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的打窝技巧及诱饵用量

2020-11-04

诱饵打窝,是垂钓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能不能诱来鱼,对钓者垂钓收获有着直观的影响。而想要做好窝,不仅要高质量的诱饵,还需要根据水情用好打窝的方法,并且用好诱饵的量,尤其是这个量,用得好不好,是能否诱好鱼的关键。

当然,根据不同地域、水情、鱼情的影响,这个用量还是有所差异的。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保证在能顺利诱集鱼的情况下,窝子里的鱼还能够保持在吃不饱的状态。这样鱼才会咬我们的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下,关于诱饵用法用量的问题。

一、投饵打窝的技巧

投饵的方法上,主要以水情确定,大部分情况是直接把饵抛投入窝中。

野钓水域包括两大类,一是静水中的大中型天然湖库和小型的塘堰、池坝等,另一类是流动的江河和溪流等。静水钓直接把饵抛投入窝,另外一些河沟、溪流等小水面,只要水流不是太急,方法也是跟静水钓投饵方法一样。在江河等大水面诱饵容易被水冲走,一般就会采取特殊的办法,比如会借助打窝器,用绳绑石块沉饵等办法。

二、诱饵打窝的用量

下面还是来重点说下诱饵的用量,这个非常关键。主要受到水面的大小还有对象鱼的影响,甚至还要考虑气象条件。

1.根据水面大小决定投饵的用量

①在湖库等大水面投诱饵

湖库中大小鱼共生,鱼分布稀,因此需用较大量的诱饵,甚至可采用饲钓的办法大量投饵,几千克,十几千克亦不为过。用的饵粗细兼备,在静水中以散形饵为主。

②在小型坝塘等小水面投诱饵

这类水域水浅、面窄,鱼个体普遍偏小,以钓鲫、白条等中小型鱼为主,故用饵以量少、细散为好,以诱鱼快速入窝。

2.是否驻钓决定诱饵用量

当天钓当天回,或者守钓多天,饵的用量又不一样。

钓一天时,诱饵以粮食饵中的酒糟、大米、大米饭等饵形散软、细小的饵为好;荤饵以蚯蚓、虾泥拌散饵或干土等。用饵量每窝每次用一二百克至六七百克(以鱼个体大小、多寡增加或减少)。

如果是连钓几天并且钓大鱼为主,即可采用饲钓的办法,往钓点投入较大剂量的玉米粒、小麦、薯块、豆饼等,通过每天不断饲喂,把鱼引来,养成条件反射,形成定时入窝寻饵的习惯。甚至形成食僻,鱼只认你的饵,只有你才能钓到。

3.根据鱼种决定用饵量

诱饵的投放量多少还依所钓对象鱼决定,下面列举部分常钓鱼种的用饵:

主钓鲫鱼时,考虑到鲫鱼食量小、消化慢的特点,先投少量细散粮食饵,再投少许添加饵如药米、酒米、麝香米或具有特殊气味的商品饵等,可达到速攻的效果。主钓草鱼时,根据草鱼食量大、消化快的特点,采取大量投饵的办法,以多诱多,使鱼很快入窝被钓。主钓鲤鱼时,用饵量要略大些,因鲤鱼生性精猾、不会轻易入窝找食,常徘徊在窝边探测,因此、用饵量要大。主钓鲢鳙时,因此类鱼属滤食性鱼,用鳃耙过滤水中的细散食物。因此,要投下大量的粉状散饵,扩大水体中上层的雾化面积,使鱼尽快入窝。

4.诱饵量的多少需考虑气象条件

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的天气,空气清新,水中有风浪,鱼活跃,寻食、游动的范围广,喜迎风抵达近岸浅水区活动。垂钓时,投较少的饵,多做几个窝获鱼量会大增;反之,如果清晨天气不好,风浪不兴,说明气压低,鱼厌食,此时需多投些饵入窝,用守钓的办法。一般情况下,早晨时的坏天气往往会在午后转好,使鱼情变好。

