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看似漂亮的饵鱼却不吃?可能是辅助饵加错了

2020-07-29

有很多钓友喜欢在鱼饵里面加入过多的辅助饵料,认为这样的鱼饵对鱼来说更有吸引力,这其实是完全不对的,我们本期就来说说野钓时都有哪些辅助饵不能乱加,以及应该加多少,我们一起来看下。

一、拉丝粉DIaoYU007.COM

拉丝粉是很常用的一种辅助饵,做拉丝饵几乎都会用到它,拉丝粉的确能让鱼饵拉出丝来,因此呀,有的钓友就认为它能大幅度增加饵料的黏性,遇到开得干散鱼饵,想着加些拉丝粉就能不松散了,就能使之附钩性强了,这是不对的,大家记住,拉丝粉就绝不会增加饵料黏度的,只会增加饵团内部的蛛网状丝状结构。但即使是当做增加拉丝成分来用,如果开饵手法不正确也会让整个拉丝饵变为大面疙瘩而无法用。

二、轻麸、雪花粉

这两种饵,也是很常用的辅助饵,两者都是能大幅度减轻鱼饵的比重的,而雪花粉还能控制饵料、增加雾化雾化。上述的可增加饵料黏性的东西不是拉丝粉,倒可以是雪花粉,雪花粉加入饵料后,搅拌的越多饵料就会越黏,但同时雾化就低了。一些钓友加这两样东西加得过多,希望雾化能强一些比重轻一些,却不知饵料太轻也不是好事,雾化强诱鱼是会快,但诱到的小鱼也会更多,而过轻的鱼饵有时根本到不了底,那如何钓起底层的大鱼呢?

三、都加多少合适?

拉丝粉的话,如果是开拉丝饵,可根据当前的温度来添加,过冷的天就要加多,热天就要加少,遇到零下10度以下的,拉丝粉差不多就不起作用了,这和厨房发面是一个道理。另外有时组合的商品饵中含的有拉丝粉,则可以不加拉丝粉,要是想把拉丝粉当“黏性剂”来用,还是算了吧。轻麸、雪花粉则要根据水情鱼情来定,鱼情好就雾化少一些,鱼情不好就可适当加大,不过要观察好小鱼的多少,实在不行咱就换位置去钓吧。

相关推荐

冬天垂钓鲤鱼没鱼获?可能是饵料味型不正确


冬天打窝也是一门学问,打窝饵料不能过多,用太多的饵料打窝,鲤鱼很快就能吃抱,况且还是在冬天开口小的情况下。同时还要注意不能把鱼惊吓,这样会把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鱼,又全部逃走徒劳无功。今天就给大家了解一下,冬季垂钓鲤鱼的用饵技巧。

水温低也是影响鲤鱼吃饵的原因,所以在配置饵料的时候,要选择鲤鱼饵料味型,这样才能有更多的鱼获。在配置鲤鱼饵料的时候,要注意饵料的黏度和硬度,太硬的饵料鲤鱼不会吃饵甚至还会吐饵,饵料必须要软和轻,这样才方便鲤鱼吃饵更容易上钩。

鲤鱼比较偏爱深红色或咖啡色,我们一般使用的商品饵自身的颜色其实就已经足够了,所以我们不需要再添加其他的食品色素,或者是一些什么加大颜色的添加剂等等,相比较味型和状态,颜色的重要性就要小一些,这些我们要注意。

鲤鱼爱香、腥、甜的味道,腥味也几乎是所有鱼都喜欢的。所以我们除了在冬天使用腥饵钓鲤鱼,在其他季节,我们在钓鲤鱼的饵料还是偏向香甜,这样才能减少腥,来避免小鱼闹窝。

有钓友会问,冬天打窝不怕有小鱼抢饵,造成小鱼闹窝吗?其实冬天的小鱼活性下降,食欲下降很多,为了保存体力甚至不会再去吃饵。所以冬季要加重腥味和香味,以便饵料雾化扩散,这样刺激鱼的食欲达到诱鱼的目的。

应对鱼不吃饵的小妙招


钓友们应该都遇到过鱼儿不吃饵的情况,那么钓友们都是怎么做的呢?今天就跟钓友们分享几个应对鱼儿不吃饵的小妙招,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钓友!

