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谈钓鱼鱼道与垂钓的浅见

2021-05-07

相信钓鱼人多多少少都有听说过鱼道这两个字,在痴迷垂钓的日子里,我的确为这个鱼道费心费力琢磨过一阵子。到了也没有弄个所以然来。感觉是:说有也有,说无也无。好象其中的玄机只能心领,难以言传。

我当时跟生活在湖泊边的渔民划船到湖里要他们教我认鱼道,其实对鱼道还很怀疑,认为鱼是满世界乱游的家伙。可渔民说,鱼道肯定是有的。

这也难怪,他们整天在与鱼打交道,当然知道哪里有鱼、有什么鱼、有多大的鱼。他们是从布下鱼网的收获上总结出来的鱼道。在与渔民的接触中,我了解到识别鱼道对一个渔民是多么重要,尤其是早先的游散渔民,那时的鱼网因材质的因数,针对性很强,不像现在的化纤网能够大小凶猛统杀,必须在什么水域布下什么网,这样才有好的收获。所以,早先的渔民认鱼道是被生活逼出来的。他们这种本领随着渔具的发展可能要逐步失传。因为,现在都是集体作业,用的都是天罗地网,什么鱼道最终都汇集到一个预先设计的死道里去一网打尽。

其实,我最终所了解的所谓鱼道,就是各种鱼的习性。

我这个人可能天生有股喜欢渔猎的禀性,只要一闲下来就喜欢舞该处可能包含敏感或者不文明的词语被屏蔽弄棒,理丝绑钩,打过野兔、野猪、野獐、野山羊,有一次玩手该处可能包含敏感或者不文明的词语被屏蔽还差点玩出人命。但最多的还是钓鱼。为认鱼道,随渔民夜晚到湖泊里去捕过鱼,我对下网捕鱼始终没有兴趣,但有种捕鱼方式深深吸引过我 。

这种方法就是看着鱼把它捉起来,在无风浪的夜晚,用手电筒在湖泊的浅滩找鱼,各种鱼这时都游到了浅滩觅食,非常多,没有小鱼,都是个头很大的鱼,这使我了解到不论什么鱼,个头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不怕凶猛鱼了(鳡鱼除外)。夜晚的鱼特别老实,根本不怕人,很多鱼种你可以伸手去抚摸它,受惊后也顶多往前面游动几下,完全跟白天是两码事。但鲤鱼草鱼不同,会一窜很远,相对而言,草鱼更胆小。那种捕鱼方法就是看见鱼后用一种箭竹做的鱼罩把鱼轻轻罩住再捉起来。这是一种十分吸引人的游戏,我玩过很多次。

通过这种游戏,使我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一到傍晚,大鱼、凶猛鱼靠岸,小鱼洄游到深水区避难;天一亮,大鱼凶猛鱼潜回深水区,小鱼被逼到浅水区找食物。这种现象,并非空穴来潮胡诌一气,鲫鱼虽然是一种性格温顺的鱼,八两以上的已经不怕凶猛鱼了,夜晚的浅滩很多大鲫鱼,经常成双成对,它们有时候就在大黑鱼的身边悠闲着。

最有趣的是鳜鱼,喜欢在浅滩的沙底筑巢,就是一个圆圆滑滑的坑,你可以用手去给鳜鱼扰痒,它会很听话,收拢毒刺让你扰,有时甚至会偏下身子给你扰。但它有厉害的毒刺,捉它还得轻轻地逐步用力把它一下子制服,一手不能制服,你得赶快放手,挣扎中刺伤手那可就够你受得了,但它不会跑很远,一定还会回巢。 鲶鱼、黄拉丁,包括鳝鱼、甲鱼、乌龟等夜行鱼当然都大量在浅滩活动,到处可见他们的踪影。在这种夜晚捉鱼的游戏中,可以看到一个白天完全看不到的鱼类世界。渔民就是根据这种规律在鱼来去的路上层层布上不同的网捕不同的鱼。

但是,这种浅滩没有鲢鱼和鳙鱼,它们在哪?在亮水区。而且,鲢鱼和鳙鱼夜晚没有白天活跃。这时我当时用泼洒雾化饵聚鱼甩锚得出来的结果,白天用甩锚方法你可弄它个几百斤一点问题也没有,晚上一百斤也难。野外的鱼与鱼塘的鱼活动习性显然区别很大。同一种垂钓方法在鱼塘有效果,在野外不一定;

掌握了在野外钓某种鱼的方法,再钓鱼塘那就有种从羊肠小道上走到一级公路上的感觉。相对来说,野外的鱼应该是有鱼道的,鱼塘永远没有。有人说鱼塘的鱼有时候也不好钓,要选好位,要有技术。是的,只要想一想我们吃饱了还想吃什么,或者说空气里有浓烈的化肥气味你几乎出不来气的时候还想吃什么,就应该懂这个道理了。在环境不适合鱼吃食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找鱼的吃口,就算有点收获,也没有那个必要,这是我个人的拙见。

渔民们还认为一种鱼道,就是每次收网时,网上老上什么鱼,这一带就是什么鱼的鱼道。这当然有他们的道理。但我们垂钓时不可能按照这种鱼道下竿。只能借鉴其中的一些奥妙,所以,这就是我觉得只能心领难于言传的苦衷。其实,我们只要有足够长的野外垂钓经历,在不知不觉中,也能有意无意掌握鱼道的大致位置。这就是一个老钓手的感觉,往水边一站,就会有种应该在哪里下竿的灵感。这种灵感就是看见了鱼道。

钓友们可以从我讲的夜晚捉鱼的游戏中分析一下大鱼的活动规律,去试探钓大鱼的方式。我是个从中得到甜头的人,深信海竿抛远钓深水获大鱼。还告诉朋友们,我在白天钓大鱼大获丰收的情况下继续夜战,90%都是空军。这一现象明确告诉我大鱼夜晚都不在深水区了。但抛近,尤其是陡坎下面,又会又收获,与白天的鱼个体要小许多,这几乎是一种规律。要说鱼道,我觉得可以从这些规律中找到。

我认为二三两的鲫鱼几乎没有什么鱼道,他们都是成群结队找食物,哪一水域有食物就集中在哪一带,一大群来来去去,这是初春时的显著现象;夏季,水中各种动植物繁衍茂盛,到处都是食物,他们就相对要分散得多,所以,夏季没有春季好钓。由于夏季水中各种小虫之类的动物性饵料丰富,鲫鱼也会厌烦动物性饵而偏食素饵。所以,这时用香甜类的商品饵台钓优势较明显,这也是我垂钓中得到的一个感觉。所谓的鱼道我真的对此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其实,所谓鱼道能在长期的野外垂钓中掌握。相信这一点应该没有错的。

不过,告诉朋友们一个消息,我上次到那个水库鱼没有钓成,还听到过一个神秘民间高手的故事。听说性格有些怪异,是个小学教师出生,早已不教书了,钓鱼为生,曾经一年钓了一栋楼房。说得可能有些传神,他的钓具就是就地取材砍根竹竿,有时甚至用树枝,背个蛇皮带;从不用商品饵,都是自配饵,我觉得不可能。但有一点是真的,所有大小水库和养鱼的老板,一听他的名字都谈虎色变,特别是水库的老板,因为鱼塘经不起他钓,他一般不 忍心钓,就是喜欢钓水库,说这个人就是会认鱼道。我早想拜访这个神秘的高手,一直没有时间,但我一定会去看看这人是否有三头六臂。

延伸阅读

竞钓大师谈湖库钓大鱼的技巧


湖库钓鱼刺激而神秘,同时也考验着钓手的技术与耐力,国家一级竞钓大师贾东普对于湖库钓大鱼他的总结是:选位、做窝、观察、钓组、看口、遛鱼一样都不能疏忽,尤其是在看口方面,钓大鱼过程中撞线信号层出不穷,懂得辨明真假信号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跑鱼。

