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线是否超号对钓鱼的影响分析

2020-11-28

钓线在钓鱼活动中的重要性有多大?不同的消费人群有不同的理解。很多人觉得线只要结实就行,别的特性怎么样,粗一点细一点根本不重要, 都能钓鱼。而一些钻研钓技、对钓具要求精益求精的钓友,则会认为钓线的使用要恰到好处非要用某种熟悉的品牌线不可,而且是大一号不行,小一号不可。总的看来,休闲钓的钓友和竞技钓的钓友,对钓线的重要性的认识大相径庭。

去年冬季,在苏州渔具展销会上,两位老人拿着几盘拉力很大的0.6号线让我测量。当我说出实际号数时,两位老人感到很惊讶:0.6号线跳到0.8号是正常的,怎么可能跳到1.3号啊?1.3号线的端面截面积比0.6号的多一倍多,自然结实!我对老人说:我有次参加一个小的钓鱼比赛,得到的纪念品是一盘线。商标上写的是0.4号,实测是0.9号,同样是增加一倍多!可是,当时一起参加钓鱼比赛的钓友们都天真地认为,这个线只是有一点跳号,认为实际号数是0.6号。

以前听资深渔具界的人士介绍,市场上80%以上的钓线,包装上标示的数据都是虚的。几乎都是直径数据偏小,拉力数据偏大。当今这个时代,我们不可能期待每个做钓线的厂家都能绝对诚信,况且跳号问题也并不像食品问题那样影响严重,让全社会人都来关注。

跳号的非标准线,在使用中的确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首先,是我们的社会环境丧失了诚信的基础。钓友们不能相信商品包装上标示的数据,不能根据这些数据判断线的品质,不能充分享受垂钓的乐趣。只是对社会环境又增加了不信任感。

第二,是对垂钓活动本身的影响。如果用标准主线配用了非标准的子线,造成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子线强力大于主线,造成断线丢漂的结果。即使不断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使用了粗线,会影响我们对钓线粗细的判断,也会影响鱼的警觉性和浮漂信号。

经常有钓友问我:主线子线是不是必须同一品牌的?不同品牌的钓线能不能搭配使用?我的回答是:主线子线都用同一品牌的线,确实比较安全,跳号的都跳号,不跳号的都不跳号。但是实际情况是,所有品牌的线都能搭配使用,前提是对线的实际号数比较了解,能判断钓线的实际号数。

当然,在购买钓具的新时代,我们能否像去菜场买菜那样带秤去呢?下面,结合多年来专业测试钓线的一点经验,简单地谈谈钓线直径的检测问题。

普通钓友能得到的检测工具,主要是游标卡尺、螺旋千分尺、测厚仪。在这些量具基础上,又衍生出电子千分尺、电子螺旋千分尺。

游标卡尺的精度较低,一般多是0.02毫米和0.05毫米两种。它的测量面是一个狭窄的条状,对渔具产生的压力较大,会把钓线明显地压扁,这样的量具是不适合测量钓线的。

普通的螺旋千分尺,包括电子螺旋千分尺,基本精度是0.01毫米,最高可以达到0.001毫米,这个量具的精度本身可以测量线径的。螺旋千分尺的测量面是一个直径约6毫米的圆面,对线的压力面较宽。但是,螺旋千分尺的测量端面压力较大,千万不要像测量刚性物体一样拧出咔咔声,而是轻轻压着线,再用手轻拉钓线,感觉不费力时测出的数据比较准确。

测厚仪是非常适合测量线径的量具。压力较小且均匀一致,测量端面宽大,测量的数据较准确。0.01毫米的测厚仪价格很便宜,足够渔具店和钓友使用,0.001毫米的测厚仪可用于比较专业的测量。

小编推荐

注意声响对钓鱼的影响


声响、声音不仅在空气中传播,而且在水中也能传播。这就要求我们钓鱼人要尽量避免发出大的声响,以免惊扰人入窝之鱼。要做到控制志声响(或声音)对钓鱼的影响,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一、 要做到小声说话轻步走路:对钓鱼活动来说,还是尽量少说,小声说,绝不能大声喧哗。因为声音大了,鱼儿会受惊,特别是稍大一点的鱼,它们的警觉性很高,听到声响,便不敢靠近岸边觅食。小鱼也是如此。例如某年春季我们单位组织老同志举行钓鱼比赛。开钓后,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连续钓了4条大鲫鱼。可就在此时,我身边的一位钓友突然钓上了一条大草鱼。他未带抄网,我也未带,于是他便大声喊叫求助他人帮忙。带抄网的人持抄跑步前来救急,大鱼是抄到了。可是左邻右舍再也钓不到鱼了。

