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鱼不一定是线组搭配问题,提竿遛鱼也需注意

2020-06-09

脱钩跑鱼是我们钓鱼生涯当中一定对遇到的问题了,很多人在跑鱼之后检查的地方都是鱼线、鱼钩、钓组搭配方面的问题,但其实能够造成跑鱼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提竿和遛鱼的方式不正确也有可能会造成跑鱼,下面我们来详细地讲一讲。

以我们的钓组搭配没有任何问题的环境、鱼情密度、开口情况、鱼体健康程度非常好的情况为前提,我来为大家讲述下台钓提竿遛鱼正确的方法。台钓时浮漂的状态一般都是调高钓低,不管是调5钓2或调8钓2,较大体型鱼吃饵时反馈的正确漂相应是有力的顿口,或黑漂。而正确的提竿时机则是这一顿之间。所谓一顿一提,抬竿有鱼,提竿时机的把握还需要我们多加练习。

台钓提竿问题解决了,就要考虑遛鱼。提到遛鱼,很多的钓友还是非常头疼的,经常中鱼后鱼都遛到跟前儿了鱼跑了,非常郁闷。以钓快鱼为例,现在一些只追求回鱼快的钓友都会选择硬竿、粗线、大鱼钩。而在野钓或黑坑钓鱼时,这种鱼口快的情况究竟能持续多久呢?我反倒建议为保上鱼率,推荐大家使用中硬度竿、适合鱼情的线组,使用正确的遛鱼手法,正确回鱼保成功率。

提竿遛鱼的目的是为了消耗鱼的体力、从而把它们牵引到抄网中,而不是快速回鱼这种粗鲁方式。所以需要大家在鱼竿、钓组搭配上多做文章,选择合适调性的钓竿和线组,提竿中鱼后我们只需扬竿后扬起鱼竿,用鱼竿的腰力来慢慢消耗掉鱼的体力,再入抄网即可。切不可生拉硬拽,降低断竿、断线和没有必要的损失,从而留有遗憾。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线组细腻一定能多钓鱼?其实不一定


最近有钓友给万万讲,为啥我用到了0.2的子线,有口依然钓不到鱼,并且不远处的哥们钓的都比我好,还接连上大鲫鱼,为啥我这里依然还是钓不到?只能钓个小鳑皮,这是为啥?这里很多钓友就会认为窝量不够,或者认为杂鱼闹窝,我们今天分析一下,秋冬季节钓鱼线组的这些小诀窍。

1、综合钓位选择,应对天气变化

很多钓友认为,我的线组越细钓到鱼的几率越高,很多老手,尤其是钓过几年野钓的老师会根据经验选择0.6主线,配0.2子线,主攻大板鲫。出去钓了一天,依然空军,回来思考,是不是饵料不合适?4,6号鲫饵料不够腥?回头换换红虫鲫试试,等到下次再去钓空军的几率依然很大。其实这里需要思考的是,你的钓位有没有选好?

冬季作钓,尤其是进入深冬,只要不结冰,依然能钓到鱼,关键在于选位置。冬季水深选择,深中选中浅,浅中选最深的原则。宁钓阳坡,不钓背坡;宁钓背风,不钓顶风;宁钓雪前,不钓雪后;宁钓南风天,不钓北风天。

鱼线越细理论上讲,它可以起到减少鱼挡口的困扰,尤其是粗线,鱼线相对较硬给,不适合鱼就食,导致吃饵不积极。

2、钓竿可软调,饵料可蓬松

钓竿其实在我看来,只要抛到位即可。抛竿手法熟练的尽量用软竿,抛竿手法生疏的优选硬竿。当然不管熟练与否,新老手都应该注意,在刺鱼的时候尽量不用过于用力,尤其是冬季,水温低,鱼嘴唇非常薄弱,不适合过猛提竿。轻则脱口而跑,重则扰鱼乱窝。所以在这个季节,尤其是用硬杆子的钓友,适当放弱提竿力度和提竿速度,都会有很好的收获。

说到饵料这块,不得不提一下,喜欢用饵料的钓友,在饵料状态上一定要注意水比和出丝程度,尤其是用拉饵,开饵前一定要带着保温杯,只要水温不烫手,开饵效果甚佳。具体的开饵方法和注意事项,我将会在接下来的文章里和大家分享,毕竟饵料这块的内容,一两句很难讲清楚。

3、线组粗细搭配有规律,鱼钩比重要放轻

前两天去河里钓鱼,遇见一个老大哥,我们一起钓鱼聊天,他所用的线组1.5配0.8;我用的1.2配0.4,。他很惊讶的对我讲,他说我用的线组就已经很细致了,看到你这么线组是我从来没有用的。我其实心里想,我用的都有点大了,平时我都是0.8配0.4,今天着急出门忘记带小线组了,这是我夏天的主线。其实很多钓友,尤其是刚接触不长时间的钓友,到了秋冬季节,依然还是大线钓鱼,这样的情况不能说不可以,反而有时候也会有意外的情况。起初我还是很看不起这些冬季依然在用大线组的钓友,和他钓完鱼后,结果其实会发现,他用的0.8的子线依然渔获不差,并且钓的鲫鱼个头都比我还大。

这让我很不解,后来我在和他聊天中发现,他提前做一个窝子,其次是他的漂调的很灵敏,调一钓一,另外一个就是他的钩子其实比重没有那么的重,选择是金袖。我觉得他能钓的好其原因在于他选择的鱼钩比重更轻了,虽然他的子线和主线很粗,但是在调漂上他做了止损,另外就是鱼钩的比重很轻,这个时候很多钓友可能还会选择新关东鱼钩,伊士尼等比重比较大鱼钩,其实鱼钩的比重会对鱼就饵影响非常大。

黑漂不中鱼是什么情况?并不一定是小鱼闹


​ 可以说绝大部分的钓鱼人应该都遇到过黑漂不中鱼的情况,尤其是在野钓的时候。可以说野钓黑漂不中鱼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因为小鱼在闹窝:白条、麦穗、小罗非、刺鳅都是拉黑漂的几把好手!

