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行程的漂相与实战操作总结

2021-04-19

最为著名的姜尚钓于溪。文王举而用之。其实,钓友们钓行程和姜尚颇为类似。钓行程是一种钓技和判断共同作用的施钓过程,我们不知道钓行程的效果究竟如何,于是心境平和,钓于志,而不是钓鱼了。

一、行程中的漂相展示

时间是钓行程的关键影响因素。鱼漂突然下顿,突然上送,正常下降时间内停滞,斜向拉跑,倒而不立等都是钓行程中鱼儿咬钩的漂相。直至双钩到底,稍微等待观察是否有鱼儿追食后,迅速起竿,抛出下一竿。

钓行程的关键是对于鱼漂性能的充分把握。如果鱼漂下降速度过快,不利于钓行程;如果鱼漂翻身过慢,不利于钓行程;如果鱼漂漂尾过短,也不利于钓行程。这一系列动态动作变化过程,都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鱼漂性能。在不飞坠垂钓的情况下,鱼漂多长时间翻身,飞坠的状态下,鱼漂多长时间翻身;鱼漂下降中钓饵影响因素有多大等,这些动态时间掌握的越是精准,行程就越是好钓。

二、注意钓行程中的压线入水动作

抛竿后有压线入水动作。现代手竿竞技钓的压线入水,是在没有回拉鱼竿的情况下,将竿稍压向水下,借着线组的下沉和竿稍的下压动作同时实现压线入水。等待鱼漂将至调目时轻轻回拉20公分,再向前送回鱼竿。这样做的目的是钓饵下降过程中,使其能够在全水层雾化,不至于因为过早拉竿使钓饵脱离鱼钩;其次,钓饵到底后,轻轻拉动鱼竿是钓饵再次浮起形成又一次的诱钓动作。如果下压竿稍的时候就向后回拉鱼竿,会降低钓饵在水中自然重力下降时诱鱼的能力,从而在细微动作上影响钓行程的效果。

三、钓行程不宜过急也不宜过慢

有的钓友说,只要是钓行程就15秒一竿,诚然如果行程中鱼讯特别好,能见口,即使速度再快一些也无妨。但实际情况是,连续抛竿行程中并不是每次都能见口。如果抛竿速度过快,反而会影响一些鱼儿追食已经到达底部的饵料。所以,针对具体鱼情,做出具体的抛竿频率把握。

一般而言,钓行程的精髓是:首先是即使鱼儿起浮也要能够通过钓饵雾化效果将各个水层的鱼儿聚在自己的窝点;其次是水层混乱的鱼儿,钓行程的目的就是引发其追食,所以不宜过快抛竿。

由此可见,钓行程过慢或过快都不符合其精髓。

四、拉饵状态

钓行程拉饵状态是关键,小编有一位钓友是钓鱼协会会员,经常参加各种比赛。其调制出的拉饵状态每次都是黄豆大小,既不是串状也不是大小不一,而是均匀的松散的黄豆大小状态,看着就非常舒服。所以,钓友们钓行程的时候,首先要将拉饵调制过关。简单做法是,饵料表面均匀铺洒一层拉丝粉,加水后反复搅拌,充分发挥拉丝粉作用后,现场观察拉饵状态,在依据需要酌量增加拉丝粉,或是干脆重新开饵。

五、鱼竿一定要超硬超轻

连续抛竿、飞鱼上岸、有效控鱼等的一系列动作都需要硬调性和超轻的鱼竿来实现。如果鱼竿重,俗话说千里行军带针难行,钓鱼也是这个道理,连续抛竿势必增加疲劳程度,不利于长时间垂钓;如果鱼竿软,不利于控鱼,鱼儿直接窜进别人的窝子,自己不愉快别人也不愉快。而鲫鱼飞鱼上岸,更需要硬调性鱼竿来把握其力度,力求做到飞到身前的鱼儿在手接鱼线时处于极慢的速度。所以超轻、超硬必然是钓行程的手竿选择依据。

六、钓行程应该选择钓箱

钓行程时,身体动作始终前倾并密切注意鱼漂动态反应,所以钓箱的设计高度本身符合人体工程学中身体前倾30度左右的状态。并且钓箱利于发挥快速垂钓动作的施展。

总结

钓行程其实没有那么难,关键是如姜尚一样于无心时,处处留意;于钓意中举重若轻。这样不但能降低钓行程的疲劳程度,同时能够很快形成自己的节奏,并对整个钓获过程做出更为精准的判断和把握。

编辑推荐

钓行程的实战技巧分析


说钓底和钓浮,好多没有接触过垂钓的人也能理解。但是说到钓行程,恐怕会让不少新手懵圈。其实,所谓的行程,就是指鱼类在水表到水底之间吃饵的水层。钓行程,就是钓客根据鱼类的栖息状态,将钩饵投到水皮到水底的范围内的钓法。

钓行程对垂钓技术和施钓经验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你不能判断出鱼的泳层来,不能掌握下列施钓要点,是很可能空着手回家去的。那么,我们在钓行程时不能忽略什么呢?

一、在钓行程前,要确定当下情况适合钓行程

任何一种施钓方式,都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钓行程也一样。在饵的雾化效果过于强烈,或者味型太重时,有可能致使鱼类开启上浮模式。有的时候,鱼类会逐渐乱层。在这种情况下,鱼类就饵的范围就很难确定下来了。它们极有可能在水底吃饵,也有可能在水域下层、中层吃饵,还有可能去水域上层就饵。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窝点之中有很多鱼,钓客也是很难将其钓起来的。因为此时,漂相势必会很乱。在出现这种情况时,不论你是钓底亦或是钓浮,都是很难将鱼儿收入鱼护的。此时,钓行程是最合适的。

二、钓行程的施钓要点

1.施钓所用的子线要长

长一点的子线,可以让钓组在水里的摇摆过程加长,让它摇摆的时间更久。这样的话,就能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处在不同水层的鱼类吃饵了。它们吃饵的可能性大了,钓客就会有更大的几率钓到截口鱼。

不过,子线的长度也不能无限的长。在一般的施钓环境里,子线的长度最好处在30cm左右。若是没有特殊情况出现,子线不要低于25cm,不要高于35cm。当然,如果你所钓的鱼种个头大,是可以适当的再将钓线加长一点的。此外,子线出了要长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切水性。毕竟,在钓行程的过程中,扬竿的时间是很多的。若是子线的切水性不够好,势必会让惊鱼的可能性大增。

2.施钓所用的鱼漂应身短脚长。

钓行程之时,需要的鱼漂翻身一定要快。说起翻身快,自然不能忘了那种中间略短、两头都很长的鱼漂了。这种鱼漂,其实就是身短脚长的鱼漂。它们不仅翻身迅速,在变动的时候速度也比较平稳,鱼讯一般都很真实。说直白点,它拥有很不错的控程功能。有了它,钓组就无法肆无忌惮的在水里活动了。

3.施钓所用的鱼钩应轻一些。

钓行程时,钩子的重量和钩尖的锋利是同样重要的。一旦钩子过重,饵就很难慢速下降了。这样一来,那些活跃在上层和中层的鱼就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就饵了。鱼类就饵的机会小了,上钩的几率自然也就跟着下降了。

另外,钩条不能过粗。一旦钩条过粗,那些嘴巴较小的鱼就很难将饵吸入口中了。

4.施钓所用的鱼饵要合适。

总体来说,钓行程时,鱼饵的比重宜轻,雾化宜缓慢一些。

第一,要求饵的比重小,是因为钓行程时钩饵下降的速度越慢越好。一旦饵的比重大起来,钩饵下沉时的阻力就会变得特别小。这样一来,鱼饵下落的速度就会相当快。这种情况,是我们最不乐意见到的。

第二,任何时候,饵的状态都是很重要的。饵不可以太粘,因为那样的话雾化会受到影响。但是饵也不可以太散,那样的话水域中下层的鱼可能没有吃到饵的机会了。也就是说,饵在追求雾化的同时,还不能忽略了附钩性。最佳的状态是,饵到达水底之后鱼钩上还存有一些残留的鱼饵。需要注意的是,饵中最好不要添加那些酒米饵。

5.施钓时看漂要科学

钓行程时,所有鱼口都是不可以放过的。钓者不仅要注重鱼漂到位后的漂相,还得适当注意鱼漂到位前的漂相。不管看见沉漂还是点动,都要立即提竿。

浮漂的漂相与鱼口动作分析


浮漂,民间又称鱼浮、浮子、鱼漂。因为我们看不见鱼儿在水下的摄食过程,所以只能通过观察漂相来判断鱼讯。玩手竿的钓鱼人必须通过解读漂相才能钓到鱼,因此浮漂被称为钓鱼人的眼睛,是垂钓时必备的钓具之一。

漂相是浮漂所要表达的语言,我们只有读懂了浮漂的语言,才能准确地判断是什么鱼咬钩,其所在的水层以及大小。这些都是学好垂钓的基本功。

常见的漂相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送漂。送漂又称顶漂,指的是浮漂下沉后慢慢浮出水面,紧接着横浮于水面上的过程。送漂分为大送漂和小送漂,大送漂是指漂尾下沉后有上升水三四目的状态。出现大送漂的漂相时,一般是由大鲫鱼咬钩,说明此时鱼饵已经全部进入鱼嘴了。只要钓者抓准这个时机提竿,机乎是百发百中。小送漂是指漂尾下沉后上升出水一两目的状态。此时可能是小鲫鱼或小草鱼咬钩,提竿不一定会中鱼。总体来说,送漂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漂相,鲫鱼咬钩时送漂的概率比较大,其他鱼种咬钩时偶尔也会送漂。

