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钓钓点的水深与钓组配重的关系

2021-04-29

矶钓钓点的水深与钓组配重的关系。以岸矶海鲋为例,多深的水,该用多大浮力的浮漂?这似乎没有一定之规,但也有章可循。在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随便串个钓组就能钓到目标鱼的机会越来越少。

在施打诱饵和操控线组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并且外界因素又比较配合的情况下,(这里面包含风,浪,流)如何根据钓点水深来搭配你的钓组配重,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的渔获。DIAoyU007.cOm

基本上水深每增加一米(注意:这里的一米不是指水深一米,而是指主线的游动距离一米),就增加1B的配重(注意:这里的1B不是0.55克的念,而是1B-2B或者2B-3B的概念)。也就是说,主线一米的游动距离就用1B的浮漂,2米的游动距离就用2B的浮漂,3米的游动距离就用3B的浮漂。。。。打个比方:

1)钓点水深4米,风,浪,流都很舒缓,用3米子线全漂,主线的游动距离是1米,这时就用1B的浮漂。。。。如果涨潮钓点水深增加至5米,子线长度不变,这时主线的游动距离增加到2米,就用2B的浮漂。

2)而有的时候,需要在子线上夹G1(约0.4克)的配重来稳定钓组,同样1米的主线游动距离,就要用到3B的浮漂。这是因为子线上有一个0.4克的配重,遵循配重下小上大的大原则(毕竟大原则不能违背),8字环附近就要夹大于0.4克的配重,比如1B(0.55克),两个配重相加基本就是所用浮漂的载重0.95克,就选用3B的浮漂。这时如果水深增至5米,子线配重不需要变,而主线的游动距离增至2米,2米的游动距离就用2B(0.75克)的配重,所以就要选用4B(1.20克)的浮漂。

3)假设现场情况需要在子线上夹2B(0.75克)的配重,主线同样一米的游动距离,遵循配重下小上大的原则,8字环附近就要夹3B(0.95克)的配重。两个配重相加是1.70克,这时就需要选用5B(1.85克)或者0.5#(1.87克)的浮漂。

4)有时甚至需要在子线上进行1B(0.55克)和2B(0.75克)的分段夹铅,这时同样一米的主线游动距离,同样遵循配重下小上大的原则,8字环附近就要夹3B(0.95克)或4B(1.20克)的配重,这三个配重相加是2.25克和2.50克,这时就需要选用0.6#(2.25克)或者6B(约2.65克)的浮漂。

还有很多状况,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不难看出,同样4米的水深,要用到这么多的钓组配重的变化,用到这么多种规格的浮漂。。。。

所以说,矶钓考验的是一个钓鱼人的现场应变能力,能够根据自然因素的不断改变而改变自己的钓组,让你的钓组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

精选阅读

矶钓钓组搭配:水中和咬铅的关系及使用原则


矶钓线组应该是大家比较烦恼的一件事情,很多矶钓新手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被线组搭配搞得晕头转向,毕竟矶钓当中线组的搭配有各种各样的小配件,不同的搭配方法又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矶钓线组当中,水中和咬铅的关系以及怎么使用。

一个老问题,一斤棉花和一斤铁落下来,哪个先落地?科学的回答是:在真空的条件下同时落地。现实当中,由于空气阻力,铁先落地。看似和钓鱼毫无相关的问题,也正是验证了矶钓当中水中和咬铅的关系。

水中,有木质的塑料的合成材料的。最初的水中,是真正的黑檀沉水木,因制造成本过高,后来采用桐木加上金属配重,也能达到沉水的效果。钓组配置水中,因为水中的体积比咬铅大,可以稳定钓组状态,乘水流加快钓饵行进速度的作用。水中的重量比咬铅要大,能增加钓组的整体重量,更容易抛投。咬铅就是软夹铅,质量好些的较软,对钓线的损伤也小。

同号的水中和咬铅,产生的负载浮力基本是相同的。简单说,一个0.5号的阿波,配置一个0.5号的水中和配置一个0.5号的咬铅,反映到阿波的吃水状态是一样的。既然吃水是一样的,为什么又有水中又有咬铅呢?答案就在一斤棉花和一斤铁谁先落地的这个问题上---表现结果是一样,都可以产生同样的负载浮力,但是由于体积不同,在下降过程中,速度不一样,在水下,两者的体积不同,受到的水流推力不一样,带动钓组行进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想要抓住更多的水流状态,更好的伸展钓组,两者都要兼顾考虑。在水流激荡的场合,子线或者钩子的末端,夹上咬铅,就能起到稳定钓饵的作用。

两者的使用原则是:想要钓组出状态,使用水中,想要快速拿鱼,使用咬铅。深场使用水中,浅场使用咬铅。水中配置钓组的时候,至少要在阿波以下30公分以上。如果阿波下面,紧贴着水中,就会造成钓组分离,甚至水下的钓饵上扬,影响到钓棚的定位深度。

浮游矶钓钓组中的水中如何使用?


水中是浮游矶钓钓组当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个小配件,有时候遇到水流比较大的情况,我们就能够运用水中来进行化解,不过,实际上水中不仅仅只有这一个作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看看水中还有哪些方面的作用,以及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地方。

一、水中的作用

水中与咬铅发挥的作用是相似的,并且水中的型号与咬铅完全一致,也就是说相同型号的水中和咬铅对于钓组产生的拉力是相同的,而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水中的体积,因此水中有了许多独特的作用。

1.利于远投

虽然水中在海水中产生的拉力与咬铅相同,但是在空气中,水中的重量要比咬铅重的多,因此在需要远投时,加上一个水中自然能够抛的更远;

2.稳定钓棚

在大浪情况下,上层水域起伏较大而下层却相对稳定,不加水中时,浮漂会带着整个钓组上下起伏,使钓饵所处的水层发生较大的变化,加上水中后,利用其阻力大的特点可以减少起伏的幅度,使钓饵相对稳定;同样的,在大风情况下,水中可以缓解风对钓组造成的向上的拉力;