黑漂不中鱼

小鱼的漂相和大鱼漂相的区别最重要的就只是一个字:稳!大鱼的漂相稳,而且持久,小鱼的漂相比较浮躁大起大落持续时间短。所以黑漂不中鱼是不是因为小鱼闹的原因我们很容易发现:只要比较急切的黑漂不中鱼基本可以判定为小鱼,要是两次黑漂不中鱼我们可以下次黑漂不提,看看过多久再浮上来,一般小鱼会在1.5秒之内浮上来,超过两秒就要立马杨竿刺鱼了!当然如果用蚯蚓的话这个时间会加长,饵料太硬的话也会加长。

小鱼闹黑漂不中鱼很正常

黑漂不中鱼除了小鱼闹窝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当我们判断不是小鱼闹窝之后要仔细分析原因然后根据原因立马解决。当然了,小鱼闹窝导致黑漂不中鱼在野钓中应该占九成,黑坑中占比较小,后面会为这个原因分享一些蓑笠哥个人解决方法。其他因素都有下面这些:

浮漂调得太灵

这一项大家应该很好理解,浮漂调得太灵导致鱼儿很轻松就能让浮漂有很大的动作,如果钓目不多的话那么黑漂也很正常。这种情况在水域里面有白条、麦穗、马口这些鱼的时候比较常出现。有时候我们浮钓鲢鳙的时候其他鱼儿吃口也会有这种情况,不限于上面所说的这几种鱼,鲫鱼、鲤鱼、翘嘴都有可能导致黑漂。

一般调得太灵而又不是钓蚯蚓频繁黑漂不中鱼基本都是这个原因,解决方法有:拉高钓目、加铅稍微钝一点、调几钓几、搓大搓散饵料。饵料散一点大一点小鱼就不会拖着饵料走,它嘬一口之后就旁边去吃了不会拼命的拉跑。

浮漂调太灵会黑漂不中鱼

老滑鱼涮饵

这种在钓黑坑的时候比较常见,尤其是那些回鱼的黑坑,鱼儿多次吃饵被钓的经历让它变得极为谨慎!传说鱼儿只有七秒的记忆是不准确的,差点丢命的教训它会记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有过几次被钓的经验之后。

这常常出现在鲤鱼、黑皖比较多的黑坑,尤其是大黑皖被钓了几次之后吃饵会谨慎很多:吃口轻、吐饵块,它涮饵之后你杨竿刺鱼之后饵料掉落它再去吃。对于这种情况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放口,或者快速抓口。不过快速抓口对眼神和反应速度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还要学会预判,因为鱼儿涮饵只有0.6秒左右(水下摄像机拍摄),你要在鱼儿没有吐出来之前刺中它!

老滑鱼会涮饵

鱼儿在上层撞线

蓑笠哥也看过这方面的文章,但是很多钓友都把撞线归为窝子打多了导致鱼儿频繁撞线。讲真窝子里面来了目标鱼之后频繁撞线导致黑漂不中鱼的情况极少发生!那么多鱼都频繁撞线了不会吃饵?不会截口?这显然不科学!

大概率是因为窝子里面来了鲢鳙,鲢鳙在上层活跃而你的饵料在底部,那么它们进窝之后撞线就很正常了,尤其是鲢鳙个体那么大,有更大的几率撞线。不过鲢鳙撞线和底部的鱼儿撞线有明显的区别:鲢鳙撞线浮漂先黑但是起来的时候浮漂是斜着的,持续时间也很短除非被锚到了。解决方法:换钓鲢鳙,鲢鳙个体大拉力凶猛很明显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你也可以改变饵料让它从下至上雾化,不要入水就雾化也会好很多;也可以换掉颗粒和蚯蚓这样能避开鲢鳙。

你用散炮抽窝的时候也可能会发生目标鱼太多撞线,这是因为你抽的立体雾化区没有在底部或者鱼儿没有活跃在底部,而是在你钩子的上方。目标鱼频繁撞线一般很少导致黑漂一般下沉斜一下就起来了。解决方法:从钓离底开始,从下至上寻找鱼层。

鲢鳙闹窝就钓鲢鳙

浮漂调得太钝

这一点可能很多钓友不太理解:调钝怎么可能会导致黑漂不中鱼呢?这种情况真的会发生,而且常常在大跑铅或者平水跑铅而且水底不平的时候。小鱼嘬这饵料在水底移动一小段距离就会让你的浮漂沉下去,因为重铅移动会让水下线组变斜,或者把铅拖到旁边小坑里面,又或者是拖到了斜坡下面。只不过这个过程稍微有点儿慢而不是突然就黑漂。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小罗非较多,或者用蚯蚓调钝的时候最容易出现。如果你夜钓用电子漂或者荧光棒就看得很清楚:浮漂下去之后会不动,或者不会拖走。解决方法:不要锁死铅皮座,让它可以在主线上移动4-6CM,这样鱼儿拖动饵料不会立马带动铅皮,它嘬走了之后浮漂还是会归位。当然了,你浮漂浮力太小饵料比重太大的话这个解决办法不是很有效。

调钝也会黑漂不中鱼

鱼儿嘴巴小钩子和饵料大

这一点在钓一些嘴巴小的下口鱼的时候最为突出,有一些其他体型稍大但是嘴巴特别小的鱼儿也常有出现,比如我们用蚯蚓钓鲫鱼而又刺鳅过来吃食的时候就常常黑漂打不中鱼。有时候一些小黄骨鱼苗、胡子鲶鱼苗闹窝的时候也常常发生。如果我们不想钓这几种鱼不必理会,或者加铅钓钝;如果你想换目标鱼来钓刺鳅、鳑鲏、大鳍鱊、麦穗、马口这些鱼的时候你只需要换小钩细线用拉饵即可。

大鱼摆尾带动水流导致黑漂

这种情况也是极少发生,一般惊窝的时候它会一个猛烈的大甩尾产生水流把铅和饵料推到一边去,这个时候浮漂会斜入水、黑漂,提竿当然不会中鱼!这种情况很难判断,也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解决方法,只是理论上说得通。好在这种情况极少发生,我们也不用费心去想。

大鱼摆尾这种情况很少

​其实大家看完上面的这些问题解决办法,关于小鱼闹窝导致黑漂不中鱼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呼之欲出!蓑笠哥这里不再赘述,如果不明白或者已经明白了的可以在下面评论区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最后愿各位钓友大鲫大鲤,对于老是黑漂不中鱼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各位钓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具体的应对方法,当然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有提及,如果你有更多的疑问可以私信蓑笠哥。如果你喜欢钓鱼,欢迎你关注蓑笠哥——一个野钓老手,常常分享野钓经验和饵料配方。

冬季晴天不一定好钓鱼之我见


鱼谚有云:冬钓阳,是说冬季天气晴朗利于出钓、选向阳处施钓。这种经验一直被认为是十分正确的。但是除了持续多日的晴好天气比较好施钓之外,笔者发现很多艳阳高照的日子出钓,效果并不理想。相反,碰到那些阴雨天或冷空气来袭的当天、或雪前、以及天气突变的日子钓效反而很好。

一、钓阳的角度是不是从鱼情出发

所谓钓阳,一是指选晴天出钓,二是指选向阳处施钓。但是合不合鱼情呢?这就不一定了。钓者坐在暖阳的岸边,能保证鱼儿呆在水中是舒适的吗,人感觉舒服的天气不一定适合鱼儿觅食。相反鱼儿活跃度高的时候,人不一定感到舒适。所以,冬钓阳也要根据具体的鱼情。

