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跑鱼的五大常见原因分析

2021-04-29

跑鱼是钓鱼过程中让人遗憾的事情,每一个钓鱼人在垂钓的时候,都会遇到那么几次,那么你知道跑鱼有哪些原因在里面吗?下面笔者整理了钓友的经验,给钓友们分析一下台钓跑鱼的常见原因。

一、遛鱼拔河切线

最让钓鱼人头疼的一种跑鱼方法莫过于在钓到大鱼,准备遛鱼的时候,水里的大鱼一头扎到水底打桩,然后钓者手一抖,大力拉竿

最让钓鱼人无奈的跑鱼状况就是钓到的大鱼的时候,水里的鱼儿扎到泥底、石缝中打桩或是猛然一窜逃向深水的时候,钓者一时不备,控鱼的动作慢上半拍,导致竿和线成一条线和鱼儿开始拔河,此时不是切线就是折竿,使钓友望鱼兴叹。

二、看漂不准

喜欢玩台钓的钓友都习惯用细线小钩钓鱼,这样的钓组就显得很灵敏,在一般的坑塘中垂钓很有优势,能够把握住瞬息而至的浮漂讯号。但现在的坑塘多是混养,里面有轻量级的白条,也有重量级的鲤、草、鲢鳙鱼,在遇到2kg以上的混养坑塘,细线小钩钓到大鱼很有可能切线跑鱼。

而且大个的猾鱼反复吞饵的动静很大,钓者抓漂提竿以后,很有可能只钩到了一点点鱼嘴,此时用力稍大,鱼儿就很容易掉下去。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个的猾鱼吃食的时候,先用嘴拱,造成浮漂中鱼的信号,此时鱼儿还未吞饵,自然提竿没有鱼。

有时候,浮漂动作来了,但是钓者反应不够及时,猾鱼将钩饵吐出以后才提竿,此时也会出现提竿无鱼的情况。

像这种情况,钓组应该多备用几种线组和钓具,好灵活应对钓场鱼情,浮漂动作的对应鱼情,也要多多熟练,这样遇到相同的情况,也好及时应变。

三、双钩挂障碍

在乱石障碍或者水草区附近垂钓的时候,鱼儿个头稍大,我们没有及时控住鱼,鱼儿逃窜到障碍物里或者水草里,我们的另外一个钩子挂在障碍物或者水草上,鱼儿自然能够轻松脱跑。

我们在这种水域垂钓,最好用单钩施钓,这样虽然减少了鱼儿吃钩的几率,但能够避免跑鱼的遗憾。

四、扬竿力度太大

很多钓友心境修为不够,脾气太急,在1~2个小时里没见到鱼口的时候,突然有鱼儿咬钩,此时心一急,大力扬竿,此时便很容易出现两种糟糕的现象,一是竿折,二是鱼嘴被拉豁。这种情况,在新手钓鱼的过程较常见,钓者要多多熟练提竿的技巧和心境上的磨练,这样才能冷静的面对各种现象并及时做出应对。

五、控鱼方法不当

钓到大鱼后,钓友一门心思想要上鱼,结果使劲拉鱼的时候,大鱼挣扎力度越来越大,然后吃痛猛蹿,此时绷紧竿线则很有可能切线跑鱼。

注意:不管在什么地方钓鱼,钓鱼人都要学会控鱼的技巧,并且要熟练的掌握,当我们钓到大鱼的时候,如果没有熟练的控鱼技巧,那么节奏就掌握在大鱼的身上,跑鱼这种事情也就很常见了。这里没有什么诀窍可以讲,只有实践中多练,才能逐渐熟练。

钓鱼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钓鱼技巧扩展阅读

台钓商品饵五大开饵技巧


台钓商品饵已被广泛接受,开好对口、理想的饵需要有过硬的技术,如果注意一下五个细节,定能助你开出理想的台钓饵料。

1、商品饵料要注意配比

由于大部分台钓商品饵中含有基础饵,就只需要将主攻饵与状态饵及添加剂进行配比,现在更加方便了,许多的商品饵(比如野战蓝鲫)干脆还包含了状态饵,只需要按比例加水开饵即可。

2、加水要一次到位

开饵需要加水来调和,一定要严格按照饵料与水的比例来加,而且加水最好一次到位。建议使用塑料量杯量出准确的水量,保证调出的饵料不干不稀。由于饵料的成分复杂,吸水性能不同,所以最好一次加准水量,一次调和成功。推荐使用大一点的开饵盆,经验丰富的钓手都认为,大盆开饵状态要好一些。

3、均匀搅拌

均匀的效果就是指饵料不要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稀。说明书上写的是快速搅拌,让饵料吸水均匀。达到均匀的效果后就要停止搅拌,因为这样会破坏拉丝粉吸水后形成的网状结构,导致不能正常拉饵。正确的做法是,张开五指,在大盆内快速搅拌十圈左右即可。

4、不可刚搅拌完就挂饵

刚刚搅拌完成的饵料,不可马上挂饵施钓。必须让其安静存放三到五分钟,这一细节不能省略不顾。商品饵在装袋之前都经过膨化干燥等流程的加工,饵料呈粉状,十分干燥。饵料刚刚接触到水分,虽然会很快与水结合,但是还需要几分钟才能完全与水结合,所以搅拌后必须静置几分钟才好。如果刚搅拌完成后,就不停地去触动或者揉搓它,就会破坏拉丝粉形成的网状结构,尤其对制作拉饵不利。既然这样,几分钟而已,不要急于在刚刚搅拌之后就挂饵施钓。