3.活化钓饵

当需要钓饵能够经常做出上扬、下落的自然状态诱鱼时,可以利用水中受到水流影响大的特点,同时配合控线技巧使钓饵相应的动作得到放大;

4.使诱饵、钓饵和水流同步

海水经常会因为大风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呈现出表层水流速度、流向同下层水流不一致的情况。这时如果不使用水中,那么浮漂会因为体积较大而带着整个钓组随着表层水流流向和水速漂浮,而诱饵是随着下层水流漂走的,即诱饵和钓饵相分离。加上水中后,水中就能够利用自己的体积承受下层水流的作用,抵消部分浮漂产生的拉力,使得整个钓组和诱饵相同步;

二、应用要点

1.基本原则:同样号数时体积大的比体积小的乘流性好;凹顶、平顶比尖顶乘流性好;伞型比圆形乘流性好;尖头比圆头下沉速度快;重心高比重心低更容易随水流方向倾斜;

2.水流缓慢时可以使用水中;水流过缓时,流水的能量不足以推动钓组,因此可以借助水中放大水流的作用;另外,通常此时,鱼开口情况也不佳,可以利用水中活化钓饵,提高上鱼率;

3.水中与浮漂之间的搭配需要变通,既可以搭配同等型号的,也可以采用型号小于浮漂的水中配合咬铅的方式;

4.风大时可以使用水中;这一点对照的就是水中在表面水流和下层水流流速、方向不一致时发挥的使钓组与诱饵同步的作用;

5.不是必要情况下不要使用水中;虽然水中有许多好处,但是在流速稳定、风力不大的钓点就不需要使用,如果加上一个水中反而会使得钓组变得笨拙复杂;

6.流速快或浪冲点不要使用水中;这种情况下使用水中,钓组反而会因为水中受力大而更加上扬,导致钓棚十分不稳定;

水中有优点也有缺点,有适用的场景也有不适用的,通过掌握以上内容,就能够在不同场景下找到最正确有效的使用方式。

根据潮汐洋流特征选择矶钓钓点


所谓的标点就是中鱼的地方。那么海洋那么大,该如何选择下竿的地方呢?海洋中的鱼类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弱肉强食,为了自身的更强大,就是同类中也是不停地进食,多吃以保持强壮的体形。那么找鱼就要先找到鱼的食物在哪里?鱼又都去哪里找食物?

在海洋中,由于月亮和太阳的万有引力引发了潮汐,在地球自转及重力的作用下,潮汐造成了海水的水平移动,产生了洋流,洋流是输送食物的重要工具,当潮底和潮 平时,洋流基本平缓停止,食物输送暂停,鱼类也停口不吃。这也就是潮底和潮平时鱼难钓的根本原因。

在潮汐转变的时候,洋流随之改变,意味着食物输送的方向 也改变,因而鱼群自然也就会跟着移动。流动的海水与礁石发生接触后,会产生对钓鱼影响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产生了下面一些所谓的流。

大本流

在某个范围区域内,相对比较强大的,速度比较快的,最主要的一股水流,大本流方向较为固定,流速明显快于其它水流。在大本流里,由于流速太过湍急,一般的钓组很难乘流固定下来,矶钓目标鱼的一些小型鱼类也很难驻足停留。

沿岸流

也可称之为支流,相对于大本流,比较贴近礁边的,速度相对缓慢,方向较多变化的一股水势,是大本流抵达岛屿周边后,在风向风力波浪的影响下,受阻后分散的一股支流。

洄流

在岛屿周围的沿岸流碰到一些特殊地形的改变,会产生一些打转的水团,洄流里容易停留某些鱼类的食物来源。

反拨潮

汹涌的洋流拍向礁石,海浪受阻后回落的海水,倒流灌回海里,所产生的反拨潮,方向是从岸边向外流出,反拨潮能够将岸上的一些小碎屑等有机物打入海里,遂成为鱼类重要的食物来源。

潮目

方向或流速不同的两股流水或两股以上的流水相互挤压、撞击、交错等影响,产生一个表面相对平静,不很流动,杂物等容易停滞的水区,也是食物停滞的区域。

知道了以上一些流的基本知识,结合岛屿具体地形和风向风力,我们就可以找寻一些施钓标点了。重点要在能产生洄流、发拨潮、潮目的钓场环境里找寻。如果钓场上 有发现较小的较弱的流时,要注意它的运动方向跟海岸地形的相关性,标点多半在突出或凹入之处,或有水底暗礁的地方,这些地方会产生洄流。

如果沿岸流途经上 有暗礁、深沟或者流出去不远就跟另一股水势交错、撞击、合并,这些有冲突的位置就是好标点。如果钓场上有明显的反拨潮的边缘、底部、直至整个路径上,或是波浪撞击岩石产生的大亮白泡沫的下方,还有反拨潮拖出去后与其它水流交汇的潮目带,都是鱼儿集中的位置。如果在陡峭的岩壁处下竿,要注意岩壁的转角处,或 有裂隙之处,陡峭的岩壁不能让钓组漂出太远。标点的选择千变万化,应根据实际的钓场环境来具体地选择。

浮游矶钓里有打诱饵的一环,作用是用诱饵诱惑鱼儿前来咬钩,诱饵可以让底下的鱼儿放松警惕。但浮游矶钓里,讲究诱钓同步,意思是最好将钓组投抛在诱饵带里进行垂钓,但怎样做到这点,却是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根据不同的钓场环境的深浅,诱饵又可分为轻诱饵和重诱饵,或叫轻粉和重粉。轻粉比重轻,适合在3-5米钓棚里操作,重粉比重大,适合在10米左右的钓棚里, 施打诱饵时,洋流流速对洒下的诱饵粉有很大的影响。流速快,诱饵飘得远沉入水底慢,流速慢则反之。利用远近打诱饵的手段,有时候也是避开小杂鱼的方法。

