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为何难钓大鲫?如何解决呢

2020-01-27

要说盛夏钓鱼,喜忧参半,天气好了鱼的活性足,但是天气一热,鱼群都躲在深水里,浅水区愈发不好上鱼了,也有钓友说,那我就钓鲫鱼,也不守钓大物,总可以了吧,遗憾的是,夏天越热,能钓上的鲫鱼越小,甚至有钓友说,盛夏无大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鲫鱼是出了名的口脏、好钓、易上钩,但是,大多数钓鱼人,可能积年累月下来,钓上野生大鲫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且要有兴趣统计一下,会发现,就算偶有大鲫中钩,绝大多数也是在春秋二季钓上岸的,甚至就是冬季也能时不时钓上几条大鲫鱼,唯独夏季。

尤其是盛夏,上大板鲫的几率真的非常低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1、鲫鱼喜阴避光,这是生理习性;进入盛夏之后,要么就是晴空万里的高温,要么就是闷热的高温天,鲫鱼的体型整体偏小,所以大部分都喜欢游曳在浅水区,但是大体型的鲫鱼,对新陈代谢带来的脂肪消耗,比小体型鲫鱼要严重,所以多会躲避到深水区,多数钓友都是日间垂钓,所以钓上大板鲫的几率还真的不高。

2、大鲫鱼的体型大,对食物的需求量也大,对躲避的水域环境也有需求,浅水区虽说食物来源充沛一些,但是不利于隐藏,所以小鲫鱼多群居,大个点的鲫鱼,多数会离群,独立觅食、肚子游曳,有时候宁可饿着,也不会轻易随群群栖。

3、大鲫的警惕性非常高;鲫鱼的生长速度,可以算是非常慢的,尤其是野生鲫鱼,尤其是能被称为板鲫的鲫鱼,无不是至少4~5年以上的鱼龄,换句话说,长这么大的鲫鱼,无不是真经百战,甚至有不少都是屡次中钩,因为各种原因脱钩跑鱼,在进食时稍有异常都会放弃觅食,说个个都是老滑鱼也不为过。

4、夏季天气闷热,溶氧不足是常态;鱼的体积越大,对氧气需求越大;体型小的鲫鱼,可以通过游曳到浅水区等富氧的环境,保证充足的氧气摄取,而大鲫鱼,因为体型大,对氧气需求更高,夏天,尤其是整下,溶氧不足是常态,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又为了自身安全,大鲫鱼多会躲藏在深水区,在白天很少活跃,多会在安静的夜间出没;

以上这几个原因,说白了,都是客观的综合因素,而鱼本身又能通过减缓活动来调节自身的消耗,换句话说,昼伏夜出是大鲫鱼的特性,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能跟着这些特性,在钓法、钓点、水深、饵料味型上,做相应的调整,还是有几率钓上大鲫鱼的。

那么,我们需要作出哪些调整呢?

1、夜钓的上大鲫的几率高过白天;既然鲫鱼喜欢昼伏夜出,改为夜间垂钓,这样在鲫鱼活跃的时候,遇见大鲫的几率就会增加,而且盛夏的夜间,水温适宜,环境安静,对大鲫鱼来说,是很适合出来游曳的。

2、长竿钓深,在盛夏作钓,钓点离岸越远,水位越深,不是说浅水完全没有大鲫鱼,但是大鱼藏深水,这个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近岸钓位,一则水浅,二则动静多,声响大;如果钓点太近,动作一大,就容易惊鱼,一般多建议离岸至少8~10以上,才有更大的几率钓上大鲫鱼。

3、水底情况越复杂越好;但凡能上大鱼的钓点,水底情况都比较复杂,淤泥底、酱层底、水草杂乱、乱石底、树根底、桥墩、水闸等,都是水情水底复杂,稍有不慎,就容易挂底的地方,对大鲫鱼来说,越是这样复杂的水底,在遇到危险时,越容易逃脱;把钓点放在这里,中大鲫的概率会更高一些。

4、饵料宁淡不浓,越本味越好;其他季节诱钓大鲫,饵料可以适当的腥一些,比如春、秋、冬季,腥味的饵料,都能给应季的鲫鱼,补充蛋白质和营养;但是夏季不同,不应季不说,还极易引起大鲫鱼的警惕性,所以药酒泡制过的麦粒,或者干脆就是蒸煮过,或者发芽的麦粒,用来做钓饵,效果是最好的。

钓鱼技巧扩展阅读

野钓如何解决跑鱼脱钩问题


野钓非常讲究中鱼率,也非常讲究减少跑鱼率,因为野钓中鱼比较稀少,一天不会有太多口。提升渔获量,无非是增加鱼口,和减少跑鱼两个方面。增加鱼口,有难度,减少跑鱼,这个就简单很多了。所以提升渔获,首先要从减少跑鱼说起。

一、提竿时机的把握

提竿时机的把握跟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就是调漂、饵料、水深。调漂的灵顿关系这提竿时机,调漂灵,提竿可以稍晚,调漂钝,提竿要早一点,不过对于野钓来说,还是比较推荐调钝一点,中鱼率比较高,提竿时机也比较容易把握,有口就可以打。饵料有软硬之分,或者说有容易脱落和不容易脱落之分,使用比较软的面饵,提竿要早一点,晚一点就可能出现饵被吃掉,鱼已经走了。使用玉米啊、蚯蚓啊,提竿就可以晚一点。如果使用嫩草钓草鱼,提竿可以更晚。第三就是水深的问题,水的深浅影响水线的长度,水线的长度影响信号的传递速度,所以深水提竿要早,抓第一口,浅水可以晚一点。提竿时节的把握,有助于提升中鱼率,减少跑鱼率。钓深水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浮漂吃铅要大一些,保证水线被浮漂和铅坠拉直,信号才能正常传递,如果水线不绷直,提竿几乎永远不中鱼,因为信号传递太慢了,甚至鱼老早吐钩,浮漂刚有反应。

