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子线的使用技巧,钓大鱼子线用长还是用短?小子线可有大学问

2021-04-22

对于喜欢台钓的钓友来说子线可是非常熟悉的,每次出钓好歹都要断几根,不然也不好意思说碰到大鱼了,子线在台钓中就是耗材般的存在。说到长短子线的使用,很多钓友都有自己的想法,今天归纳总结下长短子线的用法,希望对新手能有所帮助。

一、子线的选择

不少钓友都图方便,选择成品子线,我在这里的建议就是,成品子线虽然便宜又方便,但是鱼钩不够锋利,子线质量也不好,非常容易打结,尤其是0.8以下的子线,所以我建议还是自己买线买钩自己绑,虽然麻烦一些但是也是乐趣所在,不少钓鱼没鱼钓的时候就绑子线过过瘾呢。优质柔软、拉力强的子线是首选。尤其是垂钓的时候,如果发现子线弯曲,一定要更换,不能凑合。子线弯曲不但影响鱼吃饵信号的传递,也会对钓目产生影响。

二、长短子线的特点

长短子线的特点和使用理论大部分来自竞技钓和黑坑,个人感觉在野钓中用处不是太大。长子线不利于信号传递,但是隐蔽性更好,尤其是鱼饵下落的时候可以形成比较大的摆动幅度,下降速度相对比较慢,有利于饵料雾化诱鱼,缓慢下落的饵料也有利于吸引鱼类。短子线的特点就是信号传递迅速,不容易弯曲打结,但是隐秘性比较差,饵料下降速度比较快。

三、长短子线的使用

1、在野钓环境中闹小鱼是永恒的话题,根据小鱼在水面抢食的特点,加快饵料下降是比较好的方法,所以野钓比较适合使用短子线,如果使用长子线那饵料几乎没机会到底,那就什么鱼都钓不到了。

2、在跑铅钓法、跑线钓法、铅坠到底等钓法中,这些钓法有经验的钓友都知道,主要是真对闹小鱼、走水或者风大才选择的钓法。这些钓法特点都是钓顿,所以可以通过减少子线长度来提升信号的传递速度。还有一点就是三种钓法都是铅坠到底的,如果子线太长,鱼把鱼饵叼起来的时候,铅坠还没动,这样信号就传递不上去,所以更适合用短子线。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你子线长一米,但是躺在水底的,鱼是不是轻松吃鱼饵,但是不拉动铅坠,所以这时候使用短子线,鱼只要吃饵就会带动铅坠,这样浮漂才有动作。

3、钓小鱼的时候,尤其是钓白条,很多钓友会使用长子线,这样白条可以轻松追上鱼饵,浮漂翻身前就有动作,可以提竿中鱼。理论是没错,但是有个问题就是白条在水面抢食十分凶猛,叼住饵料到处乱窜,这样非常容易导致子线打结,还有提竿出水后,白条会乱蹦乱跳,更容易导致子线缠绕打结,所以我建议还是用短子线好点。钓白条浪费子线划不来。。。

4、钓大鱼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担心子线搭桥导致跑鱼,所以我还是建议用短子线,这样可以很大的减少搭桥情况产生。

5、钓鲢鳙比较推荐长子线,这样有利于饵料雾化,形成比较大的诱鱼带,但是也有一个问题,还是容易搭桥,这时候只要把铅皮浮漂方向拉一拉,变相增加子线长度就可以了。

所以野钓子线还是应该短一些,各位钓友认为呢?

精选阅读

垂钓时脑线(子线)的长短软硬如何选择分析


不论使用手竿或海竿,在垂钓时都在钓线的前端另接一段短线,并在线上拴钩,这段线就叫脑线,有的称子线。正由于脑线有长短软硬之分,就演变出多种不同的垂钓方法。

为什么要另加脑线

垂钓时在钓线末端拴上鱼钩就可钓鱼,为什么要另加这么一条脑线呢?现在也还有极个别的人用这种独线钓鱼,但是这种用一根线钓鱼的方法缺点很多。例如钓上大鱼,如果钓线细,就不知从什么地方将钓线拉断,就得将整条线都换下来,而且很可能连钩、漂都带走了。如果钓线粗,鱼拉不断线,就可能将竿弄断。

采用另接脑线的方法,这些问题1/3为好,如用双钩,脑线还可再细一些,有人用两小顶一粗的比例(两根脑线的粗细顶主线),这样配置如钓上大鱼,竿线都承受不了它的拉力,这时自然会先将脑线拉断,仅损失一小段线和一只鱼钩,保护了竿、漂和主线。

