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不同时节水温鱼性对用饵的影响

2020-11-06

浅谈不同时节水温鱼性对用饵的影响。时节是影响水体温度的重要因素,而水温又是影响鱼类摄食的重要因素。这种连锁的反应会使鱼类随水温的高低而使其机体的生理代谢产生变化。

鱼类的摄食与生长是随水温上升而呈正相关。一般在12℃以上摄食生长,以18~23℃时的摄食量最大,生长也最快,水温升至26℃以上,摄食量下降,28℃以上就进入夏眠。另外,水体呈味度的高低与时节有着直接的关系,鱼类的嗅阈值和味阈值又会因水体呈味度的高低而变化。那么,垂钓用饵与时节的关系就显得惟妙惟肖了。

当然,选用鱼饵的前提还是要首先确定其垂钓的水域和水体,然后再进行已确定范围之内的调整。先从不同时节的用饵技巧说起。

一、冰钓

冰钓是指当水体表面结冰封冻后,人们在冰面上掘出冰洞后再进行垂钓的一种垂钓方式。

因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冰钓形式一般只出现在我国的北方。冬季是太阳距地面的最远时节,加上受冰面的阻断,阳光照射水体的强度和深度均大幅减弱。由于缺少了阳光的照射,水中的大部分植物已不再产生光合作用。水温也随之下降的很快,冰面下的水温最低可达到4℃度。

水在0℃~4℃之间,热缩冷胀。水在4℃以上,热胀冷缩。水在4℃时体积最小,因而4℃时水的密度最大,含氧量也最高。在低温条件下,水体中的有机化合物的分解也变得十分缓慢,从而导致了水体呈味度的降低。因此,鱼类在这一时节其嗅阈值可以达到最大,也就是说,在这一时节鱼类的嗅觉灵敏度最高。

鱼类的嗅觉灵敏度越高,垂钓时所选用的鱼饵的呈味度就应该越低,这就是垂钓用饵的规则之一。所以,在冰钓时尽量不打窝或少打窝,钓饵也应该选用纯天然或与天然等同的物质原料所制作的鱼饵。冰钓常用的钓饵有红虫、蚯蚓等,但鱼类在冬季并不是不吃素饵,有时用小米等粮食作物打下的窝子会被鱼类一扫而光。

二、春秋钓

在春秋两季垂钓,虽然气温和水温很接近,但用饵仍有区别。春节的水温由低转高,水体呈味度也开始回升。鱼类的嗅觉则开始进入由灵敏到迟钝的渐变过程,但其嗅觉依然很灵敏。

所以,在春季垂钓仍需选用呈味度略低的饵料,以营养类原料含量高的鱼饵为主。另外,以蚂蚱、蝈蝈、蟋蟀等昆虫为饵钓草鱼,在这一时节其效果最佳。因为昆虫的体液和血液一样都在鱼类的敏阈值范围之内。

暮春初夏,雨水增多,气温上升较快且昼夜温差也较大,水体环境变化尤为显著。随着水温的回升,鱼类的摄食量和耗氧量也会相应增加,水体的呈味度自然也会升高,所以在垂钓时可以提高鱼饵的呈味度。

秋季的水温由高转低,水体呈味度开始回落。鱼类的嗅觉也开始由迟钝走向灵敏,但这种鱼类嗅觉的渐变过程很慢,秋季的鱼类其嗅觉仍很迟钝,只有到了深秋,鱼类嗅觉的灵敏度才会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在秋季垂钓,用饵仍需选用呈味度略高的鱼饵。

三、伏钓

由于水体温度的关系,夏季是鱼类嗅觉最迟钝的时节,也是鱼类嗅阈值最小的时候。如果水温达到18℃以上时,鱼类的嗅阈值会比冬季缩小一倍。因此,很多以天然及营养类为原料的鱼饵,如以鱼粉、虾粉、肉骨粉和蚯蚓粉以及其他以氨基酸、维生素和蛋白质为原料制作的饵料因其呈味度低,对鱼类均不能起到很好的诱食作用。而营养类含量少但呈味度偏高的鱼饵,如以各类香精香基来提味的饵料却能引起鱼类的注意。这就是为什么天热时用香饵及天冷时用腥饵的主要原因。

