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好不好取决于开饵的方法对不对,在商品饵的开制过程中,饵料状态的调整很重要。比如饵料的附钩、散落、软硬、粘散等状态的好坏,对水下雾化诱鱼的效果和鱼儿吃饵的适口性影响很大,所以我们在调整商品饵的过程中,会用到一些状态饵给我们开制的饵料调整状态,让饵料变得更好。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状态饵吧。
一、饵料的六大状态1、雾化状态
是指饵料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分散成小颗粒状或者粉状。他们会随着水流在窝子周围形成一个雾化区域,起到长时间的诱鱼作用。
2、脱落状态
跟雾化有异曲同工之处,雾化是把饵料的粉状饵料散落在窝点,脱落状态都是较大颗粒的饵料,多用于钓大鱼。
3、膨胀状态
是指饵料松散度,过于松散或者过于紧密都会影响鱼儿吃食。
4、拉丝状态
就是指开饵后饵料出现的丝状物,丝的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丝太多孔太小鱼很难吃进嘴里食物;丝太少饵料的诱鱼作用不持久会影响垂钓。
5、附钩状态
就是指饵料附着在钓钩上的现象,如果鱼钩上的饵料全部脱落就不会有鱼咬饵了,但是钩上的饵料太多又会影响吃口,鱼很可能就吃不到嘴里。
6、比重状态
比重是指相同大小的饵料,密度不同在进入水里下沉速度也不同。如果比重过大,饵料进入水里后会迅速落底沉入泥浆,鱼会因为吃不到食物而离开,为了减小比重一般会加入一些质量轻的饵料,使饵料不至于落尽最底层泥浆中。
二、认识状态饵的作用状态饵是一种辅助饵料,是将麦麸、雪花粉、薯粉等材料混合到一起,根据不同的鱼情和垂钓方法,按照一定的比调制成具有特定功效的单品饵料。一般在饵料需要调整状态的时候会加入一些状态饵。
举个例子,我们在施钓过程中如果饵料的比重过大,下降速度很快,雾化效果不好,就不能长时间保持诱鱼的作用。如果此时加入状态饵降低饵料的比重,增加雾化效果,形成一个雾化柱,这对诱鱼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它的效果会很持久,由此可以看出状态饵对垂钓的重要性。
三、常见的状态饵料及使用方法垂钓中钓友常使用的状态饵料主要有轻麸、雪花粉、薯粉、拉丝粉,那么不同的状态饵具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如何使用呢?
1、轻麸
在饵料中加入轻麸可以降低比重提高雾化效果,进行很好的诱鱼,一般常用在钓鲫鱼上。如果遇到饵料过于黏软可以加一些轻麸,来调整饵料的状态。具体用量还要根据垂钓方法和鱼情而定,一定要做到适量。
2、雪花粉
由马铃薯制成的片状原料、无气味、呈白色,质量轻但是吸水性很强。加入雪花粉可以降低饵料的比重,减缓饵料的下沉速度,增强雾化效果,另外还可以用它来断丝。与饵料一起使用在垂钓中上层鱼的时候会发挥很强的作用,如果遇到饵料非常黏软、雾化颗粒小的情况,可以加入一些雪花粉。
3、拉丝粉
拉丝粉就是小麦蛋白纤维,具有很强的粘性。它有三大功效:①可以增加饵料之间粘合性,增强持钩性防止鱼钩刚下水饵料就飘散到水里;②降低松散度,加长饵料保持原有形状的时间;③调整软硬度,让饵料更加口性,利于鱼儿吃食。由于拉丝粉的黏合性比较强,所以非常适合钓深水鱼、可以避开杂鱼。