这和下棋实行丢卒保帅一样。出钓时多带几副拴好钩的脑线,应该有大小不同的钩和粗细不等的脑线,这样或因断钩或改钓不同的鱼,更换非常方便。

长脑线的用途

手竿使用单、双钩,海竿使用串钩,其脑线都有长短之分。当然,长脑线最著名的用法是高低双钩配悬坠,这就是大家所称为台钓的钩、坠置配方法(还应有其他一套完整的装备)。在采用长脑线时,有的脑线竟长 达30厘米以上,但大多数采用15~20厘米。这种长脑线有人称它为幽灵钓法,其意为鱼儿在不知不觉中中钩。据说国际间在比赛时有规定,其脑线长度不得超过30厘米。

那么脑线是不是越长越好呢?非也。任何事物都有个度,如用过长的脑线钓鲫鱼时,鱼咬钩,钩、饵向上提时,脑线不是垂直向上抬升,而是拐着弯呈钩状上升,在弯钩中水产生压力,将浮漂向下拉,脑线愈长,动作愈缓慢,就显出迟钝。还有在水浅的地方,亦不宜使用过长的脑线。

海竿用串钩时,其脑线也有长短之分,在一般情况下脑线长6~8厘米。如脑线过长,易与连接线发生缠绕。如钓鲤、鲫等底层鱼,由于串钩长,后面的钩子在钓线的牵引下串钩是斜插于水底,后面的钩子着不了底,影响上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竿支低一些,钓线也不要绷得太紧。拴这种钓底的串钩还可采取脑线前短后长的方法,如最前面的钩脑线长6厘米,后面的钩,每个较前钩都加长2厘米使之成为一串梯状钩,正好嵌入水底与钓线这个夹角区,每个钩子都能着底。

用海竿配单、双钩钓底,如用空心活坠,为求反应灵敏,脑线可短一些,如6~12厘米,若用悬坠,脑线长一些为好,漂、坠匹配合适,坠子不易沉底,灵敏度极佳。

短脑线多用于传统钓

使用手竿的传统钓法,大都是采用5厘米左右的多股软线为脑线,调漂时大多调为擦底坠,即坠子轻轻贴于水底,只要钩、饵稍有动静,坠、漂就有反应,甚为灵敏。如用双钩,多组装成扁担钩,用铅片或小塑料管为扁担,长约4~6厘米,钓线从两端伸出,不会缠绕,而且反应亦很灵敏。

软、硬脑线的区别

所谓软、硬脑线,就是指用多股软线和单根钓线做脑线。它们各有长处。如手竿采用长脑线,尤其是使用双钩,一般的都是用单根线(有人称单线)做脑线,它挺拔不吸水,反应灵用于海竿的炸弹钩(有的称爆炸钩),其并列钩组必须用软脑线拴钩,因为饵团入水后几分钟即会散开,由于脑线软,鱼钩仍在饵料堆中。如果用硬脑线拴钩,在饵团散开之后,硬线失去约束,会自行伸直,将钩推离饵堆,造成钩、饵分离,鱼儿吃食不会中钩。

如果钓鲢鳙用硬酸食配飞钩,其拴钩的脑线一定要用单根硬线,只有硬线才能使钩支撑起来,分布于饵团的四周。如用软脑线,其钩子必定耷拉下垂,不成为飞钩。

海钓所使用的长脑线(大都在30厘米左右)串钩,也要用单根硬线,在流动的海水冲击下,不易与连接线产生缠绕。

在江河中的淡水鱼也有吃活食的习惯,为了取得动的效果,有的钓手也采用长而硬的脑线,在流水的推动下,脑线会摆动起来,使鱼儿易发现目标。

脑线虽短,可它在垂钓中充当重要角色:既负担进攻(钓鱼),又司职防守。所以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材,用其所长。

钓鲫鱼时子线(脑线)多长合适,子线长短影响吞钩分析


鲫鱼是我国南方和北方钓者喜欢垂钓的鱼种之一。如何在垂钓时有较大的收获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除掌握选钩、看漂、及时提竿外(具体详情参见:钓鲫鱼时浮漂动作反应及提竿要领),配好子线(脑线)长度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子线(脑线)是连结鱼钩坠和主线之间的线。它的长短对钓鲫鱼有什么影响呢?我们分析一下便可知道。