虽说香与腥是区分饵料气味或味道的惯用俗语,但真正意义上的区分还是应该是以鱼饵呈味度的高低来见解,因为绝大部分腥饵其呈味度都接近于天然,而香饵大都含有香精成分,其呈味度要比腥饵高出几倍、几十倍或几百倍不等,所以单纯使用香与腥从气味或味道上来区分饵料是不正确的。

水体温度与鱼类敏觉的关系也是成反比的,即水体温度越高其鱼类的敏觉就越低。因而在伏天垂钓时,如使用红虫、蚯蚓等含有血液和体液的活饵,其效果远不如在早春或晚秋时突出。

小编推荐

浅谈水温气压变化对钓鱼的影响


很多钓友都知道,水温和气压的变化会对鱼儿的开口有很大的影响,也造就了我们渔获跟天气变化挂钩的事实。下面笔者浅谈下水温、气压变化对钓鱼的影响,希望对各位钓友钓鱼能带来一些帮助。

一、水温对钓鱼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一年四季中,春季和秋季称为垂钓的两大黄金季节,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春秋两季气温相对温暖却不太过闷热,而水中的鱼儿,不管是耐寒的鲫鱼,还是耐热的罗非及草鱼,都有其适合生存的温度,不管是高温还是低温,最合适鱼类生长的温度应该是在15-25度之间,而夏季气温一般都高达三十多度,水中的温度也不低。冬季气温经常在零度左右,而水中的气温恐怕会更低,因此这两个季节的水温都不是鱼儿所喜欢的温度,故而在这两个季节,往往很难钓到鱼。

在垂钓的时候,春秋两季倒不用多说,一般在仲春及仲秋的时段,都可以全天候垂钓,因为这两个时段,水温变化比较小,经常会在12-25度左右,这样的水温适合全天候垂钓。而在夏冬两季,我们就不得不考虑水温对钓鱼的影响了。

在夏季垂钓,我们通常要考虑早出或是晚归钓两头,也就是钓早晚,因为早晚的温度相对比较低,比较适合鱼类生活觅食,而中午时段则非常热,水温非常高,鱼儿都避到深水去纳凉而且很少开口,所以难以垂钓。钓界都流传一句:神仙难钓午时鱼,可见中午时分的鱼是很难垂钓的。

而在冬季,出钓最好选择11点到3点这段时间垂钓,因为这段时间在寒冷的冬季里温度最高,相对比较适合鱼类活动觅食,自然在这时段垂钓效果最佳。其实,水温对垂钓的影响还不止这些,还要考虑温变。一般来说,在同一水域,垂钓时的前后两天最好能保证温度比较恒定,这样水中的温度才会比较稳定,在稳定的环境中垂钓,效果自然要好于温变环境。因为气温突变,会让鱼类这种对温度极其敏感的动物停止进食。

二、气压对钓鱼的影响

气压,比起温度来,更难以琢磨。因为温度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容易感受到的,而气压,我们却很难体会,特别是气压变化大不的时候,更是只能通过仪器来判断气压变化。只有偶尔气压太低而让人感觉到特别闷热的时候,人们才知道,低气压来了,天气变闷热了不开口。

那气压对钓鱼的影响有哪些呢?我们应该要注意什么呢?一般来说,气压过低,天气太闷,是不太适合钓鱼的。而自己在每次出钓的时候,都要看看当天的气压,再来判断是否出钓。根据自己多年垂钓的经验,一般来说,在1000百帕左右是比较适合垂钓的天气,如果一定要说个范围,个人认为,990-1005百帕的气压值,是比较适合钓鱼的。

气压值的高低取决于大气,与钓场环境没有太大的关联,也就是说这个指数不理想的话,根本就没有其它任何办法来弥补,不象水温可通过向阳背阳或改变钓位水深、钓棚水深来选择,风较大可钓背风、回风,而天是晴是雨则没有必然的影响(两种天都有咬钩多的现象)。

要有,实质上也是反映在气压的变化上。一般来说,气压在990-1005百帕之间宜钓底(中下层鱼)低于990百帕水中缺氧,鱼很难钓,钓底更没戏,应钓浮钓半水试运气,高于1005百帕鱼少食少动不聚群,也很难有好的收获。

还有一点,有的钓友说,低于990百帕不好垂钓,这是对的,但是,只要气压值处于上升状态,其实也是可以出钓的。比如前天的气压值是960百帕,而昨天的气压值是970百帕,而今天的气压值是980百帕,这样递增的气压值,还是可以外出垂钓的。

