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钓鱼要先了解鱼的趋氧性

2020-09-14

氧气,是一切动物生存的首要条件。人数天不吃食物不会饿死,只是消瘦或各个器官慢慢衰竭,但缺氧时,在十几分钟内就会窒息致死。鱼同样离不开氧气。鱼的耐缺氧能力比人强,尤其在低温的时候,但在若干小时后也会死亡。钓鱼者必须懂得水中溶氧量的情况,寻找溶氧量较高的水域或水域中的某些部位下钩,才会有收获。因为水中的溶氧量的多少与鱼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若溶氧量低,鱼就不游动、无食欲,像人一样感到难受。若溶氧量丰富,鱼才活跃,才游弋,才觅食,这时钓鱼人才能钓到鱼。

1、水中的氧气是从哪里来的

据科学家测试,水中的氧气含量大大低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空气中含氧量为18%,水中的含氧量为6/100万,可见水的溶氧量是相当低的。

这些氧气是怎么来的呢?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水中植物。这些水中植物由于阳光的照射而形成的光合作用,使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水中氧气60%来自水生植物。二是由大气补充。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氧向水中渗透。当水中的氧气浓度达到饱和状态后,水也会像空气释放多余的氧气。

2、溶氧量与气温的关系

水中的氧属于溶于水中的气体,其溶解度的高低与气温的高低成反比。即:气温越高,氧气的溶解度越低;气温越低,氧气的溶解度越高。如:水温在20℃时,100个体积的水能溶解3个体积的氧,相当于每升水含氧21.4毫克;而在0℃时,100个体积的水能溶解5个体积的氧,相当于每升水含氧35.7毫克。另外,水温升高后,水中的鱼和其他小动物的新陈代谢加快,呼吸量增加,从而使水中的氧消耗的更快,氧气越发减少,氧气少到一定程度时,鱼的生命就受到威胁。为了应付氧气少的状况,鱼类只好减少活动,栖息于水中不动,或者游到水的表层,翘起嘴从水面吸氧,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常见到的浮头若水中继续缺氧,鱼就会大批死亡,漂浮在水面,这就是鱼翻塘。为什么在夏天或高温天气情况下出现这种现象,而在冬季、雨季没有这种现象发生呢?其主要原因就是高温造成水中严重缺氧。在这种情况下,鱼就不会觅食,也不会吞食钓饵,自然难以钓获鱼。

3、溶氧量与水的关系

水中的溶氧量与水的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水的深浅,水越深,含氧量越低。这是因为水中的氧是从大气往水中渗透的,渗透的过程自然是从水的表层往水的深层渗透,水越深,大气对水的压力越弱,渗进的氧自然越少;水的表面积的大小与水的溶氧量也有关系,水的面积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自然大,溶氧量也大。

4、水的动静变化也影响水的溶氧量

水面常有动或静的变化,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外部条件引起的,如刮风、下雨、有活水流进或流出。水面的这些变化也会影响水的溶氧量。刮风时,水面有波浪起伏,使动水的表面积大于静水的表面积。水面与空气接触越大,水的溶氧量就越大,也就是说,波浪会增加水的溶氧量。有风时,气温会下降,气温低比气温高时水的溶氧量大。

由于气温的降低,鱼会感到舒服,会游弋觅食。所以,人们在选择钓位时,总是选择有波浪的水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风动水动,水动鱼动。下雨时,水面的空气湿度增加,水面的氧气也会溶于水中,下雨也会降低水温,所以下雨天总比晴天好钓鱼。水域有进水处,活水流入,同样的道理,也会增加水的溶氧量。鱼还有喜欢逆水洄游的习惯,将头和嘴对着流水,让流水自动进入口腔、鼻腔,求得食物和氧气。出水时也处于动态,鱼也会比在静水中活跃,人们常常在进水处和出水处下钩,其道理就是这些水域氧气丰富,是鱼喜欢的水域,鱼常常聚集到这里觅食。

5、水的溶氧量白天与夜晚也有差异

水的溶氧量因昼夜的光照不同,会有变化。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水的溶氧量昼夜变化情况是白天高于夜晚,最高的时间是下午至傍晚,入夜后开始下降,凌晨最低。这是因为晴天光照时间长,水中的植物由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也多。入夜后,植物的光合作用没有了,释放的氧气少于白天,所以傍晚是钓鱼的高峰期,钓鱼效果特别好。只是由于垂钓者往往这时要收竿回家,不得不离开钓场。条件许可时,不应放过这段时间。

6、水表面积的大小不同,其溶氧量也不一样

水的溶氧量与水的表面积大小成正比。水的表面积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大,水的溶氧量就多。相反,水面越小,水的溶氧量越少。鱼翻糖的现象多在小水面的塘口,在湖泊、水库中鱼翻塘的现象就不会发生。

这就给我们钓鱼者一个启示:钓鱼尽量选择水面较大,或者较为开阔、有风可以吹进的塘口。若水面太小,气温又高,水中就会缺氧,自然难钓到鱼。

7、鱼的密度大小也会影响到水的溶氧量

因为鱼的密度越大,消耗的氧气就越多,超过一定密度,水中就会缺氧。若一口塘只有很少的鱼,自然不存在缺氧的问题,也不会出现鱼翻塘现象。

因此说,钓鱼一定要注意水中的溶氧量的高低。鱼是跟着氧气游,钓鱼人也是跟着氧气钓。应对气温的高低、水的深浅、水生植物的多少、风力的大小等进行综合分析,寻找溶氧量高的水域施钓。

