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下的调标方法(一)

2021-04-29

(一)、不带饵调标

1、空钩、半水调4目(即通常所说的调4钓2)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调到4目;

(2)然后挂双饵(模拟饵,与真钓饵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动浮标达到钓2目;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下钩饵子线略有弯曲。

主要影响因素:饵团大小、重量要求严格,要求一致;

此法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不灵不钝的钓法,多数钓家认为此法较适合比赛池钓,原则不适宜大自然野钓。

2、空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饵团在水下状态:受饵团大小、重量影响大,双饵卧底,子线处于弯曲状态;

适用垂钓场合(环境):属于钓钝,应用于有风浪、水流动干扰的环境。

3、无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铅坠上先不挂子线和钩,在半水时,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铅坠触底(或躺底),钩子(饵团)及子线均横躺水底;

适用垂钓环境:属于极钓钝,用于防止小杂鱼闹窝,以及钓刁滑鱼。

(二)、带饵调标

1、双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双钩挂饵,在半水状态下,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使标尖露出水面N目(N=1、2或3目);

饵团及子线在水下状况:

(1) 当只要看到钓目时,下饵就一定到底了,当钓目在3目以内时,水底饵团处于上饵悬浮,下饵轻触底,子线略有弯曲。

(2) 甚至当我将钓目调到4目时,上饵仍然处于悬浮状态,只是下钩饵子线明显弯曲

灵敏度及实用性:

(1)此种调法,由于在确定调目时,就完全消除了双饵重量的影响,因此,这种调法非常灵敏。

(2)由于灵敏度非常高,稳定性就相对变差,因此我觉得,可能不适用于野钓和风浪较大时以及有水流流动的环境。

小编推荐

不同鱼情环境下的小药钓鱼应用原则


我们大多钓鱼人在刚开始钓鱼时,总会被一些老钓手钓箱中瓶瓶罐罐个钓鱼小药所吸引,而老钓手们对自己使用的小药讳莫如深,一般都是很难开口的样子,一些人则直接会说,这个不能告诉你。其实钓鱼用的小药到底有多神秘呢?我们下边用一段话来做出结论。

过去钓鱼时,我们的前辈多使用蚯蚓、玉米、红虫等天然饵料,或是稍微粗加工的然饵。但自从台钓传入后,大家都追求速钓了,在人工鱼坑中钓鱼,都想要很快的把鱼钓上来,而传统的纯天然饵料则显然无法达到这一点,这时,商品饵料就 出现了。

商品饵料主要的原料还是谷物粉、蚯蚓粉、玉米粉、虾粉、麸皮、鱼粉等等,只不过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加工,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体现。为了增加商品饵的效 果,许多厂家纷纷选择添加增味剂,同色的说其实这就是浓缩型的小药了,这也就是小药的来源。

但是当普通的商品饵都不足以满足钓手对饵料味型的要求之后,大 家就纷纷开始单独再添加小药,来对饵料增强味型。刚开始小药只在竞技钓高手中流传,各钓鱼厂家都有自己的垂钓运动员,他们会直接提供添加剂给这些人,而后随着钓鱼运动的发展,小药就流传起来了,到目前,小药已经成为垂钓运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我们今天主要就小药的使用场合做一个简单梳理,希望对新钓手们有一些帮助。

不同鱼情中钓鱼小药的应用原则

1.碰到回锅鱼或者被电过的鱼情,在鱼类受到很大刺激时,适当的添加一些小药会有很大效果。但这需要一种一种的尝试,寻找鱼的最容易接收的那种。

2.遇到钓场比较拥挤,刚放鱼,需要抢鱼的鱼情,比如黑坑放新鱼,或者竞技比赛,我们需要突出自己饵料的味型,或增加饵料的穿透力,这时就需要加小药了。此时使用小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鱼迅速集合在自己的窝点内,抢到两边钓手的鱼。

