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台钓与竞技钓的区别介绍

2020-11-27

以前对台钓钓鱼的理论一直都感觉很清晰,最近,与两个平时经常在一起玩的钓友偶然说起台钓灵顿的问题,他们两个一看我阿卢a21硬尾调5目,说我调太顿了,说应该调灵点,调3目或者2目,我感觉纳闷了怎么调3目比调5目还灵?于是就与他们对台钓的调灵调顿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他们都认为调的目数越低越灵,反之越顿,也就是说调5目比调2目顿。我是根本不能接受这种说法的。

他们认为,调得越低,水面上的漂尾越细,剩余浮力约小,鱼吃口时越容易拉动漂,越容易出现顿口,所以灵。

我认为,调得越高,钓组的重量越轻,鱼吃饵时改变钓组平衡所需要的力量越小,所以调高灵。diaOYu007.CoM

他们没办法说服我,我也没办法说服他们,但大家都对调钓的目数比值越大越灵没有歧义,也就是说对调高钓低灵没有歧义。但对调5钓5和调1钓1到底谁更灵却严重分歧。

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查找关于台钓调钓灵敏的理论,重新开始搜索。原本以为他们的观点肯定是错误的,肯定有99%的人会认同调高灵,不认同调低灵。但搜索的结果却令我惊讶,

网上还的确有调低灵的理论,而且还是出自大师手笔。这个大师就是程宁。在他的竞技钓理论中就主张调低灵。台钓传统理论和竞技钓理论在调高灵和调低灵的观点上截然相反,分歧的焦点就集中在这个问题上,另外,台钓的中间目开始调灵顿和竞技钓的归零点也基本是在说同一个东西。

我个人还是觉得,台钓的传统理论中的调高灵没错,因为灵敏的标志是看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看到口,并不是指什么时候能看到中鱼的顿口,说白了,程大师的调低灵的理论实际上是指调低容易中鱼,这个理论饶来饶去其实还是没逃出台钓基本理论中的钓顿容易中鱼,太灵容易出假口的基本观点。

如果单从灵敏度来看,我还是觉得调高灵是对的,调低灵中的所谓灵,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灵敏度,而是指有效顿口,如果把灵敏度定义为中鱼率,那么程大师的调低灵就是完全正确的了。

这个问题网上争论得很多,现在好象也还是各说各有理,虽然我也没查到一个很完美的论述,但通过学习和思考,还是明白了很多以前不太在意的东西,程大师的造诣的确很高,他对调低灵的论述也很精彩,但我希望大家不要把程大师这个灵理解为传统台钓理论中的那个灵敏度,否则你就又误入歧途了。

在回贴中见到还有人没明白我上面的观点,所以将观点进一步总结如下:

所谓"调高灵"与"调低灵"成立的前提不同,这个不同就在于对"灵、顿的理解不同。

如果你认为口大为灵的话,"调低灵"正确.

如果你认为口快,口多为灵的话,"调高灵"正确.

如果你认为口准为灵的话,调钓"不灵不顿"正确.

根据你对灵顿的理解不同,再决定该怎样调整漂的状态,选择调的方向,就ok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精选阅读

钓友浅谈台钓中饵料的状态与介绍


在钓鱼过程中,台钓钓法其开饵的核心技术应该是调整饵料的状态,人不在状态是无法用心劳作的,饵料不在状态鱼是不会轻易就饵或者就饵率不高;目前商品饵的分类大多为四类: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单一使用某类饵效果是不会尽如人意的。

那么,是不是使用了状态饵就有了饵料的状态呢,非也,饵料的状态和状态饵完全是两码事,饵料的状态是指开饵后饵料的雾化、融散、附钩、适口等综合性指标,状态饵是用于调整饵料状态的原料,前一个是事后动态,后一个是事前静态。

一款状态好的饵料,个人认为应该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雾化性好;饵料入水后能从落点到到位后的钓点能均匀形成柱状雾化区;

二是融散性要好;饵料到底后随着入水时间能够逐渐从外到里层层剥落;

三是附钩性要好;饵料要有黏性,雾化和融散的作用在于诱鱼,而附作在钩上的饵料作用在于钓鱼;

四是适口性要好;软硬要适度,尽量做到饵料手感好,不反水、不黏手。

要达到上述条件,从实践中来看主要应掌握好以下开饵技巧:

1、开饵前要熟知预开饵料的特性,了解它的原料合成、味型、比重、形态、饵水比、主攻对象鱼等等;

