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神秘钓法为何在竞技钓比赛中遭到禁用?

2021-04-25

麻团钓法是从传统钓的包食钓法中演变而来的,在雾化程度低的饵料上粘附一些颗粒状饵料投入钓点垂钓,诱鱼效果非常好,虽然如今竞技钓比赛禁用麻团钓法,但是很多休闲爱好者在黑坑中争相使用获得很不错的收获,这里就介绍下在黑坑中使用麻团钓法的技巧。

麻团钓法的使用环境与操作技巧

一、适合运用的环境

1、在春末夏季和秋天非常适用,池塘鱼体重量在半斤以上以颗粒饲料为食的环境,对于鲢鱼和小杂鱼多的水域有很好的针对效果,广泛应用与垂钓惊鱼、病鱼猾鱼一类鱼情,如果玩台钓不理想时使用麻团掉就会有很不错效果,尤其是禁止打窝的钓场用麻团钓法再好不过了。

2、注重颗粒和芯饵的搭配,很多人过于麻团钓的核心饵难以取舍,其实个人觉得颗粒和芯饵互相搭配才会有好的效果,颗粒在散落的过程中和平日鱼儿吃喂养食料的情形很相似,会很大程度上降低鱼儿的提防心理。

3、鱼儿察觉到散落雾化的颗粒饵就会前来进食,也就来到了雾化程度弱的芯饵附近,察觉到浓郁香味的饵团就会毫无防备的吞入口中,如果黑坑中鱼情比较好的时候,还会出现争抢食物的接口现象。

二、钓组和饵料搭配

1、各个长度的钓竿都适用于麻团钓法,具体的竿长搭配要根据黑坑的限制以及垂钓范围来决定,个人比较习惯使用3.9-4.8米的钓竿,在抛竿打窝的时候能够保证饵料落水集中,能有效的形成雾化范围圈,若是钓竿太长会影响做窝。

2、浮漂方面需要注意的就是,麻团钓法的饵料比重比较大,选用的浮漂最好是15目以上的,调钓目数为调12钓3。

3、如果鱼儿进食欲望不强时可以加长子线来增加诱鱼效果,若是钓糗鱼时可以尝试跑铅钓,如果在陈年老塘中垂钓,使用麻团钓往往能收获大鱼,搭配线组时要根据情况来选择。

4、芯饵方面一般使用常规的台钓饵即可,只要有一定粘性保证芯饵到合适水层再雾化,或者是芯饵到目标水层后外层还有些许残留的颗粒料也行,所以在使用粘合剂的时候一定要调和好状态。

三、这里就简要说下粘合剂

1、第一种是玉米粘粉或者是婴儿米粉一类的变形淀粉,添加量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左右。

2、第二种是纤维胶、CMC等羧甲基纤维素钠类,添加量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左右。

3、第三种是中药成分的胶类,添加量在百分之零点五到百分之一左右。

4、适当使用粘合剂能够保证芯饵的粘度和细腻程度更合鱼口,如果水较深或者猾口轻口严重的时候可加大比例让颗粒饵留存更多。

5、饵团上粘合的颗粒最好是以颗粒饲料为主,如果无从得到原塘颗粒的话可以使用小一点的淡味颗粒,也可以根据鱼情状况使用酒米、。颗粒底窝料等一类商品饵。

四、操作技巧

1、麻团钓法的关键点在于抛竿方面,一般抛八分左右就可以了,保证钩饵落点精准一些,在浮漂站立的位置,钩饵和窝点的距离不要太大。

2、抛竿的时候可以高抬竿,让饵团贴近水面轻轻荡到钓点,等浮漂在水中站立好之后就是饵团的位置,也是做好的窝点范围,这才是最有效的麻团钓法。

3、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麻团钓法刚开始时需要有较高频率的打杆,饵料到位1分钟左右就提杆换饵,一定不要死等硬守,在饵料到位后可以适当引逗一下引起鱼儿的注意力,各种小技巧都可以尝试。

4、如果窝点鱼星直冒却没有鱼儿咬钩时,可以只搓挂饵芯并打满竿入水,到了垂钓的中后期可以加长钓竿也可以使用蹦尖钓法,有助于钓获的提升。

五、提竿时机

1、窝点散落的颗粒比较多的时候,鱼儿会在窝点中来回翻腾寻找食物,浮漂就容易产生动作,这个时候一定要紧盯浮漂,只有出现真正鱼口动作时再提竿刺鱼,通常会是较为有力的下顿动作。

2、如果碰到鱼情较好的时候,浮漂会接连出现顿口难以复位直到没漂,但是有时候会直接出现黑漂,可能是鱼儿撞线导致的,可以稍等2秒再扬竿,如果刚投放鱼苗或者水体缺氧导致鱼儿轻口的时候,浮漂会出现1目左右的反复点动,也是有效的中鱼信号。

编辑推荐

竞技钓比赛中快鱼慢钓的技巧详细分析


近两年以钓快鱼为内容的比赛缩短了时间,由90分钟一场改为80分钟、70分钟、60分钟。缩短时间是为了提升技术,减少偶然性,增强对抗性。众所周知,钓快鱼存在许多变数。90分钟一场比赛,出成绩都是大边、二边和位于下风的钓手,换位进入第2轮后没有大边、二边的幸运了,就是下风换至上风,环境、鱼情、鱼口变了,不仅钓法要变,还得结合前一轮在此钓位上的钓手采用的技术和成绩,或继承或调整,否则出不了好成绩。另外,90分钟比赛劣位变优、佳位变差是常有的,就是试塘时掌握了的规律也会失准,因此考验钓手的不都是技术,还有谋略和意志,改为70分钟、60分钟一场,钓手的思考时间少了,如钓饵不好不坏,线组基本可用就不会花时间重新开饵和调换线组了。再如鱼装到管子里了,钓底、打浮、钓行程都有口,钓手以最擅长的技术钓最熟悉的鱼一般不会轻易变招,更不敢冒险。钓快鱼都是靠平常练就的功夫,检验的是真水平,但时间长了就有了偶然性和循规律以巧取胜的机会。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却又常常忘记个中真意。如看似相同的浮标反应,一人见信号就提,10分钟提竿60次,获鱼20尾,中鱼率33%;一人连续5竿不中鱼后放慢节奏,专等下挫半个黑格的信号出现,10分钟提竿20次,获鱼18尾,中鱼率90%。以鱼获量比较自然是前者胜,但两者的技术含量不同,前者说不准哪一竿中鱼哪一竿不中鱼,其中至少有1/5的鱼是蒙的:后者放弃不实鱼讯,能准确说出这一竿中鱼,那一竿不中鱼的理由,虽输犹荣。若是一场90分钟的比赛,上述情况出现在比赛中途,后面还有30分钟时间,那么胜负就难料了。这种技术上的不同可概括为两个分支快鱼慢钓和慢鱼快钓,它给钓手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有变中求胜的快乐。

快鱼慢钓的直接原因是鱼口不规范,一口重一口轻,分不清哪是虚口,哪是实口。在钓手除了长于变招,体现灵活性外,很多是由其经历决定的。野钓、休闲钓鱼时间长,以钓慢鱼为主,同样信号连续10竿不中鱼时办法不多,无非换饵不行换线组,还是不行就放一口。他们进入竞技后经常会不由自主地用上这些办法。起步就是悬坠钓,习惯了池塘钓鱼和比赛节奏的钓手是出于无奈,是基于竞技钓快鱼技术而采取的消极办法,大多浅尝辄止,放一口还不行就回复原来的快节奏了。

