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时应该如何掌握提竿时间呢

2021-04-22

提竿是整个垂钓过程中特别重要的环节,能不能中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环节决定的。正因如此,好多钓客都特别重视提竿这个环节。相信很多钓友都遇到过鱼儿摆脱鱼钩控制的情况,其实大部分脱钩情况的出现,都是因为鱼漂传输出中鱼信号时,我们没有把握好提竿的时间。那么,在实际的作钓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提竿时间呢?

一、要根据鱼儿的种类选提竿时间

不同鱼种的吃口是有区别的。有些鱼的吃口轻,有些鱼的吃口重。所以在提竿的时候我们要根据它们吃饵的特征来选提竿时间,该尽快提竿的时候要尽快提,不宜过早提竿的时候不要太过心急。

钓鲫鱼的提竿时间。鲫鱼在发现食物以后往往都是慢慢向食物靠近,俯头抬尾非常警惕的将食物吸入口中,然后向边游边吃。在食用过程中,如果发现异物会快速将食物吐出。在钓鲫鱼的时候,如果看见鱼漂先是在上下方向上抖动,在此之后缓缓下沉,且不定时的出现上浮现象。就很可能表明鱼已经咬钩了。钓客抓住此信号以后合理提竿,命中的几率非常高。

钓鲤鱼和草鱼的提竿时间。这两种鱼的体型较长,咬钩以后浮漂会先上下抖动,然后会发生倾斜,向一侧的下方移动直至黑漂。抖动的幅度往往比较大,显示出来的漂相带有沉重感。鱼漂在发出此类信号时钓客可立马提竿。

钓黑鱼的提竿时间。黑鱼可以算是一种凶猛型的鱼类的,嘴大眼馋是它们的真实写照。黑鱼发现食物以后往往不会犹豫,直接上口将其拖走。这种吃法会让鱼钩直接钩到喉咙位置,基本很难再将鱼钩吐出来。所以鱼漂呈现出来的漂相一般不是直接黑漂,就是快速的向任何一个方向快速移动。碰到这样的信号,即使晚一点提竿,也很少会出现脱钩等情况。

二、要根据钓饵的硬度选提竿时间

提竿的早晚与饵料的硬度是有非常直接的关系的。饵料较硬时,我们要稍微延迟一点提竿时间、饵料比较软时,提竿则要早一点。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小编建议使用柔软性较好的饵料。因为这样的话,在鱼钩钩入鱼嘴的时候,能够降低一些难度。

三、要根据当下季节选提竿时间

提竿时间也是会受到季节的影响的。深冬与早春的时候,提竿的时间越早越好。因为这两个季节气温较低,鱼群的活性不高,吃东西的力度是非常轻的,很少会出现咬重口的情况。如果不提前提竿,鱼儿很可能再将鱼钩吐出。晚春与秋季的气温比较高,鱼儿的吃口比较重,这时候提竿可以稍微延迟一点,让鱼钩能够钩的更加结实一点。

四、要根据鱼坠的规格选提竿时间

铅块的重量也是会影响到提竿时机的。使用重铅块时,鱼线的反应速度比较慢,应当提前提竿。铅块重量比较轻时,我们的提竿时间可以少诶提前一点。

五、在提竿前调整好心态

第一,用心观察浮漂传递出来的漂相,并以此为依据,推测出吃饵之鱼是什么鱼以及它的体重高低,用合适的力度和恰当的速度去提竿。

第二,明确钓竿的长短、调性与提竿的关系。如果是用长一些且软一些的竿子去钓鱼,我们提竿的速度应该快一些,力度也应该大一些。相反,如果是用短一些或者硬一些的竿子钓鱼,提竿的速度就应该慢一些,力度也应该小一些。

精选阅读

钓鱼时如何掌握正确的提竿时机分析


一、钓饵与提竿时机

总的原则是饵料较硬时,提竿可晚一些;钓饵较软时,则应稍早一些提竿。如果使用面团或饭粒作钓饵,漂只要往上一送,甚至仅上送3~5毫米,就要及时提竿。因为这类钓饵一入鱼口会立即破碎,鱼感到有异物,会马上吐出。这个过程是短暂的,提竿晚了必然要贻误时机。