二、线组要搭配得当

说起线组就比较麻烦了,线粗虽然不容易跑鱼,但是也不容易上鱼,因为线太硬档口会比较严重。线太细,鱼口会好很多,但是遛鱼又容易心里没底,所以搭配得当基本是最难的。如果钓鲫鱼,线组的大小影响非常明显,线粗了就是没口,所以要懂得取舍。钓鲤鱼、草鱼,大体型的鱼类,线粗点影响不会太大。其实比较好的方法就是使用适中的线,比如1.5,2.0的线,制作成单钩通线线组,配合调性偏软的鱼竿,钓鲫鱼也好,5、6斤的鲤鱼草鱼,都很少出现跑鱼的情况。软杆单钩通线,是钓大鱼的必须装备。

三、鱼钩的问题

以前曾经说过,野钓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鱼钩的选择,其他的装备可以差一些,鱼钩绝对要买好的。可能很多钓友都有这样的经历,提竿的时候感觉挂到什么了,但是没鱼,或者中鱼还没提出水面,鱼就掉下去了,此类情况基本都是鱼钩不够锋利导致的。还要注意鱼钩的大小问题,通常认为鱼钩大小在鱼嘴巴的三分之一比较合适(鲢鳙例外)。还有鱼钩钩条粗细的问题,袖钩应该是最细的,新关东稍粗,最粗的应该是伊势尼之类的鱼钩。个人建议,钓鲤鱼、草鱼、青鱼,粗条的鱼钩结实好用。钓鲢鳙,新关东这类不粗不细的好用,因为钓鲢鳙钩条粗了鱼钩太重,不容易被吸进去,细了又容易被拉直。钓鲫鱼、翘嘴等嘴巴比较薄的鱼类,还是袖钩好用,不容易出现拉豁鱼嘴的情况。

让野钓中的仅有的几口,都能中鱼,渔获自然就会好很多。

小鱼闹钩如何解决?教你几个妙招


夏天到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小杂鱼了,这些小鱼就是我们在夏天钓鱼时最讨厌的东西了,钓饵都没沉下水就被这些小鱼给截走了,基本是饵料撒在哪里它们就吃到哪里,实在是烦人,不但浪费了我们很多饵料,而且钓到的这些小鱼又要放回去,相当于空军回家。那么有没有一些好的方法来应对这些烦人的小鱼呢?下面就来教你几个妙招,能够轻松地应对小鱼闹窝。

一、清淡的饵料

因为小杂鱼喜欢吃粉末状的食物,以及比较喜欢味道重的饵料。所有我们在制作饵料的时候可以增大饵料的颗粒和简单饵料的味道。颗粒大、比重大的饵料可以让饵料更快的沉入水底,让水面的小鱼追不上下降的饵料,吸引更多水底的大鱼。

如果你的饵料是轻质容易膨胀的,那么你可以适当的在饵料里加入酒米,增加饵料的比重。还有就是一般水域的大鱼使用清淡的谷味饵料,大鱼即爱吃,又能避免过多的小杂鱼的使用。

二、调漂

面对小杂鱼比较多的野钓环境,我们可以适当的对鱼漂进行调整,可以参考传统钓的铅坠到底调漂方法。这个时候,在钓鱼的过程中就有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1、铅坠到底后浮漂是很难有所动作的,只有在拉动底下的铅坠时,浮漂才会动作。这样也能够很好的防止小杂鱼的干扰。因为只有大鱼才能够拉动铅坠,小杂鱼是压根拉不动的。

2、加大的铅坠可以让饵料更快的沉入水底,避免饵料浮在水面,都被小杂鱼吃掉。因此也可以一定程度的防止小杂鱼的干扰。值得注意的是,铅坠到底一定要保证子线的长短,一般子线长度不会超过10厘米,子线长度超过10厘米。很容易导致饵料已经被大鱼给吃了,浮漂任然没有反应。

活跃的下杂鱼确实给野钓者带来了很多的烦恼,只有针对小杂鱼做相应的调整,才能在野钓过程中全程避免或尽量减少小杂鱼的干扰,让野钓鱼人在夏天尽情享受垂钓的纯正乐趣。让夏天野钓充满乐趣,而不是全程都在与小杂鱼做斗争。

野外钓鱼时浮漂吃水与子线缠绕如何解决


经常去野外垂钓的钓友会发现这么一个情况,刚开始调漂的时候还很精准,但是钓着钓着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浮漂开始吃水影响到鱼口,并且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悬坠钓使用较细的子线时,很容易出现缠绕的现象,浮漂的走水和子线的缠绕给垂钓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里就说下相关的解决办法。

一、浮漂吃水方面

1、第一个可能就是浮漂在入水之前处于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中,而浮漂入水后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浮力下降进而影响到调目下降,很容易给人造成一个错觉浮漂吃谁了,尤其是使用去壳孔雀羽和芦苇这两种材质的浮漂,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很大。

2、所以浮漂的吃水现象并不会因为浮漂的材质高档就会不吃水,常用的巴尔衫木、芦苇和孔雀羽浮漂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吃水现象,所以在调钓的时候最好把浮漂先放入钓场的水中浸泡十分钟左右,让浮漂适应了水体温度后再进行调钓,这样调钓之后就能够有效避免温度方面的吃水现象了。

3、钓着钓着发现漂目和刚开始不一样就是浮漂吃水后浮力变小影响的,这个时候把铅皮去掉一部分就可以了,另外选用的浮漂尽量是优质的品牌浮漂,做工方面和质量方面会做的更好,有效减少吃水的现象发生。

4、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野外水底状况很复杂,抛投的时候如果偏左偏右或者偏前偏后都可能让钩饵落到坑洼处,或者抛投的时候时而满竿时而不满也会影响到调钓的精准度。