5、不要反复打揉饵团或用力过猛

有的钓友嫌饵料入水之后很快化散,钩上无饵无鱼上钩,就想反复打揉饵团,并且使劲地揉,想增强饵料的附钩性,这是错误的做法,如果是做搓饵还勉强可以,但如果是做拉饵是完全不行的。对拉饵来说是不需要对饵料进行打揉的,前面提到拉丝粉的网状结构,反复打揉饵团只会使饵团变得十分劲道,想用钩拉根本不行,因为弹力很强,都如死球一般拉不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说明书上特别指出,搅拌好后一定要静置五分钟。静置之后收拢成团就可以拉出正常的饵团了,根本不需要额外地打揉。

哪种情况需要一点打揉的动作呢,就是饵料与水的比例失调,或者由于天气的原因使丝出的少,就可以稍加打揉。我们将饵团放入倾斜的盆中,五指并拢成掌在饵团上按顺序抹动,稍微使点劲按一个方向抹开,抹几下之后再将饵料收拢成为团状。最后再试拉,看能否正常拉出饵团。

以上五个细节注意好,开出的台钓饵料一般都会很理想。最后还要提醒一下,有人喜欢将饵团放在手中玩耍,这样做会逼出饵料中的水分,使饵料看起来很黏但不能正常拉饵了。成了型的饵料最好放在饵料盆中,用干净的毛巾打湿拧干后覆盖在饵料盆上,不能让饵料在阳光中暴晒。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要结合对象鱼和商品饵的特性,开出雾化效果好、融散性好且附钩性好、适口性好的饵料,让对象鱼最喜欢吃才是硬道理。

野外台钓时应注意的五大要素


台钓法的优点被大多数钓友所认可,将它所运用到复杂多变的野钓环境中虽有点难度,但是仍然有越来越多的钓友开始在休闲野钓中使用此种办法。野外水域与养殖鱼塘区别较大,新手如果能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那么,在野钓时,是同样可以充分发挥台钓法的长处的。

一、准确找底

台钓法对找底要求很高,但是野外水域水底多坎坷不平,如果找底不准就会直接影响钓效。钓者每次抛竿要尽量将饵料准确地送到目标点,可以将钓者对面的某一物体作为参照物,让钓者与参照物呈一条直线。抛竿入水时要注意钩饵在这条直线上落点的准确距离,不妨借助压竿稍入水回拖主线的时候,竿稍入水有多长,来判断落点的距离。经常这样练习才能保证准确地找底。

当水底有枯枝烂叶或水生植物时,钩饵到底后往往会陷入其中,被遮挡的钓饵鱼儿难以发现。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适当增加钩距。比如平时我们钓鲫鱼常常定两三个钩距,这时我们可以增至4到5个钩距,这样可以避免钩饵下沉后被杂物遮蔽。

二、准确判定对象鱼

野外水域中鱼的种类繁杂,如果不明确主要的对象鱼是什么,我们的用饵就会不准确。所以当我们到达钓场,首先就要了解鱼的种类。不妨请教当地居民或常垂钓于此的钓友。也可以从鱼星上来判别,鱼星是鱼在运动、呼吸以及觅食过程中泛起的气泡,这种气泡不会仅固定在一处,大小不一,鱼儿不同、水深不同,气泡也有区别。

鲫鱼往往同时冒出两三个大小一致的气泡,鲤鱼的鱼星细密成群,并重视连续移动,水浅时还能发现水体被鱼搅浑的情况。

草鱼产生的气泡比鲫鱼大一点,但是不均匀,要么零星几个、要么成串地冒出来。

鲢、鳙群冒出的鱼星比较密集且大小不均,常常成团连片。

鳊鱼的小而零散、单泡多。翘嘴鱼会不断冒出黄豆大小的单个小泡,它们也喜欢群游,当我们看见连续冒出很多单泡时,就是翘嘴群进窝了。我们确定了主要的鱼种之后,自然会对口使用饵料了,所以出钓前需要备多种类型的鱼饵。

三、野鱼大小不一,如何配置钓组

野鱼大小不一,配置钓组相对困难。灵敏度配置高了,碰到大鱼就会折钩断线,大钩粗线上场,灵敏度又不高。所以我们到达某个钓场,也需要向别人请教一下对象鱼大致的体型状况。

如果垂钓重量在50~500克大小的鲫鱼,建议主线0.6至0.8号,子线0.3至0.4号,2至4号袖钩。如果对象鱼是鲤鱼,建议配1至2号主线、0.6至1号子线,伊势尼粗条4-6号钩。气温较低的时节,钓组可偏小一点,气温较高的时节,钓组就偏大一点。

竿子的调性需要根据钓手的熟练情况来选择,一般高手都能用小钩细线钓获大鱼,所以要根据钓手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除此之外,遛鱼的技术也要牢牢掌握。大致判断出了鱼的体型大小之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用饵,小鱼喜欢腥味、雾化的饵料,大鱼喜香爱素爱颗粒,掌握了这种一般性的规律,用饵才会相对准确。

四、如何钓流水与浅水

1、钓流水。

可以钓平水,首先不在连接环上拴子线,离底时增减铅皮让漂尖齐平水面。挂双饵上推浮漂,露出确定的目数,让铅坠轻轻触底,钩饵与子线平躺在水底。再就是跑铅钓法,将控制铅皮座的上太空豆往上移动五至八厘米,使主线能滑动于铅皮座中。鱼儿咬钩时,讯号会直接传给浮漂而不惊动铅皮,这种钓法是极钝的。