诱饵不要打得太远,有些位置,可将诱饵打在脚下,利用潮水的冲刷,慢慢将诱饵分散扩大。在搅拌诱饵时,注意粉料的干湿状态,太干容易散开,太湿容易稀得像 粥,不利于远抛。投抛诱饵时,忌天女散花般到处乱撒,乱撒的话容易将鱼引散,不利于聚鱼。正确施打的原则是,在流头,持续地施打某一点,钓组可以成扇面型 试钓,哪里能中鱼的话重点施钓。

谈谈台钓钓组的灵与钝


玩台钓的朋友对于台钓钓组的灵与钝是不会陌生的,台钓界也一直存在着灵、钝的争议。我以为台钓钓组关于灵与钝的调整一切都是为了控制钓组在水下的状态。控制了钓组的状态,也就自然可以对不同的鱼情水情有了随机应变的主动权,这才是灵与钝根源。我们就可以采用一些灵活的方法遵循基本的规律,从调漂技术对钓组进行如下的调整。

通常,我们对灵敏的理解是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动作做出迅速反应。迟钝,当然就是反应慢。但将灵钝移到钓组上就复杂了,因为除了解释浮漂,还必须兼顾钓饵状态。

调漂时,漂尾浮出水面的目数多,称调灵;调目越少则越钝。而在钓的时候,浮出水面的目数少,称钓灵;钓目越多则越钝。调的时候钩上没有钓饵,露出水面的目数多是因为铅坠的重量轻。如果加一个很小的外力或添一点铅皮,漂尾就会下沉,这时说他灵敏谁也不会反对。可有些浮标加一点或减一点铅皮都没有反应,再称灵敏就勉强了。浮漂调的低,比如7目调3目.2目,表明铅坠的重量大,稍加一个外力或添一点铅皮标尖就会下沉,而这在调6目或5目时是反应不出来的,因而,把标尖调的高和低定名为调灵敏和调迟钝是值得商槯的。

认识悬坠钓组不宜在调目上比较灵敏与迟钝,应该从钓组的全部内涵去理解它,至少不能撇开钓目与两饵状态的联系。灵敏与迟钝的实质是钓组在一定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并被鱼的咬钩动作所反映的浮标运动规律。

但钓目就不同了,钓目越多越迟钝,这个多是针对两饵状态说的。7目浮漂调4目,既说不上灵敏,也说不上迟钝,而钓目取5目则意味着水线长度的增加.铅坠与水底接近,子线弯曲,两饵重量完全被水底承担;改为钓6目后,铅坠与水底更加接近了,子线卧底,两饵失去重量,浮漂也没有反应。这种状态下,鱼咬钩必须拖动铅坠才会出现鱼汛,浮漂则失去了反应微弱外力的能力,故而称之为钓迟钝。如果将浮漂下移,钓1目,则水线缩短,浮漂的上浮力就得到充分体现,即使不能将一颗饵提离水底,至少也会把短子线拉的更直,并使沉于水底的一部分饵重转移到浮漂上。若饵重继续减小,导至浮漂的上浮力把短子线钩提离水底时,鱼触饵的细小动作就会在漂尖上反映出来。两相比较,调1目显然比钓5目灵敏多了。

钓组是灵敏好,还是迟钝好?如果鱼情未知,应该是始于不灵不钝,然后才有偏灵偏钝的变化。当然,一出手就钓灵或钓钝,而后再调整也不是不行,但在鱼情未知.鱼的咬钩规律还没有被完全掌握的前提下就采取极端的手段,未免太草率了。不灵不钝是指长子线钩拖底.钓饵卧底.子线前段平底.整体成低垂的跨步,而短子线是垂直的.钓饵触底。钓饵重量的一部分由水底承接.一本分被浮标的向上牵引力所平衡。这时,浮漂上调目与钓目之差就相当于高低两钩间的距离。如空心软尾漂调4钓2,两目约2.2厘米,两钩距离是2厘米。实心标尖出现后,调目与钓目的距离增大,如标尖长13目,调7目钓4目,钓目与调目之间相差4.2厘米,但两钩的距离仍然是2厘米。同样饵重将实心标尖压下3目时,短子线仍然保持直线,只是长子线的弯曲度增加了,所以,使用实心标应将两钩的距离稍稍拉大一些。

图解矶钓中浮波与夹铅之间的关系


对于很多最初从事矶钓运动的朋友,都会被浮波负重与夹铅之间的关系弄得一头雾水,究竟3B浮波负重是多少?3B夹铅的重量又是多少?2B是否就是两个1B?而3B又是否等于三个1B或者系2B加1B?

在日本发展矶钓期间,他们为浮波的负重量与夹铅定下了一套标准单位,详见下列图表:

浮波负重量与夹铅重量表(由轻至重):

浮波/夹铅:G7-J7 G6-J6 G5-J5 G4-J4 G3-J3 G2-J2 G1-J1

负重量/重量:0.09g 0.12g 0.16g 0.20g 0.25g 0.31g 0.40g

浮波/夹铅:B 2B 3B 4B 5B 6B

负重量/重量:0.55g 0.75g 0.95g 1.20g 1.85g 2.65g

浮波/夹铅:0.3号 0.5号 0.8号 1.0号 1.5号 2.0号 3.0号

负重量/重量:1.13g 1.87g 3.00g 3.75g 5.62g 7.50g 11.25g

注意:0.3号与3B及0.5号与5B并不相同,0.3号与0.5号较小出现在浮波与夹铅规格上,反而较多出现在一种矶钓用也会使用的中通铅产品上。

从以上图表,网友可以看出此种浮力/重量规格并不是以倍数增加的,即是2B(0.75g)并不等如B(0.55g)+B(0.55g),所以假如你准备使用一颗2B浮波,如果想将浮波的残存浮力尽量除低及需要采用两粒夹铅时, 2B浮波(0.75g浮力)应该由B(0.55g)+G4(0.2g)=0.75g或者G1(0.40g)+G2(0.31g) = 0.71g又或者G1(0.40g)+G1(0.40g),便能产生相等于浮波浮力,略轻于浮波浮力或略重于浮波浮力的几组由两颗夹铅组成的钓组,当处于海水咸度或密度有变的场合(海水越咸浮力越大,反之亦然),例如香港西面近珠江三角洲附近水域海水较淡的钓场或香港东面海水较咸的钓场,便能透过夹铅控制去影响钓组表现,达至最近效果。

所以各位初学矶钓网友,可以将上述夹铅表抄写于迷你记事簿中,或者好像某些钓手买一个有6格/12格的小物盒,然后将G7至5B的编号与重量贴在每一格上,每次上礁要使用夹铅时便一目了然,十分方便。

德州钓组如何配重及安装?