2、黑漂。黑漂指的是浮漂全部沉入水中,也就是钩饵被鱼儿带入深水区或陡坡下的过程。鲶鱼、青鱼、鲤鱼、鲫鱼、草鱼、黄颡鱼、黑鱼、罗非鱼、武昌鱼、马口鱼咬钩时都有可能出现黑漂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青鱼、鲤鱼、草鱼的力气很大,有时甚至会将鱼竿都带下水;而鲶鱼和黄颡鱼的吃钩动作非常迅速,经常让钓者找不到浮漂在哪,尤其是用蚯蚓作钓饵的时候。黑漂应该是广大钓鱼人最喜欢的一种漂相,也是钓鱼新手判断提竿时机的一种信号,黑漂时提竿基本不会跑鱼。

3、钝漂。钝漂指的是鱼儿咬钩后浮漂突然有力地下顿,有时我们的手上甚至能明显的感觉到顿感。钝漂过后很可能会出现送漂情况,因此顿漂通常是鲫鱼刚开始咬钩的信号,出现这种漂相之后要做好提竿的准备。

4、点漂。点漂是指浮漂轻微地下沉一目,然后又上升一目,如此反复上下抖动的过程。浮漂轻微地跳动或晃动,好像在点头,这是小鲫鱼刚发现鱼饵开始咬钩的信号,也可能是鲢鱼、鳙鱼咬钩的信号,还可能是鲤鱼咬钩之前试探鱼饵的信号。出现点漂的漂相之后,紧接着很可能出现黑漂的漂相,此时提竿基本不会跑鱼。

5、跳漂。跳漂和点漂的动作差不多,但还是有些区别。跳漂是指浮漂在水面跳动,像一只舞动的蜻蜓一样在水面翩翩起舞。跳漂的晃动幅度要比点漂大,速度也比点漂快,而且跳动的方向没有任何规律。浮漂连续跳动几下,再逐渐下沉或上升,极有可能是小杂鱼闹窝,也可能是罗非鱼吃饵。

6、睡漂。睡漂又叫卧漂或横漂,指的是送漂之后浮漂横卧于水面状态。这种漂相是鱼儿咬钩后快速上游所致,也可能是中上层鱼类抢食未到底的饵料的结果。如果钓者没能及时提竿,鱼饵很快就会被全部吃光。

7、走漂。走漂是指浮漂在活水区域顺水流移动,也可能是因风浪所致的一种状态,和鱼讯无关。但是,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走漂来垂钓中上层鱼类,比如马口鱼和小白鲦这类有追饵习性的鱼类,效果十分理想。

8、抢漂。抢漂是指鱼饵刚下水就被鱼儿发现并抢食的一种漂相,在小杂鱼较多的水域十分常见。麦穗鱼、鳑鲏鱼、小白鲦最喜欢做这种事情,但也可能是黑鱼、鲶鱼、黄颡鱼咬钩,发现抢漂的漂相时应及时提竿。

9、移漂。淡水中的小型鱼类因为嘴巴小,咬钩时不能一口吞下鱼饵,所以经常叼着鱼饵游来游去,此时浮漂在水面上会呈现出从左向右从近到远的走势。移标又分为平移和斜移,平移是指鱼儿叼着鱼饵原地打转,出现这种漂相时,有可能是麦穗鱼、鳑鲏鱼、小白鲦这类的小鱼咬钩;浮漂出现斜移的漂相时,多半是青鱼和草鱼咬钩,浮漂在斜移之后很可能被突然拉黑,黑漂时应立即提竿。

10、抖漂。我们在钓鱼时,有时会发现浮漂莫名其妙抖动起来。出现这种漂相可能是风吹漂尾所致,但有时确是鱼儿在作怪。大鱼进窝之后,不会轻易咬钩,通常是先用嘴部触碰鱼饵,后用鱼身、鱼尾触碰子线,试探鱼饵有何反应,这时就会出现抖漂的漂相。抖漂时,钓者不必提竿,但要做好随时提竿的准备。

11、乱漂。有些时候,浮漂会呈现出非常奇怪的漂相,一会儿点漂,一会儿移漂,一会儿送漂,还有可能黑漂,最后突然静止不动了。出现这种杂乱无章的漂相,很可能是鳑鲏、甲鱼、泥鳅、黄鳝、小龙虾在闹钩,此时提竿多半是空钩。

春末夏初时节钓行程的技巧总结


一年中两个钓鱼的黄金季莫非就是春末夏初与秋末冬初了,从钓鲫鱼来说,我感觉春末夏初效果更佳,大概是因为此时鲫鱼除了需要摄食育肥,更需要找近岸水草、树枝、砂石或其它障碍物产籽繁殖,给钓鱼人有的放矢提供了方便。此时水温适宜,鱼儿活跃,食欲强,鱼进窝快,窝中来鱼多,鱼儿往往不再安于拣食落到水底地面的食物,还特别喜欢上浮离底争抢下落过程中的饵团,掌握了钓行程的技巧往往能取得更喜人的鱼获。遇上能够钓行程的鱼情那玩得相当爽的,收获也大。印象中有两次特别深刻的渔获,附上图片:

一、什么是钓行程

所谓行程,从线组抛竿入水,钩饵接触水面的那一刻,直到双钩到底,浮漂立稳,整个过程都称行程,似乎在这一过程中钓上鱼都是钓行程,但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在这一过程中,针对鱼情的不同,以及钓手为实现其某种战术目的而有意地诱导、控制鱼层,又出现了其它多种特定钓法,细分起来,就不能把整个过程都视为钓行程。比如:

钓水皮,包括以前一漂深钓法和后来兴起的打飞铅,是在鲫鱼喜欢到水面抢食、摄食积极、鱼密度大,或者通过钓手有意频繁抛竿诱鱼能达到这种效果的前提下使用的,通过高频率抛竿聚鱼留鱼、以准确落点方便鱼儿抢口、抓口也不以浮漂信号为依据、重点在于节奏感的把握,这种钓法要求饵料比重轻而且雾化快,特别强调钓手的抛竿、提竿、取鱼、上饵的速度,浮漂基本没有下行过程,把它归于钓行程就并不合适;

中上层的打浮实际上就是一种钓翻身,是一种定层钓法,也是以鱼的密度高、抢食积极并易于稳定鱼层为前提的,这时候钩饵如果下行距离过长,就会把鱼压下去,不利于把鱼稳定在一个水层,容易乱层,而且抛竿频率不足也不利于诱鱼、留鱼,难以达到快速上鱼的目的,往往浮漂下行不到漂尾的一半就已经扬竿,把它归于钓行程也是不合适的,浮漂使用上也要求翻身快,是不会使用漂尾过长的浮漂的;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钓行程应该是主抓水的中下层、特别是近底层接口,从浮漂开始翻身站立算起,到双钩到位浮漂站稳为止,主抓这一时间段鱼的接口信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钓行程,适合于鲫鱼离底接食但鱼情不稳定、鱼层乱、鱼口乱的情况下。

二、钓组要求

1)鱼线粗细

因为鱼情活跃,加上运动中吃食的鱼冲力更大,野钓中除了钓到鲫鱼外,还可能钓到个头更大些的鲤草鳊等鱼,更应留有余地,快速鱼情本来就应该子线粗些,利于快速飞鱼,提高作钓速度,所以可以采用比正常底钓大12个号的子线,钓鲫鱼为主时子线一般在0。40。8号,具体粗细还是看鱼的大小。主线自然也相应增粗些。

2)子线的长度

长子线有更多的第二下摆时间,可以给鱼更多的接口机会,但过长则损失信号传递,也造成鱼层更乱,所以适中即可,一般6070公分子线对折拴钩即可,若杂鱼多则更短些,灵活掌握。

3)浮漂

钓行程选用浮漂的关键在于合适的大小,即合适的配铅重,是要依鱼情而定的。大了则钩饵运动速度过快,鱼接不住,小了则下降过慢,作钓效率低,两种情况对钓鱼都不利。

这种接不住的情况体现在从钩饵入水到浮漂翻身站立停稳(此时铅坠很接近浮漂正下方)之前的第一下摆,对钓行程的影响则主要在于第一下摆的末端开始翻身到站稳停顿前,浮漂翻身之前的抓口不是钓行程的目标,也是可以放弃的接口,要不就可以下拉浮漂、改为更上层的钓浮了。第二下摆和浮漂下行时,铅坠与浮漂浮力基本平衡,钩饵下行速度主要取决于饵团重量与水阻差值,跟浮漂大小关系不大了。但大漂大铅则惯性大,细微的接口信号就容易丢失,浮漂大小要适中。

竞技比赛时钓手要兼顾鱼情的变化、经常可能要改用其它钓法,所以一般都用漂比较小,而在野钓时往往要用更大号的浮漂,因为野水中往往上层小杂鱼多,为应对小杂鱼作出一些牺牲是值得的,而且鲫鱼上浮到水皮及中上层抢食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加上鱼追饵、吸饵能力也不一样,这种区别不可不辨,不可不明,要不就陷于教条。

所有的台钓漂都会有个行程,但为了更加突出钩饵在水中的下沉的过程,钓行程的浮漂会比正常用的浮漂漂尾稍长点,多为2025厘米,以便有更多的观察接口信号的机会,调、钓上也是采用平水或低目,以充分利用漂尾的行程。