首先从(子线)脑线对鱼漂的反映看:喜欢使用手竿的钓者都知道,鱼漂是钓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鱼在水底吞钩的情况是通过鱼漂的变化来反应的,漂稳定在水面上合适的位置后它的起浮要受坠的作用。坠被提离水底或在水底移动,漂便随之起浮或者抖动。坠落入水底,漂便又恢复原来的位置。而坠的起落和移动,又是由鱼吞钩时牵动子线(脑线),坠便可一触即发。当然子线(脑线)也不可过短。子线(脑线)过短,坠距钩太近容易引起鱼的警觉也不会贸然吞钩。

其次,从鲫鱼吞钩的习性看:鲫鱼吞钩比较特殊,不像鲤鱼、鲶鱼吞钩时拉上就走。鲫鱼吞钩一般动作比较缓慢,吞钩时多在原地用嘴把食吞进,尔后又吐出来。从这一习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子线(脑线)过长,鲫鱼吞钩动作又小,在小范围拉动子线(脑线)时不会使坠明显起落,钓者便不容易观察到漂的变化。另一方面,鱼将钩吞入口中发现异常后便会很快将钩吐出,子线(脑线)过长也会给鱼造成吞钩时机。较大的鲫鱼在吞钩时,这一习性表现的更为突出。

综上所述钓鲫鱼时,子线(脑线)多长合适呢?笔者认为一般10~20里面之间是最合适的长度。如果钓点水浅子线(脑线)要短一些,如果钓点水深子线(脑线)长度要长一些。当然,钓鱼是一项有学问的活动,要提高自己的钓鱼技巧需要实践,也需要不断总结经验。

钓鱼子线多长合适


子线长短与双钩距离一直是钓界长期以来喋喋不休的一个热门话题,迄今为止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国标,五花八门的观点可谓琳琅满目,常常使人无所适从,个人认为,习惯+鱼情+水情三位一体的格式是确定子线长短与双钩距离的基本公式。

顺其自然是万物生存最基本的客观规律,鱼事亦不例外,当个人的感觉形成习惯就是尊重自然的最好表现,我在鱼事中体会子线长短与双钩距离有自己的习惯。

一、子线长短与双钩距离的基本标准

(1)子线长短:10CM---50CM;

(2)双钩距离:一钩半----双钩(下钩柄头到上钩钩底,下同)。

二、子线长短与双钩距离的具体运用

(1)子线长短:钓鲫鱼10--15CM;钓鲤鱼草鱼15--30CM;钓鲢鳙30--50CM;

(2)双钩距离:钓小鱼一钩半距离;钓大鱼双钩距离。

三、子线长短与不同双钩距离的优劣势

(1)、长子线的优势与劣势:双饵摆浮大,钟摆时间长,鱼的吃口好,隐蔽性强,拉力大,不易断线,但鱼讯传递损耗大,同时鱼讯传递也较慢,鱼吐钩的时候多;

(2)、短子线的优势与劣势:鱼讯传递快,鱼讯语言明显,抓吃口准确,上鱼率高,遇有杂鱼闹漂时到底也快,可以避免杂鱼抢购,但隐蔽性差,影响鱼就饵,拉力差,容易断线,上鱼率相对较低;

(3)、双钩距离过大鱼讯语言迟钝,双钩距离过小鱼讯语言紊乱。

四、不同鱼情下子线长短的搭配

(1)、鱼小适宜短子线,鱼大适宜长子线;

(2)、生口鱼适宜短子线,滑口鱼适宜长子线;

(3)、杂鱼多适宜短子线;

(4)浮钓鲢鳙适宜长子线;

(5)钓鲤鱼适宜长子线;

(6)鱼的密度大适宜短子线,缩短到底时间,提高中鱼率;

(7)冬春钓鱼适宜长子线,摆浮大,钟摆时间相对延长,易于鱼就饵;

(8)钓快鱼适宜短子线,钓慢鱼适宜长子线;

(9)钓无定法,适者生存;个人体会,切勿盲从。

钓鲤鱼子线多长合适


一年四季里,鲤鱼都是深受钓鱼人喜爱的一类鱼。它的形体比较大,而且对饵不挑,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垂钓。但是体型过大也有弊端,如果我们线组选的不好,就很容易造成子线缠绕的状况,影响我们的判断,也影响鲤鱼吃饵。解决的办法就是从子线上做出改变。