二、不是晴天反而好钓

1、从记录中发现规律

经验的积累远比理论重要。笔者十分留意冬季天气的变化对垂钓的影响,,每次冬日施钓结束后,都要简单做一个天气阴晴冷暖的记录,以便发现规律。通过比较,发现钓效好的日子并有都是晴天,阴雨、冷空气南下以及天气突变的日子钓效反而经常特别好。而且晴天不仅经常获鱼数量少(甚至空军),还大多是小鱼。如果是雨后的晴天,以及特别暖和的晴天,钓效更不理想。

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为什么冬季的晴天反而钓效差呢?这值得分析。

第一,冬钓的对象鱼一般都是鲫鱼,其次是鲤鱼,鲫鱼鲤鱼是冷血的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基本上是与水温一致的,所以它们十分敏感于水温,喜欢趋温而动,哪里水温适合它们活动与觅食它们就游向哪里。天气晴朗的时候,水体表层虽然稍有升温,鱼儿会离底上浮享受温暖,但它们就是不咬钩。

第二,鲫鱼鲤鱼虽然喜光,但它们只是喜欢较弱的光,光线太强太明亮是不适合它们的,而冬季的水质远比夏季要清澈得多,于是它们就躲藏在比较阴暗的地方。这些都是冬季晴天钓效不好的原因。

漂讯弱鱼口杂乱、漂相乱,不一定是小鱼闹窝,估计是这


很多钓友都说,钓鱼最讨厌的是浮漂纹丝不动,但是在老鸟看来,这并不算是最郁闷的,最郁闷的是漂讯杂乱而鱼口极弱;在我们的认知中,一般出现漂讯杂乱,大多是因为小鱼闹窝导致的,但是小鱼闹窝的漂讯虽然乱,但是漂讯并不弱,唯独漂讯弱、鱼口乱、漂相胡乱,这就让人很迷惑了,因为大多也就半目,甚至是三分之一目的变化,极易和浮漂走水类似,但是仔细观漂,会发现钩饵沉底后,漂尖一阵乱晃,浮漂就开始上顶,钩饵已经被吃完了,这种极弱的漂讯,抓口都很不容易,那么我们就需要仔细琢磨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为什么说这种情况最麻烦呢?如果是小鱼闹窝,我们只要按照常见的套路,调整饵料比重、改变钓法、调整钓组的灵钝,都能及时的避免,但是漂讯极弱,这就比较麻烦,如果确定不了缘由,我们做什么调整,都只能碰运气,等到试出原因了,可能窝子也就散掉了,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这几种情况,来分析、判断,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第一种,因季节因素导致的鱼口轻弱

在春季、冬季,因为气温低,带着水温下降,鱼是变温动物,对水温的变化,非常敏感,因为鱼只能通过消耗脂肪来调解新陈代谢,从而调节体温,来适应环境温度,而冬季对鱼来说,食物来源稀缺,周边温度不友好,所以春季、冬季的鱼口,普遍较弱,在这两个季节施钓,如果遇到口弱、漂乱,反而是好事,说明有鱼群进窝,因为水温低,活动力差,所以进食动作也很缓慢,甚至无法利用腔压吞咽饵团。

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减小饵团的体积,正常情况,我们直接以减少一半体积,来做试口,这样减小的饵团方便鱼吞食,而且因为体积小了,阻力也小,给口的讯号也能更清晰,不至于杂乱、微弱;一半在春季、冬季,几乎都是这种弱口漂讯,所以并不需要额外的测试方法。

第二种、体型很小的杂鱼闹窝

小鱼闹窝分两种,第一种称之为杂鱼闹窝,比如麦穗、白条、鳑鲏等小体型鱼,相对于我们的主流目标鱼,如鲤鱼、草鱼、鲢鱼等,即使是成年鱼,体型也不算很大,我们称这种鱼也是小鱼、杂鱼,比如以白条举例,手掌大小的小鱼,给口的力度丝毫不比鲤草差到哪里去,所以一般遇见鱼口弱、漂讯乱,大多都不认为是杂鱼闹窝;第二种则是纯纯的小鱼了,比如瓜子鲫、白条苗之类的小鱼,别看这些鱼体型小,但是抢食欲望丝毫不差,遇见雾化好、腥香十足的饵团,往往是一群群的抢食,但是因为饵团大,不可能吞咽,也拖不动,所以只能顶的饵团乱晃,但是又无法带动太多的漂相,自然就表现得比较乱而轻弱了。

这种时候,我们就算将饵团做的黏软一些,也并没有什么用处,除非换成种饵、皮筋颗粒这类几乎不雾化的饵料,才能有效避免,当然,这种情况其实倒也不必做什么额外的处理,只需要耐心等待,等到这种讯号减弱,这说明较大体型的鱼进窝了,把小体型的鱼都惊吓走了,有经验的老鸟们遇见这种漂讯,反而会将饵团处理的雾化更好、更快,以期望大鱼能快速进窝。

第三种、大鱼进窝了

野外水域大鱼进窝时,普遍有两种习惯,第一种是反复游曳到窝子内,就是不吞钩,而且越是体型大的鱼,越是有这种习惯,因为大鱼普遍警惕性高,会反复进窝,来打探危险程度,而大鱼进窝时,因为鱼尾拍击游曳时,会带动线组轻微摆动,但是幅度普遍不大,但是会带动浮漂电动、晃动,幅度最多不超过半目,左右摆幅也不大;

再一种就是大鱼多会涮饵、试口,也就是反复的吸食饵团,如果是商品饵,表现为浮漂轻晃,就会上浮,直接露出空钩的钓目,如果是种饵,如玉米、麦粒之类的,则会出现有力的下沉,也就是1目到半目之间,然后一个顿口后恢复,这种时候提竿基本上很难抓死口;那么这种情况,其实也很好判断,因为大鱼进窝并不会和小鱼闹窝一样频繁,而是会间隔一段时间,也就是出现漂讯弱、乱,随即就会间隔一会,比较有节奏、频率,这种时候,建议漂调钝,守死口就可以了;等黑漂死口,再提竿也不迟。

第四种、淡水虾进窝

我们再用腥饵、蚯蚓、红虫野钓时,如果周围有虾厂,往往遇见这种漂讯的概率比较大,淡水虾在进食的时候,习惯用前爪抓住食物,固定之后再送进嘴里,在送进嘴的回收,会拽着钩饵,导致浮漂下沉,但是淡水虾也没有多大的力气,能拽出大动作,所以漂讯很弱,在没有刺鱼成功之前,提竿总是空竿。

那么这种情况,怎么判断是淡水虾进窝,还是小鱼进窝了呢?主要就是看频率和晃动幅度,小鱼抢食,会带着浮漂晃动,但是浮漂移动的幅度并不大,而且点漂的频率很高;如果是淡水虾进窝吃饵,点漂的频率比较低,但是浮漂移动的幅度比较大,共同的特点就是给口都很轻,抓不住死口、实口,这种时候,就让双钩都躺底,饵团打黏,只收死口就可以有效解决了。