5、其实影响到浮漂的条件因素非常多,最主要的还是垂钓的地形方面,和竞技钓不同水底非常复杂,在半水中调钓好挂上饵之后的钓目比调目低是正常现象,只要每垂钓一段时间就对浮漂进行再次调钓,虽然麻烦但是保证了精确度。

6、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保证抛投的水平,让每次投竿钩饵落点集中,就不会让钩饵时而落到凸起的地方时而悬浮在坑洼中,为了加强抛投的准确性和控杆的水准,选用的钓竿性能质量可以好一点,调性和操控性都要合适。

二、子线缠绕的现象

1、上鱼之后出现乱线是很常见也很令人郁闷的事情,很多钓友在中鱼之后就会瞬间紧张起来,急于把鱼儿提上岸,使用的力度不知不觉的就大了很多,其实正确的做法是中鱼之后要稳定住让鱼儿在水中游动耗费体力。

2、比如说在1米水深的水域中钓得一两的小鲫鱼时,要把鱼儿溜到鱼护处保证鱼体不再扭动就可以了,此时摘鱼就不会因为乱蹦乱跳导致子线缠绕了,当然这只是休闲钓的做法,如果在鱼情快的竞技钓中就另当别论了。

3、拉饵的时候也容易乱线,春钓鱼口比较弱,所以使用的子线很细,在拉饵的时候两条子线会扭到一起,如果不把子线捋顺的话,拉出来的饵料上钩会贴在下面的子线上,会影响到鱼儿吃钩进食,导致上鱼率下降。

4、这个时候最好把子线捋顺再拉饵,用手指把两股交缠的子线给划拉开放在饵盘上再拉饵效果就会好很多,如果缠线比较频繁的话,最好适当的把子线加粗一点,不太影响上鱼就可以了,毕竟多次缠线很是浪费时间,使用的钓线质量要好一点,优质钓线没有记忆力,弹性和韧性也好,能够相对减少缠线的几率。

5、搓饵的时候也容易乱线,不过这倒是好解决了很多,在装饵的时候可以先把下钩的饵料装上,接着再装上钩的饵料,在装上钩的时候松开下钩,上下两个钩自然就分开了,另外提醒一下饵料方面,野外水域中食物比较匮乏,鱼儿虽然对食物不是很挑剔,但是合理的调制饵料状态和味型,是提高上鱼率的保障。

总结

垂钓比较考验一个人的细心和耐心,不管是上鱼好不好还是垂钓流程顺不顺畅都需要用心发现去解决的,只要善于分析灵活变通,没有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

解析浮漂的漂相不清晰如何解决?只需3个技巧


​一、小鱼闹漂所致

这个情况多见于野钓时,如果浮漂在水面上不断上下跳动、左右摇摆,把感觉要上鱼的真实鱼口漂相都掩盖掉了,以至于根本无法抓到好时机,那么很可能就是小鱼闹漂了。大家想象一下就可以理解了,这是小鱼遇到美味的饵后争抢所致。

​二、2个解决办法

怎么解决呢?第一个方法可以在饵料上下手,把饵料处理得稍硬一些、雾化小一些、味道再清淡一些,如此一来只从饵料上就会滤掉很多小鱼。第二个方法可以从调漂上下手,用调低钓高的方法,调成平水后钓3目左右就很合适,要是调了4目了,就再往上钓,钓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以此保证子线在水下呈松弛状态,这样即使有小杂鱼碰到鱼饵也不会马上出现漂相,可若是大鱼咬钩,那漂相就会很明显。

​三、其他原因导致的鱼口弱

如果发现漂相很轻柔,很软绵,这就要考虑是天气、水质或其他的问题了,怎么讲呢,因为这些原因都会导致鱼的吃口轻柔,因而导致漂相的轻柔。这样的漂相会让我们基本看不到,就会错过不少上鱼的机会。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呢?与上面2个办法反着来就行,饵料上调得软粘一些、雾化大一些、味道也浓一些。调漂要调到灵敏,让整体吃铅量变小,轻口的鱼再咬钩就会让漂相更清晰,鱼拉起来也就更轻松。还可以把线组也放小,也是增加浮漂灵敏度的办法。

钓青鱼常见的2种情况:不吃饵和切线如何解决?


青鱼因为体型比较大,遛鱼的时候会非常过瘾,很多钓鱼人都准备把青鱼作为对象鱼,想要在博大鱼的时候一展身手,然而却总是天不遂人愿,明明已经从鱼饵、窝料上面花费了很多心思了,却总是效果不怎么好,到底问题出现在哪里呢?其实我们在钓青鱼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会遇到青鱼不吃饵和在中鱼之后遛鱼时断线的情况,下面我们就针对这2个问题来详细讲解一下。

一、青鱼不吃饵该怎么办?

导致青鱼不吃饵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最常见的是这几个:

1、钓点

青鱼更喜欢待在水底安静处,因此,应将钓点选在水域中环境清幽且有深度的区域。若是水下有乱石堆积并且还有密集的螺蛳、河蚌及砚子,那么这是垂钓青鱼不错的钓位。另外,水库、湖泊的堤坝处及深水湾处,也是不错的钓位之选,建议将水深控制在3-8m之间。

​2、打窝

青鱼体型很大,而且行动缓慢,因此一定要打重窝。但须注意:由于野生水域小鱼数量很多并且行动快速,在打窝后会快速进入窝点抢食。所以建议大家将颗粒大的饵料混合到窝料中,如:土豆、红薯块等,这样就会令小鱼无法抢食,只能干瞪眼了。

钓青鱼时,除非鱼口很好,不然是无法出现1窝3条及以上的青鱼,因此当钓获1-2条青鱼后,及时进行补窝,然后换窝进行垂钓。

3、用饵

大部分钓友习惯使用螺蛳垂钓,可以获得不错的钓效。所以接下来分享个螺蛳挂钩的技巧:先用尖嘴钳将螺蛳盖外表所露出的壳取出,然后沿着螺蛳盖,用斜口钳剪去约2mm的壳,露出盖后的螺蛳肉,然后用钓钩将其钩住,此时螺蛳由于受伤在进入水中后,体液会扩散至很远,对青鱼有很高的诱惑力。

二、钓青鱼总被切线,该如何应对?