气压的高与低,当我们没有明确的仪器的测量时,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来判断,一般来说,太过闷热的天气,气压都比较低,相对难钓鱼,当我们看到蜻蜓压浮漂,或是老在水面低空飞行的时候,气压也是比较低的,鱼相对也难钓一些。而凉风习习,万里无云的状态,或是阴而不闷的天气,气压一般就比较适合,自然也就比较适合垂钓。

浅谈不同情况下的矶钓用钩心得


关于矶钓黑鲷鱼的适用钩子,其实只要钩的大小不是太离格,哪种钩子都可以钓上鱼,特别是在秋季我们以小巴掌鲷为主要对象时,相应地对钩子的要求并不太讲究。比如千又、黑毛、伊势尼、甚至最便宜的国产丸世都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在鱼少、口精特别是以大型黑鲷作为主要对象鱼时,钩子的大小、颜色、重量、钩柄长度、强度和锋利度的影响还是应该认真考虑的。

1、强度和锋利度

这个话题应该不用多说,选择质量好的进口高强度锋利钩子虽然花费多点,但如果因为钩子质量问题跑掉一条大家伙,哪轻哪重大家还是能想明白的;

2、钩子的大小

通常讲,选择钩子型号大小同对象鱼的大小有关,以本地对付黑鲷看,采用2、3、4号千又钩子都算不出格。但是,具体运用过程中,还要考虑挂饵大小、鱼的活性等其他因素。比如饵大钩小就不般配,去年秋天,我为了配合采用的虾饵,钩子就用到4号千又。另外,鱼抢食时,巴掌鲷一样将4号钩吞肚,而晚秋时鱼口轻而慢,2号钩子也经常吃不深;

3、钩子的颜色

目前,由于本地矶钓起步晚,相应地渔具商店中的钩子颜色选择余地也不大,无非只有亮银、上黑、镀金三个色。其实,钩子的颜色同饵的颜色、光线强弱、水的浑浊度息息相关。比如水清光照强,选择接近于饵料颜色的钩子更不容易引起黑鲷的警觉,比如采用南极虾,那么茶色钩子就是不错地选择,比如夹虾颜色深,选择上黑就强于亮银或镀金。相反,光线暗、水质混,亮银、镀金等钩子更容易引起鱼的注意,也就是不错地选择;

4、钩子的重量

一般常识上,钩子的重量同钩条粗细有直接关系,钩条粗细又同强度有直接关系,这个话题暂且不讲。为什么提出钩子重量这个话题?因为这个话题涉及到钩饵的稳定性和活性两方面。重量大的钩子,更加有利于钩饵稳定,重量轻的钩子则更能体现钩饵的自然动态。这样我们就应该清楚,当我们需要直接攻击底层或者流速大造成钩饵摆动厉害时,应该选用重量大的钩子,而当我们需要尽可能制造全层诱钓同步攻击全水层或者流水比较平缓时,轻量钩子往往更有优势。同时,钩子重量同鱼的活性也有直接关系,深秋或初春时,这个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

5、钩柄长度

与此有直接关系的因素是有利于挂饵和有利于吞钩、摘钩。一般意义上,短柄钩更有利于入口但不利于摘钩,但长柄钩更有利于挂饵却不利于入口,因此,要根据使用的鱼饵和鱼的活性做到正确取舍。

正确使用钩子,这也是影响钓果的重要一环!

不同饵料颜色对诱鱼的影响


刚接触钓鱼时钓鱼人往往只凭自己的一腔热血去钓鱼,不讲究方式、方法,所以常常是开心而去失望而归。随着经验的积累在垂钓时开始讲究一些方式方法,会考虑垂钓当天的天气、水域的水情、鱼情等因素。其实,饵料颜色在引鱼性上也有影响。下面我们分析五种颜色的诱鱼影响。

一、深褐色、咖啡色的饵料

鲤鱼时属于杂食性鱼类。长时间在水底、河流弯道处等地的淤泥中寻找食物,所以会比较偏爱深褐以及咖啡色这两种颜色的饵料,而经过发酵后的酒糟、菜籽饼、烘烤过得麦麸这些饵料对于诱鱼性效果会很好。

二、黑色、暗红色的饵料

这样颜色的饵料种类较多,例如:猪肝、芝麻、商品饵、螺蛳肉等等,这些类型的饵料有着天然的颜色,对鲤、青、鲶鱼的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三、白色饵料