总结语,以上这么这么几种情况,都是比较典型的口弱、口乱的缘由,除了第一种是因为季节因素之外,其他几种,不是钓鱼精力丰富到一定程度的老鸟,往往会陷入到思维误区,因为不对症下药,怎么调整都不合适,还很容易导致窝子散掉,如果是大鱼进窝,还容易惊吓大鱼,导致跑鱼,但是只要找对症状,对症下药之后,反而又不是什么难事了。

提竿跑鱼的原因和遛鱼的技巧


不少人提竿刺鱼的时候,都有自己中鱼的感觉,但是一提上竿子,去发现钩上没鱼。就算中了,还没遛几下鱼,鱼又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要如何解决呢?下面笔者就给大家来说一下。

一、跑鱼的原因

(1)鱼钩构型不当

最常见的就是鱼钩构型不当,不同鱼类吃口习惯不同,鱼钩自然也要变换。不知道为什么,不少钓鱼人就是对钓钩不上心,可能是认为都是小小的一支,没多大区别。可是这钓钩虽小,确实五脏俱全,换了哪一点都是变化万千。钓大鱼时,选择钩门宽,钩条硬,钩柄短,钩尖长的伊势尼钩,最好是钩尖内弯,五号以上,上鱼肯定要稳的多。这种鱼钩入到大鱼嘴里,扎的深,牢靠。反之,伊豆钩,袖钩都适合小鱼,入嘴稳,不脱钩。

(2)抛竿打太满

在抛竿时也是如此,角度不当,打的太满,钓竿远远的入水,压线完全不到位。这就造成了提竿时,钓线和水面的角度太小,鱼嘴稍张开,就会直接拽出来。就算是刺中了鱼嘴,也多是只中了内壁的软膜,扎不进去,自然容易脱钩。所以抛竿时要审慎而行,太满了不好,太近了不行,根据钓点选钓竿,没有一竿走天下这一说。

(3)提竿失误

另外,提竿的力度和时机也很关键,提竿没力,鱼钩没劲,肯定扎不进去。不少钓友观漂能力不足,把握漂相慢,分辨不清楚水下鱼类大小,一个是把握不好上鱼的时机,另一个则是借力提竿增加力度不会,鱼钩刺不透鱼嘴就跑鱼了。当然了,还有因为钓饵太硬,残留物太多的情况,也会造成挂饵不适。在时机方面,生口鱼最好把握,上鱼的漂相建明易辨,滑口鱼最麻烦,稍有不慎,就看错漂相,错过上鱼时机。

钓鱼环境层层相套,一步错,步步错,提竿不及时,鱼钩看错位置,遛鱼操作困难,最后跑鱼。

二、遛鱼的技巧

关于遛鱼是个大篇章,细致的介绍说不完,在此就介绍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绷紧钓线,不给鱼儿留力,也给自己一个反应时间,避免水下鱼类体型出乎意料,打一个措手不及。

然后是不停的移动鱼类,不给它蓄力的时间,顺着方向拉,利用钓竿弹力和人的重量施压,消耗它们的力量。不停的牵引着鱼类,把控它们的合理活动范围,不能够让它们超出了自己的掌控区域。然后是让,适时的避开鱼类的凶猛反应,不要拔河,相持的局面对钓鱼人不利,适当的放松,给它们一个逃窜的空间,既能够消耗它们的力量,又不用担心断线困扰。

挑竿和起竿是两个目的,一种动作,前者是遛鱼时遭遇一片障碍物,或者复杂地形,挑鱼避让,一面挂钩。后者是最后一步,将鱼起出水面,成功入网。后面这一步,最忌心急,要有进有退,松弛有度,只要鱼能够露出水面,基本上就是十拿九稳。只要耗尽它的最后一丝力气,就能准备抄网就其抄上岸。

遛鱼提竿的注意事项


钓到大鱼时,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到三不。不急、不慌、不忙。更为重的是一定要做到顺其自然地遛鱼。

首先,用长杆长线将鱼蹦紧。然后,根据大魚的拉劲,来判断出魚的大小,同时,考虑好遛鱼的时间长短。鱼很大,当然遛鱼的时间就要长。遛大魚时可以将杆的尾端斜放在地面上,人站,用右脚頂住杆尾、双手握住钓杆,使钓杆稍向前斜,无论大鱼四处乱窜,只要将鱼杆随时变换角度,使杆面始终对着大魚,将鱼线蹦紧,做到順其自然。用这样的方法去遛鱼,人也感到轻松多了。

在大鱼较多的水域打竿不要太用力,应该以鱼钩可以刺透鱼嘴为目的,用力过猛即伤竿又伤线,而且把鱼在第一时间惊醒,感觉刺痛不是什么好事情,大鱼的第一反映很可能是猛然逃窜,而且力量很大,结果造成断线跑鱼。

在刺透大鱼的同时,在手感上根据大鱼是否打桩、逃窜力度判断鱼的大小,及时调整控鱼手段和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这也很重要。如果感觉大鱼很有力度,不要着急想立马把鱼拉上来,那是万万不可以的。如果那样的话最容易短线跑鱼,在鱼挣扎不是很历害的时候把鱼控制在水的中层,同时把身体往后面撤退点,给鱼往里面冲击的时候留下缓冲的余地,这很有必要的。

当把大鱼控制起来的时候,应该立即拉离窝点,避免惊窝,同时选择地势平坦的地方溜鱼,便于操作。然后耐心溜鱼,如果鱼的个体很大,应该及时把失手绳挂好,做好放竿溜鱼的准备;有的时候大鱼在提竿不重的情况下没有很大的反映,这时候可以在其没有完全惊醒的时候轻溜慢提,在很短时间就可以把鱼抄起来。

我想大家应该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吧:上大鱼溜鱼时间不多很快就抄鱼入网,但是入网的时候大鱼好像才惊醒,用力去挣扎。在感觉上我们溜鱼的过程中,大鱼反而没有2---5斤的鱼有力气。其实是大鱼体形大、嘴唇厚、实没有惊醒的缘故。所以我不欣赏钓大鱼在第一时间提竿很用力,把鱼第一时间打的太痛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呵呵.,....

