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钓常见的各种问题问答

2020-11-27

池钓竞技一般3个项目:钓小鲫、钓大鲫和钓混养鱼,并因上鱼速度不同,在技术上有钓快鱼和钓慢鱼之分。钓快鱼有哪些变数和对策?

首先钓快鱼有两个前提,一是密度高,泳层稳定;二是生口鱼,对钓饵不挑剔,不忌口。一场90分钟的比赛,尾重50克以下的小鲫鱼时速130尾,大鲫70尾,混养鱼20公斤,达到这个标准就可以称为钓快鱼了。可是考虑比赛成本,除了小鲫鱼可以快钓外,大鲫鱼和混养鱼就不能只顾快了,要保证入护率只能取慢中求快战术,所以钓快鱼主要是针对小鲫鱼的。

然而,鱼有智商,还会模仿,即使生口塘也会由生转猾,越钓越慢。其规律是首场不问腥香软硬,鱼见饵就咬。第二场即使咬钩依旧,但空竿增多,上鱼率降低,这是因为一部分鱼受惊或伤嘴而不再争先恐后。如果诱鱼多了,有的还会离底。第三场上鱼率进一步降低,随着鱼口变慢变猾快鱼钓不起来了,变成了钓慢鱼。如果是一天4场或2天6场的比赛,到最后一轮就只能凭钓位优势和运气胜出了。钓快鱼的困惑主要出现在第二轮后半段,此时由于前一场是生口鱼,钓手见信号就提,为求快都放弃搓饵,改用拉饵了。这样鱼是诱得多了,然而在饵昧的刺激下鱼争先恐后,常常是几尾鱼同时扑向钓饵,特别是离底鱼和底层鱼争饵更会使原来稳定而有规律的鱼讯变得零乱无序。不过这还只是滑的开始,称为半猾口,相应的对策是降低钓饵的刺激性,由浓腥浓香调整为淡腥淡香,直至无味。如此延续了一段时间,到第二轮将近结束时鱼彻底猾了。此时变招快的钓手已放弃拉饵,改用搓饵了。配合搓和拉的变化浮标也要相应调整,一般来说,拉饵钓快鱼和半猾口都用实芯标尖浮标,随着鱼口变猾和空竿增多,则用空芯标尖浮标。如果是生口鱼或者鱼比较大,调目高一点,4或5目;鱼猾调3目左右。

钓鲫鱼搓拉结合,其中搓是为了诱鱼,拉是针对鱼口的,于是有鱼少用搓,鱼多用拉。不过在鱼情变化不十分明显的时候,是搓还是拉成了技术的转折点,该怎样把握和突破这个瓶颈?

我从学钓开始基本上没有走过弯路,从师父那里学的最多的是如何制订比赛方案,设计各种预案和应对方法。钓鱼比赛90分钟一场,必须掌握鱼的行为规律,做到有方向,明对策。

例如今年苏州迎春杯比赛的钓场,鲫鱼放了一年多了,平时常有人在此练竿,鱼不很猾却密度大。对此,我的方案是:针对半滑鱼口轻的特点,线组宜小不宜大,以此避免空竿;坚持用淡味饵拉饵钓底,具体配方为鲫鱼套餐、第5元素、浅香加1/3黄金版红魔,不用任何添加剂。由于线组、钓饵有备而来,所以开赛后前20分钟基本没有空竿,后来空竿多了,调整浮标为调4钓4、调4钓4目半,依然拉饵钓底,就是中途有鱼咬钩也放弃。结果以小鲫鱼95尾得1分:大鲫鱼得2分,混养鱼得4分,总成绩7分拿了冠军。我认为钓鱼比赛除了开头几竿用搓饵是为了诱鱼外,钓猾口和半猾口鱼都应该是拉,所谓搓和拉的转折说到底就是诱和钓。如钓混养鱼也应该是拉,只是饵拉得比较大,持钩性增强了。不过要注意不要让窝冷了,迎春杯比赛我就有一个失误:攻混养上半场中了五六尾鲤鱼后,以为饵与鱼口吻合就只顾拉饵了,直到冷了近十分钟后才意识到窝里无鱼,遂赶紧搓饵做窝,连抛8竿后才重新有口。若不是及时觉悟,这一场就歪了。在开放钓场和经常有人练竿的池塘,搓饵的作用是做窝,包括开头的引和中间的过渡都是为了招鱼。

竞技都是按鱼情介绍准备线组和钓饵,可是有些池塘赛前封闭,在鱼情不明的情况下钓混养要注意哪些方面?