快鱼是指咬钩快,信号出得快,但与中鱼率无关。钓快鱼是由咬钩快提炼的包括上饵、抛钩、诱鱼、调标、读标、刺鱼、提竿、脱鱼等一系列动作在内,并积极利用钓饵状态和浮标特性将鱼钓上来的一整套技术,是环环相扣,诸元素协调的现代钓鱼方式。钓快鱼是在悬坠钓基础上由钓对象鱼产生出来的,主要用于竞技钓鱼。随着自然水体污染,水域萎缩,过去以钓大鱼为荣的群体转而关注小鱼了。由钓快鱼普及,以稚鲫、幼鲫为主要对象的钓鱼活动遍及城乡,并因水域原因衍变成快鱼慢钓。

不过,快鱼慢钓并非一帆风顺、人人如愿,也不是放慢节奏,提竿慢半拍或一拍就能将轻口鱼、乱口鱼钓上来的。竞技钓鱼受钓位限制,鱼少无口:诱鱼过多,浮标出现乱象;回锅鱼多了,虚口实口难辨;以及找不准泳层的时候都可以以慢制快。野钓和休闲钓鱼遭遇小杂鱼闹窝、霸窝:受天气、水情和无法预知的原因影响,鱼口变轻了;因线组、钓饵、水底(水草、沉积物、淤泥)等原因,不能反应有效鱼讯的时候,钓手都会主动放慢节奏。但同样是慢却有主动和被动之分,甚至时而主动时而被动,出现让围观者直喊看不懂的玄妙动作。例如本刊2012年第21期《新科钓王谈钓技》一文中,王忠岭回答记者漂相把握不准确,特别是虚口和实口的辨别,不知漂的哪些动作能打,哪些不能打提问时说的见信号感觉有鱼就打;那种让几口的方法,或者死板地认为打第二口或第三口都是错误的。要做到感觉有鱼一口也打,感觉无鱼十口也不打就是快鱼慢钓。这里的关键词是感觉客观事物的个别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特别是在预案设定的各种办法、措施、对策都无济于事,主观努力改变不了客观现实的时候,慢可以是似曾相识的必然反应,也可能是新感受、新感觉。笔者跟踪竞技钓鱼十余年,发现在此情况下心平如镜、安步当车、得之心而应之手的妙招就是快鱼慢钓,即王忠岭说的感觉有鱼一口也打,感觉无鱼十口也不打。记得10年前,徐银舟在秦皇岛举行的一个比赛中,抓大边拉饵钓一标深,抛钩后浮标站直了就顶上2目,提竿不中鱼,之后拽下2目、3目也不中鱼,无奈之下只能放口,可是15分钟后放口也不行了,只能于轻口、乱口中蒙一尾是一尾。赛后笔者问徐银舟:这一场好像没找到感觉么?徐回答:不全是,只是有感觉的时候少。感觉是心理活动,当事物的个别性特征与你掌握或采用的技术相吻合时就有感觉了。

钓快鱼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快一阵,慢一阵,由此形成节奏,该快则快,该慢则慢。但快鱼慢钓不同,是快中有慢,慢中显快交织在一起的,这一竿快下一竿慢,是找不到规律的即时行为。有了感觉,甚至灵感一现就连续中鱼了。至于具体到哪种信号该快,哪些动作该慢却又没有标准,必须视鱼情而定。有句话叫心有灵犀一点通,感觉到了手到擒来,可谓快鱼慢钓的最好解释。

其实,快鱼慢钓并非竞技钓鱼独有。作为破解轻口、乱口的有效技术,野钓和休闲钓鱼早就习以为常了,只是比起竞技来它以有迹可循为前提而显得平常罢了。例如,适用传统钓组而为钓鱼人总结的提竿准确及时,不如放慢半拍被悬坠钓接受后换了个说法进攻钓法要有频率,防守钓法要放信号,并很快成为攻混养、钓回锅鱼和破解浮标七上八下不中鱼的必要技术。所以无论竞技钓鱼还是休闲钓鱼,与其纠结鱼情、鱼口,百思不得其解不如以守代攻,来个快鱼慢钓。

钓鱼比赛中用竞技钓罗非鱼的技巧


钓鱼比赛中竞技钓罗飞的技巧。大家知道,罗非鱼属底层鱼类,食性广而杂,而且食量大,集群性强,但,竞技池的罗非是战场的老手,身经百战,久经考验,其食性也多有偏口。本文要讲述的就是,遇上不好的天气,或者比赛后期,罗非鱼集体上浮,要如何有针对性实施浮钓?就此问题,本人谈谈竞技池浮钓罗非鱼的点点体会。

一、用竿:通常竞技钓罗非鱼采用3.6米的非竿。浮钓罗非鱼,要求竿的软硬度适中,具体视鱼体的大小,钓手的习惯,要比正常钓底用竿偏软点,因为浮钓罗非钓点越出越好,竿偏软好起竿,太硬的竿容易失控,中鱼后易直竿,断子线。1斤左右的罗非用5-6H的竿为好。

二、线组:浮钓罗非用线,要充分地利用好比赛规则,一般规则要求线长不得超过竿长的30公分,也就是主线+子线=3.9米,由于是浮钓,子线相对要短,一般在15-20公分之间,所以采用特殊线组,不使用齐竿线,尽可能达到3.9米的线组,既不违规,又发挥其优势。通常主线用1.0-1.5号切水线,子线用0.6-0.8号碳素线,钩用袖钩6-8号,漂选用浮钓非漂,短脚短身短尾的竹脚芦苇漂,要求翻身快、入水稳定,抗打能力强,长度一般在20公分左右。

配这线组组合的目的,就是尽可能使饵料接近水面(水面氧份足,鱼开口好),饵点也在泳层的30公分处,尽可能使饵料远抛(离岸远,鱼不惊慌),那怕是远半尺,也是致胜的关键。

三、饵料:浮钓罗非的饵料也有讲究,做到状态好,味道对口。要做到状态好,有条件的最好使用昆布丝,我一般会用冷冻料的一包肝味+一包腥味+一包赤尾青(调整料的爆散度)+一包虾粉(丸九),先将冷冻料和虾粉搅和加入少量的香虎提提鲜味,再配一小包昆布丝(丸九)和一包老鬼5号(调整状态),昆布丝直接用黑水泡开,再与冷冻料搅和,搅和的时候要对折翻覆,尽可能不要拉断昆布丝。做到干湿适宜(好拉不断丝),入水起雾,到位有残留。

至于要做到味道对口,真是一方水养一方鱼各有所好,是香是腥各有所求,这就要靠各钓友自己摸索总结,常用的小药有:香虎、黑水、猪母乳、黑鸡膏、墨鱼膏、蛋奶、凤梨、香蕉、虾油、虾精等

四、钓法:先近后远,引钓结合,保持频率,不断扩大雾区。我要说明一下,尽竿不直手为近,尽竿直手为中,尽竿直手府身为最远,如果按90分钟分配,前30分钟钓近,40分钟钓中,再来个20分钟钓远。最难的就是后20分钟,手握竿把头,挑竿要轻(用手腕力),中鱼后迅速将竿头下沉,竿身上扬,让鱼出水,贴近水面滑翔,至半程提竿飞鱼,动作要求连贯,一气呵成。

竞技钓比赛钓滑口鱼的技巧


竞技比赛钓滑鱼是广大钓友话题的焦点,在竞技比赛中,钓鱼人常会遭遇滑鱼,这就到了检验钓鱼人钓鱼技巧的时候了。所谓猾鱼,实际是鱼自卫本能的一种反应, 也是鱼类在感到生存危机时求生的体现。 竞技比赛中的猾鱼,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主要行为是在鱼开口摄食时呈现不同的反应,如轻口、猾口、乱口,这些轻微的吃口,那么今天我把竞技比赛钓滑鱼的技巧 分享给大家。