德州钓组是路亚当中比较传统经典的一个钓组了,无论是路亚鲈鱼或者是另外一些巨物用德州钓组都会有不错的效果。路亚的钓友都知道,软饵是路亚鲈鱼中最难掌握的一种越,但是因为路亚拟饵多种多样,因此产生了也十分丰富的钓组搭配,使软饵能够在各种水域各种水深里发挥作用。很多钓组在钓鱼圈里被多次讨论,像倒吊钓组、夹铅钓组、鱼型铅头钩、铅头钩、卡罗莱纳钓组等。感谢还有德州钓组的存在。够在各种水清和障碍区使用。同时德州钓组还是最防草和挂底的钓组,没有之一。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德州钓组如何搭配。

德州钓组的组装开始于将滑动的坠放在线上。为了提高鱼饵展示时防挂能力,通常选择子弹铅。线穿过重的尖端插入,子弹铅的形状给钓组来了更好的障碍通过能力。子弹铅可用各种材料的,铅和钨钢是最常见的。我个人喜欢钨钢配重,同样的重量,钨的体积更小。

接下来,把鱼钩绑好。鱼钩有种各样的形状和大小。我建议使用一个3/0尺寸的曲柄钩。这种钩子的尺寸形状能够搭配所有软饵,并能够承受何种类的鲈鱼的搏斗。推荐使用曲柄钩是因为它出色的软饵固定能力,曲柄钩上的钩轴整体翻转,90度角穿过鱼腹部,将软饵保持在固定的位置上,以过滤较小的鱼,并且具有防止挂草功能。

把配重和鱼钩连接到线上后,是时候安装软饵了。第一步是选择软饵;可能是面条虫,蜥蜴或生物诱饵。软的风格并不重要,因为操作过程是一样的。一些软饵有正反面;通常平的的面是底部。装一个软饵在德州钓组上先将钩点插入软饵尖端的中心,并在饵的底部距尖端大约四分之一英寸处沟尖引出。(注意:一些软饵是完全圆的,不会有顶部或底部,这种软饵钩穿过的方向无所谓的。)继续推动钩通过这一部软饵,握住钩柄,将钩通软饵的尖端拉出,直到钩眼靠在软饵尖端。握住钩子穿出软饵的部分,扭转钩子,使得钩尖指向软饵。

最后是沿着软饵侧面放置鱼钩,确定插入软饵后鱼钩的位置。记下鱼钩弯曲的点对应的位置,这个点将被用来插入鱼钩。将软饵弯向钩眼,将鱼鱼钩插入诱饵,并将其直方向(朝向钩眼)推动,同时将鱼拉回和钩尖平行的位置。然后继续将尖插入软饵直到倒刺没入。当倒刺藏鱼饵里,钩尖也没有露出软饵、而且饵是笔直的的时候,钓组就组装好啦。一个子弹型的配重加上藏在鱼饵里的钩,这个搭配能够保证在大多数草区不挂钩。

德州钓组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组合,但是如果安装不对的话也有会有多的问题。有两个在安装时要注意的地方,一是在组装完成后,软饵应该笔直的,这样可以避免鱼线的扭曲;二是钩尖和倒刺应该完全藏在鱼饵体内以避免挂底。

浮游矶钓钓组如何操控?基础方法必须掌握


浮游矶钓里面一个难点就是如何更好地操控钓组,这可是一个技术活,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技巧才能够做得比较好。操控钓组的目的根本上就是为了能够多多上鱼,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一定的技巧,就能够有效地减少风力、水流等外界因素影响到钓组的状态,从而能够保持钓组自然伸展的正确状态。对于钓组的操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经验和技巧,不过都是从一些基础的做法当中延伸出来的,所以接下来就是给大家说说在浮游矶钓当中钓组操控的一些基础的方法。

一、抛投

结合之前说过的抛投方法,在抛投钓组时,尽量使线组呈现浮漂落在流头、钓钩落在流尾的伸展状态;

二、抛投后控制主线

一般情况下钓组落水后需要控制主线的释放速度,避免线组下沉时出现咬铅下沉过快、而钓钩下沉慢的V字型状态;(不包括重铅移动式钓组)

三、调整钓竿

当钓饵到达钓棚后,需要根据风力、水流等因素决定钓竿是低垂、持平还是上挑,以及钓竿是与浮漂呈一条直线还是呈一定角度;

四、开杯释线

在操控钓组的过程中,线杯并非始终合死,在控线的过程中线杯更多是打开的,然后借助中指、无名指抵在线杯前沿制止或放松出线,这就是所谓的开杯释线动作;

五、暂缓控制浮漂

钓饵刚到达钓棚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一定要马上采取控制浮漂运动的操控动作,因为在抛投时,我们就已经使得钓组达到了钓饵在前浮漂在后的自然状态,此时只需要适度调整主线,让钓饵随着潮流向前行进一小段距离即可;

六、操控浮漂

如果一段时间内不上鱼,就需要根据水速和钓组咬铅的配置估计钓组在水下呈现的状态,并适时的采取操控手法使得浮漂停止运动,以达到借助潮流力量造成钓饵带着子线前行、上扬的效果;具体情况:

(1)流速过快;此时,通常会在开杯释线的基础上压低钓竿竿稍、扣住主线从而制停浮漂;这样,棉线结就会和浮漂分离,海流冲击钓饵带动线组前行的同时钓饵会离开钓棚慢慢上扬;

(2)流速过缓甚至无流;一般采用上抬钓竿使主线离开水面,然后慢慢逆水流方向缓缓向斜上方拖拉钓线,同样造成浮漂与棉线结分离、水下钓组缓慢上扬的效果;