练竿有两个目的,一是探鱼口,知道鱼偏向于哪种味型;二是摸鱼情,有哪些鱼以及泳层分布。不过千万不要以练竿印象指导比赛,因为练竿人少,比赛时两对面坐满了人,鱼就变了。混养塘多封闭,但赛前总有鱼情通报,说明有哪些鱼,水深多少,平时喂什么等等。由于混养鱼都是饲料喂大的,所以必须准备原塘颗粒,如果是平时基本不喂的池塘,那就不需要准备了。另外钓混养鱼总是瞄准了一种鱼,区别主次准备钓饵。如迎春杯比赛有鲫鱼,有鲤鱼,有鲢鱼,什么鱼多就攻什么鱼,同时结合个人技术特长和鱼口真假、强弱来选择鱼种就是鲤鱼。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养殖鲤喂麦子或菜籽饼,钓饵偏香是对的,然而浓香还是淡香就不好把握了。虽然我准备了一浓一淡两坨饵,但除了做窝和补窝用浓香外,钓一直是淡香。

竞技钓鱼的特点是鱼情透明,所以有谋事在先,就是输了也没有遗憾。

精选阅读

鱼竿常见问题处理及保养办法


鱼竿是钓鱼人的宝贝,但我们在使用鱼竿的时候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渔具的保养不单单是用的时候要小心,平常的清洗和存储也应该要注意,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说说关于鱼竿要怎么保养。

一、鱼竿特殊事故后的处理办法

1、固定过紧时

钓竿固定过紧(连结部份无法转开时),请握住连结部份两侧的附近,慢慢施压按押并往反方向转开。此时若用力过猛,则钓竿的连结部会有夹住手而造成受伤的危险。

2、破损时

使用中万一钓竿破损(折断、断裂、缺角、剥离)时,破损的部位可能会使手受伤。

3、挂底时

请勿勉强甩动钓竿,钓竿可能会折断,强拉弹起从而造成受伤。挂底时请尽可能的用手拉线并将线剪断。此时手可能会被钓线割伤,请戴上手套或是用毛巾保护手。

二、鱼竿使用注意事项

1、有导环的时候先取下顶端盖帽,朝着正上方将竿帽拉出。不合理地去拧、撬都有可能造成竿梢折断。

2、移动导环时,必须确认导环固定到位。请不要忘记使母线穿过导环,如果忘记可能会因此使得干梢折断。

3、在渔线缠绕着的时候,请不要将母线卷入。在竿的部分如果施加不合理的力,会造成鱼竿折断。

4、装上竿架,鱼竿固定架的时候,关于长竿、船竿在使用金属制的竿架和金属制鱼竿固定架的时候不拧紧的话,可能会出现拧紧部的损坏。

5、如何清洗接缝处的沙子:先将竿尾塞取下,然后将竿子一根一根小心地拔出来。有导环的鱼竿取下竿尾塞用水彻底地洗一下,将沙子冲掉后放在阴暗通风处。

三、钓完鱼后的整理

1、用水洗除去污渍和盐分后擦去水分,然后放在阴暗通风处晾干并除去所有的水分。竿部就用硅布等进行擦拭,导环和渔轮座用防锈喷剂。这样一来涂装部的水疱,金属部的锈等都能减轻。

2、请不要长时间地放置在汽车的后备箱内,在高温密封状态下长时间地放置鱼竿是最不合适的。钓鱼结束后,根据以上的操作诀窍存放在通风的场所中。

3、禁止使用刷子、去污粉、汽油、稀释剂等。鱼竿上的污渍,请用淡水或者是温水进行清洗后再用干布彻底擦拭。注:请特别小心使用市面上贩卖的鱼竿清洁剂和蜡等。根据竿的不同,可能会造成鱼竿的涂漆上的损坏。在竿的表面用布强力去擦拭的话根据涂漆的种类不同会发生掉漆,但是就算涂漆剥落的话也不会影响鱼竿的使用功能。请注意剥落涂漆色可能会粘到衣服上。

钓竿常见问题的修复及钓竿的保养技巧


鱼竿就是我们钓鱼人的枪,钓线、钓钩就是子弹,士兵视枪为第二条命,钓鱼人也不会轻慢了自己的钓具,那么趁着大新年的,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些鱼竿的保养技巧,以及一些钓竿常见的问题修复办法。

每次垂钓结束后,必要的保养活动是一项固有的习惯,合适的保养手段,不但能延长钓具的使用寿命,也能为下一次垂钓提供保障,将一些小的、细微的伤害消弭于无形。

钓具保养两步骤

每次垂钓结束后,钓具都不可以直接收入工具袋中保存,垂钓中风雨、水滴、阳光的损害,若不及时处理,钓具使用寿命会大大缩减。每一次钓完鱼,最先做的事就是清洗钓具,使用清水,将钓具上的杂质、灰尘、脏水全部清理干净。

清洗时不要使用毛巾,上面有棉毛,会掉落带来二次伤害。最好的选择是海绵,它们轻柔,不会掉落细毛,每次使用时,抹上一些保养用油即可。

钓竿在日常使用中,尽量放在支架上,不要随意的拿起放下,更不能放在乱石、沙土上。清理钓竿时,竿节式钓竿要分开后清理,一节一节的用清水摸刷干净。针对不同环境,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在晴天垂钓,阳光暴晒是主要问题,置之不理,就如同朽木般,毫无弹性,施力即断。保养前要先用温毛巾来回的擦抹,给钓竿补水,然后在上油。而雨天垂钓后,钓竿湿气重,会损伤钓竿内里的木质纤维。应该拆卸下来每一节,然后放在通风处晾干,再抹上专用保养油。