一、对象鱼

多数以30-60克的小鲫鱼为主,这些鱼被一天数次的反复钓、放,经历了多次危险,每一次的危险经历都会加强它们的疑心,对于食物总持有怀疑的态度, 总是反复的尝试,在确认没有危险的前提下,才会放心地摄食。鱼类的这一行为延缓了上鱼的速度,降低了咬钩的频率。于是竞技钓手将其称为猾鱼,并将鱼反 复尝试的各种行为归纳为轻口、乱口等诸多的反应形式。

二、应对轻口鱼

竞技比赛中的鲫鱼戒心是随着被反复钓放形成的,鱼钩上的食物对鱼而言是需要的,但是同时还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用大标,信号当然出不来,如果使用的线粗,线的反作用力大,信号同样难于显现,理解鱼如何轻口的,解决这个问题就不难了。

针对上述情况,在组配钓组时就要考虑用细线,小浮标。在钓每小时上鱼40尾的速度时,一般选用3号孔雀翎软尾浮标;可用1号孔雀翎软尾浮标。调标的状 态是调3目加1黑格。在找底以后要能确定钩在水中的状态,其标准要求是:上饵要轻触底,下饵要到底的不灵不钝状态。钓目的变化要根据鱼情变化而变化。

三、应对猾口鱼

竞技比赛池塘鱼的密度要比一般的养殖鱼池塘高得多,在自然状态下的分布可能就是上中下泳层都有鱼,钩饵的入水使得这些经不住诱惑的鱼纷纷集中到钓点, 大量的鱼在钓点中争饵,产生了争先恐后的行为。鱼的争饵,磨蹭导致了浮标信号的紊乱,钓手将这些紊乱的信号误为吃口而造成扬竿无鱼,以至感觉到鱼口乱,并 认为鱼猾。实际上猾口只表现在鱼没有规律的摄食行为上,让钓手无法识别和判断信号,从而无法确认那是鱼的真正吃口。

四、猾鱼用饵

钓猾鱼饵除了饵要对口,饵的状态应是第一位的,即饵的状态要随鱼而变,而鱼情是根据你的钓法而变化的,饵的状态是要跟着鱼情走,这是钓猾鱼关键所在。 在底钓中如果鱼口多,且中鱼高一定要保持饵的状态,宁可用味道清淡、小饵、粘饵、也不要味浓稀软雾化饵。一次比赛中,可以开始诱鱼不多,这样能保证吃口又 稳又真,浮标的信号全是实口就行。不要只强调诱鱼,也不必要强调雾化,鱼诱得太多反而是坏事,鱼一旦大量地进入钓点,如果把握不住,很快就会又多又乱。

邓刚教你竞技钓比赛如何钓小鲫鱼


现任武汉天元渔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邓刚,从事竞技钓后醉心于钓鱼技术的研究,凭借对钓鱼的执着和过人的悟性,长期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自2001年和徐银舟一起成立天元竞技队后,邓刚一直是领军人物,率队连续夺得17次全国钓鱼锦标赛团体冠军。在侃经论钓技方面,他很有发言权。

问:现在钓小鱼已经成为钓鱼比赛中最常见的项目,而在小鱼比赛上想拿好分不是件容易的事。你认为比赛钓小鱼在哪些方面更为重要?

答:我个人认为钓小鱼各个方面都重要,因为钓鱼活动是由方方面面组成的,严格地讲缺少哪一个环节都不行,哪个细节处理不当,都直接影响到你的鱼获和成绩。但也有重中之重找底。在刚开始钓的时候,必须要把底找好,这是钓小鱼的关键所在。关于找底有很多种说法,我不能说别的方法不对或是不好.但我的找底方法却很简单:在设定好调目后,挂饵就可直接找底,边做窝边找底。如调目是3目,钩上搓上两饵(拉大饵也行,必须大于3目重),抛竿入水,不见漂就把漂上推,直到露出3目为止,通俗点就是调几钓几。再看鱼吃口的鱼讯,见口就抓,如果几竿都是提竿就中鱼,不脱钩,不跑鱼,那基本上就找到底了。这只是找底的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而已,在钓的过程中,并不一定就是调几钓几,还是根据鱼情来钓,有可能是调3钓2,也有可能是钓3钓5甚至钓6。记住钓小鱼如果底的问题解决不好(钓浮除外),你就不可能钓出好成绩。

问:钓小鱼找底是关键,掌握了简单的方法后,就一定能找准底吗?如果不是,那在其他方面还有哪些地方要加强的?

答:想要找准底,不是你只要掌握了一个方法就能搞定,而是要有熟练的基本功做保证才行。为什么呢?钓鱼人都知道,所有的比赛鱼池的底不像游泳池是水泥的平底,土质底肯定会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这样,就要求钓手必须在找底的过程中,每竿的落点越准越好,范围越小,底部的落差就小,范围大了,落差自然就大了。按找底的基本步骤调先从调几钓几开始,基本功不好的钓手在找底时,东一竿,西一竿的,势必是一会儿4目,一会儿2目,打近了可能要到5目,这样是不可能找准底的,这是抛竿时强调的应有的基本功。另外就是钓小鱼大多数人用的是小漂,浮力较小,如果每次上的两颗饵大小相差很大,也不容易找准底。这就要求钓手搓饵的手法也要好,必须控制好饵球的大小,尽量做到差不多,钓小鱼底找不准,其他免谈。

问:一般在比赛中钓小鱼讲究的是个快字,那么想达到一定的速度,除了要有基本功,在钓竿、线、钩的使用上,钓小鱼应该怎么样去选择钓组比较合理?

答:现在钓小鱼的比赛非常激烈,特别是一些全国性的大赛,去的都是高手,你说谁的优势比谁高出多少,是看不出来的,熟练程度也差不多,钓组的配置也不会错到哪儿去,那比的就是看谁失误少,你要是在比赛中比别人多换几副子线就完了。同样都是钓快鱼,你就要考虑多提高中双尾的概率。在这样高速度运作的前提下,好的钓具就显现出来了。钓竿要轻、要硬,即使是3.6米的竿,在每场要抛几百竿的比赛中,竿重势必增加疲劳。软竿在快速起鱼上,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用的钓线一定要具有耐磨性、延伸性、柔软性。如果是钓很小的鱼,主线在0.4号左右,用到的子线在0.15~0.2号。如果是质量很差的线,拉力和强度保证不了,一场比赛用十多副子线,那你还和别人比什么呢?用粗线意味着鱼讯滞后,其后果可想而知。

用无倒刺的袖钩快速摘鱼是必须的,并要用细条袖钩,在号数上也要有针对性。如钓10~30克的小鱼,最多也只能用到0.8~2号袖钩,而你要是拿4号钩去打这样的鱼,不死才怪呢!所以合理的选择钓组非常关键。

问:钓小鱼在用漂上有什么讲究,打破常规会是什么结果?怎么样才能调好一支钓小鱼的漂?施钓过程中如何调整,才能提高中鱼率?

答:首先钓小鱼用小号漂是必然的。当然,现在市场上买的漂,号数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有些1号漂依然很大,根本不能用来钓小鱼,所以用小型的漂钓小鱼是比较确切的。试想,带动1千克所用的力,和带动5千克所用的力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用大漂钓小鱼最大的问题在于灵敏度下降,出的鱼讯要少很多,不能讲用大漂钓不到鱼,但和小漂相比相差会很大。在同等水平的前提下,用大漂钓小鱼和用小漂钓小鱼相比较的结果是前者必败。

用打浮的漂来钓底层鱼,效果不会太好,反之,用长身长尾漂打浮,翻身慢,速度肯定要受到影响,这就是用漂的基本规律。

我调钓小鱼的漂也是比较简单的,软尾漂一般是调3~4目、硬尾漂是调4~5目。钓稍小一点的鱼就调3目,稍大一点的鱼就是4目。调漂的手法就是,半水带双钩调漂,通过加减铅皮的重量,调到你所设定的调目,通俗易懂,绝不复杂化。

当你在钓的过程中连续出现有口不中鱼,说明钓得过灵,把漂向上推1~2目或者更多,直到有口中鱼为止。一旦出现中鱼后脱钩跑鱼,说明钓得太钝,把漂向下拉12目。只要不是鱼饵的原因,这样的调整绝对不会有问题。

问:比赛中钓小鱼的用饵,在味型上有没有讲究?只讲味型而不顾及到鱼饵的状态,会不会影响到中鱼率?