二、 摘鱼入护国轻拿轻放:钓鱼人的鱼护有长有短,有粗有细,网口有大有小。有些钓友使用的是陈旧鱼护,网口小,又短,每钓上一条鱼总要将鱼护提上岸来,才能将鱼入到护里,然后再将鱼护放回到水底。由于急着钓下一竿,随便将鱼护往水里一扔,扑通一声,势心惊吓正在水不觅食的鱼。这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垂钓,而且还会影响别人钓鱼。

三、 钓上鱼要轻提不要过猛:有的钓友,当钓上鱼后怕鱼跑了,用力去提竿,总想将鱼直接提上岸来。大鲫鱼势必会在水面上扑腾一会才能提上岸来,而这种水面的扑腾声,使正在水下觅食的鱼受到惊吓而逃

大雾对钓鱼的影响详解


雾,是自然界当中再平常不过的天气现象,其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但原则上脱离不开以下几个条件,即:冷却、加湿、递增的水汽含量。我们知道:空气中所容纳的水汽达到饱和后,多余的水蒸气在低温状态下会凝结出来、成为微小的水滴或者是细小的冰晶。当大气中的这种悬浮水汽的凝结达到一定密度,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时,气象学上称这种低空的物理现象为雾。

雾一般可分为辐射雾、平流雾、蒸汽雾和混合雾。与我们钓鱼息息相关的多属于蒸汽雾,蒸汽雾好发于高纬度区域以及平原地区的野外、山区的水塘、河流等自然水体,其形成的条件:水体经白天的阳光全天侯的持续加热,所吸收的热量裹挟在水中。夜晚或凌晨,当冷空气流经水面、与水面上的热量相遇就会形成对流,水中的热汽就会上升,从而在其周边区域形成大量的蒸腾水汽成为雾。

蒸气雾的产生首先要有对流层做为主导,对流的形成路径、最初是自水面闯入近地面的空气中,而后,对流逐渐加强向两头伸延,上可伸入低空云层、下可直达水底。水下的对流不断将泥质底或腐草中的沼气、一氧化碳泛起,让这些物质吸附在水体之中,造成水体严重缺氧。

如果是多年未清底的鱼塘、或者是杂草丛生、污染物经年沉积附着的水质,鱼不咬钩是必然的。即使大雾消散,由于体内的生理调节作用,鱼儿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开口觅食。

相反,在较大的库、湖等自然水域,如果水边无大面积的杂草和较干净的沙石底质,钓鱼则不会受影响,而且,由于对流吸走了水体中的热量,进来大量的氧气,就像闷热的池溏注入了凉爽的风儿一样。水体内的温度和溶氧量达到鱼类生理最适的觅食标准条件,则会引起鱼群兴奋、游向岸边抢食上钩。

许多时候,在大雾弥漫的天气里,在有着厚厚腐草和烂泥的池塘里,有人钓到了好多鱼。但这并不能表明我的上述论点是错误的,当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过境我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遇南方的暖湿气团极易形成大范围的平流雾。平流雾上面往往会有逆流层存在,它压制着雾气团上升的速度,从而保持水面以下温度不会过快流失,而且对流伸延的路径短,只向浅水中充氧而不会引起塘底上泛。这种平流雾的天气现象,一般可持续数小时或十数小时。鱼儿在适宜的水温下往往会开口大咬。而一旦大雾散尽,鱼儿则会随着水温的下降游入深水,鱼口渐停。

实际看来,大雾天气对钓鱼来说有利,关键是钓手不能犯钓点的错误。而且,为了自身的健康,对于有污染源的钓场,大雾天气尽量不要进入其中。

外出钓鱼看天气水中是否有鱼看水色分析


一、出钓看天色:天色,指天气的变化。晴天:气压正常,鱼儿食欲正常,多在岸边游动、觅食。阴天:气压偏低,鱼儿食欲不振,少吃少动,一般在水域的下层游动、觅食。雨天:大雨天鱼儿一般不贪吃,但大雨之后,鱼儿活跃,食欲旺盛,格外好钓。小雨鱼儿食欲较好,雨水下沉缓慢,且水体温度一般变化均衡,垂钓尚行。雾天:大雾、小雾均能钓到鱼,但雾散云开之时,正是钓鱼的好时光。雪天:雪后钓鱼如大海捞针,难钓到鱼。但雪前则易钓到鱼,上钓率高。霜天:俗话常说除霜下东南,只有一日晴,气候突变是很难钓到鱼的。但其他日子均是钓鱼的好天气。风天:一般2~4级的风,是钓鱼的好天气。

二、下钩看水色:水色,是指垂钓水域水的颜色,也包括水的浑浊度。钓鱼最好的水色:首先是褐色、淡黄色,其次是淡绿色、淡青色。这样的水体,鱼儿活动自由,无所顾忌,可以随意、随时摄食,钓鱼可获丰收。不理想的水色:泥浆、过清澈、墨绿色。根据水色能判断有什么鱼:淡黄色、褐色、乳白色,鲫鱼多;青黄色,草鱼多;深黄色,鲤鱼多。根据水色,因鱼施钓,何愁钓不到鱼!