2、钓浅水。

水深在1米以内,可用较小的水皮漂配上短而细的子线,一般10厘米左右就能适应浅水。这种小漂吃铅少,如果遇上刮风,可以用肚子较大的枣核型短身浮漂,抗风性能不错。

五、避免小杂鱼闹窝

野外水域小杂鱼非常多,常用的应对办法有:

(1)搓饵趋于大和硬。这样做可以降低下沉时的雾化速度,较好地避开小杂鱼拦截饵料。钓饵沉底后小鱼也无从下口,给大鱼吃饵留下了可能。

(2)调灵钓钝。直接让双饵平躺于水底,小杂鱼即使闹钩也不会有明显的讯号传出,这样做中鱼率很高。

(3)活用跑铅。用重铅加快钩饵下沉,避开小杂鱼中途拦截。

(4)能夜钓则夜钓。小杂鱼夜晚活动不活跃,用夜钓来避开它们的骚扰。

用台钓法来野钓,虽然麻烦多,但我们总能找到好的方法来解决,相信会有更多喜欢野钓的钓友加入到台钓大军中来。

导致伤线与断线的五种常见原因分析


在日常的钓鱼过程中,钓友们都有遇到过断线跑鱼的情况,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鱼线容易发生断线呢?今天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总结归纳起来,发生断线跑鱼的现象总过有以下几点:

一、拉力超出了鱼线实际的承受范围

当钓获鱼时,鱼所发出的拉力远远超过了鱼线的受力范围,那么子线断裂。但有时也会有主线断裂的情形,这种情况多发于主线和子线搭配不当才会造成的。若两根子线都挂住鱼,同时发力,子线的合力超出主线的承受范围,必然断主线。

二、结节手法不当,导致鱼线拉力限度损失

当钓友采用的结节方式不对,就会造成钓线结节拉力的损耗,导致伤线。当鱼所发出的冲击力大鱼结节处的承受范围,就会出现断线跑鱼。所以要熟练掌握好结节的方式和手法,确保降低鱼线的拉力损耗。

三、鱼线使用频率过高,出现老化

钓鱼尼龙线在阳光紫外线的照射下,也会加速老化,从而容易造成断裂。且尼龙线的防腐蚀性能也比碳素线弱,在频繁的使用下,水的浸泡下,也使尼龙线造成腐蚀,最终造成断裂。

四、人为操作不当,致使鱼线提前衰弱

五、鱼线自身质量不合格

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因为没有做好保护钓线和保养钓线,而造成伤线,伤线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结节时手法不正确造成钓线的损伤

钓线打结对鱼线的损害非常之大,所以要勤加学习,练习结节技巧,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2、钓线在紧绷受力的情况下,与其他物体发生摩擦,造成伤线

在垂钓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鱼线缠绕树枝、杂物,或者是与其他钓鱼装备发生摩擦,这样的摩擦直接损伤到钓线,减少钓线的寿命。

3、钓线受力程度频繁临近最大值,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垂钓过程中,频频发生极限拉力的情况,钓线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伤害。

4、在其他情况下,与其他配件发生摩擦

当钓线在与其他配件发生摩擦时,会产生很高的热量,这种情况下,钓线已经受到了损伤,已来不及挽回。

5、使用钓线的过程中,反生缠线打结

通常在不经意的时候,就会出现绕线、缠线,打结等情况的发生。所以在钓鱼过程中要多加留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常见的空钩、无口、跑鱼、断线的原因


很多新手钓鱼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上钩中鱼和下钩中鱼有什么不同?经常出现空钩、无口、跑鱼、断线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上钩中鱼和下钩中鱼的不同

双钩垂钓可能会出现上钩中鱼或者下钩挂鱼两种不同情况。如果是多上钩中鱼,则说明钓的钝了;如果是多下钩中鱼,则说明钓的过灵了。

在钓混养鱼的时候如果经常是上钩中鱼,则说明钓点的水底脏乱、塘底浆层厚可能将下钩埋没了,此时应减轻饵的比重,让钩饵不至于陷入淤泥底。

二、空钩的原因

1、线组调的过钝或过灵

2、使用的子线太粗

3、使用的浮漂小、大不适合

4、饵料不对鱼的口味,或者是状态不对,过硬或过软

5、调漂不准确没有抓住信号

6、提竿过于机械,没有把握住提竿时机

三、无口的原因

1、饵料不对路,所以无口

2、抛竿落点不准确

3、钓法不对

4、窝子做得太大,鱼顾不上钓饵

5、其它外界因素:天气不好造成气压低等等因素出现异常鱼不开口、水温变化大,造成鱼深感不适、人为因素(如有人捕鱼、电鱼等)。

四、跑鱼的原因

1、饵料过硬,鱼还没有咬中钓钩,就提竿,跑鱼

2、拉漂钓水线出现倾斜或风线绷得过紧

3、提竿过早或钓的过于灵敏(表现形式为:出现在水底跑鱼的现象,应上推浮漂);提竿过晚或钓的过于迟钝(表现形式为:在水面或水上跑鱼的现象,应下推浮漂)

五、断线的原因

1、提竿发力过猛导致断线断竿

2、鱼线太硬切线

3、鱼线质量差垂钓过程中出现磨损

4、抛竿太满,造成拔河状

简单明了的台钓调漂五大步骤


新手钓友们学台钓,有老师指导还好,没有老师指导,恐怕要费一些周折。有时候明明感觉自己做得像模像样的,可是在垂钓的时候总是钓不起来鱼。大家都知道,台钓调漂很重要,漂调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准确的抓到鱼口上鱼。当然,对于老手们来说,台钓调漂可谓是家常便饭,很简单很方便的就能调到自己所需要调目钓目,可是对于新手钓友来说,恐怕就觉得台钓调漂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了。

