时就会感到口中食物没有被什么东西牵制,自然入嘴不会产生怀疑,就会吞下钩饵,所以提竿才不会空竿。

再后来,随着台钓的进一步本土化,又衍生出了调低钓高、调高钓低等其他调漂方法。

四、应当注意的细节

经过微调的调五钓五使用起来,也有值得注意的细节。

1、我们在选用目数超过十目的硬尾漂时,可直接定为调五钓五;在选用六目以上的软尾漂时,可先定为调三钓三。如果不区分软尾与硬尾漂,而统一使用调五钓五则是不恰当的。

2、我们观漂时要知道,调五钓五时浮漂下顿的幅度肯定小一些,这并不是浮漂有什么问题,是很正常的表现。

3、当然,调五钓五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初始调钓,并不是要求我们一直使用这种唯一不变的方式。在水情与鱼情不同的情况下,仍要继续进行微调。如果调五钓五没有什么效果,必须尝试改变,比如调到三目四目,甚至六目七目等,总之要根据实情而调灵或者调钝。

4、熟练之后就可以在钓灵与钓钝之间灵活选择了,调漂的本质就是调整钩饵与浮漂的讯号反应的早与迟。要钓灵,钩饵与浮漂的配合十分及时,饵动浮漂即有动作;要钓钝,钩饵与浮漂的配合稍有延迟,饵动之后鱼儿移位浮漂才有动作。钓者知道了这个原理,调钓就变得比较容易操作了。不管采用什么调钓方式,我们的宗旨是让鱼顺利地就饵,提高上鱼率。

台钓钓组搭配与调钓的常见问题


台钓走灵敏路线,在垂钓时,对钓组状态要求高,稍有偏差就会出现虚假鱼讯频出,大大降低钓鱼人的效率。

但是,台钓的钓组搭配要求多,技巧性强,为了适应特殊的鱼情,经常会出现个别特色调漂技术,有些钓鱼人以特殊对应常态,自然会出现水土不服。深入问题根源,了解问题形成之因,才能解决问题。

台钓钓组搭配常见问题

一般情况下,饵料制作较好,且调漂适宜时,子线和主线对鱼口很难产生直接的影响,除非遇到了轻口鱼,或者慢鱼,需要抬高钓组灵敏度。只有在饵料状态一般,调漂不是一的情况下,鱼线才容易产生意外。

在实际垂钓中,主线往往比子线大一倍左右,这样子线的承重和主线的承重能够合理结合起来。同时,也见过子线较主线粗,或主线和子线差距不大的搭配,常用于特殊鱼情中,不作赘述。野钓,黑坑,竞技钓时,都是主线比子线粗,且鱼情越复杂,主线越粗。但,鱼线越粗,对鱼吃口影响越大,鱼讯会变的模糊不清,加大钓鱼人失误几率。

实际垂钓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倾向是主线过粗,而浮漂过小,浮漂力小,带不了鱼线。鱼线不受力,浮在水面上松松垮垮,浮漂也无法平稳的躺在水面,小风一吹,钓组全乱。甚至出现找底失败,灵顿不分的情况,对台钓而言是致命的打击。

同样,小号主线,大号浮漂也是一种失误的表现,大号浮漂会将钓组的状态紧绷,线体因为拉伸,上下线径失调,粗细不均匀,遭遇鱼讯时,容易断掉。浮漂反映鱼讯错乱,容易错过鱼讯,增大了钓鱼人失误的比例。

除此之外,子线长度抉择也是最常见失误之一,没有绝对的、固定的子线长度可以选择,只有针对性子线长度。鲫鱼25cm,鲤鱼30cm,钓快时才10cm,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针对性选择。盲目的固定于某一种长度范围内,不但会丧失对鱼情的判断,而且也会干扰主线的使用。

台钓的针对性调整策略

台钓线组策略失误,就需要做出调整,这里介绍两种最直接的调整策略,简单易学。

第一种:借鉴传统钓用。传统钓的优点在于信号反应真实,无论灵顿,都有频繁的信号反映。这是因为传统钓重在调漂,漂目尺度合适,则钓组状态为准。通常采用调平水策略,铅坠的微小变化对钓组影响不大。学习传统钓的调漂方式,将浮漂调至半水调平,这时,无论浮漂状态如何变化,露出水面的目数为几,都不会干扰灵敏度。

第二种:调三钓一。通常来说,台钓走灵敏路线,针对性较强,且适切性强,最佳的选择是根据具体环境调漂。在台钓中,最佳的、最主流的选择就是调三钓一,这种时候,挂上饵料后,浮漂恰好露出水面一目到两目左右,找底方便。比之调七钓一等策略,找底难度大大降低。

总体而言,以上两种建议主要是从调漂方面,满足线组的平衡性,保证线组状态在多数水情中都有较为稳定的状态。但除调漂外,针对鱼口调整策略更重要。在鱼口不加,吃口略差时,台钓将线组调和细腻,细线小漂,走高度灵敏路线。

无论情况如何变化,主线、子线、浮漂选项都要一致,子线细,主线细,小浮漂,或主线粗,子线粗,大浮漂。台钓固然走灵敏路线,但并非只有细线小漂才是它的唯一选择。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谈谈台钓钓组的灵与钝》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台钓钓鱼技巧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