天气对钓鱼的影响有哪些


最近有钓友信得过我,问了些我有关天气对钓鱼影响的问题,我也把自己多年钓鱼经验分享给他了。我自己今年21.还在西昌读大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和外公野钓,从此走上不归路,从那时起寒假暑假都在河边水库度过,到现在野钓也有12年了,这里我就把分享给他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先说明一下钓鱼经验没有绝对的,只能说是一般情况是那样。钓鱼谁也说不准今天这样的天气能不能钓到鱼。觉得我会说废话或者乱说的就不要再看下去了。

(1)夏秋季,白天只要不是闷热低气压,口就不会差,一般夏季都是晚上钓鱼,鱼口7:30-9:30是鱼口最好的时间,太阳出来后口就会变差。晚上钓鱼有月亮是好钓的,说明第二天有是晴天,也说明今晚不会下雨气压不会太低,鱼的开口不会不好,推荐夏季野钓河流还是钓流水。

(2)初春白天出太阳钓浅滩,水草边鲫鱼口很好,夜钓晚上有月亮是不大好钓的,因为初春气温还没有完全提升,白天太阳温度升起来了,看到月亮说明今晚天上云层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温度会下降很快;过了九点草上会有露水,水面会起雾,此时日晚温差变化大,鱼开口会很差。

(3)冬季夜钓要在阴天,云层厚,大气对地球保温作用强,降温慢,温差不大。虽说阴天冷,但是晚上和白天温差不大,鱼能适应,开口比有月亮的冬季晚上好。白天钓鱼出太阳过后连续两天阴天就好钓了,总的来说冬天钓鱼,不能温度变化太大,要么持续出太阳,要么持续阴天都好钓,只是冬天出太阳的天气夜钓不好钓,主要是日晚温差太大,冬季钓鱼,我还是推荐阴天,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像前两天阴天口怎么也比昨天出大太阳好吧。冬天突然出太阳嘛,鱼虽不好钓,但天气这么好,不要在乎钓多少,钓多大,能在山水之间晒晒太阳,放松疲乏的心态,静下心思考今年一年的得失。才是钓鱼人该有的心态。

气压和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天气!天气!天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要记住决定鱼获的第一因素应该是天气,而不是饵料,不管是野钓还是黑坑,只要天气适宜钓鱼基本上用什么类型的饵料都会有鱼问津,在天气好的前提下饵料的优势才会被体现。

适合钓鱼的天气包括三个方面:气压、温差、风

1、气压:适合钓鱼的气压应该是9901005百帕之间,低于990百帕水中缺氧,鱼的反应或上浮或游向深水或在水底缺乏活性高于1005百帕鱼类摄食欲望很低,基本在水下聚集不动,此时频繁提竿锚到鱼的几率很大也很难钓,尤其是黑坑在不开增氧机的炎炎夏日鱼类大部分都会离底,所以此时钓底很难有收获,这也是很多时候看见窝子里鱼星密布但没鱼咬钩的原因之一。

2、温差:温差小于8,钓鱼一定发也不知是谚语还是钓鱼人总结的经验,总之温差最好不要超过8度这个保险值,不同的地区和季节温差不绝对,总之昼夜温差大于10℃和前后几天温差大于12℃鱼一般会很难钓,尤其在春季影响较为明显。

3、风:炎炎夏日中的一丝微风能为水体融进氧气,有了氧气鱼儿必然会变得活跃,风也会为水中生物带来食物,长期影响鱼类会争相抢食;夏季雨前风先至,这段时间鱼类是十分活跃的。

不同饵料颜色对诱鱼的影响


刚接触钓鱼时钓鱼人往往只凭自己的一腔热血去钓鱼,不讲究方式、方法,所以常常是开心而去失望而归。随着经验的积累在垂钓时开始讲究一些方式方法,会考虑垂钓当天的天气、水域的水情、鱼情等因素。其实,饵料颜色在引鱼性上也有影响。下面我们分析五种颜色的诱鱼影响。