网上有许多的台钓调漂的说明。有的并没有配图,所以看起来让新手朋友们更加的糊涂。其实,在网络上发布相关的台钓调漂的教程的钓友有很多,可是能将其说清楚的又有几个呢?现在咱们少说多做,有关台钓调漂,请看下面台钓调漂图解。

1、台钓调漂第一步:选好浮漂,加重铅皮,让铅皮沉底。直到看到浮漂的1-2目。这一步的主要作用是确定所垂钓地点的水深。可多打几杆试试,找个比较平均的地点垂钓。

2、台钓调漂第二步:使用定位太空豆定好水深的位置之后,将浮漂调整到比子线长五公分左右的位置。这样调整主要是为了第三步好找调目。

3、台钓调漂第三步:细心剪铅皮,让双钩离底,使浮漂露出水面。这水面的目数,就是我们的调目。你想调几目就露几目就行了。比如你要调5目,这时就让水面露出5目就行了。

4、台钓调漂第四步:挂上与垂钓时大小质重相近的饵团找底。这里挂一粒也挂两粒都没有太多关系了,但是如果挂一粒的话,最好是挂上钩,才能准确找底。

5、台钓调漂第五步:找到底之后,调整浮漂的位置,直到露出水面自己所想要垂钓的钓目为止。比如我想钓2目,这里就露出2目。如果在第三步时我们调的时候5目,那就叫做调5钓2。

初学台钓经常脱钩跑鱼的原因解析


初学台钓者难免会碰到跑鱼的现象,新手往往会问,我都是按照高手的台钓技巧实战的,为什么还是有跑鱼现象让人如此尴尬?对此,笔者有话要说,新手学台钓,跑鱼不要紧,推究原因总结教训才是正道。本文就为您详细地剖析造成跑鱼的各种因素,谨供参考。

推究一、配置饵料时,想当然地加重其味儿

台钓新手大多认为饵料的香味越浓,诱鱼效果越好,鱼儿越喜欢吃。这种想法正确的一面是,如果水体中只有一种对象鱼,那么鱼吸食钩饵的比率才高。但现实中的野外水域或养殖池塘,可能只有一个鱼种吗?显然不是,在商业性质的池塘中,多是混养的鱼种,或者投放了不同的鱼种,新手的这种想法就不正确了。

当新手使用香味特浓的饵料施钓时,往往只有青鱼或草鱼等个体较大的鱼中钩。如果新手此时使用的是短竿细线,稍不注意就会折钩断线,严重时还会损失钓竿。因此,饵料的浓香味不是越大越好。

推究二、钓线配置不当

新手台钓鲫鱼,往往将钓线配置不当。其实新手钓鲫的钓线不能太细,一遇上大鱼咬钩,就容易发生断线失钩的现象。但新手钓鲫的钓线又不能过粗,太粗的钓线极易被鱼发觉,而谨慎地对待钩饵,久久不能上鱼。

所以我们一定要将主线与子线搭配好,这里我们推荐一种钓线的配置,适合在水域较小的池塘或者混养池中施钓,主线选直径为0.22的线,子线选直径为0.2的线。若要垂钓水域面积较大的湖库则选0.24的主线与0.21的子线。

推究三、中鱼兴奋,提竿过猛

新手在中鱼后一般都比较兴奋,这是很正常的,但不正常的就是新手中鱼后,提竿用力往往太大。

愿望是良好的,但现实是容易拉豁鱼嘴,造成跑鱼。由于没有正确地抖腕刺鱼后扬竿,说不定钩子刺入鱼嘴根本不深,还没拉出水面,鱼儿就已经逃跑。但提竿的猛力仍在延续,致使铅坠以较快的速度飞空,这是很危险的,如果铅坠一下子砸向了钓者或旁边的钓友,钩子刺中了人的身体,或者铅坠飞到了障碍物上,都是了不得的事情。

所以猛力提竿,不仅容易跑鱼,更重要的是不能确保人身安全。一定要先抖腕刺鱼,后用稳健的力度提鱼上岸。

推究四、遛鱼功夫不到家,稍不注意就成拔河之势

遛鱼需要一定的技巧,不然手法不到位,就可能与鱼形成拔河之势。加上新手使用短竿的话,遛鱼的范围又很小,一旦与鱼拔河,就会导致钩线折断。

台钓的8字遛鱼法只是对长竿粗线遛大鱼比较合适,新手可记住一点,就是在顺势牵引鱼儿前进的同时,悄悄使力让鱼儿偏离前进的方向,使之向左或向右一点运动,继而形成圆弧轨迹地运动,不断反复,就可将鱼遛乏。切不可生拉硬拽,溜翻后,要记得使用抄网获鱼。

推究五、自以为是,不使用抄网

上面提到,要记得使用抄网获鱼。但是很多钓者总认为眼前的鱼儿个体不大,就直接将钓竿提起,并用手提线将鱼儿捉住。顺利则好,不顺利就会断线跑鱼。因为鱼在水中,浮力使鱼重减轻,鱼儿离开水面后,就是实际重量了;更要紧的是,鱼儿离开水面后势必要拼命挣扎,单手捉鱼又很不稳定,断线就极有可能了。另外用手提线捉鱼,还会使鱼线老化的快,得不偿失。