饵料配方不要看得过于神秘,鱼获多的秘诀其实都是一些基础的功夫。很多人老想觅到高手指点一二绝招,其实太过夸张了。因为就算是一样的饵料也有不同的钓效,所以最好不要只看配方,还要看重一下开饵与施钓的技巧。怎样开饵需要注意多种问题,解决了才能诱鱼钓鱼都非常顺利。
一、开出好的状态
开饵时叉开五指顺一个方向在饵盆搅动,均匀使力,水量最好一次加准,量要合适,搅拌后让其静置几分钟,自然形成一团的状态。
抛窝时取小枣般大小的一团饵料装钩,入水后随即化开,香味四溢,一个立体的窝就此形成,水面还漂浮着粉状的小颗粒,水底则有比重较大的颗粒与小米。然后我们将取出一点干散的饵料,手沾点水轻轻搅拌,让饵料变得比较柔软一些。
如果发现钓获几条鱼之后,变成没有鱼口了,可以用干散饵继续抽几竿子后用软饵垂钓,重复几次即将诱钓结合在一起了。如果发现滑口鱼数量多,就把饵料多搓几次,搓成比较软比较黏的程度,装饵要小,还要多守一会儿,才会有鱼上钩。一般情况下,搓的次数不多就较散,搓的次数稍多则软一点,次数更多,就比较黏了。
二、装钩的好状态
装钩的状态有三种,水滴状语葫芦状以及长条颗粒状。葫芦状和长条状诱鱼效果最好。葫芦状从上面开花而长条状从两头开花。钩饵入水后,花的部分化散,钩饵沉底后,还有钩的部分饵不化散,就是鱼要吸食的钩饵。
有小杂鱼闹钩就用麻团钓法,水滴状不十分招小鱼。长条状的反应出来的漂相最好,漂迅速突起的是顿口时的水滴状饵,长条状的就不同,会在停顿一下后再浮起。长条状对于的诱惑力较大,条状的进了鱼嘴,吐出的话会极不顺利,才会出现漂停顿一下之后再浮起,让钓者有充足的杀竿时间。
三、雾化的好状态
鱼群的密度高雾化要快一点;鱼群的密度低雾化要慢一点。雾化效果是诱鱼成功的关键,所以需要将快慢进行控制。我们现在一般用雪花粉或者纯小麦蛋白来控制饵料的雾化效果,它们有长丝与中长丝,还有短丝三种,其中小麦蛋白有越打纤维就越紧的特点。
没有经过打拌的饵料无论加入哪种丝的小麦蛋白都显得松散,持钩性当然就不好。适口性有两点值得注意,饵料的口感、以及饵料化散后其中的网状纤维伸展的状况是否正常。
四、投饵的好状态
如果两人同时施钓,饵料相同,钓位的优势都差不多,如果其中一人的投饵频率高,打闭口的可能性就高。饵料的配比与状态都是一样的,如果投饵的频率不一样,钓效就会存在差别。具体的数字很难说得很标准,没有具体数据来说明。对象鱼是鲤鱼的话,投饵的频率又不能太高,因为鲤鱼没有时间吃钩饵;投饵的频率又不能太低,太低的话会导致续窝与诱鱼都不理想,这需要一种临场的感觉与经验来决定其频率。关注饵料的配方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不能忽略投饵频率。
钓鱼之前要打窝的,这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也有人不知道,根本就不懂,虽然有的人知道钓鱼前要打窝,可是具体要怎么打,他也不懂,下面让我来教大家六种做窝的技巧。
一、撒饵直线做窝法
这种做窝法就是把诱饵从钓位向前远撒至4到10米,做窝的形式就好似形成一条直线。这种窝可以引诱鱼儿来得多并且较快。钓友们既可以钓远,也可以钓近,同时像沉底钓、悬钓包括拖钓都是可以的。这种做窝法特别适合钓者比较多并且间隔距离较近,例如不足10米左右的那种垂 钓场 所。缺点就是因为诱饵撒的比较多,鱼儿来得快,去得也比较快;
二、堆集做窝法
这种做窝法是使用撒窝器将诱饵撒入与钓竿长度差不多或者是略微远一点的地方,所有的诱饵全部投放在一个点上。这种做窝的方法比较适合于那种鱼儿密集的养殖塘或者是那种水草丛生的洞穴之中。由于诱饵堆集,高于水底,就会有鱼发现窝点而过来进行觅食,所投放的饵料比较少,但是又不是非常容易就会食尽。