3.碰到天气比较闷热的时候,气压低,鱼不开口的鱼情时,这时使用酸味的饵料,比如发酵饵,果酸饵料或者鲤鱼药酒等,效果比较明显。

4.天气寒冷或者突然降温时,鱼一时不适应或者长期低温,鱼身体机能退化,游动缓慢,这时需要增加味型来刺激鱼类吃饵。

5.在水面大,水比较深的时候,饵料的味道要相对大些,因为鱼不知道在哪,密度不够的鱼情时,所以需要饵料味道大,吸引远处的鱼来光顾钓点。

钓鲫鱼饵料配方在不同环境下如何调整


俗话说,三分钓技七分钓饵,饵料在垂钓中一直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下面,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出外野钓时,选择鲫鱼饵料的技巧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1.用香甜饵做诱饵窝料

鲫鱼对于香甜饵料比较偏爱。当把香甜饵撒入水中后,它们散发出的香甜味道对于鱼儿的诱惑性很大。并且甜味扩散的范围广,让鱼儿远远即可闻到,当它们聚拢游近后,一方面是能够嗅到诱人的香甜味,另一方面能入口的窝料又非常少,使得它们徘徊不已,逗留不去。

做窝时,可以在窝料里面加入一点发甜的饮料,并加水稀释。像奶粉之类的就可添加,另外带着甜味的蜂蜜和酒米之类的食物也可以用来做窝。如果钓者对于自己做的鲫鱼饵料没有信心,也可以直接到商店里面购买专门的香甜商品饵料。

2.水质浑浊处钓鲫鱼方法

如果是在水质较为浑浊的水域中垂钓,可以在岸边抓取乒乓球大小的一个泥巴团,在上面戳几个洞,并塞入一些活红虫(活蚯蚓也可以)。这样将它抛入水中后,红虫散发的味道能够将鱼儿成功吸引过来,但是因为泥巴的阻碍,它们可吃到的虫子并不多,而虫子在里面蠕动不停,对其造成巨大的诱惑,吸引它们围着泥巴团转动不停,水面冒出无数的小气泡来。钓者此时提竿,一定会有所收获。

我们还可以用相近的方法来做鲫鱼饵料,比如将蚯蚓、红虫等活虫饵捆扎好了之后,再下钩,有钓者还喜欢将蚯蚓等埋在豆腐块中来配制鲫鱼饵料,原理跟用泥巴团一样,不过鲫鱼对于豆腐的味道同样非常喜欢。

今天跟大家聊了野钓鲫鱼饵料的配制方法,下一期的文章中,笔者还会接着跟大家介绍另外的两种野钓鲫鱼饵料的配制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不同水域垂钓的调漂方法


随着垂钓事业的不断发展,现在可供垂钓者选择的垂钓水域也是越来越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增加了垂钓者要面临的垂钓机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垂钓者需要面临的垂钓挑战。

一方面,垂钓者可以在更多的水域环境下进行垂钓,而不必仅仅固守着某一个池塘或者是其他水域进行垂钓。另一方面,每一个垂钓水域的鱼情及具体的环境都是不同的,垂钓者在垂钓的时候可能需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就会更多。若垂钓者在垂钓不同水域的时候,仅仅按照在某一个水域垂钓的垂钓装备或者是垂钓技巧进行垂钓的话,其最终的渔获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今天,小编在这里,主要想和大家来谈谈有关垂钓水域对垂钓者调漂方法的影响,以便垂钓者在不同的垂钓水域中都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渔获。垂钓水域其实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来进行分类的话,是可以分为很多种不同的水域环境的。而为了方便起见,小编在这里主要根据水的流动状态来对其进行分类,即活水和死水。

垂钓者在活水和死水这种水域环境下进行垂钓的时候,其具体的调漂方法是不一样的。而目前垂钓论坛或者是垂钓网站在对调漂技巧进行介绍的时候,也很少考虑到活水或者是死水对垂钓者最终调漂结果的影响。