推究六、钓饵挂钩不正确

台钓的钩饵分搓饵与拉饵,一般在休闲式的垂钓中使用较多的是搓饵。我的一位新手钓友就犯过这样的错误,即饵料挂钩不正确。他使用的是一号伊豆钩与2号立漂,钩上挂的是豌豆大小的饵,结果浮漂浸在水下。于是他就减去一点铅皮,让浮漂露出两目,钩饵入水后,发现有漂讯,但提竿却无鱼。其原因就是饵与钩子的大小不相匹配,饵大钩小,钩子就陷入饵料太深,而刺不到鱼嘴。推荐在休闲钓时使用三到五号的无倒刺钩,挂饵如葡萄干大小即可。钩子刚好被饵料包住,钩尖也能较容易地刺进鱼嘴,不仅上鱼有保障,还对饵料有所节约。

以上对跑鱼原因的说法,只是个人的片面见解,难免贻笑于大方之家,恳请大家批评指正,权作交流之用。

影响上鱼率的五大因素


垂钓是一种适合休闲娱乐的室外活动项目,它因此也深受广大钓友的喜爱。大家经常会抽时间去钓上一竿,那么相信很多钓友在钓鱼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过出现空竿的情况。对于这一现象的出现,相信很多钓友也都会从能想到的地方找原因,但问题并不是一次就可以解决掉地。今天小编搜集到可减少空竿情况出现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1.选择适合的细线组

当我们在垂钓时操作动作很了解,但当将竿提出后却出现空竿现象,这通常是因所用的线有些粗所至。比如钓100g左右的小鲫鱼时用的线组是2.0#的主线,这样是不合适的,有点大材小用的效果,线越粗在水中产生的阻力就会越大,这样不利于去观察浮漂的鱼讯,所以我们在选用鱼线,尽量选用所适合用的细线,这样可以减少空竿出现的几率。

2.子线的长度

当我们在垂钓时对操作动作很了解,所用的鱼钩和饵料没问题,子线细度也适合的情况下,出现空竿,一般是因选用过长的子线造成的。

比如,在自然水区的生活的鱼,它们都会不同程度的警惕性,当我们在4m的水深处钓鱼时,用下钩离8字环有15cm长的脑线,此处的大鱼在吃饵料时很容易碰到8字环和铅皮座从而传递给我们假鱼讯,也会有因害怕而不去吃饵,这最终的结果也就造成空竿的出现。

3.选择合适的鱼钩

在选择鱼钩时要根据所钓的鱼来选择,如你钓大鱼,就要选择大鱼钩,假如此时用小钩,很难将鱼刺牢固。另外选择鱼钩的钩距的时候,适合选择钩距小一些的鱼钩,因为如果选择大钩距的话,它的上下饵浮相是不一样,这样会很容易使自己做不出正确的判定,从而出现空竿的现象。

4.选择合适的浮漂

在钓鱼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浮漂,不建议始终使用一漂去钓。比如,钓小鱼时,适合用相对小的浮漂,但当想来守钓大鱼时,则需要选用大浮漂。另外我们在调漂时,需要对应鱼口的大小来调,当我们的造作动作很利索、幅度相对比较大时,适合将浮漂的目数调的多些,钓目的个数也多些。这样只要选的合适,便会降低空竿出现的几率。

5.提竿时机的把握

对于有些钓友来说,通常只要看到浮漂有动静时就去提竿,但将鱼竿提出却没有中鱼。出现的原因是当在其他条件满足时出现提竿时空的情况,主要是我们提竿过早或者过迟,因为有时当对大鱼刚到达钩饵那时一呼吸,浮漂上就有动静,如果这时就将竿提起,鱼其实还没有咬钩,也就会出现空竿,所以我们在钓鱼的时候要查看浮漂是否有顿口或上升,以便提高中鱼的几率。

上述所说的方法并不是绝对的,大家要学会灵活运用,不可照搬照抄,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做选择,另外上述的关键仅供大家作参考,如有不对的地方还望大家多多多多包涵。小编比较鼓励大家多根据自己钓鱼的经验,来得出适合自己钓鱼时用的方法,这也是钓鱼的乐趣所在。

断线跑鱼与脱钩跑鱼的原因详细分析


钓鱼,对于广大的钓鱼爱好者来说,是一件不能在快乐的事情,但是,往往有两件事,会让你快乐不起来,一是钓鱼的时候出现断线跑鱼的现象。二是钓鱼的时候出现脱钩跑鱼的现象。凡是经历过这两件事的钓友,内心肯定是充满懊恼与悔恨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断线脱钩这种现象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好好的分析一番。

1、垂钓工具的问题

俗话说的好,没有精钢钻,别揽瓷器活,钓鱼来说,一副好的垂钓工具,是你能否钓上鱼的关键之一。首先来说一下鱼钩,现在市场上的鱼钩各种各样,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在钓鱼这行里面,记住一句话,便宜没好货,别舍不得花钱,花个几块钱买几个劣质的鱼钩,自己用手就能掰坏的,你还指望它们能帮你钓上鱼?而且钓鱼的时候,钩子的大小也要选对,如果我们使用的钩子小了,在钓到大鱼的时候,钩子小,挂不牢鱼嘴,就很容易发生脱钩,而且大鱼的力气比小鱼要大很多,很轻松的就可以把轻质的小钩弄变形。