1、线组搭配不合适

应采用硬调性长竿搭配粗线大号的钓组搭配;一般情况下,钓竿长度不得低于6.3m,钓线应采用线径0.55mm或者4号,且拉力在7kg以上的钓线。钓钩虽对型号没有要求,然后钩条一定要粗壮,钩门一定要宽,这点很关键。

2、投竿过满

大部分钓友在垂钓时习惯抛满竿,但是在钓大鱼时投满竿易发生切线现象,这时由于在投满竿以后,风线和钓线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上,那么在大鱼咬钩后,是无法将钓竿提起的,因为也就无法利用钓竿的腰里进行遛鱼以及保护钓线,所以易发生断线现象。

黑漂了却无鱼上钩是什么原因,该如何解决


钓鱼时发现黑漂了,但提竿却总是不中鱼是为什么?关键问题在这里。

黑漂了鱼却没上来,这种事对钓鱼人来说是听者伤心见者流泪呀,那可不就是嘛,前期费了那么多的力,不就是为了那黑漂的一瞬吗,那黑漂的一瞬不就是为了上一条大鱼吗,可漂黑了鱼没上,好生气人呀!怎么避免呢?

一、遇到高密度的鱼了。

如果我们无意中钓到了高密度的鱼窝,就免不了会有鱼撞线、碰线、蹭线的情况,如果此时咱们的钓目较低,比如2目、3目这样,就会让线组因被撞而出现钓目下沉的现象,特别是挂到鱼身子时黑漂更加明显,此时提竿是不可能中鱼的。

二、遇到老猾鱼了。

滑鱼这种东西,几乎可以说是普通鱼类进化后的物种,与普通鱼完全不能同日而语,这滑鱼会涮口,它具体的操作是要么用鱼嘴碰饵料,要么假吃吸入马上吐掉,要么用尾巴扫钩饵,看起来非常聪明。一旦滑鱼涮饵,浮漂就会动,要是幅度较大,让浮漂的目数下降至黑漂,那咱看到的就是真真切切的黑漂,谁会不提竿呢?但肯定是无鱼的。

三、谈谈解决办法。

更聪明的钓友发现没有,被鱼捉弄都是因为咱的钓目太低,那么调高钓目是不是个办法呢?当然是!上推浮漂2、3目,整体变得钝了一些,但浮漂长了,假黑漂就不管用了。另外较长的钓目会使浮漂的动作、漂相的真实性更加清晰,再遇到看似黑漂的情况,就能知道是否提竿了。

为何说在夏季神仙难钓午时鱼呢


熟话说:神仙难钓午时鱼,那是为什么呢?我们带着问题了解到,据说是由于以下原因:夏季的早晚,气温逐渐下降,被阳光暴晒了一天的表层水迅速降温,并且密度增大,向底层沉降;而底层水的温度比表层水的温度高,密度也小,会向水面上升。上下层水流进行交换后,水下形成了适宜鱼类活动的富氧区,鱼儿活性增加,所以夏季早晚鱼好钓。而正午时,阳光直射水面,表层水和底层水的温差迅速缩小,水体的垂直水流中止,溶解氧也不会被带到下层水域,鱼儿于是在溶氧量相对高一点的中上层水域栖息,活性下降,这就是中午鱼难钓的原因。

上述说法有理有据,似乎无懈可击,但神仙难钓午时鱼的原因真是如此吗?我曾经带着疑问,在中午采用浮钓的方式逐层找鱼,效果并不理想。具体来说,上午10点左右,采取钓逗、飞铅等方法还能有点儿鱼获,但10点-14点却鲜有鱼儿上钩(鲢鳙除外)。众所周知,鱼类是趋氧趋温的水深动物,从其趋氧习性上来看,午时的上层水域中溶氧量相对来说是最高的(缘由有三:阳光的光合作用;水表面微波产生的吸氧效果;水表层的密度小、分子间隙大、含氧量高),可是从其趋温的习性来看,午时表层水温度已经不适合鱼类栖息(渔谚说的夏钓潭也印证了这一点)。奇怪的是,我发现有很多鱼儿在午时水温较高的水体中上层活动,它们不咬钩,又在做什么呢?

试想,若正午时分水底缺氧,鱼儿上浮到温度适宜、溶氧量相对较高的上层水域中栖息,应该有正常的鱼口才对,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午时的鱼儿游进深水了吗?深水不是缺氧吗?如果缺氧,为什么深水也能钓到大鱼呢?这么说来,午时鱼难钓就不是水底缺氧这个原因了。在比较大的水库当中,鱼儿多数还是栖息于表层水之下的,我曾经和钓友们用锚的方式钓上过鱼,但钓获的鱼儿普遍活性不佳,这是否表明还有其他的原因存在呢?

作为一个溪钓老手,我认为午时鱼难钓原因不只是鱼儿趋氧这么简单。我曾经在中午时段经历过戛然而止的黑龙江茴鱼鱼汛,那可是水温只有16℃的冷水溪流,而且是在溶氧量丰富的浪花中垂钓。鱼儿去哪了呢?我终于不堪被问题所困,弃竿不钓,在水边一路寻觅下去,终于在一处一拳深的水草边找到了三五成群的茴鱼。他们或倚草或倚砾石,头不摆、尾不动,似乎沉疴难起,一时间让我思绪万千。还有一天中午,我在六峰湖用手竿钓鲢鱼,忽然发现它与黑斑狗鱼的习性及其相似:水温越高越爱咬钩。鲢鱼喜欢在高水温中追食水体表层的浮游生物,而黑班狗鱼在水温升高时消化速度比较快,猎食更加积极。我忽然恍然大悟:鱼儿在中午突然停口是为了消化食物!