编辑推荐

如何挑一个好钓位?了解鱼的四趋性


想钓鱼先选位,无论我们钓什么鱼怎么钓,选择在哪里下杆永远是第一件考虑的事。而且这件事非常的重要,在大多数情况下好的钓位就是渔获的保障,你看有些钓鱼高手,别人钓不到他能钓到,别人钓得到他能钓更多,是因为有神饵?还是窝子做得好?不否认有这样的可能,但我更愿意相信是选钓位的能力强。

远的不说,就说我们村那几个老爷子,一年四季就一个套路,长杆短线七星漂外加一瓶酒米一盒蚯蚓,可鱼却没少钓,而且个头普遍比台钓上的鱼大一些,我想除了钓法之外更多的还是在于钓位选得好。再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谷麦钓法,谷麦能钓到大鱼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谷子和麦子比较对路,杂鱼啃不动,大鱼很喜欢;第二是考验钓鱼人的找鱼本领,也就是选钓位。

既然选位如此重要,那究竟该如何找一个好钓位呢?首先你得明白鱼类的“四趋性”

何为“鱼类四趋”,即趋食性、趋温性、趋氧性、趋安全性。网上选钓位的文章很多,我也写了不少,但如果你细心地去总结,基本都和鱼类的这四趋有关。有些文章只讲前面三趋,但我认为“趋安全性”不能忽略,尤其在野钓这种环境中,安全对鱼来说可能会更重要。

趋食性:这个最好理解,自然水域的鱼不像养殖鱼每天定时定点就会有人来投食,它们得自己去找吃的。所以我们要想快速钓到,就在那些食物比较多的地方下杆即可,或者堵在它们寻找食物的必经之路上。

例:夏秋季节钓大鱼,咱们都喜欢将钓位选在树荫下、果树旁,难道只是因为这些地方比较凉爽吗?凉爽只是其一,关键还是因为这些地方食物充足,果树就不说了,普通的树也会有一些小昆虫、树籽掉下来。还有就是下雨涨水,那些淹没的草地、庄稼地也是绝佳钓位,会有很多虫卵、草籽,或者瓜果蔬菜,只要水深合适,钓况肯定不错

在没有果树,也没有水草等水生植物的地方,就要选那些能够兜住食物的地方,比如洄水湾

趋温性:首要明确一点,影响鱼类觅食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水温,但水温会随着气温与光照的变化而变化,另外温度和溶氧也有关系,温度越高溶氧量就越低,温度越低溶氧量则越高

夏季太阳直射强烈、气温高,所以水温也高,这时鱼就会躲进相对较深的地方或树荫下、桥洞下纳凉;冬天太阳照射较弱、气温低,所以水温也低,鱼也会呆在较深的地方,因为那里的水温相对恒定。当然这也不一定,像鲫鱼这样耐寒能力比较强的鱼种或者是水中有大量水草的地方,它们也会愿意在浅水待着(只要不结冰)。去年冬天最冷的几天我找了一个水深1米多、水草很厚的钓位,收获非常好,天天能逮到斤鲫,二三两的更是普遍

趋氧性:氧气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当水中轻微缺氧时,鱼口就会明显变差,中度缺氧时会出现离底、浮头等现象,严重缺氧时鱼就会死亡。我们在垂钓的时候当发现气压下降,感到闷热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水中是否缺氧,如果鱼是因缺氧导致的上浮,我认为钓浮是没有用的,应该找一处溶氧量比较高的地方,从根源解决问题

水中的溶氧量与气压、温度、水域面积、水深等等都有关系,缺氧的时候应当选择下风口、出水口、大水面作钓

趋安全性:野生动物的安全意识是很强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钓鱼经常要找有水草等障碍物的地方,包括为什么都说晚上钓鱼好,因为晚上光照弱、安静,鱼会放松警惕靠近浅水觅食。在那些没有水草、没有乱石堆的地方,就要选择浑水、深水下杆。反过来说如果某个钓位水质清澈见底、特别浅,然后又没有任何遮蔽物,鱼是不会来的,即使来了,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也会立马跑走

了解四趋并不代表能钓到鱼,选钓位之前一定要综合考虑情况,要平衡这四趋的关系或者做好取舍

鱼类的四趋性很好理解,如果把趋氧性、趋食性、趋温性、趋安全性给单独拿出一项来,谁都能轻易地选出钓位,但在实际钓鱼中想要有好收获往往需要综合考虑这四个情况,当出现矛盾时要能做好取舍。

举个例子:如果是钓鲫鱼,早晚是它们的觅食高峰期,此时若没有特殊情况,我会根据鱼类的趋食性将钓位选择在浅水且伴有水草的地方;而中午、下午太阳直射猛烈、温度很高,这时鱼儿就会远离近岸然后找一个水温比较合适的地方,咱们要么钓阴凉处,要么用长杆钓深一点

再比如说钓鲤鱼:鲤鱼和鲫鱼的食性差不多,但前者更狡猾一些、体型也更大,所以趋安全性和趋食性要先考虑(体型大食量大)。众所周知钓鲤鱼要找坎位、找乱石堆、找障碍物较多的地方,如果实在没有才钓草区。在水深方面要求也比较高,我认为至少要在2米以上,否则中鱼也容易炸窝。钓深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温度相对恒定,即使天气不太好影响也不大

我认为四趋性都是同等重要的,但去到一个陌生的水域,如果正常情况,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我会先选择一个方便鱼儿觅食的地方,或者是在坎位、桦尖、深浅交界等地方做下窝子,等鱼洄游经过的时候可以很顺利的将它们留下来。可是一旦天气出现问题,我就会改变选位思路。比如说今天天气特别闷人都感觉非常难受,那么我会先去解决缺氧问题,优先选择下风口、出水口等地方。

想要钓到鱼就要站在鱼的角度思考问题,食物固然重要,但只有在安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才能安心、大口的进食,所以在选钓位时一定要平衡好这“四趋”,如果情况特殊可优先考虑其中一项