如果钓饵是蚯蚓,鱼需要几次才能吞入口内。当鱼把蚯蚓嚼破,才感到有异物,这段时间稍长。因此,当漂上升1.5~3厘米时,提竿并不过晚,提早了,由于没有吃稳,反而跑鱼。如果以颗粒为饵,或用较硬的面团,鱼儿要经过第一次吸吐,它还会回头再咬。

夏天用蚱蜢、青草钓草鱼时,提竿一定要晚,因为虫饵和草叶伸展较大,草鱼咬食时往往先叼住伸展在钩外的部分,再慢慢吸入带钩的主体,见到漂动,甚至拉黑漂,不必急忙提竿,真正让它咬上钩子,提必中钩。

二、水的深浅与提竿时机

所谓浅水深水并无严格界限。一般认为0.5~l米为浅水、1.5米以上为深水。在浅水垂钓时,由于水线短,漂与钩、坠的距离短,漂反应灵活,鱼一吞钩,漂立即上送或下托,漂上升3厘米左右时,钓饵才被吃牢。因此,提竿过早,极易跑鱼。在2米以上深水垂钓时,如漂上送或下沉就应提竿,如不早提竿,就要贻误时机。

三、母线长度与提竿时机

用长主线,鱼吞钩动作反映到漂的时间要长一些,提竿宜迟;用短主线,鱼吞钩动作反映到漂的时间短,提竿宜早。

四、漂与坠的匹配与提竿时机

坠重,鱼在坠上消耗的力较大,漂上送低,提竿相对要早一些;坠轻,鱼在坠上消耗的力较小,漂上送高,提竿宜迟些;坠高,鱼吃钩的力量,先在主线上消耗了一部分,后又在坠上及水线上消耗了一部分,反映到漂上的力就小了,上送程度低了,提竿宜早;低坠,鱼吃钩的力量,通过水线很快传到漂上,上送程度高,提竿直迟些。

五、风线长度与提竿时机

在沟渠河汊等小水面垂钓,风线不要过长,留出1米左右为宜。有些钓友往往把风线留出3米以上,如此长的风线弯曲在水中或草上,当鱼吞饵,漂上升时,手腕的抖动力先使风线绷直,然后才能传递到钩尖。无疑,这就存在一个滞后时间。因此,需要及早提竿,否则会贻误时机。

六、季节气温与提竿时机

初春、深秋或者冬季,气温低,鱼食欲不佳,游动缓慢,不贪食,甚至不寻食,吞食时嘴张得小,速度慢,吞饵后抬头也缓慢,甚至吞饵后不抬头上浮。漂的反应为上送幅度非常小,上升速度也迟缓。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漂一动,就要马上提竿。

5月份后,鲤、鲫、草鱼等非常活跃,生长快,食量大,吞饵灵活,漂的反应也快,则可按常规提竿,送漂即提,不必过早,归结起来是:早春、冬季宜早不宜迟:夏秋两季宜迟不宜早。

七、不同水域与提竿时机

肥水水域,鲫鱼吃饵送漂缓且低,提竿宜迟;瘦水水域,吃饵急,送漂快且高,提竿宜快;静水鲫鱼多送漂,发现送漂应及时提竿:流水多为黑漂,发现黑漂应及时提竿。常有人垂钓的水域,鱼钓猾了,多为点漂、或送漂缓慢、或漂平移,提竿宜迟;少有人钓过鱼的水域,送漂极为典型规范,发现送漂应及时提竿。

八、鱼的个体大小与提竿时机

大鱼和小鱼的吞饵动作不同,漂的动态也不相同,以鲫鱼而言,50克以下的小鱼吞钩动作灵活,使漂迅速上升,故可及时提竿。100克以上的鱼,吞饵沉稳,往往是先观察、品尝,然后才吞饵,缓缓地抬头上浮。这时漂缓慢上升,速度虽慢,但上升幅度较大。在此情况下,不要过早提竿,待其升高二目以上时,再提竿,钩得才牢、才稳妥。