进入夏季以后,水体温度整体上升。在早晚两段时间里,水体温度达到鱼群适宜进食的温度,鱼群就会整体进食,从而出现咬钩的高峰。每天上午10点以后,表层水的温度整体上升,达到鱼儿快速消化食物的上线,因而鱼群游进水体上层之后昏昏欲睡(实则是在水温帮助下消化食物)。由此可知,在夏季,鱼类的生理循环周期明显缩短,一天即可完成进食-消化-再进食-再消化两个循环,这也是夏季里鱼儿生长速度较快的原因之一。

鲤科鱼是温水性鱼类,相比冷水性鱼类来说,他们不具有攻击性,因而咽齿大都退化成一块凸起的骨头,这块骨头是消化道之前的一道门槛。食物被鱼儿快速吸入后再被快速吐出,一吸一吐之间,鱼儿就已确定了食物的软硬程度,可口的再次被鱼儿吸入口腔,不易消化的东西鱼儿会置之不理。鲤科鱼的肠道一般比掠食性鱼类的肠道长3倍,消化道在鱼腹中曲折盘旋,因而消化周期也要更长一些。一般认为,鲤科鱼没有胃,其实鱼类都有胃,只不过鲤科鱼的胃肠是一个整体。鱼儿觅食后,消化系统分泌合成一种消化酶,用于消化食物。这种消化酶依靠水温变化来调节分泌,水温越高分泌量越大。

综上所述,正午十分正是鱼儿机体午休消化食物的时间,神仙自然也就难钓午时鱼了。

钓大鲫,上小鲫,用这个方法解决


小编潜伏好钓鱼论坛已久,看到鱼获战报里总是钓小鲫鱼都看得有些厌倦了,相信钓友们是想钓大鲫鱼的,但每次上的都是小的。。。这也能理解的,虽说都是一个品种的鱼,但大鲫鱼活见久毕竟经验丰富,接下来我们看看钓大鲫鱼钓小鲫有何区别。

钓之前,肯定得想想大鲫鱼一般都藏在哪里?首先深浅交界鱼儿大,我们常说春钓浅滩,就是鱼从深水处向近岸浅水区洄游,趋温、觅食的现象。但不可一味求浅,因为大鱼喜欢在水较深的地方活动,并且有些北方的深山中的水库,水温还比较低,没有进入钓浅滩的好时候。还有记住,大水库里钓小溪,一个水库,往往除了主要的大进水口外,还有很多小的溪水流进来,这些小溪口,往往是钓鲫鱼的好地方,这些溪流从山中带来一些虫子、苔藓等食物;活水处中含氧量较高,鲫鱼喜欢在这里集结。

知道了大鲫鱼藏在哪里,我们就得看看钓大鲫与钓小鲫在钓组合饵料上有何区别。

钓组:钓竿建议选用4.5~5.4米长的硬竿,三七调比较适用,在中鱼瞬间和提鱼出水时鱼不会受到强烈的痛感,不会惊跑窝中的鱼。钓线建议选用0.6~1.2号的主线,子线也宜使用结节力强的,以0.3~0.6号为主,作钓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饵料:大鲫鱼与小鲫鱼的食性不同,小鲫鱼偏爱腥味的饵料,而大鲫鱼喜欢谷物味型的饵料,在给大鲫鱼配窝料和饵料时可以多加一些类似于小麦粒磨成的粉,黄豆粉,玉米粉等天然谷物饵料。

遇到鱼情不好时该如何应对呢?这些方法可以解决


最近许多钓友反应说鱼停口不好钓,有各种原因,比如鱼产卵导致。其实不管在什么季节什么时段,都有可能遇到鱼情差的时候,鱼产卵只是一方面,再比如往后天气热了,水中氧气不足情况会比现在更加糟糕。

那是不是遇到鱼情差就干脆收竿回家了呢?我看也未必。当然根据对象鱼的一些特性,是无法改变的,办法实在不多。但我认为在水库等大中型水域休闲野钓,再不给力的鱼情也会有鱼咬钩,只是多少、大小而已的区别。“没有大鱼小鱼也好。”只要有鱼咬钩就钓得开心,我就是这种态度。

遇到鱼情低迷的时候,我会把主钓鱼种放在小鱼身上,以变应变来应对低迷的鱼情,虽然钓得不多,但每次都钓有所获,少时一两千克,多时三五千克不等。到收竿提起鱼护时,活蹦乱跳的鱼儿总能引来很多钓友羡慕的目光,成就感还是很不错的。

遇到鱼情不好时该如何应对呢?经验如下:

一、钓组配置

受各种天气、水情变化的影响,鱼儿食欲不佳,觅食动力不足,即便开口,浮标动作也不大,原有钓法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候不适合使用长竿,长竿线长钓点远,住往抓不住鱼咬钩的小动作,使用2.7~3.6米手竿即可。

鱼情低迷时,大鱼基本不会开口,主钓目标就是小型鱼,因此使用四六调的竿子手感要好些。为防止有大鱼意外咬钩,我们应选择长节竿为佳,有条件的钓友可以在竿尾处连接一支1.8米长的小矶竿,配多轴承小绕线轮和不超过1.5号的线,在中大鱼时它可比失手绳好用得多。

鱼情低迷时使用0.8~1.0号主线、0.3~0.6号子线即可,但钩子不能大,一旦钩子用大了饵团必定就大,有动作不中鱼就很常见了,我的经验是使用2~3号金袖钩或其他同等大小的钩。

鱼情低迷时,子线要长一些,利用长子线下沉速度慢、摆动幅度大,且有二次下摆动作的特点来诱鱼咬钩。在浮标选择上,要使用1号小型细尾浮标,以枣核型浮标为佳。短竿、细线、小钩、长子线,再加上速拉快钓的进攻性钓法,对付低迷的鱼情会有不错的效果。