2、饵水比要严格按比例掌握,不宜凭感觉添加;

3、一次性开饵,切记干了加水、稀了加饵;

4、一次性开饵不宜过多,时间长了其物理性会改变;

5、不能过分搓揉,适当拍打即可;

6、慎用状态饵,特别是量的问题要掌握好,大多饵料作搓饵时是不需添加状态饵的,需拉饵钓时添加状态饵的时候较多;

7、注意饵料搭配之间的比重问题,比重轻的饵料往往颗粒成分少,融散状态就不好,比重过大的饵料,如果不做好搭配调整,雾化性就差;

8、饵料状态是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搓揉过余会成死饵,怕拍打和搓揉附钩性又不强,钓手要临场随机应变;

9、注重饵料搭配的适配性,一般搭配公式是: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有的饵料可以单开,有的是需要根据鱼情、水情进行配置的,相互配置的饵料在味型上尽量注重一致性,雾化状态好的饵料就不要再添加增强雾化效果的状态饵,黏性好的饵料同样也不要再添加增强其黏性的状态饵;

10、成型饵料的保存有讲究,要放在饵料盆内,不宜暴晒,使用过程中注意保持其原有水分,可用干净毛巾打湿拎干后遮盖在饵料盆上。

有人说开饵的重头戏不在状态而在味型,不是说味型不重要,味型的确定本身就包含在开饵之中,味型只能满足鱼儿的单一食性,而状态要解决的是诱、钓合一的系统问题;当然,死饵也能钓鱼,犹如人类崇尚吃熟食,但有的人却偏爱吃生食。

常言道:三年练竿,五年练饵,要开出一款自己满意、鱼儿喜欢的饵料,需要钓手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个人体会,仅供参考。

浅谈脱钩与滑口的区别


再次首先声明一点,本人完全是为了跟钓友们分享、交流一下自己在钓鱼方面的技巧。而不是在这里卖艺,所以希望各位大神不要用鸡蛋招待我。本人是个非常耿直、豪爽的人,喜欢交朋友。所以钓鱼也是为了认识更多的钓友。在此说的不好希望谅解,毕竟交流是免费的、更是我辛辛苦苦熬夜那么累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与其用鸡蛋招待我何不你也发表一下高见,居然用鸡蛋招待我那就证明我说的太差了让你看不上,证明你有过人之处。本人真心诚意愿意请教。好了。言归正传。

脱钩:通常指的是已经提竿中鱼了,而鱼却是从钩子上挣扎又落入水中的才叫脱钩。这个原因我个人认为关键有两点:

一、那就是钩子的钩尖短了,因为是没有倒刺的钩子,如果钩尖短了加上鱼中钩的一瞬间因被钩子刺痛而挣扎,没有倒刺的约束加上钩尖过短是很容易甩脱的。

二、有鱼口提竿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标准的提竿动作应该只是握竿的手掌向上轻轻地抖动一下就行了,就是手掌部分向上抖动,而手腕以上部分不随着手掌部分的动作跟着抖动。这样子的操作好处在于不会因为提竿的力度过大而断线、也不会因为过大的力度加重鱼的刺痛而挣扎、更关键的是你提竿时那个抖动的动作一是可以将钩子上面的饵抖掉、另外一个是钩子随着你的抖动四处碰壁(鱼嘴内部)很容易就刺入鱼的身体而增加命中率;而抖动的力度自己把握。一般只要力度可以刺入鱼的身体就行了。这样居减少了对鱼的刺痛,也可以凭借手掌传递的力度迅速判断出中钩的鱼的大小来控鱼。应该大部分钓友在有鱼口提竿的时候可能都是整只手都在往上举吧?有木有这个动作的钓友啊?呵呵呵呵!

滑口:说的是如果有鱼口你提竿感觉不到鱼中钩,这不叫脱钩,因为你钩子根本就没有刺中鱼,而是又将钩子拉出来了,这就叫滑口。另外还有几个原因:

一、就是提竿过早了,鱼还没有完全把饵吸入口中你就提竿了。这样就导致了空竿。在这里作一下说明。鱼进食是用吸而不是吃,吸与吃不是一个概念,吸相对来说要难一点。

二、也可能是饵料问题。或者是你饵料调的硬了并且是搓饵,这种情况会因为搓饵把钩子包在里面加上饵硬的原因,导致鱼将饵吸入口中你提竿时,会因为饵的硬度不会雾化、随着你提竿的力度饵依然包裹着钩子又被从鱼口里面拉出来了。这样一系列动作也就是一瞬间的时间完成,这种现象叫滑口。所以钓小体型的鱼建议最好用拉饵。拉饵雾化效果好,更容易形成一个立体型的窝,钓鱼的饵料讲究的就是一个比重和雾化效果。