垂钓者在活水水域中进行垂钓的时候,由于水流会吹动浮漂出现一定的位移情况,从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加大垂钓者准确判断浮漂漂相的难度。而我们又知道,浮漂在垂钓者垂钓过程中主要承担的就是垂钓者的眼睛,帮助垂钓者来反映出水里面是否有鱼儿上钩的情况。

若浮漂不能帮助垂钓者准确判断水里面是否有鱼儿上钩的时候,垂钓者很可能就不能抓住最佳的提竿时机。而垂钓者对于提竿时机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直接和垂钓者的渔获效果相关联的。因此,垂钓者在活水这种水域环境中进行垂钓的时候,其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确保浮漂的稳定性,以此来尽可能地为垂钓者提供准确的浮漂信号。

小编在活水进行垂钓的时候,一般会使用无钩调平水的调漂方法。这种调漂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浮漂保持其稳定性,从而有助于垂钓者准确判断水里面的情况。而无钩调平水的调漂方法在具体使用的时候,一般要通过增加或者是减少铅皮重量的形式,从而使得浮漂的漂尖可以和水面保持在平衡的一个状态下。

需要注意的是,垂钓者在使用无钩调平水这种调漂方法时,还要确保垂钓者所使用的钓钩是悬浮的。只有这样,垂钓者再将饵料挂到钓钩上的时候,才能确保钩饵出现躺底的状态,从而起到稳定浮漂状态的作用。

不同于活水调漂的方法,垂钓者在死水的水域环境下进行调漂的时候,可以使用调四钓二的调漂方法。调四钓二的调漂方法是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经常会使用的一种调漂方法,所以小编就不再这里进行具体的介绍了。

虽然小编在这里强调垂钓者在死水这种水域环境下进行垂钓的时候,可以使用调四钓二的调漂方法。但是,调四钓二这种漂相是会受到水流变化的影响的。所以说,当死水中出现一定的微小水流变化的时候,可能也会影响到垂钓者浮漂反映信号的准确度,垂钓者需要适时调整。

总之,垂钓者无论是在活水还是在死水的水域环境下进行垂钓,垂钓者都要根据其具体垂钓环境的变化,灵活使用调漂方法,而不能墨守成规。

3种不同情况下的诱鱼方法


这是一件令钓鱼人非常烦恼的事情,就是明明看见有鱼儿,却等待了许久,浮漂却毫无动静,最后无奈收竿,空军而归。对无鱼吃饵的窘境钓鱼人百思不得其解。思前想后,只能以此地无鱼的借口来安抚自己不上鱼的心情。那么,究竟是此地无鱼呢?还是在饵料的调配以及诱鱼的技巧上出了问题呢?今天,小编就和各位钓鱼人一起来探究关于诱鱼的那些事吧。

1、手抛颗粒的诱钓方法

在有养殖网箱的水域作钓时,有时运用平时的作钓方法,却不见有鱼进窝,最终无功而返。这是因为在该水域中的鱼儿,通常是以颗粒饵料喂食,所以鱼儿有了一定的偏口性。在作钓过程当中,抛竿后,钩上的饵料在下落时,再通过手抛颗粒诱鱼,这也属于边诱边钓的一种。这种手抛颗粒的诱钓方法,适用于常投放颗粒饵料的水域,因为在该种水域中的鱼儿,对颗粒饵料存在依赖性,在作钓时通过抛洒颗粒,颗粒的味道以及落水的声音就会吸引鱼到窝子周围觅食吃饵。在抛洒颗粒饵料诱鱼时,钩上的饵料不宜挂的过大,并且饵料需要软硬适中,否则在水中雾化过快,容易招来小杂鱼闹窝。使用这种手抛颗粒和抛竿结合的诱钓方法,更容易引起鱼儿的注意。