我们正常钓鱼时子线是悬浮的,有一定的弯曲度,而我们正常钓的鲤鱼都在2斤左右,甚至更大,如果子线选择15厘米以下,子线弯曲后,钩与八字环的距离也就在10厘米上下,鱼吃饵的时候就容易碰到八字环和子线,这样不方便鲤鱼吃饵,所以也很难钓到鲤鱼。

传统钓的子线也短,但是却可以钓到鱼,而且还经常钓到大鱼,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它的子线看上去短,实际很长,因为它是卧底钓,子线是躺在水底的,而且这样的钓法适合糗大物,钓猾鱼,它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鲤鱼的警觉性。

究竟用多长的子线钓鲤鱼合适呢?通过实践通常双钩单子线长度为20厘米至35厘米。一般2斤以上的鲤鱼宽度为15厘米以上,加上子线在水中的弯曲度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间,我们取最小值为5厘米,鱼体宽度加上子线弯曲度这个得数就是20厘米。由于鲤鱼的肚皮离水底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钓鲤鱼用的子线往往要超过20厘米。

在作钓时一旦子线在符合正常的钓鲤子线的长度后,而又比自己的子线略短,那么这个时候谁的子线短,谁就有优势,因为他的抛竿频率要大,而且刚放的鲤鱼鱼口比较好,食欲也很旺盛,对动态饵兴趣很大,往往鱼饵刚落底10秒之内浮漂就有动作,所以这个时候谁的子线短些,谁就占优势。

当然这个时候的子线短是相对的,最短也不能低于23公分。由此看来钓位重要,子线也很重要,钓新鱼、钓生口鱼子线可以相对短一些。我们在钓滑口鲤鱼,或钓第二天、第三天的竿塘时我们就要注意子线要适当延长,离放鱼的时间越久子线越长,当然一般不超过50公分。

因为这些剩下的鲤鱼都是有经验的猾鱼,要不他们被钓过,或者看到别的鱼脱钩后受惊了,害怕这种刚入水后还晃晃悠悠的饵。所以加长子线的长度,加大子线在水中的弯曲度,尽可能让饵在水底成自然落体状态。最大限度降低鱼的警觉度,以减少鲤鱼对鱼饵的忧虑。

鱼线使用和如何选择鱼线以及子线长度分析


在竞技场上经常会发生这样一个现象:当一场比赛结束后,没钓好的人问那些钓得好的人。用的是什么味型的饵,再一个就该问到线组了,可想而知线组在比赛中的重要性。线又是线组的主要组成部分,掌握好用线技巧显然十分重要。

问:钓鱼人都知道,传统钓的线组和悬坠钓线组有着很大区别。那么在悬坠钓时,我们在搭配线组时,主线和子线应该遵循哪些用线的基本规律?

答:常用悬坠钓组的钓线分为主线和子线两部分。主线是指铅坠以上的钓线,又因其存在着入水与不入水部分的区别,有水线与风线之分。子线所指是铅坠以下直接绑扎钓钩的那部分钓线,它是并列的两根,一短一长使钓钩呈现一高一低的组合形式。它在水中的状态与传统钓组不同,可以随钓法的变化而变化;或并列悬垂水中,或前后跨腿支开,或一直一曲,或两子线并曲。正常情况下,主线要硬一些,线径也相对粗一点。这是因为表面经过了镀膜处理,目的是增强切水性和耐磨性。何谓切水性?就是钓线从纵向切入水体的性能,对钓组来说主要是入水快、抗水流、不易造成弯曲等。子线因钓法不同有两种要求,一是拉饵钓浮:钓半水要求它直,不妨稍硬一点;二是拉饵钓底:钩在水中的行程长,两钩触底前要有一定摆幅生成钓饵的动态效果,沉底后又因鱼情不同产生漂尖的迟钝和灵敏反应,或曲或直关系甚大,是否柔软而有强度很重要。

问:鱼线在实际垂钓中,它的自身特性在使用中都有哪些特征,和钓鱼有什么直接关系?