当鱼儿长期在固定的环境生存的时候,会受到水情、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便有了口癖。在自然水域垂钓的时候,如果无口是饵料的问题,那么钓友们要试着换换其它味型的钓饵。甩竿抽窝、喂窝没有效果,那就再换一种饵试试,只要所使用的饵料有一条鱼儿上钩了,那就证明这款饵料是对路的。

如果钓友们是在养殖池或者是鱼塘垂钓,你会发现,不同的池塘里,因为鱼儿的种类不同,所以喂养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鱼儿被人工喂养形成了口癖,所以可以在饵料中加入一部分原塘颗粒,增加饵料对鱼儿的诱惑能力。

对鱼儿来说,水中缺氧会让它们感觉非常的不适,于是就会浮到水面或者是水的中、上层游动、觅食。这种情况下,如果钓友们采用底钓的方式,往往是收效很小甚至是钓不到鱼的。像秋季,特别是晚秋的时候,如果前一天晚上的气温比较低,那么第二天钓友们就要在水深或者是深浅交接的地方垂钓,水深1.5m左右最好,等到太阳升起的时候,再到浅水处垂钓。

不管是自然水域还是鱼塘,都会有滑鱼存在,钓滑鱼,钓友们可以使用逗钓的方法,将挂钩的饵料微微的移动,跟活饵似的,从而增加饵料对鱼儿的吸引力。在钓滑口鱼的时候,适合用小钩、细线,浮漂也比较适合用灵敏度高的漂。

最后,找准钓位可是非常关键的。选择钓位、钓点的时候,一定要根据鱼儿的生存特性来找。一是,鱼儿比较贪恋食物,所以哪里食物多,哪里往往就聚集了不少的鱼;二是,鱼儿比较爱氧气,有氧则欢,缺氧则死;三是变温,鱼儿怕冷也怕热,所以它们会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游到水温合适的地方。

以上就是跟钓友们分享的应对鱼儿无口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钓友。

钓鱼时鱼不吃饵的原因分析


一、饵料是否雾化过好

饵料雾化太好,鱼诱过多,窝过大、过乱,水的能见度过差,鱼儿只闻得到气味而食不到饵。这时,应果断地换饵,控制雾化,让鱼来之,安之,食之。

二、鱼饵是否过腥、过香,味道是否过重

如果是这种情况,你会明显地觉得窝中鱼偏杂、乱,鱼只在窝边游动,不进窝中食饵。调整配方,重新拌饵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一点尤其要提醒那些平时喜欢用麝香、羊油、阿魏等小药的钓友,千万注意加小药的量。

三、鱼饵是否对路、适口

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出现在有喂食习惯,偏口厉害的池塘中。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常喂的饵,或以常喂的饵为基本饵来调配你的钓饵。同时注意不要把饵拌得过硬、过松。过硬,适口性差,就是有个把讯号,你一提竿,整个饵原样从鱼嘴中提出。在水的阻力的作用下,饵虽然在上行的过程中化掉了,但中鱼是不可能的;过松,钩饵到底,只剩空钩,这也是漂不动,不上鱼的一个原因。

四、窝料是否打得过重、过厚

打窝料也是有讲究的,打少了,鱼不聚窝;打多了,留在水底,特别在天气热的时候,随着气温升高,窝料发酵,氧气被大量消耗,窝中严重缺氧,鱼儿大多在窝上或窝边穿梭,不爱进窝,偶尔进窝,也不咬钩。

五、水底淤泥是否过厚

如果是塘底淤泥过厚,则应改用载铅量大的,能称得住饵的漂;或者减少铅皮,把漂调到能把饵称在淤泥之上;或者改用较轻比重的饵料,总之,要把饵团落在淤泥之上,否则,饵入淤泥,犹如石沉大海,鱼想吃吃不到,自然也就不会出鱼讯。窝中有鱼有什么用?