2、高密度黑坑作钓前后期用饵的转换

在面积不算太大的黑坑中,投放了几千斤的鱼,在这种高密度的黑坑中作钓,往往会令很多的钓鱼人产生今天一定会爆护的误区。在高密度黑坑的鱼情下,窝子不可做得过大,开始时打下几竿散炮,更多的是坚持边诱边钓的办法,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诱鱼的持续性,窝里的料较少,这样鱼进窝就能看到大的饵团,增加鱼吃饵的概率。且使用上钩诱,下钩钓的方法,能省去开竿后散炮诱鱼的环节,一抛竿就做好了钓鱼的准备,达到黑坑抢鱼的目的。经过几个小时的作钓,黑坑中的鱼儿已经对饵料有了一定的警惕性。黑坑中的鱼儿大多是人工养殖所培育起来的,鱼儿对颗粒饵料会有所记忆,这时候可以采用蘸麻团的挂饵方式,引诱鱼儿吃食。

3、保龄球饵的诱鱼效果

在作钓中采用保龄球饵的挂饵方式,其核心就在于,将饵揉搓时,对各个部位力度的把握。装钩时将提前调配好的散饵,挂在钩上,呈保龄球状。在挂饵时,将保龄球饵的中间段,也就是位于鱼钩处的部分,用手轻轻按压,揉搓紧致,钩子上下两边的饵料则不需特意按压。这样作钓时,保龄球饵的表面会缓慢的雾化,最终会留下一个饵芯,用于钓鱼,达到诱钓结合的作用。保龄球饵的作用,就是在诱鱼后,饵料断断续续的散落,但是散落饵不足使鱼儿吃饱,从而吸引鱼儿吃钩上较大的饵料。

漫谈手竿垂钓打窝之不同环境应对不同


对钓鱼人来说,打窝是休闲垂钓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悬坠钓法在我国的推广,其先进的垂钓理念已被广大休闲钓爱好者所认可。但同时,手竿垂钓打窝的话题却成为众多钓友竞相争论的焦点话题之一。

很多钓友特别是一些年轻钓友较认同边引边钓的打窝方法,并认为此法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做窝方式,而崇尚传统钓法的钓友认为:不论钓法如何变换,打窝理应采用原有的方法。

孰是孰非一时之间很难有个定论,而本人则认为两种打窝方式各有利弊。可以说,窝做的好坏对垂钓的最终收获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手竿垂钓经验,从不同的方面谈谈关于打窝的见解。

首先要说明,关于边引边钓的打窝方法,本人始终觉得它较为行之有效。但我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实践发现,这种方法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对一些初学钓鱼的钓友来说,片面地灌输边引边钓的做法,很容易对他们造成误导。

先拿水库垂钓为例:其一,水库都为野生鱼类,它们生性胆小且对不同寻常的声音极其敏感,边引边钓势必要频繁抛竿。可以想象,抛竿舞动的声音很难让鱼类靠近钓点;其二,水库水面较大、水域较深,鱼类远远没有池塘里的密度大,要想将鱼儿引诱到你的钓点内,仅靠一竿一竿抽窝是不行的。

所以,边引边钓的方法要根据垂钓场合而定,下面我就举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来详细说明一下。

2005年6月,我在一水库钓鱼,看到几位钓友在将准备工作做好以后,一上来就开始抽窝。一个上午过去了,他们的鱼获只有几十尾小白鲦及数条小得可怜的鲫鱼。直到晚上临收竿之前,他们才钓到两三条1斤左右的鲤拐子,而我当时的鱼获却已有二十几斤了。

其实,说到钓技,我的水平并不一定比他们高。之所以钓得比他们多,是因为我到达水边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钓点内抛进足有一小盆的诱饵做窝。另外,在垂钓过程中我还不时补窝,而他们采用边引边钓的方法,招来很多小鱼。

在水库垂钓,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小鱼最先进窝,还没等引来大鱼时,穷凶极饿的小鱼已经先把诱饵吃光了,这样的窝自然就很难聚鱼,鱼获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将钓点周围的正经鱼诱过来,必须要先打足量的窝料,然后再钓。这虽然是传统的做窝方法,但它却是水库垂钓最好的打窝选择。