九、鱼的饥饱程度、单漩群洲与提竿时机

鱼饥饿时,见饵就吞,漂讯快猛,故提竿应快;鱼儿饱时,见饵后似食非食,漂讯不太大,提竿宜慢。

钓鱼时掌握提竿时机的九要素介绍


提竿时机,是钓技中非常难掌握的一环,也是钓鱼成败的一环。提竿的最佳时机,是鱼儿摄食入口将要游走的一刹那。若错过这一时机则会失于早或失于晚

提竿时机,因诸多因素不同而异。其技巧难度虽大,但经过长期的努力,是完全可以掌握的。笔者经验是:首先要了解各种鱼的习性与吃钩方式和对提竿时机有影响的诸多因素,经过长期的垂钓实践,无数次从提空失误中去摸索、体验,从而逐步地掌握其技巧。

准确掌握提竿时机要掌握9个要素。

一、掌握鱼的吃钩方式

鲫鱼(底层鱼)摄食时俯头翘尾,吸入口内抬头上游,漂反应是轻微拌动,明显上浮。钓鲫宜在漂缓缓上浮时提竿。

鲤鱼(底层鱼)爱拱泥寻食,摄食谨慎,食前先品尝一番,感到无异时,才吸入口中,摄食后即游走,漂反应先晃动几下,后大幅度下沉(黑漂),漂没顶时提竿则可命中。

草鱼(属中下层鱼)摄食先缓后急,开始慢慢品尝,随后将饵吞入口中拉着走,漂的反应沉多于浮。等漂全部没入水中一两秒提竿为适合。

青鱼(属中下层鱼)摄食凶猛,见饵就吞,吸入嘴内,含着就走,漂反应急促上下大幅度抖动,继之迅速斜移下沉,这时提竿即得鱼。

罗非鱼(属中下层鱼)贪食,咬到饵料不松口,漂反应急促上下抖动,继而不动,或上升倾斜,此时提竿十拿九稳。

鲢鳙鱼(属中下层鱼)在水温17-20度时摄食特别斯文,饵料叼在口中,这时漂的反应为轻微晃动,此时,应立即提竿;盛夏咬钩叼着饵料扭头就跑,漂反应为提黑漂或拉倒海竿,此时应立即提竿。

鳊鱼(属中下层鱼)摄鱼动作类似鲫鱼,漂反应急促上下抖动,很快上升,以至倾斜横在水面,赶早提竿即可钓获。

二、掌握季节

初春鱼儿游动缓慢,摄食时,口张得小吃得轻,漂抖动也轻慢,有时不太明显,抖动即可提竿。

夏秋季,鱼儿活跃,游动迅速,摄食凶猛,漂抖动速度大,斜移,下沉(或上送)时,便可提竿。

冬季,鱼儿摄食减少,漂抖动即可提竿。

三、掌握水的深浅

在1米以内的浅水垂钓,漂与钩、坠的距离短(水浅水线短),鱼吃钩,漂马上往上送(或下沉),提竿宜迟些。

在2米以上深水垂钓,漂与钩、坠的距离较长(水深水线较长),鱼吃钩,漂上送(或下沉)则慢,漂稍上升(下沉)就提竿。

四、掌握钓饵

素饵,质软体小,易吸入鱼嘴,漂抖动几下,及时早提。

荤饵,耐咬,漂抖动上送(或下沉)后,可稍迟提竿。

五、掌握脑线长短

用长脑线,鱼吞钩动作反应到漂的时间要长些,提竿宜迟。

短脑线,鱼吞钩动作反应到漂的时间短,提竿宜早。

六、掌握坠的轻、重、高、低

一般卧钩用重坠,立钩用轻坠,静水用轻坠,流水用重坠,浅水用重坠,浅水用低坠,深水用高坠。

坠重,鱼在坠上消耗的力较大,漂上送低,提竿相对要早一些;坠轻,鱼在坠上消耗的力较小,漂上送高,提竿宜迟些;坠高,鱼吃钩的力量,先在脑线上消耗了一部分,后又在坠子上及水线上又消耗一部分,反应到漂上的力就小了,上送程度低了,提竿宜早;低坠,鱼吃钩的力量,通过水线很快就传到漂上,上送程度较高,提竿宜迟些。