鱼护、抄网、浮漂等小件,清洗时最为简单,直接使用洗衣粉晾洗。找一个大水桶,倒入洗衣粉,泡上一会,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没有异味,对钓具损伤也较小。

钓线的保养就是冲洗干净,保持晾晒,太干燥易断,太潮湿没有弹性。每次出钓前,就应该先把钓线擦干净,保证上面没有污迹,摸上去没有粗糙感,有毛刺就意味着钓竿损伤严重,该换了。

钓具清洗过后,大多需要晾晒干燥,多是阴凉处自然风干,少有晾晒,尤其是烈日暴晒,干的快,损伤也大。干燥后的钓具,装入袋子或盒子中,找一个阴凉干燥通风处,避免挤压存放。

每次垂钓后,清理干净,不但能够延长钓具使用寿命,还有就是降低对他人生活干扰。毕竟,满是鱼腥味的生活,家人总会有所怨言,多少要为家人考虑。

钓竿问题和修复

上文将了如何保养保存钓具,预防为主,使用中时不时,钓具总会受到一些较大的损伤,若是小部件直接更换即可,但钓竿属于大件,更换花费较大,必要的修复手段学会了,也能够省下一大笔钱。

起泡问题:钓竿竿身起泡,多是钓竿受潮,湿度过高造成,在油漆内蒸发造成。每次垂钓后,必要的冲洗、干燥保养措施必不可少,如果是小气泡,在每次垂钓后避不可免,不要去挤破,顺其自然,过两天就会蒸发消失。要谨慎使用护竿油,在有气泡时,可以不适用护竿油,因为它们会阻隔水分的蒸发,延缓气泡消失。

另外,划痕问题,日常使用中避不可免,一些细微的划痕看似不起眼,但大问题都是小问题发展而来,小小划痕置之不理,后果同样不小。

我个人会使用汽车的漆面划痕修复用品,擦抹一番后,焕然一新,细微的划痕和小气泡都没有了。价钱也不贵,上网买都能买到,非常实惠。

除此之外的严重问题,就不是钓鱼人自己能够解决了,直接换新可能是最节省时间的方法。

垂钓的常见问题与应对方法分析


好多垂钓高手都会对刚刚入门的垂钓菜鸟说垂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也没有你想的那么难。小编我对于这句话是非常赞同的。

因为垂钓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找个水域,撑个钓竿,挂上钓饵,往水里一放就行了。

这种行为根本就不是垂钓,只是在支差应付,不知道为什么要去钓鱼,还不如找个地方睡觉去呢。

之所以垂钓不简单是因为我们在垂钓时总会遇到许多问题,钓位的选择、钓竿、饵料的使用甚至有时还得应对一些突发状况。

而之所以又说垂钓简单是因为我们在掌握方法后,便可以轻松应对,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下面呢,就给各位垂钓爱好者们说一说垂钓时的常见问题以及应对方法。

第一、关于钓具的常见问题

钓具的常见问题就是大家在记性垂钓时不知该如何选择合适的钓具。

首先先说一说钓竿的选择。钓竿要根据垂钓的目标鱼决定,比如垂钓鲫鱼就不适合使用太长的钓竿,垂钓快鱼时就要使用较轻的竿子,并且竿子还要硬。

接着说一说垂钓的钓钩。钓钩的选择同样也要根据目标鱼决定,一般像垂钓鲫鱼这样的小鱼,钓钩就适合用小钩;而垂钓鲤鱼之类的大鱼,钓钩就自然要用大钩了。小鱼用大钩那是大材小用,会跑鱼;大鱼用小钩则很容易断钩。

再者就是线组的搭配了,自然不用多数,肯定还是跟垂钓目标鱼有关,具体的钓线的粗细、型号以及线的韧度和强度还是得根据目标鱼所决定。

最后就得说浮漂了,许多钓友都说浮漂的好坏对垂钓鱼是最直观的反应。

通常我建议大家购入三种浮漂即可,一种是综合漂、一种是底钓漂、一种是钓大鱼的漂。如果你能对这三种漂的各种漂相做到轻车熟路,那垂钓自然就不费功夫了。

第二、关于饵料的常见问题

有的钓友会说不知道怎么选择饵料,其实这并不难,只要根据垂钓的目标鱼极具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就行了。