二、饵料配制

鱼情低迷时,我们常用的饵料就失去了优势,甚至鲜活的红虫和蚯蚓,也提不起鱼儿的胃口。只有浓腥饵料才有好的垂钓效果。浓腥型饵料在水体中穿透能力强,效果相比清淡饵料要好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利用饵料的味道来诱鱼咬钩但不能打窝,一旦喂窝,咬钩的基本就是些小白鲦等杂鱼。另外,开出的饵料雾化性要好一些,不要过黏,否则就会影响垂钓效果。

三、调钓

鱼情低迷时,鱼儿开口小、吸力弱,浮标基本不会出现大动作。在调钓时就要调灵钓灵,我一般是空钩半水调2.5目钓1.5目,应对低迷的鱼情效果很是不错。

四、钓法

鱼情低迷时,垂钓不宜死守,要拉饵速钓打频率。钩饵到位后,不管有没有鱼咬钩,稍等三五秒钟就应提竿换饵,利用源源不断的饵料味道来诱鱼咬钩。如果使用搓饵守钓,鱼咬钩率就差多了。

18~20厘米或更长一些的长子线,可以使钩饵呈现出动态效果,以利诱鱼。因鱼情低迷,鱼咬钩时浮标动作很小,但吐钩却快,这就要求我们以抓小动作为主,注重快速扬竿。为了能抓住短暂的咬钩动作,竿子要尽量端在手里,以及时扬竿,提高中鱼率。

如果放在竿架上,应把竿子前部架在竿架上,竿把攥在手里,这样浮标出现动作时能抢得提竿先机。如果还是和平常钓鱼一样,竿子全部放在竿架上,在浮标出现动作时再伸手握竿,无疑失去了中鱼的先机。

拉饵速钓时要注意,不能以小钩拉大饵团,如果拉出的饵团过大,势必影响鱼口,减少中鱼率。

垂钓时,根据鱼情的变化来以应变——钓底、钓离底、钓半水,都是应对低迷鱼情的重要环节。有时因岸边水浅水温高,鱼儿不咬钩,我们就要借助钓台在离岸较远的浅水处下竿。同样是浅水,离岸远的水温会比岸边低不少,鱼的咬钩率就高,偶尔还能钓获2斤左右的鲤鱼。

只要我们能根据鱼情的变化,对竿、线、钩、饵料和钓法上做适当调整,总会钓有所获。

钓鱼时发生的空竿现象是什么造成的?应该如何解决


世界上最让人心酸的事是什么?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种答案,就像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但是我想,对于广大的垂钓爱好者们来说,最让人心酸、最让人痛苦的莫过于你满心欢喜的挂饵垂钓,然后等待许久,接着满心欢喜的去提竿时却发现是空竿,根本就没有鱼的影子。

大家想想,是不是很心酸啊?

其实,在垂钓的过程中这种提竿是空竿的现象是常有发生的,大家也不必太过惊讶,太过难过。

只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的进行解决,一切难题必然会得到解决的。

现在,我们就讨论讨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空竿现象,并给大家推荐一些适用的解决方法。

第一、垂钓者自身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从垂钓者自己身上找寻原因。

从垂钓者的角度来说,出现这样空竿的现象无非就是我们在提竿的时候没有把握住时机,提竿早了或者提竿晚了。

遇到这种情况,没有太大的要求,就是需要垂钓者注意浮漂传递的讯息,及时的做出反应。

第二、我们做的垂钓准备的问题

说起垂钓的准备工作,自然是要说垂钓的钓具和垂钓的饵料的。

如果我们在垂钓的时候将整个钓组调的过于灵敏或者过于缓钝,垂钓的时候是很容易出现空竿的现象的。

钓组太灵,一有鱼情就会传递讯息,尽快提竿却发现鱼儿还没有吃紧;钓组太钝,等到鱼情传递到的时候,提竿已经是饵被吃完,鱼儿游走了。

所以啊,一定要把握好钓组的灵敏程度。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使用的钓线,特别是子线,如果子线太粗的话也是很容易出现空竿的,并且钓钩使用不当也会出现,钓钩过大或者过小,都是不行的。

还有就是垂钓的饵料问题。无论是使用哪种饵料,饵料的状态是一定要根据具体的鱼情决定的。

饵料太硬必会出现空竿的现象,饵料太软也会出现,饵料的粘性、雾化效果等等也都会造成空竿的现象。所以,使用时一定要分析好,不要因为饵料的问题造成垂钓空竿。

第三、关于垂钓的浮漂

浮漂是垂钓者的眼睛,垂钓的一举一动都要靠浮漂来决定。浮漂这样的特性,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浮漂时是必须谨慎的。

我们在使用浮漂时,如果没有根据具体的鱼情选择,而是随意的选择太大或者太小的浮漂那么会出现空竿也是不足为奇的。

浮漂大则会传递讯息慢,会造成我们提竿晚;浮漂小又会传递很多的虚假讯息,容易让我们频繁提竿出现空竿。

还有就是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浮漂了,但是在调漂的时候没有将浮漂调整到一个合适的状态,浮漂的目调的太高或者太低也都是不行的,也都会给垂钓造成困扰的。

要想垂钓有个好结果,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根据具体的鱼情做调整。

为什么钓了几条鱼后就没动静了?看老钓友如何解决


十一晚上有位钓友私信光头说:白天钓鱼的时候,刚开始口很好,后来越来越差,为什么呢?光头问了问打窝补窝的情况,最后觉得应该是大群鲫鱼进窝后,窝料被吃光了。没有及时补窝造成的,拉饵里面也没有添加酒米,虽说用的拉饵,但是饵料太少了,对于大群鲫鱼来说杯水车薪,鱼儿没有吃的也就游走了。这个问题我们野钓中经常遇到,今天咱们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钓着钓着没鱼了,或者钓了几条鱼后没口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要从为什么没鱼吃钩,打窝的方式,以及怎么补窝说起