不过世事无绝对,这只是我个人钓鱼的经验之谈,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见笑了。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海竿与手竿的区别详细介绍


海竿与手竿的区别:

(1)甩得远:海竿有充足的储线,并有铅砣、饵团,很容易将之甩到几十米外的水域,经验丰富的钓者可甩至一百米之外。凡是各种大鱼,多栖息于远岸深水区,少在近岸浅水区游动。因此,甩得远给钓大鱼创造了条件。

(2)饵米足,诱鱼力强:海竿多用炸弹钩(组钩),饵料捏成鸡蛋大,乃至拳头大饵团,6~10枚钓饵包在其中,这么大的饵团入水后,自然形成一个诱饵点,远岸的大鱼见到送上门的食物,岂能轻易放过,于是竟相前来觅食,由于饵料多,鱼儿一时难以吃完,有持久的诱鱼效果。加上钓钩多,鱼儿在摄食时常常易于误将钓钩吞下,钓钩多也增加上钩的机会。

(3)大鱼难以脱逃:海竿有绕线轮,上面贮有足量的钓线,并有曳力装置,在钓到大鱼后,可随意地放线、收线,充分发挥绕线轮的长处,并可调整曳力装置,有效地控制鱼儿的冲力,使鱼儿难以挣断钓线。而手竿钓到大鱼,回旋余地少多了,很多时候只能眼睁睁地看到大鱼扯断钓线,甚至折断钓竿而脱逃。

(4)不怕风浪干扰:海竿一般不用浮漂,它是看竿尖或听铃响来传递鱼儿咬钩的信息,只要竿尖上下抖动,或是铃声大作,就知道鱼已上钩,风浪对鱼儿咬钩没有什么影响。另外,在风大浪急时,很多鱼类都沉于深水,手竿就更难发挥作用了。

(5)比较省力:海竿不像手竿那样需要死死盯住浮漂,它由小铃传递咬钩信息,可以保护视力,使人不至于太疲劳,特别是在酷暑高温时节,不必顶着烈日手握钓竿死守之,而可坐在树荫下观察,待其铃响而提竿。另外一个钓者可同时照顾数根海竿,哪根铃响哪根提,可提高上鱼率。

(6)灵活性较大:海竿不但可底钓,也可甩至远方水域,带漂浮钓;不但可用炸弹钩,也可用串钩;不但可日钓,更适于夜钓。

但是,海竿也有些不足,如小铃或竿尖传递鱼儿咬钩信息不够灵敏,常是鱼儿咬死了钩才有反应,因而错过了很多有利提竿时机;不适于在水草稠密区垂钓,因易于挂草;由于炸弹饵料多,需要准备充足的饵料,成本较大。

海竿与矶竿的区别详细介绍


海竿与矶竿的区别:

很多钓友在垂钓自然水面时,常使用抛竿,抛竿成为休闲钓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被广大钓友所接受,并且多次举办了全国性的抛竿比赛,抛竿己被认定为一种钓法,其适用性极大,可远攻,可近取,可博超大鱼,可速取中小鱼,又可钓不同水层,具有很好的广泛性,又有极强的针对性,广大钓友对此极为喜爱.抛竿钓法所使用的工具称之为投竿,投竿可分为普通投竿和远投竿,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海竿和矶竿两种,有些钓友对此认识不清,

1、结构区别:矶竿一般在一节装有三到四个导线环,二节装有二到三个导线环,三节装有一到二个导线环.而海竿每节只有一个导线环.

2、材质区别:矶竿多为碳素竿,海竿多为玻璃纤唯竿.

3、价格区别:矶竿较贵,海竿便宜.

4、主攻对象区别:矶竿适用广泛,海竿次之.