依据水位选择钓点:

湖库大鱼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藏匿在深水区域,然后到进食时则会从深水区游到浅水区域寻找食物,所以钓点的选择上需要结合大鱼的觅食习惯及季节特性。一般水位偏低的季节水中食物较少,是相对比较容易上大鱼的时节,这时大鱼不得不到浅水区域觅食,因此作钓时深浅水结合处是不错的钓点;而水位偏高时湖库周边的稻田或玉米地等很容易被淹没,从而给鱼带来丰富的食物,因此水位偏高时我们可以选择草地、玉米地旁边或者深浅水结合处作钓。

提前定时定点打窝:

想钓大鱼做窝是前提,由于早晚是大鱼进食的窗口期,因此在选定钓点之后在早晚进行定时定点的打窝十分必要。可以选择天然的玉米、土豆、红薯之类东西多大几个窝子,而且不要急于作钓,因为大鱼警觉性比较强,建议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钓点多打两天窝,让大鱼放松警惕,安心吃食。

观察好作钓时机:

作钓时机的选择需要我们持续观察窝子的情况,由于大鱼习惯群体活动,一般进窝之后会有很明显的鱼星、鱼泡,当你在窝点观察到明显的鱼星时说明窝点此时已经成功的吸引到大鱼,同时也可以根据水的浑浊度判断鱼的数量,因此当水较浑浊、鱼星较多时便是作钓的好时机了。

选择合适的线组:

主攻大鱼线组一定要准备充分,而且考虑到钓大鱼中的不确定因素,因此线组尽量准备比预想的还要大一到两号,如作钓时想钓二三十斤的鱼,那么准备时必须要备到钓四五十斤鱼的线组,宁可稍微粗一点,也不要最后钓到大鱼时出现切线跑鱼问题。除此之外失手绳也要备好,确保遛鱼时不会出现缠绕或其他情况,大鱼可遇不可求,跑鱼之后很难再回窝点。

分辨真口假口:

由于大鱼体积较大,二三十斤的青鱼、草鱼体长就接近一米,进窝之后很容易撞到水下的线组,从而出现很多虚假的入口动作,所以作钓时一定要有耐心观察、分辨,宁可多等一时,也不可提前扬竿,看准吃口动作,保证钩子是在鱼嘴或者吞的更深后才扬竿,这样才能保证鱼口。如果提前扬竿或者因挂到鱼身体而惊吓到鱼时,很容易出现跑鱼现象。

一般真正的吃口是出现慢慢斜着拉走的黑漂或者是整个浮漂被顶起,但是有时拖走之后还要再等两三秒,看浮漂起不起来,如果是鱼身体蹭到线组过个两三秒钟浮漂还会浮起来,但是三秒之后浮漂还在水里,那就是真正的吃口,这个时候扬竿基本是很有把握的。

遛鱼要稳

钓大鱼重要的是一个稳字,而且大鱼活性高、力气大,因此中鱼之后不要操之过急,扬竿的力度可以大一点,让鱼钩钩的稍微深一点,同时也能保证放失手绳的过程中不至于脱钩。遛鱼时也要注意避免出现与大鱼拔河的现象,尽可能的弯曲竿子,鱼离岸边越近越好,直至将鱼遛到露头之后,将竿子挺起让大鱼多吸几口空气,出现缺氧状态。但是在遛鱼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只有将鱼遛翻之后才是抄鱼的好时机。

遛鱼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草鱼和青鱼,因为这两类鱼在遛鱼的过程中存在假象,即有可能出现你觉得遛的差不多的情况下,青鱼、草鱼出水了,是不错的抄鱼时机,然而它们却比我们想象的要狡猾,此时它们会利用最后的爆发力挣脱束缚,这种情况很容易使鱼钩挂到抄网更甚者出现断线跑鱼现象,因此抄鱼时要等,就算鱼遛到岸边时也要慢慢将其让入水中,再慢慢遛会岸边,直到其疲乏再抄入网中。

垂钓鲢鳙鱼的细节探讨之浅见


关于钓鲢鳙鱼的方法,其实感觉大体上都不错,对鲢鱼的习性和钓法也都有一定的见地。不过有的钓友忽略了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可能就是钓鱼的致命伤,同样都是钓鱼,可能你就不上鱼,别人就咣咣上。想起来就说两句,不一定对,前两天还与坛子的钓友讨论过钓鲢鱼的话题呢。说的对大家就借鉴,说的不对大家就一起研究研究。

一、关于钓鲢鱼应该集中还是应该分散的问题

我原来一直同意雾区的观点,现在也支持。但是在实践中,我也碰到过鲢鱼不成群,有的时候就是上钩情况不好。有的钓友能钓到,你却钓不到的情况。那时候就说因为天气风向和水域的关系,后来坛子里也有朋友说不一定雾区就好,因为鱼的密度很低,再大的雾区也没用。现在我有时也不得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了。

把几个杆子打到一个小的范围内,几个浮标相隔很大的距离,这虽然背离了钓鲢鱼雾区的规律,但是却顺应了鱼密度小,把饵送到鱼嘴边的事实,鱼少我们就找鱼钓。我认为说的也很有道理,那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也就应该灵活掌握钓点是应该分散还是集中了,不管分散还是集中,以钓上鱼为最好方法。

二、关于钓鲢鱼钩应该多还是应该少的问题

我看到过很多人都用爆炸钩或狼牙棒钓鲢鱼,有时上面挂了很多的小白鱼。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方面的感受。这个方法虽然可以上鱼,但效果不好。因为爆炸钩上边的脑线很短,但相对于长脑线它是硬的,小鱼一扑腾就挂上了,小鱼挂上有的鲢鱼中钩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他又不是鲶鱼。我们钓鲢鱼一般一个钩就够用了, 最多也就用两颗,钩子多了,中白鱼的几率就大,再多钩鱼也就吃到嘴里一两个,剩下的全都没用、那就是给白漂子预备的。

我一般自己做,找一个大一点的弹簧,上下用那种打针小瓶橡胶瓶盖定位,中间用线穿起来,下面一个1214公分长脑线,钩很大,伊势尼1314好用,钩一定要锋利。脑线一定用软线,方便鲢鱼吸入,我一般用牛筋线,如果用两个钩两个钩要并列,二个钩要比一钩短点,靠自己体会一般都有多大鲢鱼,多大的嘴,钩子能被鱼喝到嘴里为好。长脑线小白鱼也不是完全不上,但是上百鱼机会很小,这样就把钩留给鲢鱼了。

如果不愿意做,就用爆炸钩改一个,把尾钩留下,上面五个留下一个,把剩下的绳头一定处理好别开了。这样就能用了,勾上什么也不要挂,就在饵团外面当啷着。这样还省下四个钩。有的钓友也说够多也有钩多的好处,上鱼后鲢鱼嘴上脑袋上,全是钩不容易跑 ,这点我也同意。但是我还是用一个钩吧。

三、关于鱼饵应该在近处还是在远处的问题

很多钓友都愿意把海竿抡圆,猛劲抛到很远的地方。有时候我也是一样的,包括到现在我也愿意远抛,就因为这个海竿都断过。后来我在逐渐发现不一定远了才好,有很多朋友不用杆子,就用手线,抛出去也就15米远把,上鱼也不比我少,后来我也观察,总结这个问题,掌握一点就行,如果在深水区,就是3步下去人就没影的地方近点没关系,浅的地方就不行了,就得往远一点了。

还有海竿钓鲢鱼可以前后排列几把,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做吗。因为钓鲢鱼的饵很渣,附着力不好,抛的过程中,时不时的就会天女散花,这就相当于打窝了。还有就是中鱼后或换饵时钩上还没有完全化开的饵,会在回来的途中一点一点的掉下来,在海竿主线经过的地方形成一条饵料带,所以我有时会让海竿前后排列。有时会有不凡的效果啊!