选择枣核型漂还是长身型漂,其实各有利弊。许多钓手认为,应该用枣核漂,因枣核漂水阻大些,下行更慢,能有更多的抓口时间,而且翻身也更利索,事实上枣核漂在竞技比赛和黑坑钓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野钓时还是有些不一样,因为野钓往往钓行程是结合着底钓来进行的(底钓鱼口更真实,命中率更高),只不过到底后等待的时间不能长,枣核漂下行时不如长身漂流畅、稳定,节奏感上有所不如,过慢的下行速度会使得下行中的停顿不那么容易观察清楚,而且下行慢也就意味着走完行程的时间更长,遇上鱼口比较快时则影响作钓效率,长身漂翻身虽慢点,但有经验的钓手是能捕捉到翻身过程中的接口的。综合看来,选择枣核型还是长身型,也分场合和个人习惯。

4)饵料

钓行程饵料要求比重比较轻,下落慢才便于鱼接住,拉饵也往往优于搓饵。饵料需要有一定雾化,以便诱鱼,但又不能太过雾化,雾化过多会引得鱼口更乱。

三、钓技要求

掌握鱼讯语言

钓行程的看口是看浮漂运动中的变化,要想看出鱼咬钩的信号,首先要很了解浮漂的自身语言,也就是无鱼接食情况下浮漂固有的运行规律,包括每一刻的运行速度、停顿的位置和时间长短,这种规律被打破就是鱼咬钩的信号。浮漂自身语言,作为经常钓鱼的人,平时如果观察细心,培养出这样一种节奏感了然于心,那么鱼接口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当然如果为了一定战术目的、为了稳定鱼层,有些咬钩是可以放弃的;某种信号,比如某一位置的停顿,如果多次打不上鱼,除非调整线组,也可以放过这一口。理论的掌握不如实践,多钓就出经验了。

保持抛竿频率

台钓本就讲究诱钓结合,要求有一定的抛竿频率,钓行程时就更要求有频率,因为鱼更活跃,食欲更高,窝中散落的饵料越多,诱来的鱼越多,鱼抢食就越积极,吃口越猛越真实,这就象人类盲目的从众行为,喜欢抢购东西、喜欢找人多的饭店吃饭一样。

准确钩饵落点

抛竿越准,鱼就不容易散乱,钩饵总是沿一个路线落向鱼群,鱼儿正好等在那里,很自然地把饵团接住,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当然效率就高。

灵活鱼情应对

在刚开始是底钓时,如果接口明显多,那钩饵到底就不要等,可以一到位就扬竿重新抛,散落的饵料诱来更多的鱼,如果接口不算多,那还是应该钓底为主,结合着打离底接口,但一定的频率还是要有的,不能死等;当钓行程很有感觉、很顺手、上鱼率高时就要注意保持这种感觉;如果鱼儿更多的在高位接口,翻身过程中或翻身站立后就有动作,可以下推浮漂十几、二十公分,改为钓离底。鱼情是变化的,钓法也要相应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钓鱼打行程的定义与操作方法


打行程是钓鱼时的一个专用名词,不知道钓友们对此的了解有多少?如果所知甚少,对其一知半解的话,可就得抓紧往下看了。

一、打行程的定义

按我的理解,所谓行程,是抛竿钩落水后,漂从横躺、站立、下沉到预定钓目时,在这期间由于鱼儿抢食,产生顶立、横移(下移)、上顶、加速下沉等信号,抓住这些信号,能钓起鱼来就是打行程。行程是一门技术活,要不断的练习才能找到感觉,提高技艺。

二、必要的装备

1、尽量用短竿

不要超过4.5米竿,竿长不好操作,费劲费体力,时间长了钓点容易瞄不准,出现偏差。2.7-3米轻手竿、前打竿是适合的,竿轻易操作,不感觉累。

2、尽量用枣形漂

枣形漂又称行程漂,行程就是一截距离,它主要体现在漂尾,所以行程漂漂尾一般较长,通常在15-17目。漂身则要求下沉缓慢,漂脚要求行程中需要稳定下降,因此漂身设计为枣形,漂脚则设计长漂脚,所以行程漂的漂型多为长脚长尾枣核型,当然长脚长尾型流水型也行。

3、子线不宜过长

我常年使用0.4、0.6、0.8号的子线。鱼儿中钩后往往会挣扎,长子线易打结,我一般子线在10-15厘米之间,钩距在3.5厘米,这是我个人习惯。

4、钩用细条袖型

我的主要对象鱼,是小白刁(翘嘴)、小鲫、小麻鱼等,要求钩门宽、钩尖锋利,细条的白袖、金袖0.5-4号钩为最佳。

三、技艺操作方法

1、调漂要低目

不管细尾漂、粗尾漂。最佳方式是带钩漂调0-1目。调目过高,不易判别鱼讯,想一想,调目高必然钓目也高,小鱼追抢食饵料时,由于漂的浮力大,钓目高,反应鱼讯很不明显。

行程目的是充分利用浮漂浮力对钓组的有效控制功能,延长钩饵在水体中的钟摆时间,争取更多的时间让钓者捕捉鱼讯。但如果用漂尾较粗的漂,细条袖型、细溪流型号0.5-2号的钩,本身自重非常轻,对调目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也就是说带钩调平水与无钩调平水,没有什么区别。

2、确定好总行程

调好漂后,用搓饵、假饵挂下钩找底,确定总行程距离,用太空豆加以定位。在实践中一般不要超过总行程距离,可根据鱼层分布情况、鱼抢食疯狂程度等,不断调整行程的长度,也就是水线的深度。

3、增加子线摆幅

在实战中,把铅皮坠上推10-35厘米,变相延长子线的长度。操作中,子线落水后待漂刚翻身是把风线后拖10厘米左右。用于规避因铅坠快速下沉过长,导致子线与主线相缠的概率。

4、定好钓点方位

钓点最好在头部前面中间,也就是胸前方位,便于瞄准定位钓点。

5、尽量绷直风线

连接浮漂的钓线为风线,无力时尽量不压水,轻扬竿使风线与漂之间没有多余冗线。手轻轻一抬一扬,漂受力而动,凭手感可感知是否中鱼,可有效在第一时间内截杀鱼。

6、拉饵是王道

要想快速打到小鱼儿,拉饵是首选。首先,拉饵上饵的速度非常快。其二,取鱼的速度非常快,因为有挡针,无须用手捉住鱼再取鱼。其三,加快抛竿的速度,也就是频率。动作熟练后,可以单手抛竿,进一步加快抛竿频率。

7、手法要灵活

在打行程过程中,手法要多变。灵活一:从远打近,远则水深些,来探索鱼层分布情况,如果鱼被引上中层,则往近处钓,同时降低水线长度,逐步把鱼拉上水皮;灵活二:拉丝粉的比例要加到饵料的20%-30%左右,使饵料在水中呆的时间长些,经得起鱼儿的追咬,一次不中鱼,可在钩不出水面的情况下,实现二次、三次中鱼的机会;灵活三:常抖动钩饵,在垂钓过程中,不断轻轻的抖动手臂,牵动钩上的饵料像活饵一样活动,增加鱼儿上钩机率。

鱼口吃相与调漂的关系介绍


意外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鱼的吃食方式》的文章,里边对不同鱼种的就饵方式进行了分析,看到这篇文章后我的思想豁然开朗,心想终于解开了其中的谜团!以下就是本人根据该文章的分析结果,希望大家指正。

一、解决几个理论问题1)台钓的几个基本条件

所谓台钓,鱼书上的解释是:静水悬坠白鲫钓法!解释虽然简单,但其实对于台钓的适用性作出了严格的限定:

a.首先台钓法适用于静水,因此如果是在水流较大的江河或者风浪较大的湖泊水库,台钓就可能不是太适用了;

b.其次台钓适用于在水底比较平坦的水域进行,对于坡度较大或者凹凸不平的水底,台钓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c.第三:台钓的铅坠是悬在水中的!

d.第四:台钓是针对白鲫为对象鱼的钓法,对于其他鱼种效果可能会打折扣!

2、鱼的四种吃相

淡水鱼种繁多,但我们经常垂钓的不外乎是鲫草鲤鲢鳙鲮鲶蓝刀,就这几种常见鱼类,其吃食的方法竟然就达四种之多,分别是吸口、吞口、啄吞和刮食(挤)

a.吸口

鱼在吃食的时候不是主动将嘴伸过去吃食,而是在和饵料保持一定距离的时候,通过张嘴引起水流的活动将饵料吸入嘴中,也就是说这种吃食方式是饵动而不是鱼动!

b.吞口

主要是指草鱼、鲶鱼等的吃食方式,这几种鱼吃食比较凶,只要味道对口,往往过去就是一口吞下,然后转头就走,也就是说这种吃食方式是鱼动饵不动!

c.啄吞

主要是指蓝刀、马口等小型鱼种的吃食方式。这些小型鱼种,往往是成群活动的,抢食很凶,兼之比较于饵料,其嘴巴嫌小些,因此不能一口将饵料吞下,因此他们的吃食动作就分成了两个组成部分:啄将鱼饵料推到安全地带;吞将饵料一口吞下

d.挤(刮)

鲮鱼喜欢刮食水底的附着物为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就食方式!