答:小鱼就像小孩一样,对食物的辨别能力有限,可选性小很多,只要有的吃基本上不怎么样挑食。正常情况下,饵的味型主要是以腥香为主,小鱼天生是吃腥料的,是遗传性决定的。如果是在经常比赛的竞技池,小鱼也会出现猾口,那就要适当减少腥味,有点香或者清淡味即可。到了冬天可能还要使用一些添加剂,来增加味的分量。味型的调整取决于当地鱼的食性,各地的鱼情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比赛前要去试塘的原因。

钓小鱼饵的状态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小鱼的嘴小,饵团大了肯定挡口,容易出现有信号而不中鱼;饵硬了,鱼一口吸入不了,也会造成空竿。钓的深饵要和得黏些,不然到底就没饵了。雾化过快压不住鱼层,也影响到中鱼率。拉饵的残留物也是影响上鱼的罪魁祸首。钓小鱼用拉丝粉最好是短丝的,再配上颗粒较细、比重较轻的饵,这样的入口性会大大增加,中鱼率就提高了。

新手钓友学习钓鱼 走上竞技钓比赛之路


新钓友都希望每次爆护,无论是心态还是钓技都要经历一次次的锤炼。小编认识的一位钓友成长经历可以和大家分享,从中找到最适合新钓友的钓技成长之路。

一、2014年钓友开始学习钓鱼

小编介绍的这位钓友是2014年开始学习钓鱼的。当时在黑坑一起玩的时候,他经常看到小编十点、十二点到鱼塘,但总能收获丰盛,所以就主动和小编聊天。小编是个热心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很快这位钓友就掌握了基本的台钓方法。其实有几个细节是,这位钓友回家以后,把钓场上没有弄明白的事情,弄一个大水桶,然后在水桶里琢磨调漂、跑铅、饵料雾化状态等等的不同和差异。而饵料配置方面,则依据小编所告诉他的腥味、酸味、香味、甜味不同味型的区别,仔细研究手里的小药和商品饵。也真的天道酬勤,这位钓友钓了大约十几次以后,就能够对饵料配置产生了自己的心得。并且有时候讨论的时候能够说出一些比较有见解的认识,实在是进步神速。

二、学习看漂的经历

这位钓友由于家庭条件优越,有大把的时间玩休闲钓,所以当他提出如何看漂的问题时,小编建议他去练杆池垂钓鲫鱼。其实按照竞技钓的传统来看,只有很清楚明白的看懂了鲫鱼漂相,理解鲤鱼漂相也就不难了。同时,考虑到经济成本问题,练竿池收费低,可以很好的降低成本。尤其是比较大的练竿池,别人在赌鱼,你在这头练竿,更能够使自己的饵料精益求精,相当于找到了不花钱的陪练。

这位钓友开始花大量的时间练竿,很快混养塘和练竿池的钓法比较明确了。同时,学习了如何看漂相。说到这里其实要说明的是这位钓友的心态。一开始,小编和这位钓友讨论的时候就说,其实钓鱼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了最后的渔获多少,那意义不大。因为任何黑坑投鱼当天只要找对了路子,一次几十斤并不是难事。而垂钓最大的乐趣在于别人钓不到鱼,我们自己可以钓到,喜悦和满足是截然不同的。有了这样的心态,这位钓友一开始就没有追求最后的渔获,而是始终专注在自己的饵料和钓技方面。

三、2015年钓技突飞猛进的一年

2015年这位钓友和很多人已经非常熟悉,并且喜欢和别人不断的交流。但问题出现了,因为钓鱼人是一个不服气一个,他经常讲这讲那,招致了其他一些钓友的反感,小编却始终觉得,交流是进步的捷径。此时,小编建议这位钓友交流的时候和对的人讲对的事情。这位钓友在2015年的时候,开始和小编一样,不断的换新鱼塘垂钓。一旦某一个鱼塘无论上午还是下午都能够爆护的时候,立马换鱼塘,重新检验自己的整套钓技。进步神速自然不在话下,到2015年年底的时候,这位钓友总结出的十来个饵料、小药配置办法,在周边的鱼塘完全没有问题。只是具体垂钓时候按照当天的鱼情、水情灵活应用就可以。

四、2016年走上了竞技钓比赛之路

2016年,也就是今年,这位钓友开始走上了竞技钓。在开春的第一场比赛,报名参加奖金金额5万元的比赛,当然小编发稿的日子比赛还没有开始。这位钓友和小编说起这事,小编建议,一开始就是感受,不要想着拿奖金,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高手真的很多。尤其是竞技比赛,很多细节是经常休闲钓的人所想象不到的。

总结

小编看到,很多新钓友经常问,饵料应该怎么搭配,小药应该如何使用,小药配比应该如何设置等等问题,小编就觉得,这是一个目标的问题。饵料归根结底就是那几种味型,小药也是强化这几种味型,所以,从自己这里看明白并记住各类饵料味型,至于现场如何搭配,就是经验摸索了。同时,为了抓住每一次钓鱼时机进行很好的练习,建议钓友每次都多打几个窝子,每次和食的时候少量但精,每次都带着一种理念或者是想法进行验证,这样自然能够很快提升钓技。

竞技比赛钓鲤鱼的技巧分析4点


鲤鱼,它适应能力极强,能在各种水域(甚至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它栖息在水的底层,无论植物性或动物性的饵料均不挑剔,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我国养鲤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目前全国各地大多数的养殖水域,也多以鲤鱼为重要养殖品种。在许多垂钓比赛(特别是钓混养鱼的比赛)中,钓手主攻鲤鱼已成为主要的技战术手段。因此,钓手在学习了悬坠钓鲫法后,再了解一些垂钓鲤鱼的技巧,将是非常必要的。

一、垂钓鲤鱼的钓组配备与垂钓鲫鱼轻、细、灵的钓组配置不同,垂钓鲤鱼的钓组组合要以牢固、坚韧的特点为主。对于拥有精良钓具装备的钓友来说,选用较为高档的专用鲤竿是比较理想的,它不仅坚固可靠而且分量较轻,不易产生疲劳感,如:西玛诺天风鲤竿及达瓦波纹粹鲤竿等。而许多工薪阶层钓手,在钓鲤时选用的钓竿多以物美价廉的国产超硬调竿为主,其竿壁厚度及加工精度等方面都与进口钓竿相差不多,但由于所选用的材质可能有所不同,故而竿体的重量较沉些,长时间的挥竿操作易产生疲劳感。线组的搭配要充分考虑到鲤鱼力大、擅冲所带来的冲击,尽量使用当年出品的新钓线。一般来说,垂钓2~3千克左右的鲤鱼时,母线以2号~2.5号左右、子线以1.5号~2号左右为宜。在参加竞技钓比赛时,线组的搭配还应与钓场的鱼情变化情况进行适当改进,如:当比赛进行到后半程时,鲤鱼多疑、谨慎的特性显露出来,吃食变得犹豫不决,吞吞吐吐不肯入口,钓手的线组搭配就应及时改变,要以轻、细、灵的钓鲫线组来对付。注意:在改用细线后,钓竿也应适当更换柔软些的为宜,不然细子线的断线率将会上升。