接着就是鱼线的问题,在提鱼的时候,鱼线要承受很大的拉力,所以对鱼线的要求一定要耐拉,特别是和钩子相连的子线,特别的容易断裂。子线太细,鱼在情急之下会选择乱咬东西,如果子线太细了,会被鱼儿锋利的牙齿咬断。子线的长度也有要求,太长或者太短都不方便鱼儿的咬钩,控制在15~20cm之间即可。

2、垂钓时饵料的选择

众所周知,饵料是用来引诱鱼儿吃钩的,但是往往在饵料上没有那么好的掌控。比如说我们钓大鱼的时候,通常会选择钓底,因为大鱼大多数都生活在底层水域。我们在下钩的时候,为了防止诱饵在下沉的过程中遭到小鱼的干扰,通常会选择一些比较硬,比较黏的饵料,但是这种饵料并非完美,它们会影响我们刺鱼是的成功率,刺鱼不成功,那么鱼很容易就会脱钩逃跑。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垂钓时饵料的状态。

3、垂钓时的方法很重要

首先就是看漂,漂是鱼钩在水底的情况的反映,如果钓鱼人没能够很好地掌握好漂相,误认为是鱼儿咬钩,当把鱼竿提起的时候又没有鱼,或者是鱼儿咬钩的时候没有发觉,等到发现时,鱼儿已经逃之夭夭了。每种鱼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漂相,只有掌握好了各种不同的漂相,随机应变,才能在鱼儿吃钩的时候准确的刺中鱼儿,将他们收入囊中。

然后就是溜鱼的手法,相信很多朋友都是在溜鱼的时候发生脱钩跑鱼的情况,往往这是最让人懊恼的,就等于是煮熟的鸭子飞走了,能不气吗?溜鱼其实就是一个和鱼拼体力的活,你只有将于的力气全部用完,你才能安安稳稳的将他们捞起。很多朋友一开始不懂,一边的鱼拼命挣扎,他也在岸上使蛮劲,最后落得线断鱼跑的下场。溜鱼是一个耐力活,操作起来切不可心急,鱼儿等的就是你的不耐烦,千万不要上它的当啊。

脱钩跑鱼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式


眼看鱼儿都已经上钩了,结果让到嘴的鸭子突然跑路了,这让很多钓鱼者非常头疼。如果频繁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尽快找出其中的原因了。对于脱钩跑鱼总结有以下的原因。

1、钓具的问题。首先绑钩是有窍门的,线应在钩柄的内侧而不是外侧,在内侧时钩的稳定性好,容易中钩;而在外侧时,鱼钩的稳定性差从而减弱了刺鱼的力量容易造成鱼脱钩的情况。其次鱼钩大小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小号钩垂钓鲫鱼或者体型小的鱼可以充分享受垂钓的乐趣,但是如果小钩去钓大鱼多半保险系数偏低容易跑鱼。另外如果鱼线卷曲,钩在水中姿态不正,尼龙线容易卷曲,如果子线卷曲钩在水中不是呈垂直状态而是歪斜状,鱼吃钩费力中钩后容易脱钩。

2、提竿太早。鲫鱼咬钩谨慎,漂的反应是一沉一浮,然后下顿或者升起此时扬竿是最佳时机。鲤鱼吃钩的漂相是先缓缓下沉,然后有力的下顿或没顶黑漂,个别也有送漂等现象,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果断提竿。草鱼在吃钩时,浮漂经常会出现沉没一耳目后,即大幅度送漂或拖漂,这时便是要及时提竿。总之,提竿的时机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

3、提竿过于用力。如果提竿太用力鱼会用力挣扎造成脱钩跑鱼。在提竿时最好先将鱼满满带出鱼窝,若钓住了大鱼,应先遛鱼,把鱼遛的精疲力竭,到岸边已无挣扎力时在用抄网抄鱼。抄网应沉入水中,网口对准鱼头,把鱼牵到网中。有丰富经验的老手,在起杆时,很快能断定鱼有多重?是何种鱼?为下步创造条件。

脱钩跑鱼在钓鱼中很常见,常出现脱钩跑鱼不仅要检查自己的钓具是否有问题,也要思考钓鱼技巧是否成熟。在实践中多和钓友交流学习,最终一定可以解决钓鱼脱钩的问题。

脱钩跑鱼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技巧


在垂钓的过程中经常有一些让你感到无奈心痛的事情,其中脱钩跑鱼算是每个人都有经历过的一件无奈事情。这种事情一般多出现在钓到大鱼后,因此让人惋惜之余还有懊恼。那么脱钩跑鱼的原因有哪些呢?又该如何避免呢?下面笔者就来给大家说一说。

一、鱼钩选择不当

(1)拴钩不牢固

当看到本来上钩的鱼儿,却摇头晃脑的游走,提竿一看,拴鱼钩的地方只剩下几个小线圈了,这不能怪到别的方面,只能怪自己拴钩的时候不细心,没有把浮线给抽紧一点固定的牢一点,出现这种疏忽的现象不在少数。

(2)鱼钩太小

鱼钩小的话,钩门相对也就小,能够刺到鱼嘴的地方也就小了很多,并且小鱼钩的强度差,抗拉力比较弱,这就导致使用小钩垂钓大鱼的时候钩条容易被拉直,鱼儿很容易就逃脱了,所以在垂钓大鱼选择鱼钩的时候,选择的钩门大小有鱼嘴的三分之一大最好,钩条要尽量粗壮硬度高一些。

(2)鱼钩质量太差

质量不好的鱼钩制作工艺就很差,就容易被鱼儿给拉直或者拉断,所以买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鱼钩的质量。