答:凡是鱼线都有延伸率。在一定负荷下,尼龙丝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延展效果。如果主线的延伸率高了,钓大鱼越钓越长,则两子线在水底的弯曲随之增加,鱼讯反应延误了,漂尖由钓灵敏变成钓迟钝。所以,选择主线要选低延伸率的。相反,子线延伸率较大就不是坏事。子线的线径比较细,又短,当鱼的挣扎力传到主线和钓竿后,子线的延伸性就成为韧性,缺点变成优点。许多人用极细子线的线组钓上大鱼,归功于钓线强度,其实是误解了钓线性能,把韧的特点当成强度了。延伸率有一个致命伤,就是延展后的钓线容易卷曲,在超负荷发挥一次后续钓一条小的鱼,子线就断了。

凡是鱼线都有吸水性。有时候钓着钓着,浮漂从3目变成了2目半,这沉下的半目就是钓组吸水造成的,当然也包括钓线吸水在内。但钓线吸水并不都是坏事,尼龙钓线因分子结构不同,在吸水率上有很大差异。当我们抛出钓线,有的会久久浮在水面上,不压下竿尖,钓线不能下沉;有的钓线只要抛钩后稍稍往后一带,就自然下沉了,所以对钓线吸水要一分为二,利用其有利的一面性。

鱼线有记忆性。弯曲后即使拉直了也会留下痕迹,有些超柔软的子钱还会形成螺旋状,挂饵后垂直,失去饵重即恢复卷曲。

抗弯和抗卷曲是钓线的重要性能之一。一般来说,硬的钓线不容易卷曲,柔软和有延伸性的钓线都难免卷曲和生成记忆效果,应根据钓线特性区分主线、子线。在竞技钓鱼中,已普遍认同钓线趋细,但在选择钓线时不要被包装盒上的规格说明所迷惑,以0.4号钓线为例,有的标明线径0.105毫米用游标卡尺一量就不对了,同样的0.4号钓线,品牌不同,线径误差悬殊很大。

问:通常在什么时候子线要用得硬些,什么情况下要用软子线?子线在下沉的过程中,软硬子线和下摆幅度有关系吗?

答:子线越细抗弯性越差,越软越容易弯曲,还会绞在一起成麻花状。有的子线韧性不错,但刮鱼脱钩就不行了,一刮就打弯。选择子线要综合考虑钓法、上鱼速度和气温等因素,若是直接飞鱼上岸,可以用软而有韧劲的;上鱼速度达到一小时七八十尾,不妨选择硬一点的;冬天和钓猾口鱼应该是越细越软越好。许多人以细和软作为选择子线的标准,但却忽视了钓组的运动状态和鱼情。线软摆幅差,当坠先于两饵下行到浮漂垂直位置时,受浮漂浮力的牵制,铅坠下行速度减缓而两饵沉速不减,会造成子线落在铅坠上,导致钓目失准。若子线较硬,则受阻于铅坠时会一滑而过。鱼类在水中生活,有突袭动态饵的天性,让两饵在触底前呈现动态可以争取更多的咬钩机会。子线太软,从理论上说可以随铅坠的摆动而有一定摆幅,但钓组作钓灵敏时,下钩触底会受水底摩擦力的影响而失去摆幅。子线硬一点,虽然同样受阻于水底摩擦力,但超出上钩长度的那段子线不会立即下垂水底,在上钩摆幅的带动下仍会随坠的摆动惯性继续运动。从钓底时鱼吸饵的情况来看,软子线上钩中鱼的概率高于下钩;硬子线则上下两钩都中鱼,下钩中鱼的比较软子线要高得多。钓浮、钓半水,子线硬一点摆幅更大,若是拉饵钓浮,子线软硬就更要重视。

问:现在竞技比赛用子线很长,有的都在40厘米以上。是不是子线越长就越好呢?配子线的长度以什么为依据?

答:子线长度在悬坠钓法刚刚传入的时候,通称长脑线,从20余厘米到30厘米,感觉是长比短优,理由是长了摆幅大。但竞技钓鱼的实践否定了这一点,长是有限度的,并非是越长越好。确定子线长度的通则是:鱼从小到大,子线由短到长。鱼小,子线可以短一点,1012厘米左右就可以了。鱼大,子线适当长些,从20~30厘米,应视鱼的食相而定。子线的长短还与它的软硬有关。子线太软,大鱼游过来,其产生的水流水压变化就会引起线晃动,浮漂出现细微信号,判断是小鱼,错了!是大鱼,有信号并不代表饵已入口。一段时间内鱼咬钩很快,钩下去就有鱼咬,.在高密度鱼情中抢速度,子线不妨短些,短了可以避免一些模棱两可的信号,两饵迅速到位有益于获得鱼讯规律。另外,扬竿后抓线脱鱼是短子线优于长子线,短,抓得准,脱钩快;反之,抓不准,鱼带着子线蹦跳,如果突然脱钩了,还会造成子线缠绕。钓大鱼、糗鱼或钓咬钩频率不高的鱼,子线宜长,以动态和摆幅产生争饵效应。如果是钓快鱼,子线过长则影响钩饵下沉速度,会出现欲速则不达。