初学钓鱼者防跑鱼的提竿、遛鱼技巧


对于初学钓鱼的人而言,很容易遇到以下2种现象。一种是明明抓对鱼口,提竿也中鱼了,但是却突然脱钩跑了;还有一种就是遛鱼过程中,控鱼失误造成对象鱼跑掉的现象。因此,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提竿技巧和遛鱼技巧充实自己吧。

一.提竿技巧

1.抓竿的手法

有时(也是经常)手离竿的时候浮漂动了,由于没能掌握好抓竿的要领,使鱼竿动作很大(此时还没把竿提起)。这直接影响了提竿中鱼的成功率。比较好的方法是,虎口下压,悬腕,伸臂,抓竿后手背与小臂上侧一平。见图:

这样的手法使动作连贯性好,能够准确、轻盈地提竿。如果虎口朝前大把抓竿,很容易使手掌根部撞击竿柄,还没等提竿,鱼竿就以移位了。竿柄动几个厘米,竿梢就可能摆动一两米。而且这样抓竿动作也不连贯。

抓竿之后,保持小臂与手之间的状态不变,快速提竿。提竿过程始终保持手和小臂之间的姿势不变,由大臂带动小臂。有人戏称是僵化状态。

提竿之时:

提竿要保持姿势不变:

扬竿之时:

这其间要保持小臂与手之间的姿势始终不变。

2.刺鱼技巧

其实刺鱼没什么太多的动作,就是常说的抖腕。但是不要望文生义,那就麻烦了。说是抖腕其实并不是抖,但是找不到其它更贴近动作的词 了,所以都这么说。实际的动作是:在上面说的提竿到扬竿动作行程中,如果感觉到中鱼了,保持大臂带动小臂的动作继续,不要停顿。同时,小臂姿态不变,手以 腕关节为轴,很小幅度但要有力,向上一挑。继续保持大臂带动小臂的动作行程,直至扬竿。

这就是所谓的抖腕动作。注意,千万别上下抖腕,那样很容易跑鱼。二.遛鱼持竿的技巧

经验不足的人常有来回来去跟着鱼跑很远,甚至拔河断线的情况。遛鱼的时候,合理的持竿动作是减少鱼左右狂奔和拔河现象的关键。持短竿 或鱼个头不是很大,一般是单手持竿。扬竿之后连续的动作就是把鱼拉倒岸边。在拉鱼的时候,别死挺挺地硬拉,手上要有动作。握竿的手以竿子轴线为中心转动。 注意,不是左右摆动。

这个动作实际效果是竿子左右平行移动。这样做的目的让鱼线有小幅度的左右移动,鱼被鱼线拉着,左右晃动,就不容易确定逃窜方向,减少鱼狂奔的机会。如 果左右摆动,手只要摆动几厘米,竿稍就左右摆出去一两米,鱼线就会大幅度变向,鱼跟不上这么大幅度的变向,就会死命的挣扎。这不是我们希望的顺着鱼的力 量遛鱼。而是迫使鱼狂奔。

如果是长竿,或鱼比较大,需要两只手握竿,要把握好转动的方向,保持竿子是按轴线平行移动,不能左右摆动。

当鱼到岸边的时候,一定要尽量竖直向上举竿。这不仅是为了抄鱼,也是为防止鱼突然回头把线拉断留出缓冲余地。

以上内容仅做经验之谈,初学钓鱼可以作为参考。

钓鱼易空军?一定是这些问题导致的


很大一部分的钓友钓鱼,能上鱼是幸运,空军反倒是常事。其实不上鱼,与平时养成的一些钓鱼坏习惯有很大关系,我们需要留意并改进过来,接下来小编总结了钓友们常犯的3个错误手法和改进方法,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

一、打饵手法

有些钓友可能在用拉饵的时候,老是抱怨自己拉的不够好,很费劲,其实这跟打饵的手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般打饵都是沿着盆底向一个方向打,边打边轻轻划拉开饵料,仔细的观察纤维结构,从而达到自己需要的程度时停止打饵然后收拢饵团轻轻挤压即可。其中打饵的次数越多,饵料的雾化效果越差。

二、调钓手法

每当我们调好浮漂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上饵找口,有些钓友可能一调好漂,就想着心中所想要的目数,比如调四目。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从钓2目开始来找口,如果钓2目有口打不着,可以上推浮漂,一直找到有口能打着的目数即可!相反,如果钓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口不是很多,而且中的不是正口,这时就可以往下拉浮漂,直到中正口为止。

三、抛竿手法

野钓虽然没有那么多讲究,可一些最基本的常识还是要有的,比如在抛竿的时候,不能很随意的抛出去,否则鱼线很有可能会缠绕。正确抛竿应该是:一手持鱼竿,另一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铅片座下的子线,并用无名指将两子线分开,轻轻向后一拉,使竿梢呈弓状,并将钩饵送达钓点即可!

野钓饵料不一定越腥越好,浓引淡钓?分析鱼情才能钓好鱼


这个问题让很多钓鱼人感到困惑,看法也不一,那么本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野钓的饵料味型,是浓烈还是清淡。在开始之前,用一个钓鱼的实际例子形象的来描述一下。在钓鱼时另外一个让人迷惑的问题就是,钓深好还是钓浅好。这个问题肯定是众说纷纭的,那么抛开各种理论外,一个最实际的原因,那就是我们是在钓鱼,深也好,浅也好,重要的是寻找鱼在哪里,分析鱼的行为,在当前季节鱼会在哪里,那么哪里就是好钓位。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味型浓烈还是清淡取决于鱼本身的行为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同样可以这样理解,先不谈味道大小,要先了解鱼的喜好,虽然鱼是冷血动物,但从根源上和人类也有类似之处,那么就是肯定先吃好吃的。什么才是好吃的?形象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饵料对路”。怎么样才能对路?就是要知道鱼在什么季节、什么水情需要摄入什么类型的食物,所以钓鱼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厨师,给鱼做饭的厨师。

那么对路的饵料依据是鱼,而不是人,用人的鼻子去感受饵料,用人的想当然去理解鱼的习惯,这种事情在生活中还少见吗?例如兔子爱吃胡萝卜?实际上是吗?所以对于钓鱼人来说,味道大也好,清淡也好,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是否适合当前鱼情,是否是鱼当前所需要的食物,也就说是否对路。

如何让饵料对路?先简单记住几个常规知识

这个是很多钓友更有兴趣的内容,如何让自己搭配的饵料对路,只有搞懂了这点,就不会去纠结饵料味道大还是清淡更好用了。那么该怎么去搭配呢?当你无法分辨这些时,乌兰告诉您一些常规小经验,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从季节上参考

春冬浓,夏季淡,这个是老生常谈了,理论都知道,但实际搭配时心里还是没有一个标准,多浓算浓,多淡算淡?最直接的检验标准就是鱼口。观察鱼口情况来作为判断,这里很多新手有一个误区,或者说不太好的习惯,就是一款饵料钓一天,没口也只认为是今天鱼不好钓。没去想过是否是饵料不适合当前情况造成的。

那么转回话题,如何通过鱼口来判断,1、2个小时的时间足够了,还有可以通过观察周边钓友的情况来作为依据。一般来说,一个经常有人垂钓的水域,1、2个小时如果鱼口很差,那么绝对会存在问题,本文主要是谈饵料,其他客观原因先放一边。首先要看周边钓友上鱼情况如何,如果上的好,那么问题很显然出在饵料上了,如果同样都不好,那么只有赌一头,乌兰此时会大量加入腥饵,无论什么季节。