二、垂钓鲤鱼的鱼饵调制鲤鱼具有食性偏杂的特性,一般的粮食类植物饵和鱼粉、昆虫类的荤饵,都是垂钓鲤鱼的好饵。但是,我们在更深入地了解了鲤鱼的生长规律之后,又会发现它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饵料的偏爱程度也会有不同。如在1龄期或体重在500克以下时,它更偏爱荤腥类(含有鱼粉、小虾、蚕蛹等物质丰富)的饵料;2龄以上时鱼体增大,食性开始较多地偏向于粮食类植物型(面团、麦粒、熟薯块等)饵料。我们在调配钓鲤饵料时,就要根据施钓的鱼体大小适当地控制饵料动、植物物质的含量比例:钓小鲤时动物性的荤腥类饵料要占50%以上;中等鲤鱼(体重1500克左右)为动物性荤腥饵30%左右,植物性饵料70%左右;大鲤(体重2500以上)的动物性荤腥饵要控制在10%以下,植物性饵料要占绝大多数。另外,我们也可以根据垂钓的具体要求进行有针对性地饵料搭配:在以尾数计算成绩的钓鲤比赛中,要以钓取中、小鲤鱼为主,其动物性的荤腥饵料比例可多占些;在以重量计算成绩的比赛中,钓手要主攻大鲤,可适当加大植物类饵料的比例,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开小鲤的纠缠。在制作饵团时,钓手应以钓场水的深浅、鱼的密度大小,以及小杂鱼数量的多少等因素为参考,制作出松软适度、雾化散落恰当的上佳饵团。一般的规律是:水深、鱼稀、小杂鱼多的情况下,可制作稍硬些或稍粘些的;反之,可适当松散些。

三、垂钓鲤鱼的钓位选择运用悬坠钓法垂钓鲤鱼,在钓位的选择方面与传统钓法基本一致。除有较多水草或水中障碍物复杂的水域不宜之外,多数钓点均是可共用的。如:水底光线较弱且有缓流的水域;水面开阔的下风口处;四周光线很强、亮堂的水面附近,独有一处岸边绿树遮阴或有房屋遮挡的阴凉水域等等,都是钓鲤的好钓位。另外,根据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鲤鱼也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活动(栖息)地点,同样也值得我们重点了解和掌握:春季,鲤鱼从冬天的隐匿处出来,聚集在靠近岸边的河底斜坡、水口以及长满水草、藻类的浅水处。夏季,鲤鱼产卵结束,而水温持续升高,多数鲤鱼喜欢躲在水流较好的深水区,只有在清晨或黄昏时游至近岸处索饵觅食。秋季,气温及水温开始降低,鲤鱼纷纷向深水区域迁移。此时,在深水区的河底斜坡处以及障碍物的四周会有许多鲤鱼聚集。冬季,深水障碍物的四周是主要钓位,使用悬坠钓法时应以长竿钓远为好。

四、观标提竿及遛鱼技巧鲤鱼属于典型的底栖型鱼类,它在索饵时浮标的基本标讯应以缓升、缓降后的有力一为常见。出现大幅度的黑标或送标现象,可能多是钓手在垂钓中没有准确地调整好钓组在水中的状态,钓组过灵或过钝造成的(排除因鱼过分饥饿,而发生争抢吞食时的情况)。鲤鱼在进窝初期吞食饵料时吸入较深,标讯反应非常清晰漂亮,但在它逐渐感受到有危险时,也会马上改变就饵的习惯方式:面对钩饵它会反复不断地试探(利用嘴上的一对触须),嘴唇轻轻地吸食散落的饵渣,搅动水流推动钩饵不断地晃动,使浮标出现慢慢地升起、降下,就是没有明显的入口信号在前不久结束的首届光威钓王杯决赛垂钓混养鱼的后半程比赛中,多数选手都遇到了这种现象。不少钓手都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本次比赛的亚军获得者广东选手吕家佑,他就非常有经验:在这种现象刚一出现不久,他就很快意识到池中的鲤鱼受惊拒食了。于是,他马上更换了较为纤细的柔软子线,使之隐蔽性加强;改变了饵料的软硬度,使之稀软易化,方便钓钩更易入口。从而使浮标出现了较好的标讯,中钩率也明显提高。钩中鲤鱼(特别是大鲤)后,扬竿时的感觉与钩中鲫鱼、草鱼、鳊鱼等会有明显的不同,它在第一时间的冲蹿现象是非常明显的,有向水下、向水中央以及向岸沿有障碍物的方向猛冲过来,令钓者猝不及防遇到这种情况时,钓手应马上采取恰当的扬竿方式,使钓竿与鱼保持一个理想的角度(竿与鱼的理想角度约为90左右)。避免出现鲤鱼回蹿后,钓手一味地向上挺举钓竿,这样会使竿、鱼之间的夹角太小,而造成折断钓竿的现象。正确的方法应是:钓手持竿的手臂迅速地向身后移动(回撤),逐渐放低竿尖慢慢地将鱼向水中牵引,待鱼游至离岸3、4米左右的位置时,立即停止回牵,改为左右方向的来回拖遛。若是较大些的鲤鱼,钓手还应起身向后稍退一至两步,给自己留有一定的空间,防止大鱼发力猛蹿时,有滑步缓冲的距离。另外还应注意的一点是:鲤鱼能冲善跳,这样极易在瞬间的动作中挣断子线。因此,我们在遛鲤鱼的过程中,还不宜将鱼过早地领至表层水体,防止它见光后惊慌起跳。在控制了鲤鱼头几回合的逃窜伎俩后,余下的操作就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

竞技钓比赛中常用的丸九鱼饵配方


丸九鱼饵在竞技钓鱼比赛中经常被使用,其效果也是众所皆知的,下面是广大钓鱼爱好者

在长期竞技钓比赛中总结的一些丸九鱼饵配方,希望对竞技钓爱好者有所帮助!

(1)力作天下无双1+粒战细粒1+黄鲫1+四季1+南极虾粉1+水3竞技钓混养

(2)风林火山2+天下无双1+荒食1+水2最强的集鱼配方,以这个配方为基础,可以根据地域或池塘加入集鱼剂,更能发挥效果。

(3)四季2+黄鲫1+水3专钓大鲫

(4)粉鲫1+四季1+新鲫1+水3竞技用搓饵钓浮,即轻又雾化的饵,会很快中鱼,特别小鱼多的钓场有效

(5)尺上2+黄鲫1+水3针对滑口鱼抬竿常空钩时的配方

(6)尺上1+新鲫1+水2麦蛋白纤维比较少的配方,竞技钓滑口,半浮搓饵

述配方只是一些基本配方,需要根据钓场钓况适当的作一些调整。

竞技钓比赛中使用鱼竿的一些介绍


钓竿细轻硬是因为竞技。钓对象鱼以尾数计成绩,鱼种、鱼重、密度都是设计好了的,小鲫鱼30~50克,中鲫100克上下,250克以上就是大鲫了。细是对应了鱼小,前径0.7毫米、后径9.5~13毫米;轻是抛钩、提竿的频率高,3.6米48克、4.5米66克、5.4米90余克;硬是快刺、快提需要,鱼小无须抄网,从刺鱼到脱鱼入护一个周期10秒钟。然而钓混养鱼不同了,水深1.5米,中尾重2千克的草鱼、鲤鱼用极硬(也称超超硬)的一九调、二八调钓竿花时5~8分钟,用三七调得花10分钟。不过线组细了,如同为0.6/1号线组,二八调钓竿就可能拉断子线,三七调钓竿的操控过程虽然长一点,但不会拉断子线。