大师谈竞技池初2020冬钓鲫鱼技巧


随着天气的逐渐降温,野钓也随之变得难钓起来,相信很多钓友都会转战黑坑去过过手瘾,那么针对对象鱼种鲫鱼的垂钓技巧又会是如何呢?下面来听听马炎大师的钓鲫鱼心得吧

Q:天气渐冷,野钓鲫鱼已经很难了,针对新开的塘口应该怎么钓?

马焱:现在城市作钓基本都以黑坑为主,新开的黑坑当然也都是以钓新鱼为主。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的话,我们的饵料味型就可以放大一些,因为毕竟是新鱼,味道大一些可能抢鱼会更快一些。另外就是可以采用拉饵的方法配合散炮效果会更好一些。最主要还是要注意诱钓结合。

Q:很多钓友都在纠结天冷后,黑坑到底是钓底还是打浮,您怎么看?

马焱:如果是休闲钓黑坑的话肯定是钓底的,但如果是竞技池的话还是要根据鱼情来定。基本上还是以钓底为主,因为天气凉了,下面的水温相对要高一些更加适合鲫鱼的藏身,而且鲫鱼本来就是属于底层鱼,只有那种小鲫鱼夏天可能会浮起来。现在钓黑坑水也不是很深,没必要钓浮,基本上钓底就可以,另外钓底一方面可以延长子线的下摆,增加截口性,让全泳层都能钓到。

Q:您说过自己钓鲫偏爱枣核型的浮漂,具体应该怎么选择呢?

马焱:钓鲫鱼要选择漂尾漂脚稍微细一些的浮漂,细一些的灵敏度相对高一些。正常的话就是调个五、六目,钓两、三目就行。我个人建议浮漂还是选择枣核型的,但是漂身不要太圆,正常的枣弧形,两条的收肩要缓一些不能太急,这种漂型相对而言可能灵敏度要高一些。

Q:如果说11月份的时候有一场钓鲫比赛,您会如何准备以占据优势呢?

马焱:一般我去到一个竞技赛场的话,尽量做到跟平常一样,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情况改变策略。比如,我习惯首先调个四、五目,钓个四、五目,然后采用拉饵的方式进行作钓。

其实打竞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饵料味型,饵料味型对路了鱼就咬,饵料味型不对路鱼就不太爱咬,所以现在市场上会提供丰富的饵料味型,来供钓友们验证这个场地的鱼到底爱吃什么。

另外,就是要通过当地的朋友了解这个池子周围的一些情况,了解周围种的是什么,有可能是果酸类也可能是其他口味。然后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添加相应的味型可能效果更好。不管什么时候钓鲫鱼,还是要求基本功要扎实,看漂、抓口这些都要有很全面的一个了解,才能钓好鲫鱼。

Q:其实能到竞技池边上打比赛的都不是新手了,在这种水域有限、鱼量有限、人多味杂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才能确保自己钓位的上鱼率,甚至说一举夺冠?

马焱:主要还是要注意诱钓结合,另外钓法跟饵料味型是很关键的,说白了选手之间的比拼就是比钓法跟饵料味型,尤其是饵料味型。只要味型一对路,在上鱼率、稳定性各个方面都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效果!

还有一个很重要因素的就是钓位,位置对成绩的区分很大。现在打竞技还是要全面型的选手才能赢,要在优劣位置都能全面地分析所遇到的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钓鱼大师垂钓多年的诱鱼技巧总结


钓鱼活动当中,大多数只会简单的利用饵料的味型,或者雾化来扩大诱鱼的范围,再多的,可能就是多打窝子,分散布点这些技能来提升诱鱼的数量。鱼类也是一种生物,它们也会有好奇和其他的欲望,能够诱鱼的方法远不止一种。

色彩的诱惑

鱼类的视力并不算好,所以觅食器官主要是鼻子,依靠嗅觉来寻找食物。不过,鱼类还是能够分辨出来一些特殊的颜色,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罕见的色彩,同样能够吸引到鱼类的注意力。

在钓鱼经验当中,最佳刺激性的色彩应该是白黄红三色,尤其是棕红色的饵料,比如红蚯蚓,这些饵料入水后,色彩在水中有较强的穿透力,显眼,容易被发现,鱼类会因为好奇而尝试咬钩。

另外,在浑水坑,浊水坑当中,由于水质,水色的影响,光线会更加昏暗一些,缺乏基础光源的鱼类,对于刺激性的色彩反应会更加激烈。所以在钓鱼活动当中,面对肥水塘,选用色彩鲜艳的饵料,比如和肥水塘反差较大的两种色彩,黄色和白色提升渔获效果明显。

声响的诱惑

钓鱼人在钓鱼时,总有人会提醒到要安静,不要随意走动,不要说话,否则把鱼类都吓跑了。这个说法是绝对正确的,鱼类在提到异常声响后,确实会受到惊吓,迅速逃离声源。虽然人类在岸边的脚步声自己听不到,但是经过水体的传导,在鱼类听来还是很刺耳。

异常声响会吓跑鱼类,若是正常声响,是否就会诱鱼呢?鱼类虽然生活在水中,但是陆地上的食物并不陌生,各种原因落入水中的食物都是它们的最爱,素食鱼类喜欢落入水中的果实,草籽,而肉食鱼类喜欢昆虫等。这些物体落入水中时都会造成声响,但是鱼类却不会逃遁开,反而是主动的游来。

利用这个特点,钓鱼人通过有节奏,掌握频率的抛竿方法,模拟自然物体落水的声音,可以让鱼类误认为有食物落入水中,鱼类自然会寻声而来。这种诱鱼方法在一些钓鱼比赛当中并不少见,依靠高超的空竿水平来发挥,普通的钓鱼人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更多的练习。

窝子的诱惑

在诱鱼当中,多打窝子是不少钓鱼人的常识,既可以聚集较多的鱼类,又可以在一个窝子里的鱼钓完时,及时更换备胎。不过打窝过多的弊端也很明显,分流鱼群,喂饱大鱼,鱼类依靠鱼窝就能够过的很好,又怎么会吃饵呢?

面对这种局面,钓鱼人可以转变一下思维,与其多打窝子,倒不如集中一个窝子,扩大目标窝子的影响力。在已经打好的窝子周围,通过抛洒雾化较快,松软的饵料,利用较高的频率,在窝子周围迅速布置一个新的大窝子。这个窝子扩大了窝子的直径,将原始窝子的诱鱼范围进一步扩大,反而能够起到实实在在的引流效果,先吸引近大窝子,再进到中心位置,将临近位置的鱼类都快速的引诱的窝点当中,避免了鱼群的分流。

最后,想要诱鱼顺利,最重要的还是饵料的选择。合理搭配饵料,选择适宜的饵料打窝。利用最切实的味型,香型,比如夏季的淡香谷物饵料,钓鲢鳙的臭味饵料,这种协调搭配的饵料选择,才是爆护的最佳途径。

大师谈春钓鲫鱼的五个妙招(附饵料配方)


春季万物复苏,天气也逐渐回暖,虽然此时春寒料峭,但仍阻挡不住我们的钓鱼大军的征途,鲫鱼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垂钓的对象鱼,今天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春钓鲫鱼的注意事项。

一、时间选择

早春,气温上升明显,但水温相对较低.大家都知道,水温低于5摄氏度,鲫鱼一般很少觅食,这时出钓时间应选在午饭前后,最佳上鱼时间是午后2点至4点.这段下午出钓的日期约持续20天.进入三月中旬,虽然白天和夜晚气温相差较大,但是水温已逐渐上升,一过午时,鲫鱼便会三五成群游到水上层一动不动地晒阳,这就说明鱼儿不久就要产卵了.一旦出现这种现象,下午就很难再钓到鱼,此时应改为上午出钓.越是在清晨,钓上的鲫鱼个头就会越大