最后总结

鱼类的趋食性、趋温性、趋氧性、趋安全性都非常重要,每一种都可以单拿出来写下数篇文章,所以在这里我只是大致地说一下好让钓友们有个初步了解。这样做的意义是,当大家在实际钓鱼中发现某个钓位出鱼特别好时,就可以反向去分析原因,鱼选择待在这个地方究竟是因为四趋中的哪一条,同时留意当天的气候特征,那么下次再去类似的钓点、碰上类似的天气,是否就有了很好的参考对象呢

夏天钓鲫鱼,要先了解这三不原则


无论春夏秋冬,鲫鱼永远是钓友们心中的最爱,但是夏天钓鲫鱼也是相当不容易啊。随着天气越来越热,鲫鱼也越来越考验钓友们的真心了,为此小编在关于夏天钓鲫鱼这件事上做了一些整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夏钓鲫鱼必需要知道的三不原则,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早日抱得鲫鱼妹妹归。

一、不守钓

在夏天野钓鲫鱼时,钓位的选择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是在早晨垂钓,那钓位尽量选在一些浅滩处,可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钓友们还需调整钓位到深水区或者阴凉之处,等到下午天黑时,钓位又需要回到浅水区。另外若是鲫鱼不主动咬钩或者轻口,这时钓友就需要找一些水温合适的地方垂钓,比如水体流动比较快的大水面,这样的水面温度不容易高起来,散热要比小水面的坑塘要快的多。所以夏天钓鲫鱼,切记不要死守一个地方不放,尽量不守钓。

二、不用腥

众所周知,夏天的温度大部分都很高,特别是在南方,一般气温达到了30多度,因此大鲫鱼鱼的摄食欲望也会随之下降,即便会吃饵,但这种饵的气味不要过大,这样就可以降低鲫鱼的警惕性。另外就是在炎热的夏季,因为小杂鱼过多,不建议使用荤饵进行作钓。这是因为,使用荤饵时,也许饵料还没到底诱钓鲫鱼,饵料就已经被小杂鱼抢光了。所以夏天野钓鲫鲤鱼,饵料最好用本味或者谷物类的东西,尽量不用腥。

三、不钓灵

我们常说: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但是这浮漂运用不好,可能会使钓友越钓越烦。由于夏天杂鱼和小鲫鱼较多,若是钓友们把浮漂调的过于灵敏,可能渔获会不少,但想钓到底部的大鲫鱼就很难了。在夏天钓大鲫鱼的时候,调灵容易让浮漂假信号过多,干扰判断而导致抓不住鱼口,所以尽量钓钝一些,使浮漂的虚假信号减少。

夏天钓鲫鱼,要先了解这“三不”原则


无论春夏秋冬,鲫鱼永远是钓友们心中的最爱,但是夏天钓鲫鱼也是相当不容易啊。随着天气越来越热,鲫鱼也越来越考验钓友们的真心了,为此小编在关于夏天钓鲫鱼这件事上做了一些整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夏钓鲫鱼必需要知道的三不原则,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早日抱得鲫鱼妹妹归。

一、不守钓

在夏天野钓鲫鱼时,钓位的选择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是在早晨垂钓,那钓位尽量选在一些浅滩处,可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钓友们还需调整钓位到深水区或者阴凉之处,等到下午天黑时,钓位又需要回到浅水区。另外若是鲫鱼不主动咬钩或者轻口,这时钓友就需要找一些水温合适的地方垂钓,比如水体流动比较快的大水面,这样的水面温度不容易高起来,散热要比小水面的坑塘要快的多。所以夏天钓鲫鱼,切记不要死守一个地方不放,尽量不守钓。

二、不用腥

众所周知,夏天的温度大部分都很高,特别是在南方,一般气温达到了30多度,因此大鲫鱼鱼的摄食欲望也会随之下降,即便会吃饵,但这种饵的气味不要过大,这样就可以降低鲫鱼的警惕性。另外就是在炎热的夏季,因为小杂鱼过多,不建议使用荤饵进行作钓。这是因为,使用荤饵时,也许饵料还没到底诱钓鲫鱼,饵料就已经被小杂鱼抢光了。所以夏天野钓鲫鲤鱼,饵料最好用本味或者谷物类的东西,尽量不用腥。

三、不钓灵

我们常说: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但是这浮漂运用不好,可能会使钓友越钓越烦。由于夏天杂鱼和小鲫鱼较多,若是钓友们把浮漂调的过于灵敏,可能渔获会不少,但想钓到底部的大鲫鱼就很难了。在夏天钓大鲫鱼的时候,调灵容易让浮漂假信号过多,干扰判断而导致抓不住鱼口,所以尽量钓钝一些,使浮漂的虚假信号减少。

钓鱼先了解这几点,应对突变的降温天气


今天凉风又要到来了,小编掐指一算,可能又要降温啦!既然这天又要变脸,我们来科普一下春季天气突然降温,钓友们应该如何灵活应对,找准时机钓好鱼。

一、降温头天把握好

鱼儿有感知自然环境的本能,特别是降温前的一天,冷空气即将到来,水温还处在降温前的状态,随后,表层的水就会与底层的水形成对流,鱼儿因本能知道马上就要回深水区了,就会赶紧进食,不然连续几天的降温会使水体缺氧,打乱鱼儿平时的生存习惯。当然降温的前三天都是可以施钓的,只是一般降温的前一天效果比较好,特别是微风小雨的情况下。

二、降温当天钓深水

降温当天一般不建议出钓,如果一定要解毒,建议钓深水。因为气温的下降必定会导致水温的下降,鱼类的趋温性会导致鱼类游到相对暖和的深水区域。我们在降温当天钓点的选择应选较深的地方(2米以上),一般也会有鱼获。