5、品种区分:矶竿种类极多,不但有长短区分,且有软硬区别号数代表,以及含碳量的区别,海竿一般只有长短区别,种类较少。

6、主要功能的区别:海竿因其较粗硬,故适合远投,及攻去体型较大的鱼体.而矶竿因种类众多,即可远投攻大鱼,又可速攻大小鱼,及中近距攻击中小鱼体,且所配合的技法远远多于海竿。

台钓中“钓浮”与“浮钓”的区别详细分析


一、钓组运动的状态不同

钓浮是静态钓,它是指从钩饵入水浮漂的翻身站立、短暂的停顿、下降、反弹、再下降至到位后的定位,也叫运动后的静止,这种静止是二力平衡(浮力重力)后的静止。在钩饵下降的运动轨迹上,一般都是浮漂的自身语言很少有鱼讯语言,在钩饵到位后才会有鱼讯语言。它是钓者根据鱼群的泳层高度而采取的一种以逸待劳的被动垂钓方式。

浮钓是动态钓,它是指从钩饵入水至浮漂的调目到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鱼吃钩,钓者会马上抬杆重新抛竿。鱼如果吃饵,反映在浮漂上就出现运动中的运动(下顿、加速或上送)或运动中的静止(鱼截口),但这个运动或静止是在外力(鱼吃钩)的作用产生的。在钩饵下降的运动轨迹上,浮漂的自身语言随时、任意点上都可能被鱼讯语言所打破。它是钓者人为主动引鱼的一种垂钓方式。

二、鱼讯点的可控性不同

在钓浮的状态下,鱼吃钩的点是钓者根据鱼群的泳层高度人为被动性设定的,是可控的,如:将钩饵这个点设在离底20公分高,鱼群如果吃钩,那么它们就要到这个点去吃钩。而浮钓的时候,鱼吃钩的点是人们根据鱼群的大致泳层范围来推断,至于具体的在哪个点吃钩,是人们不可控的。也就是说,鱼群可能在浮标翻身站立时候吃钩,也可能在浮漂下降的过程中吃钩,又可能在鱼漂反弹的时候吃钩,这样,鱼群要吃钩,在钩饵下降的整个运动轨迹上都可以找到饵料。所以说,钓者只能控制鱼吃钩的大致范围,而不可以控制鱼吃钩的点。

三、调目与钓目不同

我们在采用钓浮的时候,通过试钓找到了当时鱼群的大致泳层,如:确定鱼群的泳层为离底1米左右,钓者可以根据鱼群的泳层来设定调目和钓目。如:调6目钓2目将钩饵定在离底1米高度,这就是钓浮的特征,也就是说,钓浮是有调目也有钓目的。而浮钓是动态钓,虽然钓者可以根据鱼情来设定调目的高低,但在它的整个钩饵下降轨迹线上,鱼随时随点都可能咬钩,这个钓目是人为无法设定的,所以说,浮钓有调目而无钓目,因为你不知道鱼在哪个目数上吃钩,如果人为的硬要设定钓目,要等钩饵到位后再提竿 ,那么这两种钓法就不分彼此了,则浮钓就成为钓浮了。这可能就是有人将两种概念及钓法搞混淆的主要原因。

四、确定方法的前提条件不同

确定使用什么方法是要有前提条件的,是由鱼情来确定的,不是由钓者的意愿决定的。当鱼的密度较大、鱼的觅食欲望积极、通过人为的引诱,鱼群可以被调动上浮追饵,这样的情况比较适宜浮钓,可以发挥动态诱鱼打频率多钓鱼的优势。而在鱼的密度小、食欲差通过频繁的抛钩引诱,鱼群仍无追饵反映等不同时具备浮钓条件的情况下,应该运用钓浮的方法,以逸待劳。

五、 钓者所处的地位不同

前面说了,钓浮是钓者根据鱼群的泳层高度而采取的一种以逸待劳的被动垂钓方式。有此看出,钓者是被动的随鱼群泳层高低而施钓的,鱼群在什么高度,钩饵就设定在什么高度来钓。而浮钓是一种动态钓,钓者可以通过观察鱼情,主动的通过频繁的抛饵来引鱼上浮,来调动鱼群的泳层高度随钓者的意愿,是一种主动出击的施钓方式。

六、钓组的配置不同

钓浮体现的是静中取动,钩饵在下降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鱼讯语言,也就是说,只有钩饵到位后才会有鱼吃钩,由于鱼群的密度低因此它不需要打频率,所以,此种方法决定了它在用杆方面不需要配置硬杆,选用偏软的杆子更能感受手感的乐趣。但浮钓是动中取动或动中取静,由于鱼的密度大上鱼快,因此抛竿提竿的频率要求高,为提高速度快速的将鱼提出水面,选用硬杆效果更好。