二、达成几个共识

调漂的方式千变万化,层出不穷,但无论何种调法,其目的其实都是一样的!为了将浮漂调到最理想的状态,以下因素是在调漂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

a.要搞清楚钓的对象鱼的种类和就饵的方式

b.要熟悉所用浮漂的尺寸及其浮力大小

c.要将饵料的比重和状态考虑进去

d.要弄清楚是软底还是硬底、

e.水深的影响不能忽视

f.要根据鱼的开口情况进行不同的调钓

三、对象鱼和吃相不同,调漂的方式有何变化

(以一支13目的浮漂为例说明)

1)白鲫和吸口

从上文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台钓法其实是以白鲫为对象鱼的垂钓方法,因此我么也可以这样理解:台钓是针对白鲫的吸口而研究出来的垂钓方法,由于是吸口,因此在技术层面上,对于饵料、浮漂和垂钓技术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a.由于鲫鱼是通过吸的方式吃食的,因此要求饵料得比重较轻,这样鲫鱼才能轻而易举地将饵料吸进嘴。

b.既然饵料的比重较轻,那么要求选择的浮漂必然是体型和浮力都较小,动作比较灵的浮漂。

c.由于对象鱼的体型较小,细线细钩是必然要求。

d.综合以上1-3点,垂钓白鲫(拉饵)在调漂时,比较适宜采用调三钓一或者调四-五钓二等常规调法,除非是腐殖质底,否则调六钓二在实际垂钓中都已经比较少见,如果是采用调七目以上,由于饵料得比重较轻,一场垂钓下来还未找到底的情况都是很常见的!

钓白鲫现在一般是拉饵多,在假动作多的时候用雾化较好的搓饵也很常用,除非是在小鱼较多的水域,否则钓鲫鱼很少用到硬饵,因为用硬饵势必造成饵料得比重大影响吸口,造成假动作过多!

2)草鱼和吞口

以前问一些钓草鱼的高手底钓草鱼如何调漂,一般是两种说法:钓跑铅或者台钓空钩调瓜顶(第二种钓法的特点一是调高目,二是钩距比较大,保证下钩躺底),也就是说,如果是用台钓法钓草鱼,其调目比钓白鲫要高很多。

在实际垂钓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时候钓草鱼,特别是冬春季钓草鱼,调四-六目钓一至两目,挂小饵抓小幅度下顿的钓法也是很常见的。

现在广东这边还流行中山钓法,该钓法的特点是长脚线(一般是90-120厘米)、大钩距(30厘米左右),调法是空钩调平水,这种钓法在夏秋季,特别是采用颗粒垂钓草鱼和黑鲩的时候效果很明显。

本人前两年钓在冬季钓大草和大黑鲩,常用的钓法则是双钩带饵调平水反钓2-5目,在下坑等水库山塘杀大物无数,换成跑铅钓法后则基本上无好的收获。后来又尝试单钩挂饵调平水拉大钩距的钓法,效果也都不错。

看到这大家可能就犯迷糊了钓草鱼怎么调钓方法没个准啊?其实这就是因为草鱼的吞食方式在作怪!

因为草鱼的就饵方式是吞,见到味道大小合适就一口吞下去,而后掉头游开,动作非常大,所以无论是何种调钓方式,都能清晰反映出鱼讯来,这种吃食的方式在跑铅钓法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因为是吞食+掉头走,因此浮漂要不拉黑,要不就是大托漂,这时侯提竿是十拿九稳!

因为是吞食,所以垂钓草鱼对于饵料的状态要求不是很高,用硬颗粒或者玉米能钓上来,用拉料也能钓上来。和女友钓鱼曾经戏言:小飞飞的黑鲩饵料完全无状态可言,但黑鲩就是喜欢吃!这其实是草鱼的吞口习性在作怪!

虽然草鱼的吃相比较凶,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比如说水温低、气压低,草鱼的吃食就显得斯文很多,遇到这种情况,草鱼的吃食方式就介乎吞与不吞之间、吞了吐、吐了吞,在浮漂的表现上并不给力。

因此,在钓钓草鱼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得出这么以下结论:

a.在夏秋季草鱼开口的时候,在钓法上可以随意些,但偏向以钓钝为主,如大跑铅、小跑铅和中山钓法(因为夏秋季通常是钓草饵、玉米、颗粒或者虫饵、所以应钓钝,抓死口);

b.在春季和南方的冬初,草鱼的吃食不是太积极,这是偏向于钓粉饵,在调钓上应以台钓为主,抓钝口;、

在冬天或者鱼不开口的天气条件下,则应有多灵调多灵了。

钓鲤鱼和黑鲩的调法可以和钓草鱼用相同的调法,但在饵料方面,由于鲤鱼是底食鱼类,既有吸,也有吞的动作,和草鱼相比鲤鱼在吃食的时候还多了一个向前拱的动作,先拱旁边的饵屑,后吸吞主饵,因此在钓鲤鱼时往往会选用雾化较好的硬散饵为好!

当然,上面说到的是草鱼的吞食方式对于调钓的影响,其实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水深,不同的开口情况下,采用重饵还是轻饵,是颗粒还是粉饵,雾化好还是雾化差等因素对于调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关于草鱼四季饵料攻略和调钓方法另贴讨论)

3)蓝刀和啄吞

在自然水域钓大鱼,最烦的是蓝刀闹窝,但其实专门钓蓝刀也是一门技术活,有的钓友甚至以专门钓蓝刀为乐趣!

刚学台钓的时候曾经和LP一起去沙田水库钓蓝刀(当时是挂搓饵),但一天下来,我的收获却远远比不上她!问朋友是什么原因,朋友说:钓蓝刀要晚点起竿,女 性钓友由于不专业,因而通常是在第二,甚至是第三动作的时候起竿,因此中鱼的机会自然要大些!但为什么钓蓝刀要晚点起竿呢?究其所以,是蓝刀的吃食方式在 作怪!

蓝刀是群体活动的鱼种,抢食凶猛,而且由于其体型较小,如果饵料太大,蓝刀往往无法一口吞下,于是我们就看到一种有趣的现象:当饵料入水后,会有一群蓝刀 来抢饵,其中第一个抢到饵料的蓝刀会用嘴将饵料推到安全的区域然后再一口吞下!我在和龙水库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将米饭粒扔到水中,一群蓝刀马上就过来了, 然后米饭里在水里沉沉浮浮,过了几秒钟后才被其中的一条鱼吞掉!

钓蓝刀还是小钩细线拉饵钓半水为佳,钓法大致如下:

用一直中号的浮漂,要求翻身要快,02脚线,1-2号白袖钩,用短丝开拉饵,用2.7或者3.6米竿钓半水,水层越深,鱼的吃口越少,但上的鱼越大。

在漂相方面,由于前面都是鱼群追逐饵料的过程,因此浮漂的动作表现是快速的大幅度上升或者大幅度下顿,这时起竿往往是空钩的机会较多,反而是在几次的快速跳动后突然有一个较沉稳(当然幅度也大)的顶漂或者黑漂,这时起竿中鱼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用搓饵钓蓝刀,虽然上的鱼大些,但效果明显比不上拉饵!据此,我分析是:拉饵由于饵料比较松软,粘性较足,蓝刀在啄的过程中只吞掉了边上的散饵,但饵料并没有完全散落,钩子上还有拉丝的残留,因此更适合蓝刀最后一步的吞食动作!

用此种钓法,目前在和龙水库垂钓蓝刀的可达时速百尾以上!小李飞刀曾经在和龙水库白天钓获800尾蓝刀的记录!

根据蓝刀的这种吃食特点,在钓底层大鱼的时候,偏向于用大漂重坠和硬散饵为好!因为蓝刀属于中上层鱼种,如果饵料能顺利到底,蓝刀来抢食的机会就少了!

还有钓友在钓底层鱼的时候,在抛竿前习惯将饵料蘸点面粉,这样在饵料下沉的过程中蓝刀的注意力偏向于散落的粉粒,这更有利于饵料得到底!我的想法是:如果在面粉里加点类似超诱的小颗粒,可能效果会更好!

补充一:关于钓蓝刀应该抓第一还是第二、三动作的问题,我想应该这样去看:

如果窝里蓝刀群数量很多,抓第一动作,特别是钓拉饵时间抓第一动作是可取的,因为这时即便蓝刀没有将钩饵吞进去,我们将它钩上来的比例也会很大;

如果窝里蓝刀的数目不多,或者是钓搓饵,自然还是抓沉稳的下顿或者上顶动作为好!

补充二:关于钓蓝刀如何找鱼层的问题

其实很简单,看浮漂的反应就知道了!

如果抛竿后浮漂翻身下浮正常,稳定在钓目一秒之后才出现鱼讯,说明钓得太浅了;

如果抛竿后浮漂不能正常翻身,出现上顶、拖平或者快速斜拉现象的,说明钓得太深了!

4)鲮鱼的刮口

鲮鱼的嘴型是口下位,也就是说它的上唇是突出的,因此这类鱼在就饵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浮漂先是上下抖动,然后才会拉黑或者顶起!个中原因就是:鲮鱼在吃饵的时候上唇先碰到脚线,导致浮漂上下抖动,然后鱼饵进嘴,鱼转身游走时浮漂拉黑或者顶起!

钓鲮鱼有一种很特别的钓法就是用三叉戟摇粉钓,这种钓法以前常常被人误解,认为有钉鱼的嫌疑!其实用三叉戟钓鲮鱼,只要鱼嘴触线,浮漂就会上下抖动,这时候提竿,钩尖有90%的机会会此种鱼的上唇,而不是挂到鱼的身上。

用台钓法钓鲮鱼,传统的说法是以钓钝为主,比如说空钩调平水反钓2-3目,目的就是让双钩躺底,这样鱼在就饵的时候就不容易触到脚线,出来的动作都是实口!

这种钓法是很有道理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垂钓鲮鱼,硬底和软底的钓法不同,大鲮鱼和小鲮鱼的钓法水不同,深水浅钓法不同也有所不同!