三、降后四天鱼口好

水温的变化会打乱鱼儿的活动习惯,变化太快的话,鱼儿短时间内会适应不了,需要四天左右才能缓过劲儿来。同时,鱼儿经过水温的陡升陡降后,趋温性变得越来越明显,多数鱼儿会躲藏在水体深处,并很少活动。建议选择向阳避风的水湾处,窝点打得稍远一点,钓远钓深。如果周围是浅滩,中间水底较深的位置适合作为钓点,如果周围有水草,水下有乱石或树桩等杂物则更好了。

常见淡水鱼种的生活习性,了解鱼性钓鱼才有针对性


每个新手钓鱼人学习的第一件事情都是去了解鱼,因为只有知道各种不同种类的鱼的习性,我们才能更好地去迎合它,才能更好地把鱼钓上来。所以我们一直说钓鱼是由我们去适应鱼,而不是要鱼来适应我们。下面就简单地介绍一下生存在淡水水域不同种类的鱼的生活习性,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鱼。

鲤鱼的生活习性:

鲤鱼有很多种,并且生长速度较快,最常见的就是荷花鲤鱼与镜鲤鱼,鲤鱼属于杂食性的底层鱼种,鲤鱼胆子普遍比其他的大型鱼种偏大,故而短杆也经常能钓到鲤鱼,鲤鱼食量巨大,而且不怎么挑食,觅食时还有拱泥巴的习惯,如果水面出现密集的小气泡多半是有鲤鱼进窝了(但不排除是青鱼),鲤鱼喜腥味,我们钓鲤鱼时可以适当的加腥,鲤鱼在10度至40度间都会觅食,但最适合垂钓的温度还是在20度至35度之间,而最佳时间是早晨或者太阳下山时最佳。

鳙鱼的生活习性:

鳙鱼又成胖头、花鲢、大头鱼为四大家鱼之一,生性胆小,喜爱味型蒜、酸、香、臭、头比白鲢更大,身有斑点状纹路,喜高温、高氧的环境,属于滤食性的鱼种。可以理解为喝食物并不是吸食物,鲢鳙以浮游生物为食,因此能净化水质的特点在各大水域中常有鲢鳙出没,当气温在30度以上更合适钓鲢鳙,天冷时会潜伏不出。

鲢鱼的生活习性:

鲢鱼又称白鲢为四大家鱼之一,白鲢头较小全身雪白,为中上层鱼种,喜高温、高氧的环境,属于滤食性的鱼种。白鲢比鳙鱼更为凶猛,中鱼后有时更会跳出水面进行洗腮,鲢鱼与鳙鱼两种鱼的习性与形状相近故而统称为鲢鳙,全天中钓鲢鳙最好的时候是早晨至中午这段时间,但夏季晚上中大鲢鳙的机率会比白天更高。

草鱼的生活习性:

草鱼为四大家鱼之一属于中大型淡水鱼种,又称为皖鱼。属于草食性鱼类喜爱嫩草、玉米、草根、芦苇、韭菜等素食,但有时也会吃薰腥等食物比如蚂蚱、小虾等。草鱼喜爱高温环境,一般在气温25度至35度时觅食量最大,低于25度觅食量逐渐减少,同时草鱼喜爱高氧环境,特别是夏季久晴初雨时垂钓最为合适。钓草鱼一般在早上太阳刚升起至中午1点左右最为合适,其次是下午4点至太阳下山这段时间,晚上较小的草鱼常常会潜伏不出,一般晚上开口的草鱼都为这片水域中属于偏大的草鱼,而下午1点至4点是全天鱼口最差的时候,如果在大晴天时在这段时间属于难有收获,但在雨天时就中午的鱼口会比早上的鱼口更好。

青鱼的生活习性:

青鱼也称黑皖、乌青、螺蛳青属于四大家鱼之一的大型淡水鱼种,外貌与草鱼相像但黑皖通体呈青黑色,体型比草鱼更大可以生长至上百斤,生活习性与草鱼相似,但荤素皆喜欢,也就是说用草鱼饵料也可以钓到黑皖,但是黑皖更喜欢吃螺蛳,故而有螺蛳青的称号。

鲶鱼生活习性:

鲶科鱼类也有很多种,比如叉尾鮰、大口鲶、胡子鲶(塘鲺)、埃及塘鲺、湄公河鲶鱼(最大的鲶鱼类,不过中国几乎没有)等等。底层鱼类,活食性鱼类,独居,视力低下,但对水流波动感应力强,喜欢有障碍处、阴暗阴凉处,垂钓鲶鱼最好选择在阴雨天,可以使用鸡、鸭等动物肝脏垂钓,使用肝脏垂钓可以先吧内脏密封一两天至发臭效果更佳。也可以使用蚯蚓、泥鳅等活物垂钓,如果是使用活物钓时尽量小心穿钩避免把饵穿死了。

垂钓时应先了解风力与风向如何


钓友们应该对风向加以高度关注。有时明知塘中有鱼,可就是不上钩。分析其原因,既不是水中缺氧,也不是水温偏低,而且水色很好,水中还有水草法,可是为什么钓不到鱼呢?风力对鱼的活动和摄食,存在直接的影响。刮风天气,风吹动水面,水体上下产生对流,水中溶氧量增加,鱼儿感觉舒服, 显得异常活跃,食欲好,吃饵勤。

风力不能太大,以3级左右为最佳。鱼谚有云:和风细雨,鱼儿欢喜,如果风力很大,必然是风浪拍岸、波涛汹涌,不仅难以观察鱼讯反应,而且这时的鱼,由于感到不适和惊慌, 大都伏于水底不动,无心觅食。在南方,风力达到4级,已难进行垂钓,但在北方,5级以下的风,并不影响钓鱼,再大就不行了。