二、钓位选择

早春在何处能钓到鱼呢? 池塘钓,首先要本着有草钓草,无草钓杂去选择,水深在1.52米左右。再就是看水色,如果近岸有水比较浑的地方,那是鱼群在活动,此处就是钓鱼的最佳点了,不打窝或少打窝,避免把鱼惊跑。

湖库钓,因为早春水库鲫鱼首先涌往进水口浅水处,与大库水面接口的河道是最先上鱼的钓位。就要选择地势比较高,水底较平坦,水不太深的小型水库或塘坝,挡风向阳的小水域,才能钓有所获。背对北或西北方向的水库池塘,大都座南朝北,此处比其他地方的温度高35℃,甚至更高。高大的山岭阻挡住寒冷北风的侵袭。水浅,水温回升快,鲫鱼、鲂鱼、鲤鱼等鱼率先咬钩。只是鲫鱼没有大的,多数在百克左右,很少有超过250克重的鲫鱼。

随着气温变暖,钓鱼人不断增多,河道钓位变得拥挤,河道中的鱼儿也越钓越小,这时沿着浅水不断向库中部开辟新钓位,清静,钓获的鱼儿也大。

三、风向选择

早春钓鱼,首先要考虑避风的问题。顶风垂钓不仅对皮肤是一种伤害,风浪过大也很难钓到鱼。在靠近库尾的地方选有弯的弯口,不要面向大库水面,顺风或侧风都可以。选择钓点除了避风,还要观察水 色偏混,其水混程度不是浪拍击岸边形成。水深1-2米最好。

阳光下的初春,浅水处水温升得比较快,鱼儿大多聚集在水下1-2米的平台处。如果平台纵深远,您可以看到20米开外由一个黄混色水带,这些岸边位置垂钓最好。垂钓选杆3.6/4.5均可,初春垂钓不在远,而在近水水色混浊,清绿绿的深水反而不好。由于春天风大,短杆便于操作,浮漂定位也准,饵料容易形成窝聚鱼。所以3.6米杆台钓线组尾最佳选择。

四、钓组选择

应对早春在这些小水域钓鱼,因大鱼少,咬钩的多是小鱼。钓竿宜选用3.6米、4.5米中硬调手竿,在钓组配置上,要以轻、灵、细、小为原则。主线0.6-0.8号,子线0.4-0.6号即可,钩选袖3号,从一两到七八两的鲫鱼都可以,如果在气温水温都高的情况下,就要适当更换大一点钓组,确保获鱼率。

另外,早春的天气变化无常,冷空气频繁入侵,选择好出钓时间才能获得丰收。我的经验是选择多日晴天,气温变化不大的日子;多日阴天气温稳定时,空气入侵的当天;较大寒流后期。这些天气,钓效都出奇的好,钓获的鱼也比较大。连续多日晴天,气温持续上升时,是最不好钓鱼的天气。

五、钓饵选择

早春在小水域钓鱼,用饵是关键。诱饵以腥为主,钓饵要配成腥香、浓香和清香甜几种饵料,要加入富含蛋白质的红虫粉、蚕蛹粉,再配合蚯蚓、红虫、蛆虫等活饵。这样的钓饵有较强的针对性,也对早春鱼类的胃口,钓获量较高。

以下是常用的几个早春钓鲫鱼的配方:

天元的:红魔+天元红鲫+天元黄鲫+拉丝粉

老鬼的:速攻2#香+速攻2#腥+红鲫+拉丝粉

其他的:麝香红鲫10%+红虫鲫30%+冬鲫30%+超级诱饵20%+拉丝粉+氨基酸;

丸九的: 四季30%+金鲫20%+天下无双+力作30%+3号鲫20%。

再次提示:没有通杀饵,必须根据当地的鱼情、水情、温度、气压等因素调整饵料配比!

钓鱼人必知:找鱼道的方法


鱼道:简单的来讲,其实就是鱼每天往返觅食地与栖息地的洄游路线,我们把这条路线称作鱼道。通常来讲,鱼道可分为以下三种:

1.暗:钓鱼人用肉眼看不见的鱼道,比如现已被水库、大型河道淹没的旧河道,水下的斜坡或者是深沟区域。

2.隐:第二种鱼道同上种相比,比较容易找,那就是若隐若现的一类鱼道,比如江河等水域深浅水域交汇之处。只要钓友们找到这些鱼道,所钓到的鱼肯定不会少。

3.明:最后一种当然是很明显的能够看出来的鱼道,比如比较平整岸边出现的凹凸区域,长方形水塘的中间腰部以及钓友们经常垂钓的野生水域的水草区域。

分享两种找鱼道的方法:

1.如在浅水区寻找时,应注意深坑与深沟,而在深水区域寻找时则应注意高台与土炕,尤其需要注意坡面与平整面的交界处。

2.在水面较宽的河道水域寻找时,需注意水域的狭窄地段,而在平整的岸边寻找时,则应注意凹凸之处。

总之还是要凭经验,看的多了自然懂,多观察鱼的生活习性。

快乐垂钓,不速之客,大师变大厨


天气:阴多云

钓场:野钓(江河)

饵料:江湖猎人饵

鱼种:鲫鱼 翘嘴

钓法:台钓

竿长:4.5米 3.6米

线组:1.2主线子线0.8

钩型:金袖3号伊势4号

几场大雨后进入伏天,好不容易熬到周末,可以钓鱼了。然而,天公再次不作美,大早上阴沉沉闷葫芦一般,怕白天钓淋雨,准备明天一早出钓。吃过晚饭,天气更闷热了。冲了几次凉,冲过后依然汗如雨下。好不容易对付看完一场中超,闷热的不行,下楼纳纳凉,结果,

辗转实在熬不下去了,果断决定去河边转转,也许河边凉快一些。明天目标李无名好友的钓点!

早上六点起床买点吃的,然后准备出发,大概骑了十几分钟来到钓点前,先给李无名打了个电话让他来接我,他告诉我地址一路先向西走走,到那里李大师李无名出来了,向他指迎的路线带到他所说的钓鱼人之门!果然是个钓鱼人专用之门!原来是一些租户把护拦给折了个口。

红绿灯口

钓鱼人之门

刚来到目的地,我擦,前几日涨水,岸边都是稀泥,河水也不算太清澈。好多白鲢和白条鲫鱼全部浮在水上面的,浮在水上面,看样子今天是没法钓啊。则来之则安之,准备开干吧过来。辗转走了李大师个常钓的点泥巴太稀,都没法下脚,玉米地那里都没法下去,你看看下面全部都是用水泥袋垫着,最后好不容易在一处找到一处排水管的水泥平台就这儿吧,看看这些农民伯伯人种的菜,种长的真好,还有玉米呀,

对面的老翁

玉米

南瓜

放下工具准备开干,今天可使用的是上次平台去年发的一个五米四的鱼见愁的鱼竿。不过这鱼竿质量还是可以的,就是比较重不实用啊。让大家看看我的鱼见愁鱼竿,支起家伙开整,水深1.8米左右,微微有一点点走水。5米4手竿和4米5,1.2主,0.8子,金袖3#无刺钩。先用猪饲料打两把窝子,江湖猎人饵一包饵谷香40% 奶香30% 腥香20% 拉丝粉5% 猪饲料1#5%,调4钓2。

简简单单工具

准备开伞

江湖猎人饵

鱼见愁

开心钓

李无名正坐在右边的。我钓位左边,对岸边都是稀泥,只有穿靴子才过得去。早上新来的老钓翁对面,瞬间占领了这个制高点。看见对面正在入护板鲫!