手竿线组主线子线的特点分析


台钓线组区别于传统钓的一根线,很多使用长竿短线钓鱼的钓友往往是一根线,七星漂、朝天钩。而台钓线组又分为主线和子线,鱼线质量的基本要求是结实、柔软、长度可控。主线和子线又各有特点。

主线特点:

颜色:一般都有颜色

伸长率:小,长度稳定

切水性:好

抗卷曲:不要求

柔软性:不要求很柔软

耐磨性:要求很高

直接拉力和结节拉力:高而稳定

子线特点:

颜色:一般透明

伸长率:可以稍大

切水性:不要求

抗卷曲:要求很好

柔软性:要求很柔软

耐磨性:要求一般

直接拉力和结节拉力:高,更稳定

因此购买鱼线时,要根据以上主线和子线的特点进行选购,同时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鱼线的线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超号不超号,在进行线组搭配时最好主线和子线都用一个牌子的线,避免垂钓时出现遇到大鱼切主线的情况发生。

高手解答秋天钓大鱼的线组搭配


钓鱼人作钓过程中,最为惊喜的就是搏上一尾大鱼。但是搏鱼上岸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综合考虑前期的作钓动作、装备及后续提竿发力等因素。那秋季搏巨物需要注意些什么?线组、钓竿、钩距如何搭配、调整才合理呢?

搏大物需要合理搭配线组及软竿!

贾东普:竞技搏大物,首先是钓鱼装备的选择。作钓鲟鱼、草鱼、大青鱼,钓竿的选用各有不同。鲟鱼中钩后会蒙着在水底前冲游动,青鱼、草鱼中钩后会伴随着跳跃、翻滚,所以确定目标鱼后再来选择合适调性的鱼竿是关键,并不是越硬的钓竿就适合钓大鱼的。37钓的鱼竿适合钓青草鱼,因为太硬的钓竿没有弹性容易爆竿。使用软竿可以护线,钓大鱼要使用粗线,但体型越大的鱼吃饵越谨慎,鱼线使用越细出口越好、中鱼率增加。不要怕鱼大会切线、合理搭配线组及软竿,利用鱼竿的弹性、韧性来控鱼、溜鱼,软竿细线搏大鱼是一种乐趣,所以软竿搭配4#大线、3#子线也能钓起10-20多斤的大鱼,硬竿需配合更粗的大线和子线才能钓起。

鱼钩选用看这种!

李震:想要搏得大鱼,鱼钩选用也是关键。大部分钓友习惯使用无倒刺的鱼钩,但搏大鱼带倒刺的鱼钩较为保险,钩子型号及重量是钓友们该首先考虑的,伊势尼钩型可以说是万能钩型,但千又钩型也是不错的选择。一是钩门比伊势尼稍宽点;二是钩尖侧弯、方便刺鱼;三是钩柄长、方便摘鱼,所以一般台钓大鱼,选择4-6#千又钩即可。

灵活调整浮漂及钩距是关键!

耿胜利:浮漂选用要跳出钓大鱼一定要用吃铅量大浮漂的怪圈,浮漂浮力可在平衡线组的重量后,使用小号浮漂。这样可避免出现抛竿钓组入水时大铅砸水声音过大、惊鱼的现象。如觉得小漂不好抛竿,挂上饵料后利用钓饵的重量即可方便抛投!钩距需根据钓法和饵料调整。使用双面饵时,3个钩距即可。面饵+谷物类诱饵窝料时,可用5-6个钩距。上钩面食、下钩玉米或双钩10-50cm,根据水深及鱼起伏的鱼层灵活确定即可。

子线主线搭配技巧,史上最全


进行线组搭配时,主线和子线最好都用同一个牌子的线,这样性质比较统一。下面就来详细给大家说下线组的各项搭配及优缺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当子线小于1号时,可按下面的配对关系搭配。基本是拉力增倍的对应关系。

子线0.4(0.105)---主线0.8(0.148)

子线0.6(0.128)---主线1.2(0.181)

子线0.8(0.148)---主线1.5(0.203)

子线1.0(0.162)---主线2.0(0.234)

