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饵料配方的搭配原则

2021-01-18

钓鱼这项活动在我国由来已久,钓鱼已经从一种谋生手段,慢慢转变成一种令人着迷的娱乐活动。在众多鱼饵里面,现在商品饵料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了,虽然依旧有很多钓手依旧坚持使用自制鱼饵,或是传统型的动物性虫饵(红虫、蚯蚓及蛆虫等等)。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去刻意的忽略商品饵料的优势,毕竟在特定的水域和鱼情面前,使用商品饵料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随之使用商品饵料搭配出来的配方以及秘方更是多的数不胜数。今天笔者就主要针对商品饵料配方里的成分和简单的搭配原则,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商品饵分类

想要合理的搭配出一款商品饵配方来,就必须要搞清楚商品饵都有哪些分类。

1.中药酒米类:使用药酒或者含有小药、诱鱼剂等成分泡制出来的小米或者其他粮食。主要以小粒径、高味型的特点来起到主留鱼次诱鱼的作用。一款富含酒米的饵料配方,会使得饵球的自重大大增加,通常情况下穿层的效果会非常强。同时如果在主钓行程和接口、截口时并不建议多加酒米,因为会与钓法相违背。

2.颗粒饲料类:把一些鱼维持身体生长所必需的原材料,经过机器加工出来的颗粒状鱼饵,主要是养殖鱼类从小吃到大的基础性饵料。主要在垂钓养殖鱼时进行添加,颗粒饲料本身就是富含各类粮食成分的饵料,它本身其实就是搭配好的饵料,可以直接使用。钓养殖鱼时使用颗粒,就是为了降低鱼类对纯商品饵料的排斥感。

3.手食类:大部分使用膨化处理过的原料,再经过合成,以及机器加工所产出的粉状饵。主要使用时会根据目标鱼的习性来进行味型和粒径的搭配,这直接决定了整款商品饵料配方的使用效果。常规需要考虑的就是雾化性能、持钩性能、味型及穿透力、铺底性、炸裂和崩解速度等等。

4.底窝类:使用粗饲料为主要原料,再加入其它成分,经过人工合成或者加工出来的饵料,富含各类、个形态的粮食型饵料。使用时多是以味型和成分来进行诱鱼和留鱼作用。

5.状态类:为了改变饵料状态所使用的添加剂。

6.功能类:用来增强鱼饵诱鱼效果或者增强鱼饵的适口性等目的的添加剂。

7.钓鱼小药:天然提炼或者化学合成的粉状或者液体。

二、商品饵搭配组成

一般的商品饵配方由四部分组成: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功能饵+小药。下面就简单的来说一说在组合商品饵时,我们要如何配置鱼饵。

1.基础饵:可以使用主要成分为谷物类的手食饵以及颗粒饲料,5至7成均可。

2.主攻饵:主攻饵料使用的是具有独特味型的手食饵,使用的时候主要看我们要垂钓的目标鱼以及垂钓环境和我们需要的味型等因素来选择,1至3成均可。

3.状态饵:根据我们垂钓的鱼种、鱼的活力、鱼所在的水层以及所垂钓的环境来综合判断添加和添加量,要根据具体水情和鱼情来灵活添加,1至3成均可。

4.功能饵:功能饵的使用也是需要综合考虑的,主要是调节鱼的适口性以及增大味型的,这个要谨慎添加,双刃剑的特点非常明显。

5.小药:小药的功能类似于功能饵,主要目的是增加鱼饵的味型以及增强鱼饵的味型和穿透力,典型的双刃剑,用对了锦上添花,用错了那就真的是啥也不说了。

其实每种商品饵的配方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了解了鱼饵以及所垂钓的水域,就能据此搭配出一款合适的商品饵配方了。在此推荐一款姊妹篇《揭开通用型饵料配方的神秘面纱》给大家,希望能对各位钓友有所帮助。