六、子线是否过粗、过硬,钩子是否过大,钩条是否过粗,坠子是否过重

子线过粗、过硬,跟棕丝、胡须一样,不利于鱼索饵,特别是对那些被钓过多次,刁滑的鱼儿;钩子过大,鱼口小进不去;钩条过粗,鱼体小吸不动;坠子重了,钓组过钝或陷入淤泥。这些情况,鱼没法咬钩。但只要小试就能找到问题,然后换换钓组或作些相应的调整即便OK。

七、鱼层是否起了变化

钓鱼人一定要留心,在垂钓中鱼层的变化也是常有的事。只要你脑中有这概念,就不怕。它变你变,谁怕谁;它变,你不变,当然钓不到鱼。如果鱼层较乱,我们还可以试试打穿程。一句话就是用积极的态度,尽量使你的钓棚和鱼层一致,鱼讯自然也就有了。

八、鱼儿是否受惊

鱼受惊一样会影响食饵。鱼受惊有好几种原因,有时是因为突然的震动和响声或提竿中鱼又跑鱼,有时是因为鱼被钓了又放,放了又钓,嘴巴都受伤或发炎,有时是因为在比赛期间不注意,被钓上的鱼又直接放入水体,等等。这时,作为钓手应该做的是尽量小心谨慎,鱼中钩后要迅速提离窝点,尽量不跑鱼。在钓的过程,还应该主动并不厌其烦地逗引。

九、有鱼而不就饵的主要原因如果是来自气候的骤变和综合因素(气候骤变、受惊、缺氧等)

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对一个钓鱼人来说,那是最为悲惨的事,你将真正面临着一场考验,真正体验到鱼口难开的滋味。碰到这种情况,我认为一定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采取积极的态度。只要措施得当,也没什么可怕的。要有信心、耐心,线、钩、坠、漂等细化、小化,要用拖、提、抖等不同方式不断引逗,集中精力,抓住每个微小的讯号,变被动为主动。相信吧,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是我们至理的名言。

鱼不吃饵的五种原因解析


窝中有鱼,但就是不吃饵,这是怎么回事?今天就跟钓友们分享几个超实用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各位钓友解决这一问题。

饵料搭配是否正确

因为季节不同,所以钓友们在垂钓的时候,所选择的饵料也会不相同。就比如说春天,钓友们最好能将腥味重的饵料跟甜味重的饵料混合到一起使用,因为这时候的天气已经变得暖和了,而且水中的温度也有了明显的上升,鱼儿的嗅觉有所恢复,所以对食物的需求也就明显增加了。

饵料的雾化效果

钓友们在配制饵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饵料的粘度,因为饵料的粘度直接就决定了饵料的雾化效果,而雾化效果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你诱鱼、聚鱼的效果。如果饵料的粘性过高,就会使其雾化速度降低,在聚鱼的时候,鱼儿就会只吃饵料不咬鱼钩;但如果饵料的粘性过低,那就会使其雾化效果加快,鱼儿在闻到气味之后,还没到地儿,雾化就已经结束了,难以聚鱼。

鱼层出现问题

饵料的雾化程度,也会影响到鱼层的变化,所以有不少钓友在钓底的时候,很难钓到鱼,那么这时,钓友们就可以多尝试一下垂钓别的鱼层,也许会有非常不错的渔获哦。

浮漂信号判断错误

要知道,不同材质的浮漂,所展现出来的动作也会有所不同,那么这时候,钓组的配制、饵料的具体状态等等,都会影响到浮漂的动作,所以这一点,钓友们一定要注意。

子线鱼钩选择不当

通常来说,子线的线径要比主线的线径小一号,同时也要注意子线线径的大小跟软硬程度,这些都会影响到钓友们最后的渔获。鱼钩方面,需要钓友们根据所要垂钓鱼儿的大小来选择,鱼钩过大的话,不利于吞钩,但如果太小了,又比较容易脱钩。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