二、当子线大于1.2号时,子线的拉力大,增倍的基数也大,所以就不一定要按上面的配对关系了,比如采用1.2-2.0,1.5-2.5,2.0-3.0的对应关系。因为主线的拉力虽然没有增倍,但拉力绝对值已足够大,够用了。

小型鱼:庞皮、餐条、瓜子鲫鱼主线0.4-0.8号子线0.2-0.4号

三两以下鲫鱼:主线0.4-1.0号|子线0.2-0.4号

三两到半斤鲫鱼:主线1.0-1.2号|子线0.4-0.6号

半斤以上鲫鱼:主线1.2-1.5号|子线0.4-0.8号

一到三斤鲤鱼:主线1.2-2.0号|子线0.6-1.2号

三斤以上鲤鱼:主线1.5-2.0号|子线0.8-1.5号

五斤以上鲤鱼:主线2.0-3.0号|子线1.0-2.0号

三、子线长短的以及优缺点

子线长度的选取是初学钓鱼面临的一个问题,主要包括短子线的特点、长子线的特点、钓鲫鱼子线多长合适、钓鲤鱼子线多长合适、如何根据鱼情的变化选择子线等。

首先谈一下子线长短的主要优缺点:

短子线:

优点:1.灵敏;2.饵到位快。

缺点:1.提竿不中鱼(容易过灵);2.诱鱼效果差;3.距铅皮座近,子线弯曲度一般较小,鱼不敢吃。

长子线:

优点:1.稳健;2.子线摆动大、诱鱼好;3.距铅皮座远,子线弯曲度一般较大,鱼敢吃。

缺点:1.矛鱼挂鱼情况多;2.信号传导损失大,容易过钝。

四、以下是不同子线长度使用建议,仅供参考

1.春钓鲫鱼。子线长度,20cm--25cm,因这时鲫鱼越冬后,刚开始索饵,胆小但贪食,聚鱼较慢,却对活食较为敏感。在这个长度子线摆幅较大,上下钩饵与子线间在落底前有个自然夹鱼,便于鱼口的吸入,故中鱼率较高,适用钓法为搓饵钓底,及搓饵钓接口等。

2.夏初钓鲫。子线长度15cm--20cmm,因这时鲫鱼吃口极好,只要把漂调准确,中鱼率很高,且有一定速度。适用搓饵钓底或拉饵钓底。

3.拉饵钓鲫。子线长度10--12cm,这时主要考虑鱼的密度高,追求速度,适用钓法拉饵钓浮中上层为主。

4.悬坠跑铅钓鲫。子线长度5--8cm,为了增强信号传导及灵敏度,这时一定要采用短子线。

5.钓鲤。子线长度20--35cm,因鲤鱼体较大,警惕性高,采用长子线可有效降低鱼体碰线等假信号,同时中鱼后,还可提高子线强度。特殊情况下垂钓鲤鱼的子线长度可增加到40cm,如果在长的话,你不是很容易拋竿了。

6.滑口钓鲫。子线长度18--20cm,这时即可避开一些假信号,同时灵敏度又不至于太低。

7.钓草。子线长度25--30cm,与钓鲤相同。

8.钓鲢。子线长度25--50cm,子线摆动大,饵料雾化区域大,诱鱼效果好。

最后,祝大家大鲫大鲤!

夏季钓鲤鱼的线组搭配与选择子线的标准


鱼儿在夏季生长的速度很快,鱼儿活性高觅食欲望强,水中的鱼儿过上个三五天就会快速长一截,所以在垂钓的时候一定要搭配好线组,提升中鱼的成功率,比如说这里要讲的鲤鱼方面,在夏季的高温天气,鲤鱼是很活跃的,但是鲤鱼生性非常狡猾,在吃钩的时候会非常的谨慎,会有很多的试探动作,当鲤鱼中钩后会大力的挣扎,所以说选择合适的子线才能让鲤鱼有好的吃口并且减少断线跑鱼的几率。

第一、选择子线的三个标准

1、尽量细一点,鲤鱼非常的敏感谨慎,看到食物之后会有很多试探动作,确定安全之后才会进食,所以选用的子线要细腻柔软一些,让鱼儿能够轻易把钩饵吸入口中,不然感觉到异常就会迅速离开,一般来说垂钓6斤以下的鲤鱼可用1.0-1.5号的子线就可以,也有一些高手垂钓鲤鱼时用的子线更细。

在水库中垂钓鲤鱼的时候,使用0.8号的细子线擒获了一条6斤的野生鲤鱼,后来使用1.0号的子线钓获了7斤多的野生鲤鱼,线组配置方面就是如此,够胆大水平够高的话,使用细子线更能钓获大鱼,但是风险也相应大了很多,选择优质钓线的话能够减少风险哦。