这样的做窝发放非常适合初学垂钓钓爱好者进行使用。但这种做窝的方法美中不足的就是如果跑了一条鱼,就会惊动全窝,使窝子失去应当的作用。所以这个方法只适用于沉底钓、悬钓,不要应用于拖钓技法,再有就是需要力求千万别跑鱼;
三、三角做窝法
这中方法同样是使用撒窝器,同时在垂钓的水面打三个窝点,每个窝点的距离大概在1米左右,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样子。或者一个窝在前,二个窝在后,或反之。这种三角窝,可以使鱼儿聚集并且逗留在三角窝的附近,可以充分的发挥诱饵的作用;
四、多方位做窝法(菱形窝)
这种做窝的方法,是在 钓点 垂直线上,前后相隔2到3米左右各打一窝,左右各打一窝,好似菱形的形状,所以也被很多钓友称为菱形窝。做这种窝之后,在窝子的前后左右以及窝的中心都可以下钩进行垂钓,鱼群越是密集,上钩率就会越高。
尤其有一个优点,就是在一个窝里跑了鱼之后,鱼群不容易被惊散,依旧可以在其他的窝子吃钩。同时,这种窝子可是使用的钓法也比较多,可沉底钓、悬钓、拖钓,也可双竿钓,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窝子;
五、环形、长方形作窝法:
在那种水面上有很多布袋莲浮萍或者是浮游生物地方进行垂钓,可以使用树枝或者是竹竿等东西做成一个环形圈或者是长方形,然后抛入到水里面,定型之后在里面撤入诱饵,就可以形成套窝。这种窝子里面浮游生物比较少,空气也比较新鲜,鱼儿机会有可能到这里透气、觅食,在加上诱饵的香味,鱼在入窝以后就不会轻易的离去。这个做窝的方法非常适合钓鲫鱼。
六、向导窝法:
向导窝法就是在 钓点 先打一个主窝,然后再以这个主窝作为轴心,向主卧的左、右前方各45度的方向,扬撒碎饵3到4米。 饵料 成线状,越接近主窝的地方就越密集。通过这样进行撒饵,能够将数米以外的鱼儿引向主窝,扩大诱鱼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撒饵最好不要使用粉状料,最好应用麦片、粒子、碎米或者是豆饼渣。配料的时候,应该做到色味兼顾,使鱼儿闻香而至,不忍离去;
大家钓鱼,对于饵料的状态问题,重视不亚于饵料的味型,尤其在钓小鲫鱼时更显突出。 鱼儿作为水中动物,长期进化而形成诸多遗传式的本能,是聪明而有灵性的:因自然水体大多处于食物不足状态,鱼儿总善于以尽可能小的体力消耗来摄取赖以生存的食物营养,会优先选择好入口、好嚼碎、好消化的食物。综合考虑鱼饵的物理状态是钓技和钓鱼经验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调制鱼饵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有关状态的问题。
利用不同饵水比改变饵料状态。成分完全相同的一款鱼饵,由于加水量的不同就会呈现不同状态。我们知道,成品鱼饵的外包装上一般都注明了适合的饵水比,但这只是一个常规参照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减少加水量,制作出来的饵料就会使饵团硬度增加,比重降低,同时也相应地改变了雾化、散落的速度;而增大加水量则正好相反。
通过改变搓揉的次数调整饵料状态。绝大多数商品饵都具备越搓越粘的特性,含有蛋白纤维的饵料经搓揉后还会使饵料的网状结构变得更密集,甚至成为一团死面筋。几乎所有饵料经反复搓揉都会出现雾化减缓、比重增加的特性。