二、子线搭配不合理

(1)子线过短

如果子线过短的话,钩饵入嘴的程度就比较浅,挂的就不太牢,所以垂钓大鱼最好使用较长的子线,让大鱼吞钩时容易吞的深一点。

(2)主子线搭配不当

主线和子线搭配不合理的话,如果子线比较细,遛鱼时操作不当就容易被大鱼挣断,还有就是大鱼牙口锋利,会咬断子线逃跑,所以选用的钓线质量和耐磨性要好。

三、扬竿时机不对

浮漂出现动作的时候,没有分辨出真正的鱼口动作,该提竿的时候没有提竿,没把握好漂讯,错过了最好的刺鱼时机,容易刺偏挂的比较浅,所以在垂钓大鱼的时候,可以稍微迟点,但是不能过早,钓肉食性鱼儿的时候同样如此,最好使用竿体韧性好容易操控的钓竿,能在吃钩信号出现的有效时间内及时提竿刺鱼。

四、饵料使用不当

在垂钓大鱼的时候通常会抛的比较远钓的比较深,为了让饵团在抛投的过程中不会轻易洒落,入水后不会轻易被小杂鱼啄食,会做的很硬很黏,而包在饵团中的钩尖在鱼儿吞钩之后,需要突破很大的阻力才能刺入鱼体,所以如果不是特殊的情况,垂钓大鱼用的面饵要尽量散一点软一点,太硬太黏可能会刺不牢。

五、遛鱼不当

(1)在主钓大鱼的时候通常会搭配粗线硬钩,所以遛鱼的时候会自以为钓组强度足够,若是鱼儿逃窜时就大刀阔斧的拉鱼,丝毫没有以柔克刚的想法,一味的对抗中,鱼钩很可能划破鱼嘴,或者较细的子线断裂导致跑鱼。

(2)有的钓友在遛大鱼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耐心,看到鱼儿稍微示弱就要把鱼儿提到岸边收鱼,而此时鱼儿察觉到危险,会用尽身体的最大力度来挣扎,疏忽大意的话很容易被挣脱掉,所以要尽量把鱼儿遛到筋疲力尽的时候再收鱼入护。

(3)鱼儿突然朝前逃窜的时候很容易和鱼儿处于拔河状态,此时很容易脱钩跑鱼,最好根据鱼儿逃窜的角度选择合理的遛鱼方法,可采用上下左右的八字形遛鱼方法,让鱼儿处于有劲用不上的状态中,尽量避免和鱼儿处于正面对抗的状态。

六、漂相识别错误

在出现左右扭动,接着突然下沉的漂相时,通常觉得是鱼儿吃钩的信号,此时就立马提竿刺鱼,接着在遛鱼的时候却发现鱼钩突然回弹过来,鱼儿莫名其妙的跑了,出现这种情况很多都是因为鱼儿碰到钓线,错以为吃钩了,刺鱼的时候挂在了鱼体上,很容易就跑鱼了,选用质量较好的浮漂会有助于分辨有效的鱼口动作。

子线切线导致跑鱼的原因分析


刚好在中鱼与鱼搏斗之时却遭遇子线被切断导致跑鱼,心里那个恨呀。可是发生子线切线跑鱼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来听听今天这位笔者的分析吧。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子线的强度不够;二是提竿方式错误。至于子线绑在钩的內侧、外侧,我认为不是子线切线的原因。在子线绑钩用力拉紧时,容易拉伤子线,留下后患。子线用得稍微久一点,慢慢老化,尤其是出现了打结、缠绕之后,强度降低。钓到特别大的鱼时,即使是新子线,太细或者质量太差,难免切线跑鱼。

提竿方式至关紧要。有一次在公园钓大鲫鱼,天气很适宜,鱼情特别活跃,连续拉了7、8条大约350克的白鲫,还4次切断子线跑鱼。切线跑鱼的原因,是过分激动,狠劲提竿,提竿力度大、速度快(回忆过去,这样的情况曾经出现过多次)。

开初怀疑是子线不够粗,就把0.4号子线换成了0.8号、1号。又经历了几次切线跑鱼,终于感悟到是提竿方式的问题。后来,注意了控制提竿的适当的力度,随时暗暗提醒自己:轻点轻点,就没有再出现切线跑鱼的现象了。而且几次用0.4号子线钓起来3斤左右的鲤鱼、草鱼,轻提竿慢遛鱼,稳稳当当。

绑钩子线在钩的外侧,是不是切线跑鱼的原因呢?绝大多数人似乎已经形成了共识:子线在钩的外侧容易切线跑鱼,绑钩子线在钩的内侧才是正确的。我想,子线在钩的外侧与切线跑鱼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还需要认真的研究和确凿的证明。

如前所述,切线跑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够把切线跑鱼的责任完全推给绑钩方式。如果子线切线了,未必不是子线质量的问题,未必不是提竿的问题,子线在钩的外侧就一定会切线还需要有确凿的证据。老经验老办法大多数是很好的,值得尊重。

但是,不能够保证,任何老经验、老传统、老办法都是绝对正确的。不应该墨守成规。为了弄清真相,我做了实验。把一根尼龙线双折,把鱼钩挂在双折处,拉紧子线和双折的尼龙线。看到两个值得思考的现象。

1、子线在钩的内侧时,子线紧贴钩柄

而子线在钩的外侧时,子线在钩柄的后方,远离钩柄。如图所示。

我使用的是4号胴突千又钩,钩柄外倾,拉紧之后子线与钩柄的最大距离是1毫米。如果钩柄不外倾,这个距离还要大。

2、双折尼龙线与钩底的接触点不同

双折尼龙线与钩底的接触点不同(这个接触点是鱼中钩以后的受力点)子线在钩的外侧时,这个接触点更靠近钩尖。这时接触点与钩尖的距离是8毫米。而子线在钩的内侧时,接触点离开钩尖稍微远一点,他们之间的距离是9毫米。这两个现象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呢?