饵料的问题重点还是在于如何保证饵料的状态,使其在入水后能有好的诱鱼效果。

比如我们在垂钓鲤鱼时经常会选择那些雾化非常好的饵料,这样饵料在浸入水中后便能极快的将鱼聚集过来。

可是,雾化效果极佳,也不是好事,有时也会招来不速之客,引来小杂鱼,此时就要调整饵料的状态了。使用一些雾化好但是颗粒较大的饵料,这样小杂鱼无法下口自然就悻悻的离开了。

还有就是在人工饲养塘进行垂钓时,饵料就要使用颗粒饵料和其他饵料混合,这样才能保证鱼效。

第三、关于小杂鱼闹窝的问题

尤其是在夏季,小杂鱼闹窝的现象更是严重,甚至会扰的垂钓者无法垂钓。

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立马调整饵料的状态,让饵料迅速沉底,改钓底部的大鱼。并且要加重饵料,让小杂鱼无法开口。

常见的各种干湿类腥荤类诱饵窝料配方大全


干撒诱饵指一些干燥、松散状态的饵料。它又分颗粒干撒饵、粉状干撒饵豆粕类干撒饵几种。

干撒诱饵的原料有米粉、米糠、面粉、玉米粉、麸皮粉、甘薯粉、芝麻粉、豆饼末、花生饼末、菜籽饼末等。这些原料,可以用文火炒香后干撒,或用2~3种拌合后干撒;还可以制成带酸味的、带甜味的或有浓烈的酒香味的,捏成团撒入钓点。

麦麸诱饵:在锅里倒一点菜油,再将麦麸倒入炒至香后铲出,掺入10%的面粉拌匀。

煮大麦诱饵:将大麦放在锅中加水煮开,当煮到麦粒完全膨大而又不破皮开花时,捞出沥干。再将煮大麦水浓缩,与酒糟按1:1掺合,进行打窝,或边钓边向鱼漂附近投放煮好的大麦粒。

菜籽饼诱饵:用30%菜籽饼、40%麦麸、30%大米,混合在一起,碾碎,捏成团即可作诱饵撒窝。

豆浆诱饵:冬季用黄豆80%、花生10%、另10%用少量核桃仁、枸杞子等。夏季就是黄豆80%,绿豆20%。把豆渣晾干,使用时用文火炒一下,根据需要配一些颗粒就可以了,做成糟饵或黏饵都可。

大块豆饼诱饵:选大块豆饼,用电钻打眼后,用绳子穿起来,抛投到预订的钓点上,大块豆饼在水中浸泡三四个小时,不会散开,鱼儿闻味后,会来啃食,这时下钩,必定大有收获。豆饼粉诱饵:玉米粉、豆饼粉、麦麸、大米各一千克,文火炒香,混匀后用开水淋湿,装塑料袋密封1周发酵即成。

湿撒诱饵具有一定湿度的诱饵,如酒糟、米饭、窝头、湿豆渣、玉米糊、熟甘薯、牛粪等。用时不用加水,只需略加些粘合剂(面粉、窝头等)即可使用。

酸性湿撒诱饵:麦麸1千克,用沸水烫一下(湿透即可),放入塑料袋密封发酵1~2周,微酸即可。钓前一天,加入2~3倍窝头,揉匀密封装袋。诱鲫鱼、鲤鱼、草鱼等鱼有特效。

馊味湿撒诱饵:用豆饼、麸皮粉等粮食类粉末,加进吃剩的馊粥或米汤浆拌合,再加点面粉增加黏性,将其捏成团粒即成。此诱饵对草鱼、鲤鱼、鳊鱼、鳙鱼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酒香湿撒诱饵:酒香湿撒诱饵时用黄豆粉、芝麻饼加少量面和酒糟混合制成的。这几种原料都是鱼儿喜欢吃的,再加上有酒糟的香味,吸引素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效果很好。

清香型湿撒诱饵:新鲜豌豆、新鲜嫩玉米和嫩茭白,将它们放在一起磨成浆状液体,再加入麸皮粉末和匀,捏成团块,入水打窝。

腥荤味诱饵是一种具有强烈腥气的诱饵,是用来引诱肉食性鱼类的。原料是小鱼、虾、青蛙、蚯蚓、螺蛳、蚌类的肉,以及狗、猪、羊、鸡、鸭、鹅的内脏等,这些东西都有强烈的腥味,可引来鳜鱼、狗鱼、大马哈鱼、黑鱼、黄颡鱼、鲶鱼等。

炒麸皮拌羊油(或鸡血)诱饵:将麸皮炒熟,拌以羊油或鸡血。以羊油制成的诱饵,有羊肉强烈的膻味,诱鱼力极强。以鸡血制成的诱饵,血腥味很重,又是鲜艳的红色,在窝子里很醒目,鱼儿通过嗅觉、视觉也很容易集中到窝子里来。

