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号提竿没鱼的多种原因

2021-04-21

一、漂、坠搭配失误

鲫鱼为底栖鱼类,正常天气下,应选用底钓法进行垂钓。假如此时使用大漂轻坠进行垂钓时,只会导致饵钩在某一水层呈悬浮状态,这时不但无法钓获鲫鱼,还会引来小杂鱼捣乱。这时就会导致鱼漂出现虚假漂相。但要采用小漂重坠的搭配,则会导致铅块在水底呈躺底的状态,鲫鱼咬钩也无法及时的反应在鱼漂上。因此会出现提竿空钩的现象。

应对方法:建议使用强力细尼龙线1.5号,搭配小钩丸8号、比重轻的铅块、细漂尾的小浮漂钓组搭配。而且在垂钓之前,先在盛满水的同种进行调漂,然后增减、减少铅块比重,达到空单钩呈轻触底的状态,铅块要成垂直悬浮于水中,漂尖与水面持平的效果。然后在正式垂钓时,可根据个人习惯,将鱼漂的钓目设定为1-3目。只要按照正确的提竿技巧,就会降低空钩的几率。

二、提竿时机不对

通常情况下,发生这些现象时,可认定是没有掌握住最佳提竿时机。例如:鱼漂正在上浮的过程中;等待鱼漂上浮到横躺过程中;鱼漂上浮下沉动作过大时,可判定是小杂鱼捣乱时。当发生这样的现象提竿的话,可能会钓获鱼,但空竿的几率是最高的。

应对方法:大概可用停、沉、横这3个字来应对,分别是:

1、停:鲫鱼吞钩时,漂相多数为送漂。当鱼漂上浮至停顿时,则代表鱼已经吞牢钩,应即刻提竿。

2、沉:当鱼漂出现规律的上下跳动几下,然后在慢慢下沉至水中时,需即刻提竿。

3、横:将饵钩进入水中下沉的过程里,突然停止下降,然后鱼漂横躺于水面,或者较快、较慢的移动。这时可能是鱼类在截饵,需即刻提竿。

三、挂面饵团过大

垂钓鲫鱼时,特别是小体型的鲫鱼,虽然嘴小但十分贪食。尤其是十分香甜的面饵,小鲫鱼肯定是不会放过的。但是由于饵团过大,鲫鱼的嘴小,因此小鲫鱼无法顺利将其吞进嘴中,因此只要咬着饵团的某一部分,这时就会出现送漂或沉漂的漂相,这时提竿肯定是空钩的现象。diAOyu007.cOm

应对方法:将与黄豆大小类似的面饵挂到钩上,不可露出钩尖。

四、挂钩的面饵较硬

面饵的缺点则是挂钩时穿透力较差。假如面饵硬度较大时,那么对于鱼钩的穿透力将会更差。即便鱼儿已经将其吞进嘴中,在提竿刺鱼时,饵钩也会快速从鱼嘴中滑出,因此肯定会出现空钩的现象。

应对方法:使用面饵垂钓时,应将面团多次进行揉搓,让面饵的弹力、韧性达到最好。

扩展阅读

台钓浮漂信号的分析与提竿时机的把握


台钓钓法最讲究的就是灵敏性,钓鱼的时机把握不好,什么都指望不上。虽然台钓林林总总钓法众多,多是较为重视调漂的技术,但是调漂的本质还是为了提竿上鱼,如果上鱼的时机把握不住,而一切都是枉然。

提竿时机的把握,和多种因素相关,主要的是鱼类的吃钩方式,漂相以及水的深浅,水情等。把握诸多要素,才有机会提竿就上鱼。

不同鱼类漂相不同

不同鱼类吃口也是不同的,以鲤鱼为例,作为最常钓的底层鱼之一,它本身就是一种爱拱泥的鱼类,在水底游动时经常在淤泥中觅食,而发现食物之后,却有比较的谨慎敏感。经常是第一次试探无碍后,才会慢慢的进食,所以在漂相上就会出现连续两次的晃动。第一次就是试探,漂相幅度较小,而第二次进食,漂相较大,钓手需要把握两次漂相的不同,抓准时机提竿。

而另一种常见鱼类鲫鱼则有所不同,它在觅食时动作相对怪异,伏头翘尾,鱼钩入口,浮漂先是晃动,然后突然的上浮。很多人把握不清楚这种漂相,下手的早晚时机容易错过,一般遇到鲫鱼吃钩,不要急于提竿,先等到浮漂缓慢上浮的时刻再进行提竿,把握住鱼钩已经扎入鱼嘴才能够行动,否则就是白忙活一场。