一、深褐色、咖啡色的饵料

鲤鱼时属于杂食性鱼类。长时间在水底、河流弯道处等地的淤泥中寻找食物,所以会比较偏爱深褐以及咖啡色这两种颜色的饵料,而经过发酵后的酒糟、菜籽饼、烘烤过得麦麸这些饵料对于诱鱼性效果会很好。

二、黑色、暗红色的饵料

这样颜色的饵料种类较多,例如:猪肝、芝麻、商品饵、螺蛳肉等等,这些类型的饵料有着天然的颜色,对鲤、青、鲶鱼的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三、白色饵料

生活在淡水中的鱼,对白色饵料比较偏爱。尤其是草、鲫、白鲦鱼比较偏爱于白色的饵料。如:大麦、面粉、玉米面调制而成的饵料颜色接近于白色,有着不错的诱鱼效果。而一些有经验的钓友们会在原本不是白色饵料得饵料里加进去一些白粉,给饵料上上色,染成白颜色。在一些水质好的水域以及在水深处钓鱼时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绿色饵料

以小草的颜色为标准的草绿色饵料。可能是因为鳊鱼、草鱼常常以菜叶、青草、树叶等物品为食物的原因,所以草鱼、鳊鱼特别喜欢草绿色这个颜色。知道鱼的这个特点之后,很多厂家会在制作商品饵的时候,在里边放进去海藻、水藻这些绿色的的植物,让饵料的颜色与天然的草绿色相差不大,用以迷惑鱼的,使其放松警惕性,会放心大胆的吞钩,中鱼率会大大的提高。

五、淡黄色的饵料

一般小米,玉米粒磨成粉后是淡黄色的。那么以这样颜色的原料为主饵经过加工完成之后制成的成品饵,在市面上已经源源不断的出现了。使用这样的饵料在水质好的水域里以及水质浑浊的水域里钓鱼时,鱼可以在距离很远的时就可以发现饵料,并吸引它们前来咬钩。而且鲫、草、鳊鱼,这些鱼类也比较偏爱淡黄色的饵料。

刮风的天气对钓鱼的影响详解


刮风的天气对钓鱼是有一定影响的,包括风力和风向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刮风时,水中含氧量,鱼儿游动比较活跃。由于刮风的原因,水中的一些微生物、藻类、浮游植物等被刮到下风口,这些地方就成了鱼儿摄食的地方。所有一些有经验的钓友们常说风不动,鱼不动风动动,鱼动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年四季常刮的风有东风、西风、南风、北风和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西北风。每一种风向、风力对鱼的活动都有不同的影响。

南风、北风最适合钓鱼。夏季刮南风,天气凉爽,碧波荡漾,水中氧气充足,鱼儿活跃,特别是3~4级风最适宜钓鱼。秋、冬季多北风,有些肥水塘的鱼最喜欢北风,钓鱼会有收获。

东风:民间有句谚语:刮东风,雨祖宗。意思是刮东风预兆天要下雨,这时空气的湿度增加,鱼儿不活跃,伏在水底不动,食欲不好。有经验的钓者常说:刮东风,要扑空。如果是只刮东风不下雨或雨过天晴刮东风,钓鱼也会有收获。

西风:西风暴烈,空气干燥,鱼也烦躁,常浮到水面。所以刮西风时外出钓鱼多数要扑空。

风力的影响:若无风,会造成水中氧气不足,鱼儿有时浮到水面,有时伏在底层不动。刮3~4级风时,水中氧气充足,浮在水面的微生物会随风慢慢漂到一边,鱼儿追食浮游微生物,表现活跃,这时钓鱼最好,特别是迎风钓效果更好。风过大过猛,波浪拍打水岸,水便浑浊,同时微生物也随着波浪分散,鱼儿游着吃力,觅食困难,钓鱼效果不佳。加上风浪过大,鱼漂看不清,鱼钩在水中乱晃,更是影响垂钓。当然也有越是风大越能钓到鱼的塘口,这样的塘多半是多年没干涸的塘,微生物丰富,鱼儿轻易不向四周游动,平时这样的塘很难钓到鱼,遇上大风大浪,鱼儿才活跃,才向塘边或水面游动,这时才能钓到鱼。这种现象是常有的。

野钓不同深浅的水域,打窝技巧是否影响鱼获?


大多数钓友都喜欢野钓,户外野钓的魅力就在于不确定性,不知道下一杆是什么鱼,野钓的自然环境也是相当不错的。户外的清新空气,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不确定鱼情都是钓友野钓上瘾的原因。随着野钓的资源减少,野钓找鱼和打窝诱鱼就相当关键,钓友们都知道野钓打窝的重要性,针对不同深浅的水域,钓友们该如何打窝呢?