因为腥是最直接刺激的味道,如果这样连小鱼都不闹,那完全可以收杆回家了,如果小鱼开始闹,那么说明还是有希望的,野钓不能怕小鱼,小鱼永远是先比大鱼到达窝子内的。这样就可以继续耐心钓一段时间。总会有目标鱼过来的。

从饵料上参考

就目前来说,商品饵料清淡的非常少,少之又少,随便打开一袋商品饵料,味道都不会太小,这些对于鱼来说都是比较有刺激性的,那么淡,乌兰认为是玉米、小麦这类的饵料。尤其是嫩玉米还有自己泡制的小麦,味道上要比商品饵料清淡很多,为什么很多时候钓翘嘴,鳊鱼,大体型鱼玉米的效果要好过商品饵料呢?就是这个原因。

大体型鱼警惕性远超过小体型鱼,通过水下摄像机可以直接观察到,鲤鱼进窝后要盘旋许久才会觅食,甚至会短期离开一段时间在折返,经常钓大鱼的钓友肯定会有体会,味道越大的鱼越不爱吃,反而简单的玉米能钓到大体型鱼。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为什么谷麦钓法会流行也是有道理的。乌兰的建议是可以好好研究一下玉米的使用方法,包括线组搭配等细节,玉米玩好了,渔获是相当不错的。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我写的专栏,钓鱼基础和对饵料的认识,相信会对您有所帮助。

今天我们在了解一下基础性饵料分类:

大家都知道鱼饵分为腥、香、臭、酸四大主味型,现在市面上销售的饵料已经囊括了这几大味型,唯一变化的是味型的搭配。然后钓鱼人根据水情鱼情在制作饵料时决定饵料的搭配并以小药来辅助。大多数钓友是依靠饵料厂家调配好的商品饵,然后根据鱼情自己做出判断如何搭配味型和小药。

但是竞技型钓鱼人的钓箱中全部是瓶瓶罐罐的饵料小药,这是因为竞技选手知道什么鱼情用什么味型的饵料以及如何搭配小药。所以在不了解鱼情、变化、基础饵料等的情况下盲目跟风是完全错误的,奉劝刚入坑钓鱼新手:“饵料小药不是万能的,选择味型是关键。”下面结合实际谈一下常见味型的饵料。

1、腥味的饵料

腥味的饵料对于鲤鱼、鲫鱼等吃荤饵的鱼类效果较好。虽然聚鱼快但不留鱼。通常情况下,腥味的饵料所钓上来的鱼没有香味的大。在冬季,我们主要以腥味的饵料为主,但是如果是在休闲野钓水域使用的话,容易招小鱼。所以,对于腥味,我们通常开始垂钓的时候用量会比较大,钓到中途的时候,我们会减小腥味,增加一些香味,使饵料变成腥香味型,能容易留鱼和垂钓大体个的鱼。

2香味的饵料

鲫鱼、鲤鱼、草鱼等鱼类似乎对香味的饵料都比较感兴趣。香味的饵料虽然聚鱼的速度不如腥味,但留鱼和钓大个体鱼的效果更明显。其中香味又分为谷物香、果香、奶香、酒香等。

3谷物香的饵料

谷物香的饵料几乎可以和任何饵料搭配并可做为基础饵使用。它是以天然的谷物为原材料经加工制作出来的饵料,具有天然的香气,味型自然,鱼儿对它们没有太高的警惕性。我们如果看到某一个钓友开的饵料为淡黄色或奶白黄色,那么他的饵料主要就是以谷物类饵料为主开制的。

4果香饵料

带果味的饵料大多数是我们在开制的过程中加入了果味香精,如菠萝香精、草莓香精、桂花香精、凤梨香精等。这类果味的饵料带有天然的水果味和酸味,适合于夏季高温鱼儿不开口使用水质肥的池塘使用,它能有效的刺激鱼儿胃觉,让其开口食饵。

5奶香型的饵料

奶香的饵料对于鲫鱼,特别是小个体的鲫鱼有相当好的效果。奶香在夏季高温时使用会少一些,在深秋或者冬季使用时间会多一些。同时,奶香的饵料对于我们的罗非、鲤鱼来说都是不错的味型选择。

6酒香型的饵料

实际垂钓当中,使用酒香作为饵料的味型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大个体的淡水鱼大都对酒香型的饵料比较感兴趣,季节上没有明显区分,夏季天气炎热宜减少酒味,冬季天冷或瘦水域可多用。通常我们会在饵料中加入我们自己泡制的药酒,比如鲤鱼药酒、草鱼药酒、鲫鱼药酒等等。

7酵香型的饵料

酵香的饵料不是酒香,是我们的窝料如玉米、麦粒、面饼等混合在一起,经过自然发酵后产生的一种不刺激的纯正香味。酵香型的饵料在夏季使用比较多,特别是对鲤鱼草鱼鳊鱼有很好的效果,揉成团打在窝点,能快速的诱来大个体鱼种。

8香甜味的饵料

钓鲫鱼鲤鱼少不了香甜味型,所以我们在垂钓鲫鱼鲤鱼会加入一些蜂蜜或红糖。

9酸臭型的饵料

酸臭味的饵料我们一般只用在夏季钓鲢鱼时使用。

不同味型的饵料如何搭配,下面分析一下如何搭配不会乱味。

1、腥味气温低时用,酒味可以天热时钓湖库大鱼时用,草莓味可以用来钓鲢鱼或肥水塘用。麝香味,奶香味钓鲫用的多。一般味道不要掺在一起,否则味道就乱了。

2、奶和草莓、奶和淡腥、酒香麸香和腥味、草莓和麸香都可以融合;但是奶草莓和酒味再加腥味就成乱味了。

3、草莓香精钓鲢鳙和草鱼用,酒味钓鲤鱼用。

4、蛋奶钓鲫鱼用,腥味天冷用,麝香肥水用。

5、酒味和腥味不宜混用,做鱼时,放酒就是为了去腥。

6、麝香的使用:

(1)熏制:把饵料放到容器中,再放入麝香少许,封住容器口,等半个月左右饵料就可以使用,麝香可以反复使用。

(2)浸泡:适合米类饵料。将小米、玉米、小麦等放到容器中,加入水或酒,再放入麝香少许,封住容器口,等一周左右饵料就可以使用

提竿遛鱼之控制鱼的第一走向


当我们提竿的哪一瞬间,鱼跑的方向有没有规律。

有些朋友认定鱼总是往深水区跑,我对此持不同意见。

我始终认为,鱼总是向你提竿的反方向跑。换句话说,鱼总是和你较劲,也只知道和你较劲,后果是什么它就不管了。

我们可以作一个很简单的试验:你把钓点不要选择在竿身的延长线上,而是前方偏左一点,很有可能你今天提竿后鱼的第一反应都是向左前方跑。因为你的钓点偏左,提竿力的方向就偏右,鱼肯定就向偏左的方向跑,左撇子则刚好相反。这就是我平常说的,你往左面提竿,鱼就往右面跑;你往右面提竿,鱼就往左面跑;我们经常是向正后方提竿,鱼也是经常向正前方跑。如果你能垂直的向上挑竿,鱼就原地打转。

