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窝却没鱼口?原因分析

2020-10-06

常常听到钓友们反映好不容易打完窝却发现窝里没一个鱼口,这种情况称之为死窝,那为什么会出现死窝现象呢?下来小编给你们深度分析一下打窝死我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一、饵料味型太冲

原因:窝料里的腥香味或者加的小药,最大的作用就是诱鱼。但并不是味道越浓越好,味道太浓反而会把鱼熏跑,造成死窝。

解决方法:制作窝料时在窝料中添加适当的颗粒,比如玉米碴或者酒米等,保持窝料的本味。小药建议不添加或少添加,前期不放或微乎其微地带出一点味型即可,又能保证味道有穿透力,又能让鱼不会对钓饵失去兴趣。

已经死掉的窝子建议更换钓点。如果不方便换钓点,可以在原钓点距离40~60cm处重新用本味香的窝料重新做窝,本味香就是指谷物、薯味、酒味等窝料做窝,有一定的效果。

二、作钓时间长,饵料量少

长时间作钓,不管是拉饵还是搓饵,饵料下的并不多,导致后期鱼越钓越少,基本上就不来鱼了。此时建议适当增加饵料的量。

三、一补窝就死窝是什么原因?

很多钓友经常遇到这个问题,引发这种情况通常是以下原因:

1.用蚯蚓作钓:用蚯蚓作为钓饵的时候,蚯蚓没有续窝子的作用,窝子里面的鱼会逐渐被钓光,需要不断补窝子来诱鱼进窝。这时候如果鱼情好会很快再上鱼,鱼情不好就很容易出现死窝。

2.仲春之前及中秋之后:这个期间气温比较低,温差大;鱼类的新陈代谢相对于高温时节肯定要慢一些,对食物的需求就会减少,补窝子之后,鱼儿很快吃饱了,自然也就不再咬钩了,这时候建议打窝的量比平时少一些。

3.窝料的质量好于钓饵:鱼儿都被窝料吸引了,不去光顾钓饵,这时候建议自己调整饵料状态和味型,或者在钓饵中添加窝料作钓。

相关推荐

谨记钓鱼时鱼口轻的原因及解决要领


昨天又打一场50人的比赛,先不说比赛的成绩吧,昨天钓鱼得太费劲了。鱼口太少太轻,一场70分钟的钓尾数鲫鱼比赛下来,过瘾二十多尾鱼就可以拿到小分了。这样的鱼情不仅让主办方感觉有些郁闷,让前来参加比赛的钓友也没有过足瘾。不是比赛池里鱼的密度不够,而是鱼的确不太开口,吃口又少又轻。这样的情况在竞技比赛中经常遇到,到底是什么的因造成了这样的鱼口不好呢。

一,天气原因造成的吃口不好

在气温变化大的季节里,天气经常变化过大,气压不稳,造成了高密度鱼池水里严重缺氧,鱼儿们变得浮燥不安。具体表现在要么鱼儿集体上浮在水面,虽然看得到鱼群却钓不上来;或者是鱼儿浮在中上层,饵料上去有时会有截口,但是如果到底后却一口没有;或者是我们没有看到鱼口,却在提竿出水时,意外的钩到鱼体而中鱼。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的解决方法为:

1,改变钓法,钓行程,主抓下降过程中的鱼口。使用长脚长尾枣核形的浮漂,加大子线长度,拉小饵,延长饵料到底时间,等饵料到底三到五秒后无口立即起竿,重复这样的频率和钓法。虽然最终的钓获不会太多,但是在集体鱼口不好的情况下,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2,天气气压不好,在不改变饵料大体味型的情况下,加入一些专门针对鱼不开口的小药,这类小药通常的作用是增强鱼儿的食欲及饵料的适口性,让鱼儿在不想就饵的情况下,促使它想去尝鲜,去吃一口。

二,人为原因造成的鱼吃口不好

1,在黑坑或者比赛池中,如果遇到当天投放当天就比赛或者开塘的鱼情。这样的鱼虽然说是新鱼,但是因为经过长时间的运输,本身受到一定的惊吓和缺氧,再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塘子里,鱼儿会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这样的情况下也会造成鱼儿吃口不好,吃口缺少应有的力度变得很轻。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是在黑坑,我们可以在放鱼后,观察一下起鱼情况,如果鱼上得不错,我们可以立马摆开钓具作钓。如果看着放了许多鱼,上鱼情况去不乐观的话,我们可以选择下半场或者第二天一早来作钓鱼,效果会好许多。

2,如果是在竞技池比赛作钓这样才运来的新鱼。我们就要充分发挥我们的经验优势。在开始积极的抛竿作窝,快速的引来里面的老塘鱼,让它们疯狂的吃饵,形成一种抢食效应,由此带动新鱼,以老带新,这样如果把握得当,会把鱼情打疯,从而取得好成绩。