七、掌握钓鱼水域

鲫鱼在不同水域摄食有四种反应:送漂、黑漂、浮漂点动和浮漂移动。

肥水水域,鲫鱼吃饵慢、送漂缓且低;瘦水水域,吃饵急,送漂快且高,静水鲫鱼多送漂;流水多为黑漂。

经常有人垂钓的水域,鱼钓滑了,多为点漂或送漂缓慢或漂平移,很少有人钓过鱼的水域,送漂极为典型。

八、掌握鱼的大小

小鱼摄食,漂有两种反应:一是漂上下反复抖动,因抢食而又吞下进口;二是漂动的幅度大而快,有时拉着就走。

九、掌握鱼的单游、群游

单游鱼吞食速度缓慢,吞前要尝尝饵味,可口才吞食,吞食速度慢。群游鱼见食相互争,吞食速度就快。

使用自制鱼饵垂钓时应该如何搭配


饵料的配制和使用是随环境和鱼情、水情的变化而变化的。具体说,有下面十个注意事项。

一、注意应对性

对常钓水域中鱼的食性,心中要有数。比如某水域中主要对象鱼是什么?这些鱼类偏食何种饵料?钓前要作好基本分析后,才能有的放矢地配备好饵料。

二、注意适口性

制作的饵料其形状不能有光刺、菱角,大小应适合鱼的口径;尽量要把钩饵做得便于鱼儿去咬、去吞从而使其上当中钩。

三、注意物理性

在垂钓中饵料的化学性能主要的作用就是利用其人工合成的香味、腥味来投鱼所好,针对鱼的食性,使鱼源源不断地被自己嗜好的气味所吸引,汇集于钓点内。而饵料的物理性是以其色泽、形状、大小、比重、雾化效果来吸引鱼儿咬钩。过去,人们在垂钓时,并不太看重饵料的物理性能,悬坠钓饵团都是千篇一律,如花生或黄豆大小;传统钓鱼都是钩挂蚯蚓或饵团,长短、大小都没有什么变化,有很少考虑时令、节气和鱼开口的大小。随着钓鱼运动的普及,人们愈来愈发现饵料使用不能不考虑其物理性。

四、注意质量

切记采用腐败变质的动、植物做配钓饵的原料,避免污染水体、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垂钓者的身体健康。

五、注意仿生性

钓饵应虚实兼备,尽量做到色、味、性俱佳,最好带有较强的仿生性。在调配钓饵的颜色上,要与垂钓水体相适应:一般深水配浅色鱼饵;清淡一点的水配深一些色泽的钓饵。钓饵的颜色切记用灰色或黑色,因为它鱼泥土相近,不易被鱼类发现。

六、注意韧度

钓饵应具有一定的韧度,否则入水后很快融化脱落。

七、注意区别

诱饵与诱饵的味道上、色泽上要有区别,同一窝点的钓饵,必须优于诱饵,否则鱼儿光吃诱饵,对钓饵却不感兴趣,这样上鱼率就不会提高。

八、注意大小一致

饵料大小轻重要大致一样,但每次可上饵料比钓目时的饵料小一点,这样可以反应灵敏。

九、注意上饵一致

上饵速度要快。因为撒窝时不能投放大量的诱饵,如上饵太慢,窝里的鱼往往将诱饵吃完弃窝而去。

十、注意防污染

饵料在配制与使用时,稍有不慎便会遭污染。

1,不要使用加工过铁辣味的机器进行原料(饵料)加工,以免带有异味。

2,抽烟的钓者,配制与使用饵料前,要洗手。手指上的盐油味,人闻着都难受,嗅觉非常发达的鱼儿想着是不会喜欢的。

3,驾驶汽车、摩托车的钓友,有时难免或多或少地在驾车、修车过程中接触、沾染上汽油、柴油及机油,稍不注意就会将其带入鱼饵中。因此驾车时一定要戴上干净的或是新洗过的手套,尽量不要使手直接接触这些油类。到达钓场后,不要急于操持钓具、触摸鱼饵,应先认真细致取下手套不要怕麻烦。做饭时,尽量不用汽油具以免刺鼻油气激动车车油等散发出的各种油气味,对鱼类尤其是生活在水上层的鱼类产生一定影响。

4,尽量少使用装过药片的塑料瓶存放商品面粉饵。殊不知,药片用光后残留在瓶中的一些物质或气味在短时间内依然较浓,鱼饵沾染后,就会使鱼儿望而却步,甚至避而远之。

5,和面用的水不洁也会带有其他异味。比如加过消毒物质(漂白粉)的水和面做成的鱼饵鱼就不爱吃。另外,饵料制作后受高温的影响或蚊虫叮咬后发生毒变、发酵变质,如此饵料鱼儿岂能欢迎?