有一次我在外面钓鱼,我站的地方是一块伸出去大约一米的凸台,我就在突出部分钓远。

一会儿来了个年轻人,就站在我的左边溜边钓,钓点靠近草。很快他就钓上一条鲤鱼,但是鱼钻进草里很容易就脱钩了。他又下竿,再次有鱼咬钩,他使劲的往外杨竿,鱼还是钻进草里去了,接连跑了两条不小的鲤鱼,他灰心的走了。

他前脚刚走,我就调转方向把钩下在他原来的钓点,竿稍不是平放,而是微微的上杨并向左边倾斜。很快就有鱼来咬钩,我看准了时机,轻轻的向左一抖手腕。我预料的事情发生了,一条一斤多的鲤鱼直接向右冲去,我顺势把鱼领向右边。鱼在水里划了很大的一条弧线,当它被我领到岸边来的时候已经无力挣扎了。我高兴极了,摘钩、放鱼,又如法炮制的打出了第二竿、第三竿

还有一次,我在省农大鱼塘钓鱼。这里有一个鱼塘,它的形状很不规矩,四周全是柳树。有个钓点凹进去一块,三面是树,一面和大水面相连。我的朋友就在那个凹处打了窝子并叫我去试一下,我拿着5米4的长竿好不容易的才进了钓点。

刚下竿就有动静,只见漂上下点了两下就稳稳的送起来,我本能的只有向上挑竿,奇迹出现了。鱼没有乱窜而是原地顺时针打转,一圈、两圈,第三圈鱼刚好到12点位置,我顺势把它领了出来,鱼在水面划了一条很大的弧线后被我拉到岸边。

当我用手去抓它的时候,它一点反抗都没有。得到好处的我用同样的办法接二连三地在那个钓点钓起了四条鲤鱼,条条都在两斤多,个个都是一个模样:先是顺时针打转,然后被我领出来用手抓。

了解鱼的这个特性,对我们钓鱼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当你选定了钓点以后,就要根据水下的情况来确定你希望鱼的第一个逃窜方向,有了这个方向,也就有了你提竿的方向。

控制好了鱼的第一个逃窜方向,往下就好办多了。只要保证钩不挂底,鱼不向树枝、草丛里钻,剩下的事就好办了。把鱼领向明水区去遛,那是你的天地。

减少跑鱼现象的发生 解决提竿刺鱼与溜鱼的问题


钓鱼活动就是一套百年不变的流程,打窝诱鱼,抛竿入水,漂动提竿,刺鱼溜鱼,一套下来就该收获了。在这一套流程中,比较考验钓鱼人技术水平的就属提竿刺鱼和溜鱼了,这两步要是出了问题,也挺让人惋惜的,明明都有鱼上钩了,却因技术不到位,跑了,简直比不上鱼还让人难过。

那么如何才能够解决提竿刺鱼,溜鱼的技术性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不少钓鱼人提竿刺鱼时,都会有这么一个感觉,我中了啊!为啥没上鱼呢?或者是真的中了,但还没溜两下了,又没了。不管是哪一种,遇到了都够糟心的,究其根源,总结起来就是刺鱼不正,不透,不当,不协调。

最常见的就是鱼钩构型不当,不同鱼类吃口习惯不同,鱼钩自然也要变换。不知道为什么,不少钓鱼人就是对钓钩不上心,可能是认为都是小小的一支,没多大区别。可是这钓钩虽小,确实五脏俱全,换了哪一点都是变化万千。钓大鱼时,选择钩门宽,钩条硬,钩柄短,钩尖长的伊势尼钩,最好是钩尖内弯,五号以上,上鱼肯定要稳的多。这种鱼钩入到大鱼嘴里,扎的深,牢靠。反之,伊豆钩,袖钩都适合小鱼,入嘴稳,不脱钩。

在抛竿时也是如此,角度不当,打的太满,钓竿远远的入水,压线完全不到位。这就造成了提竿时,钓线和水面的角度太小,鱼嘴稍张开,就会直接拽出来。就算是刺中了鱼嘴,也多是只中了内壁的软膜,扎不进去,自然容易脱钩。所以抛竿时要审慎而行,太满了不好,太近了不行,根据钓点选钓竿,没有一竿走天下这一说。

另外,提竿的力度和时机也很关键,提竿没力,鱼钩没劲,肯定扎不进去。不少钓友观漂能力不足,把握漂相慢,分辨不清楚水下鱼类大小,一个是把握不好上鱼的时机,另一个则是借力提竿增加力度不会,鱼钩刺不透鱼嘴就跑鱼了。当然了,还有因为钓饵太硬,残留物太多的情况,也会造成挂饵不适。在时机方面,生口鱼最好把握,上鱼的漂相建明易辨,滑口鱼最麻烦,稍有不慎,就看错漂相,错过上鱼时机。

钓鱼环境层层相套,一步错,步步错,提竿不及时,鱼钩看错位置,溜鱼操作困难,最后跑鱼。

关于溜鱼是个大篇章,细致的介绍说不完,在此就介绍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绷紧钓线,不给鱼儿留力,也给自己一个反应时间,避免水下鱼类体型出乎意料,打一个措手不及。

然后是不停的移动鱼类,不给它蓄力的时间,顺着方向拉,利用钓竿弹力和人的重量施压,消耗它们的力量。不停的牵引着鱼类,把控它们的合理活动范围,不能够让它们超出了自己的掌控区域。然后是让,适时的避开鱼类的凶猛反应,不要拔河,相持的局面对钓鱼人不利,适当的放松,给它们一个逃窜的空间,既能够消耗它们的力量,又不用担心断线困扰。

挑竿和起竿是两个目的,一种动作,前者是溜鱼时遭遇一片障碍物,或者复杂地形,挑鱼避让,一面挂钩。后者是最后一步,将鱼起出水面,成功入网。后面这一步,最忌心急,要有进有退,松弛有度,只要鱼能够露出水面,基本上就是十拿九稳,不耗尽它的最后一丝力,不要放松。

只要出了水面,就是钓鱼人掌控的天下,不消它鱼类有力,也要被钓鱼人分分钟拿下。

细线易跑鱼,粗线不出口,线组搭配并不难


天热的时候大家都在想着如何避开杂鱼、钓大鱼,在线组搭配、浮漂调钓方面都显得很随意,甚至会故意钓钝一些;而进入冬季以后情况反转,线组细、浮漂小,将钓钝改为钓灵,只为能够多看见几口。浮漂选择、调钓、线组搭配问题,我都写过文章,还有专门针对冬钓轻口问题的,不过有些细心的钓友向我反应了一个关于线组的问题:有时候你在文章里说冬季要用小钩细线,但有时又说线组并不重要,为何前后如此矛盾?