鱼体诱饵:肉食性鱼类对鱼腥味特别敏感,可取鱼头、鱼内脏等非食用部分,捣烂投向钓点,对诱集肉食性鱼类十分有效。

禽、畜内脏诱饵:猪、牛、羊、鸡、鸭的肝、肠、肺等,腥味十分浓烈,诱鱼效果很好。将这些内脏剁碎成泥状,或直接投于钓点,对诱鲤鱼、鲫鱼、鲶鱼、鳜鱼等有特效。

蚯蚓诱饵:将蚯蚓捣烂,掺入饵料,投于钓点。蚯蚓是一种好诱饵,作诱饵时,以粗大的黑蚯蚓为好,它腥味很重,对鲤鱼、鲫鱼有奇效。若用黑蚯蚓含量多的诱饵,肉食性鱼类也会被诱来。

禽畜骨诱饵:各类动物骨头,如牛骨、羊骨、猪骨、鸡骨、鸭骨等,他们均有很强的腥味,将其砸碎,或直接撒于钓点,或用纱布包裹甩向钓点,对诱集鲤、鲫、青、鲶等鱼有良效。

螺诱饵:取螺肉50%,用绞肉机绞成馅,再取豆饼粉35%、面粉15%,另加些食盐(按500克饵粉加5克),混合拌匀即可使用。

使用钓鱼小药添加剂时的常见问题


在钓鱼人中,钓鱼小药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去竿坑、黑坑等养殖水域作钓时。但很多钓友在用“药”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加得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导致钓鲤鱼鱼口不好,甚至死窝情况的发生。那究竟应该如何使用钓鱼小药呢,请继续看我为大家分析以下几种鱼情。

一、鱼口逐渐变慢变乱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黑坑抢鱼时,在放鱼日尤其严重。具体表现为,刚开始作钓时鱼口非常密,上鱼速度很快,但到后来越来越慢,鱼口也非常乱。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五种原因。

1、饵料合适、小药太浓

这样会导致虽然所打窝的窝点内有鱼,但鱼并不在里面吃饵。垂钓的一个基本思路,是浓引淡钓,用钓鱼小药过多虽然很可能会将鱼引诱到窝点,但他们不敢在窝点内吃饵。所以在用药过多,窝点有鱼的时候可以选择在窝点周边用淡饵尝试作钓。

2、饵料过小、没有化开

我们在配制鱼饵时,如果饵料开得过粘,或者饵团过小,会导致雾化性不佳甚至直接没有化开,使得诱钓频率非常慢。黑坑放鱼密度较大,投喂的少量粘饵无法形成立体窝点从而形成诱鱼,所以此时我们要调整饵料状态,先按一定的抛竿频率使用干散饵在窝点内形成立体诱鱼区后,再改软散或软粘饵作钓。

3、脱钩跑鱼过多

如果窝内明明有鱼,但经常炸窝,则往往是太多次的脱钩跑鱼造成的。此时,即使窝点内已经有了一些鱼,但没有掌握好提竿时机或其他原因造成了脱钩跑鱼,往往会使窝中的鱼因害怕而逃跑。所以我们还需要适当的摘口儿,尽量不要跑鱼。

4、打窝量过多

如果在窝点内已经有鱼的情况下,钓友们依然不间断地抛投饵料打窝,一段时间后窝点内的窝料很可能会过多,这时候应适当改软黏饵或附钩性强的饵料作钓,适当的减少些雾化效果。

二、鱼不吃钩

这种情况多表现为窝点内起了不少鱼星,但鱼吃钩非常谨慎,甚至干脆不吃。

1、小药添加量太多了,饵料太浓,鱼不敢吃

应适当减少小药的使用量,改变窝点内饵料味型作钓。

2、鱼饵沉到淤泥里了,鱼想吃但吃不到。

适当运用鱼饵技巧,在饵料中添加状态饵改变饵料比重,让饵料不再陷入淤泥中。

3、饵料味型不对路,鱼根本就不爱吃。

改变钓鱼小药小药使用量,改变饵料味型。如果不确定使用哪种饵料或小药尽可能本着低调味型的原则来钓鱼。

4、诱鱼量过少

增大饵料投喂量,提高抛竿频率,将鱼诱到窝点内再使用软黏饵作钓。

5、基本功不扎实,抛竿老不在同一点内。

饵料对路、小药对路时,尽可能保证反复抛竿在同一钓点内,避免左一竿子、又一竿子情况的发生。让窝点始终在一个区域内形成。

三、钓鱼小药不对路,窝点内没鱼,换药后鱼就来了。

1、饵料对路,小药不对路,诱鱼效果不好。

问周围钓得好的钓友,或用之前使用过效果还不错的小药。

2、小药添加过多,死窝。

考虑换位或者调整饵料中小药添加量,重新开始做窝诱鱼。

好了,今天就先为大家分析出现这三种情况,我对饵料和小药的使用思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非常感谢!