掌握了诱饵投放的用法用量后,也不要忘了,续窝补饵也很重要,多做几个窝子,持之以恒,定时补饵,让窝中鱼放松警惕,产生依赖。上午做窝下午才发窝的情况很多,尤其是冬天更是如此,所以钓鱼的人还是要有耐心。

精选阅读

漫谈手竿垂钓打窝之不同环境应对不同


对钓鱼人来说,打窝是休闲垂钓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悬坠钓法在我国的推广,其先进的垂钓理念已被广大休闲钓爱好者所认可。但同时,手竿垂钓打窝的话题却成为众多钓友竞相争论的焦点话题之一。

很多钓友特别是一些年轻钓友较认同边引边钓的打窝方法,并认为此法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做窝方式,而崇尚传统钓法的钓友认为:不论钓法如何变换,打窝理应采用原有的方法。

孰是孰非一时之间很难有个定论,而本人则认为两种打窝方式各有利弊。可以说,窝做的好坏对垂钓的最终收获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手竿垂钓经验,从不同的方面谈谈关于打窝的见解。

首先要说明,关于边引边钓的打窝方法,本人始终觉得它较为行之有效。但我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实践发现,这种方法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对一些初学钓鱼的钓友来说,片面地灌输边引边钓的做法,很容易对他们造成误导。

先拿水库垂钓为例:其一,水库都为野生鱼类,它们生性胆小且对不同寻常的声音极其敏感,边引边钓势必要频繁抛竿。可以想象,抛竿舞动的声音很难让鱼类靠近钓点;其二,水库水面较大、水域较深,鱼类远远没有池塘里的密度大,要想将鱼儿引诱到你的钓点内,仅靠一竿一竿抽窝是不行的。

所以,边引边钓的方法要根据垂钓场合而定,下面我就举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来详细说明一下。

2005年6月,我在一水库钓鱼,看到几位钓友在将准备工作做好以后,一上来就开始抽窝。一个上午过去了,他们的鱼获只有几十尾小白鲦及数条小得可怜的鲫鱼。直到晚上临收竿之前,他们才钓到两三条1斤左右的鲤拐子,而我当时的鱼获却已有二十几斤了。

其实,说到钓技,我的水平并不一定比他们高。之所以钓得比他们多,是因为我到达水边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钓点内抛进足有一小盆的诱饵做窝。另外,在垂钓过程中我还不时补窝,而他们采用边引边钓的方法,招来很多小鱼。

在水库垂钓,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小鱼最先进窝,还没等引来大鱼时,穷凶极饿的小鱼已经先把诱饵吃光了,这样的窝自然就很难聚鱼,鱼获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将钓点周围的正经鱼诱过来,必须要先打足量的窝料,然后再钓。这虽然是传统的做窝方法,但它却是水库垂钓最好的打窝选择。

再说说我们大家经常钓的鱼塘。就广大休闲钓爱好者来说,我们所垂钓的鱼塘大多是按天论价的竿坑。这种鱼塘收费不高且大多离市区不远,鱼获还可以任取,所以这种鱼塘往往钓者众多。

但这种鱼塘鱼的密度一般不大,往往都是现放现钓。怎样才能将鱼从众多钓者窝中抢到你的窝里呢?传统打窝方法的有效性就突显出来。相反的,边引边钓的打窝方式虽有效果,但聚鱼容易留鱼难。

原因在于刚刚放入池塘内的鱼一般会溜着岸边游动,这时哪个窝里的诱饵多、味道正,它们就会留在哪里觅食,而且会越聚越多。

但是不是用传统的打窝方法就是万能的呢?我认为还要结合具体情况而论。

去年秋天,我和钓友一行三人到一鱼塘钓鱼,此鱼塘为水泥砌成,其形状为8字型。我们三人在中间最狭窄处垂钓:我居中,另两位钓友分别在我左右。我和其中一位钓友采用悬坠钓法钓离底,而另一位钓友则钓底。