(3)水流自脚边外流或在岬角位自左后、右后向前流去时,钓竿指向调整至与水流方向一致;当水流呈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横向流动时,钓竿指向调整至与水流方向呈90度以上夹角;

(4)水流自脚边外流,同时有风或有浪;

a.风向和水流方向一致,风力会作用于主线以及浮漂,加快浮漂的乘流速度,更容易造成浮漂在前、钓饵在后的不利状态,此时可以将主线压入水面之下、并开杯释线制停浮漂,来减缓风对两者的作用力;

b.风向和水流逆向,可以上挑钓竿,使主线离开水面,从而借助逆风的作用牵制浮漂前行;

c.风向和水流垂直,此时很容易导致钓组偏离诱饵带,可以通过将主线压入水下的方式减小风的影响;

d.海浪较大时,上抬钓竿将主线拉离水面,减少浪对主线的作用力;

(当风力或海浪推动的方向与操控的意图一致时,注意加以利用)

(5)操控浮漂时需要根据浮漂乘流的速度、水流的速度、咬铅的位置等来判断钓饵上扬的高度和子线倾斜的程度;例如,当钓组到达水下障碍物等区域时,应根据障碍物的高低以及水流的速度来确定制停浮漂的时间,以确保子线在障碍物前方的上升流冲击下能够顺利带动钓饵上扬,其上扬的高度应该超过障碍物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钓饵从障碍物的上面或一侧绕过而不挂底,这就是所谓的控线过石技术;如果水流的力量不足够将钓饵抬到能够越过障碍物的高度,在实施上述操作时则需要慢慢抬竿拉动主线使钓饵提高;

七、放松浮漂

采用上述操控达到钓饵在前、浮漂在后、线组顺畅的目的后,就不需要再制止浮漂乘流前行;此时可以有节制的开杯释线或压低竿稍使主线得到放松,放松主线是为了让浮漂能够继续乘流前行并且水下钓组能够继续垂直下沉至钓棚;

八、碰到下潜流

当带着钓饵越过障碍物后再放线可能会出现原来调成水平的浮漂逐渐下沉至看不见,这是因为障碍物处会有一股向下吸的流水,即下潜流,障碍物越大、潮水流速越快、吸力越大;此时可以带紧主线用竿稍感知钓组的变化,并偶尔适当向后拉动钓组试探水下情况;对于鱼讯的感知是靠杆子的拉扯传递的,至于浮漂是在水上还是水下已经不重要了;

以上就是操控钓组的一个基本过程,接下来就是根据具体的情况,不断的重复调整上面的过程,令水下钓组始终呈现理想的打斜状态。

路亚钓法钓组:德州钓组通心坠配重的选择


德州钓组是我们路亚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钓组,而且是非常经典、基础的路亚钓组。当我们要组装出来一个德州钓组的时候,首先要连接一个通心坠,那么对于这个通心坠也是大有文章的。一般钓组里面通心坠的重量是在0.8克到56克,我们的通心坠要怎么选择呢?以及如何能够简化整个选择的过程?我们总结出来4个因素:

1、作钓的深度

将这个要素最简单化处理,水越浅,需要的重量就越小;例如,3.5克重的通心坠对于1.5米左右深的水域来说是非常可靠的一个选择;当你的作钓水域水深到达了6米左右,7克-11克的通心坠会是更好的选择;当作钓的水域超过了6米,你就可以用14克左右的通心坠了。

2、下降的速率

(1)如果你使用细条状的软饵,像面包虫,它们的泳姿通常是在水中滑行、并慢慢水平的滑落到水底,这个下降的过程也是其吸引对象鱼最重要的时机,此时,如果使用过重的通心坠就会影响面包虫的泳姿,使其直接下沉至水底,这就丧失了吸引对象鱼的作用。

(2)对于一些较大的、经常用来拖底的软饵,就需要搭配较重的通心坠,这样才能够确保软饵始终能够与底部接触。但这并不是使用重坠的唯一原因,拖底时经常会采用的一种操作手法就是挑竿,使得软饵从底部跳起,再自然落下,此时搭配重的通心坠是最合适的。

以上只是实际操作中最普通的两种情况,很多时候对象鱼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昼夜温差等,导致其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中喜欢不同的下降速率,或快或慢。因此在将通心坠的重量选择与软饵下降速率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不仅要遵循上述的两大要点,还要敢于顺着具体钓况进行改变。

3、风速

以上的三大方面都没有考虑到天气因素,如果风很大,即使你打算采用精细作钓的方法,你仍然需要加重通心坠,因为强力的风会对你的钓线产生作用力,从而影响软饵常规的下降过程,加重铅可以抵消这类不利影响。

4、植被生长和覆盖情况

德州钓组的穿越能力是在植被生长和覆盖水域作钓需要核心考量的一个因素。

(1)在一个水面被水草、苔藓、植被等覆盖的水域作钓,需要使用重铅,例如14克、28克、甚至56克;

(2)在芦苇、植被、灌木稀少的水域作钓,14克的通心坠就足够了;

(3)除了表面看到的植被的覆盖度,同时要考虑覆盖的厚度;

矶钓人必须看的4种矶钓钓法


由于地域和海域的不同,浮游矶钓也有不同的钓法。本人的矶钓经验总结出以下四种钓法,不管浅水钓场(1-3米),深水钓场(4-15米),大浪区(包括泛白沫区),快流区,等等钓场和小杂鱼闹窝严重季节都能得心应手地上鱼。

第一种:全漂钓法

适合4-15米的深水区,浪小,有流的钓场为宜

竿及钓组搭配:0.8-1号矶钓竿,钓组从上到下依次为:1线结.2挡珠.3浮波.4潮受(必须要有),5八字环,6子线(2-4米),7钩夹铅一般夹在子线上。

钓组调整的最佳状态是没挂上钓虾时,钓组浮力等于重力,挂上钓虾时,钓组会随着潮受的引导一点点随流下潜浮动找鱼,若钩上的钓饵没了剩空钩了,阿波就不会下潜,重新上浮至原点,此钓法控线和逗鱼技巧很关键。