一、鱼儿为什么不吃钩

如果长时间没有鱼吃钩,首先要考虑天气变化,是否因为温度上升鱼儿不吃钩,风向是否改变方向或者风向变小。然后考虑是不是大鱼进窝,大鱼很精明即使进窝后往往也是不吃钩,水浅的时候可以通过看窝点是否有杂鱼跳出水面,水深的时候是否有鱼泡,或者浮漂有细小动作,大鱼太水底游动带动水流,浮漂会有细小动作,来判断是否鱼儿进窝。

也要看看窝点内或者窝点附近有没有鲫鱼泡。如果这几种都能排除,就证明窝内没有鱼。

水广鱼稀、那么窝内为什么没有鱼?因为野钓毕竟不是鱼塘,野外水广鱼稀,鱼儿很难成大群活动(冬季除外)。特别是钓鲫鱼的时候,温度高的时候鲫鱼一般三五成群,多了也不过几十条,很少大群活动。而我们钓鱼的时候可能钓几条后鲫鱼都游走了,虽说也打窝了,也有食物吃,但是鲫鱼并不一定会在窝点长期停留,也不会排着队一条一条上钩。

脱钩跑鱼、虽说我们调钓都很好,漂相清晰,黑漂送漂提竿,但是难免会脱钩跑鱼,(脱钩跑鱼无解,谁也不敢说钓一天鱼没有脱钩过,脱钩跑鱼都很正常)然而跑鱼后很容易引起其他鱼儿受惊,从而引起连锁反应,鱼群游走了!这时候自然而然就没鱼了。

记得看过化绍新的一期视频说的也是这个问题,跑鱼避免不了,尽量减少,没有把握的漂相不要提,跑一条鱼不要紧,跑一窝鱼就麻烦了,因为诱鱼进窝的过程太长了。

鱼情问题、很多新手钓友在没有鱼儿吃钩的时候就着急了,不去找其他原因,总感觉窝料鱼儿吃光了。然后用最简单的方式补救,那就是补窝,造成鱼儿不吃饵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没有饵料。窝料太多的时候鱼儿吃饵料的几率也就下降了。同事补窝由于声音过大,把附近鱼儿也吓跑了。鱼儿从新进窝也需要较长时间。既浪费了窝料,又浪费了时间

鱼儿不吃钩,排除天气外。一般是鱼群较小进窝鱼儿也较少、大鱼进窝后鲫鱼走掉了、或者脱钩后跑鱼动静过大其他鱼儿被吓跑,在没钓几条鱼的情况下窝料过少的原因不多,先找找其他原因,不要一味地打窝。如果鱼群进窝后已经钓了不少,这时候要考虑是不是窝料被吃光了。

二、打窝的方式

我们钓鲫鱼打窝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打窝,直接打窝一般是酒米,由于酒米颗粒较小,打窝后短时间内鱼儿吃不完,再加上用饵料钓鱼,能够持续诱鱼进窝。一种是靠饵料散落和味道诱鱼进窝,如果饵料里面加入酒米效果更好,不管是用搓饵还是拉大饵,饵料不断的入水能够持续的诱鱼进窝。这两种方法不能说哪个好哪个坏,用好了都好,都是不错的诱鱼进窝方式。

钓大鱼是都需要打窝的,特别是提前打窝,打窝方式一般是玉米,不管是哪种味型的玉米还是玉米酒糟都可以。这也是很多钓友包裹李大毛钓大鱼垂钓的方式。那么为什么钓大鱼打了几天窝子然而鱼获也不一定好呢?

这是由于野外大鱼毕竟没那么多,再加上大鱼很精明,在窝内吃食很谨慎,即使进窝后也不一定吃钩。记得前几年有个段子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这都是瞎扯。

很多大鱼都是老滑鱼,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想要骗它们吃钩没有那么容易。这也是野钓大鱼即使在天气气压很好的情况下,一天也没有几口,再加上有时候把握不住,(长时间没有鱼吃钩,很多钓友消磨了耐心,不在专心两眼顶着鱼漂)那么能上岸的大鱼就很少了。

目标鱼是鲫鱼的时候,不能打太多窝子,因为会引来其他鱼儿进窝,比如:鲤鱼,很多地方的钓友是不吃鲤鱼的,说鲤鱼是发物,也不会做鲤鱼,就想钓鲫鱼。但是打那么多窝料鲤鱼进窝很正常。

小水面打窝要精而少,用打窝器定点打窝,不要用手抛窝子,手抛窝子面积太大,鱼儿太分散,用打窝器打窝面积较小,抛竿入水后饵料在窝子里,鱼儿也更容易找到饵料。

在小水面钓鲫鱼不打窝直接用饵料钓也不错,饵料里面加入一点酒米更好。特别是在水温高的时候,饵料的雾化在水底形成窝子。鱼儿进窝后窝料较少,饵料又比较容易发现,更容易吃饵。一般来说不打窝上鱼更快,但是更能考验钓友的开饵方法和抛投准确度。饵料开的好,加上抛投准确不偏不离效果更好。饵料开的不好,不雾化,抛投不准确,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窝点很分散,鱼儿在水底吃饵也会很分散,上鱼也就很慢。

在大水面目标鱼是鲫鱼的时候打窝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大水面大鱼较多,鲫鲤草鳊鲢鳙应有尽有。由于水面太大,打窝少了根本不行,由于水面大,只能打酒米+玉米+菜籽饼混合窝料,定点抛投,只钓目标鱼鲫鱼不太现实。

光头这里也是这个样子,有条大河通航,平时有风的时候水浪很大,过船的时候水浪更大,目标鱼鲫鱼的时候,窝料只能打玉米,每次去钓鱼打玉米+菜籽饼,由于是用6.3米鱼竿,菜籽饼加玉米揉成团比较容易抛投,有时候加一点颗粒饲料。鱼儿吃钩的时候只要鲢鳙和鲤鱼进窝,鲫鱼就收获不好。鲢鳙又不大,鲤鱼挺大但是柴油味很重。