1、说明子线绑在钩的外侧

拉动子线和双折尼龙线,无论怎样拉,无论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子线都是远离钩柄的。既然任何情况下子线都是远离钩柄,也就不容易受到磨损,也就不会切线跑鱼。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拉来拉去之后,钩的内侧的子线会跑到外侧去。由内侧到外侧,当然是要在钩柄边缘磨来磨去。事实胜于雄辩,子线在钩的外侧不容易切断子线;子线在钩的内侧倒是有点嫌疑。

2、说明子线在钩的外侧更容易刺鱼

中鱼之后受力点在前述的接触点。刺鱼时,钩尖是受力点,这个点越靠近中鱼之后的受力点,应该是刺鱼更有力。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又做了一个实验。用两颗4号胴突千又钩,绑钩子线分别在钩的内侧和外侧。用一块广柑皮,把两颗钩并排着由下向上轻轻刺入广柑皮。把两根子线同样绕在手指上,稍微用力向上提拉。多次实验发现,两颗钩刺穿广柑皮之后露出钩尖的长度不相同。钩尖露出多的一定是子线在钩的外侧的那颗钩。

通过实验和分析,我明确了子线绑在钩的外侧没有什么不妥。这种绑钩方式不是子线切线跑鱼的原因。要找子线切线的原因,主要着眼点还是要集中在子线质量和提竿方式上。

垂钓时脱钩跑鱼的多种原因分析


跑鱼在钓鱼过程中,还是常有的事,也是钓鱼人最头痛的事,并且凡是跑的鱼都是大鱼。笔者在此班门弄斧,向钓友们浅谈一下怎样少跑鱼。

什么是跑鱼?笔者认为,从浮漂有正确信号手提竿感到鱼的力道(鱼吃进钩后),最终鱼没有进入鱼护识为跑鱼。论其现象大致分为:

一、提竿后钩上有鱼皮,鳞甚至有鱼嘴;

二、提竿后力道很大,有折竿断线、段钩,拉直钩现象;

三、把竿带着铃,遛绳拉入水中的现象;

四、遛了半天,甚至鱼进入抄网后跑掉等等。

那么跑鱼现象的存在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分析其原因大体可为三种:

一、垂钓者准备不充分(思想和物质);

二、垂钓者的粗心、麻痹、懒惰、省事、无耐性、不仔细认真、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判断不当、急于求成是跑鱼最多的原因;

三、外来因素的水情、鱼情、地貌环境、钓具质量等其他原因;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来谈论一下如何把跑鱼的概率降到最低。

第一、垂钓者出门钓鱼前来就应准备好一切,从钓具开始,钓线组多备几套,更重要是动手检查几遍,看钩、线、竿、轮、架、绳有无损伤、破裂之外,每一件能否使用正常。

第二、集中精力钓鱼。尽量少说话走动,客服因不上鱼带来的困倦、大意。细心认真的对待浮漂及鱼上钩后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环节。从提竿开始,充分利用手腕韧力向上一抖让竿稍的弹力瞬间将钩刺入鱼嘴。抖竿力度不宜过大过猛以防拉豁。也可预防另一支钩挂住障碍物而断损的情况出现。如果感到是小鱼可直接抄鱼上岸,是大鱼时应迅速起身、站稳,尽量打起竿来,让鱼竿与地面成70-80间角。这时鱼竿的弹力最大,比较容易控制鱼。如果遇上大鱼一时不能制服,可正确使用遛绳,不要随便将竿和绳放入水中,采用适合自己的遛鱼方法,将鱼制服入护。

第三、在使用海竿时,记得将放置的插座固定完好,遇上松软的泥沙地可挂上遛绳以防万一。当海竿铃响竿成弯弓时,只要抓住竿扬起来即可。不要过度用力刺鱼,扬起竿后尽量在开阔的高处,避开障碍物。在鱼跑不动时再收线,这中间可将压竿、摇轮两个步骤同步进行,匀速慢性的起竿拉线。尽量避免同时起竿、猛拉乱拽摇轮等情况的发生,因主线同时受到竿、轮双重拉力易断。如果鱼不动,可释放弹动主线,或用力抖竿刺激鱼类游动。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将竿绷保持一定弯度,不给鱼类喘息的机会。可根据你的用力强度来判断鱼大小,来采取相应措施。

第四、如果摇轮出现空转,应随时调整拽力或左右摆动消耗鱼的力气。无论用什么方法对策,忌讳紧张慌乱,急于求成,这是跑鱼的头号祸手。当鱼被遛在岸边同你相对时,它已跑不动了,采用鱼遛人的方法,牵着鱼左右成S型走动,知道耗尽鱼的劲头。

第五、外来因素跑鱼。这就要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客服了,像水情、鱼情、地貌、水草、障碍物等情况都要具体垂钓前观察,做好应变准备。对于新购的钓具应反复多次试用,线、钩最好用塑料桶(瓶)注水后,进行拉力测试,鱼竿在抽、拉时顺眼看有无裂痕等问题,长期放置的钓具应经常保养、整理。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台钓跑鱼的五大常见原因分析》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大钩钓鱼技巧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