俗话说:“野钓要想钓得多,必须先打窝”,可见钓鱼打窝尤为重要,野钓面对自然水域,鱼类种类虽多,但却水广鱼稀,钓友们打窝技巧会直接决定野钓的鱼获。钓友们野钓会野钓各种水深的自然水域,针对深浅不一的水域,很多钓友都会忽略水深不同的打窝技巧,从而影响野钓的鱼获!

1.水深打小窝,窝要密量要大

很多钓友野钓都遇到过,打窝之后来鱼,钓上一两条鱼之后,很快就停口或者等很久才有鱼口,鱼口明显慢很多,但你要是抛竿到窝点之外,却有鱼吃饵,而且会比窝点的鱼多。你是否野钓有遇到过呢?尤其是野钓水库这类深水域,这其实跟你打窝有关系。

我们在野钓深水域时,很多钓友都习惯性手抛窝料,尤其用酒米,玉米粒等这类窝料,当水深超过3米以上,窝料抛投过于方式,同时由于流体力学的作用,窝点底层的窝料是相当少,窝料是很分散,这样诱来的鱼也会分散在窝点周围。野钓的自然水域水广鱼稀,钓友打窝的窝料过于分散,鱼儿也会比较分散,作钓起来鱼口就很慢,而且遇到成群的鱼儿,大多聚集在窝料多的窝点周边,很可能出现窝点鱼星多,野钓没有口的情况。

钓友们在水深的水域野钓,窝料最好成团打窝,也可以采用打窝器打窝,窝料更加精准投放钓点,作钓的水越深,打窝的窝料量适当要多些,这样打窝能钓点窝料更多,鱼儿也诱聚到窝点,从而钓获更多的目标鱼。

2.水浅打大窝,窝大量少

野钓资源在日益减少,很多钓友都面临着,可以野钓水域越来越少,很多自然水域的水深都在1米左右,针对这类浅水的水域,鱼通常比较稀少,而且活动水域范围很广,野钓打窝要注意打大窝,最好控制窝料的用量,浅水的鱼少,多打几个窝来回走钓,这样才能提高鱼获,而且浅水的鱼少容易惊窝,很多钓友都不知道,窝点的鱼越少越容易炸窝,鱼越多越不容易惊鱼炸窝。

针对不同深浅的自然水域,钓友们打窝要有所注意,打窝并非窝料随手一抛就完事,坐等鱼儿来吃饵,这种打窝钓鱼的方式,只适合以前到处是鱼的水域。野钓打窝打得好,收获也会有明显的差异,以上是我个人的经验,希望能帮到更多钓友!

鱼饵的软硬度对钓鱼的影响


鱼饵的软硬度是会影响到鱼吸食的意愿的,这除了众人熟知软饵方便吸入的原因之外,从另一角度来看,软饵本身的含水量比硬饵高的,密度上的比重相对也比较高的,当二者大小的一样的时候,用软饵作钓,整体的钓组的残存力自然也会比较小了,再加上饵软方便搓小颗些,小饵是可以减低水中阻力的,这样都有利鱼儿就饵。因此,一般的人都喜欢钓小颗饵的,讲得多是软黏,而少用干松的饵料,就是如此了。另外,软黏饵会延迟饵料的融化时间的,比较能维持下竿后,钓组前后残存力的稳定性的,只要浮标调校准确,这也可以延长鱼儿吸饵可接受残存力的存续期间,提高中鱼率的。

此外,更值得一提的就是,如果改变了鱼饵的味道,这会直接志影响层面,并不是钓组残存力的大小,而是可以直接提升鱼儿的就饵意愿的,也就是提高了鱼嘴的拉力值。这是一种钓组不动、让鱼嘴动的手法了,这种方法针对天候的不佳、索饵的意愿低,或者戒心比较高的滑鱼的时候,常常有奇效的。

如果饵下去之后,久久才有鱼讯或者是完全没讯号的,但旁人却能正常中鱼的话,而你自己也非常相信自己的调钓工夫是没问题的话,那就表示你的饵料味道不适合那口池子了。这情形在职业池里常常发生的,野塘比较少的。要饵料对味,除了就饵意愿提高之外,鱼的戒心也会降低,安全感就会增加了,鱼讯自然就会漂亮许多了。而且人工造作的偏食钓场当然与自然的水域作钓的感觉完全不同的了。我们不能返璞归真、垂钓于天地之间,终究也不是一种福气。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