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的制作方法千万种,不同饵料的效果也千差万别,想要做出一款合适的饵料总是需要琢磨许久。很多时候拉饵在饵料当中的作用都非常明显,它能够将本来粉末或者粘稠状的饵料变得松散,状态更加的自然,可以更轻松的揉捏成团状,进入水中既能够保证雾化效果,却又不会立即散开。
拉饵在饵料当中的作用如此之多,让我们在大多数的饵料制作中都能够看到它的踪迹。在许多饵料中,扒拉出来一小团仔细观察,都能够发现其中丝状的牵连,把饵料各种粉末,片状的物质联系在一起。不过想要制作出来一流的拉饵效果,往往需要钓鱼人多琢磨一番,关于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制作拉饵效果
加入拉丝粉是拉饵的方法,在制作的过程中,添加拉丝粉有两种选择。前者是在加水之前,就将各种饵料进行混合,拉丝粉提前就已经添加进去和饵料的其他配料混合均匀。后者就是在其他配料已经加水配合好之后,拉丝粉再添加进入,第二次均匀的搅合好饵料。
从效果上来说,前者的制作手法出来的效果不如后者,可能是因为水分添加的不同。后期再加入拉丝粉,就减少了水分的影响效果,提升了拉丝粉的效果。
拉饵效果的注意事项
首先就是上文提到的,在拉饵过程中,水分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对于拉丝粉的效果来说,一般是宁可多水,但不可无水。多一点水,出来的拉饵状态可能会不太好,但是水少了,拉饵的效果根本出不来。
一般来说,我个人经常是先混合好其他饵料再添加拉丝粉,所以每次水分的判断都是通过饵料团的状态。当饵料团经过一段时间的凝结,慢慢开始硬化的时候,从流质或者粘稠的状态开始出现固体状态时,基本就可以添加拉丝粉了。
季节不同,拉饵的制作也有所区别,以气温差距最大的两个季节,夏季和冬季对比。在夏季里制作拉饵,时间快,出来的丝都非常密,效果很好。而冬天则拉丝出来的慢,而且可能也较为稀疏,需要半个多小时才行。
所以在不同的季节里面,也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夏天时自然是做好了就直接用了,或者为了保证水分,找块湿毛巾包裹。而到了冬天,在制作拉饵时,就需要一些手段了,首先是加入热水,或者温水开饵,增加饵料的温度来缩短时间。另外就是提前准备一小块饵,开始诱鱼,钓鱼,等一段时间之后,饵料自然开好再使用。
在夏天的时候,饵料团制作好以后,一定不要在太阳下直晒。不但要裹上湿毛巾,最好还找个阴凉的地方存放,不然很容易出现表面水分流失,硬化搓不成饵。而到了冬天,则不用太在乎阳光的问题,尤其是那种边钓边用的钓友,有阳光还能够增加温度,减少等待时间。
撇除季节因素,在大多数时间里面,拉丝粉一定不能添加的过多,拉丝粉太多了,并不能增加饵料的效果。反而是让饵料变得丝过多,饵料团太精致,挂到钩上后太多的残留,还容易影响进嘴的效果。
另外,拉出来的饵料团的大小,很多时候它的大小和状态,和其拉饵时的方向成正相关。有经验的钓友都知道,大家多尝试几次也能发现这个规律。
拉饵也算是一项专门的技术,钓友们为了钓好鱼,还是值得多练习一番的。
台钓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也不是没有它的原因的,在台钓里面,饵料的使用算是一个很大的特点和优点了,但也是很多钓鱼人都很难掌握的一件时。从饵料的味型来说,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的饵料混合在一起,怎样才能适应现实的鱼情呢?另外,判断一款饵料好不好不仅仅只有饵料味型这一个标准,另外还有饵料状态、雾化情况、软硬等情况。另外,在这么复杂的饵料体系里面,拉饵和搓饵是经常被提及的,那么拉饵和搓饵又有些怎么样的技巧方法呢?
一、相对传统钓台钓的优势传统钓相对于台钓来说,灵敏度要低一些,遇到滑鱼轻口鱼的情况下,其所反应出来的鱼讯相对要小一些。台钓可以钓浮,可以钓底,也可以钓全水程半水程,也可以钓离底,而传统钓基本钓底居多。台钓讲究诱钓结合,边钓边做窝,通过饵料的雾化传播来吸引鱼儿前来,其好处在于越诱越多,最终形成抢食效应。
二、台钓用饵技巧1、饵料的味型一定要对路,春季我们的饵料要以腥香为主,到了春末夏初,我们的饵料就要以香腥为主,到了夏季,我们就要以香型、清香型为主;到了夏末秋初,我们就会灵活多变了,香腥、腥香都可,这个季节的鱼儿更加肥美食欲强烈;到了秋天,就到了钓鱼的高峰时节,鱼儿们也在为过冬做准备,储备能量,吃食不分香腥,见什么吃什么,腥味香味大一些都没问题;到了冬季,鱼儿们食欲减低,对腥味的饵料特别喜爱,这个季节我们就要多腥少香甚至浓腥来垂钓了。
2、台钓饵料的状态很重要,在正常的鱼情下,也是就遇到生口鱼的情况下,台钓讲究的诱钓结合,饵料要具有较好的雾化性和溶散性。雾化好,在窝子里形成至上而下的立体雾化区,虚中有实,实在有虚,诱与钓结合一起,是最理想的状态了。我们如果是钓浮,那么我们的饵料雾化就要少一些;如果是钓底,水深的情况下,我们的雾化就要小一些,以保证饵料到底后钩上仍然有残留。如果遇到老滑鱼的时候,我们就要控制好雾化的程度,饵料要实一些,雾化少一些或不雾化,这样给出的鱼口才会更真实,假口才会更少。