饵料加水次数和加水后的搅拌速度也会改变饵料的状态。在制作鱼饵时,如果一次性加水不足或者过多,就需要二次加水(或者加饵)进行调整,这种面硬了加水、面软了加面的不正确开饵手法必定会造成饵料中的水分分布不均,从而影响饵料的状态。另外,很多商品饵中都含有小麦蛋白纤维,这种物质具有快速抢水的特性。如果饵料加水后不立即进行快速搅拌,同样会出现有的地方水多有的地方水不足的问题,使饵团呈现出软硬不均匀现象,影响饵料的状态。
通过后期收水方法改变饵料状态。假如我们在制作一款拉饵时准备的材料完全相同,都同样使用拉丝粉,但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制作:一是直接将拉丝粉混合在主饵中,经加水快速搅拌、静置醒饵、团拢成团挤压这一整套过程制作出拉饵;另一种方法是将主饵加过量的水,经搅拌、静置醒饵使其吸足水分,再在上面撒上一层含有大量拉丝粉的饵料快速搅拌收水,然后再拢成团制成拉饵。
那么两种不同方法制作出的饵料状态会有什么不同?答案是采取后期收水方法制作出来的饵料更膨松、雾化,而且这种状态保持的时间会更长些。因为后期加入的饵料是干粉状态混合到主饵中,加入原饵料以后会从原来吃足水的饵料中抢夺水分,从而使此饵料吸收水分的过程呈现出滞后且缓慢的过程,饵料中的小麦蛋白纤维成丝以及饵料的膨胀也呈现出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实,不但制作拉饵可以采取后期收水的方式改变饵料状态,即使搓饵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使饵料使用效果得到改善。
采用不同的上饵手法可以改变饵料的状态。对于正在使用的饵料,如果鱼情发生变化,我们仍可以通过不同的上饵方法使饵料的状态发生改变。比如同样一款可搓可拉的饵料,采用拉饵则雾化快、饵团膨松、重量降低、入口舒适,而采用搓饵则相反。
根据鱼情的需要,我们有时候可以采用拉饵钓,有时候则可以采用搓饵钓,甚至有时候可以将拉出的饵团稍微再搓一下,使饵团形状更圆润,雾化速度稍微降低一些。再比如同样是采用拉饵手法,如果操作时拉饵速度不同、钩子进入饵团深度不同,拉出来的饵团大小、形状、重量、残留等指标都会不同。要想使饵团拉得大,拉动速度就要慢一些;要想拉小饵团,则可以从饵团表层快速拉出。
手上饵的变化则更多。手上饵的方法可以分为搓、攥、扎等不同手法,在饵的形状上可以将饵料做成水滴形、圆形、三角型等不同形状。不同的上饵手法和力度会造成饵团内部密实度的不同,而制作出的不同饵形在下落过程中受到水的摩擦力也各不相同。圆形、水滴形因外部形状圆润,下落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小,饵料的雾化就慢,而三角型等形状则因为棱角分明,受到水的摩擦力就大,饵料下落过程中的雾化就快;密实的饵化散速度慢,松散的饵料化散速度快;密实的饵团重量大,松散的饵团重量轻。
因此,我们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鱼情的变化,及时调整上饵手法使饵团形状和密实度发生改变,最终使饵料状态得以改变。
黑鱼在我们当地的又称为伙头。黑鱼是淡水名贵鱼类,繁殖很快,生长迅速,鱼性凶猛,肉质细嫩,骨刺很少,其肉有利于伤口愈合,最近研究发现,黑鱼肉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黑鱼是市场上淡水鱼类价钱最贵的鱼类之一,也是钓友们喜爱钓获的一种淡水鱼类。我想把自己多年钓黑鱼的技巧介绍给大家,供钓友参考。