细轻硬适合钓小鱼,钓快鱼,用它钓大鱼、钓中钩后窜游快,挣扎烈的鱼就勉为其难了。可是人有高矮壮瘦,在甲因掌宽指长觉得后径13.5毫米的竿合适,再细就不称手了,在乙则会选择后径10毫米的细支竿。细没有标准,不可能像钓线那样一个号对应一个线径,原则是适者为佳。轻是对应着重的,也没有标准,过去3.6米竿不超过100克,现在60余克甚至不足50克。轻是趋势,导致重量低的主要有四种手段:1.采用高吨位碳素纤维,降低钓竿自重。2.与细配合,降低钓竿的粗度和调整锥度。3.改进设计,按人体工学原理调整碳布布局。如第1节用46T碳布,第2节用40T,第3节用30T+46T+40T碳布;为平衡前重,有的给握把配一轻一重两个后盖,达到手感舒适,轻若无物,操控不累。4.削减钓竿的竿壁厚度。硬是快攻的需要,然而硬则脆,没有纬线靠树脂粘合的碳纤维少了柔性和韧性,操作快了即使不大的鱼也会折了钓竿。另外,钓竿硬了对钓线不利,0.4/0.8号线组配细支插节竿能钓尾重1.5千克的鲤鱼,用二八调极硬竿就可能拉断子线了。

除了鱼小这个客观原因外,竞技推崇细轻硬与钓法和鱼的密度有关。搓松散饵1分钟抛钩10次,5分钟后鱼招来了,之后越聚越多,10分钟左右鱼离底了,20分钟后鱼摞鱼,装到管子里了,于是由搓饵钓底改为拉饵钓离底,钓半水,钓一标深。钓棚的变化带来钓法的改变,浮标下移,水线越短节奏越快;搓饵改拉饵,两钩的下降速度慢了,接口增多。70分钟一场比赛抛钩提竿400余次,中鱼200尾,竿粗了重了必然影响速度;鱼离底了,密度高了,只有加快节奏才能应对得过来;竿硬抛钩利索,操作简单,还有利于破风。密度低,70分钟比赛钓10尾、15尾鱼,竿粗一点、重一点就无所谓了。至于硬还是软还与心理有关。鱼少,打不了快鱼,钓手会自然而然地谨慎起来,特别是脱钩或掉了一尾鱼就可能榜上无名的时候会放慢节奏,第一信号不中鱼了就放一口,以慢求稳。

按理钓大小不一的混养鱼应该不用细轻硬了,可是受钓快鱼影响,在鱼情为尾重300~500克鲤鱼、150~250克鲫鱼,开口又不是太好而采用慢鱼快钓时,许多钓手还是选择细轻硬。理由是:半拉子鲤鱼冲劲有限,用快钓大鲫的钓竿也能对付。如第二届读者杯总决赛,钓混养鱼项目就是以不大的鲤鱼为主兼顾鲫鱼。是赛除6位钓手用前径0.9毫米、后径16毫米的三七调鲤竿外,90%的钓手都是沿用前一轮钓鲫鱼的细轻硬钓竿。2010年,刘林获第五届光威钓王杯冠军,是靠了细且软的并继竿在钓混养鱼项目中降伏一尾草鱼而捧杯的。有人说刘林是运气好,遇到了草鱼,此话说对了一半。遇大鱼是运气,但若不是并继竿而是轻且硬的二八、亚二八鲤竿,那么4号袖钩、0.3/0.6号线组就可能功亏一篑。

钓手对钩和线的要求越来越高,钓快鱼钩条要硬、要细,攻轻口混养子线要柔、要细,可是与细轻硬钓竿配伍就出问题了。一是钩强了,扬竿猛了会拉豁鱼嘴;二是线强了,用短抄网抄鱼时二八调钓竿戗直了容易折断。如首届光威钓王杯钓大鲫就有5位钓手折了钓竿。使用细轻硬钓竿不仅要与钩和线配合,还要有操作的巧,不能凭着硬而逞强一时。有人这样评价钓线:一场时速150尾的钓快鱼比赛,换2或3次子线是正常的,换4~5次子线的线就差了许多。然而换一个人,相同时间、相同渔获用后面那副子线却只换了两次。究其原因是后者的竿软,同时快刺慢提,不是一下子把鱼提至水皮,而是让鱼在近水面的位置上待一待。细轻硬主要有三种规格:3.6米、4.5米和5.4米,这就规定了它适用池塘钓快鱼。过去有一种换把竿,5.4米竿退去后面一节,换个手把就成了4.5米。还有一种振出定位竿,5节,全长4.5米的竿抽出前面3节后逆时针旋转一下就锁定为3.6米了。从变换钓点来说,这两种竿方便,换个手把或缩掉一节就是另一个规格,一竿两用。然而一支竿适合钓什么鱼都是设计好了的,首节承担刺鱼,二节用于称鱼,三节的作用是承重、控鱼,软硬、调性各有所属。换了手把,钓竿短了,原来用于称鱼的第二节承担了控鱼作用,如果操作依旧,那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拉豁鱼嘴和被鱼挣断子线了。

规格相同,收缩长(仕舞寸法)99~130厘米的手竿多为鲫竿、鲤竿,另外按竿径、调性又有细身竿、极细竿、战斗竿的区别。这类竿的特点是末节后端缠有纺锤形手把,握竿舒适。后端无手把,直筒式,操作和手竿一样,收缩长52~80厘米的称溪流竿;调性、收缩长和溪流竿相同,竿长8~16米就不称溪流竿而叫本流域竿了。

就地取材,用竹竿、芦苇杆、树枝做钓竿是因为轻,至于长短和软硬柔韧则是由怎么钓,如何操作和鱼的大小以及中钩后挣扎冲突的强度决定的。1980年代中后期国产玻璃钢鱼竿出现了,从此竹竿、芦苇杆退出历史舞台,但竹竿形成的操作惯性却保留下来了。如钓鲤鱼控遛牵,钓鲫鱼等小型鱼类慢刺快提或快刺慢提。之后伴随着台钓有了钓对象鱼观念,并约定俗成有了3.6米竿钓小鲫,4.5米竿钓大鲫和5.4竿攻混养的认识。

竹竿、芦苇杆可以是一支,也有为携带方便截短后做成插节竿的,长度适者为佳,从4米到十余米不等。工厂化生产的玻璃钢、碳素鱼竿都有固定的规格,但除了早期有4米、5米、6米、7米的规格外,基本上都是90厘米一节往上递升。究其原因是解放思想,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在吸收外来工艺、技术和材料的同时也接受了他们的规格。不过早期的国产玻璃钢鱼竿却不是这样,4米、5米最长9米,续长1米一个规格。另外,起步于1980年代末期的两岸钓鱼交流让我们见识了钓快鱼和按日本标准生产的鱼竿,于是由台钓而接受了专为池塘钓鱼设计的3.6米、4.5米、5.4米。然而野钓,在抛钩15米开外的湖泊、水库、江河钓不确定的鱼,不仅长度不够了,就是软硬柔韧也因操作的不同而显得不合时宜了。同时适应池钓的竿长是和浮标的视目相配合的,标尾直径0.6~1.2毫米,用6.3米竿抛钩尚可捕作起伏半目的小动作,若是7.2米竿抛钩,视力差的人就看不清楚了。2003年,时年38岁的王永贵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全国钓具企业俱乐部联赛,其中一个项目是6.3米竿钓混养鱼。由于钓点远,水面起皱,起伏1/5目的小口看不清楚了,钓得很累。事后他说:池钓竞技6.3米竿是极限。10年过去了,竞技钓鱼的手竿项目都没有超过这个极限。

自前中国钓鱼协会于2000年修订并公布《淡水放养水域钓鱼比赛规则》后,经过几年努力不仅竞技钓鱼的场地规范了,就是比赛项目也固定了。手竿三个项目:3.6米竿钓小鲫、4.5米竿钓中鲫、大鲫,5.4米竿钓混养鱼。对于本来就是采用日本规格生产、销售鱼竿的厂家、商家来说,规范用竿意味着适销对路,所以进入新世纪后除少数企业为满足个性化钓鱼的和地方特色钓法需要,保留着溪流竿、本流域竿的生产能力外,90%的手竿产品都集中在这三个规格。