李大师

饵料和好之后准备打窝。打了两次重窝,看见李无名钓了真是带劲啊,一个又一个的拉几分钟之后我开始陆续有口,动作大的都是白条,鲫鱼动作.很轻,个体大一点的有三四两,由于坐的地方离水面较高,又是无刺钩,半路提竿跑了几条没拎上岸。不过也没关系,断断续续始终有口,钓的也算过瘾。9:40天气开始闷热,白条开始各种疯狂,不用看漂,钩丢下去数一二三,提竿就有鱼,而且往往还是小白条。

阴阳天闷热

打窝

大概钓了大概11点多的时候,家里领导打电话说表妹要来我家,叫我收竿回家买菜做饭!正钓的起劲时呀,都没有来的急拍鱼获图片,还是收收回家吧!有几条小板机就放生了,白条全部留下来了,小一点的自己收拾油炸盘。春堤河水质较好,鱼的味道真不是盖的,一点点土腥味没有,就是一个香,这是没吃完的,有需要的吗?自己过来吃!

放生一

1.由于是临时起意,没有对钓场环境进行了解,连涨水了都不知道,匆忙去钓选位就浪费了一定时间。而且也没有更好的选择,能有一个地方下竿,就不错了。

2.在水浑的情况下,猪饲料加江湖猎人饵能有如此表现,已经很满意了。

3.亲人表妹来署假来家做客垂钓时间过短!毕竟妹子好不容易来家做客下次再战!而且垂钓过程有些漫不经心,导致几条板子没拎上岸呀

不算什么失望,毕竟过瘾解毒就好。下面的今天鱼获。

鱼获

表妹一下车就POS✌真二!我顺便抓拍,到家领导菜己买好,我刚紧洗洗下厨!我最拿手香干青椒肉丝,做的韭菜炒鸡蛋,还有排骨汤,一些小炒菜呀!

表妹

韭菜鸡蛋

豆干青椒

水库钓鱼地形与鱼窝鱼道选钓位技巧


在水库钓鱼时,我们可以把水库钓鱼周边的环境,理解为地形。自然状态下,影响水库野钓上鱼多少的一个因素就是地形。就地形而言可以分为,水下,水面两部分。水面部分比较简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比较直观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水下部分相对而言复杂一点。

水库水下部分地形我们主要讨论是,对水底地形的预判。水库的中心地带和深水区域,在水库兴建完成之后,通常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而与岸边相接近的水域,则容易受到外力影响发生坍塌。

风浪日积月累对岸边的冲击,将细小疏松的土质卷入水中,并在水底逐渐平铺成光滑平顺的状态,并且随着时间的久远,逐渐向四周扩散,形成了与岸边土质的相似的水底地形特征。而我们判定水底地形的第一个方法是:参照离水最近的岸边的土壤结构(手竿钓鱼时)。

比如我们钓位脚下站的是纯土壤,钓点水底下也是纯土壤。

钓位脚下站的是细沙土,钓点水底也是细沙土。

钓位脚下站的是乱石堆,钓点水底也是乱石堆。

岸边土壤结构越单一,水底地形也越单一,结构越复杂,水底也越复杂,岸边出现的地形在水底也会有相应的地形出现。水底地形的面积随岸边土壤的面积扩大而扩大,缩小而缩小。

水底过于光滑平顺的地形,不容易使鱼类的天然饵料形成堆积,同时也不利于底层鱼类对天敌的躲避,不是特殊情况,这类水域,不在我们预定钓点考虑之内。 对于水底的地形,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在预选钓点时,需要斟酌的。

即:水库水底是否形成相对稳定的地形。鱼类比较喜欢在熟悉,安静的环境中生存,由风浪造成 的坍塌时的响动,和水底细小颗粒的晃动,对于垂钓是不利的因素,鱼类的感官比我们更为敏感,所以我们在垂钓时通常要求安静。

而在土层中,植被通常生长在土壤之上,土壤下面大多出现土石相互混杂的情况。

石头对风浪的抗击明显强于土壤,只有在土壤被风浪掏空以后,才会形成坍塌。

所以在石多于土的地形里面,水底容易形成相对稳定的地形,而土多于石则其次。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在岸上出现土多于石的地形中:岸壁容易被风浪 影响的部分,已经或者大部分坍塌完毕,使岸壁与水面形成较为垂直的入水角度。(即我们俗称的台台,陡坎坎等)此时岸边是以平面对抗风浪,抗风浪的能力大大 加强,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相对稳定的地形。

而岸壁与水面形成的入水角度,也是我们对水底地形的预判的第二个方法。当岸壁与水面形成的入水角度,大于60时,大体上讲,水底地形相对稳定。

小于60时,水底地形容易受风浪干扰,形成不利于垂钓的地形。

水库岸边地形中,土壤出现:粘度低,颗粒细小,无植被覆盖时,风浪比较容易改变它的地形,对于谨小慎微的鱼类而言,是不愿意经常光顾的。相反,岸边地 形中,土壤出现:紧,粘度高,被灌木,草本植物和树木根茎加固的土壤,以及石块等,则不太容易被风浪改变,地形凹凸不平有也利于,鱼类天然饵料的囤积和对 天敌的躲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以后者为前提,去选取入水角度大于60的地形,以期对垂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水面的部分,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对鱼类而言较为特殊的地形。主要是以下四个类型。分别是:被人为影响的地形,有利于鱼类天然食物的地形,有利于鱼类生存环境的地形,有利于鱼类栖息的地形。其中又以,被人为影响的地形为首:被各钓友长 期垂钓的钓位,多多少少都会留下垂钓的痕迹,根据钓场所遗留下来的信息,我们可以作为首选加以利用。

一些特殊的人为建筑或者设施,也有相当可观的利用价 值。如:废弃的家禽饲养窝棚,墓葬,网箱,网栏,以及涵洞,农田等。它们起着各种不同的聚鱼效果。有的是使水底更肥沃,微生物更多,有的是改变水体的水温和溶氧量等等。

这类地形的优势在于,它们可以改变鱼的进食和生活规律,使气候,地形的平顺,以及钓深钓浅等自然因数对鱼类的影响,相对减少,同时也使垂钓的难度和成本,相对降低。在鱼密度大的水域里,效果最为明显。

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有利于鱼类天然食物的地形:这类地形通常出现在,深浅交界,清浑之交,风向转 变,桦尖,以及岛屿等地出现。这类地形的特点是,扼守鱼道,使我们手竿控制的范围相对减小,从被动的等鱼向找鱼上转化。我们以风向为例:传统意义上的动和 静,通常是指的河流,溪流中的流水,死水。

而水库中动静的概念是指,有风区和无风区。在水库中,风对鱼的影响,在选位一文中我们已经讨论过,这里就不 再叙述了。在风力比较强,或者没有山势对风形成阻拦的时候,水库的大部分水面会形成波浪,只有在地形拐弯(俗称:湾子)和有阻拦的区域(俗称:背风),才会形成无风无浪的区域。

风浪将天然饵料带至下风口,而钓点选择在:风浪最为接近的无风无浪的区域,也是天然饵料囤积量相对较大的区域。当我们对当日气候把 握不准,(即:昼夜温差大于10或者温度陡升,陡降,气压,含氧量反常等情况)选择钓点时,首先考虑风浪对水体的增氧性,将钓点布置在有风区,为天气和气温做应变的准备。

静中找动,动中找静。

有利于鱼类生存环境的地形,这类地形通常出现在,出水,进水口,富氧区,先升温后升温,向阴,向阳等区域。最为明显的是草:草和鱼的关系在钓鱼人的心 目中,几千年以前就已经达成了共识。在水面突然出现的一笼草,倍受钓鱼人的青睐。

下图中A点的草,在水体中源源不断增加溶氧量,使左右稀疏的水草所产生的 溶氧量,相形见拙,A点的草多,溶氧量也就高,也就形成了鹤立鸡群的地形效果。也是我们俗称的:亮水找草。