一、钓具黑鱼吃食隐蔽、突袭、凶猛。它捕食的过程是:先含,而后或吞或吐。这个捕食过程均在一瞬间完成。针对上述特点,我们在钓具上必须具有针对性,才能钓获黑鱼。
1)钓竿。
我是用一支80年代生产的6.3米长节玻璃钢竿。去掉原有竿梢,在钓竿的顶尖上绑上加工后的别针,这对装卸钓线特别方便,经过这样改造后,钓竿甩鱼特别有力。
2)钓钩。
在渔具店买的黑鱼钓钩。生产厂家为了保护鱼类,他们在钩柄上做了手术,每只钩柄都割了一个缺口,有的缺口占钩柄直径的2/3,这样在垂钓凶猛黑鱼时,就容易断钩。我们在挑钩时,尽量挑选那些只断裂1/3的;或者自己用焊锡把钩柄缺口焊好,以增强刚性。
3)钓线。
黑鱼牙齿尖锐,容易把钓线咬断。我采用较粗的白色尼龙线(染黑),钓线一头系在钩柄的圆圈上。为了防止黑鱼咬断钓线,我用5厘米的橡胶小管套在钩柄与钓线的结合处,有效防止黑鱼咬断钓线。黑鱼吃食迅猛、快捷,我们在钓线上要以短制快,钓线长度以11。3米为宜。
我用上述钓具钓黑鱼,有的钓友讥我拿电线杆钓鱼。我引以为荣,因为我摸透了黑鱼吃食的特点,钓获颇丰。
二、钓饵黑鱼是食肉性鱼类,钓饵以活泥鳅、小白条为主。我采用拟饵小青蛙(渔具店有售)。但青蛙的挂法有讲究用钓钩从小青蛙虹门剌进,穿过腹腔,再把钩尖刺向小青蛙的上嘴唇,然后露出钩的倒刺。出钓时拟饵小青蛙要多备几个,小青蛙被黑鱼撕烂,要及时更换。
三、钓时黑鱼有晒鳞的习性,每年5月艳阳天是黑鱼晒鳞的旺盛期。在风和日丽的艳阳天,从上午10时到15时,其中以1214时为盛晒期。
四、钓点黑鱼晒鳞主要在两种水域:一种是当阳库、塘岸边的水草密丛处与水草稀疏的结合处;二是朝阳离岸边56米的亮水区。
五、钓技垂钓黑鱼要以隐蔽性垂钓,采用走钓与点钓。黑鱼的警觉性很高,稍有动静,即溜之大吉,因此,我们在垂钓黑鱼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着装切忌穿白色服装,以穿黑、绿色为好,穿迷彩服最好。
2)遇到草丛要特别警惕,要离草丛56米处,认真仔细观察是否有黑鱼在草丛中晒鳞,有时先发现黑鱼头部,有时黑鱼吐出一个单泡。在确定是否钓这条黑鱼时,要摄手摄足,特别小心,将钓饵轻轻伸到黑鱼嘴前3040厘米处,有节奏地点动钓饵。这时有两种可能发生:一种是黑鱼凶猛捕食,这时要眼疾手快,将含食黑鱼猛甩上岸;另一种是被钓黑鱼搅起一个大浪逃之夭夭。
3)黑鱼在亮水区晒鳞时,要隐蔽接近黑鱼,将钓饵伸到黑鱼嘴前3040厘米处,有节奏地点动,有的黑鱼会猛扑钓饵,这时要使劲将黑鱼甩上岸。有的黑鱼会隐入水中,这时要耐心连续点饵,黑鱼是想占据有利位置,然后捕食。如果点钓56分钟后,仍无动静,此时应该挪位。
六、提示1)为了保护黑鱼资源,500克以下的黑鱼最好不钓,即使钓了也要随钓随放生。
2)每到麦收时节,黑鱼开始在密集的草丛中产卵。黑鱼卵是青蛙最爱吃的食物,因此黑鱼与青蛙是不共戴天,每当黑鱼见到青蛙非把它吃掉不可。雌、雄黑鱼有护卵的习性,黑鱼护仔的行为感动世人,世人专门为黑鱼护仔行为,立了一条渔谚劝君莫钓撒卵鱼,失去父母无保护。以规劝后人。因黑鱼从卵到幼鱼都有父母保护,因此黑鱼繁殖迅猛,生长很快。此时,我们最好车放家中,钓竿入库。
3)黑鱼属凶猛鱼类,牙齿尖利,我们在钓获黑鱼后,一定要小心捉拿,切勿让黑鱼咬伤手指。为了防止万一,最好随身带瓶腆酒和一些棉签,以便不慎被黑鱼咬伤后,及时处理伤口。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