第二种:固定式钓组钓法

适合浅水(1-3米)或大浪区,大反拨潮区,流速大的钓点

竿及线组搭配:1-1.5号竿,钓组从上到下依次1线结,2挡珠,3浮波,4太空豆,5太空豆,6速降水中,7卡拉棒,8八字环,9子线,10钩,子线长度一般为一米上下,子线上加两颗夹铅,鱼钩30公分处必须加一颗G2以上的夹铅,根据钓棚的深度用太空豆把浮波固定在线结处。作钓时注意控竿带住阿波,不让其飘远,也别擦礁,通过有频率的打饵料吸引大浪下和翻白区下面的鲷冲上来咬钩。因为此处浪通常较大,所以打饵频率要快些,量要少(半饵勺左右)。

第三种钓法:巧避河豚及杂鱼钓法

1:玉米钓法

在一粉饵一虾砖的诱饵中加入一斤新鲜的玉米粒,也可用速冻的玉米粒代替。钓饵则用老玉米干泡白酒,待玉米粒带白边的这头能扎进鱼钩为宜,不能泡得太软作钓饵的玉米越硬越好。这钓饵小河豚和小杂鱼很难盗去饵,而黑鲷和黄鳍鲷照样很喜欢吃,谁试谁知道,

2:章鱼须盐腌酒泡蜜浸法

取章鱼须剪成两厘米长的一截一截,用盐腌制两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加蜂蜜和白酒泡制,此钓饵又韧又Q,河豚杂鱼咬不掉,鲷鱼照样能上钩。如果不腌制的章鱼须钓半天后会又臭又腥。(鱿鱼的须效果差点,容易被河豚咬掉)

3:福寿螺钓法

准备三斤福寿螺,挑小个的不用敲碎直接作钓饵,其味鲜壳薄,小鱼根本吃不了,鲷鱼则一咬就破,再剩下把大的螺敲碎伴入诱饵当中。宜用号数大点的啊波略离底钓,若钓棚设中上层则效果差些。其实河豚和杂鱼猖獗并不束手无策,再聪明也斗不过人类

第四种钓法:冲浪钓法(台州海钓大师黄岩阿斌独创)

沿海一带最热的天气,一般在每年7月至9月底,这时海水温度也是一年中最高的,但海钓人还是不断的顶着暑热频频出矶。而此时一些成群的小杂鱼活动最频繁,在各水层中成群抢饵,使矶钓者束手无策头痛之极,但此时正是黄鳍鲷最多最肥的季节,海钓人不会因噎废食,依然出钓。然而在小鱼活动频繁的海域里,什么矶钓的高技术钓法如全游动呀钓漂呀等都无好效果,那诱饵钓饵在小鱼群眼中都是送上嘴的美歺,有时小鱼咬饵技术高超到你意想不到,当你放下钓组,一动没动,然后提起钓组时虾饵就没了或只剩下虾壳。有人用蟹脚、章鱼须、贝壳等挂钩、小鱼倒是不怎抢饵了,但大鱼也很少咬口了。很多钓友都在如何对付小鱼抢

饵的难题中苦求解法,我将我独创的专攻夏热天黄鳍鲷黑鲷的特效钓法公布,与大家共同讨论。

我将此钓法取名为冲浪钓法即专找浪高浪大的冲浪位置、诱饵料投撒在浪刚能冲到的礁石上,让海浪带出饵料诱鱼。这样小杂因浪太大而冲不到礁边,只能远远等在平静处,而大黑鲷却能轻而易举的顶浪而上。钓饵可用南极虾、贝壳肉、海蜈蚣等。钓组为0.8-1.5的阿波,主线4-5号,支线2号,支线长1米即可,不挂水中。用咬铅N颗,全咬定在支线上,最底下的一颗咬铅咬在离钓钩20cm即可,这颗咬铅也是全部咬铅中最大的,然后咬铅一点点小下去往上隔十几公分一颗。例我用1.0的阿波,离钓20cm挂一颗4B的,再过10cm挂2B的,接下来用2B

共6颗铅,铅比阿波重0.5B成负比重,主线连支线的8字环距定位线结50公分-1米内即可,视钓位水深相应加长或减短主支线,一般冲浪位水深在1-2米,不超过3米的最好,等浪冲上礁时,速放下钓组,因钓组的重量全在支线,支线上的N颗咬铅一字排开,形成棍状,所以会快速下沉入水,等浪退尽,钓组也会随浪被带出好远的,此时即提回钓组,下一浪冲上时再放下,反复动作,中间要不断的在礁石上打诱饵料引鱼,中鱼时以手感觉为主,鱼会一下子将杆拉动,力大时还会拉杆头入水。此种钓法的好处是小鱼很难吃得到钓饵,而在中大鱼时会很神奇的,我曾在浪退时能看见礁石的位置,浪冲上时水深最多1米5高的位置,连拉上约1-2斤重的黄鳍鲷十几条呢。

矶钓石鲽鱼的钓组配置与垂钓技巧


比目鱼又叫鲽鱼,是栖息在沙底的一种鱼类,最有名的就是它那对长在同一侧的眼睛。

比目鱼的体色会随着所处环境的不同,马上变换它的体色,算是拟态的高手。不像一般鱼正着游泳,它是已没有眼睛的那一面,贴着水底游泳。它常常平卧在海底,在身体上覆盖上一层砂子,只露出两只眼睛以等待猎物、躲避捕食,这样一来,两只眼睛在一侧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

事实上从卵膜中刚孵化出来的比目鱼幼体,完全不象父母,比目鱼的幼鱼时期,眼睛也是跟一般的鱼一样,一边一个,游泳也是正着游,大约经过20多天,比目鱼幼体的形态开始变化。当比目鱼的幼体长到1厘米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眼睛就开始搬家,一侧的眼睛向头的上方移动,渐渐地越过头的上缘移到另一侧,直到接近另一只眼睛时才停止。