但是草过多,或者草覆盖的面积过大,有时也会形成对垂钓不利的地形。下图中,右边的草明显多于左面,我们在含氧量的讨论中提及过,草越多,产氧越多, 水生物也越多,而水生物对氧份的消耗也越多。草在水中的面积越大,消耗也就越大。

所以下图中,左面的含氧量高于右岸,钓点的选择应该在左面。(板籽期和传 统的戳孔除外)俗称:草边找亮。亮水找草通常指:水体内有小面积的水草(或者说独草),而草边找亮通常指:大面积的水草中找亮水的水域作为钓点。

注:亮水找草,草边找亮。

有利于鱼类栖息的地形:鱼类也有休息,游戏的场所,在讲究环境的同时,更注重考虑自身的安全。水底选择更方便隐蔽,或者更有利于躲避天敌的地形。这类 地形通常出现在水底凹凸不平,有较为细小的天然缝隙,或者水体中有倒塌的树木树枝等。这类地形不但有利鱼类更快速的隐蔽功能,也起到了冬暖夏凉的效果。同 时悬垂于水中的枝体,也可以作为水中天然食物的载体。与果林起到相同的效果。

最终的钓点依赖于,风向,水温,含氧量以及地形的综合建立。也许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单项,进行讨论,但在实际运用中它们是紧密不可分离的。如果离 开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去孤独的选择钓点,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在垂钓不尽如人意的状态时,开始怀疑自己,在垂钓中逐渐丧失自信心。

喂猫杂说:简谈食性与钓鱼


我所居住的小区里,有一片棚户区撤迁。这片棚户区是我们小区里的临时住房,大约有100户左右的住户吧。由于棚户区内的房屋低矮,沟渠纵横,老鼠乱窜,等等。于是,居住在棚户区内的人家,很多都喂养了用于捕鼠的猫。棚户区内的人家搬进高楼大厦后,这些用于捕鼠的猫,就被原来的主人丢弃了,成了无人喂养的野猫。这些野猫就聚居在我们小区内的电缆地沟里,或者其它能藏身居住的地方。时间长了,这些无人照管的野猫,看上去一个个干瘦干瘦的,有的饿得肚皮仿佛都能用一根针穿过,也有的全身脏极了,还有的皮毛没有一丁点儿的光洁

后来,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看到这些可怜的无人照管的猫,就把自己吃剩下的饭菜等等,或早晨或晚饭后带出去喂它们。经常去喂这些猫的人,猫们就把他们当成了喂养和照管自己的主人,慢慢地也就建立起了感情。经常喂猫的地方,也就成了这些猫们定点觅食就餐的食堂。猫们在这个固定的时间内或早晨或晚饭后,都会来到这个固定的就餐食堂就餐。每当猫们看到它们的主人过路或来到这里时,就会咪咪地叫着围上去要吃的东西。这时,它们的这些主人都会显现出很自豪的样子来。

看到有人把自己吃剩下的饭菜拿出来喂这些无人喂养和照管的野猫,我也加入到喂养这些野猫的行列之中来了。经过几次这样的喂养经历后,那些猫们也会定时地来到我给它们提供食物就餐的地方。有时即使没有带食物而是路过,它们也会咪咪地叫着围住我要吃的东西。

对于这一特殊的现象,我想应该属于猫科动物觅食的条件反射吧。猫科动物具有这样的觅食条件反射,水中的鱼类和浮游生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然而,水中鱼类的这一觅食特性,不正是我们钓鱼人所必须熟练利用的吗?故而,我们钓鱼时用诱饵做窝,诱鱼和聚鱼,正是利用了鱼类的这一觅食特性而采取的有效方法。如何发挥和利用鱼类的这一特性,很值得我们各位钓友认真思索和研究,并用于垂钓实战。

我有一钓友把鱼类的这一觅食特性运用得炉火纯青。我的这位钓友出钓,从来不钓一天,而最低也要钓上三天。使用的诱饵数量也较大,并且连续地定时定点撒饵做窝。据这位钓说:钓一天鱼,没有什么效果,等你刚把鱼聚拢来,又到收竿走人的时候喽;要真正地把鱼聚拢来,一般也需要几天的时间,最低也要一天以上;所以我钓鱼最少也要三天以上,并且大多在最后的一两天内才上鱼;只要开始上鱼,那就一发不可收拾。我这位钓友的做法,有时间的钓友不妨一试,效果一定不会错的。

猫科动物有此特性,水中鱼类有此特性,我们人类自己又有没有这样的特性呢?食为动物之本能,猫、鱼、人类,概莫能外。鱼,见饵,不见其钩,被钩住而亡;人类,见利不见其害,拼命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环境,制造污染,使得灾害横行。人若不加强自省,也难逃鱼见饵,不见其钩,被钩住而亡的结果。

自然水域垂钓如何寻找鲤鱼鱼道


在自然水域中的鲤鱼一般5月上旬产卵,经4个月生长,到9月中旬长得快的400克,小的也有250克了。鲤鱼底摄,喜在大水面沿岸带的水体下层活动,尤其是底质松软有淤泥的环境。鲤鱼食性杂、食量大,能在各种水域,甚至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并养成了掘泥觅食的习惯。

长江沿岸、江南不养鲤鱼,但湖泊、水库、河道中生活着大量鲤鱼,从春夏食藻类、腐烂的植物碎片,秋食螺蛳、幼蚌,至冬大量摄食水生植物的种子,加上人类生活产生的各种废弃食物,常形成定居习惯。所以钓鲤鱼有两种方法:环境使然,选定钓点钓定居鲤;区别底况,扼鱼道远攻近守钓散游鲤。

周边长有芦苇的湖泊,入秋后鲤鱼喜欢在湖岸凹陷呈袋形或喇叭状的芦苇根部寻觅食物。水质浑浊,透明度低于15厘米,水深80~100厘米,软泥厚5厘米,适合鲤鱼定居。传统钓用虾、蚯蚓、蚌肉、煮熟的红薯块做钓饵,用沤并微微发酵的菜籽饼、豆饼拌碎米、小米打窝。悬坠调4钓2,用腥味或腥香型麸类饵搓饵钓底。石砌湖岸,无芦苇的湖泊,沿岸行走2~3千米岸上无草,水中不见水生植物,意味着硬泥水底,无定居鲤。

如发现某处长有孤零零小片芦苇、菱、藕、成片的浮萍则水底为软泥,尽管这些地方会浅一点,但周围深80厘米,水生植物附近深40~50厘米就有定居鲤。原因是虾、小鱼在此停留,软泥为螺蛳、蚌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即使没有鲤鱼定居也会吸引散游鲤在此逗留、索饵。若长有水生植物的区域过远,手竿抛钩够不着,可改用抛竿或矶竿,系炸弹钩捏槽食饵团连投6~8竿做窝,哪怕落点不一,只要误差在1米以内是不愁钓不到鲤鱼的。

水库两个位置多鲤鱼定居,一是大坝两端岸与坝的拐角处,受风的影响漂浮物汇集于此,时间长了下沉腐烂,成为鲤鱼的天然觅食场所;二是大坝与水底的相交处,附生螺蛳,坡岸底部多乱石,藏小鱼小虾,鲤鱼因食而定居。虽然钓远也会有鲤鱼上钩,但以散游鲤居多。大坝都作斜坡状,4.5米竿抛钩常到不了坝底,钩落在斜坡上;5.4米抛钩勉强接近坡底;6.3米竿抛钩才落钩坡底。

搓饵钓底,饵、线组相同,4.5米竿抛钩风线长30~50厘米,鱼中钩后狠命往深水或左右逃窜,竿抬不起来,会把尾重500克的小鲤当成数千克大鲤。随后弃竿放失手绳,鱼游出数十米,折腾20分钟后牵到边却苦笑不得了。5.4米竿抛钩,钩正好落在坡和底的相交处,水深4.2~4.5米,风线1~1.2米,中鱼后竿举得高、戗得直,称鱼真实,控鱼溜鱼简单,不用放失手绳。6.3米竿抛钩,钩落在软泥上,距坡底90厘米,必须配合诱饵才能持续上鱼,中钩的就不一定是定居鲤了。