首先是硬底和软底的问题!在硬底,用空钩调平水反钓2-3目的钓法是很理想的,但在软底塘,这种钓法就很难发挥作用了!我曾经在西桥、盛帮、田心等老塘钓 鲮鱼和红眼,挂搓料调六钓二、结果发现上钩中鱼的机会多;还是调6钓2,但改成拉饵,就变成下钩中鱼多了!后改成跑铅,就只能上鲤鱼了,鲮鱼一条都钓不 到!以上例子说明,在软底塘,在调漂方面还是调高钓低为好!

钓大鲮鱼和小鲮鱼在调漂方法上的差别也比较大!半斤以下的鲮鱼,食性还是比较杂的,刮口表现得相对不是太明显,而且吃相相对比较凶,所以无论是硬底还 是软底塘,以小钩细线拉饵钓法为优胜,调法上基本可参考钓白鲫的调法,如调五钓二,出来的动作也是台钓的标准动作!大鲮鱼的刮食方式表现得要明显些, 所以在沙质底钓大鲮鱼,用粗线大钩调平水钓二的传统方法钓效果应说是不错,不过也有例外。

在广宁中村水库,虽然也是沙底,但用这种钓法是钓不到大鲮鱼的,反而是用调六钓二效果要好很多,究其原因,是因为水太深!虽然硬底大鲮以钓钝为好,但由于 鲮鱼的吃食方式是刮而不是吞,因此如果调法太钝,比如说跑铅,很少会出现象草鱼一样的大托票或者大黑漂。

中村水库水深在3-3.5米,在如此水深之下,采 用调平钓2-3的钓法,加上水线脚线在水下的弯曲度,这种钓法相对来说是比较钝的,鲮鱼在刮食的时候很难在浮漂上体现出有效的鱼讯来。相反,采用调6钓2 的方法,在如此水深之下,钩饵和脚线在水底下的状态和在浅水的条件下调平钓2的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浮漂的讯号也就更清晰些了。所以说不同的地方,不通的 鱼情,钓法也要有所变化!

钓大鲮鱼也好,钓小鲮鱼也好,浮漂都不应调得太灵,调得太灵,虽很容易出现黑漂的情况,但提竿往往放空,因为这种黑漂通常是由于鲮鱼撞线所致。

四、补充几点

1、以上,是以台钓钓底为基础进行的分析,对于半水钓法,情况更复杂些,有机会再另外发帖讨论。

2、传统钓法(即死坠和跑铅)和台钓相比各有优劣势!现在很多钓友都是先开始学台钓的,因此在认识上往往认为台钓就是最好的钓法,其他钓法都不值一提!其 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上面说过台钓是静水钓白鲫钓法,因此如遇到水流大,风浪大,水底不平,草鱼鲤鱼鲶鱼等其他鱼种较多的情况,传统钓法反而能显示出其优 越性来!

有的老塘,滑口鱼比较多,通过调灵或者换细钩细线或者钓离底的钓法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这时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改用较钝的跑铅钓法,往往能取得不俗的收获!休闲钓友参加竞技比赛,有时候采用跑铅钓法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钓行程是什么意思?台钓怎么钓行程?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文章说台钓在钓行程应该怎么怎么样,也有很多钓友在聊天的时候会提到钓行程,那么台钓当中的钓行程到底是什么?对我们钓鱼有什么用,以及需要注意些什么事项。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解答你的疑问,跟大家说说台钓技巧中的钓行程。

1、什么是钓行程?

行程的饵料从入水到落底静置的整个过程中,饵料会完成三次下摆动作。第一次下摆是在饵料入水后并带动上方钓组缓缓下落直至浮漂翻身的过程,接着铅坠开始缓慢下沉并带动子线完成第二次下摆,最后铅坠到位与浮漂达成平衡点时,剩余的子线部分会接着向下摆动,直至双饵落底后轻轻回弹再次让铅坠与浮漂达成平衡。而台钓技巧中的钓行程,则是在行程过程中产生的吃口。

2、钓行程和钓浮有什么区别?

钓鱼新人很容易把钓行程和钓浮搞混,其实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我们常说的钓浮一定意义上就是除钓底层外的钓定层,它是建立在鱼情稳定的基础上。经常钓鱼的朋友都了解,鱼体在不适应水情、产卵期、缺氧时或出现身体不适等情况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离底的表现。而钓行程是指从浮漂入水翻身站立开始到浮漂下降到设定的钓目为止的全过程,是在鱼情不稳定、鱼层乱、鱼口乱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应对办法。让饵料不断缓慢下落,恰恰可以激发起它们摄食的欲望。

3、行程钓法是否需要抛满竿?

我们学习的很多台钓技巧、钓法的时候都有讲过抛满竿的弊端。例如抛满竿后容易时窝子做得越来越远,导致最后够不到钓点无鱼可钓,或线组打满中鱼提竿时,未留过多的余地,容易造成脱钩跑鱼等情况。若使用软粘饵料诱鱼的话,则可以抛满竿,让饵料完成最大半径的摆幅以刺激鱼类摄食。否则在使用行程钓法时,不建议大家把竿抛满,并且一定要控制抛竿频率,如果抛竿频率与节奏跟不上的话,基本上可以直接认定为钓法失败。

从个人多年的垂钓实践看,渔事中的高难度活儿应算是钓行程,它既要求钓鱼人要具备一定的鱼类学基本常识,又要求垂钓者要有过硬的台钓基本功,其技术含量较高、掌握难度较大,没有长时间的历练和经验积累是很难得心应手的。

冬钓轻口鲫鱼的方法,谈鲫鱼若干漂相与应变技巧


立冬之日,也预示着进入冬季。初冷时节气温影响着水温的下降变低,大鲫鱼的活性同步下降。同时,它的进食也变的更加轻柔。那么漂相也更变的讯号弱小。导致了大鲫鱼难钓的现象。近期作钓普遍就反映了鱼口轻的问题,其实,原因真的是很多。

钓鱼本身就是一个精细的系统工程。在冬季作钓,更要求我们无论在那个组合部分方面,都必须紧跟着鱼的活性步伐走。即围绕着鱼的活性、习性、食性以及它生存的习惯而去充分了解掌握。并且,处处为鱼的吸食便利去开通绿色通道。这样才能更有把握的钓好大鲫鱼。话说:轻口问题什么季节作钓都有发生。其中有各色各样的因素与原因,都能导致鱼的轻口现象。

但尤为普遍突出的就是在冬季与初春时段的作钓。那么再讲之前,必须先扎实的搞明白。无论在钓具配置的各个组合部位,都要搞清楚一个慨念性问题。就是一个灵与钝的观念。不弄清楚的话,那在冬季乃至其它季节都无法钓好鱼。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新手们绕来绕去走不出去的问题。

一、钓鱼配置的慨念性问题

1.主线与子线:铅坠至浮漂一段线即水线(漂至竿稍为风线)。绷直为灵,松弛有弧度为钝。子线则越细越灵,子线越粗则钝。所以,主子线要根据所钓鱼体平衡合理性搭配。找底调漂操作要精细准确到位,才能充分发挥出灵敏作用。

2.浮漂:漂的吃铅量越小越灵。反之,吃铅量越大越钝。漂尾越细越灵,越粗则越钝。所以,作钓中要应地制宜的根据季节、气温、水温与鱼的活性和使用竿的长短合理搭配浮漂。

3.钩子:鱼钩越轻越灵,越重则越钝。同样饵料比重越轻越灵,比重越大则越钝。所以用钩用饵,必须根据季节气温水温与鱼活性食性变化来调整配置。适应鱼类在特殊情况下的需求。

总之:以上三点就是钓鱼的基础慨念与常识。我有关贴子都衬托了这些慨念。了解掌握它们,就能根据季节灵活运用配置。例如:现在虽立冬时节,但气温还在最高20度左右。就以细线组1.0对0.6、钩用海夕袖3一4号、浮漂用小号(1号)吃铅量1.5一1.6搭配,饵料比重中等偏轻。介绍下:100克的谷香味饵加15%左右的四季与60%的轻麸和25%拉丝粉组合成轻饵,作为拉搓饵钓大鲫。窝料自制酒小米配合小散炮。有钓友肯定要问散炮原料?谷物本味配麝香鲫底窝外加20%酒小米。重点是,现在散炮的味型稍微偏大点就行。浓引淡钓是基本原则。但要掌握个浓度分寸,毕竟还不到很冷阶段。

里西湖上空飞翔的都是鸳鸯鸟难得一见

二、冬钓轻口鲫鱼的方法

1.众所周知:冬季温度逐渐走低,势必会影响到水温下降。大鲫鱼的活动范围就会缩小,进食量也减少。那么找鲫鱼窝就体现在逐温上。作钓时线组搭配讲究要细、小、灵。比如:野钓水域1一3两之间鲫鱼。用0.8对0.4一0.5足够。鱼钩选袖2一3号。无小杂鱼骚扰下,择灵敏度高的小号浮漂即:细长身漂型的细尾漂。因为,这种漂能放大吃口信号且漂相清晰。而铅坠轻饵料轻下沉速度就慢,更易起到诱鱼的作用。

2.如果在自然水域的坑钓。钓大鲫鱼时,线组搭配可1.0对0.6就行。打霜再冷时,就0.8对0.4一0.5,那时鱼活性更低了。鱼钩用袖3一4号或伊豆(红袖)4一5号就行。饵料比重要轻,浮漂选择要吃铅量1.5克左右的长脚长尾枣核身的漂宜。因为,如此搭配才能发挥出灵敏的作用。