当然,风丝皆无的天气,水面平静如镜,也不利于垂钓。 因为一点风没有。空气难以对流,水中溶氧不足,鱼儿或者潜伏水底懒得游动,或者由于憋闷难忍而纷纷浮出水面张嘴吸氧,根本无食欲。

风向对鱼类的活动与摄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常刮东风、东南风、东北风,日夜均有利于垂钓。一般而言,春季刮东风、东南风,往往带来喜雨,既有微风,又有霏霏细雨,鱼儿欢腾活跃,食欲也好;夏季刮东风、东南风,空气湿润,人有舒适感,鱼也同样感到舒适,异常活跃,很爱吃饵;秋季是多风季节,刮东风和东南风时,水温适宜,鱼儿吃钩率高,刮南风和西南风也可以;冬季刮南风和西南风,气温较高,对促进鱼儿活动有利。

不利于色儿活动与觅食的风向,是春、夏季的西南风。特别是夏季刮西南风,气温高,又燥又热,不仅人感到燥热,水中的鱼儿也感觉不舒服,不爱活动,食欲也差劲,大多潜藏于水底或水草隐蔽处,懒得动弹。秋天刮西风、北风和西北风,说明大气变冷,对垂钓也是不利的。

了解杂鱼的鱼性特性 应对小鱼闹窝的6技巧


在在钓鱼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出现一些杂鱼进窝点捣乱,饵钩一下到窝内,这些小鱼就来抢食,它们对着饵钩上的饵连咬几口,就把钓饵抢得精光,严重影响大鱼上钩,十分讨厌。

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对付:

一是,小鱼前来抢食时,将钓竿猛然抖动以下,将其吓跑。小鱼是很胆小的,一点的风吹草动就会将其吓跑。

二是,采取换饵的办法:因小鱼虾最喜欢吃红虫、蚯蚓等饵料,这时可换成素饵,原来小饵则换成大饵,原来软饵则换成硬饵,也可换成山芋粒、玉米粒等素饵,小鱼对这类素饵不敢兴趣。

三是,对抢饵食、撞鱼线、拖浮漂的小鱼虾,可在距离窝点0.5~1米远处撒上一些麸皮粉或其他粉状饵料,将其引走。

四是,多打几处窝子更换钓点。即换一个新的钓点,但不打窝,再下钩垂钓,若过一会小鱼群又聚过来,则再换新钓点。因小鱼生性好动,我们钓鱼人要跟小鱼耐着性子磨。

五是,把钓钩下到离窝子稍远些的地方,不让小鱼小看见,停一会儿在慢慢移回窝内。

六是,把已经钓上来的小杂鱼,投入窝内,让它传播此处危险的信息;或把已上钩的小鱼不摘下来,让将其连钩一起放入窝点内,让它在水中挣扎,以吓跑小鱼。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广大钓友在实际垂钓中的心得体验,喜爱钓鱼却又被小鱼闹窝烦心的你,不妨试用一下,定会让你受益良多的。

如何避免小鱼闹窝?先了解调漂和看漂相


夏天即将来临,气温也越来越高,水里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小杂鱼,钓友们大概想满心欢喜的想钓点鲫鱼过过瘾,谁知浮漂却在水面上跳起了芭蕾舞,一提就空竿,恨不得把竿都折了。此时此景,我们需要好好了解一下怎么调漂和看漂相。

一、我们应该怎样判断鲫鱼的吃口,做到竿竿中鱼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漂相是反应鲫鱼吃口的重要依据,具体如下:

1.浮漂缓慢地下顿半目或一目,打竿中大板鲫鱼,钩上嘴唇,叫正口。

2.浮漂有力地下顿半目或一目,紧接着一点点上浮,打竿中鱼,吃正口。

3.浮漂在水中倾斜移动,不上不下,打竿中鱼,钩鲫鱼嘴唇两边,叫走漂。

4.抛竿,浮漂不下沉,平躺或斜躺在水面,打竿中大鱼,叫截口。

5.浮漂直接下拉入水,没过漂尖,打竿中鱼,叫黑漂。

6.浮漂未见动静,打竿中鱼,叫死口。

7.浮漂像直升飞机一样慢慢上升,直到漂身露出水面,打杆中大板鲫鱼,叫大肚漂。

二、那我们应该怎么判断调漂是否标准呢?

1.浮漂一上一下,短促有力,打竿中鱼,调漂正确。

2.浮漂一上一下,缓慢无力,打竿无鱼或中鱼下嘴唇,说明铅皮太重,应减轻铅皮,提高灵敏度。

3.浮漂一上一下,打竿无鱼,应加重铅皮,减少灵敏度。

4.浮漂上下快慢不一,打竿无鱼,应减轻铅皮。

夏钓鲫鱼如何制胜?先从了解溶氧量入手……


夏季天气多变,气压经常起伏不定,特别是气压较低的天气,常会出现空气湿度加大,天气闷热,水中溶氧量减少的情况,这时,鲫鱼会因缺氧而感觉憋闷,从而引起食欲不振而趋氧上浮。

如果是轻微的缺氧而引起鲫鱼离底觅食,我们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钓取它们,如果水体严重缺氧,鲫鱼会停食甚至浮到水面吸氧,此时,任你用再好的饵料它也不开尊口。此时,顺畅的呼吸已经是鲫鱼生存的首要需求,水体含氧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上钩率的高低。

夏季鱼虽难钓,但并不是不能钓,只要我们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夏钓鲫鱼就不是梦。本文要讲的就是夏季遇闷热天气钓鲫鱼可采取的一些措施。