吴语地区把一端与大河相通,或曲或直流经村前屋后嘎然而止的断头河道称为浜。河浜砌驳岸、建桥、筑码头,隔着河前村人家的后门对后巷住户的前门。船只装卸农作物,居民洗刷时食物残渣、生活废弃物落水和由外河流入的漂浮物积聚、下沉,使河浜底部和码头附近成了鲤鱼的食场。与外河相比,河浜水势平稳,水流缓慢甚至不流动,于是有鲤鱼在此定居并形成了据色辨饵、视形识食的能力和耐污染、耐低氧的特点。

夏秋钓河浜定居鲤要注意三点:

1.动静结合。逗不行改守,守钓无口试试逗,并注意逗的幅度和频率,尤其是鱼星有规律地出现时要避免因逗造成惊鱼。

2.深浅互换。钓点鱼星频现,知道是鲤鱼却不咬钩就不能死守了,要结合钓深和钓浅变换钓点,移饵就鱼。

3.浜底、码头附近多沉积物和淤泥,水体溶氧低的时候定居鲤嗅觉迟钝,用饵要突出形和色,如麦子、米饭粒无味,蛆色白、蠕动而小,与此配合用细线小钩鱼就咬钩了。

路亚沿岸标点的分析与选择之浅见


路亚中的标点,可能在鱼路,也可能在鱼窝。由于对水纹学和本土鱼性所知甚少。所以我很难判断鱼儿的游曳路线,只能靠观察沿岸地形来寻找它们可能聚集的地方,然后选择相对应的方式去钓获。我的渔获并未因为这种不得已的行为而减少,反而在不断的猜测和验证中还收获了一些对沿岸标点的浅见,分享给大家。

我没有船,所以姑且以岸钓的行进难度为标准,来区分沿岸地形。

1)走得很舒服的浅滩

2)走不了爬不上的峭壁

3)想爬又不敢爬想来想去又不得不爬的阶梯式崖岸。

浅滩钓点

正常情况下这类缓慢延伸的崖岸,因为方便人类活动,鱼类很少停留。那浅滩没鱼么?当然有!关键是它什么时间有鱼、有什么鱼、什么情况下鱼最多。

深夜,大部分鱼类都会借着天色掩护靠边觅食。在我的老家湖北,渔民常在岸边放置地钩钓肉食性鱼类。 所以在晚上路亚钓时,选择动静稍大的饵,在浅滩也会有不错的收获。南方酷热的中午,浅滩会大量游曳着 因为爱情的罗非。用表层的crank或是小亮片去挑逗他们,经过其巢群时往往会遭遇凶猛的攻击。在正常时间,以翘嘴、鳜鱼这些比较广泛的对象鱼为例。当什么事情发生时,鱼儿会不顾一切的向浅滩进军把它打造成我最爱鱼窝呢?

如下图的钓点,一片刚被水淹没的草滩。各种新鲜的虫子小虾云集于此,还有水草的掩护。实在是掠食者们的天堂,所以即便在大中午我都钓到了好几条生猛的鳜鱼。

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标点一定要新鲜新鲜的意思是:此点突然多了很多水里没有的植物或动物,他们都是食物或能带来食物。才能吸引其他掠食者。

在这种环境虽然帮我钓到鱼的是一枚米诺,但是我更推荐大家使用铅头钩或无铅钓组,把钩尖包裹在软虫体内,会大大减少钓组挂失的几率。

同类型标点如浅滩中各种障碍物、出水口、垃圾堆,只要能给对象鱼带来食物的必须去试一试。这是钓点的时间、对象鱼、水底构造的改变对钓点的影响。

陡峭的悬崖

陡峭的悬崖,一般水相对深。所以往往藏着部分畏光鳜鱼、鲶鱼。大体型的罗非也常选择在这类水面休息。如果峭壁上再多一点草木,落下的树叶行成了一层有效的遮蔽。那就更妙了翘嘴一点会选择它作为游曳进食的路线。

看,从树底漂浮物中打捞出的翘MM。

峭壁中我最钟情于下图的地形,缓缓的岸延伸过去,靠近悬崖时突然一段深沟。

请看峭壁下那段水色略深的区域,那是一段深沟。鱼儿往往聚集于此。不少朋友在这个标点收获过现在溪流中难得一见的军鱼。在高州爆过几次扣的朋友,也都是在对岸那片陡岸。

悬崖因为不方便行进,也很难总结出一些很有意义的鱼窝。只能是看到了就钓一钓。更多的时候是去碰运气,找惊喜。这类标点延伸开来无外乎一句广告词:不走寻常路。

仔细下面的收获细心的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是的,聪明的你肯定发现了,中鱼的水底都是各种大小不等的石块,这就是我最喜欢的鱼窝,那些想爬又不敢爬,想来想去又不得不爬的阶梯式崖岸

阶梯式崖岸

石块组合成慢慢向下延伸的阶梯。

这类钓点,沿岸的深度变化明显,鱼儿可以很轻松的从深水区快速游到浅水区;沿岸的石头提供了良好的遮蔽;石块中间的缝隙给食物链底端的物种留下了藏身的空间,大的掠食者往往巡视周围。真的,我曾经见过一只为了觅食水生物将头部卡在里面的鸭子。

福州的春季体感温度已经达到了二十多度,但水里依然冰凉。鱼儿大多都埋伏在沿岸3米以内的区域。相对来说鱼的反应速度会慢一些。所以建议大家使用长舌板的crank,慢慢的挖,一来不易挂底,二来可以给还没回过神的它们多一点反应时间。

如果感觉钓场内的鱼非常活跃,也可使用感度较高的竿子,配合缓沉小米诺。抛出去后,让饵沉到刚刚好贴一点石头的位置。然后做字形 逃窜动作 好几次饵落水后刚做动作就遭遇攻击!

用这种玩法能快速钓上那些最活跃的鱼,但是有个致命的缺点。缓沉米诺卡入石缝的几率非常大!所以要求竿子的感度、钓者精神的集中度、挂底后的当下反应都非常高。但是往往都有惊喜!!

此类标点虽然好,也要懂得区分其中的山寨版。如果水底没有延伸的,也只是悬崖的另一种变形;如果太过平缓,即便有石头也不符合聪明的鱼类进可攻退可守的捕猎习惯。今天河东,明天河西。无鱼的浅滩可能因为涨水变成鱼类觅食的天堂,现在幽深的悬崖也能因为水量减少变成鱼窝。

所以路亚运动大可以反过来读作运动路亚。不仅动脚,还得动脑。去寻找最佳的标点、用最符合情况的技法、钓最活跃的鱼;拒绝散弹打麻雀的方法,精准猎鱼。此之谓路亚运动的精髓!end

黄尾鱼的索饵方式与钓法之浅见


记得在三月的初期在一紧水做了一鱼窝。之后,隔一差三的施钓。起先也是以以往的方法垂钓,空钩调四,挂钩平水或一目,钓三或四目。尽管吃口频频,其漂象却多为轻轻的往上送标,即便有顿口,也是极其微小,既要紧盯漂象,起竿又要迅速及时,一天下来,真的是眼花腰酸,渔获也不甚理想,好累好懊恼。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日后,我想起前不久在网上看到有关钓黄尾钓组组合和钓法的帖子。其钓组的组合异处在于短子线(57厘米)。钓法的异处是无钩调3或4目,挂钩调平水或没水;施钓时,将铅坠上提(离8字环约2030厘米),钓3或4目,此时钓组在水底的状况是钩饵及子线的部分或全部卧底。漂象依然是有个缓慢的上送,然后一个下顿。其优点是假信号减少,顿口明显,上鱼基本上是钩入正口。按此钓组和钓法,鄙人作钓了几日,虽吃口真实,但还是要抓那个下顿动作,且假信号还是有。