钓鲫鱼该如何掌握提竿的最佳时机


浮漂的不同反应,说明了鲫鱼在水下咬钩的各种状态,熟悉了它们动态以后还要能适时提竿,才能将含钩的鲫鱼钓上来。因为鲫鱼胆小多疑,稍有不对或受到惊动,便会吐出钓饵而逃之夭夭。因此,掌握准 确的提竿时机是垂钓鲫鱼的关键。提竿,一定要掌握好时机。过早,鲫鱼还没把钓饵含在嘴里,钓不上鱼、过迟,鲫鱼已将钓饵吐了出来,也钓不到鱼。

提竿的最佳时机,应当是鲫鱼将钓饵吸人口中,尚未吐出之时,这时提竿,必定十拿九稳。鲫鱼在觅食时,一贯吞吞吐吐,尝试再三,才能下定决心吞钩。这个觅食过程是通过浮漂的反应映人钓者的眼睛,钓者要善于根据浮漂的反应及时提竿。

当浮漂呈现顶漂、横漂、黑漂、拖漂等现象时,如果钓者未及时提竿,浮漂很快又恢复原状,这说明钓饵已离开了鱼嘴,此时不能再提竿。如果钓饵未 被吃掉,鲫鱼会再次将钓饵吸人口中,钓者应集中精力耐心等待,待再次出现吞钩信号时再提竿。如较长时间浮漂再无反应,说明钓饵已严重破损或不复存在,就需 要提竿换饵了。

由于鲫鱼胆小多疑,对钓饵总是吞吞吐吐,浮漂也时常呈现上上下下的逗漂现象,这时提竿难以上鱼,需要耐心等待。很多初学者性情急躁,看到浮漂稍微一动,即心跳加速,猛力提竿,往往十次九空。鉴于鲫鱼在吃食时的特点,准确地掌握提竿时机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对于鲫鱼咬钩,提竿的最佳时机有四:一是顶漂,浮漂徐徐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提竿;二是横漂,浮漂横卧水酉时提竿;三是拖漂,浮漂在 斜向徐徐走动时提竿;四是黑漂,在浮漂没干水面时提竿。在逗漂时一般不要提竿,但也不是绝对的,如在冬天或雨天垂钓时出现逗漂现象,此时提竿往往能钓到大 鲫鱼。

开饵时如何掌握饵料的软硬程度


不少初出茅庐的钓客,在做饵料的时候都会纠结于一个问题:饵料到底是软一点好还是硬一点好?虽然都知道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要软还是要硬,是与鱼情和水情有关的。但是在制作饵料的时候,学会灵活控制饵料的硬度,也是一个很实用的技能。

为什么要说学会掌控饵料的软硬是一个特别实用的技能?当然是以事关中鱼率了。钓客在运用饵料钓鱼的时候,饵料过软或者过硬都不会得到理想的效果,所以饵料的硬度一定要特别适宜才好,不高不低。如果是参加竞技钓想争获个名次,不妨选用偏软一些的饵料;如果是仅供娱乐的休闲钓鱼,就不妨选些硬度较大的饵料。

除此之外,饵料的软硬还需要根据不同时刻的不通过鱼情来考虑,如果目标鱼种是个头娇小的鲫鱼,那么肯定是在中层或者上层运用偏软的饵料更有诱惑力了。但如果是为了钓到大鱼的话,饵料最好不要有太大的雾化性能,所以用硬饵料更贴心。一些。软饵和硬饵在悬坠钓时,一定要根据实际钓鱼的情况来选择使用。

软饵料和硬饵料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在绝大部分正常情况下,偏硬的饵料大多是呈颗粒状的一些饵料,这些饵料的雾化效果一般不怎样而且进入到水中之后对鱼类的引诱效果也不甚可观,如果不添加一些味道比较浓重的辅助饵进去,是很难诱到鱼的。那么添哪些辅助饵料比较好呢?