3.打窝料量要少,饵料需轻且状态要好,味型对鱼口。最佳是麝香酒小米打窝。因为,鲫鱼费神的几粒几粒的吸食,但又吃不饱也不愿离开,就起到了留鱼久的作用。而用粉饵颗粒物打窝。打多了鲫鱼易吃饱,吃饱后就散开游走了。钓饵需轻且状态要好,即松紧雾化得当。味型需对鱼口,才能刺激鲫鱼开口食饵。

4.逗钓钓法为上,鱼口确定钓目。作钓中要使用逗钓钓法,以死饵变活饵吸引鱼食饵。至于钓目,一定要随鱼口来上推下拉漂的目数来确定。通过浮漂上推下拉的钓目修整,改变双子线钩饵在水底的弯曲状态。直到中鱼的那一目黄金点。这就是常言道的抓口。

总之,除了其它的精细搭配。一定要记住:鱼口是千变万化的。这个小时好,并不代表下个小时就好。要及时跟随鱼口修整钓目抓口。因为,鱼口会随天气和气温与水温的影响或者环境影响而产生变化。千万不要干等。钓鱼没有一成不变的钓目。或者一成不变的调目。

三、冬钓鲫鱼若干漂相与应变技巧

1.当遇到漂相缓缓上升半目,但无小钝口。或者又缓慢下沉。修整办法就下拉浮漂验证。还是无效,就证明与钓饵的大小和状态有关。就调整下饵状态和挂小饵并揉搓一下。最后还有个办法就是剪铅修整下调目。

2.窝中有鱼星,就是不食饵。一是重新开饵变化味型。二是剪铅修整调目,调高钓低。如果,无意提竿中鱼或锚鱼上来。就先修整下钓目,无效后就剪点铅,修整下调目。又如:钓目无论钓灵或钓钝都无口。而水下有鱼,就剪铅修整下调目,再重新找口。

3.漂相反映缓顶即钝,但提竿不中鱼。基本上是饵料状态出问题了,不是偏硬就是比重偏大。要及时调整下饵料状态。饵料比重大是最易出错的毛病。冬季鱼口轻鱼根本吸不动。

4.漂相直接一个下钝。除了小杂鱼原因。可上推浮漂一至二目直接调整。

总之,冬钓鲫鱼还有许多原因造成不中鱼。比如:用钩过大或钩重过大,有漂相但不中鱼。又比如:调钓目固守不变。认为前几天钓的好,今天咋就钓不好。岂不知,那怕在正常的上鱼中,有时也会停口变口的。鱼口就是这样,无时不刻的始终在改变。所以,要学会擅于随着鱼情鱼口去转变。说实话:我在作钓中往往鱼口改变了,而二至三竿都抓不住,我自己都笑出声了,直赞鲫鱼聪明。当一旦找准了漂相上那个中鱼的黄金目点,这才是台钓中找口中鱼的真真乐趣。毕竟,太有刺激感太有趣了。

最后:着重补充下:冬钓鲫虽然鱼口轻。只要你各方面都做到位了,剩下的就是找鱼窝(钓位),这个前贴已有讲。在作钓时抓口,一定要抓不显眼的半目有力下钝。建议新手们还是调几钓几为宜。比如:调3钓3、调4钓4等等。啰嗦的聊到此,也是技法贴终止篇。因为,其它的查看下都有了。谢谢众钓友的一贯的支持!

祝:钓友们大鲫大鲤!祝:社区越办越好!

西湖镇贴

鲤鱼索饵漂相与提竿时机的技巧介绍


野生鲤鱼因其狡猾、力大、味美,深受钓鱼爱好者的青睐。春末夏初至中秋,是江河、水库、湖泊的鲤鱼的摄氏旺季,也是垂钓野生鲤鱼的良辰吉日。鲤鱼摄食很杂,动植物饵料都吃,喜欢贴底逆水游弋觅食,很少在一处逗留,而是反复洄游索饵。

其吃饵特点为试探性地用触须碰饵、吻触或御吐,反复二、三次,确认无疑后才吞下,在浮漂信号的反映为左右摇晃,然后浮漂眨(顿)一下沉没水中或卧漂 (平漂)。这表现出野生鲤鱼的聪明机警与狡猾。根据多年垂钓鲤鱼的实践,谈谈鲤鱼摄食方式与提竿时机,灵活应对,防止或减少跑鱼的体会。

鲤鱼索饵漂相与提竿时机:

熟玉米粒、红薯粒、面食饵,鲤鱼咬钩时,浮漂信号缓慢沉稳,力量强烈,其摄食方式计16种:

1、鲤鱼咬钩的通常方式,先是次数不等地点动,或间歇式停顿后再点动,接着浮漂下沉1-2目,又上送1-2目,边沉边送边位移,等位移后适时提竿比较 可靠。若开始下沉即提竿最容易滑钩跑鱼。因此刻饵钩还在鱼唇边缘,且鱼嘴呈开启状态,此时提竿不是拉空钩,便是滑钩;当浮漂出现位移状态,此时饵钩已进入 鱼嘴较深部位,且呈闭合状态,故提竿恰到好处。

2、鲤鱼索饵时,原地不动,浮漂上反应微乎其微,视力差者往往难以察觉,但无意提竿时,犹如钩住树桩或湖底,此种现象出现的不多,俗称鲤鱼打桩。钓者只要思想集中,两眼盯住浮漂的反应,经常处于戒备状态,一般可以应付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出现(海蛇船艇,享你所想)。

3、鲤鱼索饵多为吸吐,当浮漂一抖一抖向上送时,往往表明鲤鱼正在啃食。此时,鱼饵和鱼钩还未被它吞在嘴中,不宜过早提竿。当浮漂向上顶(抖)三、四 下后,漂则会被拉入水中,形成黑漂,这表明鲤鱼已将鱼饵吞在嘴中企图拖跑,这时需立即提竿。鱼儿个体越大,它向上送漂越稳,向下拉漂愈慢,这是钓鲤鱼 时浮漂的常见规律。

4、漂梢(尖)左右摆晃,然后,沉漂半目,立刻扬竿中鱼。

5、商品鲤饵特殊的香味伴随着豆饼、菜籽饼的味道诱使鲤鱼放松警惕,大口吸食面食饵料,无意中连饵带钩吞进嘴里。此时浮漂反应,多为不停地晃动,浮沉在一目上下,待浮漂上浮或下沉三目时,便是提竿的良机。

6、浮漂在水面横向移动,若浮漂沉没水中或走漂时,立刻提竿,十拿九稳中鱼。

7、大送漂。鲤鱼也和其他鱼一样,在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摄食的习性也会有重大变化,如本属底栖性的鲤鱼,但它可能循温追食游到水的中上层来,有时出现大送漂,不过它这种送漂的态势,与鲫鱼不同,表现为速度较快十分有力。

8、浮漂猛然拉黑,快速向下顿,沉没水中,立刻扬竿中鱼。

9、浮漂徐徐上升两目后,猛然一个下沉、没入水中,立刻扬竿中鱼。

10、浮漂徐徐向上浮动半目,突然消失在水中,立刻提竿中鱼。

11、浮漂慢慢地沉没水口,河水刚淹没漂尖,立刻提竿中鱼。

12、浮漂突然向上延伸送漂,立刻提竿中鱼。

13、发现浮漂用力抖动几下,慢慢沉下去,立即扬竿中鱼。

14、浮漂先上下颤动或卧漂,此时不能提竿。等到漂倾斜,缓缓沉入水中,稍用点力提竿,一定中鱼。

15、初夏鲤鱼觅食强烈,吃钩猛,反应在漂上快速闷漂。

16、浮漂微微点动,随后打斜,慢慢沉入水中,这是标准鲤鱼黑标,猛抖腕扬竿获鱼。

钓行程


钓行程是相对钓底、钓定层、钓翻身而言,从广义上讲,应属钓浮的范畴,但从狭义上看,又不完全等同于钓浮的一种钓技。

什么是钓行程

垂钓时鱼在水皮到水底之间的水层吃饵,垂钓者会根据鱼的觅食水层来决定钩饵所在的位置,我们把鱼在水皮到底部之间就饵的水层,叫钓行程。

初次接触钓行程的人很容易把钓行程和钓浮搞混,但其实两者有着一定的不同点。钓浮,首先要准确确定鱼的泳层,然后再相对定层施钓,而钓行程是指从浮漂入水翻身站立开始到浮漂下降到设定的钓目为止的全过程。形象地说,就是主抓鱼儿在水面到水底各个水体层面就饵时的吃口,叫钓行程。

从多年的垂钓实践看,渔事中的高难度活儿应算是钓行程,它既要求钓手要具备一定的鱼类学基本常识,又要求垂钓者要有过硬的台钓基本功,其技术含量较高、掌握难度较大,没有长时间的历练和经验积累是很难得心应手的。

钓行程的注意事项

一、适用范围

台钓中,由于饵料的雾化作用和味型等原因容易造成鱼儿上浮和乱层,鱼儿的泳层又一时难以准确确定和定层,鱼层不稳定,鱼儿就饵特点呈现立体状态,上、中、下水体都有鱼口,窝点鱼群密集,漂相杂乱,或者天气等原因造成鱼儿上浮,底钓和定层浮钓都难以有满意的鱼获,上述情况发生后,就要考虑钓行程。

二、线组搭配

钓竿、主线与子线的适配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按平常的适配原则和标准掌握,但是有关子线的长度、漂型等方面有一定的讲究。