三、搓饵和拉饵的使用技巧1、拉饵在水中状态对鱼的入口性更好,鱼吃着更舒适,拉饵出来的鱼讯反应到浮漂上相对清析明显。制作拉饵要保证拉丝粉的加入,才能达到鱼钩到底后有残留。当遇到快鱼鱼情很好的时候使用拉饵,抛竿频率上相对更快更容易控制节奏。拉饵也适合冬季或者遇上轻口鱼时,拉小饵更容易被鱼吸食。
2、制作搓饵时,拉丝粉要少或者可以不加拉丝粉,搓饵饵料要求软粘一些,不要过硬,入口性要好。有小杂鱼闹窝的情况可以使用搓饵,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杂鱼闹窝;垂钓水域水太深使用搓饵,以确保到底后钩上仍然有饵料。如果我们要主钓大鱼,或者在小中钓大,也可以使用搓饵。如果老滑鱼,我们可以使用搓小饵钓。
无论搓饵还是拉饵不存在好坏之分,需要灵活变通,搓拉结合肯定才有好的鱼获。很多时候我们垂钓都是先搓饵,搓大饵来诱鱼,鱼入窝后用拉饵提升饵料的适口性,总之搓拉结合才是取胜之道。喜欢请收藏关注,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酒米可以说是中国钓鱼人的特色,特别是传统钓鱼就地取材,用粮食及粮油植物副产品打窝。南方以稻米为食,无小米少高粱,钓鱼人常用米糠、麦麸、菜籽饼、豆饼等碎屑状窝料打窝,缺点是招小鱼。用大米打窝发窝慢,45~60分钟后才有鱼进窝,却不闹小鱼。于是取容器用曲酒浸泡大米(小米),称酒米。
我钓鱼20年了,从来没有离开过酒米,最早是曲酒泡小米,偷着加点红糖,钓饵蚯蚓偷着点点香油,那时家里不常买,在野河里钓鱼特别好用。90年代末接触台钓也没离开酒米,只是自己瞎琢磨,加点这加点那,后来开始加了西药VB2,黄黄的,也不错。但是只局限于窝子里,手食开始用商品的了,有了电脑后感觉方便了,信息多了药酒开始加中药了,手食开始加米了,鱼也开始挑嘴了,直到现在虽然商品小药多如牛毛,我钓鱼依然没有离开过酒米。
如何制作酒米1、选米
任何酒米首先要准备的就是米,选择什么样的米,都建议结合当地(方圆半径内)盛产或者常见作物泡制。(包括地区性饲料常用的下脚料母米。如最常见,北方小米、黄米,南方稻米)泡酒米的米,建议买那种丑陋的,人闻自然味道的。大米举例,要买糙米,不要用又白又亮的(人工添加剂太多,钓鱼很可能是反效果)
2、选酒
泡酒米的酒,一般建议曲香、酱香等浓香型白酒,度数30~40来度的为好。久泡型,适宜酒精度数高一些。
一般来说,低度白酒适用于泡制使用周期短和保存时间短的酒米,高度白酒,适用于久泡的酒米或者保存时间较长的酒米使用。
另外,要看主钓的是什么鱼类,钓小鲤鱼鲫鱼等野生鱼可以用高一点的,例如40~60度左右,但是钓小的游鱼或者养殖鱼就可以度数低一些。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药酒泡制酒米。最简单的药酒就是100克丁香加1000克曲酒,泡一周以上就可以,时间越长越好,鲤、鲫、草鳊都行!
常用药酒配方:山奈15g、白芷10g、草果10g、丁香10g,高度曲酒500ml,密闭泡制一星期后即可使用,用前摇匀,出发前半小时酌量喷洒在诱饵上、拌匀,即可使用,春、冬诱钓鲫鱼效果很好。
3、配制酒米的过程
分享一种常见的酒米制作过程及花费
1、选较好的含维生素B和进口诱食剂成分的产品(又叫钓鱼精),准备2包X2元,4元。
2、选用56度高浓度清香型二锅头酒,每瓶500ml约7元(准备4两约3元)。
3、选用比较差的三级大米,用量500克成本大约为2元。
4、找一个550ml容量的空瓶,这个好找,不花成本。
5、先把2包钓鱼精与4两酒放入瓶里摇匀,然后迅速加入大米,再次摇匀,密封盖紧后平放24小时,然后再次摇匀后、又再平放24小时,窝米制作就完成,总成本不过9元。该窝米可配合其它打窝饲料混合使用效果也很好。
制作酒米注意事项1、很多时候,钓鱼人制作药米的过程中会添加蜂蜜或者糖类物质,这类物质长时间存放在容器中,也会多少起到加速药性变化。尤其目前市场上的蜂蜜产品,真正纯蜂蜜太少了,所以如果使用的不是纯正蜂蜜,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就将对炮制在容器中的药米,起到一些化学作用。糖类物质也是一样的,所以建议大家还是根据使用的情况,适当考虑一下炮制的药米量,如果一次想炮制多一些,那么应该采取分瓶储存,并要存放在凉爽阴处,这样使用一瓶其它的药米就不会发生于空气接触问题了。
2、有些钓友喜欢将小米炒熟再泡制酒米,但是,要注意不要炒太熟,炒得越熟的米,在泡制酒米越容易粉化。另外,就是制作过程中酒加得过多。常规泡制酒米1斤,配100毫升曲酒,这样泡出来的小米会稍微干一些,有利于保存。稍微湿一些可以加到125毫升,最多不宜超过150毫升。超过米自身吸水量后,米长期浸泡在酒里,同样也会导致米的粉化。
3、酒米的保存,建议的是避日光直射和高温,容器要严格密封。并且预留一定的空间,避免酒米膨胀撑满甚至爆裂瓶身。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