这个没有硬性要求,一般的辅助饵料都可以,像酒或者经过发酵的谷类作物都可以。其次就是偏软的饵料,一般自身的雾化速度或者雾化效果就比较好,入水之后不论是荤是素,对鱼类的引诱能力都是棒棒的。不过它的不足之处是,虽然诱鱼速度特别迅速,但是留鱼的时间普遍长不起来,所以如果水域的鱼密度不大,就不能很好地施展作用了。

综上所述,其实在具体的钓鱼过程之中,相当一部分钓客都会遇到无论是单用软饵料还是单用硬饵料效果都不怎么好的情况。其实,只要将二者适量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一些问题了。比如说采用软饵作为钓饵,并配合使用颗粒状的硬饵作为窝料才是王道。

在平日的钓鱼过程中,偏软的饵料大多被钓客用于在环境什么的都不错的水域钓鱼了,注意这里的水域是指那些鱼类的密度相对不低且鱼儿吃口比较好的水域。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最终渔获量受到钓客的影响会较少不小,只要钓客保持勤快的状态时刻开启,时不时将鱼竿提起来造成饵动的假象给鱼看,就有很大可能提高钓鱼的结果。

偏硬的饵料很适合在水域面积辽阔的水域上使用只要提早打下窝子,使其有一段充足的时间可以用来发酵就好了。如此一来既省了时间又省了心力,多好的事情。无论如何钓客都要记得,饵料可软可硬,但是不要太过,并且要与鱼情相适应。

还有一点就是饵料的松散状态要记住。不管是软还是硬,只要是饵料一旦入水,比较重要的就不是自身而是其散开松落得程度了。因为其松散的状态和程度可以直接对诱鱼的效果造成不小的影响。粘度不低并且散化性能不怎么强的饵料,中钩率再好,也填补不了没有良好诱鱼性能的落差。

以上简要的介绍了一下软饵料和硬饵料的区别,希望各位看完之后会对自身有所助益。

手竿传统钓法提竿时机如何把握


我国的垂钓活动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已有数千年。自古以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好者不计其数,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就不胜列举,龙山古文化遗址更是出土了骨制的鱼钩,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我国垂钓活动的历史久远,其各种垂钓方法,也是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只是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地区的一种垂钓方法传入大陆以后,才被人们习惯性地分成了台钓和传统钓,现在又逐渐兴起了竞技钓。而在我国庞大的垂钓人群中,绝大部分人使用的还是我国故老相传的传统钓法,只是有很多钓友做了比较大的改进和演变。至于台钓和传统钓到底哪个更好更先进,在这里我们不必去深究,我现在所要介绍的,只是根据我本人多年的垂钓经验,对手竿传统钓法提竿时机如何把握的一点点浅见。

提竿时机的把握,在垂钓活动中可以说是至关紧要的,有很多钓友,特别是新钓友,不能很好地把握提竿时机,以至于造成鱼获极少和上钩后经常跑鱼的现象,而这个问题如无人指教自己摸索的话,得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经验才能领会和掌握。

所谓的提竿时机就是在具体的垂钓活动时观察标象的变化,掌握好该在什么样的标象时提竿、什么样的标象最容易上鱼,抓住了这个标象提竿就是把握住了提竿时机。手竿传统钓法的标象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种:一、浮标轻微抖动之后上浮(俗称顶标);二、浮标轻微抖动之后下沉(俗称黑标);三、浮标轻微抖动之后横移(俗称领标);四、浮标急速移位或上下跳动。

我们首先来说第一种标象浮标轻微抖动之后上浮。

这种标象在钓鲫鱼时尤为明显和常见。通过实践和观察发现,这种标象是鱼儿低头吃钩后抬头上游扯动铅坠造成的,出现这种标象时,我们应把握在动态中提竿,也就是在浮标上升到一定的程度,还在上升时就提竿,这时的中鱼率最高,而且鱼钩基本上都是挂在鱼的上嘴唇,千万不要等到浮标停止上升了或平躺在水面上再提竿,那时已经偏晚,虽然也能钓上鱼来,但中鱼率会大大下降,而且鱼钩会经常挂在鱼的薄嘴唇上,造成老是脱钩跑鱼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鱼吃饵后抬头上浮,等想吞咽时忽然发觉钓线的异物感,会令其马上吐饵观察或逃之夭夭,当然这种情况也有咬死钩吐不出来的时候,但前后的差别非常大,前者不但中鱼率高,而且节约了时间。