小药使用时的常见问题及调整方法[图]


遇到的情况:前面抢鱼很快,但到后面口慢了、乱了。
可能原因1:饵料对口,但太浓解决办法:浓引淡钓,后期减少小药添加量,偏窝钓,钓窝边,偏0.5-1米左右。可能原因2:抛竿频率太慢,饵太小或太粘,鱼钓着钓着就散了。解决办法:注意抛竿频率,饵料状态调整适宜,饵料稍大。可能原因3:前期窝里鱼太多,把窝子搞浑了。解决办法:偏窝钓,钓窝边。偏0.5-1米左右。可能原因4:在窝里面跑鱼或溜鱼,把鱼冲散了。解决办法:中鱼时应及时拉离主窝,遇到窝里跑鱼时应及时快抽补窝。可能原因5:饵料雾化太好,或打窝太多后期应把饵料适当打粘,搓小,控制雾化。

遇到的情况:老起泡不吃口或吃慢。可能原因1:小药添加量太多,饵料太浓解决办法:减少小药添加量可能原因2:鱼饵陷入到池底淤泥中,鱼吃不到食。解决办法:剪掉一点铅皮增加调目,减少钓目.(钓灵让浮漂有足够的浮力能拉起饵料使之不会陷入到淤泥中)可能原因3:饵料不适口,鱼不爱吃。解决办法:改换平时用得好的饵料添加本小药即可,有饲喂的地方,最好使用当地的原塘颗粒。吃口慢可能原因4:诱鱼量不够解决办法:加快抛竿频率,饵料状态松散,加大饵团大小,诱鱼量越多,吃口越快。饵料太硬、太粘、或太大。调整饵料状态为软粘较好,搓小饵。可能原因5:饵料不适口,鱼不爱吃。解决办法:改换平时用得好的饵料添加本小药即可,最好使用当地的原塘颗粒。可能原因6:抛竿不准,鱼找不到饵解决办法:钓鲫鱼控制到位点在20厘米直径的圆圈内,钓鲤鱼控制在50厘米的圆圈内。可能原因7:子线太粗(长期被钓放的鱼戒心大)解决办法:换用尽可能细的子线,一般钓鲤鱼不要超过0.8的子线,钓鲫鱼不要超过0.3的子线。
遇到的情况:无泡无口,一换饵料马上来口上鱼可能原因1:饵料不适口,鱼不吃解决办法:改换平时用得好的饵料添加本小药即可。可能原因2:小药添加量太多,饵料太浓解决办法:减少小药添加量。100毫升水喷3下左右。遇到的情况:饵料太散,挂不上钩可能原因1:没有等饵料充分吸水,或没有揉打就使用。解决办法:饵料加水后,要等5分钟等待饵料充分吸水后再揉打使用。可能原因2:加水量太多。解决办法:适当减少加水量或者再加入少许干的基础饵料。遇到的情况:无泡、无口、换其他饵料也没有口可能原因1:作钓的水域无鱼、鱼离底,或被毁窝解决办法:换钓点可能原因2:作钓时间不对解决办法:换时间再钓。可能原因3:天气影响,天气不好时水中溶氧量低,鱼在水中不活跃,不下底吃食。解决办法:钓早晚,钓入水口,钓水深的地方用米饭饵钓,适时逗鱼(此种时候切忌打窝)遇到的情况:钓鲫鱼尾数赛的时候,鱼速快的时候,钓获鱼体普遍偏大,觉得不划算原因:小药加得偏多解决办法:适当减少一点小药添加量。

渔轮的保养技巧与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成为钓鱼高手的关键因素不仅是需要高超的钓技,还得要有把得心应手的神兵利器。如果在作钓的过程中因为平时渔具疏于保养,而导致了折竿断线,或是频频出现脱钩跑鱼的话,那可是非常令人心痛的。下面我就以如何保养、修理绕线轮为例,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和小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渔具中的绕线轮要如何保养

绕线轮由许多小零件组成,其价格甚至比鱼竿还高,要特别注意保护。不钓鱼时,绕线轮应单独存放。有些钓鱼人为了省事,收竿时不取绕线轮,此法不妥。这样既容易碰撞竿体,也易损坏绕线轮。每个绕线轮都应单独用盒或袋装好,避免相互碰撞。因为绕线轮上都有鱼线,单独包放也可避免鱼线互相绞缠。装时虽麻烦一些,可用时方便多了。

在往海竿上安装绕线轮是,一定要保证竿子上下的绕线轮保险卡紧,千万不能松动。万一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松动而掉到地上的话,就有可能会损坏绕线轮的把手或是拔线架。如果掉在沙土里,很有可能会使沙子或是泥土进入到绕线轮的内部,清理起来非常麻烦,会直接影响使用的效果。

如果我们对绕线轮的结构不够熟悉的话,千万不要随意的拆卸绕线轮,因为如果拆卸之后不能安装回原来的样子,那就会非常尴尬了,会直接影响到正常使用。若感到轮子出了问题,应请有经验的钓友帮助拆卸修理,或送到渔具店请专业人员修理。