随着发育过程的推演,它的眼睛就逐渐的跑到一旁,有的是左眼跑到右边(大部分叫做鲽鱼),另外有些是右眼跑到左边(大部分叫做鲆鱼)。大连钓友习惯把比目鱼统称为扁扁鱼,基本是岸钓和船钓两种钓法,岸钓使用3.6-5.4米远投抛竿,传统钓串钩钓法。

钓组:

0.5-1米长天平主线,绑3-5个不锈钢丝天平,铅坠50-150克,不锈钢丝天平有挡豆上下固定在主线上,留有一点间隙可上下微动。均衡固定天平在主线上,防止上下滑动,并保证天平可围绕主线做360度旋转,天平另一端系8字环,0.5-0.8毫米透明尼龙子线绑钩,系紧在8子环上,子线长度不宜长于两个天平之间的间距。

钓组使用钓钩的多少,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增减,该钓组的特点是:在多钓钩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防止子线的相互缠绕。投竿后绕线轮拉紧钓线,等鱼上钩。船钓大多用一只长天平两头系钩,串钩也常用于船钓。

这里我们的钓法不同与常规,用矶钓法钓石鲽鱼,钓竿钓组都是矶钓配置,钓饵沙蚕(海蛆)。钓组的灵与顿不用考虑太多,石鲽鱼贪吃的习性不太在意文雅的进餐方式,从水底泥沙藏身处跃起一口吞饵,急身藏秘在细品美味。

漂相多为急速下沉和横向潜水,百分之90不会空竿,中计后更是蛮横,扁平的身形及利于浅水,利用水下的压力和水流的阻力极力挣脱。手中钓竿急速弯曲同时伴有刺激的抖动,最后一计,卷起扁平的鱼身几乎成U子型,加大阻力与你抗衡。鱼种不同挣脱的方式各异,难怪高手们在鱼没出水之前就能说出所中之鱼。

实钓证明隐藏神秘,守株待兔的石鲽鱼,和其他鱼种一样,无法抗拒对美食的诱惑!

打窝诱鱼,对石鲽鱼同样可行,钓程过半的时候诱鱼作用非常明显,石鲽鱼纷纷离开隐藏地,逐渐潜伏到诱鱼区边缘,似机偷袭钓饵,锁定目标跃起吞饵,几乎弹无虚发连竿中鱼。

台钓钓组搭配与调钓的常见问题


台钓走灵敏路线,在垂钓时,对钓组状态要求高,稍有偏差就会出现虚假鱼讯频出,大大降低钓鱼人的效率。

但是,台钓的钓组搭配要求多,技巧性强,为了适应特殊的鱼情,经常会出现个别特色调漂技术,有些钓鱼人以特殊对应常态,自然会出现水土不服。深入问题根源,了解问题形成之因,才能解决问题。

台钓钓组搭配常见问题

一般情况下,饵料制作较好,且调漂适宜时,子线和主线对鱼口很难产生直接的影响,除非遇到了轻口鱼,或者慢鱼,需要抬高钓组灵敏度。只有在饵料状态一般,调漂不是一的情况下,鱼线才容易产生意外。

在实际垂钓中,主线往往比子线大一倍左右,这样子线的承重和主线的承重能够合理结合起来。同时,也见过子线较主线粗,或主线和子线差距不大的搭配,常用于特殊鱼情中,不作赘述。野钓,黑坑,竞技钓时,都是主线比子线粗,且鱼情越复杂,主线越粗。但,鱼线越粗,对鱼吃口影响越大,鱼讯会变的模糊不清,加大钓鱼人失误几率。

实际垂钓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倾向是主线过粗,而浮漂过小,浮漂力小,带不了鱼线。鱼线不受力,浮在水面上松松垮垮,浮漂也无法平稳的躺在水面,小风一吹,钓组全乱。甚至出现找底失败,灵顿不分的情况,对台钓而言是致命的打击。

同样,小号主线,大号浮漂也是一种失误的表现,大号浮漂会将钓组的状态紧绷,线体因为拉伸,上下线径失调,粗细不均匀,遭遇鱼讯时,容易断掉。浮漂反映鱼讯错乱,容易错过鱼讯,增大了钓鱼人失误的比例。

除此之外,子线长度抉择也是最常见失误之一,没有绝对的、固定的子线长度可以选择,只有针对性子线长度。鲫鱼25cm,鲤鱼30cm,钓快时才10cm,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针对性选择。盲目的固定于某一种长度范围内,不但会丧失对鱼情的判断,而且也会干扰主线的使用。

台钓的针对性调整策略

台钓线组策略失误,就需要做出调整,这里介绍两种最直接的调整策略,简单易学。

第一种:借鉴传统钓用。传统钓的优点在于信号反应真实,无论灵顿,都有频繁的信号反映。这是因为传统钓重在调漂,漂目尺度合适,则钓组状态为准。通常采用调平水策略,铅坠的微小变化对钓组影响不大。学习传统钓的调漂方式,将浮漂调至半水调平,这时,无论浮漂状态如何变化,露出水面的目数为几,都不会干扰灵敏度。

第二种:调三钓一。通常来说,台钓走灵敏路线,针对性较强,且适切性强,最佳的选择是根据具体环境调漂。在台钓中,最佳的、最主流的选择就是调三钓一,这种时候,挂上饵料后,浮漂恰好露出水面一目到两目左右,找底方便。比之调七钓一等策略,找底难度大大降低。

总体而言,以上两种建议主要是从调漂方面,满足线组的平衡性,保证线组状态在多数水情中都有较为稳定的状态。但除调漂外,针对鱼口调整策略更重要。在鱼口不加,吃口略差时,台钓将线组调和细腻,细线小漂,走高度灵敏路线。