第二种标象浮标轻微抖动之后下沉。

这种标象任何鱼种都能出现,但以鲤鱼和鲶鱼等最为多见。针对这种标象我们要掌握一个宁晚勿早的方针,一定要等到浮标完全沉入水下之后再提竿。这是因为,这种标象大多都是鱼儿吸饵边向前游走边吞咽造成的,如提竿过早,饵钩还未进入鱼的口腔深处,极容易造成提竿无鱼或钓到后又脱钩,所以必须晚一点,等到饵钩进入鱼的口腔深处后再提竿,从而提高中鱼率。

第三种标象浮标轻微抖动之后横移。

这种标象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彻底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鱼缸中实验也未见结果,但在具体垂钓活动中碰到的这种情况却是以草鱼居多,鲫鱼、鲤鱼也偶有发生,其他的鱼种不多见,虾米吃饵很多情况下是这种标象。我的经验是碰到这种标象稍等一下就提竿,有意思的是,这种标象出现时,我几乎没跑过鱼。

第四种标象浮标急速移位或上下跳动。

浮标急速移位或上下跳动的现象大多数都是小白条等小鱼闹钩造成的,也有时是黑鱼或翘嘴鲢子等掠食性鱼类所为。遇到这种情况,不管什么鱼都应马上提竿,大鱼中之,小鱼则避其闹钩吃饵,否则极易饵去钩空干等,特别是在水底有杂物的水域,非常容易挂钩断线,这一点钓友们应切记。

以上介绍的几点提竿时机不一定很全面,但这些都是我多年的垂钓经验和体会,并且和我的一些钓友们经过了多次的实践和对比,效果的确很不错,现在写出来希望能给热爱钓鱼的朋友们一些微小的帮助。俗话说得好:鱼无定势,钓无定法。在实际垂钓中,很多奇特的标象也会随时出现,比如调好的浮标放下去却平躺在水面或正直向下沉去,这些就大多都是鱼儿中途接饵造成的,也应及时提竿。还有一些钓滑了的鱼,标象就更加复杂了,象这些奇特的标象就需要钓友们在实际的垂钓过程中慢慢地体会掌握了。

竞技钓快鱼空竿时不如提竿慢半拍


2001年10月3日-5日,第五届海狮杯全国钓鱼俱乐部总决赛在秦皇岛举行,结果化绍新获第1名,徐银舟、邓刚分列第2名和第3名。是赛到第5轮还是邓刚领先,最后一轮钓混养,化、邓谁领先谁就赢得金钓手称号。由于已经过两天5轮较量,混养鱼都是回了锅的伤嘴鱼,然而两人技出一辙,拉饵钓底都是有动作钓不上鱼,空竿率高达70%~80%。

半程过后化绍新开始放慢节奏,放弃短而弱的轻微下挫,到第二信号出现后才提竿,如此连追几尾终于超过了邓刚。化绍新这一招在钓惯快鱼的人看来,是很有新意的,可是从野钓中走来的钓手却是最熟悉不过的钓法。

七年后化绍新总结了两句口诀:钓钝要抓小口,钓灵要放信号。提竿正确及时,不如放慢半拍。不难看出,这是七年磨练的心得,其中不仅有池钓感受,还有为办企业、试验产品而在沂河以及水库野钓提炼的新鲜经验。

钓快鱼,鱼口多而杂,很难说这个动作中鱼,那个动作不中鱼。但钓慢鱼就不同了,提竿快了,鱼没钩住,就是钩住了一点嘴皮也会因挣扎而脱钩;慢了,虽有可能中双尾,却不能保证两鱼都能入护,如果是两尾斤级鲤鱼更会给子线留下隐患。

过去,野钓对鱼讯的认定比较简单,传统钓组就是黑标、抬标。台钓后鱼讯的形式多了,虚虚实实、真假难辨,但并不是没有规律。从线组出发,结合钓饵的轻重、松黏、大小还是可以寻找到相应的规律的。

例如边诱边钓,上钩搓松散大饵,下钩搓小而黏的软饵,无论下挫还是抬标都应立即扬干;钓混养鱼抛八成线,快刺慢提,控鱼遛鱼钓竿戗高不超过75度,这样给钓线留些余地可以避免鱼外蹿时挣断子线。又如走水钓钝不钓灵,浮标移位放一口等等都是野钓常用手段。另外如钓跑铅、两钩一拖一触虽说是针对特殊鱼情的,却都是由野钓变化而来,只是因钓组结构不同而有了新的理解。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