生活在淡水中的鱼,对白色饵料比较偏爱。尤其是草、鲫、白鲦鱼比较偏爱于白色的饵料。如:大麦、面粉、玉米面调制而成的饵料颜色接近于白色,有着不错的诱鱼效果。而一些有经验的钓友们会在原本不是白色饵料得饵料里加进去一些白粉,给饵料上上色,染成白颜色。在一些水质好的水域以及在水深处钓鱼时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绿色饵料

以小草的颜色为标准的草绿色饵料。可能是因为鳊鱼、草鱼常常以菜叶、青草、树叶等物品为食物的原因,所以草鱼、鳊鱼特别喜欢草绿色这个颜色。知道鱼的这个特点之后,很多厂家会在制作商品饵的时候,在里边放进去海藻、水藻这些绿色的的植物,让饵料的颜色与天然的草绿色相差不大,用以迷惑鱼的,使其放松警惕性,会放心大胆的吞钩,中鱼率会大大的提高。

五、淡黄色的饵料

一般小米,玉米粒磨成粉后是淡黄色的。那么以这样颜色的原料为主饵经过加工完成之后制成的成品饵,在市面上已经源源不断的出现了。使用这样的饵料在水质好的水域里以及水质浑浊的水域里钓鱼时,鱼可以在距离很远的时就可以发现饵料,并吸引它们前来咬钩。而且鲫、草、鳊鱼,这些鱼类也比较偏爱淡黄色的饵料。

浅谈不同目数拉丝粉的作用


在一些拉丝粉的产品包装上,或标注着80目,或标注着100目这些不同目数的拉丝粉都有什么作用,该怎么使用呢?下面笔者就介绍下拉丝的一些知识给大家参考一下吧!

拉丝粉的制作原料是白面,但又跟我们普通的面饵不同。普通的面饵是我们手揉搓和出来的,而拉丝粉是通过机器高速运转将洗完的白面瞬间脱水烘干再研磨。我们所吃的方便面就是以它为主制作而成的。对制作饵料精通的都知道,一般人喜欢吃的制作成饵鱼都很喜欢。

拉丝粉一般都是添加到其他的饵料中的,不会单独去使用。单独使用的话基本没有什么作用。对于拉丝粉我们要了解目数,这个跟浮漂的目数是两码事不要混为一谈。目数反应的是在拉丝粉的物理层面上颗粒的大小,用于反应颗粒的粒径,一般目数越大说明颗粒的粒径越小。说直白点就是目数越大产品越细腻。

不同的鱼喜欢的目数是不一样的。正常的大鱼三斤以上的需要用80目的拉丝粉去钓,因为大鱼就喜欢这种大小的颗粒做成的鱼饵。80目的拉丝粉混在饵料中可以加强饵料的韧性,使饵料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抛入水中的时候不会使饵料脱落,而在水中泡个三五分钟后会被泡发膨胀,如果附近有鱼的话就会被鱼发现。

100目的拉丝粉主要针对的是鲤鱼,1-5斤重的那种鲤鱼。这种目数的拉丝粉配出来的饵料投入水中一般三分钟之内就可以被泡发,像棉团一样松软但是又不会脱钩,鱼吃入口中一吸就会把钩子给吸进去。

120目的短细丝拉丝粉主要针对的是三两到一斤重的鲫鱼。这种目数的拉丝粉比较细腻柔和,加入饵料中做出来的饵像黄豆粒那么大还具有超强的吸水能力。这种饵料还有一种特点就是雾化能力比较强,不档鱼口,在雾化后还有少量的残留,打浮子或者钓底都非常适合,许多人喜欢拿来做拉饵钓大鲫鱼。

还有一种超细的135目的拉丝粉。这种超细的拉丝粉目数高颗粒小,加个比上面的要复杂很多,主要钓的对象是那种二两都不到的鱼。这种拉丝粉拉出的饵团比较小,跟我们平时吃的小米差不多大。这里只做简单的介绍,不详细说明。一般我们钓到小鱼都会放掉的,很少有钓友们会把小鱼带回去吃。偶尔有人专门弄这种去做饵也是为了钓几条回来养了玩,一般很少用到。

拉丝粉是一种很奇特的东西,因为意外才被人们利用到钓鱼上面。目前钓友们用的还是比较多的,效果确实好,适当的使用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