无论情况如何变化,主线、子线、浮漂选项都要一致,子线细,主线细,小浮漂,或主线粗,子线粗,大浮漂。台钓固然走灵敏路线,但并非只有细线小漂才是它的唯一选择。

钓组灵敏度与漂相、饵态的关系


垂钓钓组的饵、钩、坠、漂之间的连结,是以柔性连结为主。在这种状态下,钓组中的某一元件的位移,并不等于整个钓组的位移。因此,如果孤立地分析浮漂的长短粗细、饵钩对水底的压力大小,得出的结论一定有误。同是调四钓二,钓一漂深的钓组和钓十米深的钓组的灵敏度是不一样的。同是脑线弯曲,弯曲的程度不同,钓组的灵敏度也会不同。在许多情况下,钓组的灵敏度与饵钩的大小、饵钩对水底的压力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去年夏天,一个远隔几千里的钓友出差路过我处,我们在水库边一起讨论半水调漂问题。这个钓友半水调目后,又放长水线去确定钓目。在这时候,我说:请你检查一下,你现在的调目是多少。他去掉钓饵一试,调四目变成了调二目,这个钓友好不奇怪,不知这是怎么回事。我说,这是因为你的调漂方法有问题,你没有注意调目的水线长度。

现在以调四钓零为例来分析。在调四目的时候,钩与水底的距离必须精确确定。正确的方法是,第一步,在铅坠的重力小于浮漂浮力的前提下,先在长脑线钩上挂一铅皮,让长脑线钩触底,调整浮漂,让浮漂的漂尖与水面齐平。第二步,保持浮漂在水线上的位置不变,调整铅坠,让漂尖露出水面四目。

在单粒饵重能压沉二目漂尖的情况下,钓组在调四目后,长脑线钩与水底的距离必须是漂尖四目的长度。如果小于四目,下一步的钓目会大于零目,无法实现调四钓零。如果大于四目,挂饵后的饵重稍大,哪怕是大万分之一毫克,漂尖就会沉入水中,不会与水面齐平,也无法实现调四钓零。

有些人在调四目时,只是让双钩不挂饵,悬浮于半水就行了,这样调出的调四目太不准确了。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有时也许可以将就,一旦到了野外,调出的四目就会出现大的变化。

钓目可以多于调目,这是钓界在浮漂有灵敏点之后闹出的又一个笑话。空钩时漂尖露出水面的目数为调目,有饵时漂尖露出水面的目数为钓目,只要饵的比重大于水,就绝不会实现钓目可以多于调目。

你可以说,我的调目只以半水调出的那个调目为调目,或者说,我把水线、脑线的重浮力差忽略不计。是的,我们可以设想一种情况,不计算水线、脑线的重浮力差。但是,在调漂时,钩与铅坠的重浮力差却万万不可忽略。铅坠、双钩落底,不就等于调漂时去掉了铅坠、双钩吗?如果调漂时去掉了铅坠、双钩,调目不会发生变化吗?还会是调四目吗?

脑线的长度,决定着钓组的饵钩运动盲区的范围大小,脑线越长,饵钩运动盲区的范围越大,钓组越迟钝。水线的长度,决定着钓组的饵钩运动盲区中心的高低,水线越长,钓组的饵钩运动盲区中心越低,钓组越迟钝。

钓组在钓一标深时,如果要确定钓组的调目(或钓目),其水线、脑线的总长就要等于一标的长度,否则,就不是钓一标深的调目(或钓目)。钓组在钓一米深时,如果要确定钓组的调目(或钓目),其水线、脑线的总长就要等于一米,否则,就不是钓一米深的调目(或钓目)。钓组在钓十米深时,如果要确定钓组的调目(或钓目),其水线、脑线的总长就等于十米的长度,否则,就不是钓十米深的调目(或钓目)。

同是调四钓二,钓组钓一标深的调目和钓十米深的调目是不同的,其不同之处首先是水线的长度不同;同是调四钓二,钓组钓一标深的钓目和钓十米深的钓目也是不同的,其不同之处也首先是水线的长度不同。

在确定调目的时候,要首先精确确定水线的长度。其原因不只是因为一般情况下钓线比水重,有时能明显影响标尖沉浮。在钓线在水中的重浮力差为零时,我们还是要先确定钓线的长度。水线的长度,是确定调目、钓目的必要条件。这就和我们穿的鞋子一样;它不但分左右,还有大小号码的区别。鞋子的左右之分,等于调目、钓目之分,鞋子的号码大小,等于水线的长度不同,如果把鞋子只分了左右,而不管号码大小胡配对,穿在脚上就不一定合适。一些人说的调四钓五、调四钓六,就是把调目、钓目配错了对。

所谓的调四钓五(或调四钓六),是在半水调四目后,又放长水线,使一钩或双钩落底。在钩的重力不对标尖发生作用时,标尖露出水面五目或六目。这就象人的一双鞋。调四的水线长度与钓五(或钓六)的水线长度不同,这样胡乱搭配,一定会出现错误。

人们一提起调四钓零、调四钓一、调四钓二、调四钓三、调四钓四,就知道调四是说钓组在无饵时标尖显示四目。而钓零、钓一、钓二、钓三、钓四,是说钓组在有饵时标尖显示零目、一目、二目、三目、四目。可在钓组在调四钓五、调四钓六后,钩上无饵时标尖显示多少目呢?能显示四目吗?

钓组在调四钓五、调四钓六后,如果继续放长水线,只要铅坠不触底,标尖不会有明显变化,可以调出无数个调四钓五、调四钓六。如果不确定这些调目、钓目的水线长度,就无法区别它们,无法比较它们的灵敏度。

因为铅坠落底,我们常用的传统钓法钓组可称为底坠钓组。钓组的主线和脑线一般较细较软,铅坠、饵钩入水落地后,如果推动一下饵钩(只要推动的距离不超过2倍的脑线长),铅坠一般不会运动。钓组的这种连结方式,我们称为柔性连结。在分析钓组灵敏度的时候,我们把钓组的这种连结方式理想化,不考虑钓线在纵向推力作用下的支撑力。

如果把漂相与饵态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用如下方法提高台钓钓组灵敏度:

1)尽量缩短脑线。

2)让钓组中的脑线尽量拉直。

3)将调目调多些,钓目调少些。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矶钓钓点的水深与钓组配重的关系》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的方法与技巧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