钓浮的子线及主线一般按照钓底的号数搭配,一般子线号数占主线的一半,因为线细具有隐蔽性,至于线径要根据鱼的个体决定。在浮漂的选择上也不是很讲究,能钓底的浮漂一般都能钓浮,应该根据临场的鱼情、水情选择浮漂。至于鱼钩的大小一般占鱼嘴的1/2或鱼眼的大小,钩距在2个左右为好。浮钓的子线号数一般要接近或等于主线的号数,子线的线径大切水性差,相对降低下降速度,增加鱼在上层就饵的概率,长度一般配置10-15公分,子线短些出讯号快一些。浮漂的选用也有所不同,要选择长身长脚短尾滑肩的硬尾漂,这种浮漂重心偏下,具有翻身快下降慢适合钓行程的特点,能更早更快的反映鱼讯、减少钩饵的下降速度,增加鱼群的就饵时间。另外,为了增加上双尾的机率,双钩的钩距要大,一般在3个以上钩距为好。再一点,在适合浮钓条件的时候,鱼的食欲较强,为便于鱼的快速就饵提高速度,鱼钩的规格要小,一般占鱼嘴的1/3大小为好,在钓50-100克的鲫鱼时,用2-3#钩为好。

七、追求的饵料状态不同

在钓浮的状态下,钩饵在到位前一般不会出现鱼讯语言,我们主抓的是钩饵到位后的吃口。在这个过程中,不追求饵料的快速雾化和松散,主要追求的是饵料的附钩性,以便保证钩饵到位后有足够的饵料诱鱼,一般以搓饵钓居多。而在浮钓的状态下,鱼的密度高追饵的积极性强,为保证自上而下形成一个立体的诱饵区,留住更多的鱼,在保证有一定的抛饵频率的前提下,必须使饵料保持较好的雾化性和松散状态,这时候以拉饵钓为好,使饵料入水后能较快的逐层雾化脱落,脱落和雾化出现的微小颗粒随水的波动呈现动态,更能刺激鱼的食欲。

八、操作的频率不同

前面讲过,在钓浮的条件下,钩饵自入水至钓目到位的过程中,一般不会有鱼吃钩,浮漂反映的都是自身语言,钓者在这个过程中,不必要提着杆子时刻留意鱼咬钩,可以将杆担在杆架上等鱼上钩,也就是说,钓浮的条件决定了这种钓法不追求频率,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操作模式。而在浮钓的条件下,在饵料追求雾化和松散的状态以外,要保证自下而上有一个立体的诱鱼区,就必须有一个较高的抛竿频率,以保障有源源不断的饵料来维护诱鱼的效果。这样,当钩饵自入水时起,钓者就要捧着杆子紧盯着浮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鱼讯,随时准备抬杆起鱼,这样,杆子就不能担在杆架上更不能压水线了,以免影响抬杆速度,这时候,如果鱼群的泳层越高浮钓的操作频率就要越快。

钓浮与浮钓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但它们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主要取决于鱼情。当天气、环境、鱼的密度和食欲发生变化时,两种方法应该及时的加以转换,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什么是台钓?台湾钓法的介绍与技巧


台钓是台湾钓法的简称也被称为悬坠钓法,20世纪80年代从台湾传到大陆,台钓相比传统钓有它的独到之处,垂钓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台钓传到大陆之后风靡一时,发展到现在,台钓的技法更加全面和灵活。

对于台钓而言,可以分为休闲台钓和竞技台钓两种,休闲台钓主要是针对野钓而言,有时候会采取台钓传统钓相结合的钓法,为的是使台钓更适合当时的鱼情和水情。竞技钓台钓法对装备和技术要求比较高,尤其是竞技钓选手的基本功也要扎实。

台钓技术要领比较多一般台钓的每个步骤都有技巧可言,如抛竿、调漂、配饵、上饵、压线、飞鱼、遛鱼等等。要想学好台钓,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单就调漂和配饵这两个方面没有三年两年的实战垂钓经验是无法全面掌握的。

台 钓的装备要想配齐是一笔不小的花销,现在的钓鱼有时候感觉已经变了味,不在是单纯的渔乐了,没事的时候到鱼池边看一下装备一个比一个好,但是钓的鱼一个比 一个少。学习台钓装备是其次,一定要乐在其中,不断进取,学习一些新的台钓技法。多听、多看、多问、多实践,自己的台钓技术才能有所提高。更多有关台钓的 至少可参见台钓技巧栏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