台钓前除了舟钓和用抛竿、轮竿等一口钓慢鱼,以及下水插支架,用于架超长竿钓远而取坐姿外,无论长竿、短竿都是站着钓或一个钓点一个钓点轮流着钓。执竿方式多手握钓竿并留出一段竿后跟抵肘,撬棒式操作,只有竿短而钓远时才手握竿后跟操作。竞技接受台钓方式后,以统一竿长和规范的动作钓规定的鱼。其中规范操作主要是抛钩、握竿,由于5.4米以下的钓竿都配有握把,受竿长限制,钓手的能动性无非是利用身高臂长优势比别人钓得远一点,机灵一点则有抛满竿和抛八成线的变化。因此用足或合理利用钓竿长度就成了钓手取胜的关键。钓竿后端加缠握把有两个作用:执竿舒适,易于操作和将钓竿长度发挥到极致。然而,早期的日本池钓竿和台湾地区生产的鱼竿后盖没有尾环,即使鱼冲劲大,冲突距离长到无法控制时也只能挺住了,结果不是竿折了就是钩直了线断了。于是在钓手的建议下,国产包括台资企业在大陆生产的鱼竿都在后盖处加装了可连接失手绳的尾环。这样短竿遇大鱼,控制不住了放失手绳就将池钓适用,手不离竿拓宽为兼适野钓了。

钓竿细轻硬是竞技需要,可是掌有宽窄,指有长短,在甲用后径10毫米的竿趁手,在乙则认为12毫米方便,但有了手把,操作满掌握把细和粗就不重要了。当细意味着轻,极细竿后径7.7毫米、重50余克,细身竿后径10~14毫米,重120克左右时,一般都会选后者。不过硬还是软是由鱼情和技术决定的。钓快鱼,钓尾重50克左右,时速100尾的小鲫多用二八调;钓慢鱼,钓尾重150~350克、3分钟左右来一口的大鲫和鲤鱼就不同了,快刺快提用二八或亚二八调,放一口慢刺慢提,中鱼后配合控遛牵用三七调。细轻硬是因为钓快鱼,但它不是唯一选择,更不是人人适用。相对于竞技适用,通用性强、兼顾野钓和广受好评的钓竿应该是:3.6米90~100克,后径11~12.3毫米;4.5米120~140克,后径14~15.5毫米;5.4米150~165克左右,后径16~17.5毫米。至于执竿方式不同,则可在纺锤形手把和无握把的直筒式之间择善而从。

竞技钓比赛要注意八大块要点


笔者学竞技钓时间不长,但进步较快,在多次竞技钓赛中均获得好名次。钓友们开玩笑地称笔者是后起之秀并让笔者谈谈心得体会。其实很简单,在竞技钓比赛时只要狠抓一个快字,定能争取更多的时间钓到更多的鱼。

一、现场调浮漂要快。开赛之前,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快速地把浮漂调准,否则就很难钓上更多的鱼,甚至有光头的危险。调浮漂时还要注意气候(晴天、阴天、雨天)、钩场(池塘、水库、江河)、鱼种(鲫鱼、鲤鱼、鲂鱼等)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调整方法。

二、现场配饵料要快。用现场的水迅速将赛前准备好的饵料配好,使它先软后硬。开始钓时要软些,这样下水后会很快散落,像雾一样的在周围漂游,起到打窝的作用;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把饵料稍加硬一些,可防止小鱼捣乱和群鱼一触动即掉落的毛病。有些人喜欢在家里就把饵料配好,省得到现场时忙不过来。这当然是快,可离比赛还有很长时间(都在两小时以上),先配的肯定没有现场配的新鲜,味道大有差别,因此上鱼率就不如新配的高,搞不好还会被两旁的参赛者把鱼群引走。

三、上钩饵的动作要快。最好能在5秒钟之内完成以下动作:把鱼竿放在架子上,左手快速取下一块饵料,然后分成两小块,并捻成像黄豆粒大的小团团;右手捏住双钩直接插入饵团里,左手再轻轻地捻几下,将双钩紧紧地包住。这一系列动作要快速敏捷,还可以边钓(右手握竿目视前方)边用左手准备好两粒钩饵饵团。如能熟练地掌握以上要领,上鱼率一定很高。

四、扬竿的选点要快。上完钓饵后,必须快速准确地抛到钓位点上,这钓位点的直径一般都在1米之内,范围越小越好,这样不仅能起到打窝的作用,而且还能摸清水的固定深度,以便准确无误地观察浮漂的各种反应。

五、快速抓住第一个动作。为了争取时间,抓住浮漂上的第一个反应动作非常重要,做到勤起竿,少等待。因为鱼进食时,往往都是群鱼争抢,这时要是起竿慢了,或是不起竿等第二动作,钓饵会被全部咬掉。当然,有时还会出现第二个动作,因为在第一个动作时可能只咬掉一个食,这就要看浮漂是否还在原目上,如仍在原目上,那说明另一个钓饵未被咬掉需准备起钓第二个动作,不能再错过。

六、快速取下的上的鱼。别小看取鱼,如处理不好,会耽误时间影响成绩。钓到小鱼时,可直接提到鱼护口上边的铁圈上,用左手按住头部;右手先将空钩控在中指和拇指的下部(以免空钩挂在网上难处理),再用食指和拇指尖将钩从鱼嘴中取出。钓到大鱼时,就需先在水中遛一会儿,让它无力挣扎了再用抄网将鱼捞上来,千万不能跟它对着干,否则会线断鱼跑。

七、快速排除故障。常碰到的故障有:断线、缠线、钩挂异物、钩被拉直、断竿等。怎样才能快速排除?

1、断线时要随时换上备用线。为了避免遇上断线的麻烦,最好的办法是赛前进行认真的钓具检查,看看主线和脚线有否老化现象;连结环处的主脚有否磨损的痕迹,如不合要求应立即处理和更换。

2.缠线时不要慌张地用力拉,否则会缠得更牢不易解开。应耐心地找到打结处和线头,再轻轻地把它一点一点地解开。如实在难解,就得重新换线,不能由此而浪费更多时间。不过,更重要的是应找出缠线的原因,以免重犯。一般常见的大都是因提竿时动作大而急,这很容易使上了钩的鱼把嘴撕破而跑掉;这会使钩、线、漂在空中飞舞,造成缠线是小事,搞不好还会钩着人或挂在树上和电线上。正确的提竿动作应是用手腕轻轻地一抖,这样有鱼也不会跑掉,无鱼时钓钩不会飞舞,甚至还露不出水面。

3、钩挂异物的现象常有,大都因鱼塘或水库中有树校、塑料袋;草、石头等杂物造成。如被杂物挂上时,耍左右、上下不断地弹动竿子,使钩很快就会脱离杂物,千万不要猛拉,否则会断线失钩。

4.钩被拉直的原因,主要是参赛者喜欢选用小钩细线,这样阻力小上鱼率高,但遇上大鱼时也很容易把钩拉直。如遇到这种情况,快速取出尖嘴钳子把钩恢复原形继续垂钓。

5.断竿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必须学会快速修复法。如先卸下渔线,打开竿的根部底盖,取下断竿的上部分,然后将它从竿的底部大孔中穿过去,固定拉紧。这就使原先的五节竿变成了六节竿,用一分钟左右即可恢复使用了。

八、快速转换场地。 比赛时一般都分上下场进行。换场的时间大都在30分钟左右,其距离近则百米,远则几百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完成拆卸钓具、跑到新钓位、重配饵料和进午餐等活动,实在太紧张了,如果动作稍慢就会影响垂钓。那么怎样才能快起来呢?先把拆卸的钓具装进袋里挎在肩上,然后左手提上鱼护,右手紧握鱼竿和脚线;迅速通过众多参赛者。到了新钓位后,立即摆好钓具,配好新饵料这一切行动需在15分钟之内完成。剩下的15分钟就可轻松、安心地进餐和试漂(因水质和深度不同),哨音一响,保证第一个下钩。