⑴.使用长子线:长子线能有效延长钓组在水体中两次钟摆的过程和时间,能给水体中不同泳层的鱼儿创造出更多截口钓饵的机会,从而提高钓手逮获实口的几率;实践中,长子线的具体长度应视钓棚水体深度和钓手的个人习惯而定,个人认为钓鲫鱼以25cm35cm为宜,钓大鱼或钓混养可再增加5cm10cm的长度;因钓行程扬竿作合的时间多,为了尽量减少惊鱼现象的发生,适宜使用切水性好的碳氟涂层的竞技子线。

⑵.使用两头长中间短的浮漂:两头长中间短是指长脚、短身、长尾的浮漂,这种类型浮漂的特点是翻身较快、下沉缓慢、匀速稳定、讯号真实,至于材质方面没有多少讲究;长脚长尾的浮漂控程功能好,它能有效牵制钓组在水体中的运行速度,使钓饵在水中呈活性状态徐徐飘然而落,诱惑鱼儿频频咬钩。

三、饵料配置

⑴.饵料比重要轻:比重轻的饵料浮力较大,下沉的阻力也就相对较大,挂钩后其下沉速度缓慢,能增加饵料在水体中的运行时间,从而增加鱼儿发现钓饵和吞钩的机率;

⑵.饵料状态要好:既不能太黏,又不能太散,既要有一定的附钩性,又要有较好的雾化状态,以钩饵到底后鱼钩上仍有残留饵料为宜。

四、浮漂

空钩半水调平水是钓行程的惯用调漂办法,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浮漂浮力对钓组的有效控制功能,延长钩饵在水体中的钟摆时间,争取更多的时间让钓手捕捉鱼讯语言;若用竿较长或视力不佳,也可调1目左右,但只能调低目不能调高目,否则为了单反面满足你的用竿长度或视力,那么浮漂控制行程的过程就会缩短,钓行程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老手钓行程无需设定钓目,调好漂后直接找底,把浮漂从下向上撸至视目目尖平水即可施钓,新手可采取调平水钓平水或调平水钓半目或1目的办法施钓,这样设定的目的是便于新手有个参照系统,以便在钓事中心中有数、心中有底。

五、鱼讯

钓行程应当立足主抓浮漂站立后和浮漂到位前的所有鱼口,在这个过程中浮漂出现下顿、加速、停顿、点动、横移、上送等六种标准鱼讯语言都应视为吃口,钓手应果断扬竿作合。

六、钓行程的技巧

1.宜拉饵钓,不宜搓饵钓;减轻饵重的目的让饵体在水体中的运行时间增长;

2.宜悬坠钓,不宜传统钓;传统钓难以达到控层的目的;

3.宜短竿钓,不宜长竿钓;长竿钓不利鱼讯语言捕捉,同时手感重,易造成眼和人体疲劳;

4.宜钓控层,不宜钓乱层;一旦中上层吃口减少、底层鱼口增多,要打主动仗,尽量设法变拉饵为搓大饵把鱼控制在底层,毕竟底钓的鱼讯语言和吃口容易把握和捕捉;如果鱼儿的吃口在某一泳层长期较稳定,宜调整浮漂钓定层,减少钓组在无鱼层的滞留时间。

钓行程是种技术活儿,不能照本宣科,钓手要善于总结和应变。

因其本身是相对钓底、钓定层、钓翻身而言,我们常说的钓浮一定意义上就是除钓底层外的钓定层,它是建立在鱼情稳定的水层上,而钓行程是在鱼情不稳定、鱼层乱、鱼口乱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应对办法。

2020冬钓轻口鲫鱼的方法,谈鲫鱼若干漂相与应变技巧


立冬之日,也预示着进入冬季。初冷时节气温影响着水温的下降变低,大鲫鱼的活性同步下降。同时,它的进食也变的更加轻柔。那么漂相也更变的讯号弱小。导致了大鲫鱼难钓的现象。近期作钓普遍就反映了鱼口轻的问题,其实,原因真的是很多。

钓鱼本身就是一个精细的系统工程。在冬季作钓,更要求我们无论在那个组合部分方面,都必须紧跟着鱼的活性步伐走。即围绕着鱼的活性、习性、食性以及它生存的习惯而去充分了解掌握。并且,处处为鱼的吸食便利去开通绿色通道。这样才能更有把握的钓好大鲫鱼。话说:轻口问题什么季节作钓都有发生。其中有各色各样的因素与原因,都能导致鱼的轻口现象。

但尤为普遍突出的就是在冬季与初春时段的作钓。那么再讲之前,必须先扎实的搞明白。无论在钓具配置的各个组合部位,都要搞清楚一个慨念性问题。就是一个灵与钝的观念。不弄清楚的话,那在冬季乃至其它季节都无法钓好鱼。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新手们绕来绕去走不出去的问题。

一、钓鱼配置的慨念性问题

1.主线与子线:铅坠至浮漂一段线即水线(漂至竿稍为风线)。绷直为灵,松弛有弧度为钝。子线则越细越灵,子线越粗则钝。所以,主子线要根据所钓鱼体平衡合理性搭配。找底调漂操作要精细准确到位,才能充分发挥出灵敏作用。

2.浮漂:漂的吃铅量越小越灵。反之,吃铅量越大越钝。漂尾越细越灵,越粗则越钝。所以,作钓中要应地制宜的根据季节、气温、水温与鱼的活性和使用竿的长短合理搭配浮漂。

3.钩子:鱼钩越轻越灵,越重则越钝。同样饵料比重越轻越灵,比重越大则越钝。所以用钩用饵,必须根据季节气温水温与鱼活性食性变化来调整配置。适应鱼类在特殊情况下的需求。

总之:以上三点就是钓鱼的基础慨念与常识。我有关贴子都衬托了这些慨念。了解掌握它们,就能根据季节灵活运用配置。例如:现在虽立冬时节,但气温还在最高20度左右。就以细线组1.0对0.6、钩用海夕袖3一4号、浮漂用小号(1号)吃铅量1.5一1.6搭配,饵料比重中等偏轻。介绍下:100克的谷香味饵加15%左右的四季与60%的轻麸和25%拉丝粉组合成轻饵,作为拉搓饵钓大鲫。窝料自制酒小米配合小散炮。有钓友肯定要问散炮原料?谷物本味配麝香鲫底窝外加20%酒小米。重点是,现在散炮的味型稍微偏大点就行。浓引淡钓是基本原则。但要掌握个浓度分寸,毕竟还不到很冷阶段。

里西湖上空飞翔的都是鸳鸯鸟难得一见

二、冬钓轻口鲫鱼的方法

1.众所周知:冬季温度逐渐走低,势必会影响到水温下降。大鲫鱼的活动范围就会缩小,进食量也减少。那么找鲫鱼窝就体现在逐温上。作钓时线组搭配讲究要细、小、灵。比如:野钓水域1一3两之间鲫鱼。用0.8对0.4一0.5足够。鱼钩选袖2一3号。无小杂鱼骚扰下,择灵敏度高的小号浮漂即:细长身漂型的细尾漂。因为,这种漂能放大吃口信号且漂相清晰。而铅坠轻饵料轻下沉速度就慢,更易起到诱鱼的作用。

2.如果在自然水域的坑钓。钓大鲫鱼时,线组搭配可1.0对0.6就行。打霜再冷时,就0.8对0.4一0.5,那时鱼活性更低了。鱼钩用袖3一4号或伊豆(红袖)4一5号就行。饵料比重要轻,浮漂选择要吃铅量1.5克左右的长脚长尾枣核身的漂宜。因为,如此搭配才能发挥出灵敏的作用。

3.打窝料量要少,饵料需轻且状态要好,味型对鱼口。最佳是麝香酒小米打窝。因为,鲫鱼费神的几粒几粒的吸食,但又吃不饱也不愿离开,就起到了留鱼久的作用。而用粉饵颗粒物打窝。打多了鲫鱼易吃饱,吃饱后就散开游走了。钓饵需轻且状态要好,即松紧雾化得当。味型需对鱼口,才能刺激鲫鱼开口食饵。

4.逗钓钓法为上,鱼口确定钓目。作钓中要使用逗钓钓法,以死饵变活饵吸引鱼食饵。至于钓目,一定要随鱼口来上推下拉漂的目数来确定。通过浮漂上推下拉的钓目修整,改变双子线钩饵在水底的弯曲状态。直到中鱼的那一目黄金点。这就是常言道的抓口。

总之,除了其它的精细搭配。一定要记住:鱼口是千变万化的。这个小时好,并不代表下个小时就好。要及时跟随鱼口修整钓目抓口。因为,鱼口会随天气和气温与水温的影响或者环境影响而产生变化。千万不要干等。钓鱼没有一成不变的钓目。或者一成不变的调目。

三、冬钓鲫鱼若干漂相与应变技巧

1.当遇到漂相缓缓上升半目,但无小钝口。或者又缓慢下沉。修整办法就下拉浮漂验证。还是无效,就证明与钓饵的大小和状态有关。就调整下饵状态和挂小饵并揉搓一下。最后还有个办法就是剪铅修整下调目。

2.窝中有鱼星,就是不食饵。一是重新开饵变化味型。二是剪铅修整调目,调高钓低。如果,无意提竿中鱼或锚鱼上来。就先修整下钓目,无效后就剪点铅,修整下调目。又如:钓目无论钓灵或钓钝都无口。而水下有鱼,就剪铅修整下调目,再重新找口。

3.漂相反映缓顶即钝,但提竿不中鱼。基本上是饵料状态出问题了,不是偏硬就是比重偏大。要及时调整下饵料状态。饵料比重大是最易出错的毛病。冬季鱼口轻鱼根本吸不动。

4.漂相直接一个下钝。除了小杂鱼原因。可上推浮漂一至二目直接调整。

总之,冬钓鲫鱼还有许多原因造成不中鱼。比如:用钩过大或钩重过大,有漂相但不中鱼。又比如:调钓目固守不变。认为前几天钓的好,今天咋就钓不好。岂不知,那怕在正常的上鱼中,有时也会停口变口的。鱼口就是这样,无时不刻的始终在改变。所以,要学会擅于随着鱼情鱼口去转变。说实话:我在作钓中往往鱼口改变了,而二至三竿都抓不住,我自己都笑出声了,直赞鲫鱼聪明。当一旦找准了漂相上那个中鱼的黄金目点,这才是台钓中找口中鱼的真真乐趣。毕竟,太有刺激感太有趣了。

最后:着重补充下:冬钓鲫虽然鱼口轻。只要你各方面都做到位了,剩下的就是找鱼窝(钓位),这个前贴已有讲。在作钓时抓口,一定要抓不显眼的半目有力下钝。建议新手们还是调几钓几为宜。比如:调3钓3、调4钓4等等。啰嗦的聊到此,也是技法贴终止篇。因为,其它的查看下都有了。谢谢众钓友的一贯的支持!