小编推荐

钓鱼初学者必须掌握的商品饵料搭配原则


最近很多刚接触钓鱼的朋友们都在咨询搭配商品饵的问题,随着钓鱼活动越来越普及,每年都有新的渔具厂家如雨后春笋般面世,一些在钓鱼界历史悠久的老品牌在每年也会不断推出很多新品饵料,商品饵的发展本质是为了让大家在钓鱼时能够更加便利,但是随着水情和鱼情的不断变化,尤其常在黑坑池塘钓鱼的朋友们发现很多单款商品饵已经无法满足鱼情的需求,所以也就产生出了五花八门的商品饵料配方和配比公示。今天笔者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搭配商品鱼饵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一些搭配经验,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简单来说,每一款商品饵料其实都具有相当明确的地域特征、季节特征和对象鱼特征。我们在使用商品饵钓鱼时可千万不要认为一款饵料便能打遍天下无敌手。因为随着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天气、水情、鱼情会导致饵料的效果天差地别。所以无论我们是玩休闲钓还是黑坑池塘,甚至是竞技钓鱼比赛,这些只不过是一些场景而已,并不能说明水情和鱼情,所以想要稳妥的钓好每一场鱼,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天气和水情来进行初步判断和尝试,这些知识量比较庞杂,今天还是只说商品饵方面吧。商品饵料的几个重要元素包括:成份、味型、比重、融散性、持钩性等几个部分,我们需要根据前提条件来合理的利用商品饵的这些特性,才能调配出最佳搭配的商品饵料。

1.商品饵料的成份

以经济型养殖鱼类举例,饲养师会根据鱼类生长阶段的不同周期,投放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对颗粒饲料而言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和动物型蛋白质。提到碳水化合物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各类粮食型农作物的主体就能提供这些,而动物型蛋白质所提供的能量会远高于碳水化合物,但是其成本也大大提高。所以颗粒饲料会根据养殖鱼的鱼龄、饲养密度、水质、季节周期来匹配饲料成份。简单说体形越小、水质越清瘦、气温水温越低则对蛋白质类饵料具有比较浓的兴趣;而体形较大、水质越肥、气温水温越高则对清淡的植物型饵料比较感兴趣,我们在搭配商品饵料时同样要根据这些来判断大致思路和配饵方向。

2.商品饵料的味型搭配

面对不同的对象鱼种类和鱼情,我们在搭配商品饵料时确实有相应的侧重点。例如:鲫鱼喜欢香甜小腥味;鲤鱼喜欢甜腥酵香味;草鱼比较偏爱酸酵小香味;鲢鳙鱼喜欢浓重酸香异味等等。在我们搭配商品饵料时,首先就要根据这些已知的大方向来进行合理搭配和尝试,但是切记搭配商品饵料的味型时一定要突出主次,一款主味型最多额外搭配两款辅助味型,千万不要出现大杂烩的现象。

3.商品饵料的比重

在面对不同水情、鱼情和对象鱼种类时,我们需要根据鱼类的习性和应激反映来调整饵料比重。简单来说如果对象鱼并非底层鱼类的话,饵料比重就要满足能够钓浮的需求;而钓底时也并非完全不需要考虑比重,毕竟质量越轻的饵团更容易产生位移,可以让鱼花费更小的力气就能吸入口中。而当我们面对一些鱼类出现应激反映的鱼情时,更要从饵料比重上下手调整,比如发现鱼缺氧浮头、回锅鱼、病态鱼等等。

4.商品饵料的融散性

无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垂钓,千万不要认为雾化越高就越好,可能很多朋友已经被某些大师洗脑了,但是笔者在此一定要强调,只有适当才是真!饵料雾化特性确实对于台钓而言很有益处,也正应了粉饵台钓高频率抛投诱钓结合的钓法特征,但是如果我们面对任何鱼情都过份追求商品饵料雾化的话,往往会适得其反。比如鲢鳙鱼密度较高的水域、小杂鱼闹窝的水域、出现缺氧现象的水域、大多数野钓环境水域、回锅鱼、病态鱼等等,这些场景下如果不能很好控制饵料雾化的话,往往结果都会非常凄惨。

5.商品饵料的持钩性

其实大多数商品饵料都有粘性(除去轻麸、轻粉等特殊饵料),这是由于饵料成份和饵料状态所决定的,颗粒粒径越小的物质,受外力挤压的情况下结构更加紧密,我们便会觉得它粘性更高。其实大多数商品饵都能满足基础的持钩性,只是在开饵手法和打饵手法上稍加注意就能很轻易的改变饵料状态。提示一下,如果感觉太过松散的饵料持钩性差,那就稍稍少加一点点水,给饵料更充分的醒饵时间,然后稍稍打制几下饵料即可。