3,在竞技比赛中,经常会遇到在前一天试饵时我,鱼儿的吃口凶猛,开的饵料味型似乎也相当对口,饵料下去以后就是顿口。而到了第二天正试比赛时,效果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好。吃口轻不明显,下顿无力。这是为什么呢。

这也是人为原因造成的鱼吃口不好。在前一天试饵时,竞技池边的人多不过第二天比赛的人,环境相对安静自然一会,鱼儿们受到有惊吓程度会小一些。而比赛当天,少则几十人,多则二三百人,这样多的人的脚步声、说话声、吵闹声,对鱼儿来说,却是很少经历的,这样就也会造成它们吃饵的警惕性变高。所以,在天气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鱼口轻,不是你的饵料有问题,而是外部原因造成的。

三,经常钓放的老滑鱼造成的鱼口轻

因为我们的经常钓放,鱼儿的嘴唇已经受伤了,比如鱼口很红、鱼口撕裂。它们已经被我们钓怕了,伤害了无数次。这种鱼吃口轻,吃口滑。具体表现在,你看到很有力很明显的顿口抬钓竿都是无鱼的,反而那些不太明显的,只阴半目下去或者轻顶半目的口,一抓一个准。

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是一两以下的比较慢的小鲫鱼,我们在调漂时可以选择11目或者目数更低的浮漂,带钩调2到3目,钓3目一线开始。见口就抓,这样我们可以很快的试出哪一种口才是真实的口,哪些口是可以让过去不打的口。如果遇到有口无鱼,我们也可以向上推浮漂,至到能抬竿中鱼为止。滑鱼每个塘子的情况不尽相同,调漂方式也很多。总的说来,对于老滑鱼,我们还是应该尽量的选择钓低,把鱼压在水底打更好一些,这样出来的口会更真实。

遇到老滑鱼,我们在线组的搭配上,要尽量选择小一些,子线的柔软度要更好。0.3的子线和0.2的子线,0.2的子线和0.1的子线,所产生的效果有很大的区别,用小钩细线对付老滑鱼总是没错的。它们嘴很痛,可是又饿了,就算吃饵,嘴张开也不会太大。就如人一样,牙齿痛肚子饥饿,想吃东西,嘴也张不开,只能慢慢的小口小口的吃。如果子线主线大了,饵料硬了大小,试想它们怎么原意去吃呢?就算下口了,钩子也会被挡在鱼嘴外。此外还应该选择引逗法,多轻轻的拉动鱼线,引逗鱼儿吃食,这一招在竞技比赛中经常会用到,你不动鱼不动,你一动鱼也跟着就是一口,逗和不逗,差别相当大。

遇到老滑鱼,我们在饵料选择上一定要轻淡一些,尽量使用多一些的原塘饵料粉,以降低它们对商品饵的警惕性。有时甚至可以单开原塘,只加一些轻麸或者粘粉雪花粉等基本无味的状态饵来应对。

对于老滑鱼,在抛钓竿入窝时,不管怎么抛准都没有鱼口时,我们就要钓一钓梅花桩,以钓点为中心,在不超出自己钓位前端的范围内,延着开始的钓点中心前后四周轮着作钓,有时会有不错的收获。这是因为老滑鱼很精了,不会去吃我的实饵,而去选择你钓点前后左右的散落的饵料更安全,更可靠。你这样轮着钓梅花桩,也许就能多收获几条鱼。不要小看这几条鱼,对于分数名次的提高,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对于老滑鱼,我们用的方法也可以更大胆一些。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管在用饵上,用小药上,先可以遵循我们平时的方法,但如果各种正常的方法都用尽后,鱼口还是没什么大的改变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小药用量加大到几倍甚至十倍;我们可以把饵料味型开得极端的大或者极端的淡;我们可以在清淡的饵料中加入点适合的添加剂。多一些变化,多一点尝试,死马当成活马医,在比赛中,也许就会有出奇的效果。

最后需要说一句的是,对于轻口老滑鱼,我们的钓鱼要用得轻软一些,软一些,中鱼后,即可以保护我们很小的子线不会被切线,也会保证老滑鱼的嘴不会被拉伤拉伤裂完,不然钓上来的只能是一个鱼唇圈了。

鱼不吃饵的原因分析


钓友们在平时钓鱼时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旁边的钓友都上鱼就是自己不上鱼,遇到此种情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天气原因,但是别人都上鱼的话,天气的原因就排除了。二是钓位的原因,如果在一个地方不上鱼换了几个钓位以后也不上鱼,钓位的原因可以排除了。第三个就是鱼饵的问题了,鱼为什么不吃你的饵料呢?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鱼不吃饵的原因。