祝:钓友们大鲫大鲤!祝:社区越办越好!

西湖镇贴

手竿钓鱼调漂技巧 三年钓鱼实战经验总结


调漂是钓鱼技法中的精髓部分,只有掌握好调漂技术才能钓好鱼。网上关于调漂的文章和教程非常多,写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大都写得很片面,钓友们东看一篇西看一篇,不能从整体上去理解,以致于最终还是很迷茫。老憨也是如此,在浮标的调钓灵钝上纠结了很多年,直到最近才顿悟。

今天我尝试着把我对调钓的理解写一下,供钓友们参考。我自认为这篇文章是我几年来心血的总结,希望有心的钓友尊重我的劳动成果,通篇看完。写的如果有纰漏,也希望钓友们指正,我也好改正进步。

先说一个关键点:网上的大部分关于调漂的文章,大都不考虑钩重和饵重因素,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钩重和饵重对于找不灵不钝状态来说是很重要的,在钩重饵重不确定的情况下,调4钓2和调几钓几可能并不是不灵不钝状态,下文会详谈。

调漂前,先要确定用什么样的浮标。老憨选漂的思路是这样的:水深和鱼的大小等因素决定了用什么样的钩线饵,钩线饵的大小决定了我们用漂的大小。

浮漂初始状态调钓

1、找到半水状态。

先说说什么是半水以及为什么要半水调漂?半水一般是指距离水底10厘米左右的位置,而并非水体的中间位置。找半水是为了在半水的位置调漂,半水调漂的水线长度和最终施钓时的水线长度是比较接近的,这样可以减少水线长度的变化对调目的干扰。

下面说一下如何找到半水?先把浮漂放入水中看看其露出来几目,然后在钩上挂一点橡皮泥,把浮漂拉沉到水底。然后向上移动浮漂加大水线长度,等浮漂露出来比原始目数低的任意一目时,说明橡皮泥到底了。然后向下移动浮漂10厘米左右,取下橡皮泥后,此时双钩所处的位置便是半水。

2、确定调目(带双钩的调目)。

老憨一般会根据饵重确定调目,调目一般略小于双饵所占的目数,也就是说双饵刚刚可以把浮漂拉沉入水中。例如,13目浮漂,测得单饵重3目,那么我会把调目定在5目。下面我们极限分析法看看这样确定调目合不合理:如果钩上挂仅占0.1目的红虫,那么调目就要确定在0目,挂轻饵调平水,看上去基本合理;如果钩上挂占10目的大颗粒,那么调目应该确定在18目左右了,那就需要换浮力更大的漂了,挂大颗粒换大漂,看上去也基本合理。以上结论是我在调漂桶里试验过的,钓友们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做做实验。

3、确定钓目,让钓组达到不灵不钝的状态。

什么是钓组的不灵不钝状态?为什么要从这个状态钓起?一般我们认为下饵躺底上饵轻触底的状态是不灵不钝。这个状态比较好,从概率上讲是比较适合鱼吃饵的。如果鱼情未知,把不灵不钝作为初始的状态,是比较合理的。

不灵不钝状态钓目的确定,取决于调目和钩重饵重。有一位钓友做过如下实验:

①空钩半水调4目,单钩重3目,单饵重1目,不灵不钝时,漂尾是6目;

②同样的漂和线组,空钩半水调4目,单钩重1目,单饵重3目,不灵不钝时,漂尾是2目;

③同样的漂和线组,空钩半水调4目,单钩重2目,单饵重2目,不灵不钝时,漂尾是4目。

以这个实验为基础推导出了大概的不灵不钝状态公式:【钓目=调目(带双钩的调目)-单饵重(上钩饵下拉漂的目数)+单钩重(下钩和饵已经对漂没有作用力)】。(老憨之所以说这个公式是大概的,是因为这个公式成立的前提也是理想状态,没有考虑到双钩的钩距。钩距过短,永远达不到不灵不钝;钩距过长,需要再延长点儿水线才能到不灵不钝状态。)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计算出大概的不灵不钝状态时的钓目了。

根据鱼情变化调钓

前面说过,不灵不钝只是一个初始的状态,你如果熟悉钓场的鱼情,不必非从这个状态钓起的。调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个最适合上鱼的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去根据鱼情变化调钓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操作方法:

1,如果在初始调钓状态下长时间没有鱼吃食,那么我们首先考虑变化钓目,把钓目变低,这样整个钓组会变得灵一点儿。如果第一招不奏效,那就考虑改变调目,把调目变高,钓目不变或者变低,这样钓组会更灵些。如果上面两招仍不奏效,那么就换小一号的浮漂。

2,如果在初始调钓状态下鱼的吃口乱空枪率高,那么我们首先考虑变化钓目,把钓目变高,这样整个钓组会变得钝一点儿。如果第一招不奏效,那就考虑改变调目,把调目变低,钓目不变或者变高,这样钓组会更钝些。如果上面两招仍不奏效,那么就换大一号的浮漂。

野外台钓找底的方法与实战操作技术


今天,小编总结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钓者关于台钓法找底的一些经验,借此机会分享给广大钓友,希望对大家今后的钓鱼活动能够有所帮助。

一、台钓找底的技巧

我们在进行野外垂钓的时候,找底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找底的时候也对技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对于刚刚接触钓鱼的人们来说,很难掌握好找底的关键所在,常常会由于自身的能力不足而找错位。但是这样的菜鸟也不要灰心丧气,只要坚定信心,多加练习,多向经验丰富的钓者学习经验,就一定可以掌握良好的技术。

1,在台钓找底的时候,先确定目数

在进行垂钓之前,应该先定一下目数,然后搓几个饵团,找底的时候要比之前确定好的目数少一点点。之后将搓饵转变为拉饵,漂子上升一定的高度,差不多一目上下。在这样的时候,如果水下的情况不是特别复杂,在找底的视乎一般都不会有特别大的误差。

2,拉饵找底的时候,一定要是空钩。

半水情况下,先将浮漂调至找底之前确定好的目数,之后就要进行挂拉饵了,仔细看一下这个时候的真实的目数,一旦目数降幅不是特别大,就应该往上走漂,直到漂子达到之前确定好的目数,这样的情况就代表着我们已经找好底了。然后只剩下调灵钓钝的事了。

3,空钩半水找底法。

这样的方法也比较容易,只是限制条件有点多,但是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找底,一般会有非常不错的效果。选择饵料的时候,只是不要使用拉饵,别的种类的饵料都可以选择,但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于目数的改变,用那种类型的饵料其实不是十分重要。

4,重坠找底法。

将重铅坠投入水中以后,可以非常快速的到底,这个时候留心漂子目数的改变情况,铅坠到底之后,调整目数。定好目数之后,挂饵、抛投钩饵进行垂钓就可以了。这样的方式操作起来非常容易,但是效果却往往比较好,适合不是那么追求细节的钓者使用,说实话这样的方法非常的实用。

二、台钓的操作技术

台钓对于钓者的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例如:台钓的过程中要求提竿尽可能的要稳,抛投钩饵要尽可能的准等等这样的技术要求还有很多,在这里不再赘述,所以,如果广大垂钓爱好者想要获得一身令人羡慕的台钓技术,勤加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我们就来详细的说一下台钓的技术。

1、抛竿技术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垂直荡法,一只手握住钓竿,伸向前方,另外的手拿着铅坠。进行抛投的过程中,钓竿要尽量的往上提一点,靠着钓竿的弹性,把坠抛出去,避免回弹以及弯线等情况的发生。

然后我们再来说一下弹提回压法,在有风的天气进行垂钓的时候,为了使得抛投钩饵更加准确,钓竿应该离水面近一点,结合垂钓水域附近的一些情况,先拉弯钓竿的竿梢,然后松开,用这样的方式使得钩饵抛投到钓点。

2、扬竿技术

我们在进行台钓的过程中,提竿的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时机,一般在鱼儿吃饵之后三、四秒的时间,提竿是最好的。进行提竿的时候,动作尽可能稳一点,将钓竿向上提45度,抓好钓竿,抬到头顶之上,然后迅速的将鱼儿拉倒岸上。如果钓到的是小鱼,动作尽可能的轻一点,幅度也应该小一点。如果钓到的是大鱼,钓竿的末端应该离肘部近一点,有鱼讯之后,迅速刺鱼、遛鱼,如果我们在操作上没什么问题,一般跑鱼的情况不是很常见。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钓行程的漂相与实战操作总结》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漂漂技巧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