一、弃底钓浮

既然天气闷热、气压低会造成水体缺氧,鲫鱼会趋氧离底变泳层,那么我们再钓底就是自讨苦吃了。这时,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弃底钓浮,开始钓一标深,观察鱼的离底程度和吃口状态,如果没有吃口,再逐步上调浮标,一标一标地往下找鱼层,直至有鱼吃口。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水体轻微缺氧而引起鲫鱼变层的情况,此时的鲫鱼仍有一定的食欲,只是不再在底部吃食,仍有一定的上钩率。

盛夏时节,水体含氧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上钩率的高低

二、弃深钓浅

我们知道,水体的含氧量与水体的深浅有直接的关系,水越浅,含氧量越高。既然知道了这一点,再出现水体缺氧影响鲫鱼食欲的情况时,我们就应该弃深水而钓浅水。一般来说,只要不是中午温度很高,我多找相对较浅的水体下竿,效果明显高于深水区。

不过,钓友们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水较清的情况下,竿影、人影不能映入水中,否则会惊鱼;第二,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不能钓太浅,否则鲫鱼不会进窝。钓者应根据当天的具体情况多进行试探性尝试。

三、弃死(静水)钓活(流水)

水中的含氧量部分缘于水的流动,流动的水体加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加了氧气置换量,因此活水水域的溶氧量一般会高于静水水域。同样,低气压闷热天气,活水里的鱼缺氧状态要比静水轻。

某年夏天的早晨,我与单位另外两位钓友一道,来到一个排灌站大沟边,晨雾中感觉空气有点发闷,却听见水面的杂草边,鲫鱼的咂嘴声此起彼伏,通过声音判断,鱼的个体都不小。我们马上各就各位,排兵布阵,三把长枪直指对岸。

两小时不到,我的鱼护里已经有2斤多的鲫鱼被擒。这时,小陈拎着鱼竿和鱼护过来了,他只钓了几条鲫鱼,看到我的收获后很是意外。不久,另一位钓友小谢也过来了,他的成绩也不理想,大家有点疑惑诱饵、钓饵都是一样的,钓技水平也相当,鱼获怎么差得这样悬殊?他俩不甘心,于是赶往离此不远的另一个钓场,据说那儿的鱼密度很大。

为了不把我一个人扔在这荒郊野外,他们像绑架一样,拿着我的渔具,硬把我往沟上推。我只得顺着一条地沟艰难地爬到了沟顶。这时我才发现,这是一个鱼苗场的小排水沟,潺潺细流淌进我窝子边不远的水边,当时由于忙于打窝子没有发现。

天气闷热、气压低会造成水体缺氧,鲫鱼会趋氧离底变泳层,有效的应对办法之一是弃底钓浮

太阳在尽情地施展着它的威力,尽管我们都戴着草帽,但仍无时不被空气中的湿闷所笼罩。我们赶到了目的地,只见近30米宽的大沟两岸,人头攒动钓竿林立,可是看了很久就是没有一个上鱼的。我将鱼护先放入水中,再寻找没人的钓位。

走了很远,我被一道水沟挡住去路,水沟里的水很浑,只有不到1尺深。我趟过小沟,在离水源有1米远的近岸水草边打了窝子后,才回去提鱼护和背包。当我再回到窝子边时,我已经能明显看出窝子里有鲫鱼泡,下钩只有几分钟,一条2两重的鲫鱼就被我请上了岸。就这样,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我钓了8条鲫鱼,近旁的钓友看到后都很意外。

补窝子之后,我把小陈和小谢叫来,在我的附近也打了窝子。在我上鱼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同样一条鱼都没钓到。看到我的钓况后,他们又来了信心。只有三五分钟的工夫,他们的窝子里也开始上鱼了,其他人则都抱着竿子发愣。就在我们还沉浸在提鱼的喜悦中时,我开始察觉鱼头开始变稀,窝子里鱼泡渐少,身边的沟里水流也断了,只不过10分钟左右,我们也开始抱着竿子发愣了。

烈日下的水面像一面镜子,空气似乎已蒸腾成热浪,鱼情再没好转。我放下竿子点了一支烟,爬上坡顶的树下想凉快一会儿,这才看到上面是一片近百亩的水稻田,一个农民模样的男人正用铁锹挖土堵住刚才有水流的地方。经了解,刚才的水流是稻地里漏出的水,他们正指望着抽来的水插播秧苗。回到大沟的水边,我与他们交流了自己的看法,最终只得识时务地收竿打道回府了

很多年过去了,那次夏钓的经历给我很大启发。为什么在同一天同一片水域里,我的成绩总比他们好?并不是我的钓技水平高超,而是歪打正着,碰到了两处水体含氧量高的地方,流水给鲫鱼带来了氧气,也调节了水温,使鱼有了顺畅的呼吸,满足了它们的第一需求,才使它们有了觅食的欲望。

水中的含氧量部分缘于水的流动,流动的水体加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加了氧气置换量

四、弃上(风)钓下(风)

盛夏时节,趋氧性已是鱼类生存的首要需求。如果遇到闷热的天气,水体出现缺氧情况,就会影响鲫鱼的顺畅呼吸。而风吹动水面,既能调节水体表层温度,又能扩大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促进水体的表层与下层产生对流,使水体的溶氧量得到提高,促使鱼类增加食欲。此外,风力又能将天然饵料聚集于下风口,有利于鱼类集中觅食。

闷热的天气风力一般很小,但即使这样,下风处仍比上风处风力要大,水体产生的上下对流程度要高于上风处,水体的溶氧量同样比上风处高,鲫鱼就会停留于下风口。所以,在低压缺氧的天气垂钓,钓者要弃上风处找下风处迎风钓,就我几十年夏季钓鲫的体会,钓下风处的效果总是好于上风处。