再说说我们大家经常钓的鱼塘。就广大休闲钓爱好者来说,我们所垂钓的鱼塘大多是按天论价的竿坑。这种鱼塘收费不高且大多离市区不远,鱼获还可以任取,所以这种鱼塘往往钓者众多。

但这种鱼塘鱼的密度一般不大,往往都是现放现钓。怎样才能将鱼从众多钓者窝中抢到你的窝里呢?传统打窝方法的有效性就突显出来。相反的,边引边钓的打窝方式虽有效果,但聚鱼容易留鱼难。

原因在于刚刚放入池塘内的鱼一般会溜着岸边游动,这时哪个窝里的诱饵多、味道正,它们就会留在哪里觅食,而且会越聚越多。

但是不是用传统的打窝方法就是万能的呢?我认为还要结合具体情况而论。

去年秋天,我和钓友一行三人到一鱼塘钓鱼,此鱼塘为水泥砌成,其形状为8字型。我们三人在中间最狭窄处垂钓:我居中,另两位钓友分别在我左右。我和其中一位钓友采用悬坠钓法钓离底,而另一位钓友则钓底。

说来也怪,那天我们钓离底可以连连中鱼,而另一位钓底的钓友却始终不见鱼吃饵。他在气愤之余竟将一大盆诱饵投到了自己的浮标下,本以为情况会有所改观,可带来的后果却适得其反不到10分钟,我们三人集体停口。这位钓友的浮标前面鱼星直冒,由此可见鱼被他充分诱过去了,可就是不见咬钩。

这时在一侧的另一位钓友看出了门道,他搬到了我们对面并在距离我们浮标不到1米处下钩,结果是竿竿上鱼,而那位猛砸诱饵的仁兄却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事后才知道,原来这个鱼塘为水泥斜面沙底,我们刚开始采用离底引钓的方法是正确的,后来那位仁兄将一盆诱饵投入水中之后,表面上是打在了自己的窝子里,可由于浮标下面是较大的斜坡,实际上诱饵都直接滚到了池底,想想将窝做在了远离钓区的地方,那还能中鱼吗?

这个例子虽然有些特殊,但也恰恰能证明由于水下状况不同,所以采取的打窝方法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应根据当时垂钓的环境及鱼情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打窝方法才是正确的。

水库环境下饵料颜色对鱼的影响[图]


经常野钓,除了鱼饵的成分、状态等,也留意了一下颜色起的作用,总结几句,仅供参考。
深茶色。鲤鱼,由于长期习惯在淤泥里觅食,故对以上色泽的饵料感兴趣,菜籽饼粉,发酵过的酒糟,烘过的麦麸等饵,自然色泽较为接近茶色,咖啡色,故引诱鲤鱼效果不错。

暗红色。相近这些色泽的饵也比较多,如芝麻粉,蚯蚓粉,猪肝,颗粒料饵等等,这类饵的天然色泽,对青鱼,鲤鱼,鲶鱼等有很大的诱感力。

青白色。对淡水鱼来说,喜欢白色饵的比较多,特别是鲫鱼,草鱼等,它们生活于水的上中层干净水域,所以对食物的色泽也偏向白色和淡色,以大麦,小麦粉为主配制的饵料近似白色,钓鲫鱼、草鱼鱼效果不错。
浓绿色。草鱼,鳊鱼因为经常吃青草,菜叶,树叶的缘故,因此偏爱绿色,不少商品饵中的绿色颗粒,就是这个意思。

淡黄色。小米,玉米磨成的粉一般是淡黄色,用这些饵,在较浑浊的地方垂钓,鱼在几米远的地方就能见到,刺激它们的索食兴趣。

总之,库钓时间长了,慢慢就能看出来,鱼的食物之“色”,泡制出适合自己所在地方的饵,也是制胜一着。
这并不是说,某种颜色的饵,只能钓某一种鱼。而是相对好一点儿,咬钩多一点儿。
同时,在池塘、河流,也可能有所不同。
水的浓淡、深浅、肥瘦也会有影响的。
南北也会有差异。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