说来也怪,那天我们钓离底可以连连中鱼,而另一位钓底的钓友却始终不见鱼吃饵。他在气愤之余竟将一大盆诱饵投到了自己的浮标下,本以为情况会有所改观,可带来的后果却适得其反不到10分钟,我们三人集体停口。这位钓友的浮标前面鱼星直冒,由此可见鱼被他充分诱过去了,可就是不见咬钩。

这时在一侧的另一位钓友看出了门道,他搬到了我们对面并在距离我们浮标不到1米处下钩,结果是竿竿上鱼,而那位猛砸诱饵的仁兄却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事后才知道,原来这个鱼塘为水泥斜面沙底,我们刚开始采用离底引钓的方法是正确的,后来那位仁兄将一盆诱饵投入水中之后,表面上是打在了自己的窝子里,可由于浮标下面是较大的斜坡,实际上诱饵都直接滚到了池底,想想将窝做在了远离钓区的地方,那还能中鱼吗?

这个例子虽然有些特殊,但也恰恰能证明由于水下状况不同,所以采取的打窝方法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应根据当时垂钓的环境及鱼情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打窝方法才是正确的。

水库不同钓法的玉米粒打窝用量见解


在水库用玉米粒垂钓打窝,已被全国各地钓友广泛采用,至于有钓友问到玉米粒在水库打窝的用量到底多少合适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具体窝饵要用多少?怎么用?这要根据自己所采取的钓法和计划钓多长时间有直接关系。下面我从采取不同钓法来谈谈我个人的见解:

一、手竿钓法

手竿钓法一般只能钓近岸,而且一根或者是两根手竿的窝区面积都不适合太大,因此窝饵的用量也决不能过大。窝饵在水底的散开面积最多不能超过一平方米,更不可使窝饵堆积起来,特别是玉米粒、麦粒等颗粒状态的实饵,要稀稀拉拉的散落在窝区即可。窝饵中玉米粒的首次投入量最多不超过1斤,窝饵用量太少,饵料气味扩散范围小诱鱼效果会差,窝饵用量太大会造成鱼虽然进窝但吃钩机会少,只见窝中鱼星不断,就是很少吃钩。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单纯使用玉米粒,要在窝饵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粉状料(虚饵),一般打窝之后先进窝的都是小鱼儿,随着小鱼儿在窝中的翻腾搅闹,窝中的粉状饵会浮起四散,这样就加大了饵料气味的扩散速度和范围,达到迅速诱鱼的目的。

手竿钓的是近岸,补窝很方便,长时间垂钓要根据鱼情适时补窝,鱼很多可半天补一次窝,一般情况下一天补一次窝就完全可以,但一定要注意选择好补窝的时间,大鲫、鲤、草、青等适合用玉米粒钓的几种鱼,在一昼夜当中有四个摄食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天亮一小时后的2-3个小时之内,第二个高峰期是下午天黑之前的2-3个小时,第三个高峰期是晚上天黑下来的一个办小时之后的2-3个小时,第四个高峰期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在天亮前的一个多小时。补窝的时机最好选择在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之间和傍晚天刚黑下来的时候,午夜不要补窝,一是因为天黑之后小鱼停止活动窝饵消耗量减少,二是因为夜间往往是风平浪静,补窝时的响声会显得很大,三是夜间正是大鱼溜边的时候,特别是后夜凌晨往往会钓获破纪录的大鱼,免得午夜补窝惊走了难得光临的大鱼。

二、 抛竿钓法

抛投钓(包括海竿和矶竿)因钓点和钓位之间的距离较远,而且一般是多竿并用。所以窝区要有一定的面积,而且因为窝区距岸较远,造成补窝不便,因此一次投入的饵量较大,但绝非窝饵的用量越大越好。用量过大,不仅不会很快发窝,而且会造成数日之内无鱼咬钩。只有根据季节、鱼情和要垂钓的时间长短适量投放窝饵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3-5把抛竿,垂钓一天的窝饵用量5公斤左右为宜,其中粉状虚饵和颗粒状实饵的比例约为6:4。因垂钓时间短,虚饵要多,实饵要少,以达到迅速诱鱼进窝的目的。只钓一天时间,最好用煮熟的玉米粒。窝区的形状最好是与岸平行的带状,窝区的面积约20平方米左右。窝饵要均匀散开在窝区,不可集中打在一处。垂钓时可将饵钩分别抛投在窝区的左右两端。若把饵钩抛在窝子的中间位置,一是上鱼率较低,二是一旦上鱼很容易炸窝,造成一天只钓一条鱼的尴尬。