一、荤饵太臃肿、阻塞在钩弯:荤饵在钩上显得臃肿,是钓者在选用无脊椎软体动物或禽兽内脏等肉食性钓饵时,其饵体过大所致。为了避免这种事故发生,一是不管用虫饵还是其他肉食类块状饵,都不宜偏大,大了自会臃肿阻钩;二是在穿钩时,以虫饵为例,不能从头至尾将全躯体穿通,这样,即使虫子并不太大,一般都易堵住钩门。正确的穿法是从虫子腰部的三分之二处进针,再将钩尖提往虫饵头部上端,且呈似露非露状态。其他肉,脏荤饵,也应切成虫类太小合适的条块状,用同样的穿钩法穿钩可有效避免阻钩现象的存在和产生。

二、面饵质太硬、没有露钩尖:初学者最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是不在乎饵质的软硬和上钩时捏的颗状大小,特别是钓大鱼,总认为:既然是“死守”,饵性就该硬一点,捏上钩的饵丸就该大一点,正因这“一硬”、“一大”的臃肿而阻塞了钩门,造成钓者提竿时不能进钩中鱼,则又表现为“一顿”或“遛之即脱”而与使用荤饵太过臃肿的一样感觉的反映。所以,钓者在自制和使用面食性素饵时,一定要注重饵质的黏性和软硬适度,只要捏得上钩,抛竿不散,尤其钓静水,宁肯“软三分”,不可“硬一度”上钩的饵丸,要宁肯“小于米”,不可“大于豆(豌豆)。

三、粉饵太松散、落水即化完:若是静水池的竞技钓场,在鱼头密集的情况下,即使钓饵黏性不强而比较松散,但只要捏得上钩,落水能保持2~3分钟不完全雾化散脱,就有鱼儿咬钩,则更能发挥粉饵中鱼敏捷快速,且不“以钓代喂”和“越钓越发(窝)”的优势。反之,要是在缓流的自然水域或鱼儿特别稀少及少吃少动的隆冬,如果钓饵用竞技钓场的雾化时间来考虑合成,多会是还没等它到来之前早就“脱饵空钩”,极难碰上“鱼来饵在(钩)”这等巧事、好事。所以钓者使用粉状的饵,虽不存在前两种因饵体阻塞钩门而造成难以中鱼和容易脱钩跑鱼的现象,但对不同水域,不同钓场,使用不同黏性和松散程度的饵质把握不好,也会因饵造成“空钩等无鱼”和“有鱼见空钩”这种时间影响效益的损失。为减少和避免以上事故,使用松散型雾化饵时,除一般只适宜静水水域外,还必须做到黏性适度,轻落勤上,才能发挥好雾化粉饵钓“快鱼”的实际作用。

钓鲫鱼脱钩的原因分析


鲫鱼跟鲤鱼作为非常常见的鱼类,深受不少钓友的喜爱,但是总有一些钓鱼新手在垂钓鲫鱼的时候,出现脱钩跑鱼现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跟钓友们分享几个老钓手总结出来的,垂钓鲫鱼常脱钩的原因,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钓友!

鱼钩选择不当

无论是在黑坑还是野河垂钓,遇到了脱钩现象,不少钓友都会以为是鱼钩太小导致的,使鱼儿在吞钩的时候没有刺牢,所以就想把鱼钩换成大一些的。但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正确,鱼钩越大越容易跑鱼。因为鲫鱼的个头不来就不大,所以想要多钓鱼,就得选小钩,钓友们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鱼竿选择不当

不少钓友在垂钓鲤鱼的时候,喜欢选择硬调性的鱼竿,认为这样在提竿的时候能够直接飞鱼上岸。但事实上,如果你提竿技术不好,那么在扬竿的时候,就很容易造成脱钩跑鱼现象。因此,建议钓友们在对硬竿的提竿技巧把握的不怎么好的时候,换成软竿垂钓,能够刺鱼更深,而且不易脱钩。

饵料搭配不当

因为鱼儿主要是吸食饵料,所以如果饵料太硬鱼儿吸不动,又或者是饵料鱼儿不喜欢的话,它们就会将饵料吐出来,从而产生虚假的信号,如果这时候钓友们提竿刺鱼,就很容易出现脱钩的现象。除此之外,饵料的雾化性也会产生影响。如果饵料雾化性太好,钩饵入水后很快就会化开,结果就只剩一只空空的鱼钩在水里,所以想要将鲫鱼钓上岸,那可是难上加难。

浮漂调钓不当

在垂钓鲫鱼的时候,浮漂调钓不当,也会造成脱钩现象。如果调的太灵,那么鱼儿稍有动作,就会产生强烈的漂讯,这时候很容易产生虚假信号,误导钓友们提竿。一旦提竿,要么是鱼钩挂住了鱼的身体,要么就是空钩。如果钓友们在垂钓的时候调的很钝,那就很容易错过真实的吃口,从而导致提竿空竿或者是在换饵时出现中鱼现象。

以上就是跟钓友们分享的鲫鱼常脱钩的原因,你有没有中招呢?脱钩跑鱼的原因比较复杂,需要钓友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应对方法,千万不要一成不变哦!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