上面这两种多是下层鱼的表现,中上层鱼相对的更贪食,在吃饵时动作会较为迅猛,漂相的反应比较大。这需要钓友对于自己的钓饵所处的水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把握住可能鱼类的共性再提竿。不过鱼的种类众多,比如同是中层鱼,罗非鱼觅食较为猛烈,而鲢鳙则相对的斯文,具体的区别只有实践中才能体会。

季节很关键

现在这个时间点,恰好是春夏交接,鱼类的活动相对变化较多,提竿的时机把握难度有所提高,不过再过两天天气稳定,难度就会有所下降。

在春季里面,鱼类因为营养的缺乏,而且较为谨慎,虽然觅食的欲望很强,但是吃口却比较轻。所以浮漂的抖动往往也是又轻又慢,甚至有时钓手根本就察觉不到浮漂在动,在春天钓鱼不能有片刻的缓和,但凡看到漂动就要即刻提鱼,否则就要错过机会。

而夏天里面,鱼类的活动达到一个较高的周期,无论是游速还是觅食的积极性都很高,所以在吃钩的时候大开大合,浮漂漂相明显,抖动的幅度也大,但是钓友们不能急,浮漂刚动要沉住气,等到它上浮,斜移,下沉等具体的表现出来后,才能提竿。

而秋天和夏天较为的相似,都是鱼类活跃的高峰期,所以提竿的时候把握好尺度即可,不需要急躁不安。

冬天和春天有一定的共性,虽然原因有所不同,但都是漂动即提竿,不可给鱼儿反应的时间。

脑线很关键

台钓当中,除了相应的浮漂,吊坠大小重量之外,有一个很多人忽略的关键点,就是脑线的长短。

脑线太长,信息传递的就慢,而且在水中脑线容易出现弯曲等,干扰到了漂相的幅度,会给人以错觉,错误的判断上钩的鱼类大小。干扰了提竿的时机,如果是春天或者冬天,基本就没有上鱼的机会了。

与之相对,脑线太短则吞钩后给钓友的反应时间也短,技术不熟练的钓友往往会提前提竿,鱼钩钩的不够牢固,脱钩的几率较大。

所以把握好脑线的长短适宜,才能够保证提竿的时机合适,不至于错过最佳提竿时间。

溜鱼时切线跑鱼的多种原因分析


垂钓时,切线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切线事小,但如果跑鱼的话那可就是大事了,所以钓友们在用线的时候,一定要正确使用,从绑线组到提竿中鱼,每一个小细节钓友们都要注意,否则很有可能就空手而归了。今天就跟钓友们分享几个会切线的原因,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钓友!

绑法有问题

一般来说,十个钓鱼人里,至少有三个还不会绑线组,甚至连一些有好几年钓龄的钓友都不知道怎么绑线组。绑线组的时候需要钓友们注意四个地方,一是竿稍打结处,二是八字环打结处,三是钩子绑法和八字环打结,四是太空豆要对应主线型号,不要太紧。

线组老化

钓友们的线组都用多长时间呢?线组的使用寿命跟垂钓的次数和日常保养有直接关系,子线和主线都有延展性,当垂钓到一定次数之后,线组就会有些形变,变得更长,而且性能也会变差,遇到大鱼的时候很难应对,所以如果钓友们想钓大鱼的话,建议钓友们准备一套新的线组。

钓重过大

虽然钓友们都听说过,用小钩细线钓大鱼的说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成功的钓友并不多。因为主线和子线都是有固定的拉力值和结节力的,如果目标太大的话,必须要及时的更换线组。

钓竿硬度大

遇见大鱼的时候,如果使用硬竿操作不当的话,很容易切线。其实在钓大鱼的时候。软竿的优势很大,遛鱼也相对会轻松很多。现在很多钓友都喜欢抛满竿,中鱼来不及反应也很难扬竿,瞬间切线的情况时有发生。

操作不当

最后,在日常的垂钓中,有些小细节不注意,便会对线组造成损伤,像挂底、摩擦等。挂底的情况,虽然表面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影响,但却会导致主线变长,延展性大不如从前。而线组摩擦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起毛刺,严重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更换线组,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以上就是跟钓友们分享的几个造成切线的原因,钓友们有没有中招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