绕线轮在收竿时应擦拭干净。由于绕线轮内有许多轮齿,所以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齿轮中注入润滑油,保养轮子。若是海钓,由于海水所含盐分大,易腐蚀线轮内的金属齿轮,因此,用后应用淡水冲洗,可先浸泡淡水中20分钟,然后冲洗擦干,对保护轮子很有必要。

二、绕线轮常出现哪些问题怎样修理

绕线轮常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1)摇动轮把时

轮内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收不回线。这种现象十分常见,问题在于轮内的齿轮部分。齿轮与齿杆接触不严密,可能是磨损所致。若是因为螺丝松动,就拧紧螺丝,若不是螺丝松动,就是齿轮已磨损,必须更换齿盘或齿杆。

2)绕线轴不动

即使摇动轮把,绕线轴也不做一上一下的运动,也就是轮轴失控。这可能是因为齿轮上的销子从槽中脱出或是轮槽磨损、破裂,造成槽大销子小,也可能是轮齿断裂,与齿盘不吻合。拆下轮轴做一下检查,看问题在哪里。

3)拔线架不灵

拔线架向外扳动后马上又自动弹回。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固定拔线架的螺丝松动,用螺丝刀拧紧拔线架两侧的螺丝即可。

开饵的几大常见误区,除了拉丝粉吸水,这个问题不能忽视


我们在野钓的时候,由于是野外环境中由于鱼儿的种类不是分确定,我们的饵料最好是可以兼顾多种鱼类,这样我们在开制饵料的时候就会将不同的饵料混合在一起,妄想开制一款万能的饵料,好兼顾多种鱼类。这种做法是万万不可以的,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开制出一款失败的饵料。

不但如此即使是垂钓同一种鱼类的饵料也不适合将不同味型,不同用法的饵料混合开制。我们开制饵料一般就主饵料比如说腥味的鲫鱼饵,加上辅料比如说虾粉,还可以加入一些调整状态的辅料比如,雪花粉,拉丝粉就完全可以了。说到调整状态这里要多说一句,就是现在的商品饵料基本都会添加好调节状态的成分,如果不是对鱼情和饵料都十分的了解,没必要再自行添加了。

还有就是饵料的状态也是不能兼顾,我们就以饵料的最基本的状态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饵料最基本的状态就是附钩性和雾化程度,这样两个状态是相互矛盾的,雾化程度高的饵料或者说雾化效果好的饵料,那其附钩性肯定就会差,反之也是一样。我们在开制饵料的时候只能选择偏向某一种状态,而不能两者兼备,附钩性好雾化也好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说要两者兼顾的话,可以使用包食钓法。

饵料的状态还包括很多,比如适口性,软硬度,比重等等等,我们最好严格按照饵料包装上的说明来进行饵料的开制,最好使用量杯来辅助我们开制饵料。我现在还记得第一次使用量杯是的情形。以前开制饵料我也不使用量杯,各种饵料的配比最主要的是饵水的比例完全是凭感觉来。大概是前年吧,渔具展的时候买东西老板送了一套量杯,就塞渔具包里了,过了一段时间去钓鱼饵料有些捉襟见肘,为了节省一些饵料就使用了量杯,从此以后就一直使用,效果很好,次次开制的饵料都满意。

除了上面这些误区,在开制饵料的时候,不要为了省事儿忽略一些细节。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就是搅拌、加水还有醒饵。我们将饵料的主料,辅料等配置好,在没有加水以前就要将其搅拌均匀,加水是要一次性加足这一定要注意,使用量杯的话很容易实现,加水后也要充分搅拌,然后就放置一段时间充分醒饵,再收拢成团。

麸系饵料收水

麸系饵料是麸类成份比例较大的饵料,麸类自身吸水性较差,而且饵料自身会有其他的味道,如果加在一款钓手使用成熟的饵料里,就会改变原本对路的味型,并且造成饵料粘度不够,溶散过快,比重过轻,无法到达鱼摄食的水层,得不偿失。

拉丝粉收水

黑坑经常能见到一些钓友使用拉丝粉收水,这个实在是不可取,因为拉丝粉吸水性很强,如果您使用的是商品粉饵饵料,由于自身就含有一定比例的拉丝成分,这时再加入拉丝粉,大多都会出现丝量过多反而拉不出来了,或者无法混匀造成的坨状结构,拉出的饵料入水后二次吸水崩解大块脱落,造成鱼乱层。

加水多了可以采用利用毛巾把饵团包裹拧干的补救办法。

开饵量越多越好

很多钓友到了钓场就拿出各种型号的大盆小盆,不管窝料还是手食都先来一盆!为什么呢?有钓友解释为鱼快,怕开少了不够用,有的说是就剩这么多了,留着也没啥意义了,种种……

其实不然,首先判断鱼情一切从快是没问题的,先做准备嘛,慢下来还有时间改变饵料,战术等,这一盆饵料如果在恒温恒湿状态下还可以保持一定的经时变化,要是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呢?恐怕不要说状态了,就连味型也会变化。