盛夏时节,趋氧性已是鱼类生存的首要需求,钓下风处效果总是好于上风处

五、弃明水钓草窝

野钓自然水域经常能遇到有水草的水域,在低气压湿热天气如果有一大片的水草区,我建议你将其作为首选钓点。我们知道,水草在太阳的光合作用下会向水体释放氧气,使水体的含氧量高于明水区,另外,水草可以阻隔部分热量及太阳的强光辐射,使水草下的温度及光线低于明水区,迎合了鲫鱼避光的习性。以上这几个方面对于鲫鱼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这时候,我们通过仔细观察,甚至能发现鲫鱼在草下活动的痕迹,如冒泡、触动水草或咂嘴的声音。

当有鲫鱼在水草丛中活动时,钓者宜用长竿短线的传统钓法在草区的边缘或缝隙中钓浮,最好用既细又红的活蚯蚓作饵;至于钓多深的泳层,要结合当天的气温、缺氧程度、环境是否安静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当有鲫鱼在水草丛中活动时,钓者宜用长竿短线的传统钓法在草区的边缘或缝隙中钓浮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虽说钓草区要比钓明水效果好,但钓者不能钓过于稠密的水草区。水草如果过密,不仅阻碍水体与空气的接触,又不利于水体散热。所以,钓者要选择较稀疏的草区下钩。

六、弃肥(水)钓瘦(水)

常钓鱼的人都知道,肥水的鱼难钓。这是因为肥水里天然饵料丰富,使鲫鱼饱食无忧,再就是因为肥水里浮游生物、水生动物及藻类较多,它们的生存要消耗大量的氧分,加之高温促使水底有毒有害气体的生成和释放,也会中和掉很多氧气,致使肥水中的溶氧量大量减少,从而影响鲫鱼的呼吸及食欲,致其离底活动,从而影响上钩率。

相反,在新塘或瘦水中,浮游生物及水生动物少,鱼儿食源较匮乏,水下的腐烂物质少,在同等气压的情况下,瘦水里的含氧量要略高于肥水,鲫鱼的饥饿程度也高于肥水。因此,在可选择的情况下,钓者应弃肥水而钓瘦水,增加上钩率。尽管瘦水中的鲫鱼密度可能没有肥水中的大,但鱼少总比不吃钩强。

虽说钓草区要比钓明水效果好,但钓者不能钓过于稠密的水草区

综上所述,夏钓鲫鱼,不论是选钓层、选钓点,还是选水质,都要围绕着溶氧量这个决定夏钓成败的重要因素来进行,钓友们要提起重视。

了解鱼性再施钓,这样巧避杂鱼钓大鱼


神烦小杂鱼。鱼小嘴刁,抢食还猛。经常一波窝料下去瞬间就没了。抢食不说,还能吓走一些胆子比较小的鱼种。经常有倒霉的钓客不是空竿就是杂鱼,白忙一天不说也是真的心烦。尤其是用台钓组去野钓的钓客,浮漂乱抖,根本掌握不住鱼讯。

别烦啦!老司机要跟大家说说如何要在杂鱼窝里钓大鱼了。浮漂乱动不要怕,只要找准规律绝对可以钓到大鱼的。

第一,找钓点

钓点只要不是新手都会找。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求远,要钓近。而且要找有草堆的地方,还要保持安静。然后在浮漂没有翻身余地的前提下用小皮筋把漂尾绑在脑线上。

第二:钓组

尽量不要用中大型的渔具,用小型的就行。而且鱼竿要用硬质的。不管是碳素纤维还是玻璃纤维,2米7的短鱼竿就行了。这样扬竿的速度才能足够迅速。主线和子线也不要太粗,主线差不多在0.6号,子线差不多在0.4号就行了。鱼钩可以略大一点,钓大鱼的时候不至于跑鱼。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用金钩。浮漂可以选择短小的软尾浮漂,颜色千万不能鲜艳,否则小杂鱼闹漂闹得更厉害。

第三,调漂

浮漂要浮力好,灵敏度好。如果调漂不灵,真鱼讯也会变少迟钝,扬竿也会有很多空竿。甚至连钩饵有没有了都不知道。所以建议大家调四钓二,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第四,用饵

切记饵料雾化!切记拉饵!配置饵料的时候应该选择不容易化散的主料。哪怕是选择商品饵,也不要用化散快的那种。可以选择用野战918,配上一些蛋奶香精用来打窝。打窝剩下的饵料可以再加上一些拉丝粉,均匀搅拌,略微发酵,然后在揉成团子。

钩饵不能过小,起码要有黄豆大小,而且不能太过黏硬。具体配比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主料来慢慢熟悉掌握。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水温适中,鲫鱼是不大喜欢吃带有腥味的饵料。所以为了避免有更多的小杂鱼、龙虾这些,所以一定不要用带有腥味的鱼饵。万一招来了黄颡鱼或者龙虾,鲫鱼是不会吃钩饵的。

第五,找底

找底可以调漂空钩半水,千万千万不能用饵料!建议调四目找底即可。

第六,看漂

看漂要耐心,起码半个小时左右是不要想着钓到鱼了,窝里全是小杂鱼。但是这个时候也不是没事做,可以研究研究杂鱼闹窝的鱼漂信号。而且要保持扬竿的频率,尤其是在有下顿信号的时候。直到钓上小鲫鱼的时候,就说明窝里已经有鲫鱼来了。这个时候要减少一般的扬竿频率,仔细观察鱼漂信号。1个小时候以后,小杂鱼闹窝就不会那么凶了。这个时候也该开始真正的钓鱼了。

即使都是下顿信号,杂鱼和鲫鱼肯定还是有区别的。但是养殖池和比赛池例外,和真正的野钓鱼讯是不一样的。根据客观因素,野鲫鱼吃口很轻,只要是吃到饵料绝对是入口就吞,然后就开始逃命了。所以出现下顿信号的时候不要太在意,重要的是后面的动作。