在竞技钓比赛中做到以上八快并不难,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在平时垂钓时多用脑子,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钓技。

竞技钓比赛之前的试塘很重要-试塘技巧


试塘试什么,明天比赛了。为了摸清鱼情有的人提早一周甚至半个月就到了塘边,练竿、试塘、掐鱼,目的就是一个,掌握鱼口,探索鱼的泳层和咬钩规律。然而练竿练了10天的人比赛时不如才试了一个下午的人钓得好,是什么原因?练竿、试塘、掐鱼,看上去是一回事,但一个人练和三个人试是不同的,掐鱼更不同,带有博彩性质,容易忽略细节。试塘只有一个目的发现和寻找鱼的咬钩规律,明确鱼讯形式,为比赛制定相应的技术和

不过一个人试和35个人一组试,效果是不同的。以钓饵为例,一个人在一个钓位上最多只能试三款饵:腥、香、腥香,一款饵试一个小时半天就过去了。3个人可以增加到6款,如腥香之外有浓腥、淡腥、浓香.淡香和无味的素饵。试饵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与比赛时间接近。方法是全面钓底,至于是搓还是拉,不作规定,由钓手视效果确定,即临场发挥。这样既有分工,又可以自由发挥。一个小时后比较钓获量,如果某一款饵钓得多,说明这款饵效果好,但不说明钓得少的那款饵就不行,因为其中还有钓位差异和钓法优劣。接下来以同样方法换钓得少的饵再钓,如果另一个人用前一轮钓得差的饵钓得不错,则说明味型不是重要的,而是钓法起了作用。只有换了钓饵后,原来钓得差的人钓的多了才可以肯定味型对了。不过,几次三番由试塘得到的味型只是基本正确,用于比赛则要随钓位和鱼情在状态上作适当调整。

试塘的另一个内容是寻求钓饵的最佳状态。一个可以对比情况是:两人用配比完全相同的材料分别制饵,可是制饵手段不同,一人搓饵钓底加15%拉丝粉,空竿率50%;-人拉饵钓底加25%拉丝粉,空竿率40%。究其原因,除了技术差异之外,更多的是因为钓饵的大小、轻重,以及残留量不同造成的。所以试塘不宜单打独斗,要集中团队智慧,由一个人完成开饵,然后分给各人使用。这样做是为了在对水量、搅拌手段和存服时间上达到统一,以保证状态的一致。纵观竞技钓鱼,凡是团队出战的钓手,除了钓位因素外,一般不会有哪个钓得特别差,其基础就是钓饵一致,从味型到状态都是统一的。反之,即使是超一流高手单打独斗,也只能钓好一场两场而不能保证场场领先,其原因与试塘单一,摸熟了一种鱼口而不能掌握全部有关。另一个情况是:一个地方的钓手因为平时经常在一起练竿,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多了,从制饵配方到上饵手势以及抛钩扬竿形成了一套相同的操作过程。于是在相同鱼情下,以如出一辙的钓饵在积分榜上占有一定位置。如第二届《钓鱼》杂志读者杯总决赛,郑州赛区出线的罗华和我在分站赛中都不是钓得很好,可是进入总决赛无须沟通就成了一方势力。再如天元团队,凡赛都是一起试塘,以相同的钓饵分区练竿,然后对钓饵在不同钓位的效果作讨论和分析,最后集腋成裘,完善了钓饵配方。许多人对天元团队九连冠、十连冠不服气,以为它强调的团队精神只是为了宣传,其实倾注于钓饵状态的提升才是真正的奥秘。

钓快鱼之后钓手普遍加强了钓饵状态的研究,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拉饵的成型效果、胶质状残留的多少、钓饵的比重和溶散度。过去,有人观察到比赛结束后离底的鲫鱼会吸入呈絮状的拉丝残留,可是入嘴后很快就吐出了。由此断定:鲫鱼不食拉丝粉。但作为状态添加物只要它粘附有饵微粒,鱼就会吸入,即使一吸就吐,对于钓快鱼来说已经够了。出于这一认识,钓手开始注意胶质残留,在强调雾化的同时以合适的拉丝粉比例在鱼的吐吸中把握提竿时机。然而胶质残留既不能大也不能小。因为大了挡嘴,空竿率高,小了又容易吐出。于是,同样的钓饵因拉丝粉比例不同而有上鱼率的差异。饵的比重是通过浮标反映出来的。例如同样调4钓4,在搓饵钓底时浮标一下子就到了4目,即使下行到5目时有轻微停顿也不一定看得出来。但拉饵就不同了,下钩在5目位置触底,如果比重大会看到标尖继续下行,比重小则停留在5目下不去了,这样下钩触底、上钩离底,就是拉饵钓底的最佳状态。

钓快鱼经常会遇到口多拉不上鱼的情况,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如果连续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由钓饵入手调整味型,改善状态外,还可以从线组上寻求突破。如钓尾重50克的鲫鱼,用袖2号钩、0.2/0.6线组,子线40厘米对折,时速50~60尾。以此为基础,如上鱼速度慢,则改线组为0.2/0.4,同时将子线放长到45厘米对折。上鱼快,则调整子线为30厘米对折,另外将钩放大一号,袖2换袖3。如果鱼小,50克3尾,则用袖1。不过有一种情况要注意,就是聚窝的鱼大小悬殊,大的50~75克,小的50克3尾。由于钓快鱼多按尾数计成绩,所以以钓小为主兼顾大的,就不能随便换钩而是以较粗的母线保证承重,钩则坚持用袖1号。还有一种情况看不出口。这主要是因为浮标过大,钓饵的体积大了两饵触底时处于过底状态,鱼口轻的时候浮标就反映不出来了,办法是换小标后重新找底。二是鱼咬底钩,动作小,浮标反映不出来,而上钩又比较灵,就是有小动作也挂不住鱼,这就需要调整饵的比重了。钓饵的比重大了,上钩触底,动作就出来了。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鱼的泳层变化。经常遇到的情况是:钓鲫鱼一开始都是钓底,并形成了浮标到位后等两三秒钟就有口的规律,可是钓着钓着信号提前出现了,两钩沉底后的信号少了,浮标还没有下行到钓目就有了动作,虽不能保证竿竿中鱼,却因信号提前而不愿放弃。一般理解,这是鱼吃抬头饵,此时浮标到位前和到位后都有口。随着鱼吃抬头饵的频率越来越高,当这一现象加剧为钩下沉到离底510厘米位置有口,两钩沉底后的信号越来越少时就意味着一部分鱼离底了。由于鱼会模仿,当一部分鱼开始吃抬头饵的时候,一些生活经验不足的幼鱼会群起模仿,但饲养时间长,吃惯了颗粒饲料,尾重150克以上的成鱼是不会轻易上浮的。于是有两种钓法:钓快鱼,先搓后拉,利用雾化将沉底的鱼引离水底打频率;钓慢鱼,搓拉结合,利用沉底鱼咬钩稳的特点避虚就实。不过其中有一个问题需要搞清楚,就是鱼离底多高?办法是:在鱼频频接钩,10竿中3次是浮标还没有到钓目就有动作时,将浮标下移一个子线长度,如果到钓目就有口,则调整后的深度就是鱼的位置。若浮标下行中还有接口,则将浮标再往下移,直到钓目有口才是找准了鱼的泳层。试塘,一试钓饵的昧型,二试钓饵的状态,三试线组和鱼钩,四试鱼的行为规律,五试浮标与钓饵的平衡关系。有此五试,则比无惑、赛无憾。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