仔细观察那些高手开的窝料,手食都是少而精的,而且在一天的施钓过程中,至少状态饵(雪花粉,轻麸等)也有不同量的变化,添加剂更是从浓至淡,再到浓的一个完整过程。

为什么要这样呢?很简单,凌晨~早上~中午~午后~下午~晚上,这每一个时间段的温度对于饵料的经时变化都有着不同程度影响,而且从鱼的生理习惯来说,摄食高峰期往往是在每一个时间段之间温度最稳定,最接近的时候。那么,不管从味型,还是状态都决定了鱼获量。

所以最终结论也是老生常谈了,一定要学会少开,勤开,始终保持饵料的鲜味和最佳的入口状态,达到提高渔获量的目的……

其实呢,开饵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尽人意的时候,即便是职业竞技钓高手也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同的是,他们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问题,改正问题。

小药使用时常见问题和调整方法


坑塘钓鱼小药使用思路

大家一般去杆坑、黑坑等垂钓养殖鱼的水域中钓养殖鱼的时候经常会使用不同的钓鱼小药。但很多钓友在用“药”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加多加少的情况,导致钓鲤鱼鱼口不好,甚至死窝情况的发生。那究竟应该如何使用钓鱼小药呢,请继续看我为大家分析以下几种鱼情。

一、黑坑放鱼日抢鱼时,开始鱼口非常密,但到后来越来越慢,鱼口儿也非常乱,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五种原因。

1、饵料合适、小药太浓,窝点内有鱼但不在诱饵窝料内吃食。

垂钓思路讲究浓引淡钓,用钓鱼小药过多很可能会将鱼引诱到窝点,但他们不敢在窝点内吃饵。所以在用药过多,窝点有鱼的时候可以选择在窝点周边用淡饵尝试作钓。

2、诱钓频率过慢,饵料过小或过粘,入水没有化开或雾化性小,饵料只能诱到钓点内的鱼,更大范围内的鱼诱不过来。

黑坑放鱼密度较大,投喂的少量粘饵无法形成立体窝点从而形成诱鱼。所以要调整饵料状态,先按一定的抛竿频率使用干散饵在窝点内形成立体诱鱼区后再改软散或软粘饵作钓。

3、饵料合适,小药合适的情况下。窝子里有鱼,但过一会窝子就乱了(炸窝),鱼慢慢散了。

这种情况很多都是脱钩跑鱼过多造成的,窝点内本来已经诱过来一些鱼,但由于提竿时机没有掌握好,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跑鱼使窝中的鱼害怕而逃跑了。所以还需要适当的摘口儿,尽量不要跑鱼

4、抢鱼时前期窝点内的鱼太多了,搅乱了窝子。

窝点内有立体雾化,各个水层的鱼都在争抢饵料吃,遇到这种情况尽量选择软黏饵配合少量散炮作钓。散炮可以继续保持诱鱼,软黏饵可以使饵料快速穿过鱼层沉底。切记刚开始作钓得时候尽量不要抓中上层的鱼口,只抓底口压着鱼钓尽量保住窝子不被破坏,还要不断的续窝。

5、饵料状态太好,钓鱼小药添加合适的情况下,窝打得太多了,鱼找不到饵料。

窝点内已经开始有鱼进窝了,但钓友还在持续不断地用散饵抛投饵料做窝,一段时间后窝点内的窝料很可能会过多,这时候应适当改软黏饵或附钩性强的饵料作钓,适当的减少些雾化效果。

二、窝点内老起鱼星,但鱼不吃钩,或者非常谨慎地吃。

1、可能小药添加量太多了,饵料太浓,鱼不敢吃

应适当减少小药的使用量,改变窝点内饵料味型作钓。

2、鱼饵沉到淤泥里了,鱼想吃但吃不到。

适当运用鱼饵技巧,在饵料中添加状态饵改变饵料比重,让饵料不再陷入淤泥中。

3、饵料味型不对路,鱼根本就不爱吃。

改变钓鱼小药小药使用量,改变饵料味型。如果不确定使用哪种饵料或小药尽可能本着低调味型的原则来钓鱼。

4、诱鱼量过少

增大饵料投喂量,提高抛竿频率,将鱼诱到窝点内再使用软黏饵作钓。

5、基本功不扎实,抛竿老不在同一点内。

饵料对路、小药对路时,尽可能保证反复抛竿在同一钓点内,避免左一竿子、又一竿子情况的发生。让窝点始终在一个区域内形成。

三、钓鱼小药不对路,窝点内没鱼,换药后鱼就来了。

1、饵料对路,小药不对路,诱鱼效果不好。

问周围钓得好的钓友,或用之前使用过效果还不错的小药。

2、小药添加过多,死窝。

考虑换位或者调整饵料中小药添加量,重新开始做窝诱鱼。

好了,今天就先为大家分析出现这三种情况,我对饵料和小药的使用思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非常感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