首先是不要搭理乱七八糟的鱼讯。无论是上是下还是加速,都不要理会。浮漂乱动的肯定是小杂鱼。如果是向下反复动,别着急,先扬竿试试。扬竿后水面上出现许多气泡,那就肯定不是鱼,很可能是龙虾。

真正的鲫鱼鱼讯是到位以后接着下顿,然后再慢慢上浮超过调目。斜着上浮的话,是鲫鱼的可能性会更大。这两个都是真正的鲫鱼讯号,所以钓客们一定要注意。其他的信号都是小杂鱼,不要搭理。如果是上浮以后不动了,那么等几秒钟后就要换饵。

还有一种情况是钩饵顺利到底,杂鱼不吵不闹,浮漂也不动,这个时候只要出现下顿,立马提竿,绝对是条大鱼。

了解浮漂的灵敏性与稳定性


浮漂的主要作用是可以让我们知道鱼在水下的状态,可以说鱼漂就是我们在水下的眼睛。因此,浮漂的灵敏性、稳定性就非常关键。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鱼漂的灵敏性、稳定性,请各位往下看:

一、浮漂的灵敏性

台钓中有8种基本的调漂状态,分别是:最灵敏、很灵敏、较为灵敏、灵敏、灵顿适中、迟钝、较为迟钝、很迟钝。其中,后面的7种的状态是我们在垂钓时经常采用的。接下来,具体了解一下这7种状态:

1、 很灵敏铅坠、钓钩在水中呈悬浮状态,就是饵钩远离水底;

2、 较为灵敏铅坠悬浮在水中,一钩轻触底;一钩远离水底;

3、 灵敏铅坠悬浮在水中,一钩呈斜线触底;一钩呈轻触底;

4、 灵顿适中铅坠悬浮在水中,两钩呈斜线方式触底。其次,两钩呈斜线方式触底时角度不一样,那么就会产生各种的灵敏、迟钝的状态;但是斜线与地面之间的角度越小,则越迟钝。

5、 迟钝八字环呈触底状态,假如使用分钩器则分钩器也呈触底状态,但两钩呈斜线方式躺底的状态。

6、 较为迟钝铅块呈轻触底状态,两钩呈斜线触底的状态;

7、 很迟钝铅块呈躺底状态、两钩呈躺底的状态。

二、浮漂的稳定性

浮漂的漂脚、漂身是决定鱼漂的稳定性,特别是漂身很容易对浮漂稳定性产生影响。当漂身又粗又长,则代表鱼漂的稳定性则越好,在进入水中以后有着不错的抗风浪性。这时,我们很容易抓住鱼咬钩的信号。当漂身细且短时,鱼漂稳定性就非常差,容易产生虚假的信号。因此,在风浪过大进行垂钓时,建议各位垂钓者采用漂身又粗又长的鱼漂。

综上所述,鱼漂的灵敏性与漂身的粗细、形状以及漂尾的粗细有关系。其次,想要将鱼漂的状态调整至最灵敏、稳定的状态是非常有难度的。这是由于当鱼漂灵敏度高时,就需减少鱼漂的水族,这是抗风浪性就会下降;但提高鱼漂的抗风浪性,就必须增加鱼漂的水阻,这时鱼漂的灵敏度就要降低。

所以,想要鱼漂的灵敏度高,就需牺牲鱼漂的稳定性(抗风浪性),例如:采用漂身细长、漂尾偏细的鱼漂。这就是在竞技钓中垂钓快鱼的第一选择。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垂钓时想要钓灵敏时,那么线组、铅皮、八字环、分钩器以及鱼钩都需精细一些,尽可能的减轻水的阻力。达到我们想要灵敏性,让鱼儿更加容易将饵钩吸食入口,使垂钓者可轻易地抓住鱼口。这样自然可有效的提高中鱼率。

如何避免小鱼闹窝?先了解调漂和看漂相  


夏天即将来临,气温也越来越高,水里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小杂鱼,钓友们大概想满心欢喜的想钓点鲫鱼过过瘾,谁知浮漂却在水面上跳起了芭蕾舞,一提就空竿,恨不得把竿都折了。此时此景,我们需要好好了解一下怎么调漂和看漂相。

一、我们应该怎样判断鲫鱼的吃口,做到竿竿中鱼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漂相是反应鲫鱼吃口的重要依据,具体如下:

1.浮漂缓慢地下顿半目或一目,打竿中大板鲫鱼,钩上嘴唇,叫正口。

2.浮漂有力地下顿半目或一目,紧接着一点点上浮,打竿中鱼,吃正口。

3.浮漂在水中倾斜移动,不上不下,打竿中鱼,钩鲫鱼嘴唇两边,叫走漂。

4.抛竿,浮漂不下沉,平躺或斜躺在水面,打竿中大鱼,叫截口。

5.浮漂直接下拉入水,没过漂尖,打竿中鱼,叫黑漂。

6.浮漂未见动静,打竿中鱼,叫死口。

7.浮漂像直升飞机一样慢慢上升,直到漂身露出水面,打杆中大板鲫鱼,叫大肚漂。

二、那我们应该怎么判断调漂是否标准呢?

1.浮漂一上一下,短促有力,打竿中鱼,调漂正确。

2.浮漂一上一下,缓慢无力,打竿无鱼或中鱼下嘴唇,说明铅皮太重,应减轻铅皮,提高灵敏度。

3.浮漂一上一下,打竿无鱼,应加重铅皮,减少灵敏度。

4.浮漂上下快慢不一,打竿无鱼,应减轻铅皮。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夏季钓鱼要先了解鱼的趋氧性》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季钓鱼的技巧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