大水面采用不打窝拉饵或者搓饵的方式来诱鱼是不现实的,水面太大,窝料打的少了都不行,只靠一点点饵料散落和味道更不行。

三、怎么补窝

垂钓中补窝和打窝同样重要,那么怎么补窝才会更好?想要补窝效果好,要注意两点,首先不惊鱼,其次补窝的多少。

我们补窝的时候一般是窝内鱼儿明显减少,很少有鱼吃饵,或者已经没有鱼儿吃饵,这时候才会去补窝。那么怎么判断,窝内没有窝料呢?可以通过鱼情来判断。

比如:小水面钓鲫鱼打窝一般酒米在50g-100g,打窝后鱼儿进窝,鱼口很好各种连竿双钩,疯狂上鱼一会后,感觉鱼口明显减少,或者无口,这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鱼群过大,鱼儿过多,窝料越来越少,鱼儿也就散了。

这时候可以补窝,可以选用温和的办法。采用搓大饵,或者拉大饵的方式补窝。也可以挂大饵,饵料外层裹一层酒米,慢慢抛竿不要搞出太大动静,特别是饵料入水声音。打五六竿后,在恢复拉饵。如果嫌麻烦可以用打窝器,最主要的是不要发出太大生意,以免把附近鱼儿吓跑。如果用打窝器补窝饵料不要太多,不要超过50g。

比如:小水面我们早上打窝后,鱼口不太好,稀稀拉拉上鱼,虽说采用饵料钓鱼,但是饵団很小,抛竿频率又比较慢。到了中午鱼口更少,这时候趁着中午时间补窝,这种情况补窝不易过少,因为中午本来就口少,到了下午时间还长,这时候一般补窝50克左右。

比如:在小水面有些不打窝的钓友,开饵开的很多,饵料里面又加入酒米,一整天就在拉大饵(相对于其他人钓鲫鱼拉饵较大),或者搓饵。这种是不需要补窝的,一直保持频率抛竿,不管是留鱼还是诱鱼都是比较持久的。拉大饵团明显鲫鱼较大,过滤了小鲫鱼,这也是很多老钓友在冬季打隔夜窝子,早上去了不打窝子,全天都在用饵料钓的原因。

这个只是小水面钓鱼补窝钓几种方式,对于有些水域或者大水面不一定效果好,但是对于小水面还是不错的。

虽说在大水面钓大鱼,我们打窝较多,有的提前几天打窝,但是有时候还是需要补窝的。

比如:钓大鱼的时候由于已经提前打窝,或者当时打窝较多,一般上鱼后,或者早晨打窝后,已经有所收获,到了下午需要补一点窝子。补窝量要少一点,让窝点一直有鱼但是鱼一直吃不饱,一直能留着鱼在窝点,这样鱼吃钩的几率就会大一点。如果用玉米垂钓,补窝的时候不要用玉米,因为鱼儿吃钩几率太小了,可以用颗粒进行补窝。

比如:养殖水库,或者养殖塘,可以模仿经常投喂饵料饵料落水的的声音进行补窝,用打窝勺子,一次10几粒饵料抛投浮漂附近,进行补窝。假如用玉米垂钓,补窝的时候不易用玉米,可以用雾化较快的颗粒饲料进行补窝。颗粒饲料入水后开始融化,味道也散发开来。通过模仿投喂饲料的声音,和饲料散发出的味道诱鱼进窝。

综合、垂钓中要根据鱼情的变化来补窝,不要盲目的觉得上鱼慢了就是没鱼了,就要补窝。先从鱼情上找问题,在根据鱼情去制定补窝的方式。

不管是钓大鱼还是钓小鱼,补窝都不宜过多,以免造成鱼儿吃窝料不吃饵料,补窝的时候动静不宜过大。特别是在钓小鱼的时候,动静太大很容易惊鱼。即使在钓大鱼的时候补窝也不能把窝料团成团抛入窝内,也是很容易惊鱼,用打窝勺子一次10几粒的方式慢慢补窝。

为何春钓总是空军?4个解决办法


不少钓友在春季垂钓的时候总是会空手而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跟钓友们分享几个解决春季钓鱼上鱼率低的办法,希望对你们会有所帮助。

1.注意水温的变化

在水温受到天气或者是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的时候,会突然呈现上升或者是下降的趋势,这都会使鱼儿的活性大大降低。当鱼儿感受到水温剧烈的变化的时候,大多会忙着寻找那些让它们感觉舒适的水域,所以就顾不得吃食了。如果钓友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在寒潮来袭的时候仍然出钓,渔获自然就不会理想了。

2.选择正确的钓具

无论是垂钓方式还是作钓用具,都需要钓友们在掌握了鱼情之后,再做出具体的选择。如果不观察鱼情,连鱼儿的种类和大小都不知道,就随意的选择钓具下钓,上鱼情况自然就不佳了。

3.使用合适的饵料

好多钓友在垂钓的时候,听说哪位钓友的饵料好,就拿去试试,又听另一位钓友表示这款鱼饵好,也去试试,可试来试去也没试出个什么结果,反而白白浪费了时间。钓友们要知道,同一种饵料在不同水域发挥出来的诱鱼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钓友们要在了解了目标鱼的偏好和就饵动作之后,再选择合适的用饵策略。

4.留意天气变化情况

天气对垂钓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一般来说,春风正好、太阳当空的时候,会有不少钓友愿意出钓,但这种天气如果一丝风都没有的话,对鱼儿来说就有些闷了。所以如果在垂钓的时候遇到了上鱼不好的情况,不少钓友都很难想到这是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的,钓友们要尤为注意。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盛夏为何难钓大鲫?如何解决呢》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如何在夏天钓鱼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