大家记住,装备的选择和搭配首先是要根据当地当时的鱼情来定的,其次还得看个人操作习惯,有些问题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这篇文章我会详细地解释清楚线组搭配问题,看完以后相信你就能知道冬季垂钓到底是该用粗线还是用细线了。

冬季要用小钩细线,可有的时候线组又不重要

其实这两句话并不矛盾,就看怎么理解了。文章开头就说了夏天大家在线组搭配方面很随意,甚至会故意钓钝点,这是为什么?一是温度高鱼吃口比较猛,灵点钝点都无所谓,可由于杂鱼闹窝比较严重和遇到大鱼概率较高的原因,所以我们偏向于粗点的线、大点的钩、钝点的钓法。

到了冬天,情况变了,鱼不爱动、张不开嘴吃东西,同时杂鱼闹窝不严重、遇到大鱼概率变低,所以采用小钩细线。而这里的小钩细线不是非得0.8+0.4、0.6+0.3这样配,是要在夏季线组搭配的基础上来缩小的。比如你夏天用2+1钓的很好,那么冬季就先用1.2+0.8、1.0+0.6,不需要在网上问学习别人的搭配法。鱼资好、大鱼够多的地方,你沿用夏季的钓法也可以,只要能钓起鱼就行了。

我有的时候说线组搭配不重要,那是因为针对的问题和线组关系不大。比如有人问,我钓一天都看不到口,是不是线组太粗了显示不出信号?没口就代表窝子里没鱼,要想改善状况最重要的是先诱鱼,换钓位、巧打窝、多抽几竿饵料才是上策,线组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再比如有人说鱼口轻,顿口不明显,有口钓不着,是不是用太粗的线挡口了,先不说挡不挡口的问题,口小口弱时应该先思考窝里鱼多不多,鱼越小就越警惕,吃口就没那么大,其次要考虑饵料问题,可以试试换成活饵,商品饵必须要注意状态、饵团大小;面对顿口不明显、有口不中鱼时,除了以上几项外,还得考虑浮漂选择和调钓。所以说我们考虑问题需要从鱼情出发,而不是只靠自己想象。

细线易跑鱼,粗线不出口?线组搭配并不难,心态最重要

线组搭配不是多难的事,有的人感觉配不好是因为自己心里太纠结,线粗了钩大了怕挡口鱼吃不进,浮漂给不出漂亮稳健的钝口;线细了钩小了又怕中大鱼时脱钩、断线最终导致跑鱼,眼看到手的鱼给跑了,太遗憾。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大鱼小鱼也不能全让你一人钓了,这线组搭配最重要的其实是你心态调整的问题。用细线小钩就别老想着钓大鱼,用粗线大钩就直接忽略小的,得提前做好守钓的准备,也许一天都看不到几个口。

例一黑坑钓鲫鱼:钓黑坑肯定是要和放鱼数量、鱼体大小以及鱼的开口程度来搭配线组的,总体来说鱼大、开口好、放鱼多就要用粗点的线,反之鱼小、开口差、放鱼少就要用细线。黑坑里钓鲫鱼个体在半斤至一斤左右的,我的线组基本在1.2+0.8、1.0+0.6、0.8+0.4、0.6+0.3里面选择,夏季正钓我会用1.2+0.8甚至更粗一些的线组,冬季正钓则用1.0+0.6或0.8+0.4。当然这个也得跟个人操作结合起来,有些人0.8+0.4就可以很好的飞抄,而有些人同样的线组玩飞抄就老是断线。

注意:我们这边是南方,冬季温度也不会特别低,所以线组不会用到特别细,不要和北方钓大棚相比。

例二野钓鲫鱼:野钓有太多不确定因素,虽然冬天温度低遇到大鱼的概率小,但即使全是鲫鱼也有麻将鲫和大板鲫之分。这个时候经验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你得根据自己对这个水域的了解,明白水里的鱼主要体型在一个什么范围以及碰上大板鲫的概率有多大。

野河以小鲫鱼为主,线组建议1.0+0.6、0.8+0.4稍微能靠谱点,要是钓障碍物稍多的地方,那就用前者。资源好,大板鲫多还经常能碰上鲤鱼的,那就用1.5+1.0、1.2+0.8。乍一看,在冬天用这样的线组肯定是偏大了,但大家注意我的前提,是在大鱼多、资源好的地方才这样用。

冬季钓鱼,你得先看到口才行

黑坑口好的时候经常能爆连,但这个开口期一般不会持续太久,所以大家都想尽办法在这短短的几小时或几十分钟内钓得快些,因此硬竿+粗线,配合飞抄飞磕的手法少不了;有些自然水域资源好,出去野钓上大板鲫的概率很大,可能钓着钓着就来一条,为了保险起见线也会用粗点。

以上这些做法都没什么问题,但要建立在你对该钓点的情况十分了解的基础下。如果第一次去某个地方钓鱼,那么对该地的水情鱼情必然不了解,所以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可以先用小线组配和小浮漂调灵钓灵探鱼情,努力看到鱼口再说。

经常有人吐槽,这段时间鱼口差,坐一天都看不到几口,都空军好久了。如果鱼口不好、钓获差,那咱们不管是什么原因,哪怕和线组关系不大,也可以先用小钩细线,钓灵点反应出来的信号就多些,并且鱼一进窝咱就能感知到。

当然了,前面说过鱼口差多半是窝子里鱼少导致的,所以你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诱鱼和找钓位上,线组只是为了及时显示信号、放大信号。

线组搭配和其他装备的搭配需要结合起来,包括钓法

钓鱼要涉及到很多东西,光装备就一大堆,但有意思的事这些东西往往是环环相扣、互相关联的。比如说冬季主张用小钩细线的,你考虑到鱼竿的硬度没,如果鱼竿太硬起竿瞬间就容易把线绷断。

玩黑坑没办法,需要借硬竿提升上鱼的速度,只能在手法上控制,起竿轻点,用巧劲将鱼挑出水面后再进行飞抄或飞磕。野钓没有时间限制竞争没有那么激烈,建议用软一点的竿子,中鱼后尽量不要直接飞到岸上,能借助抄网就尽量借助抄网,直接飞鱼上岸容易跑鱼,也会缩短鱼线的寿命。其实反过来想想,当你能使用软竿、操作手法能细腻一点时,那么线组也可以放的更小一些了。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跑鱼不一定是线组搭配问题,提竿遛鱼也需注意》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鱼线技巧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