一日,到了午时。虽有吃口,但真实有效的吃口却不多,人也累了。我就将原来钓3目调到810目,心想就钓死口,钓几条算几条,不求鱼只求轻松。然而见证奇迹的时候就这样发生了。此时,假动作几乎不见了,其漂象偶有轻轻的往上送13目,然后就是一个大幅度的匀速下沉,或是直接一个大幅度的匀速下沉,而且都是正口,钩刺入深。约4个小时,渔获21尾,单尾大的有8两。之后,时不时的午时出发,施钓约4-5个时辰,均按此法施钓,渔获都在20尾以上。

一、钓黄尾的一点思考

近日,鄙人对此法作了一点思考。认为确有合理之处

1)是符合黄尾索食的习性特点

在水库的陡坡,黄尾索饵的身体姿态是头触底,尾部斜着向上并不停的摆动,漂象经常看到的轻轻且不断的上送,大多为黄尾索饵时尾巴触碰主线,或尾巴摇摆形成涡流致主线抖动,在浮漂浮力和铅坠重力的作用下,拖动铅坠和钩饵顺着陡坡上移。

由于因黄尾尾部的触碰主线或涡流搅动主线,黄尾刚要吸入钩饵,钩饵在黄尾索饵动作的作用下又移动了,故它就不停的追逐饵料,反应到浮漂上就是不断的慢慢的上升,或慢慢的下沉。而下顿的动作也就是它追逐到钩饵时,为不使钩饵再次移动的一个快速的吸入的一个动作在浮漂上的漂象。

如果钓5目以上,此时钓组在水底的状态是钩饵、子线、连接环,甚至主线的一部是横卧水底,钩饵离垂直水底的主线就有了一定的距离,黄尾索饵时,其尾部就不易触碰到主线,黄尾索饵游动造成的水流对主线影响也不大,故假动作几乎很少,且钩饵也几乎是顺着陡坡静静的停留在一个位置,这就大大的方便黄尾索饵,当它吸入钩饵后,不致同类或其他鱼类抢食,就会快速的游离,故反应到浮漂上的漂象就是匀速的大幅度的下沉(上浮的情况极少)。

2)是短子线

(0.6号,57厘米)的作用就是提高钓组的灵敏度,以弥补钓顿的不足。如果子线过长,入水后就会呈弯曲状,,当黄尾吸入钩饵后,反应到浮漂上信号就要比短子线的钩组慢,,甚至入水后还会折返到垂直水底的主线附近,而短子线几乎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基本上是平直的卧于水底。

3)是不易惊动窝里的鱼

这样的钓顿法,黄尾可以稳稳当当的吸食,吸入钩饵后游动,带动浮漂匀速下沉,此时提竿,无需抓顿口那样突然有力,而是顺势的提竿,由于平卧水底的线组较长,提竿后就有一个缓冲,不致使黄尾突然的受惊,当它明白被擒,此时黄尾已离底有一定的距离了。

以往抓顿口,钓者是精神高度集中,目光紧盯浮漂,突然见到顿口,本能的就会猛的起竿,黄尾在原地突然被钩住,也会本能的激烈挣扎,这就势必惊动窝里的鱼群。

4)是这一钓法让钓者轻松了许多

钓时,不必紧盯漂象去抓那只有半目或一目,甚至是一个轻轻的不甚明显的微小的下顿,且一有风浪就更不易抓口。而此钓法,虽要看住漂象的变化,但不必紧盯那个顿口,只要黄尾有吃口,一般情况下都是较大幅度的下沉,且不是一下沉就起竿。

可以待其下沉3目以上再起竿也不迟,有时候甚至是没漂也能稳稳当当的中鱼,且大都为正口,钩刺入都较深。即便有些风浪、暗流也无碍,因为露出水面的浮漂目数较多,非常显眼,下沉动作也是如此。

在具体垂钓中,打窝后,先以34目施钓,搓大饵。当发现有吃口了,即调高目数致68目,改拉饵,并不时的以包食的方法施以几竿,做补窝。漂微动大致可不理,且往往是黄尾索饵后准备游离的前兆。如果,漂微动后久不见漂大幅度下沉,则提竿换饵时稍用点力,因为当窝里黄尾不多时,单个黄尾往往会将钩饵含在嘴里,在原地停留悠然的吸食,此时起竿偶有意外的收获。

二、关于对黄尾鲴索饵方式的重新认识

长期以来,人们从黄尾鲴嘴型特征的角度分析,对其索饵方式始终持这样的观点,即由于黄鲴鱼口裂小,口裂上长下短,以下颌角质边缘刮食,吃食轻微。如果钓灵,在钓饵未吸进嘴的那一瞬间,上口裂就已经碰到子线,故导致假信号多。这一分析,在鄙人看来,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黄尾鲴索饵时的身姿及索饵方式。

大家也许了解,黄尾鲴的食性较杂,主要以天然水生昆虫、浮游生物、底生硅藻、绿藻、兰藻等为主,是池塘水库的清洁夫。而上述食物大多与水底的泥土混合,或埋于水底的泥层之中,或粘附在岩壁上,这就导致黄尾鲴索食时不能像其他鱼类,如鲤鱼、鲫鱼那样贴着水底的地面保持与地面水平的泳姿到处觅食,而只能以与水底地面保持一定的角度或垂直的泳姿不停的啃食地底下的食物,其扁平细长的体型也为它以这种泳姿索食提供了先天的条件。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垂钓黄尾鲴时,假信号多的原因了。原来是黄尾鲴索饵时是以头部触地觅食,其身躯是与水底地面保持一定的角度,并不断的摇摆尾巴保持平衡,而假信号正是黄尾鲴尾部触碰主线,或黄尾鲴游动形成的涡流搅动主线摇晃,并在浮漂浮力和铅坠重力的作用下,使钓组不断的顺着水底陡坡上移或下移所产生的信号。

由于钓组的不停移动,拉动钩饵也在水底不停的移位,而黄尾鲴也不断的调整身姿追着钩饵啃食,当钩饵一旦被吸入嘴中,这就给正在上升的浮漂一个反作用力,出现了一个微小的下顿动作。

在实际垂钓黄尾鲴过程中,还有个现象也让众多的钓友百思不得其解,即中鱼有相当部分不是被钓上来的,而是被钩上来的。而且钩的部位大多是黄尾鲴的尾部和腹部,正中肛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让人哭笑不得。如果我们从黄尾鲴索食时所持的身姿来分析的话,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有人认为是窝里鱼多抢食所致,起竿时偶然钩住其中的一条。其实不然,钩住的那条就是正在啃食钩饵黄尾鲴,之所以被钩住,也正是它在啃食钩饵时的身姿与垂直水底的主线形成了0角度,且尾部的朝向也正是主线的方向,当其在不停的啃食的时候,或有一个产生下顿或上升的信号,钓者迅速起竿,钩饵顺着黄尾鲴尾部的方向快速的向上,期间双钩在子线的带动下向上飘动触碰到了黄尾鲴的腹部或尾部,并在向上作用力的作用下刺入鱼身。

鄙人认为,正确认识钓对象鱼的索饵方式,对改进和提高施钓方式和技艺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以往对黄尾鲴的索食方式的认识是不是存在误区,鄙人认为值得广大钓者反思。而缘由就是这么多年来,黄尾鲴难钓怎么会一直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鄙人作此文,也正是对这一问题的质疑而作的思考。对与错,恳望各位钓界英杰交流,讨论,并予赐教。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大师谈钓鱼鱼道与垂钓的浅见》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的方法与技巧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