如果要连续垂钓3-5天,窝饵的首次用量应在15-20公斤,其中粉状虚饵和玉米粒等颗粒状实饵的比例以4:6为宜。因垂钓时间较长,就要适当增加玉米粒等实饵的比例,所使用的玉米粒要一部分是生的,一部分是煮熟的。以便达到长时间留鱼在窝的目的。连续垂钓3-5天,是大水库垂钓的最佳时间安排,开始时钓获的都是不大的鱼,随着时间的延长大鱼就会光顾,一般情况下,从第二天夜里开始上大鱼,第三天和第4天夜间是上大鱼的高峰时间,所以要合理安排时间。如果鱼情好,窝饵消耗较快需要补窝时,可在第4天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之间用玉米粒等纯颗粒状实饵补一次窝,补窝用饵数量在3公斤左右即可。

三、养窝钓法

顾名思义,养窝钓就是先把窝子养起来,然后再开竿垂钓的方法。根据绝大部分淡水鱼类的生理习性,只要连续一周以上在适当的水域定点投喂饲料,就会使一定区域内的鱼形成定点摄食的习惯,所以养窝钓法,即适合手竿钓,也适用于抛竿钓。

养窝钓法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养窝方法是:

选择适当的水域作为定点每天投料或者间隔1-3天投一次料,一周以后开始垂钓。这种养窝方法,开始的几天所投入的料虚饵要多,玉米粒要煮熟、泡大,后两天可只投入玉米粒,不加虚饵,玉米粒要生熟间杂。首次投入量要大,一般需3公斤左右,抛洒面积也要大,后几次的投入量要小,不超过0.5公斤甚至更少,而且抛洒面积也要缩小到适合垂钓的窝区面积。这种养窝方法一般适合近岸手竿垂钓。

第二种养窝方法是:

选择好定点之后,一次性投入较多数量的饵料,保证一周之内或更长时间投料点始终有饵,采用这种养窝方法时,投入饵料要虚实结合,虚饵占30%左右,玉米粒占70%,其中煮熟的玉米粒占10%左与右、生玉米粒约占60%,投饵区域要大,外疏内密,这种养窝方法用饵量大,至少也要在30公斤以上,甚至更多。适合多把抛竿垂钓,一些有条件的钓友往往采取分组轮流守钓也是一种好方法。

养窝钓法因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只适合少部分时间充足的钓友,但这种钓法往往会带来较大的收获和令人疯狂的水中巨物

野外垂钓的诱饵用量把握


在野外垂钓中,把握诱饵用量及准确度的主要因素,是垂钓对象鱼的大小和密度,环境水体小杂鱼的密度。一般地,鱼大、水大、杂鱼多,诱饵用量宜大,而且要有适量不会快速化散的粗颗粒诱饵。

我们设置几种鱼情,来说明诱饵的用量和准确度:

除了以上鱼情,做窝投饵时要充分考虑风向、水流和水底的坡度,把诱饵投准。缓流的河道,诱饵最好用颗粒类的诱饵,如麝香米和酒米。

台钓在缓流中的做窝方式最好在钓饵中添加麝香小米类,以形成固定的底窝。而在大水面的水库,无风时会因水库放水造成水流,也有可能因为大风造成逆向的水流。缓流中做窝时可在饵料中添加酒泡小米。

鉴于这些原因,如果不能预见到诱饵到达水底时的状态,最好把诱饵包在钩子上投饵下水。在斜坡处和流水出打窝则需要向流水的上游方向打提前量,并且要防止圆形饵团在陡坡中滚动落入深水中。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