有关搭配商品饵的小经验,今天就暂时先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哦。

商品饵的搭配原则与使用技巧


大批量生产出的商品饵具有地域、季节上的广普性和对特定对象鱼的针对性。比如一种鲫鱼饵在批量投产前,须经过在不同地点不同季节的上千次实验来检验其效果。因此仅从钓到鱼的角度讲,单一品种的某种鱼饵,只要你选择正确,钓到对象鱼是没问题的,这也是休闲钓友多数都采用一种单一商品饵的原因。

但是,单一品种的饵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季节,针对特定的鱼情、水情又缺乏针对性和应变性,因此无论休闲钓还是竞技钓要想钓的多钓的好,就应善于将几种不同的饵按照内部成分、味型、比重、溶散性、附钩性等方面因素合理搭配,调配出适应当时鱼情的最佳用饵。

内部成分

根据鱼生长需要,商品饵中主要成分有两种: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主要分布在饵料中的动物性原料里,如虾粉、蚕蛹份、鱼粉。碳水化合物主要分布在植物性基础料里,如马铃薯、玉米、小麦等。商品饵中上述物质的含量是不同的,有的偏重于动物性原料,有的偏重于植物性原料,因此,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水域,我们应合理搭配使其各种成分配比适合鱼的需要,才能对鱼更有吸引力。

具体原则

冬春水冷水瘦时,鱼需要蛋白质补充营养,应加大动物性饵料的含量;夏秋季炎热季节或肥水水域,应以植物性饵料为主。

味型

我们知道,不同的鱼种,对饵料的味道要求不同,比如鲤鲫喜香、甜、腥,草鱼喜微酸,鲢鳙喜酸臭。而即使同一鱼种,由于生活水域、饲养方式、垂钓季节等的不同,对饵料味道的要求也不同,因此用单一的饵料很难适应鱼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象高级厨师一样学会调整好饵料的味道,这也要求我们很好的搭配各种饵料。

比重

商品饵为了适应垂钓不同水层鱼的需要,将饵的比重分成轻、中、重三种状态,但若我们简单的认为钓浮鱼就开一种轻饵,钓底就需要大比重的饵显然是过于武断,有时候钓浮的饵中也需要有一些稍重的成分进行添加,同样底钓饵也需要添加一些轻饵进行调整。

溶散性

竞技钓出于诱鱼的目的,要求商品饵有一定的溶散性,在钓手连续抛竿的动作中制造一个饵料雾化带,但钓浮、钓半水、钓底对雾化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也要求我们对溶散性不同的几种饵进行合理搭配。

附钩性

适应不同水层不同大小鱼情的需要,要求饵料在钩上留有一定数量的残留。这也要求我们将溶散性和麦蛋白纤维含量不同的几种商品饵合理调配,才能制造出在钩上有合适残留的饵料。

上述几种原因,内部成分和味型是指饵料的化学状态,后三种是指饵料的物理状态。饵的物理状态同化学状态同样重要。有的新钓友非常重视饵的化学状态而轻视物理状态是非常错误的。

那么,究竟如何将各种饵料进行搭配才合理?

第一,确定饵的动植物含量的比例。原则是水冷水瘦或钓幼鱼应适当加大饵中的动物性物质比例,反之应减小或不添加动物性物质。

第二,确定饵的味型。根据个人所掌握的信息确定以何种味道为主,然后添加一两种其他味道的饵进行调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特殊味道的饵混合可能发生冲突,从而形成一种怪味使鱼拒食,比如草莓味、蒜香味、椰奶味几种味道在同其他味道混合时就应慎重。因此,选择味型必须以一种饵为主,其他一两种调味,切不可让副饵喧宾夺主或将饵做成大杂烩。

第三,合理调整饵的物理状态。此项被多数休闲钓友忽视而却是竞技钓友毕生研究的内容。钓底时,一般要求饵的比重大,中下层雾化。在此基础上,钓糗鱼,适当加大饵的粘性,减缓雾化速度,可适量添加溶散性慢纤维含量多的饵料;

钓底层快鱼应适当增加雾化速度,可在主饵中增加一些雾化较快的饵进行调整。对底钓大鱼还应注意饵中应有一部分颗粒大的成分才能留住鱼。钓定层浮鱼时,基本要求是饵的比重轻、雾化快、颗粒细,使鱼能较长时间停留在一个水层,因此应选用几种有这样特点的饵料进行搭配。在制作拉饵时,还应视请添加拉丝粉等调整纤维含量。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