2、子线尽量长一点,使用长子线延长铅坠的距离,这样能够增加钓组在水底的隐蔽性,鱼儿发现食物之后会在附近徘徊并吞吐钩饵探查是否安全,所以最好使用30厘公分以上长度的子线,让鱼儿进食时减少警惕心。

3、跑铅钓的时候要短一点,在需要采用跑铅钓打开铅皮座上的太空豆时,距离可以打开10-15公分,把子线长度调整在15公分就可以了,不需要太长。

第二、竿塘垂钓鲤鱼的线组选择

1、垂钓新鱼时子线减短,坑塘中的老板会定时投放新的鱼苗,刚入水的新鱼吃口会比较实一点,并且对活动状态中的食物会非常感兴趣,所以说在新鱼苗投入的时候,会发现抛竿投饵刚到位没多久,就有鱼口动作。

这个时候子线可以选择短一点的,这样能够加快信号动作的传递和产生,加快垂钓速度,对抢鱼时有很大优势的,但是再短也不能短于23公分。

2、垂钓大鱼以及猾鱼时要长一点,当新鱼苗投放三两天自后,经历过生死存亡之后,新鱼就会变成老鱼,吃口就会变得很狡猾,此时子线就要加长,才能让猾鱼不那么敏感,钩饵在落水的时候摇摆的比较自然,如果味型再搭配好,鱼口还是很不错的。

第三、水草中垂钓鲤鱼的子线选择

1、垂钓鲤鱼是不能忽略草区的,夏季在草区钓获鲤鱼的机会更大,但是在草区中垂钓的弊端就是容易挂底,出钓前要多准备几幅线组,并且使用的子线可以稍硬一点不会轻易变形弯曲,能够有效减少子线缠绕的几率。

2、有水草的水域垂钓环境相对要复杂一点,水草中还容易聚集杂物会干扰到抛投的准确率,并且鱼儿吃钩后逃窜到水草中很容易跑鱼,甚至损失线组钓钩,所以钓点要选择好,并且最好使用竿质较轻调性较硬一点的钓竿,控杆会更加容易点。

3、有动作信号产生之后,立即提竿刺鱼并把鱼儿迅速带离草区,防止鲤鱼朝草区逃窜,也可以把鱼头给领出水面,当鱼头冒出水面之后鱼儿会非常的脆弱,但是鱼儿刚露水面会有一个猛力的挣扎,这个关键点一定要注意,另外选择好钓钩能够减少脱鱼的几率。

海钓用什么鱼线?海钓人常用的三种鱼线!


海钓用钓线的种类主要分碳线、尼龙线和布线(PE)三种,其用途是根据不用钓法采用不同钓线来区别的。现就各种线的用途加以说明,供钓鱼社的钓友使用时参考。

海钓常用鱼线之碳线

吸水率比较低,切水性好,沉水自然而且快,具有抗磨性好的特性,且可长时间使用,钓鱼社,在海钓中多被用于子线,价格比较贵。

海钓常用鱼线之尼龙线

其主要材料是尼龙,一般的垂钓中广泛被使用(因价格相对便宜),但其抗磨性和吸水沉水性较碳线差。在投钓,手丝钓,矶钓中作主线用,但矶钓中要选择专用的浮水或半浮水性的专用矶钓尼龙线,使用中应注意当所用矶钓线受过比较大的拉力后,应将最前端的一段剪去,原因是受了较大拉力后,最前端的一段线会因受力破坏了线内部浮水结构,线的拉力大大降低且没有了浮水性能。

海钓常用鱼线之布线

吸水率高,抗磨性和抗拉性最好,多被用于200-300米深海垂钓,如船钓,铁板路亚(假饵),拖钓等,也被用于岸边钓底层鱼。但这种线弹性和柔软性差,在水中的自然效果相对差。

海钓线中碳线和尼龙线多数以号数代表其拉力,1号线相当于4磅的拉力,以此类推。布线也有号数,其线径与炭线和尼龙线差不多,但拉力大的多,所以选用时要看清所标的拉力值。除此之外,海钓中还有钢丝线,专门用于钓牙齿锋利的鱼类。正确使用钓线对钓获有很大的影响,在海钓活动中,运用不同钓法使用相应钓线是海钓技术中必须掌握的基本常识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